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七年级历史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在湖北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80-11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直立人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发现(
)A.是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化石 B.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C.反映了古人类已能制作打制石器 D.呈现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2.小唐同学想了解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制作石器的技术情况,他可以去(
)A.周口店遗址 B.牛河梁遗址 C.陶寺遗址 D.大汶口遗址3.1936年首次发现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根据此遗址的地域位置,可以推断出良渚先民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黍4.新石器时期,无论是粮食种植还是居住的房屋样式,南北方都有很大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文明程度5.考古研究发现,陶器作为容器可以储存大量动植物资源,作为炊煮器具能够扩大人类可食用资源范围。此外,陶器的发明客观上降低了人群流动性。这表明,陶器的使用(
)A.推动人类走向定居生活 B.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C.提高了古人的审美意识 D.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6.直观的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作如图流程图标题的是()A.部落联盟的统一B.华夏族的形成C.禅让制的实行D.早期国家的产生7.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A.爱美意识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8.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由此可见,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是(
)A.华夷有别,各有特色 B.国家统一,发展巩固C.民族交融,华夏形成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9.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据考古发现,河南荥阳城东青台村中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炭化丝织物。据此可知(
)A.考古发现能佐证所有神话传说 B.中国是最早出现丝织业的国家C.神话传说能折射一定历史信息 D.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10.《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奴隶制王朝的兴替C.华夏认同观念的大扩展 D.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战国12.《史记》记载,西周建立之初,“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史料记载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13.春秋中期、楚庄王洛邑“问鼎”时,周天子以“天命”作为利器迫使楚国最终退兵。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周天子的权威尚存 B.周王室的势力增强C.诸侯间的纷争不断 D.“尊王攘夷”观念形成1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规定要在每年的每个季度对耕牛进行评比,那些把耕牛养得壮实、很健康的,还能得到奖励;反之,如果耕牛养得不好、瘦了,当地负责管理耕牛的官,要跟着受到处罚。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当时(
)A.保护动物观念 B.王室地位下降C.诸侯争霸情况 D.重视农业生产15.春秋初期,列国对吴国以蛮夷视之;直到春秋晚期,晋国开始拉拢吴国抗楚,吴国才真正进入中原人的视野,列国也逐渐承认其诸夏的身份。这表明,春秋争霸战争(
)A.引起了政局动荡 B.加强了民族认同C.造就了文化繁荣 D.削弱了周王威信16.右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齐、楚、秦、燕B.秦、楚、齐、燕C.燕、齐、秦、楚D.燕、齐、楚、秦17.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早期国家的发展B.社会生产力发展C.齐桓公称霸中原D.百家争鸣的出现18.战国时期有位学者说:圣人不向往久远的古代,不效法成规旧例,而是针对当代的社会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位学者(
)A.注重仁义道德理念 B.呼吁人们崇尚贤能C.要求进行变法革新 D.希望政府无为而治19.“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这反映了(
)A.卿大夫篡权立国成为了潮流 B.争霸战争发展成为兼并战争C.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不断增强 D.秦国逐渐在战争中处于优势20.商鞅从“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2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兼爱非攻22.有学者称,孔子是大量而有系统地传播贵族学术到民间来的第一人,他把贵族宗庙里的知识变换成人类社会共有共享的学术事业。由此可知,孔子的做法有利于()A.维护旧贵族的统治秩序B.弘扬正气和社会风化C.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D.减轻压迫和改善民生23.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中国文化图片展,下面三幅图放在哪个展厅合适(
)A.夏朝展厅 B.殷商展厅C.春秋展厅D.战国展厅24.右图是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的2000多件的文物之一,这些文物显示蜀地与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紧密联系。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当频繁 B.巴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C.中华文明具有民族交融的特点 D.青铜冶炼技术开始于商周时期2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得益于()A.商鞅变法的实施B.都江堰的修建C.铁犁牛耕的推广D.秦朝完成统一26.某作品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风貌。其中有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有对劳动者勤劳勇敢的赞扬,也有对统治者剥削压迫的批判。这部作品是(
)A.《孟子》 B.《庄子》C.《离骚》 D.《诗经》27.农历,又称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吸收了干支历中二十四节气的一部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了阴阳合历。之所以得名为“农历”,是因为()A.能够指导农业生产活动B.由古代农民集体编制C.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D.纪念传说中的神农氏28.下图所示为始皇诏铜方升及其铭文。材料可以佐证的史实是(
)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统一六国C.春秋争霸 D.秦末农民大起义29.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A.秦朝统一的背景 B.商鞅变法的背景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30.秦从统一到灭亡仅仅存在了14年,但它修建了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古代重大工程。这些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秦朝严苛的法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人民的大力支持 D.秦朝统一了度量衡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小题15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31.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中国学者从中国的实际材料出发,概括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准:一是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随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随后贫富分化;三是出现王权、国家。其中,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标志。——摘编自王巍《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材料二下列表格是一些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遗址名称发现地点部分考古发现A浙江余姚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大量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干栏式建筑遗迹;刻有猪纹的陶钵等。B陕西西安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多达数斗的粟;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材料三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护墙的台地,这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玉器、壁画等象征身份等级的物品,以及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分四类,墓葬规模由大到小,随葬品由多到少,四类墓葬极可能代表了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有哪些?(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A、B遗址的对应的名称,并归纳两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6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说明石峁古城是否进入了文明社会,请阐述理由。(5分)3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春秋时期的铁臿春秋时期青铜牺尊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墨家墨子①______、非攻、尚贤、节俭儒家②_______“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③_________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④____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根据材料一,你可以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工具的出现有何影响?(4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4分)阅读材料三的表格,将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材料三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哪一局面?(5分)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分)33.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古代史的研究,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是指历史材料对说明一定历史现象所具有的价值。(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里耶秦简(部分)(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文字:“迁陵洞庭郡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指出材料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4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包含了哪些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秦人统一“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的理解。(4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AACBC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DBDBCB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CBDABDB31.(1)标志: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随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随后贫富分化;出现王权、国家。(满分2分,任答1点得1分)(2)遗址名称:A为河姆渡遗址,B为半坡遗址(一点1分)共同点:会种植农作物;会使用磨制工具;会制造陶器;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等。(满分4分,一点2分,任答2点即可得满分)(3)判断:是(得1分)理由:①出现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表明生产的发展;②遗址具备早期“宫城”的性质,表明城市的形成;③石砌墙垣除防御功能外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符合王权出现的标准;④遗址中发现了象征身份等级的玉器、壁画等物品,遗址墓葬的规模及随葬品数量极可能代表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证明了阶层分化的存在。(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老师心得体会15篇
- 国土分局业务知识
- 医务人员洗手相关知识
- 正颌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指标体系构建及对术后康复效果影响
- 基于深度学习的PMU异常数据检测方法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消防设施安装与维护合同协议书3篇
- 2025版水果种植基地与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协议范本3篇
- 臭氧水疗联合皮肤科特色护理治疗湿疹患儿的价值
- 快递行业培训计划
- xx市科创孵化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草莓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腕管综合征课件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通用模板)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
- 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
- 酒店协议价格合同范文(8篇)
- 帕金森病(英文版)课件
-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 化工企业三违清单不安全安全行为清单
- 固 定 资 产 清 理 申 请 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