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西游记》是我国神话文学的代表作。我国的文学思想,从孔孟以来,一向是以现实为主,缺少浪漫的精神和广大的幻想力。屈原的作品里,稍稍有一点这种光彩,可是也很微弱,自印度文化从汉魏输入中土,经了几百年,到了宋明总算有了结果,在思想界,产生了浪漫的理学,文学方面,我们可以推举《西游记》为浪漫文学的代表。《西游记》现在虽知道为吴承恩所作,其实吴承恩也是有所根据,而加以改作的。书中的思想,虽是幼稚,在文学上还是有相当的成就。吴氏本来博学多才,文笔清绮,虽有元人旧本,也只具骨架,经他改编以后,文字风格顿改旧观,无异是他自己的创作。本书幻想的丰富,布局的谨严,精力的壮健,如写猴王的历史、八十一难的过程,确是我国未曾有过的浪漫文学的伟大收获。但在描写方面,总是平铺直叙的多,似乎不够深刻,即神魔妖怪,只具形相,神情不全。惟孙悟空一人,自是作者倾全力所写,故富于人性,成就较多。作者赋性诙谐,每于叙述恐怖的场面,杂以滑稽,化紧张为舒松,变神妖为人性,确是《西游记》文字中一种特色。在那些谐言谑语之中,暗寓一点讽世骂人的影子。这一点影子,便是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信笔写来,无意吐出,却极有情味。《西游记》与普通那些专写神魔小说的不同,他的价值就在这些地方。(摘编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材料二:中国文学史上历来比较缺乏神话的记载,及至明代,出现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样两部长篇小说,都带有类似神话的色彩。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但是历史上错过的阶段毕竟无法追补,神话时代既已成为过去,写作神话便不免沦为拟古的赝品,所以《封神演义》从整体上说是一部不算成功的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涉及神魔间的斗法宝,可是法宝的渲染不免流于神秘,一物降一物的情节演进模式则又显得贫乏单调。因此千篇一律,落于窠臼,缺少神话中那种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这便是一切伪神话的共同命运。而《西游记》之所以成功,正是因其在神话的古老躯壳上诞生了童话的艺术生命,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全新的开始。它凭藉着神话,又没有成为神话的复制和模仿,正如它凭藉着历史传说,却也不曾被历史传说所局限。《西游记》的成功便在于从一切有形的和现成的安排中超越出来的力量,这也正是它童话般的活泼自由的精神。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精神产物,它反映了初民对于世界的最初的认识。神话消失之后,代之而起的便是童话。二者分属于不同的时代,却又是一脉相承的。童话就是儿童的神话,正有如神话之出现在人类的童年,童话的思维方式因此也表现出与神话的相似的特征。神话本身固然已经产生不出创造性的作品,可是却为童话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而即便是《封神演义》这样的失败的神话小说中,也偶有哪吒闹海那样活泼有趣的童话般的故事。《封神演义》中又有一位叫马亮的人物,他原是燃灯古佛灯上的火苗,居然能够脱离那个灯而自己跑了出来。打仗时无所畏惧,即使被一刀砍成两段,马上就又像火苗那样复原了。如此新鲜有趣的想象,也正是最富于童话情致的。但是童话毕竟又不等于神话,因为神话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基础早已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战争及其历史,以及初民对宇宙人类由来的发问,显然都永远地成为过去。因此在童话中,有关创世纪等方面的内容也就不复可见了。童话更关注儿童生活在其中的幼小天地,而且多以动物为主角,表现出儿童的兴趣、喜好和心理特点。《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便以其动物的造型、动作及习性特征而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在最早的《取经诗话》中,猴行者虽然是猴精变化而来的,却还是一位“白衣秀士”,而到《西游记》中就完全是猴子的形象。这就是《西游记》作为童话而与神话分道扬镳了。神话中的形象尽管也往往包含有一些动物的因素,可是直接以动物形象出现的却不多见。而《西游记》所展示的是一些动物世界中所发生的故事,其中所写的神魔除去尸魔(白骨精)以外,几乎都是由动物精变化而成的。从花果山的群猴、豹头山的群狮,到海底色彩缤纷的水族世界,一直到蝎子、蜈蚣、蜘蛛等等,仿佛是动物园的猴山、狮山、水族馆和昆虫馆,因而也便自然成为儿童所喜爱的乐园。除去这些动物以外,《西游记》中的神魔就只有四个童子(红孩儿和太上老君的金、银二童子以及弥勒佛的黄眉童)和一些植物(如第六十四回中所写的七棵树精),这当然都属于童话的世界,而与神话显然有别了。(摘编自林庚《西游记漫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印度文化输入中土之后几百年,文学界与思想界才有了一些变化,增加了浪漫的精神。B.后代写作神话不免成为拟古的赝品,明代的《封神演义》便是一部不成功的神话小说。C.童话是儿童的神话,它在神话消失后代之而起,二者一脉相承,思维方式也是相似的。D.儿童最喜爱动物,因此童话不再关注有关创世纪等方面的内容,而大多以动物为主角。(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学中对神话的记载向来比较缺乏,明代作家创作的带有类似神话色彩的《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小说,弥补了这一缺陷。B.后人如能吸取《封神演义》失败的教训,创新情节演进模式,避免一成不变、落于窠臼,应该还是可以创作出比较成功的神话小说的。C.《取经诗话》中猴行者虽由猴精变化而来,但还是一位“白衣秀士”,离儿童的兴趣、爱好较远,《西游记》在这一点上可谓后来居上。D.《西游记》之所以能赢得儿童的喜爱,与猴子灵巧好动、变化不定、长于模仿的特征密切相关,因为这些特征更近于儿童活泼的天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西游记》想象诡奇,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神异奇幻的境界。B.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C.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倡气节,宣扬“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D.先秦儒家典籍《礼记•乐记》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4)黑格尔说:“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本领,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请结合材料二中与《西游记》相关的解读,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5)刘大杰和林庚两位学者对《西游记》的看法有哪些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二)现代文阅读Ⅱ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看护孙犁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情况紧张,我们跋山涉水,队伍渐渐拉散,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的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探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要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宽广的蓝天上,忽然传来飞机的叫声,那飞机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女孩的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拉过河去。