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H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三章第2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难度系数:0.6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C.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D.燃烧热指的是lOlkPa时,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答案】C
【解析】A.有的放热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发生,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故A错误;B.化学
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B错误;C.形成化学键放
出能量,则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D.燃烧热指的是lOlkPa时,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答案选C。
2.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OH(aq)+H(aq)=H2O(l)AH=-57.4kJ-mo「,则含49g硫酸的稀硫酸与稀氨水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
小于57.4kJ
B.2c(s)+C)2(g)=2CO(g)AH=-221kJmor1,则碳的燃烧热△H>-110.5kJ-molT
C.S(s)+O2(g)=SO2(g)阻,S(g)+O2(g)=SO2(g)AH2,则AH1<AH?
D.C(s)+CO2(g)^2CO(g)AH>0,△S>0,则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A
【解析】A.中和热为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完全反应生成I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4kJ,一水合氨是弱碱,
在溶液中的电离时需要是吸热过程,则含49g硫酸的稀硫酸与稀氨水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4kJ,故
A正确;B.碳的燃烧热为I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Imol碳不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
110.5kJ,则碳的燃烧热△”小于一110.5kmoH,故B错误;C.硫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固态硫的能量
小于气态硫,则固态硫燃烧的反应热△%大于气态硫燃烧的反应热AR,故C错误;D.该反应是燃增的
吸热反应,高温条件下反应△H—S<0,则反应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A。
3.对于反应A(g)+3B(g)U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2mol-U1-s-1B.v(B)=0.3mol-LT1-s-1
C.v(C)=0.3mol-U1-s-1D.v(C)=6mol-LT1-min1
【答案】A
【解析】比较反应率要求单位统一,按照速率比等于系数比转化为同一物质进行比较,我们把速率都转化
为A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A中v(A)=0.2mol-LjLsT,B中反应速率v(A)=;v(B)=0.Imol-U1.s-1,C中
v(A)=;v(C)=O.lSmol-U1-s-1,D中v(A)=;v(C)=Smol-U1-min-1=0.05mol-L'-s1,经过比较,A选项中反
应速率最大;答案选A。
4.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UH++CH3coO-,下列叙述不亚做的是
A.溶液加水稀释或加热均可使CH3coO的物质的量增多
B.溶液中加入少量纯醋酸,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加水稀释,c(CH3coe)-)/[c(CH3coOH)-c(OH-)]不变
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的值减小
【答案】B
【解析】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热,平衡正向移动,均可使CH3coO-的物质的量增多,A正确;
B.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纯醋酸,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B错误;C.CH3COOH溶液加水
稀释,屋怨意:)一,,为常数,始终不变,C正确;D.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正向
C^CH3COOHJ?C(OH%
C(CHCOOH)_n(CH3coOH)
移动,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醋酸根的物质的量增加,溶液中3,故比值减小,
c(CH3coO)-n(CH3coe))
D正确;答案选B。
5.实验室利用下列方案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己知:2M11O4+5H2c2CU+6H+=2Mn2++10CC)2T+
8H2O,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温度/℃酸性KMnCU溶液草酸(H2c2O4)溶液
©254mL0.01mol-L-112mL0.01mol-L-1
②a4mL0.01mol-L112mL0.02molL-1
③504mL0.01mol-L-112mL0.01mol-L-1
④bc12mLO.Olmol-L-1
A.a=25,实验①②探究的是浓度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③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中需记录溶液颜色变化所需时间
D.若b=25,c=4mL0.02moi心一I则实验①④也可用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答案】D
【分析】酸性KMnCU溶液与草酸(H2c2。4)溶液反应生成C02和锦离子,通过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所需要的时
