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篇目一]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他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他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但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篇目二]登高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大历二年,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趁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还有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像浓云一样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抱病登台,目睹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万千情绪涌上心怀,浓缩成苍凉诗意,诵成名篇。[篇目三]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愤而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进而又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即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和敬畏,他们与山水“相看两不厌”,欣赏着“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茫幽远,领略着“天姥连天向天横”的高峻雄壮,品味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悲凉凄清……山水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大的寄托,已经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对古代文人的这种山水情结,你怎么看?参考答案:(看法一)文人自古多寂寥,不得志之时,便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躁,来理一理纷乱的思绪,抚慰一下受伤的心灵。在这种情景下,古代文人便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导引下投向了山水的怀抱。(看法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给予中国文人太多的灵感与情思,中国文人亦有太多的话语想对山水诉说,有太多的情感要对山水表达!中国文人于山水便有了丝丝缕缕挥之不去的情结!(看法三)自然山水的协调使隐逸文人纵情山水。从孔子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给仕途遭受挫折和磨难的文人找到了心灵归宿,提供了契合社会现状的生存方式,既能明哲保身又不与乱世同流合污。所以归隐的地点——幽山静水,不单是隐逸文人的栖身之所,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梦游天姥吟留别[篇目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根据诗歌内容,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参考答案:①追求自由②不开心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权贵的蔑视,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学习任务一品味诗歌的意境活动一:“湖月照我影……渌水荡漾清猿啼”这几句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参考答案:这几句写诗人梦境的起点。诗人月夜飞渡镜湖,来到溪水清澈的剡溪,听到猿猴的清啼。而这还是谢灵运当年住过的地方,谢公喜爱游山,正暗含诗人此时的行为,无突兀之感。表现出了风景清静、幽雅的特点。活动二:在诗人笔下,“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前后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对天门打开后的景象描写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前者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氛围,让人心惊胆战;后者则是一片光明灿烂,神奇美好。洞天中的美好景象正是诗人心中所向往、所追求的极乐世界,梦境至此达到高潮,诗人的想象愈加无拘无束。活动三:《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留别诗。作者没有用自己的天才来抒写离愁别绪,而是极力渲染梦游仙境的壮美,为什么?参考答案:①李白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仙境来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②用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并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神仙世界虚无缥缈难以寻觅,就应在人世间像神仙一样纵情山水恣意游乐,决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诗人借仙境来表现自己蔑视权贵、旷达乐观的精神。学习任务二赏析诗歌的语言活动四:“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惟”“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两句诗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参考答案:情感:“惟”“失”和“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一样,包含着诗人的失意与深沉的感慨,以及梦醒之后的留恋和惋惜。人生态度:一方面,这两句诗反映李白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理想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梦破灭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活动五: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这两句是不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分析。参考答案:①这两句诗表现了李白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②它是全诗的诗眼。因为全诗主体虽然是写梦境,写幻想世界,目的却是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表现诗人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及对现实的不满。因此这两句诗与全诗意旨是统一的。学习任务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活动六:诗人梦游的是天姥山,却先写瀛洲、五岳、天台山等,有何用意?参考答案:①以虚衬实,瀛洲难求,而天姥可睹,因而才梦游天姥而不梦游瀛洲。同时,把天姥山与神山瀛洲并提,使天姥山也带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后面梦境的描写做铺垫。②把天姥山和五岳、天台山等进行对比,突出天姥山的高峻、雄奇,用衬托、夸张的手法营造一种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境界。活动七:第二节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几句诗极力铺叙了怎样的情景?从诗歌整体上来说,这里的铺叙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在石门打开以前,诗人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声响;而石门打开以后,景象是一片光辉灿烂,壮丽非凡。