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教材分析等全部内容)_第1页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教材分析等全部内容)_第2页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教材分析等全部内容)_第3页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教材分析等全部内容)_第4页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教材分析等全部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2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6

第2课时倍的认识........................................................10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13

第4课时不进位乘........................................................15

第5课时不连续进位乘....................................................18

第6课时连续进位乘......................................................21

第7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23

第8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6

第9课时复习(1)..............................................................................................................29

第10课时复习(2)............................................................................................................31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33

第1课时认识千克........................................................35

第2课时认识克..........................................................38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42

第1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44

第2课时认识周长........................................................48

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51

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53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57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61

第2课时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或首两位数都能整除)............64

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66

第4课时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69

第5课时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72

第6课时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74

第7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77

第8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80

第9课时复习(1)..............................................................................................................83

第10课时复习(2)............................................................................................................85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87

第1课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89

第2课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92

第3课时间隔排列........................................................95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97

第1课时平移和旋转......................................................99

第2课时轴对称图形.....................................................103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107

第1课时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109

第2课时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儿........................................113

第3课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116

第4课时多彩的“分数条”...............................................118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121

第1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128

第2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130

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131

第4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千克和克......................................133

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34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能通过把两、三位

数看作相应的整十、整百数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乘

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发展数学思考,积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自主探索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

正等良好习惯。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及其简单应用。本单元内容及其前后联

系如下:

己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表内乘法(二年级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两位数乘两位数

上册)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三年级下册)

万以内的加、减法相应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及其应用(二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四年级下册)

下册)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

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大体分四段安排:第一段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认识倍的含义,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段教学不进位的和不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第三段教学连续进位的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第四段教学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这四

段教学之后,还安排了单元复习。本单元内容的基本结构如下:

两、三元

位数乘复

一位数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算理。这一方面是因为两、三位

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整数乘法运算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两、三位

数乘一位数本身也是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之一。由于在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连续进位以及乘数

中间和末尾有0等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学生均不易掌握。因此,这些内容也是本单元教学

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本单元主要内容是教学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重点需要解决竖式的书写格式以及在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

怎样进位等问题。教材先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紧接着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的估算,为接下来系统学习笔算方法和理解算理打下基础、提供支持。然后通过3道例题

分别教学不进位乘、不连续进位乘、连续进位乘,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过

程和方法。此外,考虑到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可能有0,教材在此基础上又通过3道例题分

别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以及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从整体设计的角度,教材先

教学口算,再教学估算,最后教学笔算;在笔算乘法中,先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再教学三

位数乘一位数;先教学不进位的,再教学进位的;在需要进位的乘法中,先教学不连续进位

的,再教学连续进位的;先教学乘数里没有0的一般笔算方法,再教学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笔算方法。这样编排,既符合知识本身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分散教学难点,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己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逐步掌握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算法的条件和合适的空间。首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或

借助操作探索算法、理解算理。例如,在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引导学生由场景图

所提供的信息想到“每箱黑玉米有2个十根,3箱黑玉米一共有6个十根”;教学不连续进

位乘时,教材在引导学生列出48X2的算式后,提示他们“先摆小棒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

启发他们借助直观操作,体会乘法计算中同样要遵守与加法类似的进位规则。其次,为学生

的自主探究留下适当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方法及时迁移。

例如,无论是教学口算、估算还是笔算,无论是不进位乘还是进位乘,例题常常是两位数乘

一位数,“试一试”则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从而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类推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及时将计算过程压缩、简化。例如,教学

不进位乘和不连续进位乘时,教材引导学生在观察场景图或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

计算经验,先写出不够简便的竖式,再示范竖式的一般写法,从而为学生自主简化算法提供

了一定的空间。在接下来教学连续进位乘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教材的相关例题不再呈

现完整的计算过程,而是注意适当提示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

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3.将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引发计算需求,几乎每道例题所呈现的情境都与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问题

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需要计算,从而感受计算的意义和价值。例如,通过三只小猫钓鱼时

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情境,引出。与一个数相乘的计算。本单元实际问题的安排突出了三方

