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基础练
1.“夏季荷花盛开,香气怡人”说明了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具有一定质量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A、荷花送香气,能闻到荷花香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错误;
B、荷花送香气,能闻到荷花香与分子具有一定质量无关,错误;
C、荷花送香气,能闻到荷花香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无关,错误;
D、荷花送香气,是因为荷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所以人们能闻到荷花香味,正确。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
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解析】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
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篮球内的气体分子数减少引起的,错误;
C、时水分子依然在运动,错误;
D、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被压缩,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正确。
3.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D.种类减少
【答案】C
【解析】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间隔减小,气体分子的个数、质量、种类都不变。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氧化钾B.铝
C.金刚石D.水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错误;
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错误;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错误;
D、水由水分子构成的,正确。
5.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
解释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答案】D
【解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6.化学既需要“见微知著”,又需要“见著知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宏观现象辨识微观原因探析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很多果汁有酸味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
C冰融化后体积变小分子间间隔可以改变
DCe。与0B的性状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正确;
B、很多果汁有酸味,是因为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正确;
C、冰融化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由间隔,且分子间间隔可以改变,正确;
D、C60与7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
性质的最小粒子,错误。
7.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一一分子体积变小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C.品红在水中扩散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1滴水中大约有1.67X10"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答案】A
【解析】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
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错误;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由于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品红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水分子之间去了,正确;
D、1滴水中大约有1.67XKF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很小,正确。
8.在氧气转化为液氧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大小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D.分子数目
【答案】C
【解析】氧气转化为液氧,氧分子释放能量,运动速度减小,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大小、种类、数目
都不变,C正确。
9.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一一分子的体积变大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香水要密闭保存一一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一一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A
【解析】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错
误;
B、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香水要密闭保存,正确;
D、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所以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正确。
10.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景色解释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春天花香四溢,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
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正确;
B、夏天云消雾散,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正确;
C、秋天层林尽染,是因为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正确;
D、冬天白雪皑皑,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水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错误。
11.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一水分子间的间隔增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A
【解析】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一个物理变化,蔗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错误;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人周围被闻到花香,正确;
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
质相同,正确。
12.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3.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XlO3kg,1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
(2)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
(3)从微观角度解释,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0
【答案】(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析】(1)分子是极其微小的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14.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
【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析】(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5.填写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析右图填空:
烧杯A烧杯B
现象溶液逐渐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_
解释氨分子________,进入A烧杯中,使酚醐溶液________
(2)分析下面两图填空:
.raoo
100.二
.50.「
.攻
屋
日
岁
嗫-
V
嚣
固
概2
也n-
50nli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100mL间隔大小:>>
【答案】(1)变红不变色运动变红(2)小于气态液态固态
【解析】(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会发进入烧杯A中,使酚醐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式不断运动的,且氨
分子显碱性;
(2)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气态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液态分子之
间间隔次之,固态分子之间间隔最小。
提升练
1.家庭鉴别奶粉中含有三聚家胺的方法是:用热水冲奶粉,静止降温后,倒在黑布上过滤,若有白色固体
滤出,那就很可能是三聚鼠胺。这一过程中
A.三聚家胺分子的体积很大B.三聚氧胺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
C.三聚鼠胺分子变化成其他分子D.三聚氧胺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都很小,不能被滤纸过滤,错误;
B、溶解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因此分子没有生成变化,错误;
C、溶解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分子没有发生改变,错误;
D、溶解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正确。
2.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冰刻机”为国产芯片的发展带来希望。冰刻机中的水蒸气在-130℃凝结成无定形
冰膜,该冰膜能对芯片实现精细的三维微雕。下列从微观角度对水蒸气形成“冰膜”的分析合理的是
A.水分子不再运动B.水分子间隔变小
C.水分子体积变小D.水分子发生了分解
【答案】B
【解析】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水蒸气形成“冰膜”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错误;
B、水蒸气形成“冰膜”,只是水由气态变成了固态,水分子间隔变小,正确;
C、水蒸气形成“冰膜”,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分子本身体积并不发生变化,错误;