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飘香,看着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队上的医生老康,安排女孩给我换药。“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那天起,刘兰每天给我换药,情况越来越紧,但我腿脚不见好转,组织决定把我坚壁到远处高山上,叫刘兰跟随。我们按着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一到下午,肚里就饿了。爬了半天,我饿得再也不能支持,迷糊过去。等到睁开眼,刘兰坐在我的身边,天已经暗下来了。在我们头上,一棵茂密的酸枣树,累累的红艳的酸枣在晚风里摇摆。我一时闻到了枣儿的香味和甜味。刘兰也正眼巴巴望着酸枣,眉头蹙得很高。看见我醒来,她很高兴,说:“同志,到了这个地步,摘一把酸枣儿吃,该不算犯纪律吧。”我笑着摇摇头!她伸过手去就撸下一把,送到我嘴里,她也接连吞下几把。吞吃了酸枣,有了精神和力量,在苍茫的夜色里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一个男人下身穿着棉裤,上身光着膀子,高举着连枷!在他身旁有一个年轻的妇女用簸箕迎风扬送着丈夫刚刚打下的粮食,她的上身穿着一件破旧的夹袄。进村以后,刘兰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对过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这一晚,我听着五台山顶的风声和远处杉林里的狼叫,一时睡不着,却并没感觉不安。从炕头的窗口望过去,刘兰和老四也没有睡,两个人的影子在窗纸上摇动,她们在拉着家常。原来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上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这山顶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么就是养不下,要么就是活不大!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接着两个人就诉起苦来,你疼我,我疼你的闹了大半夜才睡觉。老四派两位妇女教刘兰做莜面。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不久下起了大雪,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有删改)文本二:孙犁先生的作品伴随了我这一代人的成长。当我重读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鲜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绯红的朝霞,就会被重新召唤出来,让人惦记,让人怀念。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那些女孩子们,就是先生心目中人民的代表,“美”的化身。(节选自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看护”看似平常,实则有双层内涵,既指女看护刘兰,又指在抗日战争中艰苦奉献的百姓群体。B.文中两次提到情况紧张,而“我”腿伤又不见好,这使得组织决定安排刘兰陪“我”转移到远处高山上。C.文本特意描写村庄里一对夫妻的穿着举止,与下文做莜面的妇女相呼应,体现当地环境艰苦,生活贫寒。D.刘兰迎着大风大雪陪护着战士艰难地前行,一步一个声响,以此结尾是为了暗示战局的凶险及前途的迷茫。(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也是人物品格的见证者。本文以“我”的口吻讲述刘兰的故事,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B.本文善用日常小事和细节描写来塑造形象,如面对渍出蜜汁的红枣,“我”和刘兰不拾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C.本文采用补叙的手法,借老康的话交代了刘兰的悲惨身世,介绍其童养媳的经历,为刘兰与老四相互怜悯埋下伏笔。D.本文注重环境的烘托作用,“坡高水急”“道狭村稀”“毛驴蹄印”不仅表现了高山的荒凉,还渲染了冷寂的气氛。(3)刘兰这一人物身上有哪些孙犁所追寻的“美好的东西”?请结合文本一进行概括并分析。(4)孙犁的小说因其细腻婉约的文笔、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清新隽永的抒情风格,被誉为“诗化小说”,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诗化小说”特征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3.(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珪字正甫。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之葬,及启圹,其东墓之柩题其和曰“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乃西汉高祖子刘建葬也。其西墓,盖燕康王刘嘉之葬也。珪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安国军节度判官高元鼎坐监临奸事,求援于太常博士田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部主事高震亨、大理评事王元忠。震亨以属鞫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发之。珪与刑部员外郎王翛、宛平主簿任询、前卫州防御判官阎恕、承事郎高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尉王景晞、进义校尉任师望,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或令元鼎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杖八十,翛、珪、询、恕、复亨、翟询各笞四十,景晞、师望各徒二年。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复入为修撰,迁礼部郎中,封真定县男。珪已得风疾,失音不能言,乃除潍州刺史。同辈已奏谢,珪独不能入见。世宗以让右丞唐括安礼、参政王蔚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又谓中丞刘仲诲曰:“蔡珪风疾不能奏谢,卿等何不纠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今果然邪。”珪乃致仕,寻卒。珪之文有《补正水经》五篇,《南北史志》三十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阳志》十二卷,文集五十五卷。《补正水经》《晋阳志》、文集今存,余皆亡。(节选自《金史•蔡珪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B.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C.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D.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第,即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照成绩排列的等第。B.“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的“相”指互相,与《师说》中“彼与彼年相若也”的“相”相同。C.“同辈已奏谢”的“谢”指谢罪,除此之外还有谢恩、推辞、告别等含义。D.致仕,即致事、致政之意,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珪因父死离任守丧,丧期未满又被起用为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后又改任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B.蔡珪以博识明辨著称,凡朝廷制度有所删改增补,他都担任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C.高元鼎因长官违法行事而受牵连,向田居实等人求援。蔡珪叫元鼎逃避,后被罚打四十。D.蔡珪担任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后又入朝任修撰,再次升官。由于患病,就改任潍州刺史。