面的内容。一是在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之后,教材依次安排教学

“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

题。这样既拓宽了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范围,又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

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二是在练习过程中,相机安排需要用估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引

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现实背景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并合理确定结果的上、下界或范围。

三是有计划地安排连续两间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材从练习二起安排连续两问的实

际问题,从练习三起安排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两步计算的实

际问题,在解答时第一步都要用乘法算出积,然后把这个积作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再进行

第二步计算。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既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练习两、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机会,又能使学生初步积累分析稍复杂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

的理解,锻炼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的能力。

4.在注重笔算的同时,突出了口算与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材在编排时,注意把笔

算与口算、估算相结合。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之前,先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

位数的口算,接着又专门安排一道例题教学接近整十、整百数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己经掌握的表内乘法得以自然延伸,又能使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

算与相应的估算内容有机融合,为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奠定

基础、铺设台阶。在教学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先要求学生进行估算或

口算,再让他们尝试用竖式计算。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复习中,也穿插安排了不少有关

口算和估算的题目。这样的安排既能引导学生根据估算或口算的结果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

又能启发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口算、笔算或估算。为了避免学生对

口算、估算产生畏难情绪,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口算、估算的意识,本单元教材合理控制了有

关口算、估算的教学要求。一般来说,口算只要求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积在100

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只要求学生能把两、三位数看作相应的整十数、整百数,并估

算出乘积大约是几十、几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或几千,或者只要求估计积是三位数还是

四位数,或者估计积是否在某一范围内,等等。

(三)评价建议

要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关注他们是否具有计算乘法和应用乘法解

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要关注他们在探索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表现出

来的数学思考水平和情感态度。

组织评价时,首先要考查学生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情况。一方面,看学生能否正确口算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并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至单元

结束时,一般每分钟应能完成4〜6题,正确率达95%以上。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否理解和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至单元结束时,一般每分钟应

能笔算1〜2题,正确率达90%以上。其次,要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的含

义,并能正确解答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否合理运用估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否用

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此外,要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已有知识

经验或借助动手操作探索算法,并有条理地表述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能否正确分析有关实际

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根据所求问题合理选择、组合和运用信息;能否适当说明自己解决

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是否逐步养成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习惯;等等.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

行口算。

2.初步感受估算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初步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难点:能估算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大致范围。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X8=2X4=5X1=5X9=7X6=8X5=

2.口答。

6个十是多少?9个百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2个十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例1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有3箱黑玉

米,每箱有20根。

提问:你们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箱黑玉米一共有

多少根?

提出要求:要求3箱黑玉米一共有多少根,你打算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有两种:20+20+20或20X3。教师分别加以肯定,并追问:这两

个算式有什么联系?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指出:20+20+20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0X3或3

X20»提问:你会计算20X3吗?

随即指出:怎样计算20X3,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板书:整十数乘一位数)

2.探索交流,明确算法。

提出要求:20X3等于多少呢?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操作、思考后,组织交流。根据交流情况适当板书。

(1)用加法算:20X3=20+20+20=60。

(2)联系整十数的意义思考: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3)根据表内乘法类推:2X3=6,20X3=60。

追问:由2X3=6,推出20X3=60,你是怎样想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相机指出:

把2X3看作2个一与3相乘,积是6个一;把20X3看作2个十与3相乘,积是6个十,也

就是60。这说明第三种算法与第二种算法本质上是一样的。

3.尝试口算,迁移方法。

出示“试一试”:200X3,8X200o

提问:这里还有两道题,你们能算出结果吗?它们与上面的题目有什么联系?(把课题补

充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整理算法:这是整百数乘一位数,也可以照整十数乘一

位数的样子,先把整百数看作几个百,再联系表内乘法,算出得数是多少个百。

追问:8X200与200X3相比,积有什么特点?指出:由于8与2个百相乘得16个百,6

个百是1600,积是四位数了。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计算。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每竖排的3道题有什么联系?指出:计算每

竖排的3道题时,只要算出上面一题的得数,然后看每题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

添几个0o

三、互动新授

1.理解题意,选择估算方法。

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看图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要知道“张大叔带2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你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讨论

