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济南市北园高架路段限速90m/s 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是1.85mm C.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D.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30m,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2m/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2m/s B.2.4m/s C.2.5m/s D.3m/s3.下列物体的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刚刚启动的火车 B.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C.绕地球运行的北斗卫星 D.随商场自动扶梯一起运动的乘客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5.“探物”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小车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 C.小车在0~2s和5s~7s的速度相同 D.2s~5s内,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②甲的速度是5m/s③乙在前6秒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3m/s④第4秒时,甲在乙前面10m处⑤到达距出发点10m处,甲比乙少用3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7.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A.10s时两车速度相等 B.5~10s内两车运动的路程相等 C.0~5s,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以4m/s向西运动 D.5~10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8.甲、乙两人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经过标线并开始计时,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A. B. C. D.二.填空题(共7小题)9.甲、乙两辆汽车都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运动。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5,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1.换算5m=mm;0.5h=s;72km/h=m/s。12.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战的新铅笔上,小战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那么以铅笔为参照物,刻度尺是的;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m/s。13.如图所示是汽车里配有的速度计,其示数为,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若汽车保持这个速度行驶,经过2h行驶的路程是km。1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他们都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速度;经过8s,甲、乙之间的距离是m。15.单位换算:360mm=m;72km/h=m/s;6min=h。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80”的含义是什么?“福州市60km”的含义是什么?(2)若此时是8:00,按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福州?并求到达福州的具体时间。17.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精度可以达到±10cm.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53s反射回来18.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问题。站名到点开点里程/千米北京南始发15:00—济南西16:2516:27406南京南18:2418:261023常州北18:5518:571153上海虹桥19:34终点1318(1)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时间是h。(2)计算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保留1位小数)19.飞机在一次飞行任务中会经历起飞、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阶段。图甲、乙分别为某飞机从A地飞到B地(两地相距1500km)过程中的s﹣t图像和v﹣t图像。(1)飞机定速巡航阶段的时长是min;当飞机航行了1000km路程时,飞机的速度为km/h。(2)求飞机定速巡航阶段飞行的路程。(3)求飞机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20.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义是;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多少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答案BBDDDCCD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济南市北园高架路段限速90m/s 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是1.85mm C.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D.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济南市北园高架路段限速90km/h;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1.85mm;C.物理课本厚1指宽,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人脉搏的跳动可能是每分钟65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30m,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2m/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2m/s B.2.4m/s C.2.5m/s D.3m/s【分析】求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全程一共30m,所以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都是15m由v=知,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物体全程时间:t=t5+t2=7.3s+5s=12.5s物体全程时间的平均速度为:。故选:B。【点评】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v=去计算,不能用v=去计算。3.下列物体的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刚刚启动的火车 B.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C.绕地球运行的北斗卫星 D.随商场自动扶梯一起运动的乘客【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解答】解:A、刚刚启动的火车速度越来越快,故A错误;B、从树上掉下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故B错误;C、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故C错误;D、站在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观察图象,明确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去分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2s内,甲,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选项B正确;C、0s~8s内,甲,则甲,选项C正确;D、甲同学从3s开始行走,用时4s甲==1.25m/s;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5s末行走了5m,则乙的速度:v乙==0.625m/s。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分析图象,根据图象上的信息做出选择。选项D的解析也可以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甲和乙的运动快慢:甲和乙在8s末运动的路程相同,但甲所用时间比乙少,则甲运动的比乙快,即甲的速度比乙大。5.“探物”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小车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 C.小车在0~2s和5s~7s的速度相同 D.2s~5s内,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分析】AD、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B、在0~2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s﹣t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在0~2s运动的路程为2m,在5s~7s的路程为4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速度是否相同。【解答】解:AD、由图象可知,小车是静止状态,小车的位置不变,故A错误;B、在0~2s的时间内,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在2~2s运动的路程为2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速度不相同。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看清图象的各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特点。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②甲的速度是5m/s③乙在前6秒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3m/s④第4秒时,甲在乙前面10m处⑤到达距出发点10m处,甲比乙少用3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分析】①根据图甲图线分析回答;②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甲的速度;③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乙在前6秒内运动的平均速度;④根据图像分别读出第4秒时甲、乙通过的路程,然后求出两者的距离;⑤根据图像分别读出到达距出发点10m处,甲、乙所用的时间,据此求出两者时间差。【解答】解:①由图像可知,甲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甲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由图像可知,甲在1s内通过的路程s甲=5m,则甲的速度为:v甲===5m/s;③由图像可知,乙在7s内通过的路程s乙=20m,则乙的平均速度为:v乙==≈3.33m/s;④由图像可知,第8s时甲=20m,乙通过的路程s'乙=5m,因甲、同时,所以甲−s'乙=20m−5m=15m,故④错误;⑤由图像可知,甲到达距出发点10m处时用的时间t4=2s,乙到达距出发点10m处时用的时间t2=8s,则甲比乙少用t=t2−t1=4s−2s=3s,故⑤正确。