(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卿等何不纠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今果然邪。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蔡珪是如何分辨两燕王墓的?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杨万里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注】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无那:无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并非眼前的实景,为虚写。B.诗中虽然写“梦入”,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感觉恍若梦境。C.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D.“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示:当生与义不可兼顾时,要“”;当面对比死亡还让人厌恶的事情时,“”。(2)李商隐在《锦瑟》中曲折反复表达自己对往昔追忆的怅然若失,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3)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李煜《虞美人》中“,”两句如此,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亦是如此。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时代变迁。词语也同样存在的现象,一些词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本次修订就删除了一些过时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以及个别见词明义、查阅价值不大的词语。如单放机、八进制、夯机、打柴等。这样的词汇更新,自汉语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只是速度时快时慢。就像一条河流,不断有新溪流汇入,也一直有水分蒸发。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更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权威辞书的与时俱进,背后是汉语言词汇系统及表达的更新,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最近,刘畊宏火爆全网,凭借健身操直播,收获了一大群追随者——“刘畊宏女孩”。很多人都是为了减肥跟着刘畊宏跳操,不少网友高呼“瘦了5斤”“腰围缩小了2cm”,但也有人说“吃不消”“没效果”。那么,刘畊宏的健身操,①_____?其实长期健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刘畊宏的操是科学的有氧健身操。所以这个操减肥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重点问题是:你能跳吗?你现在能跳吗?如果你是真的很喜欢刘畊宏的健身操,想练起来,那么我给你几个建议。首先,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不管做哪项运动,热身必不可少,再忙也得五分钟热身。其次,②_____。做健身操的时长保持在3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时间太长,会加大身体负荷,平时没有运动基础的人运动时间过长,反而会得不偿失。再次,你可能跟不上刘畊宏的节奏,但是请一定要保证动作准确。除此之外,做完运动之后,③_____!如果你还想让你的老胳膊老腿明天还能直立行走,那就必须拉伸。(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你要觉得这个事情跟会议主题没什么关系,就不用管。B.他是个非常勤奋的同学,他的刻苦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C.听了警察的话,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发言。D.请你选一名同学参加下周一早上的国旗下献词演讲。(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漫画和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呱呱坠地起,人就一直在记忆,也一直在忘记。有时候我们会忘掉一些本该记住的事,这时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善忘;有时候我们也会尝试着去抹掉一些不该记住的事,那样可以释放心灵的空间,这时候就是我们学会去善忘。上述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西游记》是我国神话文学的代表作。我国的文学思想,从孔孟以来,一向是以现实为主,缺少浪漫的精神和广大的幻想力。屈原的作品里,稍稍有一点这种光彩,可是也很微弱,自印度文化从汉魏输入中土,经了几百年,到了宋明总算有了结果,在思想界,产生了浪漫的理学,文学方面,我们可以推举《西游记》为浪漫文学的代表。《西游记》现在虽知道为吴承恩所作,其实吴承恩也是有所根据,而加以改作的。书中的思想,虽是幼稚,在文学上还是有相当的成就。吴氏本来博学多才,文笔清绮,虽有元人旧本,也只具骨架,经他改编以后,文字风格顿改旧观,无异是他自己的创作。本书幻想的丰富,布局的谨严,精力的壮健,如写猴王的历史、八十一难的过程,确是我国未曾有过的浪漫文学的伟大收获。但在描写方面,总是平铺直叙的多,似乎不够深刻,即神魔妖怪,只具形相,神情不全。惟孙悟空一人,自是作者倾全力所写,故富于人性,成就较多。作者赋性诙谐,每于叙述恐怖的场面,杂以滑稽,化紧张为舒松,变神妖为人性,确是《西游记》文字中一种特色。在那些谐言谑语之中,暗寓一点讽世骂人的影子。这一点影子,便是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信笔写来,无意吐出,却极有情味。《西游记》与普通那些专写神魔小说的不同,他的价值就在这些地方。(摘编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材料二:中国文学史上历来比较缺乏神话的记载,及至明代,出现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样两部长篇小说,都带有类似神话的色彩。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但是历史上错过的阶段毕竟无法追补,神话时代既已成为过去,写作神话便不免沦为拟古的赝品,所以《封神演义》从整体上说是一部不算成功的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涉及神魔间的斗法宝,可是法宝的渲染不免流于神秘,一物降一物的情节演进模式则又显得贫乏单调。因此千篇一律,落于窠臼,缺少神话中那种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这便是一切伪神话的共同命运。而《西游记》之所以成功,正是因其在神话的古老躯壳上诞生了童话的艺术生命,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全新的开始。它凭藉着神话,又没有成为神话的复制和模仿,正如它凭藉着历史传说,却也不曾被历史传说所局限。《西游记》的成功便在于从一切有形的和现成的安排中超越出来的力量,这也正是它童话般的活泼自由的精神。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精神产物,它反映了初民对于世界的最初的认识。神话消失之后,代之而起的便是童话。二者分属于不同的时代,却又是一脉相承的。童话就是儿童的神话,正有如神话之出现在人类的童年,童话的思维方式因此也表现出与神话的相似的特征。神话本身固然已经产生不出创造性的作品,可是却为童话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而即便是《封神演义》这样的失败的神话小说中,也偶有哪吒闹海那样活泼有趣的童话般的故事。《封神演义》中又有一位叫马亮的人物,他原是燃灯古佛灯上的火苗,居然能够脱离那个灯而自己跑了出来。打仗时无所畏惧,即使被一刀砍成两段,马上就又像火苗那样复原了。如此新鲜有趣的想象,也正是最富于童话情致的。