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衡水中学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与专项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25版衡水中学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与专项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25版衡水中学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与专项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25版衡水中学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与专项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25版衡水中学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与专项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14讲A组·基础练1.(多选)(2024·四川达州模拟)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为布朗运动产生原因的示意图,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沿各方向撞击它的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B.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正是因为引力才使得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C.丙图是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图,由图可知T1代表的温度小于T2代表的温度,但T1图像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大于T2图像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D.丁图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示意图,在r=r0处引力和斥力等大,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答案】BD【解析】甲图是布朗运动示意图,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某一瞬间跟颗粒碰撞的液体分子数目就会越多,撞击的不平衡性越不明显,布朗运动越不显著,故A错误;乙图水黾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B正确;丙图是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图,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更大,则T1代表的温度小于T2代表的温度;但T1图像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等于T2图像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均为1,C错误,在r=r0处引力与斥力等大,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D正确。2.(2024·北京卷)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的底部缓慢上浮,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且气体分子个数不变,外界大气压不变。在上浮过程中气泡内气体()A.内能变大 B.压强变大C.体积不变 D.从水中吸热【答案】D【解析】上浮过程气泡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A错误;气泡内气体压强p=p0+ρ水gh,故上浮过程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故B错误;由玻意耳定律pV=C知,气体的体积变大,故C错误;上浮过程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知,气体从水中吸热,故D正确。3.(2024·山东菏泽模拟)“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2024年4月7日,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盛大开幕,花会的宗旨是“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充分体现了菏泽“牡丹之乡”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黾能站立在牡丹园内池塘水面上,是因为它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B.牡丹仙子的雕塑是用汉白玉制作,汉白玉、橡胶、石墨、食盐和石英都是晶体C.牡丹园内花香四溢是分子扩散运动的结果D.一定质量的牡丹油,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会增加【答案】C【解析】水黾能站立在牡丹园内池塘水面上,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故A错误;汉白玉、橡胶属于非晶体,石墨、食盐和石英属于晶体,故B错误;牡丹园内花香四溢是分子扩散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一定质量的牡丹油,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会增加,但不一定所有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会增加,故D错误。4.(2024·重庆模拟)自热米饭因其便于加热和携带越来越受到广大钓友的欢迎。自热米饭盒内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大量热能,不需要明火,温度可超过100℃,盖上盒盖便能在10~15分钟内迅速加热食品。自热米饭的盖子上有一个透气孔,如果透气孔堵塞,容易造成小型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热米饭盒爆炸前,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标志着每一个气体分子速率都增大了B.图乙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加热前自热米饭盒内气体所对应的曲线为b,由于盒内气体温度升高,密闭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可能会变成a曲线C.在自热米饭盒爆炸的瞬间,盒内气体温度降低D.自热米饭盒爆炸,是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答案】C【解析】自热米饭盒爆炸前,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平均分子动能增大,不是每一个气体分子速率都增大,故A错误;图乙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加热前自热米饭盒内气体所对应的曲线为b,由于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平均分子动能增大,密闭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可能会变成c曲线,故B错误;在自热米饭盒爆炸的瞬间,盒内气体对外做功,且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盒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C正确;自热米饭盒爆炸,是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急剧增大的结果,故D错误。5.(2024·山东烟台模拟)一乒乓球放在室外,若乒乓球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且其质量和体积保持不变,则在室外环境温度降低的过程中,乒乓球内的气体()A.吸收热量,内能增加B.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减少C.不对外做功,瓶内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均减小D.压强减小,气体分子对球壁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不变【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乒乓球内气体做等容变化,温度降低,则分子平均动能减少,根据eq\f(p1,T1)=eq\f(p2,T2)可知乒乓球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故B正确;乒乓球内气体做等容变化,则气体分子不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少,则分子的平均速率减小,但不是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减小,故C错误;气体分子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分子不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气体分子放出热量,故A错误;气体压强减小,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可知气体分子对球壁的平均作用力减小,故D错误。6.(多选)(2024·河北卷)如图,水平放置的密闭绝热气缸被导热活塞分成左右两部分,左侧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右侧为真空,活塞与气缸右壁中央用一根轻质弹簧水平连接。气缸内壁光滑且水平长度大于弹簧自然长度,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体积忽略不计。活塞初始时静止在气缸正中间,后因活塞密封不严发生缓慢移动,活塞重新静止后()A.