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某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0/24/wKhkGWdXg8mAWz0rAAKqW8HAQ9g434.jpg)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某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0/24/wKhkGWdXg8mAWz0rAAKqW8HAQ9g4342.jpg)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某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0/24/wKhkGWdXg8mAWz0rAAKqW8HAQ9g4343.jpg)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某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0/24/wKhkGWdXg8mAWz0rAAKqW8HAQ9g4344.jpg)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某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0/24/wKhkGWdXg8mAWz0rAAKqW8HAQ9g4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骥村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
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曹操墓为“甲”字形墓,坐西朝东,由墓道、前室、后室和4个侧室构
成。
墓道长39.5米、宽9.8米。墓门宽1.95米,高3.02米,墓门4层,外3
层为砖砌,内层为墓室门。墓拧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
ks5u
墓室有前室与后室,二室平面均为方形,边长约3.8米,四角攒尖项。前
室与后室南北两侧各设置一个侧室,侧室平面均为长方形。墓室石板铺地,石板长
95厘米、宽90厘米。4个侧室均置有墓门。
这种“四角攒尖”式墓室顶部结构,是东汉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因此,具
有东汉晚期的特征。结合这种墓葬结构特征,以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
为东汉末年墓葬,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在西高穴曹操墓发掘之前,考古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近50座,其中东汉
时代诸侯王墓有7座。考古发现的东汉晚期的诸侯王墓有东汉中山国中山穆王刘畅
墓、东汉晚期某代彭城王或王后墓,二者均由墓道、前室、后室与左右耳室或侧室
组成。
墓葬等级主要表现在墓葬平面形状和建造结构的差别。西高穴曹操墓的墓
室结构,与东汉时期等级相近的墓葬类似但又略有差别,呈现由东汉向魏晋墓过渡
的特点。
与西高穴曹操墓形制最为接近的东汉诸侯王墓,是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
穆王刘畅夫妇墓。两座墓的平面形制接近,都是前、后室外加双侧室。前、中、后
三个墓室均为长方形,且后室的双侧室是左右排列。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
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这说明:西高穴大墓的年
代接近174年死去的刘畅夫妇墓,但可能地位比诸侯王刘畅还要高。
考古发现晚于东汉的三国时代有东吴高级贵族墓(或帝王陵墓),如江苏
南京江宁区上坊墓、安徽马鞍山宋山墓(东吴景帝孙休墓)等。其墓葬形制均由墓
道、前室、后室及侧室(或耳室)等部分组成,墓内安置石门。墓室地面铺的地砖
规格较大,如宋山墓、上坊墓铺的地砖边长50厘米。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
米、宽6.6米。上坊墓墓室长20.16米、宽10.5米,前后二室平面均近方形,顶
部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前室与后室两侧各有2个耳室。可见,多墓室砖室墓是这
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如刘庆柱先生所指出的:东汉时代考古发掘的诸侯王墓一般在王国都城附近的高
地或山冈之上,东汉时代前期诸侯王墓的墓葬形制是题凑石墙回廊多室墓,东汉时
代晚期诸侯王与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则为单墓道、前后室及四侧室(或耳室)、穹
隆顶砖室墓。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恰与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墓和魏晋时期高等级
墓葬形制相同,它们的规格相近。从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规格来看,
二号墓应为“王陵”。
(节选自《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
8.下面对文章引用数字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墓群(“墓穴”之意)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准
确地说明从墓穴的大小看,曹操墓属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B.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如此规格的石板表明
曹操墓的豪华奢侈。)
C.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指出中山穆王刘畅夫妇的去世年份是
为了说明西高穴大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比刘畅更高。)
D.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米、宽6.6米。(与上坊墓作比较,表明墓室主人的
地位不同。)
9.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曹操墓
B.由曹操墓看墓葬等级
C.曹操墓形制符合汉魏帝王陵墓特征
D.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重要特征
10.从全文看,作者是如何分三步论证西高穴二号墓的性质的?(3分)
参考答案:
8.A
9.Cks5u
10.(1)由“四角攒尖”式墓葬结构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为东汉末
年墓葬。(2)与中山穆王刘畅大妇墓的形制比较证明西高穴二号墓早现由东汉向
魏晋墓过渡的特点,且可能地位比诸侯王更高。(3)与东吴高级贵族墓的比较证
明西高穴二号为三国时代高等级贵族墓。(每点1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水性江南
王本道
①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
