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地表形态的塑造(A卷•单元考点)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①地貌形态②地貌成因③地貌颜色④植被状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图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地貌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形成游记所记载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答案】1.C2.B3.A【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石骨嶙峋”,这些皆为地貌形态,①正确;“草木摇飏,升降宛转”此为该地区植被覆盖状况,④正确;从游记所记载的内容中并无该地貌的成因及颜色,②③排除。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C。2.游记中所记载的“山小而峭,连珠骈笋,石骨嶙峋”,这些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孤峰、峰丛和峰林,故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应属喀斯特地貌。图中①为雅丹地貌,②为喀斯特地貌,③为沙丘地貌,④为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故与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相同的是②,B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3.从上题可知游记中所记载的地貌应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溶蚀)地貌,与风力作用无关,A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陕西省清涧县无定河沿岸发现了古植物化石,初步推断其为距今2.5亿年的芦木化石。芦木是一种古植物,属于木贼纲,出现于石炭—二叠纪,现已灭绝。下左图为芦木化石,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含有芦木化石的岩石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5.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a③ B.b② C.c④ D.d⑤【答案】4.D5.C【解析】4.沉积岩的特点是有层理有化石,四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D正确;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中不含化石,ABC错。故选D。5.该类岩石中有化石,为沉积岩;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图中c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作用,C正确;图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d为变质岩,ABD错。故选C。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中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海水侵蚀地貌 B.乙--风沙堆积地貌C.丙一-冰川堆积地貌 D.丁--流水溶蚀地貌7.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A.土壤、大气降水与水文 B.植被、岩石与大气降水C.土壤、大气降水与植被 D.岩石、大气降水与水文【答案】6.D7.D【解析】6.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甲地貌为风蚀戈壁,裸岩,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A错误;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的风沙活动是比较强烈的,乙地为“雅丹”地貌,其呈垄、槽相间分布,为风力侵蚀地貌,B错误;读图可知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为冰川侵蚀地貌,C错误;读图可知丁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为石林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为流水溶蚀地貌,D正确。故选D。7.丁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由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所以丁地貌特点形成与岩石、大气降水与水文密切相关,D正确;石林的形成与土壤无关,AC错误;丁地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自然植被茂密,但形成石林,是因为强烈的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而流水溶蚀的原因也有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弱,但植被稀疏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因此植被破坏不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B错误。故选D。大瓦山似一艘巨大的诺亚方舟,高耸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群山之中,海拔3236米,顶部平坦,四周绝壁数千尺,为我国桌状山的典型代表。大瓦山山体分为两层,上部为玄武岩,下部为石灰岩,峭壁之上二者颜色差异分明,蔚为壮观。下图为大瓦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大瓦山顶部平坦,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长期遭受风化剥蚀作用 B.大规模的岩浆喷溢地C.地壳上升导致流水下切 D.河流搬运泥沙沉积于此9.大瓦山四周绝壁数千尺的景观,说明此地(
