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_第1页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_第2页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_第3页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_第4页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初三一模之非连

[2023海淀一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共7分)

【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人民世代与海打交道,创造出灿烂的海洋文明。

中国海洋文化萌芽甚早。距今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洞穴中发现的海蛔壳装饰,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

7000年前的船桨,殷墟出土的海洋龟甲、贝壳,殷商甲骨文中出现的晦(海)、涛等与海有关的文字,

都显露出海洋文化的曙光。

造船技术是促进海洋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十分先进,创造了辉煌历史。从''伏

羲氏剂木为舟”等传说来看,船只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问世。秦代我国就能造出载重6万公斤的大海

船。唐代舟船已采用先进的钉接椁合的联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升。宋朝已经开始使用船坞,并掌

握了模型造船技术,这要比欧洲早四五百年。唐宋时期还使用了水密隔舱技术。元朝时,这一技术由马

可•波罗带到欧洲,至今仍在世界造船与航运业中广泛使用。明朝时,大型船舶配备了多桅多帆,在无

风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相当的速度。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我国的造船技术开始落后于先进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艰苦奋斗,我国造船业又有了长足发展。2022年,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

最大集装箱船“长益”轮交付使用。

【材料二】

最早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见于《汉书•地理志》。汉武帝就曾派遗官员沿越南海岸航行,为当

地带去了黄金、丝织品等物。南北朝时期,海上贸易已经到达日本列岛。

最早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见于,亶上漏已经到达日本列岛。隋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

达东北非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远洋航线。唐朝时,除了与中国进行海上贸易,沿线许多国家

还向中国学习典章制度、科技文化等。这些航路将和平友好的理念与中国商品、中国文化一起带往世界

各地

宋朝时,我国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

近至朝鲜、日本,远则穿越马六甲海峡,做种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进出口货物多达410种,

贸易类型不仅又官方贸易,还有民间商贸。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七

下西洋,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平等买卖。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这个战略构想是在新形势下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市K司

海外贸

洲界

图:《中国历史》

(片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材三】

【料

在对海洋的认识、发过程中人们赋予了“海”文化内涵。“海上生明月,涯共此

开,丰富的天时”

托着对亲“长风直挂云帆济沧海”发了冲破艰难险阻、达彼的豪

寄友的思念,破浪会有时,抒到理想岸

情“广阔,还了“”“永””包容

。海”因其无垠成博大恒的代名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的体现,

“海枯石念。也常借大“桑田”对事变的象

烂”表达了坚定不移的信古人海来表达哲思,沧海是世巨形

达•水则神之了小””的辩证关..........

表,《庄子秋》借海口阐释“与“大

1.以三料列法不令意一(2)

8根据上则材,下说得文的项是分

A.时至今日我国期的一术仍在业广泛地使用。

,唐宋时些造船技被世界造船与航运

B.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始终十分先进,

我国的造船技术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

丝绸易的通道,亚非国来的桥梁。

C.海上之路是我国海外贸也是与家和地区友好往

D诗语籍中人常借海来情神,达哲。

.在词、成和典,们常""寄托感,休现精表思

.根据料的字,将材料中的地图名)

19材二文信息称补充完整。(2分

_______

答:____

2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海洋文②、。

0.化的特征有:①、③

每空限字内(

(8以)3分)

【考答】

参案

(分)

18.B2

19.例海易线/宋上绸之(共分。“宋朝1分,海绸之路“外

示:宋朝外贸路朝海丝路2”“上丝”或海

贸易路线”分)

1

20.示例:①历史悠久②倡导和平友好③文化内涵丰富。(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23西城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7题。(共7分)

材料一

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础上,近年来又陆续

增加了科学和信息技术等课程。中小学科学类课程的开设对我国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起到了一

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公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10.56%,虽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但仍明显落后

于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为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材料二

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了一套覆盖全国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包括408座实体科技馆、612套

流动科技馆、1251辆科普大篷车、111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表示,我国目前已搭建起科技馆科学教育的硬件基础,而在此之外,未来更要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近年来,中国科技馆已面向学前、中小学科学教师组织了多场培训,用以

提升教师利用科技馆开展科学教育的能力。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已由2012年的176931人增至2020年的230201人,增

幅达30.11%,但预估全国师资缺口仍超过12万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依然匮乏,教师队伍

的软件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三

为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工作,一些中小学邀请科学家在线上或线下参加校园科普活动,取

得了良好效果。2022年11月28日下午,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在线参加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第397航次“船

-岸连线”活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始于1968年,是地球科学领域迄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最久

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本次“船-岸连线”活动以“探古老岩芯,寻气候密码”为主题,邀请北京

大学黄宝琦副教授等作为主讲专家,围绕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第397航次的科考任务、目标、成果以及科

学家生活等话题,给学生做科普宣传。

在互动环节,有学生向专家提问:海底环境复杂,为何不在陆地上钻取岩芯?海洋钻探有哪些好处?