间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所以实验中高锦酸钾钾溶液的浓度应该为定值,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
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量必须相等。
【解析】A.实验①②研究草酸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温度应该相同,即a=25,故A正确;B.实
验①③中温度不同,c(KMnO4)、c(H2c2O4)均相同,故实验①③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
正确;C.由于实验过程中酸性KMnCU溶液的浓度相同,通过高镒酸钾钾溶液褪色所需要的时间反映化学
反应速率,则实验中需记录溶液颜色变化所需时间,故C正确;D.若b=25,c=4mL0.02moi・L-i,则实验④
中KMnCU过量,溶液无法褪色,则实验①④不能用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故D错误。答案选D。
6.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AH<0的说法不亚确的是
A.合成氨采取循环操作目的是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B.除原料气中CO反应:[Cu(NH3)J(aq)+CO(g)+NH3(g)u[Cu(NH3)3CC>TAH<0,适宜低温高
压环境
C.合成塔压强调控在10MPa~30MPa之间,是对生产设备条件和经济成本的综合考虑结果
D.合成塔使用热交换控制体系温度400~500℃左右,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D
【解析】A.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氮气和氢气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NH3,采取循环操作能提高氮气和氢
气的利用率,A正确;B.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均能使平衡正向移动,
故除原料气中CO适宜低温高压环境,B正确;C.增大压强有利于氨的合成,但是压强过大会增加设备成
本,因此合成塔压强调控在10MPa~30MPa之间,是对生产设备条件和经济成本的综合考虑结果,C正确;
D.合成塔使用热交换控制体系温度400~500℃左右,主要目的是使催化剂铁触媒的活性达到最佳状态,D
错误;故选D。
7.将3molA和2.5molB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3A(g)+B(g)UC(g)+2D(g),5min后反
应达到平衡,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B.平衡时,C的浓度为0.125mol/L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D.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8倍
【答案】C
【分析】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D的物质的量为0.1mol/(L-min)
x5minx2L=lmol,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3A(g)+B(g)F-c(g)+2D(g)
起(mol)32.500
变(mol)1.50.50.51
平(mol)1.520.51
3
【解析】A.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x:
=0.15mol/(L-min),故A错误;B.由三段式数据可知,C的浓度为一^=0.25mol/L,故B错误;C.由三
段式数据可知,B的转化率为"粤xl00%=20%,故C正确;D.由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可知,平衡时,
2.5mol
容器内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上吗=野,故D错误;故选C。
5.5mol11
8.向稀氨水中分别加入①蒸储水、②NH3、③NH4C1(S),并维持室温,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①之后,NHS-H2。的电离平衡得到促进,—~工不减小
C(NH3H2O)
B.加入②之后,NHs-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C.加入③之后,C(NH/H2。)增大,C(:HJ.C(O:)维持不变
C(NH3H2O)
D.升高温度,NH§-HQ的电离平衡得到促进,c(0H-)减小
【答案】C
[解析1A.加入蒸储水之后,氨水的电离平衡得到促进,c(OH-)减小,电离常数不变,能J、=,
C(NH3-H2O)C(OH)
」(仲4)增大,人错误;B.通入氨气之后,氨水的电离平衡正移,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B错误;
C(NH3-H2O)
C.加入固体氯化镀之后,镂根离子浓度增大,氨水的电离平衡逆移,《NH3-H2。)增大,
1「I、Z"温度不变,比值维持不变,C正确;D.电离吸热,升高温度,NHj-HQ的电离平
B
C(NH3-H2O)
衡得到促进,{OH1增大,D错误;故选C。
14
9.水的电离过程为H2OU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xl(yi4,Kw(35℃)=2.1xlQ-,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的纯水中时,c(H+)>c(OH)
C.水的电离常数Kw(25℃)>Kw(35℃)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答案】D
【解析】A.水的电离为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c(H+)逐渐增大,A错误;B.纯水为中性
物质,说明c(H+)=c(OH)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的电离常数Kw(25℃)<Kw(35℃),C错误;
D.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逐渐增大,说明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D正
确;答案选D。
10.在Fe+作用下,CO与N?。发生如下两步基元反应,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
①N2O+F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总反应的活化能,也改变了反应的AH
B.Fe(T是中间产物,也作催化剂
C.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D.总反应中每转移2molel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N2