)A.褶皱构造普遍 B.岩溶地貌典型 C.断层构造发育 D.流水侵蚀显著【答案】8.B9.C【解析】8.根据材料大瓦山山体分为两层,上部为玄武岩,下部为石灰岩判断;据所学知识,玄武岩粘度小,流动性大,喷溢出地表易形成大规模的熔岩流、熔岩被,因此大瓦山平坦的顶部是由流动性很好的岩浆喷溢覆盖地表造成的,B正确;风化剥蚀和地壳上升导致流水下切,形成了该山四周的陡崖,AC错误,泥沙沉积地区一般在地势低洼处,该地为山地,地势高,D错误,该题选B。9.大瓦山四周数千尺的绝壁最可能为断层面或上层岩块坍塌造成的,总之与断层构造有密切的关系,选项C正确,褶皱构造、岩溶地貌、流水侵蚀等不会形成垂直数千尺的绝壁景观,ABD错误。该题选C。《徐霞客游记》中记录:“路侧有窞(dàn)深坑一圆,名龙井……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一石柱细若碧笋”。完成下面小题。10.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重力崩塌—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侵蚀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重力崩塌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重力崩塌—流水侵蚀11.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同样具有与桂林地区相同深厚岩性分布区,但没有形成桂林那样的峰林,其根本的自然原因是(
)A.北方大量破坏植被 B.平原面积大,土壤较薄C.可溶性岩石分布面积小 D.北方降水较南方少【答案】10.B11.D【解析】10.根据题干描述可知,龙井为落水洞,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其形成过程为海相沉积,可溶性沉积岩形成,然后地壳抬升,出露地表,接着受到流水侵蚀,形成裂隙,洼地,溶洞等,由于地下中空,重力崩塌,形成落水洞,B正确,ACD错误。11.峰林作为地表喀斯特主要受到流水侵蚀形成,岩性相同地区,无法形成峰林的根本原因是北方降水较南方少,流水侵蚀能力弱,D正确;植被破坏不是自然原因,且峰林形成与植被破坏无关,A错误;峰林的形成与土壤发育程度无关,且北方地区土壤较为深厚,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可溶性岩石分布面积相似,C错误,所以选择D。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到腾冲,亲自登上打鹰火山,发现“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下图为打鹰火山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山顶之石”属于(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13.下列对图中岩石形成顺利描述正确的是(
)A.石灰岩a形成晚于石灰岩c B.岩石2形成早于岩石1C.石灰岩b形成早于石灰岩d D.石灰岩c晚于岩石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2中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 B.该区域曾经为海洋C.火山形成前此地为向斜构造 D.岩石1质地致密且密度较大【答案】12.D13.B14.B【解析】12.由材料可知,“山顶之石”颜色为红色,且内有孔隙,应为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喷出岩,D正确;侵入型岩浆岩质地紧密坚硬,没有空隙,故A错误;变质岩岩性紧密,没有空隙,故B错误;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有生物化石,故C错误。故答案选D。13.石灰岩a位于石灰岩c下层,石灰岩a形成可能早于石灰岩c,故A错误。岩石1穿过了岩石2下,故岩石2形成早于岩石1,故B正确;石灰岩b与灰岩d,从图中不能看出有明显的新老关系,石灰岩b形成不一定早于石灰岩d,故C错误;岩石1位于石灰岩c上方,所以石灰岩c形成早于岩石1,故D错误。故答案选B。14.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岩石1为喷出岩,密度较小,内有孔隙,D错误;火山形成之前,中间岩层向上弯曲,有可能为背斜构造,C错误;岩石2紧靠火山通道,有高温高压的环境,为变质岩,而化石多存在于沉积岩中,A错误;石灰岩多发育于海洋环境中,图中石灰岩广布,故可推测该区域曾可能为海洋。故B正确。故答案选B。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组合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我国现代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大兴安岭 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山地及西部高山地区16.图中Ⅰ、Ⅱ、Ⅲ、Ⅳ符号,代表角峰地貌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答案】15.D16.A【解析】15.现代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上冰川面积广布,西部高山地区纬度偏高,冰川地貌发育,D正确。大兴安岭海拔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很少有冰川地貌发育,ABC错误。故答案选D。16.看图可知,Ⅰ是角峰,Ⅱ是冰斗,Ⅲ是悬谷,Ⅳ是鼓丘,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2.2构造地貌的形成(构造板块学说、褶皱山、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岩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A.地垒 B.背斜 C.向斜 D.地堑2.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直接由(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答案】1.B2.D【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新,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老。读图可知,甲处岩层老、两侧岩层较新,甲处应为背斜构造,B符合题意,排除C;图中信息不能判断该处有断层构造,因此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地垒和地堑的可能性小,排除AD。故选B。2.读图可知,甲处岩层老、两侧岩层较新,甲处应为背斜构造,丁处岩层新、两侧岩层较老,丁处应为向斜构造。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外力侵蚀差异直接所致,也与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所致的岩石破裂程度、岩石坚实程度有关,但后者不是直接成因,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与岩浆活动无关,排除C。故选D。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下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南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南北板块挤压,地壳隆起成山 B.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C.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 D.