但是童话毕竟又不等于神话,因为神话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基础早已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战争及其历史,以及初民对宇宙人类由来的发问,显然都永远地成为过去。因此在童话中,有关创世纪等方面的内容也就不复可见了。童话更关注儿童生活在其中的幼小天地,而且多以动物为主角,表现出儿童的兴趣、喜好和心理特点。《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便以其动物的造型、动作及习性特征而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在最早的《取经诗话》中,猴行者虽然是猴精变化而来的,却还是一位“白衣秀士”,而到《西游记》中就完全是猴子的形象。这就是《西游记》作为童话而与神话分道扬镳了。神话中的形象尽管也往往包含有一些动物的因素,可是直接以动物形象出现的却不多见。而《西游记》所展示的是一些动物世界中所发生的故事,其中所写的神魔除去尸魔(白骨精)以外,几乎都是由动物精变化而成的。从花果山的群猴、豹头山的群狮,到海底色彩缤纷的水族世界,一直到蝎子、蜈蚣、蜘蛛等等,仿佛是动物园的猴山、狮山、水族馆和昆虫馆,因而也便自然成为儿童所喜爱的乐园。除去这些动物以外,《西游记》中的神魔就只有四个童子(红孩儿和太上老君的金、银二童子以及弥勒佛的黄眉童)和一些植物(如第六十四回中所写的七棵树精),这当然都属于童话的世界,而与神话显然有别了。(摘编自林庚《西游记漫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印度文化输入中土之后几百年,文学界与思想界才有了一些变化,增加了浪漫的精神。B.后代写作神话不免成为拟古的赝品,明代的《封神演义》便是一部不成功的神话小说。C.童话是儿童的神话,它在神话消失后代之而起,二者一脉相承,思维方式也是相似的。D.儿童最喜爱动物,因此童话不再关注有关创世纪等方面的内容,而大多以动物为主角。(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中国文学中对神话的记载向来比较缺乏,明代作家创作的带有类似神话色彩的《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小说,弥补了这一缺陷。B.后人如能吸取《封神演义》失败的教训,创新情节演进模式,避免一成不变、落于窠臼,应该还是可以创作出比较成功的神话小说的。C.《取经诗话》中猴行者虽由猴精变化而来,但还是一位“白衣秀士”,离儿童的兴趣、爱好较远,《西游记》在这一点上可谓后来居上。D.《西游记》之所以能赢得儿童的喜爱,与猴子灵巧好动、变化不定、长于模仿的特征密切相关,因为这些特征更近于儿童活泼的天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A.《西游记》想象诡奇,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神异奇幻的境界。B.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C.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倡气节,宣扬“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D.先秦儒家典籍《礼记•乐记》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4)黑格尔说:“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本领,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请结合材料二中与《西游记》相关的解读,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5)刘大杰和林庚两位学者对《西游记》的看法有哪些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要求,明确相关材料的论点,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本思想观点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材料,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材料,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D.“儿童最喜爱动物,因此童话不再关注有关创世纪等方面的内容”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开头部分可知,“在童话中,有关创世纪等方面的内容也就不复可见了”的原因,是“神话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基础早已改变”,而不是“儿童最喜爱动物”。故选:D。(2)A.“弥补了这一缺陷”错误。材料二第一、二段中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只是“带有类似神话的色彩”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是“失败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为童话而与神话分道扬镳”,由此看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不可能弥补“中国文学中对神话的记载向来比较缺乏”这一缺陷。故选:A。(3)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西游记》是我国浪漫文学的代表。A.指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浪漫主义特色,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B.谈的是屈原诗歌中的情感和精神,与材料一中所说的屈原作品稍有浪漫精神色彩无关。C.谈的是程颐的气节观点,没有浪漫气息,与材料一中所说的宋明“在思想界,产生了浪漫的理学”无关。D.谈的是先秦儒家对音乐起源的看法,与材料一中所说的文学思想无关。故选:A。(4)“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本领”,“最杰出的本领”,高度肯定了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二第一段,“而《西游记》之所以成功,正是因其在神话的古老躯壳上诞生了童话的艺术生命,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全新的开始。它凭藉着神话,又没有成为神话的复制和模仿,正如它凭藉着历史传说,却也不曾被历史传说所局限。《西游记》的成功便在于从一切有形的和现成的安排中超越出来的力量,这也正是它童话般的活泼自由的精神”,《西游记》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它拥有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这可以证明黑格尔的观点。“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黑格尔认为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材料二第三段,“童话更关注儿童生活在其中的幼小天地,而且多以动物为主角,表现出儿童的兴趣、喜好和心理特点。《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便以其动物的造型、动作及习性特征而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而《西游记》所展示的是一些动物世界中所发生的故事……这当然都属于童话的世界,而与神话显然有别了”,西游记》以动物为主角,书中充满新鲜有趣的想象,是极其成功的童话作品,与黑格尔的观点完全符合。(5)①对《西游记》的体裁认识不同。材料一“《西游记》是我国神话文学的代表作”,刘大杰认为《西游记》是神话文学;材料二“而《西游记》之所以成功,正是因其在神话的古老躯壳上诞生了童话的艺术生命”,林庚认为《西游记》虽带有类似神话的色彩,但属于童话文学。②对《西游记》的特色看法不同。材料一“文学方面,我们可以推举《西游记》为浪漫文学的代表”,刘大杰认为《西游记》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材料二“《西游记》的成功便在于从一切有形的和现成的安排中超越出来的力量,这也正是它童话般的活泼自由的精神”,林庚认为《西游记》更富有活泼自由的精神。