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工艺方案TOC\o"1-2"\h\u19185第1章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概述 391811.1智能化生产的背景与意义 391501.1.1背景分析 3299171.1.2意义 3320421.2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现状分析 4264921.2.1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4318201.2.2信息化管理 4271931.3智能化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425673第2章智能化生产线规划与设计 540342.1生产线布局设计原则 5206842.2陶瓷生产设备选型与配置 5209942.3智能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65460第3章原料处理工艺智能化 6314113.1原料处理工艺流程优化 6286753.1.1工艺流程概述 6177863.1.2工艺流程优化措施 6296473.2自动配料系统 7122403.2.1系统构成 7279683.2.2配料精度控制 7197813.2.3系统优势 7241013.3原料混合与均化 7273693.3.1混合设备选择 7204513.3.2混合工艺参数优化 7253023.3.3均化工艺 731050第4章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化 8187394.1模具设计与分析 8235804.2智能化模具加工技术 897684.3模具在线检测与调整 824479第5章成型工艺智能化 9196105.1成型工艺流程优化 9227735.1.1优化目标 970865.1.2优化方法 9141025.1.3优化效果 9105845.2自动化成型技术 9306115.2.1技术概述 916765.2.2技术特点 9293345.2.3应用案例 945515.3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 9163125.3.1技术原理 9130635.3.2技术优势 10170575.3.3应用实践 1029811第6章干燥工艺智能化 1096136.1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10177226.1.1干燥工艺概述 10310286.1.2参数优化方法 10246926.2智能化干燥设备选型与应用 10114236.2.1智能化干燥设备类型 10245876.2.2设备选型依据 11258386.3干燥过程监控与调节 1110196.3.1监控系统设计 11153996.3.2调节策略 1114430第7章窑炉烧成工艺智能化 11264857.1窑炉烧成工艺优化 11310187.1.1窑炉结构优化 1121907.1.2烧成曲线优化 11267617.1.3窑炉操作参数优化 12192227.2智能化窑炉控制系统 12218017.2.1系统架构 12138727.2.2烧成参数在线检测 1261517.2.3控制策略与算法 1270837.2.4人机交互界面 12116387.3烧成过程在线监测与调整 1264977.3.1在线监测技术 12193127.3.2数据分析处理 1217307.3.3工艺参数调整 1219167.3.4智能优化与决策 1214253第8章釉料制备与施釉工艺智能化 13288408.1釉料制备工艺优化 1317878.1.1釉料配比优化 13262168.1.2釉料制备过程控制 13282608.1.3釉料制备设备智能化升级 13315758.2智能化施釉设备与技术 13242428.2.1智能化施釉设备 13274488.2.2施釉技术 13251758.2.3智能化施釉参数控制 1396268.3釉料质量在线检测 1396948.3.1在线检测系统构成 13151248.3.2数据处理与分析 1373888.3.3智能预警与故障诊断 14104898.3.4检测结果反馈与优化 1428473第9章质量检测与控制智能化 1481629.1成品质量检测方法与指标 14312569.1.1检测方法 149209.1.2检测指标 14185949.2智能化检测设备选型与应用 1459099.2.1智能化检测设备选型 14195819.2.2智能化检测设备应用 1576019.3质量数据分析与追溯 1568479.3.1质量数据分析 15170939.3.2质量追溯 1522929第10章生产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152540910.1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 151123810.1.1生产数据采集 152893310.1.2生产数据处理 16510510.2生产过程智能监控与调度 16973010.2.1生产过程监控 161900610.2.2生产调度 161163310.3基于大数据的生产决策支持系统 161397410.3.1大数据平台构建 162345010.3.2决策支持应用 17第1章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概述1.1智能化生产的背景与意义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生产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陶瓷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智能化生产技术逐渐被引入到陶瓷行业。本节将从背景和意义两个方面,阐述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的必要性。1.1.1背景分析(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2)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品质、品种、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3)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1.1.2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化生产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资源消耗:通过智能化生产,可以实现精准配料、节能烧成等,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3)提升产品质量:智能化生产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不良品率。(4)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借助智能化技术,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缩短产品研发周期。1.2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的现状:1.2.1智能化设备的应用(1)自动化生产线:大部分陶瓷企业已实现自动化生产线,但设备功能和智能化程度参差不齐。(2)应用:部分企业在搬运、喷涂等环节采用替代人工,提高生产效率。(3)智能检测设备:采用高精度检测设备,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降低不良品率。1.2.2信息化管理(1)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运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过程监控等信息化管理。(2)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3)数据分析与应用:企业通过收集生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1.3智能化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1)生产设备智能化:陶瓷行业将继续加大对智能化设备的研发投入,提高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程度。(2)生产过程数字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3)生产模式个性化:借助智能化技术,实现陶瓷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4)绿色生产:智能化生产技术有助于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环保,推动陶瓷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5)跨行业融合:陶瓷行业将与其他行业如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创新。第2章智能化生产线规划与设计2.1生产线布局设计原则智能化生产线的布局设计是保证陶瓷生产高效、顺畅进行的基础。在布局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规划生产线的空间布局,保证生产流程的连贯性和物流的顺畅。(2)安全性原则: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保证生产线的安全运行。