【答案】D
【解析】A.Fe+作催化剂,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但是不改变AH,故A错误;B.Fe+作催化剂,FeO+
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因此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C.已知两步反应分别为①N2O+Fe+=Nz+FeO+
(慢);②FeCT+CO=CC)2+Fe+(快),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速率慢的反应①决定,故C错误;D.由
N2O+Fe+=Nz+FeO+可知,若转移2moi电子,则生成的N2为Imol,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N2,故D正
确;故答案选D。
11.将1molM和2mol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2N(g)^P(g)+Q(g)A//。
反应过程中测得Q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W>0B.温度:心
C.温度为十时,M的平衡转化率为50%D.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K2,则K/<K2
【答案】C
【分析】先拐先平数值大,5,温度升高,Q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AH<0,据此作答。
【解析】A.温度升高,Q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A错误;B.先拐先平数值大,
5,B错误;C.温度为1时,设M的变化量为xmol,列三段式为:
M(g)+2N(g)二P(g)+Q(g)
起始量(mol)1200x
,温度为不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丁x100%=20%,
反应量(mol)X2xXx3-x
平衡量(mol)1-x2-2xXX
解得x=0.5,M的平衡转化率为"粤x100%=50%,C正确;D.T2>Tt,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
Imol
常数越大,则用>(,D错误;故答案选C。
12.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常温下,向20mLO.lmol-L1的HN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
测得滴定过程电溶液的pH随V(NaO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PH1
2
8纵
7
叶--:
2.85:①:
05101520K(NaOH)/mL
+
A.点①溶液中:C(HN3)+C(H)>C(N-)+c(OH)
+
B.点②溶液中:c(Na)=c(N;)+c(HN3)
C.常温下,Ka(HN3)的数量级为10"
D.点③溶液中:C(OH-)=C(H+)+C(HN3)
【答案】D
【解析】A.点①溶液为HN3与NaN3等浓度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N])+c(OH)
+
溶液pH<7,说明HN3的电离作用大于N的水解作用,所以c(HN3)<c(Na+),所以c(HN3)+c(H)<
c(N;)+c(OH-),故A项错误;
B.点②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NJ+c(OH)该点溶液pH=7,则c(H+尸c(OH)所以
c(Na+)=c(N;),则c(Na+)Vc(Nj+c(HN3),故B项错误;
C.在常温下,0.1mol/LHN3的pH=2.85,则c(H+)=l()285moi/L,Ka(HN3)=
―——=10-47=10°3X10-5=2X10-5,故Ka(HN3)的数量级为IO%故c项错误;
D.点③溶液为NaN3溶液,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OH-)=C(H+)+C(HN3),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第n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64分。
13.(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AH>0,则稳定性:金刚石石墨(填,“y”)。
(2)甲醇(CH3OH)的合成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200~300℃时,可用CO2和H2合成CH3OH,该反应一般认为可通过如下两个步骤来实
现:
1
①CO2(g)+H2(g)uHq(g)+CO(g)AH1=+41kJ-mor
1
②CO(g)+2H2(g)=CH3OH(g)AH2=-90kJmor
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
体
体
体
系
系
系
能
能
能
量
量
显
/CO+H2O+2H?^-
CO2+3H2CH3OH+H2O
反应进程反应进程反应进程反应进程
ABCD
(3)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并充入一定量的H?和CO?合成甲醇,经相同反应时间测得CO?的
转化率[a(CO2)]与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为工〜时,CO2的转化率升高,可能原因是
②温度为T?~T3℃时,CC»2的转化率降低,可能原因是。
(4)已知拆开ImolH-H键、ImolN-H键、ImolN三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
员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o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
1
(2)CO2(g)+3H2(g)CH3OH(g)+H2O(g)AH=-49kJ-mol(3分)C
(3)反应未达平衡,由1到T2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O2的转化率升高反应已达平衡,该可逆
反应正反应放热,由T?到T3温度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降低
1
(4)N2(g)+3H2(g)2NH3(g)AH=-92kJ-mol(3分)
【解析】(1)焰变为正,为吸热反应,可知石墨能量低,则稳定性:金刚石〈石墨,故答案为:<;
(2)根据盖斯定律,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反应①+反应②,即CC)2(g)+3H2(g)UCH30H伍)+凡0仅),