后明确:要知道2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应该先算出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再把算出的结

果与200元进行比较。

要求学生试着计算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并根据情况相机提出:大部分同学都不会计算

48X4,这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不计算48X4,还有其他办法解决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指出:也可以通过估算解决问题。(把课题板书补充完整)

2.讨论交流,明确估算过程。

提出要求:你打算怎样进行估算?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48表示48个“一”,如果用“十”作单位,48接近

5个“十”,即50。又因为50X4=200,所以48X4最多是200,说明买4箱西瓜的钱一定少

于200元。结论是“用200元买4箱西瓜够了”。

再次提出要求:两人一组,互相说说上面的估算过程和方法。

3.尝试应用,体会估算价值。

出示“试一试”中的问题,提出要求:你能通过估算回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分组讨论,并

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4

追问:要知道300元够不够买5箱哈密瓜,应该先算什么?你是怎样计算62X5的?你是

怎样想到把62元看作60元来算的?由60X5=300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小结:要知道300元够不够买5箱哈密瓜,应该先算5箱哈密瓜一共多少元;62表示62

个“一”,如果用“十”作单位,62接近6个“十”,即60。由60X5=300,可以知道62X5

一定大于300,因此买5箱哈密瓜的钱一定多于300元,也就是说用300元不够买5箱哈密

瓜。

组织比较:用估算方法解答上面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指出:把48看作50,算出的结果一定比原来大,也可以说原来的积一定小

于估算结果;把62看作60,算出的结果一定比原来小,也可以说原来的积一定大于估算结

果。

进一步指出: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既可以从''结果最多是多少”想起,也可以从''结

果最少是多少”想起。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追问:你是怎样算2义50的?8X800呢?学生交流后,小结:计算2X50

时,可以先算2X5得10,再在10的末尾添1个0,得100;计算8X800时,可以先算8X8

得64,然后在64的末尾添2个0,得6400。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试着完成书上的填空,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你是怎样想到2时等于120分的?

你又是怎样想到8分等于480秒的?

明确:因为1时=60分,所以2时就是2个60分,2个60分是120分。因为1分=60

秒,8分就是8个60秒,8个60秒是480秒。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20X3=

算法:

(1)20X3=20+20+20=60

(2)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

(3)2X3=6,20X3=60

200元够买4箱西瓜吗?

算法:

①把48看作50,4X50=200,200元够了。

②4X50=200,4X48<200,200元够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开学的第一课,教学的内容是口算和估算,尽管难度较低,却都是后面乘法学

习的基础。在教学新课时,通过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时生成整十数、整百数乘一

位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的思路得到认可,形成了积极的学习体验。在教学用乘法口算解决

问题时,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巩固

练习中,巧妙地设计了不同的练习方式,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而

且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第2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3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难点:形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L谈话:同学们,花坛里有许多漂亮的花儿,你想看吗?

2.(课件出示例题图中的花坛,没有其他信息)提问: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

二、自主探究

1.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

组织学生交流:

(1)我知道红花最多,蓝花最少.

(2)红花比蓝花多6朵,蓝花比红花少6朵。

(3)蓝花比黄花少4朵,黄花比蓝花多4朵。

提问:我们以前学过数的比较,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齐答:减法。

2.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老师的提问请快速回答:蓝花几朵?(2朵)黄花几朵?(6朵)非常快,接着请同学

们拿出学具袋,将花片分类。(学生操作)

现在,将2朵蓝花摆到作业纸上(同步投影展示),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它的朵数吗?