这样,前者就对后者起了烘托的作用,在诗的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阅读下面李白的诗句,试着总结一下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④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⑤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参考答案:①巧妙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恰当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奇特大胆的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诗句。②奇特惊人的想象。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借助仙界,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发思想感情。③不拘一格的诗句。李白的诗句句式不拘一格却能使人更加振奋,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莫使金樽空对月”。④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意识。李白诗歌里饱含着浓郁的个人感情和主观意识,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篇目二]登高根据诗歌内容,恰当填充下面结构图中横线处的内容。参考答案:①俯视:不尽江水②多病登台③忧国忧民,伤时叹己这首诗写诗人重阳节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边辽远空阔的秋景,抒发了诗人穷困潦倒、老病孤愁、流落异乡、忧国伤时的沉郁悲壮之情。学习任务一赏析诗歌的意象活动一:《登高》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哀”字在首联及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①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猴、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②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③“哀”字让诗句中的天、风、沙、猿啸、鸟飞顿时带上了伤感色彩,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同时,这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仅写出了自然之悲象,而且写出了人生之艰难。活动二:颔联选取了哪些意象?画面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①颔联只写了两种意象——落叶、长江,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②落叶无边无际,萧萧而下;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来。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③“萧萧落木”有生命短暂之感,“滚滚长江”表达出时间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之意,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存。诗人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活动三:《登高》一诗中,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①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肖像、身体状况、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使得一个颤颤站立在深秋季节里的满头白发、满脸悲愁、体弱多病、常年漂泊的老者形象跃然而出。②诗人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活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更有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博大胸怀。学习任务二赏析诗歌的语言活动四:本诗颈联哪些字眼富有表现力?试分析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万”字,表明了离乡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字,表明了流落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抒发了羁旅之愁。“百年”,有迟暮之感。“独”字,表明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颈联蕴含了作者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悲凉之情。活动五: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哪些寄寓?参考答案:①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②从尾联句式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③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愁;对祖国多灾多难的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登高》这首诗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然而更多的评论家激赏前六句,对尾联则有些轻视,清代学者沈德潜更给尾联下了“结句意尽语竭,不必曲为之讳”的定评。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参考答案:(观点一)赞同沈德潜等人的观点。①前两联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高浑一气,古今独步。②颈联,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③而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生活困苦,鬓如霜白,困顿衰颓,狼狈失意,以至需要停杯,给人的感觉是无话可说了,软绵无力。(观点二)不赞同沈德潜等人的观点。①诗人的生活状态因“艰难”而“潦倒”,艰难的全部意蕴都在尾联得到了深刻的揭示。②“苦”作副词,这样就使“艰”“难”与“恨”所产生的情绪更浓厚,用字精当,令人拜服。③“繁”“停”二字让人触目惊心,无处宣泄的愁绪只能郁积心头,愈发沉重,且不断补充而来。若多病中的诗人杯酒不停,会加快生命的流逝速度;但停杯则使胸中的抑郁之气不得抒发,同样会导致生命在积重难返的痛苦中快速衰竭。诗人身心濒临绝境,感情更加沉郁,令人倍感压抑,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功力。[篇目三]琵琶行并序根据诗歌内容,恰当填充下面结构图中横线处的内容。参考答案:①银瓶铁骑②感伤自己遭贬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于月夜送客江边而巧遇琵琶女一事,细致地描绘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交代了她坎坷不幸的身世,表现了她的凄凉愁苦之情,寄寓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人还借琵琶女的身世来表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才子之悲。学习任务一赏析诗歌的意象活动一:诗歌第一段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参考答案:①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一幅萧瑟凄伤之景。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早年的情况现在的境况不同点相同点琵琶女“艺压京城、艳盖群芳”(色艺双绝)②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诉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③诗人①“谪居卧病、飘零天涯”(沦落凄凉)用文学艺术形象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技艺,又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之情参考答案:①“身居高位、名动京师”(高官厚禄)
