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清单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清单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清单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清单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专题4・5光的色

散-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含答案第四章光现象

第5节光的色散

K知识

一、光的色散

i.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一

;天边的彩虹是光的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_______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如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可用于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o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o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

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色散色散红、绿、蓝单色光

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温度越高热作用强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K重点、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例题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B.黄光LED

C.蓝光LEDD.橙光LED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蓝光LED的发明使色光的三原色齐全了,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蓝光LED和

红光LED。绿光LED组合,可以产生白色LED光源,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二、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类别红外线紫外线

来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太阳辐射紫外线,人工产生紫外线,如低压

汞弧、高压汞弧

特点(1)穿透云雾能力强(红外遥感);(1)过多紫外线照射有害人体健康;(2)

(2较强的热效应(红外线夜视仪);穿透能力较弱;(3)荧光效应(验钞机);

(3)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4)化学作用强(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应用理疗机、红外线加热烤箱、红外线遥感、红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诱发基因突变以

外线夜视仪、红外线测距仪、红外线照相培育生物新品种、化学催化、消毒灭菌、鉴

别古画、识别商标和钞票

【例题2】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

B.儿童常晒太阳,接收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

C.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儿童、老人和孕妇常晒太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红

外线的热作用很强,紫外线化学作用很强,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物

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K好题

K基础

i.彩色电视机画面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A.红、绿、蓝B.红、黄、蓝

C.红、绿、紫D.红、黄、绿

2.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

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3.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x105km/s

C.白光是单色光

D.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4.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A.红外线B.紫外线

C.X射线D.丫射线

5.小乔手持一块方形小平面镜想看一下额头的小痘痘,此时额头距平面镜0.4m,则额头的像距额头一

m;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她将额头靠近镜面,则所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小乔又将小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中,放在阳光下,结果在光屏上看到不同颜色的光,

这是光的现象。

6.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遥控器用(选填“电磁波”、“红

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7.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后产生的现象。验钞机能发出___

一(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8.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形成的;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呈现______色;彩

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9.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紫等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

。小强同学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花拍照,照片上该花

的颜色是_____色。

10.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

的是光的现象,“安得五彩虹”说的是光的现象。

11.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

检测到的温度,说明O

1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如o十字路口,用不停闪烁

的黄光,提醒驾驶员注意观察;铁路上的巡道工、街道上的清洁工穿黄色工作服.是因为人眼对黄光

的敏感程度O

13.搜集下列短文中的有用信息,分析整理后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

类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20~50km的高空有一层

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

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

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

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

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1)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o

(2)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了。

(3)请写出你知道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

(4)世界人们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国在此方面进展如何?

14.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装置,主要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喇叭组成,

如图。其原理是:红外线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线接受器接受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红

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时,即挡住了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受到红外线,使驱动喇叭报

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B

(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3)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一束红外线是沿传播的;

(4)红外线___________(能/不能)穿透人体;

(5)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说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请简述。

K能力

15.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是

A.超声波B.次声波

C.红外线D.紫外线

16.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每一组有三个小

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

夕>

>

>

>

A.红、黄、蓝B.红、绿、蓝

C.红、黄、紫D.黄、绿、紫

17.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x108m/s

18.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适当

的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如图所示,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白布做成的,因为白

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9.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到白色光屏上,则光屏上的光斑中最上边的是_____色光,最下边

的应________色光,由此可以看出三棱镜对不同频率的色光偏折程度=若将三支完全相同

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放置在图中A、B、C三处,则处的温度上升最快。若要识别钞票的真

假,应将钞票放在图中处。

20.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

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

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

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问题: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

散的原因是什么:?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

K真题

21.(2018•遂宁)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22.(2018・常州)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

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甲乙.

A.呈洁白色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D.密度较小

23.(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

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

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

紫光

答案解析

1.A【解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机的三种颜色是红、绿、蓝,故应选A。

2.B【群析】梗钱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小熊红光的候折程度最小,对警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

以白光经三桂钱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横、黄、绿、基、靛、卷的色带,红光在最上而,饕光

在最下方*故选B.