而AH=AH|+AH2=(MW/7//)+(-901/mol)=-49U/mol;间接法制备甲醇的反应①吸热,反应②放热,
总体放热,反应①活化能较大,C符合题意;
(3)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快所以原因为:反应未达平衡,由Ti到T2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02的
转化率升高;
②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且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已达平衡,该可逆反应正反应放热,由T2到T3温度
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降低;
(4)在反应N2(g)+3H2(g)U2NH3(g)中,断裂3moiH-H键,Imol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
3x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iNH3,共形成6moiN-H键,放出的能量为:6x391kJ=2346kJ,吸收的
热量少,放出的热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故答案为:
N2(g)+3H2(g)^2AW3(g)AH=-92kJ/molo
14.(1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用O.lOOOmollT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②取25.00mL待测溶液放入锥形瓶中;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④
重复以上操作;⑤配制250mLNaOH标准溶液;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该滴定实验所选指示剂为。
(2)判断达到滴定终点方法是0
(3)用上述O.lOOO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读取标准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
滴定后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待测液的浓度(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某一次滴定操作中,碱式滴定管的始终液面如图所示,则本次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mLo
(5)该小组学生某4次实验的有关数据分别记录如表:
O.lOOOmolL-1NaOH的体积/mL
滴定次数待测HC1溶液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25.002.1028.01
第二次25.001.6630.50
第三次25.000.2526.34
第四次25.00026.00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V(NaOH)=———―—}——^—mL=26.71mLo他的计算(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
是。依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该HC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⑤②①③④⑥酚酰试液
(2)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变为浅粉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偏小
(4)26
(5)不合理(1分)第二次滴定时消耗溶液的体积明显偏大,该值应舍去0.1040mol/L(3分)
【分析】通过设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进行滴定测定,并分析滴定误差,计算待测液浓度,据此作答。
【解析】(1)实验操作顺序为:⑤配制250mL标准溶液;②取25.00mL待测溶液放入锥形瓶中;①向溶液
中加入1〜2滴指示剂;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④重复以上操作;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该滴定实验为强酸强碱的滴定,所选指示剂为酚献试液(或甲基橙溶液),答案:⑤②①③④⑥、
酚醐试液;
(2)滴定终点方法为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变为浅粉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读取标准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标准液的体积读数偏小,测得
待测液的浓度偏小;
(4)根据图中读数进行计算,本次滴入的盐酸体积为26.00mL-0.00mL=26.00mL;
(5)根据4次实验的有关数据可知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8.01mL-2.10mL=25.91mL,30.50mL-1.66
mL=28.84mL、26.34mL-0.25mL=26.09mL,26.00mL-0.00mL=26.00mL,第二次滴定时消耗溶液的体积明显
0.1OOOmol-L-1x26mL
偏大,该值应舍去,平均体积为26.00mL,计算该HC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5mL
0.1040mol/L,答案:不合理;第二次滴定时消耗溶液的体积明显偏大,该值应舍去;0.1040mol/Lo
15.(17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室温时,O.lmoLL-1某一元酸CH3coOH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溶液中c(H+)=mol-L-1o
②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o
③由水电离出来的c(H+)=mol-L-'o
④某温度,纯水中c(H+)=3.0xl(F7moi此时在水加入稀硫酸至c(H+)为LOxlO^moLLj则此时溶液
中的c(OH-)=mol-L-1o
(2)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HCOOHH2CO3HC1O
电离平衡常数/25℃K=1.77x10-4Ki=4.4xl(r7,及=4.7义10—11K=3.Oxl()-8
①在相同浓度的HCOOH和HC1O的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HCOOHHC1O(填“或“=",下
同);在相同浓度的CO歹和CKT的溶液中,结合H+的能力CO歹CIOo