②“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③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境况凄凉)活动二:诗中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是琵琶女,一个是诗人自己。这两个形象各有什么特征?又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填写下表。活动三:《琵琶行并序》中有多处写到月,其中“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些对月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①“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②“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余味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仿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③“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是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中,凄美、哀伤、动人。学习任务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活动四:比喻是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琵琶行并序》第二段运用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了形象可感的实体,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空缺处。比喻诗句声音特点①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②③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④⑤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⑥⑦凄厉参考答案:①大弦嘈嘈如急雨②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④悠扬婉转⑤幽咽泉流冰下难⑥激越雄壮、高亢激昂⑦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活动五:诗中是怎样叙述琵琶女的身世的?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参考答案:本诗采用了主人公自述的形式交代身世。“自言……红阑干”自述身世,分两层。①年少色艺超群,红极一时。“自言”两句写籍贯、住处。“十三……秋娘妒”写才貌双全,色艺出众。“五陵……等闲度”渲染歌女生活的欢乐奢华,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今年”两句是过渡句。②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生活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门前”两句交代生活转折。“商人……红阑干”写嫁作商人妇后孤苦、凄凉、寂寞的生活。手法、作用: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塑造了封建社会中一个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形象。1.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么会给诗人内心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说说你的观点。参考答案:(观点一)音乐认同。由文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背景交代以及诗歌第二段诗人对乐曲的音色、节奏、旋律等进行的准确细致、形象生动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深谙音乐,而今却被迫远离音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听完技艺高超的琵琶女的演奏后会如此激动。琵琶女命运坎坷,技艺高超,她把自己的命运完全用音乐表达出来,才会如此动人。所以,这篇诗作同时展示了诗的魅力和音乐的魅力,堪称“绝唱”。(观点二)身世认同。琵琶女昔年在京城可谓红极一时;白居易青年进士及第在京为官,也是春风得意。琵琶女的命运发生转折的原因是年老色衰;白居易惨遭贬官的原因是不畏权贵,上书言事。琵琶女的归宿是“嫁作商人妇”“江口守空船”;白居易当时的处境是“谪居卧病浔阳城”。诗人和琵琶女有着类似的身世经历。琵琶女无意中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心弦,让这位江州司马泪湿青衫,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年慨叹。2.本课三首诗均是人生失意之作,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失意之情的。参考答案:李白通过梦游天姥的幻境,抒发了自己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怀;杜甫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心系家国的复杂感情;白居易则通过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联想到自己被贬的悲凉境遇,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失意。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潦倒新.停浊酒杯
新:重新B.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C.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D.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睡着解析:C
A项,新:刚刚。B项,快:畅快。D项,暝:昏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B均为介词,在。A项,①动词,弹奏;②介词,替,给。C项,①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②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D项,①连词,来;②介词,把。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青冥浩.荡.不见底C.暮去朝来颜.色.故
D.艰难苦.恨.繁霜鬓解析:B浩荡:形容广阔或浩大。A项,“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来或者超过一般。C项,“颜色”古义:容貌;今义:色彩。D项,苦恨:古义,极其遗憾;今义,痛苦愤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虎鼓瑟兮鸾回车
B.不尽长江滚滚来C.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D.商人重利轻别离解析:B
A项,“鼓”,名词作动词,弹奏;C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D项,“重”“轻”是意动用法,以利益为重,以别离为轻。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身登青云梯
B.古来万事东流水C.间关莺语花底滑
D.终岁不闻丝竹声解析:D
“丝竹”代指音乐,是借代手法。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蓬莱和方丈。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往地方任职,一般也指被贬谪。C.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诗歌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官服,唐代官服制度规定,最低品级的文官服为青色。后人常用“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解析:D
“后人常用‘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错,应是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
?”