谛的念头。
②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俳恻
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
利的兵一一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怫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
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③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
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
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
布,山中奏呜的清泉一一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
特的文化。
④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
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
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
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
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莫愁湖
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
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
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
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
会为之摇曳。
⑤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
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
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
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燃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
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
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
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
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
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
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⑥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
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1.第③段中作者引用《老子》中的一句名言,有何作用?(3分)
12.联系全文看,江南的美是刚与柔的融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13.文章题目是“水性江南”,行文为什么处处写到人的行为?(3分)
14.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两个句子的妙处。(5分)
(1)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化无穷。(2分)
(2)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3分)
1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
同、地理气候不同、人文历史不同、造成思想观念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
征也不同。对这种说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作品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1.内容上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1分)为作者的看法找到了理
论依据,丰富了江南之水的文化内涵。(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既解答了上文的提问,
又自然过渡到下文对江南之水两重性的写作上。(1分)
12.江南的水既柔弱秀美又坚韧顽强,江南的人既柔肠百转又侠骨铮铮,江南风物既风姿
绰约又雄伟挺拔。(3分,每点1分,意思同即可)
13.参考答案:文章写江南水性的刚与柔。最终目的是写人性的两种气质要完美统一,找
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并对其进行完美的整合。这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3分,意思对即
可)
14.(1)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江南水的轻柔特点。(1分)(2)
以排比句式增强语势。(1分)一个“占”字,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南大地上崇山峻岭
的雄霸气势,(1分)为江南的水涵养了江南风物的英豪之气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分)
15.赞同。理由要点: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风貌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
南方人细腻,北方人粗犷,海上的人敢于冒险,山里的人质朴踏实,都说明人的性格和所
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不赞同。理由要点:①人的性格和地域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同一个地方的人也有极大的
性格差异。②因为江南的水有两重性,就把江南的人分成两种,这样的构思牵强附会,弄
巧成拙。(这是一道开放题,提倡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阐明理由,要言之有理,层
次分明。6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H~14题。
读树李国文
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如果说,书本凝
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
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年轮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