3.C【弊析】A.光的电数现象表明太刃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故A正璃;B.光在真空中借够的

速度是:3X1Nms=3xlO5kms,故B正躅;C.白光是由多种颜包的光组成的复色光,故C错误;D.可

通过三梗钱便太汨先发生电散,故D正或。故C符合题意。

4.B【解析】适度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对身体不利,如:会使皮肤粗糙,

甚至会引起皮肤癌。所以这些损害是由于太阳光含有紫外线。故选B。

5.0.8不变色散

【解析】额头距平面镜0.4m,则额头的像距平面镜0.4m,额头的像距额头0.8m;平面镜成的像和成

像物体大小相等,小乔将额头靠近镜面,则所成像的大小不变;将小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中,

平面镜上部的水形成一个“水三棱镜”,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太阳光光经

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6.绿红外线

【解析】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遥控

电视,不同按钮发出红外线的频率是不同的。

7.折射紫外线

【解析】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的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折射、反射后产生的现象,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8.色散黑红、绿、蓝

【解析】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进行折射。由于不

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

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蓝色封面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故呈现黑色;彩

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

9.靛色散黑

【解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

镜折射后,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因为透

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所以,小强同学将红

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花拍照,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黑色。

10.折射反射色散

【解析】“潭清疑水浅”说明站在岸边看到水底,总觉得变浅了说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明

池水的水面将天上的明月呈现在水底,说的是光的反射现象,“安得五彩虹”彩虹是光的色散,故说的是

光的色散现象。

11.上升有能量辐射

【解析】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

的部分,即红外线部分,也能检测到的温度升高,说明红外线有能量辐射。所以红外线常用来取暖。

12.有助于合成程生素D,促进钙的吸敕高

【弊析】紫外线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乏钙的吸敕,人眼龙黄光和绿光的敏感程度高,嫌先表示安

全通行,黄光用做雾灯,

13.(1)太阳(2)臭袁层(3)电冰笥中的彖利用破坏臭1层(4)1987年在世界危园内签看了限

量生产叁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争》,视在乙经研制出彖利器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

我国在1991年签易•了《蒙持利尔议定带》,并于2002隼停止生产彖利昂。

【葬析】(1)在太阳光谱上,住于红光外侧的是红外线,住于裳光外侧的是蒙外线,它们都属于不可

见光,天然蒙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太阳;

(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地球上的生物没有太大的伤害,但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体皮肤粗糙,甚至患

上皮肤癌,正是由于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才得以保护地球上生物受到紫外线

的伤害;

(3)由于电冰箱里的氟利昂泄露,而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从而形成臭氧层空洞;

(4)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

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

生产氟利昂。

14.(1)空气(2)热3x108(3)直线(4)不能(5)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利用红外线的热

效应。

【解析】(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

(3)由“当盗贼遮挡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间,即挡住红外线,”可知红外线不会拐弯,是沿直线

传播的;

(4)由“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可知如果能穿透人体,红外接收器就接收到红外线了,

所以说红外线不能穿透人体;

(5)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所

以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来证明红外线的存在;也可用红外夜视仪观察(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等)。

15.C【葬析】玩具建生车可以利用途金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按追迨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就

是红外线.故C正璃。

16.B【薛析】彩毛电子显示屏■由许多殂小LED灯组成,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红、

绿、a故选B.

17.C【葬析】A、白光经三梗钱能分梦成红橙黄绿:盎•靛蒙七种之光,所以白光由各种之光合成,故A正科;

B、枝叶间的空隙很小,这些空竦可以看所是小孔,由于太阳光吏线传播,通过小孔黑在地声上形成光

现.这些圆形小光斑实除上是太阳通过枝叶间的小孔成的像,故B正确;C、光年是先在一年内所走的

路程,故光年是长度的单便,故C结送;D,先在兵交中的传博速度约是3x10'm「s,故D正磷.故达

C,

18.色散紫外各种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篮、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白布做成的,使同学们能看到

色彩正常的画面。

19.红紫不同BC

【解析】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篮、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合

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且光屏上A为可见光,8为红外线,C为紫外线,由此可见,三棱镜对不同

频率的色光偏折程不同。红外线的热效应最强,将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放置在图中A、