1X2=2,可以看做1个2,也可以看做2个1。我们用笔把它们圈起来就表示1个2。

将6朵黄花摆到作业纸上,你能表示出有几个2吗?引导学生每2朵一份的摆,然后集体

圈一圈。(出示操作结果)

说一说: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可以分成3个2朵。

引出: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齐读。指出:

它们之间是倍数的关系。

3.小组讨论:图中还有花的朵数是花的()倍。

指名说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你能用花片摆一摆吗?学生操作,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教师示范边说边圈:蓝花有2

朵,红花有1、2、3、4个2朵。你能像老师这样边说边圈吗?学生集体完成。(出示:红花的

朵数是蓝花的4倍)

4.提问: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看图:红花8朵,蓝花2

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1)蓝花2朵看成一份,红花能分成这样的几份,用除法计算。(2)求红花的朵

数是蓝花的几倍,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板书:8里面有几个2)

除法算式怎样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8+2=4。适时指出:倍不是单位名称,

得数后面不要写“倍二齐答: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5.练习:求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儿倍,就是求6里面有…,你能计算吗?指名说一说,并板书。

6.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它是“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三、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出示一段绿带子,再出示一段红带子,提问: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红带子

的长度是绿带子的几倍。

(2)出示第1题的图并提出问题,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操作。

(2)出示问题,指名回答并口头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皮球有这样的几份?你能用一种方法表示出来吗?(学生

可连线、可圈、可用竖线分)同桌说说:10里面有()个2,皮球的个数是乒乓球的()倍。

齐说一遍。

4.“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你能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吗?要求学生量好后标出长度,指名交流。提问:第一

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怎样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5.“想想做做”第4、7、8题。

(1)逐一出示题目,先集体读题,然后独立写算式。

(2)集体评讲,指名说说每道算式是怎样想的。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6.“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7.“想想做做”第9题。

出示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组长记录所提出的问题,然后集体解

答。选择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怎样计算?(除法)在解决问题

时,大家还要注意“倍”不是单位名称。

【板书设计】

J的认识

(不作单位名称)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朵蓝花倭.6朵黄花金⑨倭⑨金⑨

6+2=3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2朵蓝花詹⑨8朵红花卷⑨鲁■俺多倭

8里面有(4)个2。8+2=4相差多少用减法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

是“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

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

律等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去经历、体验,构建起数学模型,然后

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求一个数

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在观察、验证甚

至是失败中感悟数学知识,这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例4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了解“倍”的意义的基础上,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L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3个2根。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

(2)先摆2朵蓝花,再摆黄花,它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最后摆红花,它的朵数是蓝花的3

倍。

学生摆后,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2.谈话:刚才大家摆小棒、摆花片都摆得很正确,说得也很清楚,说明你们已经理解了“倍”

的含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

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二、互动新授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指名口答:杨树有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求柳树有多少棵。

提问: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独立思考,动手画一画,或者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各自画图或摆学具。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检查,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分别请两名同学(一个学生画图,另一个学生摆学具)展示自己的想法。

提问:刚才同学们动手画出或者摆出了柳树的棵数。谁能说一说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

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板书:柳树有3个5棵)

引导: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2.组织学生讨论:这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乘法)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小结:求一个数的儿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看清题意,独立操作并列式。同桌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完成教科书第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集体订正,教师评价小结。

3.完成教科书第8页“想想做做”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班级内交流反馈。教师评价鼓励。

4.完成教科书第8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观察题目中的画面,阅读题目中的文字。

引导交流:7周后树苗的高度大约是原来的3倍,原来树苗高40厘米。40厘米的3倍就

是用40乘3,会计算吗?(大约120厘米)你是怎样想的?(把40厘米看作40厘米来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结:注意估算在实际计算中的运用。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柳树棵数有3个5棵。

5X3=15(棵)

答:柳树有15棵。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

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充分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

解数学,同时还能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第4课时不进位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2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经历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不进位乘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

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不进位乘的算理,正确写出竖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大家看大屏幕,湖面上飞过了一群大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大家数一数,它

们有几队?每队有几只大雁?(出示教科书第11页例5情境图)

学生数并汇报。(3队大雁,每队12只)

提问: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吗?应该怎样列式?(12X3)

待学生列式后,让学生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学生估算后,教师提问:你是怎样估

算的?估算结果和准确结果相比,是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引导:怎样计算12X3的结果呢?我们可以摆小棒。

学生摆小棒,思考算法并汇报。

汇报预设:(1)12+12+12=36;(2)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是36;(3)3

X10=30,3X2=6,30+6=36。指名说说第(3)种算法。

引导:同学们,刚才口算的过程还可以用竖式来表示。我们已经学过一位数乘一位数的

竖式计算,那么这里的竖式怎么写呢?请观察老师怎样写。

教师板书:12

X

提问:“3”写在哪里?(写在个位上)(教师板书“3”)

提问:接下去怎么写?