连线科学家展示了两张图片让大家讨论,最终同学们认识到:□

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灵感,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也让他们对科学家产生了深深的敬

佩之情。

为什么要去海洋里钻探?

地壳厚薄不一,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洋部分约5T0千米。

图片一

图片一

图片二

15.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中信息的理解,不行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承担着传授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广大青少年

科学素养的重要使命。

【乙】我国大力建设各种科技馆,提升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这些都是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供

硬件基础。

【丙】以"探古老岩芯,寻气候密码”为主题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第397航次"船-岸连线”活动取得了良好

效果。

16.根据图片一和图片二的信息,将材料三文段横线上的话补写完整。(2分)

17.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为了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

―②—,—③—。(每空不超过15个字)(3分)

【参考答案】

15.乙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

16.示例: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钻探难度比较小;海洋钻探可获取样品及数据,能为探究地球生命

起源及地质演化历史、揭示全球气候演变趋势、发现海底资源等工作提供支持

评分标准:共2分。海洋地壳薄易钻探1分,海洋钻探可获取样品数据帮助开展一些科研工作(至

少列举图中具体两项)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17.示例:①在中小学开设科学类课程②建设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和教师队伍③邀请科学家参加校园

科普活动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有超出字数的情况,整体扣1分,

标点符号不占字数。

【2023朝阳一模】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共7分)

材料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从北斗组网到超算“发威”,从港珠澳大桥开通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从5G商用全面推进到载人

航天创造多个“首次”……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薄涌流,一些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我国

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2.2%提升到超过60%。

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材料二

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作为首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扮演更加重

要的角色,通过创新驱动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样板之城。“2023首科新年论坛”发布了“首都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2”(简称“首科指数2022”)。“首科指数”是全国首个针对单一城市的科技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被视为客观反映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趋势的"晴雨表"。从图1可知,O

科技创新带来了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是2015年的1.9

倍,较2015年提高5.2个百分点。

材料三

科技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促使生活更加美好。在祖国广袤无垠的

大地上,纵横交错的高铁线路,编织了一张流动的巨网,让距离不再成为出行的困扰;绿色发展的图景

上,共享单车融入城市交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里,二维码支付、网络

购物等方式更新迭代,随时随地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哪里来?从教育培养中来,从实践锻炼中来。2013年开始实

施的“英才计划”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之一。“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

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为期一年的培养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

立科学志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我们要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面向未来涵养科技创新活力。

17.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关于科技创新的说法,不管自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未来我国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乙】科技创新给北京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丙】科技创新人才主要依靠“英才计划”的培养。

18.根据材料二中图1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答:______

19.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①、②、③。(每空限10个字

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7.丙(2分)

18.示例:2012-2021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总指数得分逐年提升

19.要点:①国家发展②城市高质量发展③生活更美好

【2023丰台一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共7分)

材料一

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驱力,乡村文化是

乡风文明的前提与基础。《规划》实施五年来,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全国各地开展了积极实践。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社会的根与魂。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塑

造着乡土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也规定着地域的是非标准、行为方式和理想追求。弘扬乡

村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全国各地依托富有特色、具备

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非遗工作坊,提升传承人的文化水平。北京鼓励

“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和“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等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支持各区开展农业

文化遗产的挖掘、阐释和利用工作。

材料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一环。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文化的具体表

现,体现了整个乡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可以为乡村提供高质量的

精神营养,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形成乡村的新风貌、新风尚。全国各地连续三

年举办“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带动上亿人次参与乡村阅读推广活动,推动乡村营造“爱读书、善

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2021年,近1200个县实现“一县一丰收节庆品牌”,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活动形式更加新颖,乡土味道更浓,农民参与度更高。北京持续开展书画摄影创作、农民剧团演出等乡

村文化活动,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

材料三

、乡村文化管理缺失、乡村文化资源不足,这些制约着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提升乡

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式。《规划》实施以来,国家持续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

