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学之道》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第5课《大学之道》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第5课《大学之道》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第5课《大学之道》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第5课《大学之道》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AGEPAGE1大学之道知识梳理一、古今异义致知在格物古义:推究。今义:规格,格式。二、一词多义1.本(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根本)(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3)若止印三二本(书册的计量单位)2.诚(1)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使……诚实)(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帝感其诚(真心,诚心)(4)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果真,如果)3.则(1)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连词,那么)(2)年十岁则诵古文(连词,就,便)(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却)三、词类活用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使动用法:正,使……端正;诚,使……诚实)3.在明明德(使动用法,使……明显,彰明)四、文言句式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省略句)译文:(我们)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资料链接探背景《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知常识“四书”之首——《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本鉴赏整体感知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文脉梳理eq\a\vs4\al(大,学,之,道)eq\b\lc\{(\a\vs4\al\co1(三纲\b\lc\{(\a\vs4\al\co1(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知止→定→静→安→虑→①)),八目\b\lc\{(\a\vs4\al\co1(国→家→身,修身\b\lc\{(\a\vs4\al\co1(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功用:齐家、②、平天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探究任务探究一一语见真章[任务导引]《大学之道》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我们作为初学者要对其中的概念有一个准确的理解,才能更深入地学习文章的内涵。[任务设计]1.你是如何理解“大学之道”之中的“大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道”,你是如何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朱熹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之条目也”。试简要说明你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学之道》中“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探究二传统文化的精髓[任务导引]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学习时要注意多加体会并理解其现实意义。[任务设计]6.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文脉梳理【答案】①得②治国任务探究1.【答案】所谓“大学”,是与“小学”相对而言的。按照朱熹的说法,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礼仪;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很明显,“大学”和“小学”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小学”学习的内容更多是立足社会所需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而大学则在于道德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指自我提升,也包括影响别人,对社会起到推进和示范作用,使整个社会都能达到一种完美的道德之境。2.【答案】这个“道”就是“根本原则”的意思。大学之道,就是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3.格物“格物”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集注》),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致知”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集注》),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探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是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人向善为善之意达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境界,善的意向时时在,处处在,发自内心并表现在外。慎独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的是内在善的动机和外在善的表现的一致。正心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人们的内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愤懑、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这些思想感情如果不能发现并得到控制,它们就会战胜理智,就会影响道德修养,影响人固有善性的发挥。所以诚实、不自欺后,还要端正内心,防止“欲动情胜”的情况出现。修身“修身”是“八条目”之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齐家“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齐家与修身的内在联系在于,如果不能修身,内心就有所偏颇,内心有了偏颇,就无法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平天下“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特点。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并且把孝、悌、慈运用到处理“国”与“天下”的各种关系上,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太平了。4.【答案】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三纲领”是“八条目”的指导思想。“八条目”是对“三纲领”的补充和发挥,“八条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领”。5.【答案】“修、齐、治、平”是《礼记·大学》的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在修其身。这四者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先致知,致知在格物,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6.【答案】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