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6张)_第1页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6张)_第2页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6张)_第3页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6张)_第4页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巩固1.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什么?2.欧共体成立的时间、作用。3.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什么组织?有何影响?4.战后,日本经济繁荣的内部原因。(写2点)5.1968年,日本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是什么?6.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概述)7.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出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特征?8.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写3点)9.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写2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967年,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国际地位。欧盟,极大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五六十年代:繁荣;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九十年代:出现新经济。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美国的扶持和援助;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政策。俄罗斯人民对苏联的感情

2012年,普京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导入新课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斯大林列宁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跛脚的巨人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1.识记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改革与发展、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基本史实2.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列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重难点)。3.探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正确认识并思考对我国发展的启示(重难点)。认知学习目标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由一国到多国(2)推广苏联模式(3)中苏建交与合作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改革的侧重点?成效或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时间、原因、实质、表现?原因、时间、标志、影响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1.由一国到多国(1)东欧: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等(2)亚洲:中国、朝鲜、越南等(3)美洲:古巴

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①1949年,建立“经互会”②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苏联模式全方位改造。经互会旗帜苏军坦克进入布拉格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目的: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2.推广苏联模式一、社会主义的壮大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3.中苏建与合作(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2)1950年双方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访问苏联材料1:(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26到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均增速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为1.5%。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苏联国民经济》材料2: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以及存在什么问题?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背景重工业发达农业、轻工业落后跛脚的巨人根本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契机!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措施: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②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2)结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改革重点:农业赫鲁晓夫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勃烈日涅夫改革(1964年)(1)措施:(2)结果:苏联重工业发达,但轻工业农业落后,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改革重点:重工业①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②军事上: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科技进步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勃列日涅夫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措施:(2)结果:①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①经济上:1985年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②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改革重点:前期-经济后期-政治体制②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归纳启示1: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启示2: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时间:二十世纪80年代末(2)原因:[1]内因:①照搬苏联模式(根本原因);②经济发展缓慢;③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2]外因:①西方推行“和平演变”;②受戈尔巴乔夫改革影响。(4)表现: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16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东欧剧变①波兰②民主德国③罗马尼亚④匈牙利

⑤捷克斯洛伐克⑥保加利亚⑦阿尔巴尼亚⑧南斯拉夫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1)解体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策略;(2)催化剂:(3)解体的时间及标志: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解体。1991年八一九事件(4)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2.苏联解体(1991)标志着冷战(1947-1991)的结束和两极格局(1955-1991)的终结,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5)影响苏联(社)俄罗斯(资)材料一: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材料二:“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3、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根本原因)(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合作探究一: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坚持依法治国,健全民主与法治;5.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自身的失败。⒉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启示: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认识?合作探究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①增多,由一国发展为多国。②苏联模式的推广——1949年,③1950年,中苏缔结成立’经互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社会主义国家——直接导致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冲击苏联模式——体制更加僵化反馈小结升华A1.下表反映了苏联1966-1985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赫鲁晓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

D.苏联解体年份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社会总产值7.4%6.4%4.2%3.3%当堂训练检测2.“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 B.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3.“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苏联问题已经是积怨已深,戈尔巴乔夫之所以改革,其最初的目的也是想通过改革,快速解决苏联社会比较严重的各种社会矛盾,因为操之过急,改革没有成功,苏联走向灭亡。但从根本上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只是苏联崩溃的催化剂。”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

)A.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实行“多党制”导致失控C.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线

D.操之过急导致苏联解体DC4.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A5.导致苏联解体的最重要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的政策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民族矛盾的激化A6.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性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C.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C7.东欧剧变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东欧剧变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

②东欧剧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③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变化

④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失败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D.①③④A8.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发展。材料一:……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917年,社会主义理想在俄国变成了现实,苏联成立后,奉行着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开创了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使“社会主义理想在俄国变成了现实”的事件是什么?(2)列宁实行什么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有效的探索?(3)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主要持征是什么?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