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
”和“
”,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杜甫的《登高》以“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衰弱的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答案:(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杜甫在《登高》中用“
,
”描写出秋天萧瑟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象,集中体现了“悲秋”的典型特征。
答案:(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古诗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琵琶行并序》中的“
,
”,表现出诗人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答案:(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6)《琵琶行并序》中,“
,
”是全诗的主旨句,表明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
答案:(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①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②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③。闲征雅令④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注】①梦得: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唐文宗开成三年(838),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禹锡任太子宾客分司,作者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同遭冷遇。本诗即作于此时。②十千: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③七十欠三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④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豪迈之气与身世之慨均隐含其中。B.颔联说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只差三年就七十岁。“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C.颈联说喝酒时引经据典作为酒令,倾听对方吟诵胜过欣赏美妙的音乐。“闲”字体现两人相聚对饮的悠闲愉悦之情,快活自在之态。D.本诗言简意丰,蕴藉深厚,语淡情深,将深情以清语出之,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解析:C
“‘闲’字体现两人相聚对饮的悠闲愉悦之情,快活自在之态”理解错误。根据注解中的背景介绍,诗人与刘禹锡在政治上同遭冷遇,担任闲职,诗人虽有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里的“闲”体现了诗人政治上遭到冷遇,闲极无聊,内心的寂寞愁苦只能借饮酒赋诗来排遣。9.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解析:此诗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此番“闲饮”,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解愁。“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参考答案:①尾联表现了刘、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诗人深重的哀伤愁苦。本次聚饮,意犹未尽,相约再聚饮,足见友情之深厚、真挚;诗人在醉乡中才能陶然,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②写法上,借助想象,虚写菊黄酒熟,共醉陶然的情形,表现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赠
李
白①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①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曾入罗浮山炼丹。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解析:A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错误,首句用的应是比喻的修辞手法。11.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一般涉及形式、内容以及主题,解读时应该结合诗人、背景、诗作,抓住关键点进行答题。“秋来相顾尚飘蓬”写李白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未就丹砂愧葛洪”写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写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尽日痛饮狂歌,意气豪迈。《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李白因向往天姥山美景而梦游仙境,遍访仙山,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主旨,表现其铮铮傲骨,狂荡不羁。参考答案:①漫游漂泊者。杜诗中以“尚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因向往天姥山而梦中漫游,梦醒后的别离漂泊形象是一致的。②寻道求仙者。由杜诗中“未就丹砂愧葛洪”,可见李白热心求道,喜欢炼丹的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仙境,遍访仙山的形象相同。③愤世嫉俗者。杜诗中描写了李白因怀才不遇而“痛饮狂歌”“飞扬跋扈”的佯狂、激愤状态,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世嫉俗的形象十分相似。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13题。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①李白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提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李凭②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注】①吴吟:唱吴地歌曲。②李凭,当时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善于弹奏箜篌著称。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诗的“风生”句与贺诗的“空山”句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音乐带给人的震撼之感,描摹音乐的神奇美妙。B.白诗描摹吟唱声如“风振空林”、江涛海啸,高亢旷远;贺诗摹写乐声的悲抑、清脆、高亢、欢愉等,显得更为起伏多变。C.白诗在描写吟唱声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一个志趣高雅、豁达超脱的诗人形象;而贺诗则没有直接涉及诗人的相关方面。D.两首诗均未对吟唱者(演奏者)的技艺作直接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吟唱者(演奏者),有的只是对音乐及其效果的摹绘。解析:D白诗对吟唱者有正面描写,“朝来果是沧洲逸”表明吟唱者是位隐士。13.同为描摹音乐的“至文”,两诗在意象选择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请概括两者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原因。参考答案:不同之处:①白诗选择意象多清幽脱尘,如万壑、空林、碧溪、松间、霜栗。②贺诗选择意象多富丽华贵,如吴丝、蜀桐、凤凰、桂树等;更富宫廷与神话色彩,如江娥、素女、十二门、紫皇、女娲、神山、吴质等。原因:①吟唱者(演奏者)身份不同。殷十四为山中隐者,而李凭则是宫廷乐师。②诗风不同。李白清新飘逸,意象多自然出尘;李贺奇特瑰丽,意象更富神话色彩。李凭②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住宅建设合同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版婚前财产协议书:婚姻财产分配与权益确认3篇
- 二手住宅租赁2024年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高端酒店资产重组与股权转让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社区食堂个人承包服务协议书3篇
- 2025年户外广告位租用协议3篇
- 2024年网络云服务托管协议(标准版)
- 店铺转让协议
- 橱柜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内墙粉刷班组承包协议书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2024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建筑工地节前停工安全检查表
- 决策的艺术课件
-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 8D报告培训教材(PPT 47页)
-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讨论-文档资料
-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LCMSMSSYSTEM
- 民办非企业单位章程核准表-空白表格
- 派克与永华互换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