弹簧恢复至自然长度B.活塞两侧气体质量相等C.与初始时相比,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D.与初始时相比,活塞左侧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答案】ACD【解析】初始状态活塞受到左侧气体向右的压力和弹簧向左的弹力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因活塞密封不严,可知左侧气体向右侧真空漏出。左侧气体压强变小,右侧出现气体,对活塞有向左的压力,最终左、右两侧气体压强相等,且弹簧恢复原长,故A正确;由题知活塞初始时静止在气缸正中间,但由于活塞向左移动,左侧气体体积小于右侧气体体积,则左侧气体质量小于右侧气体质量,故B错误;密闭的气缸绝热,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但弹簧弹性势能减少了,可知气体内能增加,故C正确;初始时气体在左侧,最终气体充满整个气缸,则初始左侧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应该是最终左侧的两倍,故D正确。故选ACD。B组·综合练7.(多选)(2024·山东济南模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b→c→d→a的变化过程,其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d、bc与p轴平行,ab与cd平行,且ab的延长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73.15℃,cd的延长线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过程,气体的内能减小B.b→c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C.c→d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D.d→a过程,气体的密度增大【答案】BD【解析】a→b过程,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b→c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eq\f(pV,t+273.15K)=C,由于cd的延长线过原点,令斜率为k,则有p=kt,解得V=eq\f(C,k)+eq\f(273.15C,kt),可知,c→d过程,随温度的降低,气体的体积增大,故C错误;d→a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减小,则气体的密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BD。8.(2024·山东卷)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过程是等压过程,b→c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a过程是等温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B.b→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C.a→b→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D.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c→a过程放出的热量【答案】C【解析】a→b过程压强不变,是等压变化且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Tb>Ta即内能增大,ΔUab>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A错误;方法一:b→c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即Qbc=0,又由气体体积增大可知Wbc<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气体内能减少。方法二:c→a过程为等温过程,所以Tc=Ta,结合Tb>Ta分析可知,Tb>Tc,所以b到c过程气体的内能减少,B错误;c→a过程为等温过程,可知Tc=Ta,ΔUac=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a→b→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结合上述解析可知:a→b→c→a一整个热力学循环过程ΔU=0,整个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因此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Qab-Qca-W=0,故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ab不等于c→a过程放出的热量-Qca,D错误。9.(2024·浙江6月选考)如图所示,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小块固体体积,将此小块固体放入已知容积为V0的导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中,开口处竖直插入两端开口的薄玻璃管,其横截面积为S,接口用蜡密封。容器内充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并用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活塞能无摩擦滑动,稳定后测出气柱长度为l1,将此容器放入热水中,活塞缓慢竖直向上移动,再次稳定后气柱长度为l2、温度为T2。已知S=4.0×10-4m2,m=0.1kg,l1=0.2m,l2=0.3m,T2=350K,V0=2.0×10-4m3,大气压强p0=1.0×105Pa,环境温度T1=300K。(1)在此过程中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分子的数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求此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V;(3)若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0.3J,求吸收热量Q。【答案】(1)不变变小(2)4×10-5m3(3)14.4J【解析】(1)温度升高后,活塞缓慢上升,受力不变,故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根据p=eq\f(F,S)可知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不变;由于体积变大,故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变小。(2)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eq\f(V0-V+l1S,T1)=eq\f(V0-V+l2S,T2)解得V=4×10-5m3。(3)整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p1S(l2-l1)对活塞受力分析p1S=mg+p0S解得W=-4.1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其中ΔU=10.3J解得Q=14.4J故气体吸收热量为14.4J。10.(2024·甘肃卷)如图,刚性容器内壁光滑、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被隔板分成A、B两部分,隔板与容器右侧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忽略隔板厚度和弹簧体积)。容器横截面积为S、长为2l。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态,A、B体积均为Sl,压强均为p0,弹簧为原长。现将B中气体抽出一半,B的体积变为原来的eq\f(3,4)。整个过程系统温度保持不变,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1)抽气之后A、B的压强pA、pB。(2)弹簧的劲度系数k。【答案】(1)eq\f(4,5)p0eq\f(2,3)p0(2)eq\f(8p0S,15l)【解析】(1)设抽气前两体积为V=SL,对气体A分析:抽气后VA=2V-eq\f(3,4)V=eq\f(5,4)V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0V=pAeq\f(5,4)V解得pA=eq\f(4,5)p0对气体B分析,若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抽去一半的气体,则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即eq\f(1,2)p0,则根据玻意耳定律得eq\f(1,2)p0V=pBeq\f(3,4)V解得pB=eq\f(2,3)p0。(2)由题意可知,弹簧的压缩量为eq\f(l,4),对活塞受力分析有pAS=pBS+F根据胡克定律得F=keq\f(l,4)联立得k=eq\f(8p0S,15l)。11.(2024·广东卷)差压阀可控制气体进行单向流动,广泛应用于减震系统。如图所示,A、B两个导热良好的气缸通过差压阀连接,A内轻质活塞的上方与大气连通,B内气体体积不变。当A内气体压强减去B内气体压强大于Δp时差压阀打开,A内气体缓慢进入B中;当该差值小于或等于Δp时差压阀关闭。当环境温度T1=300K时,A内气体体积VA1=4.0×10-2m3,B内气体压强pB1等于大气压强p0,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S=0.10m2,Δp=0.11p0,p0=1.0×105Pa,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A、B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差压阀与连接管内的气体体积不计。当环境温度降到T2=270K时:(1)求B内气体压强pB2;(2)求A内气体体积VA2;(3)在活塞上缓慢倒入铁砂,若B内气体压强回到p0并保持不变,求已倒入铁砂的质量m。【答案】(1)9×104Pa(2)3.6×10-2m3(3)1.1×102kg【解析】(1)(2)假设温度降低到T2时,差压阀没有打开,A、B两个气缸导热良好,B内气体做等容变化,初态pB1=p0,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