中心建设,在村(社区)建设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文

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北京的“文艺演出星火工程”以高水平的文艺表演丰富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大戏、看演出的需求,弘扬主旋律、凝聚文化力量,提升文化自信。

图1全国乡镇、村文化设施普及率

(图1数据来源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

1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说法不得令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根基,规定着地域的理想追求。

【乙】乡村文化生活体现乡村文化素养,极大满足了农民的物质需求。

【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

19.依据图1的信息,结合下文,在材料三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分)

20.从上面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方式有①、②、

③。(3分)

【参考答案】

18.(2分)乙

19.(2分)示例:乡村文化设施普及率不高(评分说明:形成正确结论2分,意近即可)

20.(3分)①弘扬乡村传统文化②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③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评分说明:共三个要点,每点1分,意近即可)

[2023通州一模】

(一)阅读下而材料,完成14―16题。(共7分)

材料一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指

出,北京市将结合京津翼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

公园建设等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支持、推动建设一批代表首都形象的现代化博物馆。《规划》显示,

到2030年,北京博物馆之城“两轴四区多点”规划布局基本确立,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国长城博物

馆等一批代表首都综合形象的历史、文化和科技博物馆基本建成,并成为北京的城市地标,一批重点文

博区启动建设。到“十四五”末,全市博物馆总数量将超过260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1.2座博物馆;

“十五五”末,全市博物馆总数量将超过360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1.6座博物馆。

材料二

传统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和特性是收藏、展示和研究,现代化博物馆除了上述功能,还增加了图书、

餐饮、娱乐等设施,从而成为人们日常休息生活的场所。现代化博物馆逐渐演变成城市广场和人们活动

的文化中心。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几年,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持续高涨,国内不少博

物馆在节假日都一票难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O

表I2019年博物馆参观人群研究

(敬年许物馆冬盛人群研志)

表2近几年公众参观博物馆热情高涨的原因

(M»Ai»:2021年中国*年报社社会■调•中心)

材料三

博物馆近年来不断致力于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以青少年为例,多个博物馆已经作为青少年的

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认为,博物馆可以结

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推出相关展览和活动。首都博物馆在这方面特意为青少年打

造了《读城展》,它解读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到展览的策划、制作、讲解等一

系列活动中,感受展览过程、学习展览知识、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从而对博物馆产生浓厚的兴趣。实

际上,现在的青少年文化水平很高,兴趣广泛,求知欲很强,博物馆举办的文化主题的展览,都会引起

他们的关注。

1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博物馆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代表首都的历史、文化和科技综合形象。

【乙】现代化博物馆已经完全成为城市广场和人们活动的文化中心。

【丙】博物馆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推出青少年感兴趣的展览和活动。

15.根据表1、表2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16.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博物馆之所以蓬勃发展是由①、②、③这

三个原因共同决定的。(每空限8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4.【乙】(2分)

15.示例:中青年是参观的主体,人们热情高涨的主要原因是博物馆对文博节目、文创产品的设置以及公

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2分)

16.示例:①国家政策规划②博物馆功能优化③满足不同需求(3分)

【2023顺义一模】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共7分)

材料一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指示,是教育界乃至整

个社会应该深思的问题。知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呢?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都很强,激发他们的科

学热情,不仅必要而且重要。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

这其实就是要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重庆南滨路小学有个由三幅科幻画组成的魔方墙,这是74名孩子用5

626个魔方历时14天拼成的。该校把魔方纳入每日大课间活动,还开展紧张刺激的魔方竞速比赛,让孩子们

手随心动,感受科技的乐趣。河南大学物理教授戴树玺是一个拥有142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网红老师,他

授课时常用大白话,“如果把宇宙想象成一个大床单”“歼20发动机的启动方式本质上和手摇拖拉机是一样

的”……把高深的科学原理讲成了故事。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可以更好

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材料二

实施“双减”之后,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在“减”的基础上应该“加”什么呢?这其中就包括

营造校园科学教育氛围,让学生们随时都能徜徉在科学的海洋里。广东碧桂园学校是创客教育实验学校,学

校为了满足学生学科学的需求,配备了近百台3D打印机以及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引进最前沿最先进的创

客教育资源。同时学校还建设了科学长廊,为学生提供展示科幻绘画作品、进行科学与劳动融合的实践空间。

学校不仅要在硬件方面营造科学教育的氛国,还要为学生参与科学活动创设必要条件,提供时间保障。南京

外国语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参加学校举办的“创•星”科技夏令营,走进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新能源、移动

