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第二次适应性训练九年级历史试卷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道试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旧贵族利益触动最大的是()A.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 D.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后,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改革前贵族子弟大多依靠门第田宅的多寡授予官职,所以此项内容对贵族特权打击最大,A项正确;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发展,排除B项;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针对的是平民百姓,排除C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2.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归:书同文字”。这则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哪些措施①统一文字②统一货币③统一度量衡④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式,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统一的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规范文字;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D符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3.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下面对四幅图中的古中国农业工具表述正确的是()图一图二图三图四A.图一出现于春秋时期,推动井田制发展B.图二是三国时期翻车,推动了耕作技术进步C.图三工具推动唐朝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D.图四反映出了南朝时期水稻的育秧移栽技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图三是唐朝改进的农具——曲辕犁,曲辕犁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C项正确;图一的铁农具出现与春秋时期,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排除A项;翻车是取水灌溉的工具,排除B项;图四的秧马出现于宋朝,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列对两宋时期的宋辽盟约、宋夏合约、宋金议和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给少数民族岁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②双方和谈签订合约,利于边境贸易兴旺③都向少数民族称臣,说明两宋积贫积弱④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促使民族交融加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宋辽盟约、宋夏合约、宋金议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盟约、宋夏合约、宋金议和的共同之处有:都是宋朝给少数民族岁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双方和谈签订合约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有利于边境贸易兴旺;都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促使民族交融加强;①②④正确,A项正确;宋辽盟约是宋辽结成兄弟之盟,宋夏合约是夏向宋称臣,③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5.为了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王安石采取“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这是王安石变法哪一项措施()A.募役法 B.保甲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神宗时期,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方田均税法的施行消除了隐田逃税现象,丈量出大量隐瞒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减经了农民的负担,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D项正确;募役法的颁布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排除A项;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排除B项;农田水利法与题干材料“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册封五世达赖②设置驻藏大臣③设置伊犁将军④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53年,顺治正式赐予西藏地方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①②③④,A项正确;而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7.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英国由此获得了()①领事裁判权②鸦片贸易合法化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英国由此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①③④正确,D项正确;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②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8.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A.中外敌对势力联合绞杀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C.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并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同时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A项正确;内部变乱也是许多农民起义分裂失败的重要因素,如元朝红巾军起义就是因为内部团结被瓦解,部下杀死首领,再加上元军和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而失败,排除B项;中央军队与地方军队的武装联合绞杀,历来就有,不属于“新情况”,排除C项;敌人的长期封锁,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就发生过,不属于“新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9.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握”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式武器和新制度C.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D.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洋务运动是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所以材料中的“旧物”是指旧制度,“新貌”是指新式武器,“新心”则是新的制度,所以“握旧物”和“新其心”分别是指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D项正确;材料中的“旧物”是指旧制度,“新貌”是指新式武器,“新心”则是新的制度,ABC三项对“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旧”与“新”的对象表述均不准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0.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是()A.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兴起 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C.中国人民掀起义和团运动 D.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野心,于是出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B项正确;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不属于19世纪末,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的时间是1899年-1900年9月,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排除C项;清政府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11.某同学编排了一个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舞台剧,其中片段编排正确的有()①领主将庄园中“自营地”的收入全部收归自己手中②佃户一般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工作满4天,才可耕种自己的“份地”③自由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和土地,但土地时常被领主没收④庄园内发生纠纷后,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领主将庄园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自营地的收入全部收归自己手中,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庄园内发生纠纷后,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①④正确,C项正确;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不能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②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2.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推论A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的民主共和制度逐步形成B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C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D1804年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拿破仑法典》在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A.A B.B C.C D.D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在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最初建立的是松散的邦联制,联邦制是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的,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君主立宪派上台建立政权,但并没有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漫画名为《“联合”的新生儿》,漫画中丘吉尔和罗斯福手拿魔术棒,正在庆祝一个名为“UNITY”的“新生儿”诞生,这个“新生儿”指的是()A.《凡尔赛条约》 B.《联合国家宣言》C.《波茨坦公告》 D.《开罗宣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联合”的新生儿》、194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新生儿”是《联合国家宣言》。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凡尔赛条约》签署于1919年6月,排除A项;《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排除C项;《开罗宣言》发布于1943年,排除D项。故选B项。