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物态变化综合训练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同学用一只寒暑表测量下雪后室外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根据玻璃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它的分度值是0.1久,量程比体温计大
C.它此时的示数应读作“零下2摄氏度”
D.它在测量气温前,可以拿着用力向下甩
2.在寒冷的北方,池塘的冰面上气温为-10°C,冰层下仍有水.在下述的几个位置,温度为0℃
的是
A.冰层上表面
B.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
C.冰层的下表面
D.不存在0℃的地方,全部为0℃以下
3.下列对物质的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A.农家厨房烟囱冒出的“炊烟”是气态
B.夏天,饮料里冒的气泡为液态
C.空中弥漫的“雾气”是液态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气态
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所示(环境温
度低于0。0;当烧杯中的冰块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5.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质
量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的熔点一定为100℃
B.由图乙知,M熔化经历了25min
C.0-20min,M、N都吸热
D.若实验时的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则M、N都是晶体
6.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一196汽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
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
“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放热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7.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下列说法: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
(4)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若其他条件不变,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
续沸腾.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1)(2)B.只有(3)(4)
C.只有(1)(2)(4)D.(1)(2)(3)(4)
8.如图所不,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
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
腾时()
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9.小明同学利用冷水(20久)、热水(80℃)和碎冰块探究“气体液化的条件”时,做了如图
所示四种尝试,其中上方烧杯底部会出现小水珠的有()
O____g__y_O___g__O__碎冰
惠永巡蕤
abc
A.只有图a中会出现B.图a和图c中会出现
C.图c和图d中会出现D.图a、图c和图d中会出现
10.冬季开暖气的房间很干燥,常需要加湿器加湿。如图,超声波加湿器是用超声波把水打
成水雾喷出,从而增加了房间的湿度,房间内有一干湿泡温度计测量湿度(如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加湿器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水雾是水被超声波液化形成的
C.水雾消失的过程需要吸热
D.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别变大
11.《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
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其中《诗经•兼葭》中就有“兼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下
列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A.雾B.雨C.露D.霜
12.恒温25T的室内,把冰粒、干冰颗粒(固态二氧化碳)分别装在两个干燥的铁罐里,
观察发现,装冰的罐子外壁结了一层水雾,铁罐里冰粒变小,冰粒周围有液体,如图1所示
装干冰的罐子外壁结了一层薄薄的霜,铁罐里干冰颗粒变小,没有液体痕迹,如图2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
A.图1罐子外壁的水雾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B.图1罐里冰粒周围的液体主要由冰粒升华成的水蒸气再液化而成
C.图2罐子外壁的薄霜主要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凝华而成
D.图2罐里干冰颗粒变小主要原因是干冰颗粒升华变成水蒸气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7随加热时间f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他们发现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通过叶片以的方式变成水蒸气散发到植物体外。
由于这个过程热(选填“吸”或“放”),所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也不会由于外
界温度太高而受到伤害。
15.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用它来制造舞台烟雾,在制造舞台烟雾过程中
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的和水蒸气的O
16.在温度为CC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此时水的温度(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0oC)如果把一块温度为一5久冰块放到杯中,过一会,这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o
17.为了使洗后的衣服干得快,应该尽可能将它抖开、挂到通风和的地方;秋天晾晒
粮食时,应尽量将晒场上的粮食摊开,这样做是通过来提高蒸发速度的。
18.我国在金属铸造方面有着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已发明铸铁技术先将铁矿石放入竖
炉中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得到铁水后,再借助外力浇注到铸型腔中
(如图所示),使其(填物态变化名称)冷却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
件。
铸型金那液
19.如图所示,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水循环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气温较低
的高空,成小水珠或成小冰晶,由此形成一朵朵白云;白云的小冰晶凝聚变
大,下落过程中成大水珠形成雨。(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实验题
20.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了较多的水量进行实验。
誓
甲乙
图I图2
(1)如图1甲所示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后刚加热不久就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很快,下列
有关实验的组装顺序及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很快的原因应是(选填字母);
A.“自下而上”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酒精灯火力较大;
B.“自上而下”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酒精灯火力较大;
C.“自下而上”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D.“自上而下”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2)解决上述问题后重新开始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里,其中有一处数据是错误,请自行
(4)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讨论:
①被等质量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是(选填字母);
A.100℃的水
B.io(rc的水蒸气
C.两者烫伤程度相同
②有关“炖汤”的讨论,如图2中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
大量的“白气”,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选填字母)。
A.会沸腾
B.不会沸腾
C.无法判断是否会沸腾
21.小兵和小组同学用图1甲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
I二I
甲
(1)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有:
①能减缓物体升温速度,便于实验现象观测和数据记录;
②能使物质;
(2)实验中,他所测得的温度值比真实值要高,则他可能是按图1乙中的
(“A,,“B”“C”)方法进行读数的;
(3)他改正了错误的读数方法后,又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
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②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固液共存”)态,此时该物质(“不
再”“继续”)吸热;
③在第7min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4K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温
度(“升高”“不变”“降低”),其原因是;
(4)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该物质熔化时间的是—(填序号);
A.增加试管中物质的质量
B.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C.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
D.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5)接着老师让小兵和同学用图2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分别
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