③对《西游记》的成就评价不同。材料一“书中的思想,虽是幼稚,在文学上还是有相当的成就”“本书幻想的丰富,布局的谨严,精力的壮健,如写猴王的历史、八十一难的过程,确是我国未曾有过的浪漫文学的伟大收获。但在描写方面,总是平铺直叙的多,似乎不够深刻,即神魔妖怪,只具形相,神情不全”,刘大杰认为《西游记》虽是“浪漫文学的伟大收获”,但在描写手法和形象塑造方面尚有缺点;材料二“童话更关注儿童生活在其中的幼小天地,而且多以动物为主角,表现出儿童的兴趣、喜好和心理特点。《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便以其动物的造型、动作及习性特征而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林庚认为《西游记》的形象塑造符合儿童心理特点,非常成功。答案:(1)D(2)A(3)A(4)①黑格尔高度肯定了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西游记》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它拥有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这可以证明黑格尔的观点。②黑格尔认为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西游记》以动物为主角,书中充满新鲜有趣的想象,是极其成功的童话作品,与黑格尔的观点完全符合。(5)①对《西游记》的体裁认识不同。刘大杰认为《西游记》是神话文学,林庚认为《西游记》虽带有类似神话的色彩,但属于童话文学。②对《西游记》的特色看法不同。刘大杰认为《西游记》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林庚认为《西游记》更富有活泼自由的精神。③对《西游记》的成就评价不同。刘大杰认为《西游记》虽是“浪漫文学的伟大收获”,但在描写手法和形象塑造方面尚有缺点。林庚认为《西游记》的形象塑造符合儿童心理特点,非常成功。(二)现代文阅读Ⅱ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看护孙犁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情况紧张,我们跋山涉水,队伍渐渐拉散,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的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探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要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宽广的蓝天上,忽然传来飞机的叫声,那飞机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女孩的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拉过河去。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飘香,看着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队上的医生老康,安排女孩给我换药。“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那天起,刘兰每天给我换药,情况越来越紧,但我腿脚不见好转,组织决定把我坚壁到远处高山上,叫刘兰跟随。我们按着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一到下午,肚里就饿了。爬了半天,我饿得再也不能支持,迷糊过去。等到睁开眼,刘兰坐在我的身边,天已经暗下来了。在我们头上,一棵茂密的酸枣树,累累的红艳的酸枣在晚风里摇摆。我一时闻到了枣儿的香味和甜味。刘兰也正眼巴巴望着酸枣,眉头蹙得很高。看见我醒来,她很高兴,说:“同志,到了这个地步,摘一把酸枣儿吃,该不算犯纪律吧。”我笑着摇摇头!她伸过手去就撸下一把,送到我嘴里,她也接连吞下几把。吞吃了酸枣,有了精神和力量,在苍茫的夜色里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一个男人下身穿着棉裤,上身光着膀子,高举着连枷!在他身旁有一个年轻的妇女用簸箕迎风扬送着丈夫刚刚打下的粮食,她的上身穿着一件破旧的夹袄。进村以后,刘兰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对过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这一晚,我听着五台山顶的风声和远处杉林里的狼叫,一时睡不着,却并没感觉不安。从炕头的窗口望过去,刘兰和老四也没有睡,两个人的影子在窗纸上摇动,她们在拉着家常。原来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上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这山顶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么就是养不下,要么就是活不大!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接着两个人就诉起苦来,你疼我,我疼你的闹了大半夜才睡觉。老四派两位妇女教刘兰做莜面。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不久下起了大雪,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有删改)文本二:孙犁先生的作品伴随了我这一代人的成长。当我重读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鲜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绯红的朝霞,就会被重新召唤出来,让人惦记,让人怀念。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那些女孩子们,就是先生心目中人民的代表,“美”的化身。(节选自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标题“看护”看似平常,实则有双层内涵,既指女看护刘兰,又指在抗日战争中艰苦奉献的百姓群体。B.文中两次提到情况紧张,而“我”腿伤又不见好,这使得组织决定安排刘兰陪“我”转移到远处高山上。C.文本特意描写村庄里一对夫妻的穿着举止,与下文做莜面的妇女相呼应,体现当地环境艰苦,生活贫寒。D.刘兰迎着大风大雪陪护着战士艰难地前行,一步一个声响,以此结尾是为了暗示战局的凶险及前途的迷茫。(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也是人物品格的见证者。本文以“我”的口吻讲述刘兰的故事,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B.本文善用日常小事和细节描写来塑造形象,如面对渍出蜜汁的红枣,“我”和刘兰不拾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C.本文采用补叙的手法,借老康的话交代了刘兰的悲惨身世,介绍其童养媳的经历,为刘兰与老四相互怜悯埋下伏笔。D.本文注重环境的烘托作用,“坡高水急”“道狭村稀”“毛驴蹄印”不仅表现了高山的荒凉,还渲染了冷寂的气氛。(3)刘兰这一人物身上有哪些孙犁所追寻的“美好的东西”?请结合文本一进行概括并分析。(4)孙犁的小说因其细腻婉约的文笔、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清新隽永的抒情风格,被誉为“诗化小说”,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诗化小说”特征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对人物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指定的某种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战局的凶险及前途的迷茫”错误。结尾是为了描写战争的紧张和抗日的艰难,反映了抗战的现实。故选:D。(2)C.“补叙”错误。文章整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是顺叙,小说主体情节完整,而“刘兰的身世经历”是在文中插入叙述,属小说基本事件之外的情况,去掉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属于插叙。故选:C。