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4.南岭被分成五条互不连属的山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地壳沉降【答案】3.A4.C【解析】3.南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受到南北方向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形成的,A正确,B错、不是断块山和火山,故C、D错误,本题选A。4.南岭形成后,由于当地降水丰富,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多个互不连属的山岭,C正确;南岭海拔不高,所处地区纬度较低,无冰川发育,A错误;南岭所在地区属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地壳沉降属内力作用,D错误。故选C。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西兰蒂亚洲(Zealandia)被地质学家们称为世界第八大洲。它位于南太平洋,包括新西兰北岛和南岛等岛屿,面积约为490万平方公里,94%的面积都在水下,是一个被淹没的大陆。读西兰蒂亚洲及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西兰蒂亚被定义为大陆的条件可能是(
)A.存在历史悠久,动植物资源丰富 B.与洋壳区域相比相对较高C.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丰富 D.退潮时大陆会露出海平面6.推断西兰蒂亚洲未来的面积变化及原因(
)A.变大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生长边界B.变大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C.变小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D.变小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答案】5.B6.D【解析】5.根据题意,大陆和海洋本质区别之一是大陆区域比洋壳区域海拔相对较高,B对。存在时间的长短以及其上动植物的数量不是大陆与海洋的本质差异,A错。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运动,不是大陆与海洋的本质差异,C错。西兰蒂亚是一个被淹没的大陆,退潮时也在海面之下,不是被定义为大陆的条件,D错。故选B。6.根据题意,由图中可知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经过西兰蒂亚洲,消亡边界两侧的板块做挤压运动,因此西兰蒂亚洲未来的面积会变小,D对,ABC错。故选D。煤层底板即位于煤层下面的岩层,某地煤层厚度6m左右,埋藏浅。该煤层底板等高线受构造影响明显,图1为该煤层底板等高线分布图以及部分煤层气井埋藏深度,图2为不同部位煤层气井排采10个月左右平均产水量。产水量与构造形态相关。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井号M、井号N的位置判断,最可信的是(
)A.M井可能位于图1的④位置 B.N井可能位于图1的①位置C.M井不可能位于图1的②位置 D.N井不可能位于图1的④位置8.图中局部地区地表形态和煤层形态的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7.B8.C【解析】7.结合图中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分布可知,①③处比两侧海拔高,由材料中煤层底板等高线受构造影响明显,故可推测①③处可能是背斜导致的,②处比两侧海拔低,可能是向斜导致的,④处东北处可能为一个高值区,故④可能不是背斜造成的,也可能是背斜造成的。N井产水少,可能在背斜处,故最有可能在图中①③处,也有可能在④处故B正确D错误;M井产水多,可能在向斜附近,故极有可能在图中②处,不可能在①③④处,故CA错误。故答案选B。8.由图中的相对位置及方向可知①在②的西北,故A错误;由图中煤层地板等高线可知①②之间煤层地板等高线经过一个低值区,故B错误;由图中相对位置可知①在③的西南位置故,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营。全长1679km,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设计时速为为160公里。被称为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标志着老挝自此迈入了铁路运输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②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③沿线河网密集④沿线冻土广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中老铁路开通对万象的影响(
)A.居民出行范围扩大B.提高行政级别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吸引科技人才进入11.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当日(
)A.昆明比万象正午太阳高度大 B.昆明比万象日出时间晚C.昆明日出方位比万象更靠北 D.昆明比万象白昼时间长【答案】9.A10.C11.B【解析】9.中老铁路地处云南西南部和老挝北部山区,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900米,因此设立隧道和架桥可以减小坡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①②正确,BC排除;当地河流众多,因此需要不断架桥,③正确,D排除;当地纬度低,气温较高,因此没有冻土,④错误,A正确。故选A。10.没有中老铁路,万象居民也可以利用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到达本国乃至世界各个地区,A错误;万象市已经是老挝的首府,不可能随中老铁路的开通而提高行政服务等级,B错误;中老铁路通车有利于加强万象市与其他城市间的联系,扩大了万象市的辐射范围,C正确;中老铁路连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并不发达,对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大,D错误。故选C。11.中老铁路12月3日开通运营,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万象纬度更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比昆明大,白昼时间比昆明长,A、D错误;昆明和万象经度相差不大,但昆明昼长比万象短,因此日出时间晚,且日出方位更靠南,B正确,C错误。故选B。位于川西的“墨石公园”拥有长达数公里的线状石林景观,该地区的石林与常见的喀斯特石林不同,由砂岩在地壳内部经过强烈的定向压力磨碎并重新胶结形成,随断裂隆升出露地表。有专家指出,“墨石公园”景观的维持面临潜在的风险。下图示意“墨石公园”的线状石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与常见的喀斯特石林相比,“墨石公园”的石林(