①实验过程中A、B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
知,(“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②如图2乙所示,第8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处于
态(“固”“液”或“固液共存”);
③一段时间后,虚线对应物质的温度(“会”“不会”或“不确定会不会“)超过实线对
应物质的温度。
四、综合题
22.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白气”,如图甲所示。
(1)这“白气”实质上是些(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
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选填“高”或"低”),仍然保持(选填“固”“液”或“气”)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我们又
什么也看不见了。
(3)小明从日常生活中还发现:有时壶嘴上方的“白气”比较多,有时比较少。如图乙所示,
可以判断出_____(选填"A”或"B”)房间的气温比较高;
(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丙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参考答案:
1.C
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受热体积膨胀,液面上升,
遇冷时体积收缩,液面下降,故A错误;
B.由寒暑表的特点可知,温度计的量程是-50〜60冤,量程比体温计大,但分度值是2。口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此时示数为-2。口读作“零下2摄氏度”,故C正确;
D.图示温度计在测量气温前,不需要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才需要,故D错误。
2.C
在寒冷的北方,池塘的冰面上气温为-io°c,则冰的上表面温度为-io°c,;冰层下仍有水,
在水与冰的交界处,即冰水混合物,其温度就是冰的熔点温度,即o°c.故冰的下表面和水
的上表面的温度都是0°C.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3.C
A.厨房烟囱冒出的“炊烟”是固态的小颗粒,故A错误;
B.夏天,饮料里冒的气泡内含的是二氧化碳等气体,故B错误;
C.空中弥漫的“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合而成,故C正确;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壶内逸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合而成,故D
错误。
4.C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环境温度低于0。。当烧杯中的冰块部分
熔化时,烧杯中的温度为0℃,那么试管中的冰完全没有熔化,因为试管中的冰温度能达到
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5.C
A.实验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故温度最高达到100。g因此不能判断N的熔点。故A错误
B.M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从lOmin开始吸收
热量熔化,到25min结束,经历了
25min_1Omin=15min
故B错误;
C.在前20min内,随着时间的增加,N温度在上升;前lOmin内,M温度上升,
10~20min,M的温度不变,是熔化过程,M、N都吸热,故C正确;
D.实验时的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固体达到100冤不再上升,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
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D错误。
6.A
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液氮倒入容器后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液化形成“白气”,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7.C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无论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
如果不能从外界吸热,本身的温度就降低.而沸腾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就不沸腾.故
①②④正确.
8.D
因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所以槽中水沸腾时温度是100℃,并保持不变。甲
瓶中水从槽内水中吸热,温度升高直到100℃,这样甲瓶中的水温也能达到沸点,不过甲瓶
中的水一旦与槽内的水温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无法吸热,当然不能沸腾。
虽然乙瓶中水温同样可达到100冤,但乙瓶上端封闭,瓶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因为液体
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点高于lOOK,这样乙瓶中水温达不到
沸点,不能沸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9.D
图a、c中装有热水的杯内产生的热的水蒸气上升过程在上面冷水或碎冰烧杯底部遇冷放热,
液化形成小水珠;图b中上面烧杯温度高,不能遇冷,无法放热,不会发生液化;图d中碎
冰的温度低于冷水,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故上方烧杯底部会出现
小水珠的有图a、图c和图d中会出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0.C
A.加湿器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故A错误;
B.水被打成水雾是将水振碎,变为细小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水雾消失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故C正确,
D.增加加湿器加湿后,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湿泡温度计的温度降低的越少,
因此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故D错误。
11.D
ABC.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雾、雨、露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
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故D符合题意。
12.A
A.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所以,图1罐子外壁的水雾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到冷的罐壁液化而成,故A正确;
B.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图1罐里冰粒周围的液体主要由冰粒熔化形成的,
故B错误;
C.物质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是凝华,所以,图2罐子外壁的薄霜主要由空气中的水
蒸气凝华而成,故C错误;
D.图2罐里干冰颗粒变小主要原因是干冰颗粒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是水蒸气,故
D错误。
13.非晶体固液共存
[1]由图可知,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在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属于非晶体。
[2]乙在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乙属于晶体,在2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14.蒸发吸
[1]⑵植物的蒸腾作用就是蒸发现象,发生在植物的表面,蒸腾作用可把植物体内的水以蒸
发的方式汽化成水蒸气散发到植物体外,蒸发吸热,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15.升华液化
[1]⑵固态的干冰撒在舞台上后,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使
舞台上的气温降低,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
16.等于等于
[1]在温度为0久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的温度与室温相同,所以此时水的温度等于
0℃„
[2]把一块温度为-5K冰块放到杯中,冰从水中吸热,温度升高,部分水会凝固放热,冰会变
多,过一会,冰与水的温度相同,此时是冰水混合物,并且室温为0。口所以冰水混合物的
温度为0℃o
17.向阳增大面积
口]为了使洗后的衣服干得快,应该把衣服抖开增大水的表面积、把衣服挂到通风口加快水
表面空气的流速、把衣服挂在向阳处提高水的温度来加快水蒸发。
[2]将粮食摊开,增大水的表面积,来加快水的蒸发。
18.吸熔化凝固
[1]⑵铁矿石变为铁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为熔化,该过程需要吸收热
量。
[3]将铁水浇到铸型腔中变为固态的铁块,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物态变化为凝固。
19.液化凝华熔化
口]⑵[3]大气中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由气态变成液态小水珠,属于液化,或由气态变成固
体小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支票预留印鉴管理办法
- 收受红包回扣管理办法
- 改革期间政务管理办法
- 政企行业项目管理办法
- 新开食堂补助管理办法
- 新版能源效率管理办法
- 武术搏击俱乐部管理办法
- 武汉择校生学籍管理办法
- 沥青混凝土销售管理办法
- 河北正规美容院管理办法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电气设备-核电行业研究框架:成长性与稳定性兼备看好核电中长期价值
- 杭州浙江杭州市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全套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正版授权】 ISO 13408-2:2018 EN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2: Sterilizing filtration
- 防错清单及定期验证计划范例
- 氧气吸入操作评分标准(中心供氧)
- 舌系带短缩治疗指南制定与更新
- 传染病防控新技术应用与评估
- MT-T 1199-2023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PCR室作业指导书-检验SOP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