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知识点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知识点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知识点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知识点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

1、太阳系

(1)太阳是一颗恒星。

(2)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3)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气温适合人类居住;②地球上有液

态水的存在;③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着安全的宇宙环境;④地球自身体积和

质量适中,有大气层起保护作用。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1)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和成就

①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进人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②1961年,苏联“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③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④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⑤1990年,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⑥1997年,美国“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⑦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2)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①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一号”。

②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③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一“嫦娥一号”。

④2016年,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⑤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⑥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3)太空探索的意义

①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②帮助我们了解字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

命的起源。③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④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⑤体现了人类的探索

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③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④地球卫星影像。其中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①月食现象;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地球卫星照片;④岸

边观船;⑤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2.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3)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

2、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

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3、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这根

轴代表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表面

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

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A地轴B北极一C南极D纬线E经线

六、高、中、低纬度地区划分:

高纬度:60°——90°之间的地区;

中纬度:30°——60°之间的地区;

低纬度:0°——30°之间的地区。

七、特殊纬线:A、北极圈66.5°N

B、北回归线23.5°NC、赤道0°

D、南回归线23.5°SE、南极圈66.5°S

三、纬线和经线

纬线经线

图示北极

■-«

匕:二

••S♦/夕

fr\1%■一・

.

40"S•••・

南极

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

的圆圈叫纬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形状圆圈半圆

长度赤道最长,至两极缩短为一点经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四、纬度和经度

纬度经度

零度线的赤道(0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确定

度数划分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表示方法赤道以北为北纬(“N”)0°经线以东为东经(“E”)

赤道以南为南纬(“S”)0°经线以西为西经(“W”)

度数变化由赤道向两极各分90。,数值自本初子午线经线向东、向西各分

递增。180°,数值递增。

半球界线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20°W向东跨过0°经线到160°E的

南为南半球_半球为东半球,20°W向西跨过

180°经线到160°E的半球为西

半球。

五、经纬网的判读:

(1)有0°经线和0°纬线的:0°经线左为西经,趋

右为东经;0°纬线北为北纬,南为南纬。度

(2)无0°经线和0°纬线的:-

(南纬飞”)--10°越

经度的分布规律--2(y

巧记口诀:北大北纬(N),南大南纬(S);南

(((3(r

I8r3(P20°10°0°lr20°30°I8r度

'1'.I1r"»数

东大东经(E),西大西经(W)。(西经"W")初(东经-E")土90。越

越往西度数越大去越往东度数超大

(3)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纬度的分布规冲

例如A点:40°N,20°W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从侧面看从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

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

①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②从北极看地球呈: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地球呈:顺时针转动;

③自转中心:地轴;

④自转一周的时间:1天;

⑤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②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一年中正午物体

影子长短的变化。

2、四季的划分:在北半球,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

月、11月为秋季,12月、1月、2月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是桓反的。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1

夏至日(6月21日前后)

…我------北回-归线23.5°N

逖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期归线23.5。S

(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2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L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2)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日

时间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春分一一夏至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6月21日前后夏至日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2

夏至一一秋分北半球,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秋分一一冬至南半球,向亶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直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冬至一一春分

3、五带的划分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①北寒带、②北温

带、③热带、④南温带、⑤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N•①

气候四季既无阳光直射

变化明显无极昼、极夜现象

23.5°N

北回归线

有两次太阳

气候终年炎热③

赤道直射现象

南回归线

23SS

既无阳光直射

气候四季

变化明显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66.5°S有极昼极夜现象

气候终年寒冷

③热带②北温带、④南温带①北寒带、⑤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有两次太阳直射,无极昼、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

极夜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