(3)从“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可见,她要求进步,积极进取。从“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组织上决定要把我坚壁到远处一座高山上去,叫刘兰跟随。我心里有些焦急,望望刘兰,她却没有怨言”“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对过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可见,她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帮“我”裹伤,搀扶“我”,随我转移而毫无怨言等,可见她面对艰难坚韧顽强,勇于担当,毫不动摇。当她得知山顶上妇女很难养活孩子时,她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且“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可见,她传播文化,引领新风,帮助他人,改变生活。(4)本文情节上也不离奇曲折,也不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与残酷,淡化了情节只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仿佛在日常相处中渐渐了解熟悉了人物的精神面貌,这让文章充满写意般的诗意。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文中的刘兰,就是一个美与善的女性形象,她童养媳出身,却能够坚决跟上部队做看护,任劳任怨地劳动,同情并关心与自己境遇差不多的妇女们,努力学习进步并教给她们卫生知识等,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人情美、人性美。在环境描写上,“诗歌”本身具有重描写与抒情的特征,文中语言和环境描写充满诗意,如“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不乏美感,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感到诗意美。在语言运用上,根据“反正叫你落不下!”“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可知,小说多口语,凝练简洁,平白朴实,间杂富有表现力的雅句,生动鲜活,意蕴隽永。从情感上来说,作者刻画出的刘兰,虽在苦难中成长,但却并不着重刻画人物的苦难,而是展现了她积极进取,乐于成长的一面,对于群像妇女们,也同样写出她们的成长,如“‘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她们从前也许有苦难的过往,不好的习惯但那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这些知识,一旦她们知道了,便迸发出学习进步的精神,这种内在的灵魂美,情操美,富有诗意。答案:(1)D(2)C(3)①积极进取,追求进步。部队动员小看护,刘兰不顾婆婆阻拦坚决报名参加,投身抗日洪流当中,在斗争中成为顽强坚韧的革命战士。②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反“扫荡”转移中一路搀扶负伤的“我”,悉心照料,毫无怨言;在荒凉恶劣的环境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③传播文化,引领新风。虽有过悲惨的童养媳经历,但仍热心帮助村中青年妇女,成立讲习班,开卫生课,改变她们的生活,为后代造福。(4)①情节平淡,没有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不追求情节波澜起伏,写了刘兰护送负伤的“我”、向村中妇女普及卫生常识等场景。②人物质朴,塑造以刘兰为代表的在艰苦环境中不畏艰难、追求进步的群体形象,表现坚韧乐观、携手互助的人性美和人情美。③环境诗意,“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宽大清澈的河流”“起伏的成熟的莜麦”等山野景色和谐灵动,充满诗情画意。④语言清新隽永,以鲜活朴素、简洁洗练的语言来描写场景、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抒情味浓厚,富有生活气息。⑤主旨乐观向上,不着意写战争的残酷,不刻意表现人物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是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3.(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珪字正甫。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之葬,及启圹,其东墓之柩题其和曰“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乃西汉高祖子刘建葬也。其西墓,盖燕康王刘嘉之葬也。珪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安国军节度判官高元鼎坐监临奸事,求援于太常博士田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部主事高震亨、大理评事王元忠。震亨以属鞫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发之。珪与刑部员外郎王翛、宛平主簿任询、前卫州防御判官阎恕、承事郎高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尉王景晞、进义校尉任师望,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或令元鼎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杖八十,翛、珪、询、恕、复亨、翟询各笞四十,景晞、师望各徒二年。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复入为修撰,迁礼部郎中,封真定县男。珪已得风疾,失音不能言,乃除潍州刺史。同辈已奏谢,珪独不能入见。世宗以让右丞唐括安礼、参政王蔚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又谓中丞刘仲诲曰:“蔡珪风疾不能奏谢,卿等何不纠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今果然邪。”珪乃致仕,寻卒。珪之文有《补正水经》五篇,《南北史志》三十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阳志》十二卷,文集五十五卷。《补正水经》《晋阳志》、文集今存,余皆亡。(节选自《金史•蔡珪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B.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C.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D.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进士第,即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照成绩排列的等第。B.“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的“相”指互相,与《师说》中“彼与彼年相若也”的“相”相同。C.“同辈已奏谢”的“谢”指谢罪,除此之外还有谢恩、推辞、告别等含义。D.致仕,即致事、致政之意,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蔡珪因父死离任守丧,丧期未满又被起用为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后又改任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B.蔡珪以博识明辨著称,凡朝廷制度有所删改增补,他都担任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C.高元鼎因长官违法行事而受牵连,向田居实等人求援。蔡珪叫元鼎逃避,后被罚打四十。D.蔡珪担任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后又入朝任修撰,再次升官。由于患病,就改任潍州刺史。(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卿等何不纠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今果然邪。