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
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1957年以后有一段日子,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还肯跟我来往,我就经常去劳动人民
文化宫。那里的树,给了我特别的依靠。因为在那些年里,所有以为靠得住的朋友,
都来不及地闪开了,只有这些无言的树木,没有一点表示嫌弃我的意思。太庙里的
古树,那一种令人肃然的沧桑感,在昭示着我:打倒了,别趴下,挣扎着,要活下
来。好像在说,我几百年立在这里,什么风霜雨电没经过,什么暑热苦寒没熬过,
怎么着?不还继续存活着!虽然,它什么也没说,沉默着,但那庄重自敬、从容不
迫、卓立挺直、不苟颜色的精神状态,使我渐渐悟透这点启示。
这些有了点年岁的古树,既不特别向你表示亲近,也不格外向你表示拒绝。树老了
和人老了,有相似之处,老人比较固执,老树比较倨僵,尽管如此,这对那时的我
来讲,就是相当友善的态度了。惟其感到可靠,不用提防背后突然的袭击,惟其感
到可信,不必担心会兜头泼我一身污水,能在树底下得到这一份苟安,也就难能可
贵了。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后来,我差不多有二十
年光景被逐出北京,过着背井离乡的流放生活。只要有机会回京探亲,我总要在那
些古树下稍坐一会儿,尊敬地瞅着那些曾经慰我孤寂的老朋友。
直到我也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那顶帽子不翼而飞,才终于回到北京。然而,人老
了,腿懒了,也不常过来拜访这些老友。只是每年的书市,挤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累了,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重温我当年举目无助时的
读树场景。
其实,一棵树,固然是一本书,再往深处探究,但更像一个人。人各有各的不同风
采,树,各有各的独特个性。即使同一品种的树木,无论在山谷里林海起伏,在旷
野里连片成群,在公园里彼此相邻,在马路上延绵不断,那也是形态各异,姿势不
一,张弛收放,绝非一色。如果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
全相同的树。这和我们大千世界里,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是同样的道理。
这些太庙里的,曾经慰我孤独的老树,也许看得多了,久了,它们的身影,居然烂
熟于心,如同老朋友那样,有一点变化便会觉察出来。树木如人,都是生命的载体,
都有其生命的流程。因此,人的历史,是一本可读的书。树的历史,也是一本可读
的书。尽管,人这本书,没有树这本书厚实,但是,树这本书,却没有人这本书复
杂,这就是人和树的不同之处。所有的人,尤其是有了名气的人,都会要顽强地表
现出自己的存在,惟恐别人漠视,将他忽略或者忘却。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不把
他当回事。而树木,在没有连根砍掉锯断之前,它的年轮,那一圈圈深深浅浅的岁
月隐秘,都是密藏不露的。在其中所凝固着的她的一生,也许并不费解,可压根儿
就没打算让人知道。
不想为人知,更不在乎人知或不知,这是树的性格。惟恐人不知,恨不能吵吵嚷嚷
得满世界都对他大惊失色,这是人的性格。微风轻拂之中,枝叶摇摆之际,听那窸
窸窣窣的响动,你能感觉到树木也是很有灵性的生物,和所有老年人一样,也是很
爱回首往事,感叹当年的。应该说,这些仍旧健在的太庙古树,至少见识过北京人
从爷爷的爷爷那辈以来的往事:谁忽然红了,谁一下黑了;谁日前赢了,谁后来败
了;谁拔份一时,谁窝憋一世,谁平步青云,谁乐极生悲,谁说胖就喘,谁盛极而
衰……结果呢,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谁也逃不了病的病,老的老,死的死,亡的
亡,最终的句号。
而树,年年常绿,岁岁更新,继续存在碧瓦黄墙之中,经历着满清的衰亡,民国的
沿革,“五四”的启蒙,军阀的混战,日伪的占领,一直到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嗣
后政治上的折腾。不管这其间,是显赫的或卑微的,了不起的或马马马虎虎的,脚
一踩地乱颤的,或蝇营狗苟,稀里糊涂过一辈的人物;也不管怎么样的折腾,鼓捣,
翻跟头,跳得天高,最终都有伸腿瞪眼,退出舞台的那一刻。
所以,读一读这些古老的树,能够多少参悟出一些人生道理。
11.文章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树与读书都是“大有益处”的事情?(4分)
答:
12.“其实,一棵树,固然是一本书,再往深处探究,但更像一个人。”这里,作者为
什么说一棵树像一个人?(6分)
答:
13.作者在文章中写树与人的不同之处,旨在告诉读者怎样的做人道理?请分条概
述。(4分)
答.
14.苏东坡困厄黄州,于佳山胜水中释放块垒,史铁生身残志坚,于断壁残垣中笔写
华章;李国文也是在人与树的静观默察中,写出了堪称经典的《读树》。请你简要
谈谈其中的道理(或规律)。(6分)
答:
参考答案:
11.读树能了解地球的历史,把握现在和明天;读书能掌握人类的智慧,了解自己和
人生。(4分,每个要点1分)
12.因为树与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比较固执、倨僵;都是生命的载体,有其生命
的流程;都爱回首往事,感叹当年。(6分,每点2分)
13.①做人要简单而厚实;②人有了名气之后不要张扬;③做人要安分,不要无谓
折腾。(4分,每点1分,写出3点得4分)
14.作家身处逆境时,往往投向大自然的怀抱(2分),他们可以在淡泊名利的短暂
平静中,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对历史、对人生进行深度的审视和拷问(2分),写
出启人心智的名篇佳作(2分)。
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秦晋骰之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
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
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
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
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
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
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
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
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经,梁弘御
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骰,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
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
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
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骏,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日: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