综上,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于图像题学生不太习惯,做题时应注意读懂图,再结合匀速运动的知识求解。7.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A.10s时两车速度相等 B.5~10s内两车运动的路程相等 C.0~5s,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以4m/s向西运动 D.5~10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分析】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像中的数据,可得甲、乙的速度;根据二者的速度大小,可判断两车的相对运动情况。【解答】解:AB.读图像可知,甲,乙自离起点20m运动到离起点60m处,在0~10s内匀速运动甲前5s是静止的,自第5s到第10s运动了60m,它的速度为故AB错误;C.前5s甲静止4m/s,甲以4m/s向西运动;D.2~10s,甲车速度大于乙车,乙是向西运动的。故选:C。【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的应用题,难度适中。8.甲、乙两人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经过标线并开始计时,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A. B. C. D.【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速度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A、甲、乙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甲、乙都在做加速运动;CD、由图可知,故甲,相同时间,乙运动路程长,故C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象中物体速度的判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突破。二.填空题(共7小题)9.甲、乙两辆汽车都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3;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东运动。【分析】根据图象利用v=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得出,结合图象两车的速度大小,利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即可判断出乙车的运动方向。【解答】解:①由s﹣t图象可知:t表示运动的时间,s表示运动的路程,甲所用时间是3s则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②通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少,因此甲的速度大于乙,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故答案为:5:3;东。【点评】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5,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3:5;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分析】(1)知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和速度之比,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解答】解:由v=可知,甲====;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故答案为:8:5;2:4【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求比值问题是要细心,以免颠倒顺序而出错。11.换算5m=5×103mm;0.5h=1800s;72km/h=20m/s。【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因为1m=103mm,所以3m=5×103mm时间单位的换算6.5h=0.2×3600s=1800s速度单位的换算故答案为:3×103;1800;20。【点评】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时,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即可;同时对某些物理量的单位的由来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可借助于物理公式去理解。12.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战的新铅笔上,小战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那么以铅笔为参照物,刻度尺是静止的的;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0.036m/s。【分析】(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2)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刻度尺的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注意起始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据公式v=计算出小虫的爬行速度。【解答】解:(1)以铅笔为参照物,刻度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2)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因此该物体的长度为18.00cm=0.1800m。小虫爬行的速度v===0.036m/s。故答案为:静止的;4.0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刻度尺的正确读数、速度的计算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13.如图所示是汽车里配有的速度计,其示数为60km/h,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汽车每小时行驶60km。若汽车保持这个速度行驶,经过2h行驶的路程是120km。【分析】汽车速度表的单位为km/h,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解答】解:由图可知,速度表的指针在60处;根据速度的定义。根据可得,经过2h行驶的路程s=vt=60km/h×2h=120km。故答案为:60km/h;汽车每小时行驶60km。【点评】本题考查汽车速度表的应用。1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他们都做匀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选填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速度;经过8s,甲、乙之间的距离是0.8m。【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2)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3)知道甲乙的速度,知道运动时间,求出甲乙通过的路程,求出甲乙相距多远。【解答】解:(1)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由图象知v甲===0.2m/s乙===0.3m/s,v甲>v乙;(3)由v=可得则经过8s,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5m/s×8s=1.8m;乙通过的路程:s乙′'=v乙t''=0.1m/s×2s=0.8m.所以甲乙相距Δm=4.6m﹣0.5m=0.8m.故答案为:匀速;大于【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与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对应关系。15.单位换算:360mm=0.36m;72km/h=20m/s;6min=0.1h。【分析】1mm=10﹣3m。【解答】解:360mm=360×10﹣3m=0.36m;;。故答案为:8.36;20。【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80”的含义是什么?“福州市60km”的含义是什么?(2)若此时是8:00,按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福州?并求到达福州的具体时间。【分析】(1)标志牌显示此地到福州市的路程s=60km,限速v=80km/h;(2)根据t=计算到达福州需要的时间,根据此时的时间计算到达福州的具体时间。【解答】解:(1)交通标志牌“8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80km/h;“福州市60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福州市还有60km;(2)由可知=45min此时是8:00,所以到达福州市的时间为:t′=3:00+45min=8:45。答:(1)“80”的含义是该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km/h;“福州市60km”的含义是从该标志牌到福州市还有60km;(2)按这样的速度到福州市还需要45min,8:45到达福州市。【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要求学生认识标志牌,并能灵活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17.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精度可以达到±10cm.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53s反射回来【分析】激光传到月球的时间是激光总传播时间的一半,已知光速,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光速v=3×108m/s到月球所有时间t=×2.53s=4.265s∵v=∴地球到月球的距离s=vt=3×108m/s×6.265s=3.795×108m=4.795×105km;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3.795×103km。【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8.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问题。站名到点开点里程/千米北京南始发15:00—济南西16:2516:27406南京南18:2418:261023常州北18:5518:571153上海虹桥19:34终点1318(1)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时间是4.57h。(2)计算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保留1位小数)【分析】(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路程和时间;(2)利用速度公式得到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速度。【解答】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时间为:19:34﹣15:00=4h34min4.57h;(2)由列车时刻表可知,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路程为1318km=≈288.4km/h。答:(1)4.57;(2)该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88.7km/h。【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计算,关键是能够从列车时刻表中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