②HCO9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o
③将少量C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1.0x10—4i.0xl(r7l.oxioro9.0x10-9
c(COD«c(H+)
(2)>>K=_c(HCOf)-CCh+ClO+H2O=HCO1+HC1O(3分)
【解析】(1)①0.1moLL-1某一元酸CH3coOH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该溶液中c(H+)=0.1molL-1x0.1%
+
c(CH3COO)xc(H)
4
=1.0xl0-molL^;②CH3coOH=H++CH3co0一的电离平衡常数K=c(CH3COOH)一
LOxlOFLOxl。]
H6?1=1.0x10-7;③该溶液中H+由CH3coOH电离和水电离之和,由水电离出来的c(H+b
l.OxlO-14
+
=c(OIT)榕i0xio-4=LOxl(rio;④某温度,纯水中c(H+)=3.0xl(F7mol.L-i,^w=c(H)xc(OH3=3,OxlO
-7x3.0x10-7=9.0x10-14;在水加入稀硫酸至c(H+)为1.0x10-5moLLF,则此时溶液中的。(011一)=而5=
9.0x10"
1.0x10-5=9.0义10—9;(2)①已知K(HCOOH)=1.77X10F,K(HC10)=3.0xl(p8,所以在相同浓度的HCOOH
和HC1O的溶液中,H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更大,溶液导电能力更强;酸性越强相应的结合氢离子的能力
越弱,及用2co3)=4.7xlOF,在相同浓度的COr和C1CT的溶液中,结合H+的能力co,—>cicr;故答案
c(COD*c(H+)
为〉;>;②HCO30H++CO/,HCCK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HCO;r);③已知K1(H2co3)
>K(HC1O)>K2(HCO3),将少量C0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CO2+CIO+H2O
=HCOf+HClO„
16.(17分)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倍受关注。
I,以CO?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2NH3(g)+CO2(g)UCO(NH2)2(s)+H2O(g)AH=-87kJ/mol。
(1)有利于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填序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
(2)研究发现,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变化如下图甲所示:
第一步:2NH3(g)+CO2(g)^NH2COONH4(S)
第二步:NH2CCX)NH4(s)^CO(NH2)2(s)+H2O(g)AH2
①图中AE=kJ/molo
②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反应(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II.以CO?和CH4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CO2(g)+CH4(g)2CO(g)+2H2(g)AH=+247kJ/molo
(3)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2mol的CH」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g)+CO2(g)2CO(g)+2H2(g),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反应速率:2vE(CO2)=viE(H2)
D.同时断裂2moic—H键和ImolH-H键
②由图乙可知,压强片P2(填“>”“<”或“=",下同);Y点速率v正取。
③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x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则X
点对应温度下的5=(用含外的代数式表示)。
(4)同温下,某研究小组分别在容积相等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控制反应条件使其
仅发生CH4-CO?重整反应,获得如下效据: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容器CH4平衡转达到平衡时体系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
编号的压强/MPa变化
CHC0CO化率
42H2
i1200p吸收热量:123.5kJ
ii2400a
①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CO的物质的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纺织纤维检测仪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竹节缎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电喷燃油泵总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体表肿物切除病人护理
- 管理层的财务思维
- 2025至2030年封闭式全自动电镀生产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大卷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雷电及防雷过电压-接地的基本概念(高电压技术)
- 2025至2030年五粮春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纯氧化铝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安徽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规程》
- 2023年北京按摩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中国生殖支原体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期数学单元、期中和期末检测试题
- 森林经理学 课程设计
- 工会驿站验收
- “双减”政策(202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 【全友家居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及其建议(论文8500字)】
- 职业技术学校《云计算运维与开发(初级)》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