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管掩大德。”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2)遽
兴姜戎()
(2)以逞寡君之志
()
(4)以辱二三子()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其孰能讥之乎
B.何施之为何辞为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掘野鼠去草食而食之
D.且吾不以一管掩大德以状语武
E.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2)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20.分析原轸这一人物形象。(2分)
21.结合本文分析史传文学的根本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7、同“避”;迅速;满意、快心;使……受辱
18、D
19、(!)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而因为贪心使百姓辛劳,这是老天给我的
机会
(2)将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在战场上将他们擒获。一位妇人刹那间就把他
们从国内赦免了。
20、刚毅耿直、忠诚于国、很有谋略、直截了当、敢作敢为、比较暴躁
21.根本特征在于文学与史学的融合为一。本文是历史事实的记录,反映了春秋时
期秦晋之间的战争;同时本文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演绎历史,具有一定
的文学价值
略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台人。嘉庆初,以拔贡就职州判,发陕西,署汉阴通判、石
泉知县。三年,署商州州同。治州东百里曰龙驹寨,寨之东为河南,南出武关为湖北。路
四通,多林莽山径,易凭匿。时川、楚教匪屡由武关入陕西。方泌始至,民吏扫地赤立①,
贼酋张汉潮拥众至,乃置药面中,诱贼劫食,多死,遂西走,大军乘之,汉潮由是不振。
方泌集众谋曰:“贼虽去,必复来。若等逃亦死,守不得耕种亦死。我文官无兵,若能为
吾兵,当全活尔。”众曰:“惟命。”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
佐粮模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四年,贼屯山阳、镇安,将东走河南,迎击败之;又击贼于铁峪铺,贼据山上,而伏
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夺据东山上,数乘懈击之,贼宵遁。后贼由雒南东逸,方泌驰至
分水岭,间道走铁洞沟出贼前伏待之,贼错愕迎战,遂败,斩首数百,乡兵名由是大振。
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皆请隶龙驹寨。
五年,知州困于贼,方泌驰百九十里至北湾,贼惊曰:“龙驹寨兵至
矣!”时贼屯州西及雒南、山阳各万余人,欲东出。方泌勒乡兵二万,列
三大营以待。会官军至,夹攻,贼大败,几尽歼。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
日。游击②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贼遂相戒无过商州。
八年,授整屋知县,犹时时入山搜贼,又获宁陕倡乱者四十余人。境内甫
定,捐俸赈饥,旌死节妇,河滩、马厂、盐法,皆区画久远。擢宁陕同
知。仁宗召见,问商州事甚悉。擢四川顺庆知府。渠县民变,大吏属以
兵。方泌曰:“此赛会人众,至各相惊疑,讹言横兴,非叛也。”捕十二
人而变息。调成都,母忧归。服阕,授福建延平。寻调台湾,两署台湾
道。屡澈③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方泌一以理喻,蔽罪如法。道
光十八年,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
【注】①扫地赤立: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②游击:古代官名。③漱:审判定罪。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贼由雒南东逸逸:逃跑
B.方泌勒乡兵二万勒:率领
C.大吏属以兵属:归属
D.蔽罪如法蔽:判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置药面中②是乃仁术也
B.①亲教之战②句读之不知
C.①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②王怒而疏屈平
D.①方泌一以理喻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
寿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盖方泌“治乱有方”的一组是
①乃置药面中,诱贼劫食②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③贼错愕迎战,遂
败
④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⑤皆区画久远⑥捕十二人而变息
A.①④⑤B.①②⑥C.②③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庆三年,盖方泌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区域四面畅通,而且有很多山林路径,便
于藏匿,这给了川、楚教匪出入此地的机会。
B.当时商州老百姓非常穷困,盖方泌设计诱杀当地匪贼,并在当地集合了队伍,亲自训
练,定时集散,因此没有耽误农事。
C.盖方泌多次带兵击败匪贼,其乡兵名声大振,吸引了很多人加入队伍,以至于匪贼闻
声丧胆,相互告诫不要经过商州。
D.盖方泌有丰富的平乱经验,当渠县发生民变时,他清醒地做出判断,认为并非百姓叛
乱,最终平息了民变。调职成都后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3分)
(2)游击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4分)
(3)屡漱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3分)
参考答案:
9.C(属:集合)
10.D(以:用,拿,介词。A.于是,连词;是,动词。B.他们,代词;助词,宾语前
置的标志。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
11.B(③是间接表现,④是体现战事辛苦,⑤是体现治民措施有方。)
12.D(错在“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应为: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
13.(10分。基本上一句1分,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1)(3分)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
(2)(4分)某官员拿事情诬陷他,他被解除职务,地方官(大官)认为他是正直之士,
他因此能够留任。
(3)(3分)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
变。
/6.