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蔡珪是如何分辨两燕王墓的?请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当初,两座燕王墓原来在中都东城外,海陵王扩大京城的范围,墓圈在东城内。从前曾有盗贼打开了这两座墓,大定九年,皇帝下诏改葬在城外。“东城外”做位置状语限定了“两燕王墓”的具体位置,中间不能分开,排除AB;“发其墓”是句子主语“盗”的谓语和宾语,句意完整不能分开,排除C。故选:D。(2)C.“指谢罪”解释错误。“谢”意为“奏议、议政”。句意:同朝官员都已入朝奏议。故选:C。(3)C.“高元鼎因长官违法行事而受牵连”错误,原文“安国军节度判官高元鼎坐监临奸事”,可知高元鼎犯监临奸事罪,并非受牵连;“蔡珪叫元鼎逃避”错误,原文“或令元鼎逃避”,可知是有的人,没有说是蔡珪。故选:C。(4)①“卿”,古时君称臣;“纠”,检举;“党蔽”,成群结党、互相包庇。译文:你们为什么不检举?有人说你们成群结党、互相包庇,现在看来果真是这样啦。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一”,专一。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5)由“其东墓之柩题其和曰‘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可知,依据棺木上的题字:东墓题写在棺头上的字是“燕灵王旧”;由“乃西汉高祖子刘建葬也。其西墓,盖燕康王刘嘉之葬也”“珪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可知,依据葬礼规定,各种随葬器物及上面详实的题刻文字。答案:(1)D(2)C(3)C(4)①你们为什么不检举?有人说你们成群结党、互相包庇,现在看来果真是这样啦。②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5)①依据棺木上的题字:东墓题写在棺头上的字是“燕灵王旧”。②依据葬礼规定,各种随葬器物及上面详实的题刻文字。参考译文:蔡珪字正甫。蔡珪考中进士,不追求升任官职,过了很久才被授予澄州军事判官,改任三河县主簿。遭逢父丧,未终丧制就起用他为翰林修撰及知制诰。在这个职位任职八年后,改任户部员外郎,兼任太常丞。蔡珪以善辩博学著称,凡是朝廷制度有所删改补益,蔡珪都担任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当初,两座燕王墓原来在中都东城外,海陵王扩大京城的范围,墓圈在东城内。从前曾有盗贼打开了这两座墓,大定九年,皇帝下诏改葬在城外。民间相传这是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的坟墓,等到打开墓穴,其中东墓的棺柩头上题写有“燕灵王旧”。“旧”是“柩”的古字,两字通用。这是西汉高祖的儿子刘建的墓葬。其中西墓是燕康王刘嘉的墓葬。蔡珪写了《两燕王墓辩》,根据墓葬的形制、名物款刻,写得特别详细。安国军节度判官高元鼎犯监临奸事罪,向太常博士田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部主事高震亨、大理评事王元忠请求援助。高震亨把这件事嘱咐给审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揭发了这件事。蔡珪与刑部员外郎王翛、宛平主簿任询、前卫州防御判官阎恕、承事郎高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尉王景晞、进义校尉任师望都被连坐,因与居实等人交互传递消息、出主意,有的人让元鼎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被罚打八十杖棍,王翛、蔡珪、任询、阎恕、高复亨、翟询各被罚打四十鞭,景晞、师望各被判徒刑两年。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授蔡珪为黄河以东的北路转运副使,又入朝任修撰,升迁为礼部郎中,封为真定县男。蔡珪已经患了风病,嗓音嘶哑不能说话,于是授他为潍州刺史,同朝官员都已入朝奏议,唯独不见蔡珪入朝奏议。世宗因此谴责右丞唐括安礼、参政王蔚说:“你们读书习史,其中也有不能说话却可以从政的人吗?”又对中丞刘仲诲说:“蔡珪患了风病不能入朝奏议,你们为什么不纠弹他呢?人家说你们为朋党相互掩饰,如今看来果真是这样。”蔡珪于是退休,不久去世。蔡珪的文章有《补正水经》五篇,《南北史志》三十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阳志》十二卷,文集五十五卷。《补正水经》《晋阳志》,文集今存,其余的都已亡佚。(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杨万里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注】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无那:无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并非眼前的实景,为虚写。B.诗中虽然写“梦入”,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感觉恍若梦境。C.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D.“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2)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分析时不能笼统的答表达了作者或感伤或愉悦的感情,要说具体,再结合所涉及到表达思想感情的诗句作具体的分析。【解答】(1)B.“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感觉恍若梦境”说法错误,“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诗句中是诗人真的梦见了家乡的海棠,抑或诗人假托梦境表达思念之情,并非见眼前之景感觉恍若梦境,“海棠开”并非眼前所见之景。(2)首联中,“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诗一开头就点了题,表现故园(家乡)的海棠。今日天气放晴,想得家乡海棠应该开花了吧。诗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既然现实中不得归乡,那就在梦中看看故乡吧。梦中美丽的海棠开得正艳,象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一年过社燕方回”,燕子又飞回来了,“欲堕还飞絮往来”,柳絮纷飞,飘落天涯,这些景物更勾起了诗人浓烈的思想之情;尾联“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诗人说这春光太美了,我都像把它吃下,可惜吃不得,那我就用诗歌把它招到酒杯中来吧,我要用笔记下这美丽的春光。表现了诗人的爱春、惜春之情;颔联“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抓住“独”,便可把握诗人的“孤寂”之情。春天到了,万物都蓬勃生长,到处一片生机。而诗人却感慨自己老了,传达出一种年华逝去而功业无成的感伤之情。答案:(1)B(2)①思乡之情。写故园海棠花开、眼前燕回絮飞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发思乡之情;②爱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诗人爱之欲餐,表达了爱惜春天之意;③年华老去,愁对春光的孤寂之情。诗人在春光中孤独地老去,抒发枉抛光阴之叹。白话译文:今天天气晴朗,春风和暖,正是家乡海棠开花的时候;我在梦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开了,这繁花就像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此时虽大地回春,万物欣欣向荣,但人却老了;每年过了社日,燕子才飞回来。春天像青又像白、不浓又不淡的天色,正是初晴景象;就在这春空里,柳絮将飞又落下。无奈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做的酒杯中来吧。诗歌赏析:诗开头点题,写春晴怀念故园(家乡)的海棠。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海棠,真的梦见家乡繁花似锦的海棠。当然,也不一定真的做了这种好梦,诗人有时喜欢假托梦境来表现极端想念。也就是借“有所梦”,来表现“有所思”。