D、水蒸气形成“冰膜”,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发生分解,
错误。
3.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里的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
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B.①一②一③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从大变小
C.①一②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D.①一②一③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逐渐减慢,但不会停止
【答案】D
【解析】A、③对应的温度温度最低,但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②一③的过程中,水结
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③所对应的水分子的间隔不一定是最小的,错误;
B、①一②一③的变化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水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但水分子的体积不变,错误;
C、①一②的变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
变,错误;
D、分子是总是在不断运动的,①一②一③的变化过程中,温度降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逐渐减慢,但不会
停止,正确。
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蔗糖溶解“消失”一一分子体积很小,肉眼不可见
C.气体易被压缩一一气体分子间间隔大
D.热胀冷缩一一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答案】D
【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带有花香的分子运动到墙外使人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B、蔗糖溶解“消失”是蔗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中,肉眼感知不到蔗糖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很小,肉眼不可
见,正确;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正确;
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错误。
5.下列课本中研究微粒特性的化学实验与其主要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主要实验目的
A高锦酸钾溶于水的实验证明物质是可分的且都由细小的微粒构成
B氨水挥发使无色酚酰试液变色的实验证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C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证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酒精与水混合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证明不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同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物质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在不断地运动,高铳酸钾溶于水在水中的扩散,
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运动的结果就是构成物质的细小粒子分开了,与实验目的相符,正确;
B、氨水挥发是因为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与实验目的相符,正确;
C、微粒间有间隔,所以物质可以被压缩,与实验目的相符,正确;
D、不同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所以不同的物质混合后体积减小,与不同粒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无关;与
实验目的不相符,错误。
6.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的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
毫升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答案】D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不变,错
误;
B、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错误;
C、构成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错误;
D、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它是多个水分子的集合体,小分子
团水分子与普通水分子相同,只不过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正确。
7.1滴水中聚集着大约1.67X1021个水分子,这句话不能说明
A.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D.水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
【答案】A
【解析】A、1滴水中聚集着大约1.67XKF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错误;
B、1滴水中聚集着大约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正确;
C、1滴水中聚集着大约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正确;
D、1滴水中聚集着大约L67X1CF个水分子,说明大量水分子相互作用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分散开来,正
确。
8.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题曲《雪花》及以“一朵雪花”为关键词之一的表演,给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
印象。下列有关雪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雪融化时,水分子体积变大B.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C.一片雪花由许多个水分子构成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C
【解析】A、雪融化时,水分子体积大小不变,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运动变慢但不会静止,错误;
C、分子很小,一片雪花由许多个水分子构成,正确;
D、不同雪花中含有的都是水分子,水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
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1)一滴水中约含有1.67X1021个水分子:o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衣服变干:=
(3)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支持燃烧:o
(4)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0
【答案】⑴A(2)C(3)D(4)B
【解析】(1)一滴水中约含有1.67X1(P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衣服变干是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所以衣服干了;
(3)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支持燃烧,是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
性质不同;
(4)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变小,气体被压缩。
10.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
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吸入(填“甲”或“乙”)的那支注射器的栓塞容易被推入。气体物质
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填“大”或“小”),所以,(填“气体”
或“液体”)比较容易被压缩。
【答案】乙大气体
【解析】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
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吸入空气,即乙的那支注射器的栓塞容易被推入;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大;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大,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
11.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
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
浓酚酎
_
6液
氨_
类乙
、
'丙三
一
,
]!
图
=
因:
的原
现象
这一
产生
解释
角度
观的
从微
请你
是。
现象
实验
的的
察到
I观
(1)图
题;
列问
答下
请回
作,
验操
下实
了如
进行
n装置
们按图
⑵同学
,c试
红色
变成
同)
”,下
慢慢
”“
“很快
(选填
液
溶
的
中
管
试
是:B
现象
察到
验观
的实
进后
①改
o
原因是
现象的
生这一
。产
红色
变成
溶液
管中的
)。
即可
(合理
是
点
优
其
比,
图I相
置与
II装
②图
断
子在不
的氨分
挥发出
性,
挥发
强的
有极
水具
浓氨
红
液不变
烧杯溶
,乙
液变红
烧杯溶
(1)甲
案】
【答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实践防骗小达人课件
- 幼儿园园长安全培训
- 全国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二、《规划设计》教学设计
- 环保项目实施与环保产业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塑料设备节能与环保技术考核试卷
- 玩具生产成本优化考核试卷
- 文具店竞争策略分析考核试卷
- 八年级生物下册 6.3生生物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紧固件防造价培训课件
- 环保工程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小学急救知识PPT模板
- 2023年新版新汉语水平考试五级HSK真题
- 《交变电流》说课一等奖课件
- 小学英语三年级英语绘本阅读公开课Dear-zoo优质课件
- JJG 141-2013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
- 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 GB/T 1852-2008船用法兰铸钢蒸汽减压阀
- 康派特医用胶皮肤伤口粘合应用
- MCC码总览对照表(全)
-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与换相失败识别研究毕业设计
- 2023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