引导学生说出先算3乘2得6,再算3乘10得30,30加6得36。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竖式:

6...3X2=6

3-...3X10=30

36...6-30=36

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竖式计算时想的过程,在平时计算时,我们可以把想的过程记

在心里,写成一种简洁的形式,让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的。

学生自学教材后,教师板书竖式。

12

X3

36

2.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谈话:大家看看教科书第12页“试一试”,你能试试吗?

学生独立试做,并小组交流。提问: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12

X3

936

追问:百位上为什么是9?(300X3是900)

3.小结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提问:你能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吗?

学生小组里交流算法。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竖式计算方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与哪一位

乘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竖式,指名说说乘的顺序及方法。学生交流每题的算法。小结:先用一位数依次乘

另一个乘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乘得的积写在对应数位的下面,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教师表扬正确率高的同学。

2.完成教科书第1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计算题,提醒学生:写竖式时,把两、三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学生独立做题,指定四人板演,完成后,在班内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第12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出示题中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互相说一说。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第12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醒学生先乘后加。学生先独立做题,全班共同评议。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会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不进位乘

12X3=36(只)一般这样写:

I2

12312

X3

6.......3X2=6X3义3

3-........3X10=30

36........6-30=3636936

答:一共有36只.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时先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学生根据素材产生问题,再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形成解题思路。加以我的讲述和总结,利

于学生形成解题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笔算教学不应该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究

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5课时不连续进位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4页例6、“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并且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见过天鹅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湖边去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就是要算几个几相加?(2个48)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48X2)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具操作。

(1)操作学具。

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天鹅摆一摆,算出2个48是多少。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摆出2个48后,直接数出结果是96。

②摆出2个48后,把2个8得到的16根中的10根捆成1捆移至8捆内,共有9捆零6

根,是96。

(2)请第二种摆法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小棒的根数是

如何满10变成1捆的,以及9捆是怎样算出来的。

2.竖式计算。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16...2X8=16

80...2X4G=8G

96...16-80=96

(1)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2)指名板书,请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教师板书出每一步得数的意义。

(3)师:这类竖式计算的一般写法更简洁。请小朋友看书上的竖式计算的一般写法:

48

K2

96

小组内思考交流下面的问题:

a.横线上的1是怎么来的,它表示什么?

b.得数十位上的9是怎样得到的?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再写一遍竖式的一般写法,指名板书并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

3.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那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你会

算了吗?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2)完成后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提问,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

4X152=

4.归纳方法。

师: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能说说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14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

(2)选一两道题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3)说说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科书14页“想想做做”第3、4题。

(1)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2)指名说一说,交流算式的意义。

3.完成教科书1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同桌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算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不连续进位乘

48X2=96(只)4X152=608

48152

X12X24

9619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教学时,我主张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勇敢说出自己探

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在教学例题“48X2”时,我放手让学生试算,当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

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多样性思维

方式,提倡算法多样化。

第6课时连续进位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例7、“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经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学会正确用竖式

计算。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合理选择笔算、口算和估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以及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乘加练习。

2X7+5=4X6+5=7X2+6=9X9+4=3X3+3=

5X5+1=3X4+7=5X4+4=5X9+6=6X3+5=

2.笔算练习。(全班集体练习,指名板演)

4X24=632X2=

指名说说笔算过程。

二、探索新知

L多媒体出示:湖里有48只灰天鹅,野鸭的只数是灰天鹅的4倍。野鸭有多少只?

师:怎么列式呢?生:48X4=

师:你估计这道算式的得数会是多少呢?生:200左右。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估算的。(48接近50,50乘4等于200。)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检查,校对。看积是不是接近200,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48

X4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