14.1945年1月,盟国赔偿委员会代表宣布:只允许日本维持最低限度经济所必需的设备,其余一律拆除。但到了1951年,美国放弃了拆除日本工厂的设备,并且提出不要日本赔款。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背景是()A.美苏冷战下大国对峙加强 B.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需要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1945年1月,盟国赔偿委员会代表宣布:只允许日本维持最低限度经济所必需的设备,其余一律拆除。但到了1951年,美国根本放弃了拆除日本工厂的设备,并且提出不要日本赔款。”可知,美国对日本的态度的转变,由抑制日本变为扶植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战败国,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压制日本的发展。美苏冷战开始后,美苏形成对峙局面。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A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1991年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材料与“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与美国经济发展措施比较,共同点有()A.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调动农民和工人生产积极性 D.都逐渐摆脱了经济大危机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由国家强制实行发展计划;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施新政用国家干预的手段发展经济和缓解危机。因此,二者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与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不符,排除A项;苏联五年计划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这一时期苏联正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试题,计3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秦长城图B明长城材料二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察为主。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材料一中①处是秦长城的起点________(地名);②处是明长城的起点________(地名)。(2)列举一例唐朝治边政策体现“以怀柔、羁察为主”特点的具体史实。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其治边特点形成的原因。(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呈现多元一体特点认识。答案:(1)①.临洮②.嘉峪关(2)史实: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粟末首领为渤海郡王。原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唐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3)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坚决与国家分裂分子作斗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权;保持政局稳定,增强国力等。【解析】【小问1详解】①根据材料一“图A秦长城”可知,材料一中①处是秦长城的西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因此,①处填写“临洮”。②根据材料一“图B明长城”可知,②处为明长城的西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因此,②处填写“嘉峪关”。【小问2详解】史实:根据题干“以怀柔、羁察为主”可知,唐朝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因此,可列举以下史实: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粟末首领为渤海郡王。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之所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治边政策),一是唐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正确处理好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统治者巩固统治必须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是唐朝国力强盛,增强了统治者的自信心,为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以灵活多样著称,唐统治者在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时,能从各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实行不同的开明政策。【小问3详解】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主流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组成,经过交融再同时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多元一体格局特点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对这一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典型的促进民族融合的事件有民族的迁徙、民族的改革、经济文化的交往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联系和管辖不断加强,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使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各民族人民共同来建设我们祖国,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这一民族原则。因此,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坚决与国家分裂分子作斗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权;保持政局稳定,增强国力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蒋廷敝编著:《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材料一中图A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与图A条约相比,图B条约中日本在华获得的新权益是什么?图C条约哪一条款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2)列举一例洋务派为实现“自强”创办的企业名称。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从李鸿章到康有为对“学习西方”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答案:(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2)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列举一例即可);变化:从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原因:洋务运动虽然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但是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使得民族资产阶级认识到,只有改变制度,才能让清政府实现真正的富国强兵。(3)中国近代社会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导致了国家落后挨打,国家主权遭受严重侵害;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不断探索中国的救亡之路。(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图A《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一“图B《马关条约》签订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根据材料一“图C《辛丑条约》签订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傀儡,是列强在华利益的代言人,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根据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知,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持清政府的原有制度;根据材料“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可知,康有为主张变法强国。所以,两者变化是从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变化的原因是洋务运动虽然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但是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使得民族资产阶级认识到,只有改变制度,才能让清政府实现真正的富国强兵。【小问3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答案不唯一,不固定,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近代社会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导致了国家落后挨打,国家主权遭受严重侵害;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不断探索中国的救亡之路。18.某学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殖民主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殖民帝国】材料一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于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一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亚非觉醒】材料二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一一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万隆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一一九下教材(2)依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一战后“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结合所学,分析“万隆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零和博弈】材料三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时期阶段图中火箭上的“HATO”指的是“北约”军人的身上都带有本国货币的符号。1775—1897美洲扩张时期1898—1945海外扩张时期1946—1991全球称霸时期(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隐蔽殖民】材料四(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综上所述,你对近代以来的殖民主义有何认识?答案:(1)特点:欧洲称霸全球,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原因: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的状态;经济上,西欧的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其他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万隆精神是在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3)军事上:建立北约;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形成两极格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