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C.培植新品种花卉 D.研究治疗癌症的新药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A.氮气性质稳定保护气B.氢气可燃性做燃料C.石墨导电性电刷D.干冰不支持燃烧人工降雨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 B. C. D.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粉末状固体C.滴加液体D.加热固体6.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7.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过滤C.检查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8.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有错误的是()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10.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1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2.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3.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距变大A.A B.B C.C D.D14.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15.溴酸钠(NaBrO3)是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对头皮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是()A.+5 B.+4 C.+3 D.-116.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出现的现象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17.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8.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S B.SO3 C.CO D.SO21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本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0.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1.用化学符号表示:(1)镁元素_____;(2)三个氢原子_____;(3)2个氮分子_____;(4)2个钙离子_____;(5)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_____;(6)符号“4P2O5”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_。22.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1)随着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煤、天然气和______的急剧增加,导致__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2)2014年青奥会即将在南京举行,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南京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3)煤燃烧排放出__________(写名称)等气体污染物,与雨水作用可形成__________,脱硫工程可以适度减少其影响。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4)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23.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目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2)自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4)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5)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该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24.(1)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表面_____;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溶液变为_____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溶液变为_____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评卷人得分三、推断题25.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每个字母各代表一种物质、,每个箭号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五种物质均由C、H、O中部分元素组成,A和B所含元素相同,D和E所含元素相同,X为单质,A为有毒气体,B和D可以发生化合反应。(1)A是_____,E是_____,X是_____。(2)实现A→B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2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有关气体(1)写出标有序号的一种仪器的名称: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实验室检验氧气是用_____伸入集气瓶,看到_____的现象,说明该气体是氧气。(3)装置B除了用于制取氧气外,还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_(写一种即可)。(4)上述两种方法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从制备气体的角度分析,你认为用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制取氧气时,选用的装置是_____,理由是_____。(5)C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熟石灰氯化钙+氨气+水。若要用装置A制取氨气,该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评卷人得分五、科学探究题27.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_________,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猜想2正确(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填序号)___,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28.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____克碳酸钙。参考答案1.C【解析】A、研发氢能源属于开发新能源,可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错误;B、合成新材料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错误。C、培植新品种花卉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正确;D、研究治疗癌症的新药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错误。故选C。2.B【解析】A、水结冰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改变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C、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D、汽油挥发是由液体变成气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3.D【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物质的性质、用途一致,不符合题意;B、氢气有可燃性,因此可以做燃料,物质的性质、用途一致,不符合题意;C、石墨具有导电性,因此可以做电刷,物质的性质、用途一致,不符合题意;D、干冰不支持燃烧,可用灭火,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用途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堆放易燃物质标志,错误。故选A。5.A【解析】【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6.B【解析】【详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虽然比较活泼,但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物,故A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食品发生反应、无毒,可用于食品防腐,故B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C错误;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B。7.C【解析】【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8.A【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它不可燃烧,此项不正确。B、氧气能助燃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此项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此项正确。D、氧气和臭氧均属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此项正确。故选A。9.B【解析】【分析】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详解】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是单质,不符合题意;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符合题意;由同种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不符合题意;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详解】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太少,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故解释合理;

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

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故解释合理;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解释合理。

故选A。11.B【解析】A、生活污水不应直接排放,以免污染水资源;B、生活中节约用水,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储量有限,故B正确;C、不应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应有计划开采使用地下水;D、不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免污染环境。点睛∶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12.D【解析】【详解】A、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原子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错误;B、质子、中子、电子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错误;C、每个电子只是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质子与电子质量不相等,错误;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故选D。13.A【解析】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微粒间的间隔变大变小的原因,不是体积的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14.D【解析】【详解】A、根据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钪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B、根据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4.96,故错误;C、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8,故错误;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故正确。故选D15.A【解析】溴酸钠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NaBrO3中Br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x+(-2)×3=0;解得x=+5,故选A。16.D【解析】【详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会造成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故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故选:D。17.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该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选D。18.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方程式的左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右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D。【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进行解题19.A【解析】【详解】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周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形成的。20.D【解析】【详解】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选项错误;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物质的分类是解题关键。21.Mg3H2N22Ca2+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解析】【详解】(1)镁元素的符号为Mg;(2)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三个氢原子表示为:3H;(3)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4)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个钙离子表示为:2Ca2+;(5)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表示为:;(6)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符号“4P2O5”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点睛】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22.石油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雨置换多乘公交出行等(合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⑴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和天然气。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起的温室效应。⑵液化天然气是指甲烷,化学方程式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⑶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气体。根据图例,A为碳,B为水,C为CO,D为氢气。反应条件为加热。依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可得到方程式。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得到单质与化合物,故为置换反应。⑷低碳的做法很多,比如公交出行,可减少私车的使用,达到减少汽油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考点: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23.过滤活性炭煮沸玻璃棒引流滤纸破损等H2氢元素和氧元素【解析】【详解】(1)过滤能将固、液分离,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过滤;(2)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净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4)由过滤的操作可知,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液体直接从破损处流下)、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等;(5)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化学式为:H2;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4.有气泡产生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红CO2+H2O=H2CO3紫H2CO3H2O+CO2↑【解析】【详解】(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而使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酸性消失,溶液变为紫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25.一氧化碳过氧化氢氧气不一定【解析】【分析】五种物质均由C、H、O中部分元素组成,X为单质,A为有毒气体,A和B所含元素相同,氧气是单质,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X是氧气;D和E所含元素相同,X为氧气,B(二氧化碳)和D可以发生化合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因此D是水,E是过氧化氢,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A是一氧化碳,E是过氧化氢,X是氧气;(2)A→B的转化是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是一氧化碳燃烧发生化合反应,也可以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化合反应,因此实现A→B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6.1是试管;2是酒精灯;3是集气瓶A防止试管口产生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二氧化碳B不需加热,操作简便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氨气【解析】【详解】(1)1是试管;2是酒精灯;3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适合用装置A制取;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试管口产生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实验室检验氧气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看到木条复燃的现象,说明该气体是氧气;(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