)A.受流水溶蚀作用更强 B.受风力侵蚀作用更强C.形成受到变质作用影响 D.形成受到岩浆活动影响13.“墨石公园”面临的潜在风险最可能是(
)A.泥石流 B.地震 C.冻土融解 D.洪水【答案】12.C13.B【解析】12.由材料信息“墨石公园”的石林由砂岩经过强烈的定向压力磨碎并重新胶结形成,随断裂隆升出露地表”可知,说明岩石受到超高压的作用,这是变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C正确。“墨石公园”的石林形成与流水溶蚀作用、风力侵蚀、岩浆活动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13.由于“墨石公园”的石林随断裂隆升出露地表,且位于川西,地质构造复杂,一旦发生较强烈的地震,可能导致石林被摧毁,B正确;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地带,不符合题意,A错误;冻土融解和洪水对“墨石公园”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B。帽状云是自然界的一个奇异现象,云彩像一顶大帽不偏不倚地“戴”在山顶上。当周围气流很稳定时,就会形成帽状云。下图为菲律宾“马荣火山帽状云图”。完成下面小题。14.菲律宾所处的板块与其附近板块边界类型为(
)①欧亚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下图中符合帽状云形成原理的是(
)A.A B.B C.C D.D【答案】14.B15.C【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菲律宾地处陆地板块一侧,大陆板块为欧亚板块;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附近板块边界是消亡边界,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帽状云是由水汽沿山坡爬升,在山顶处成云致雨,在山顶处受下沉气流影响,周围气流很稳定,云层稳定在山顶处而形成,因此C正确;BD是坡面气流下沉,不易在山顶处形成云,A处高空气气流有利于云的扩散,ABD错误。故选C。2.3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堆积地貌)黄河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自2000年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营以来,长期保持低含沙水流下泄刷深黄河河槽,但下切速率在逐渐减弱。尽管黄河主槽持续加深,但“地上悬河”这一不利形态依然存在,下图示意小浪底下游黄河干流某处横剖面的高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剖面所在河段最有可能(
)A.河流落差较大 B.两岸岩性坚硬 C.地处弯道顶端 D.洪泛风险较低2.自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下游河道下切速率逐渐减弱,可能是由于(
)A.流量趋于平缓 B.冬季下泄水量减小 C.河床底质粗化 D.流域水土流失严重3.尽管主槽深度变化较大,但“地土悬河”这一不利形态依然存在,反映出(
)A.滩槽水沙交换困难 B.滩槽高程相差悬殊C.输沙总量不断增加 D.滩涂泥沙黏性较强【答案】1.C2.C3.A【解析】1.由图可知,该剖面以下切加深为主。但该地位于黄河下游,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较小,A错误;黄河下游两岸主要是黄河泥沙形成的沉积物,性质疏松,B错误;黄河东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主槽右偏,但图示断面最深处靠近河流左侧,推测其处于弯道顶端,左侧(北岸)是凹岸,弯道处水流不畅,容易洪水泛滥。C正确,D错误。故选C。2.由于持续冲刷,黄河河底的小颗粒物质几乎侵蚀殆尽,残留的大颗粒物质难以被冲走,因此下切速率逐渐减弱。ABD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3.据图可知,滩槽高程相差并不大,B选项错误;小浪底建成后,下泄的径流量、含沙量都有所减少,C选项错误;滩涂泥沙性质疏松,黏性较弱,D选项错误;由于主槽深度加深,径流主流被约束,更难以冲走滩涂上积累的泥沙,即滩槽水沙交换困难,A选项正确。故选A。叶圣陶先生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写道:“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读金华双龙洞内部景观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景观属于(
)A.峡谷地貌 B.海蚀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5.下列地貌中,与石钟乳和石笋成因相似的是(
)A.风蚀柱 B.海蚀柱 C.冲积扇 D.雅丹地貌【答案】4.D5.C【解析】4.由材料并读图可知,该地有溶洞、石笋、石钟乳等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景观,D正确;峡谷地貌呈现V字形,是峭壁所围住的山谷,一般由河流长时间侵蚀而形成,A错误;海蚀地貌分布于海岸地区的基岩景观,B错误;冰蚀地貌分布于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如冰斗、冰川谷、刃脊和角峰等,C错误。故选D。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钟乳和石笋是溶洞内的微地貌,是碳酸钙沉积形成的,属于流水沉积地貌,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地貌,A错误;海蚀柱是海浪侵蚀地貌,B错误;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地貌,C正确;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D错误。故选C。河流阶地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力主要是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主要是河流下切侵蚀。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半坡村落即为古代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下图为某中纬度地区河流阶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漫滩可能发展成为新的阶地 B.三级阶地形成时间最早C.阶地形成期间,地壳持续抬升 D.图中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多分布在阶地7.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该河流的流向及对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当地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B.由南向北、河漫滩适合发展种植业C.由北向南、西岸适合修建港口 D.