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秋统编版七年历史期中综合教学反馈(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考试范围七上1~10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会上通报了湖北十堰某考古遗址新发现的一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它距今约100万年,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可知()A.中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B.郧县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C.古人类起源于中国而不是非洲D.郧县人的智力水平接近北京人2.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A.进化过程B.农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权并立3.美的存在反映了人类头脑中的一切审美意识。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美的步伐,无数人从美的各个方面赋予美不同的定义。下列图片反映这一主题的是()A.图1B.图2C.图3D.图43.美的存在反映了人类头脑中的一切审美意识。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美的步伐,无数人从美的各个方面赋予美不同的定义。下列图片反映这一主题的是()A.图1B.图2C.图3D.图44.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世界上最早的栽培小麦、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B.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农作物的遗存C.半坡遗址中有大量水稻遗存,骨耜得到广泛使用D.贾湖遗址中发现刻画有符号的龟甲5.下图为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及黄河流域的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下列对这两种不同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中,观点最合理的是()A.两地先民不同的喜好B.建筑材料的来源不同C.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D.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6.2024年4月4日,来大陆参访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参加了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这是他首次实地祭拜中华人文初祖,在此之前他已多次在台北主持“遥祭”典礼。《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这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观念是()A.民族认同B.华夷有别C.民族差异D.国家统一7.殷墟考古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还有玉石料、陶范、原始瓷器、王墓和贵族墓葬等丰富的文化遗物。这些考古发现()A.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历史B.确立了商朝的信史地位C.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宝贵价值D.体现出高超的青铜工艺8.殷墟是我国商朝后期都城的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20世纪国家文物考古工作队曾在殷墟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殷墟出土的物品可能有()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记录占卜内容的龟甲C.勾践剑与夫差矛D.商鞅方升9.西周的分封制有三种类型,其中之一是“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这说明分封制有利于()A.实现权力集中B.方便与民争利C.扩大统治范围D.确立统治秩序10.下图所示内容为夏商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图中①处应填入的事件是()A.炎黄联盟B.秦灭六国C.武王伐纣D.百家争鸣1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12.漫画通过虚构、写实、象征等不同手法,让人们在幽默中深思。下面这幅漫画表现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起兵攻伐夏王桀B.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C.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D.秦王攻赵的长平之战13.古代称河北地区为“燕赵大地”,现代百家姓序列中“赵”姓位列首位,可说明周代分封制的特点()A.间断性B.延续性C.不变性D.固定性14.大约春秋初期,我国发明了冶铁技术,制造出最早的铁器;到春秋后期,发明展性铸铁技术,铁的硬度提高,适用于制造各种农具与手工用具;到战国后期,基本上完成了铁器的普及过程。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生产力得到了发展B.战争规模逐渐升级C.各国实行变法改革D.青铜铸造业更发达15.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官府手工业外,民营手工业如农民个体家庭手工业、独立小手工业以及豪民经营的大工矿业出现并迅速得到发展。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耕作技术有了发展B.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C.社会处于稳定发展状态D.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16.公元前720年,由于周平王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向鲁国乞求安葬费,打破“天子不私求财”的传统。这反映春秋时期()A.社会关系变化B.阶级矛盾尖锐C.诸侯争霸激烈D.分封制已解体17.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人诬陷,起兵反抗,遭遇了兵败被杀的命运。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导致商鞅被杀这一结果的是()A.严明法度,禁止私斗B.确立县制,建立户籍C.鼓励耕织,奖励军功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18.“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筒车19.韩非指出,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而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20.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提出“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B.不同学派有共同之处C.诸子百家思想趋于一致D.儒家汇集各家思想精华21.疫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也使古人在疫病的防治上积累了大量经验。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A.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B.夏商周时期,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C.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使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诊断病情D.《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22.下图是甲骨文中的“史”字:一个人手里拿一块用来记录的板,两只脚叉开站着,指负责记录事情的人。“史”字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B.指事C.形声D.假借23.考古学家将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其中,2021年3月出土的文物,“有很多是来自中原地区夏商王朝风格的遗物”。由此可见()A.黄河流域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中心B.夏商王朝对四川地区实施有效统治C.我国古代不同地域文明不进行交流D.古蜀文明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24.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据说,每年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A.黄帝B.商鞅C.孔子D.屈原25.里耶秦简绝大多数写于秦统一以后,其中8—461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内容。“8—461号木方”记载的措施()A.推动思想文化发展到高峰B.结束了长期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C.促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D.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26.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货币也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A.布币B.五铢钱C.刀币D.圆形方孔半两钱27.秦统一中国后,把只适合在秦国地方实行的法律强行推到六国,加剧了六国旧地人民特别是楚地人民对秦朝的不满。材料表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A.法律非常严苛B.徭役异常繁重C.兵役控制严格D.赋税十分沉重28.秦朝时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道路上挤满穿囚衣的犯人,牢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热闹)。这反映出秦朝时期()A.秦朝社会治安混乱B.民众的法治观念淡薄C.民众文化素质低下D.民众常受到刑法处罚2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A.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B.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D.秦朝统治忽视思想建设30.成语“揭竿而起”比喻武装起义。与该成语相关的两位秦末农民大起义领袖是()A.项羽、刘邦B.陈胜、吴广C.韩信、张良D.萧何、曹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6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31.中华姓氏,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材料二《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天子因生以赐姓。”说明从生母而姓。《说文·女部》所列的古姓,如婚、嬴、妫、妘、姺、妞、娸、媀、妄、娥、娃、姒、婤、始、嫪、姜、姬等皆从女,可知是母系氏族的姓。农耕文明普及之后,父系氏族体制逐渐代替母系社会,姓氏迎来了第一次爆发。多数姓氏与农耕、饲养、狩猎、手工业有关,如:田、房、苗、种、陶、张、林等。材料三西周施行分封制度以后,中华姓氏出现了最强的爆发。如以国号为姓,周朝的分封诸侯的国号几乎都成了姓氏来源,如:陈、齐、楚、秦、宋、鲁、燕、卫等。以封地、采邑为姓氏,如:智、屈、韩、赵、魏等。以居地为姓氏,如: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以官职为姓氏,如:司马、司徒、司空、上官、元官。以职业为姓氏,如:巫、卜、屠、匠等。(1)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谈一谈你对中华姓氏的认识。(4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总结中华姓氏的来源途径。(6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儒家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确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真理。——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时间史实公元前770—前476年分封制逐渐瓦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各国变法百家争鸣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并指出儒家思想的出发点。(4分)(2)根据材料二,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然后提取材料二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观点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观点2:秦朝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33.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摘编自《礼记·礼运》材料二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民众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材料三(1)材料一中所说的“选贤与能”指的是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把“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家”的制度名称。(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材料反映出分封制有什么特点?(4分)(3)填写材料三示意图中①、②的内容,并指出秦朝政治的显著特征。(6分)【答案】一、选择题AADBD ABBCC ADBAD ADACB CADDD DADBB二、非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重点达标名校初三下学期9月摸底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 护栏涂料施工方案
- 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
- 奥尔夫大鼓和小鼓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四年份十二月按揭车辆转让车载网络服务协议
- 教师的情绪管理课件
- 自考《01757药物分析(三)》核心考点题库300题(含答案)
- 幼儿园小班的管理
-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实施计划方案
- 变电土建工程材料检测和试验标准清单(含桩基)
- 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2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42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政府公共关系-形考作业2-国开(GD)-参考资料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中广核线上测评题库
- 油气开发全过程(勘探+钻井+压裂+集输)
- 联合伟世: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 山东省济南市中区2024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