如果以为诗中写梦,都是真的做梦,那就被诗人瞒过了。写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表达思念之情。颔联、颈联写梦醒之后,眼前所见之景。第三句,“万物皆春”明点“春”字。作者从春日海棠开花,想到万物回春,又联想到自己将要老了。春天,古时叫“青春”,后来,人在青年时期也叫“青春”。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谐的,都富有生气。可是这里却把春景和老人摆在一起,这不仅不协调,而且形成一种对比,是生气勃勃和衰飒老气的对比。这里有意拿春景来反衬自己虚度年华,寄托了无限感慨,也激起了对春天的热爱。第四句,“一年过社”暗点“春”字。这里说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鸟,过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从南方海岛上飞回。这一句和上句相呼应,以燕子飞回,补充说明“万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第三联出句写空中浮云,时多时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浓或淡,正是初晴景象。对句以直白之语,将柳絮将飞又堕的神态写出来。这柳絮像是要掉下来,却又飞上去,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飘个不停。这一联也是形容“万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联说,无奈(无那)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遣诗)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美玉)做的酒杯中来吧。晋朝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说“秀色若可餐”,作者在这里一反其意,说春光“餐不得”;然而却又天真地设想:吟诗,让诗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连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这种浪漫天真的构思,表现了作者热爱故园春光的真挚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示:当生与义不可兼顾时,要“舍生而取义者也”;当面对比死亡还让人厌恶的事情时,“故患有所不辟也”。(2)李商隐在《锦瑟》中曲折反复表达自己对往昔追忆的怅然若失,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如此,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亦是如此。【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舍生而取义者也故患有所不辟也(重点字:患、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重点字:已、惘)(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恰)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时代变迁。词语也同样存在的现象,一些词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本次修订就删除了一些过时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以及个别见词明义、查阅价值不大的词语。如单放机、八进制、夯机、打柴等。这样的词汇更新,自汉语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只是速度时快时慢。就像一条河流,不断有新溪流汇入,也一直有水分蒸发。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更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权威辞书的与时俱进,背后是汉语言词汇系统及表达的更新,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结合语境读懂句段的意思,根据前后联系,选用意思相符的成语。(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在反复朗读句子的基础上,根据语意语感,诊断出句子的具体病因,并找出修改之法。(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先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根据语境,分析修辞的作用。【解答】(1)第一空,结合语境“时代变迁”,此处是说社会发展的迅猛壮阔,可以用“波澜壮阔/大气磅礴/日新月异/欣欣向荣”。“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或笔力雄浑。“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欣欣向荣”:草木长的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后用于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的景象。第二空,结合语境“一些词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此处是说词语会有新旧更替的现象,可以用“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指生物体经常不断地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吐故纳新”:比喻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第三空,结合语境,此处是说“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短暂出现,可以用“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昙花一现”:比喻事物像昙花那样一出现就很快就消失。“转瞬即逝”:形容转眼之间就很快消失。(2)原句的语病有:一面对两面、逻辑不当。一面对两面:“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是肯定的意思,“更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意思不确定了,所以是一面对两面。修改意见:在句首加上“能否”:逻辑不当:句中逻辑混乱,按照要重程度,“生命力的体现”应该要高于“进入辞书的标准”,所以,两者顺序应该调换一下。故修改为:能否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能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更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3)联系前文“这样的词汇更新,自汉语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分析划线句子“就像一条河流,不断有新溪流汇入,也一直有水分蒸发”可知,划线句子是把“汉语”比作了“一条河流”;把“词汇更新”比作了“不断有新溪流汇入”;而把词汇淘汰比作了“水分蒸发”。此处通过比喻,能给人丰富的想象,能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能把抽象的词汇更替现象变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答案:(1)①波澜壮阔/大气磅礴/日新月异/欣欣向荣②新陈代谢/吐故纳新③昙花一现/转瞬即逝(2)能否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能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更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3)构成:本体为汉语,喻体为河流;本体为词汇更新,喻体为一条河流有新溪流汇入;本体为词汇淘汰,喻体为水分蒸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