由北向南、7月可能是当地的冬季【答案】6.C7.C【解析】6.当地壳比较稳定、流量稳定、海平面稳定时,河水以侧蚀为主,从而形成比较宽阔的河谷,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或气候变化使河水水量增加,水中泥沙减少;或海平面降低,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原先谷底的河漫滩就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成为阶地,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这样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运动,或流量增加,或海平面下降过程。由此判断,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图中三级阶地最高,因此形成时间最早,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阶地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离水源较近,因此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多分布在阶地,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如果该河流由南向北流,图中显示西侧河水较深,表明当地地转偏向力顺着河水指向左,当地则为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河漫滩在河流汛期有可能会被淹没,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因此A、B错误;如果该河流由北向南,图中显示西侧河水较深,表明当地地转偏向力顺着河水指向右,当地则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则是当地夏季,西岸因水较深,不易淤积而适合修建港口,因此C正确、D错误。故选C。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8.图中扇三角洲(
)A.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B.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C.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 D.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9.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①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②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③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8.D9.C【解析】8.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可知扇三角洲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D正确;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缩小,A错误;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扩大,B错误;流水堆积过程中先堆积颗粒大的,再堆积颗粒小的,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C错误。故选D。9.根据甲处沉积物粒径大小的变化特点可以看出,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是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是由大变小,说明是三角洲不断后退,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即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C②③正确。故选C。下图为某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形成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海浪侵蚀11.从甲到乙,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变化是下图中的(
)A. B.C. D.【答案】10.C11.D【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图中地貌为冲积扇,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图中地貌为冲积扇,是由河流携带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而形成的,沉积物由流水作用从上游携带下来;从甲到乙,即从扇顶到扇缘,流水的速度减慢,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由于流水沉积物具有良好的分选性,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沉积,沉积物的粒径从甲到乙越来越小。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面向上游的河段剖面(不同图例表示不同堆积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段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该处河流的堆积地貌为冲积扇C.EHG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楼面防水针施工方案
- 网架结构施工方案
- 平屋面天沟施工方案
- 陕西防震支架施工方案
- 砼栈道施工方案
- 耐酸砖施工方案
- 消防电源总线施工方案
- 闵行区综合佛像施工方案
- 理石台面维修更换施工方案
-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方案
- 2024年08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秋季校园招考75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防诈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2024年股东股权继承转让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册期末数学检测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分红保险精算规定
- Proud-of-you中英文歌词
-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