8、C三处,则8处的温度上升最快;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若要识别钞票的真假,应将钞票放

在图中C处。

20.(1)A(2)因为实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滤光片过滤后,只有红光通过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

而是发现红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

了色散(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

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4)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

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

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解析】(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太阳光是有七色光(多种色光)组合

而成的复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故A正确;而不是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故B错误。

(2)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实验二中,只让红光通过棱镜时,经过棱镜的折射,并没有得到七

色彩带,说明不是棱镜含有七色光;而实验一中,太阳光(白光)照射到棱镜,被分解成了七色光。

说明实验一中彩色光带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一图,可看出太阳光折射后,紫光在最左侧,偏折最厉害,红光在最右侧,偏折最小。所

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不同种颜色的光线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形成的,即不同颜色的光折射

率不同而形成色散现象。

(4)因为当光束越窄时,在光屏上能够得到依次排列的各色光,光带明显,颜色分明;如果让太阳光

直接射到三棱镜上,光束宽,形成的不同颜色的光带会有重合,而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所以

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排列的七色光带。

21.A【葬析】A、雨后彩虹:是光的乏铁形成的,故A正躅;B、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结

误;C、小孔成像是光的支线传播造.我的,故C错误;D、统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22.B【理析】因为一切物体痂能辐射红外线,所以不受物体克暗的影响,用红外黑相机都能拍缓到清晰的

.暇片.由题,给白兔身体披上织物,再用红外黑相机拍专程幻的黑片上,鬼于身体“隐形”了,兔子辐射

的红外线裱该织物挡住了,说明该织朝属热性后,故B符合题意为答袤.

23.红大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偏转能力越小,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越快,而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

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K知识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i.透镜: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

是球面的一部分。按其厚薄的形状分为两类,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甲所示);

的透镜叫凹透镜(如图乙所示)。

Vr

A-

-

1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简称光轴(如下图所示)。

3.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

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如上图所示)

4.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称为凸(凹)透镜的(虚)

焦点(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

5.焦距:焦点到透镜光(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o透镜两侧焦距

八凸透镜

凹透镜

焦距焦距7

一上片“的心+一片设心

F一有建好一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凸

透镜又叫会聚透镜。由于光路的,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

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因此凸透镜可以产生________O

2.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射出,这些发散光线的交于凹透镜另一

侧的焦点,可见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由于光路的可逆性,从凹透镜的一侧

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有三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很特别,如图甲、乙所示:

1.平行于凸(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虚)焦点;

2.通过凸(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3.通过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主光轴焦点相等

焦点可逆性平行光反向延长线

K重点

一、透镜

【例题1】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

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凸透镜、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A正确;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

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错误;两种透镜都有焦点,C错误;薄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D错误。故选A。

二、对光线的作用

特征I中央比边缘*I—中央比边缘薄

对光或诈而I套*I发散

【例题2】如图所示的1块光学元件。要使下面的光路图成立,虚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镜是

123456

A.1或3B.2或4

C.1或2D.5或6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由题图可知,光线能透过该镜,所以此镜为透镜,且平行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了焦

点上,所以该透镜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的特点可知1,3为凸透镜。故选A。

K好题

K基础

i.如图所示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3.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10厘米B.20厘米

C.30厘米D.50厘米

4.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

C.冰砖D.冰三棱镜

5.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时,一般选择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

B.实验时,需要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与进入透镜的光线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C.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6.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A.一定相交于一点B.一定会聚于焦点

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D.一定发散

7.要想利用焦距为了的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可以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

A.M、。点B.。点

C.M、N两点D.N、尸两点

8.三只激光笔发出三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在A点交汇的两条光线经透镜在右侧2点交汇,关于此光路涉及

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镜右侧的尸点是像点,B点也是像点

B.因为2点是像点,所以B点会有能量的聚集,尸点不是像点因此尸点不会有能量的聚集

C.所有经过A点的光经凸透镜后都会交于8点

D.此光路并没有体现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9.有关人士研究发现:在烈日下洗车,水滴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

光泽,这是因为水滴相当于,能使光线(选填“会聚”或“发散”)。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