参考答案:
11.C(佯北:假装败逃)
12.B(已经。A才,去|J;C给,亲近;D趁着,凭借)
13.D(①是李牧的战术,表现其军事才能;②因受冤屈而不愿出征;⑤李牧坚
持自己的做法)
14.B(李牧是称病不愿赴任。李牧赴任是有条件的,不是“毫不犹豫”)
15昌以耗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
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纪昌学射》翻译: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
趴下了。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
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二年后,
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
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一一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
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耗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
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
大。于是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
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跳高拍胸说:“你掌握
技巧了。”
16.(1)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陈”
通“阵”)(2)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
捉俘虏的处斩刑。(2)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
给匈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快乐影子舞》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集。
爱丽丝•门罗是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的作考。
安大略西南小镇的平民家庭日常生活是《快乐影子舞》描写的主要对象。
(1)以《快乐影子舞》为主语:=
(2)以爱丽丝.门罗为主语:0
参考答案:
(1)《快乐影子舞》是爱丽丝•门罗创作的以描写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
生活为主要对象的短篇小说集。(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爱丽丝•门罗是以描写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对象的短篇
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的作者。(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略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学者的长期争论,转基因食品问题终于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正式
向会员国提出了审慎的建议
B.学生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
中自救互救方法相当重要
C.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期间?航天员密切监视着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执行各
种指令发送操作,并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
D.G20杭州峰会LOGO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2016,
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等元素组成
参考答案:
B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
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②体会语意.如
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
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
当与否等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解答】A.搭配不当,“转基因食品问题终于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中“问题”和“进
展”不搭配,可早“问题”之后加“的解决”.
B.正确.
C.搭配不当,“报告交会对接实施”中“报告实施”不搭配,可在最后加“情况”.
D.句式杂糅,“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等元素组成”
将“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等元素”和“同时以
'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等元素组成”杂糅,可二者取其一.
故选:B
9.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
一。,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
一。,所以又称之为“中
和”,。,孔子观东流之水,喟
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
①D.③⑤①②④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首先浏览这段文字,把握中心意思,然后再浏览所给的句子,寻
找提示性的词语,比如关联词、反复出现的。这段文字主要是讲古典美学炽的和谐问题。
第一处横线前面说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第3句的“和谐不是”与段首结尾的“和谐”相
接。5句中“不强调”与第二处横线后的“而强调”衔接。只有4句中“中华民族十分重
视天人合一之美”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的事例。
10.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
益健康。”过去,①,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
成分。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②,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
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③,
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粗纤维的概念已不适用,因
而将这一名词废弃,改称膳食纤维。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①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
②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
③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考点】补充句子。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内容,最后认真阅读
空白处前后文,根据上下句的提示补写空白处的内容。
【解答】语段介绍的内容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文段首先介绍了1970年以后欧美学家的
观点“粗粮中含有膳食纤维”,然后语段介绍以前人们对粗粮的看法--粗粮对人体的影
响,最后介绍1970年以后营养学家的观点;
①前介绍1970年以后欧美营养学家的观点“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
健康”,根据关键词“过去…”和语句”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
成分,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可以看出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和1970年以后欧美营
养学家的观点相反,和后面的语句内容一致,所以空白处应填写“粗粮中含有的粗纤
维”;
②前语句“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可以看出空白处应填写“吃对了粗粮会怎么样”,
根据后面语句“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可以看出空白处填写的内容是“吸收方的”,结
合前后文可以推断出空白处应填写“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③前根据语句“直至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
可以看出空白处应填写的是“膳食纤维的作用”,根据空白处后的语句“它在预防人体的
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此处应填写“膳食纤维和健康关系的内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语
句,把握语句内容,然后根据语句之间的关系推测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本题容易出错的
地方在于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填空白处,造成填写内容的不正确。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
挑错,发现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发店员工合同范本(7篇)
- 2024-2025学年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2025年企业市场营销合作伙伴协议
- 2025年酒店客房用品订购合同模板
- 2025年不动产权益让与担保协议版
- 2025年电动车维修服务合同示范
- 2025年水文测量仪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企业销售专员合同格式
- 2025年恋爱双方保密协议策划模板
- 2025年度股权变更持有人协议
- GB/T 16818-200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 GB/T 10089-1988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
- 自我同情量表
- 护理教学方法课件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
- 2022年全省百万城乡建设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华衍杯”江苏省第三届供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 广西北海LNG储罐保冷施工方案
- 《生态学》课件—第1章:绪论
-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及波形分析
- 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My day A Let’s spell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