通信、机器人、基因测序、类脑智能等高科技前沿领域,与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教授面对面交流。南

京市铜山中心小学把课后服务时段变成了科学教育的时间。下午4点到6点,地理园、生态林、中草药栽培

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绿色粮油加工基地等数十个科普基地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

材料三

2021年12月9日,国家多部门联合开设的“天宫课堂”第一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由中国航天员

担任太空老师,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主要面向青少年开设的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的科学课程。此举

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又一尝试。类似的尝试还有很多,比如,多家电视台推出科学类

节目,不管是哪一栏节目,o再如,抖音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十万个为什么》系

列短视频;中国科技馆利用国庆小长假,连续6天时间开展“国庆科普行”科技活动……这些社会资源的参

与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世界里尽情徜徉。

电视台科教栏目内容统计表

电视台栏目名称节目内容

中央电视台《原来如此》以趣味实验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解答生活中的科学

问题。志愿者参与广泛,在快乐中获得科学知识。

湖南卫视《我是未来》科学家带着前沿科技产品来到“未来科技馆”进

(第二季)行切碰、比试。观众投票参与,困绕感兴趣的话题直

接与科学家对话。

山东卫视《奇迹时刻》“明星助梦大使”与“科学兴趣组”组合,通过

答题层层晋级。冠军可获得在“千乘一号”卫星上刻

下梦想的至高荣誉。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之燃烧用“学霸海选”模式,从10万名对科学感兴趣的

吧大脑》青少年中选出100位天才少年进行脑力答题对决。

北京卫视《科学实验室》用科学趣味实验的方式,每期回答一个观众的咨

询热线。

1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面关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重庆南滨路小学开展魔方竞速比赛,向孩子们普及魔方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乙】广东碧桂园学校配备先进的科学设备、建设科学长廊,来满足学生学科学的需求。

【丙】国家多部门联合开设“天宫课堂”,传播航天知识和文化,丰富青少年学科学的途径。

15.根据材料三中“电视台科教栏目内容统计表”的信息,在材料三的横线上补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16.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策略有:①,②

—。(3分)(每空限15字以内)

【参考答案】

14,甲(2分)

15.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评分:本题2分

16.①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②营造校园科学教育氛围③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评分:本题共3分,每点1分。

[2023门头沟一模】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18题。(共7分)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

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

基础制度。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为践行二十大精神,有效

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讲啦》栏目组,邀请欧阳自远等多位专家走上荧屏,讲述

他们的故事,引导全社会尊重人才,崇尚创新,为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提供精神支撑。

材料二

2022年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实施,倡导

各门课程以实践的方式去学习,在学科实践中引导学生''做中学",使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

和社会实践紧密融合,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着

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活动的实施

方式与路径尤为重要。

材料三

在教育部门倡导下,北京市各中小学努力践行创新性跨学科实践活动。12月26日,北京市门头沟

区中小学的学生们走进绿水青山间,完成期末探究型开卷考试。门头沟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参考

资科”,有趣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是测试题。学生根据兴趣自选其中一道考题,以观察、调研、记录、实

践和归纳等方式开展研究,最终达到的目的。

表1门头沟区实践性“探究型”综合素质测试方案

综合素质测试题学科知识研究方法问题解决

测纸桥承重承重比计算实地考察了解桥梁建筑设计结构

绘制草图对现有桥梁提出优化建议

寻琉璃之乡应用文写作实地调查为琉璃传承与发展提建议

走访居民撰写宣传稿,颂扬家乡

大石头会说话地质与地貌岩石采集了解不同岩石的用途

观察记录撰写说明性文字

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绘画与设计查阅资料设计宣传海报

分类整理撰写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

1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讲啦》,对营造创新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有积极作用。

【乙】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以后,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与路径已经相对成熟。

【丙】门头沟区采取的考试方式,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7.根据材料三中表1的信息,在材料三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18.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四个途径:①,②

③,④创新跨学科实践活动。(每空限15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6.ZL(2分)

17.示例:用课上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18.示例:①政策支持②舆论引导③优化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与路径

(共3分。每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2023燕山一模】

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侵华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

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作为10个英模部队方队之一,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22.联系文本及图一、图二,材料一横线处选填词语比较恰当的是(2分)

【甲】横亘【乙】纵横

答:

23.下面哪个选项最能概括平型关大捷取胜的原因?请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5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一孟子

【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一孟子

【丙】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一一郝梦龄

答:(1)选项:

⑵理由:

【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