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户cm。

11.如图中,M是透镜,两条平行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透镜折射后,光线方向如图a和b,那么a图中

透镜是,b图中透镜是o

12.如图所示,透镜的焦点尸与杯中水面的中心点重合,。点为凸透镜的光心。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画出这束光线的光路图。

13.如图所示是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确定它的焦点的情景,请在右图上画出确定焦点的光路图。

K能力

14.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一个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A.会聚作用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无法判断

15.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逐渐远离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

现象是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

B.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

C.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

D.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

16.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

B.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C.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主光轴

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17.写出两种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方法1:o

方法2:»

18.在学习凸透镜时,小可利用平行光源照射凸透镜后交于A点(如图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小可认为A点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请对他的观点作出评判:o

19.如图所示,请画出由烛焰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的位置。

20.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

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为了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强拿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利用太阳光作光源进行了实验。请将以下

实验步骤的每一步叙述补充完整。

(1)拿一个凸透镜着太阳光;

(2)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最

(3)最后测量这个光斑到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K真题

22.(2018•常州)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

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23.(2018・连云港)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工厂

24.(2018•凉山州)如图所示,两透镜的主光轴在同一直线上,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根据光路图,

在方框内填上适当透镜的符号。

25.(2018・达州)如图所示,可以利用不同的光学元件来改变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三

种合适的光学元件。(只要求画出光学元件大致位置的示意图,但须与光学规律相符)

答案解析

1.D【群析】如明,中间比边缘厚的ABC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D是凹透铳.故选D.

2.A【理析】AB、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铳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焦点,故A正璃,B错误;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造锭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集点,故C错误;D、凹透

钱对光有发散作用,而困中的凹透统对光起了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A.

3.A【解析】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故选A。

4.A【解析】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必须让其冰块能使光线会聚,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

选A。

5.C【彝析】AB.研究凸透铳方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时,为了便于观察,实金时,一般选择让平行于主光轴

的光射向凸透段叁凹透统,需要观察先通过选统后的&折方向,与迸人透镜的光线向比,是会聚了一些

还是发散了一些,从而褥出结论,故AB正隅;C.实金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钱对光有

发裁作用,故C结误;D.凸途统行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

段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发敏透镜,故D正石孔故之C

6.C【解析】题目中对这束入射光没有说明其特点,所以入射光不能确定:若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

则折射光线是平行光;若入射光线是•平行光或是会聚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形成会聚光束;

若是发散程度较小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也有可能形成会聚光束;若入射光线是发散程度很大的

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其折射光线有可能仍是发散光束。由于入射光线的情况不确定,所以经

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情况也不能确定,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但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所以经过凸透镜会聚后的折射-光束一定会比原来的入射光束要会聚一些。故选C。

7.D【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焦点的定义可知,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会聚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在另一侧可以

得到一束平行光线;如图可以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N点或尸点,即焦点处。故选D。

8.C【解析】A、在A点交汇的两条光线经透镜在右侧B点交汇,所以B点是像点;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

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相交于焦点可知,尸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不是像点,故A错误;B、因为8点是像

点,所以8点会有能量的聚集;F点虽然不是像点,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在尸点交汇,所以也有能量的聚集,故B错误;C、因为8点是像点,所以,所有经过A点的

光经凸透镜后都会交于8点,这样8点才是A点的像,故C正确;D、由图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向主光轴靠拢,所以此光路•体现出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C。

9.凸透镜会聚

【解析】在阳光下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

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

10.15.0

【解析】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一点,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即是凸透镜的焦点,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户35.0cm-20.0cm=15.0cm。

11.凸透镜凹透镜

【解析】图a中,平行光经透镜后变得会聚,且在主光轴相交,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为凸

透镜;图b中,平行光经透镜后折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变得发散,所以这个透镜对

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

12.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据此画出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如图;

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图中法线与凸透镜的主光轴重合,所以画出水面下

的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如图:

13.

【解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可以认为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

过焦点,如图所示:

14.B【解析】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会发散。如图,故选B。

15.D【群析】太阳光射向地球,可以认为是平行光,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此时的太旧光平行于主光轴,经

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拿一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