(3)标准化原则: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标准和规范,提高生产线的标准化水平。(4)扩展性原则:预留生产线扩展空间,便于未来技术升级和生产能力扩大。(5)环保性原则: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2.2陶瓷生产设备选型与配置陶瓷生产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是智能化生产线建设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1)先进性原则:选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适应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生产设备。(3)稳定性原则:选用功能稳定、故障率低的设备,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具体设备选型与配置如下:(1)陶瓷原料处理设备:包括破碎机、球磨机、混料机等,用于陶瓷原料的制备。(2)成型设备:包括自动压机、挤出机、干压机等,用于陶瓷制品的成型。(3)干燥设备:包括辊道干燥窑、箱式干燥器等,用于陶瓷制品的干燥。(4)窑炉设备:包括隧道窑、梭式窑等,用于陶瓷制品的烧成。(5)釉料制备设备:包括球磨机、搅拌机等,用于陶瓷釉料的制备。(6)检测与包装设备:包括自动检测设备、包装设备等,用于陶瓷制品的质量检测和包装。2.3智能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化生产线控制系统是保证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保障。控制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1)硬件设计:选用高功能、可靠性强的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构建稳定的硬件平台。(2)软件设计:根据生产工艺需求,开发具有良好人机界面、功能完善的控制软件,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参数调整和故障诊断。(3)网络设计:建立高速、稳定的工业以太网,实现生产线各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和信息共享。(4)控制策略: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陶瓷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5)系统集成:将控制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物流系统等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以上设计,使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稳定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环保功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第3章原料处理工艺智能化3.1原料处理工艺流程优化3.1.1工艺流程概述在陶瓷行业中,原料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原料处理工艺流程,我们进行了智能化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后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检验、配料、混合、均化等环节。3.1.2工艺流程优化措施(1)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原料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保证原料质量符合生产要求。(2)根据原料特性,调整配料比例,实现原料的最佳配比,提高产品质量。(3)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各环节的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3.2自动配料系统3.2.1系统构成自动配料系统主要由料仓、输送设备、称重设备、控制系统等组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配置。3.2.2配料精度控制(1)采用高精度称重传感器,保证配料精度。(2)通过控制系统对配料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降低误差。(3)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对配料过程进行优化,提高配料精度。3.2.3系统优势(1)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2)配料精度高,保证产品质量稳定。(3)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3原料混合与均化3.3.1混合设备选择根据陶瓷原料的特性和生产要求,选用适合的混合设备,如卧式混合机、立式混合机等。3.3.2混合工艺参数优化(1)调整混合时间、转速等参数,使原料混合均匀。(2)根据原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混合温度,保证混合效果。(3)对混合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混合质量。3.3.3均化工艺(1)采用均化设备,如均化仓、均化搅拌机等,实现原料的均匀分布。(2)优化均化工艺参数,提高均化效果。(3)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均化过程的自动控制,保证均化质量。本章对陶瓷行业原料处理工艺智能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工艺流程优化、自动配料系统、原料混合与均化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为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第4章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化4.1模具设计与分析陶瓷制品的质量与模具设计密切相关。本章首先对模具设计与分析进行探讨。模具设计主要包括陶瓷制品的形状、尺寸、精度及模具材料的选择。在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及准确性。同时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对模具进行分析,预测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模具优化提供依据。4.2智能化模具加工技术陶瓷行业对模具加工精度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化模具加工技术应运而生。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智能化模具加工技术:(1)数控加工技术:利用计算机数字控制(CNC)机床,实现模具的自动化、精确化加工。(2)激光加工技术:利用激光的高能量、高精度特点,对模具进行切割、雕刻等加工。(3)电火花加工技术:通过电火花腐蚀作用,对硬质合金模具进行高精度加工。(4)加工技术:将工业应用于模具加工领域,实现自动化、柔性化生产。4.3模具在线检测与调整为了保证陶瓷制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模具在线检测与调整技术。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模具在线检测与调整方法:(1)视觉检测技术:利用摄像头捕捉模具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模具尺寸、形状、缺陷的实时检测。(2)触觉检测技术:通过触觉传感器,获取模具表面信息,实现对模具尺寸、形状的在线检测。(3)激光检测技术:利用激光传感器,对模具进行高精度测量,实时监测模具磨损情况。(4)自适应调整技术:根据检测结果,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整模具位置、压力等参数,保证陶瓷制品质量稳定。通过上述智能化技术,陶瓷行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将实现高效、精确、自动化生产,为提高陶瓷制品质量奠定基础。第5章成型工艺智能化5.1成型工艺流程优化5.1.1优化目标针对陶瓷行业成型工艺,本章旨在通过智能化技术对现有成型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5.1.2优化方法(1)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找出影响成型质量的关键因素;(2)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成型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3)通过仿真模拟,优化成型工艺参数,实现成型工艺流程的智能化调控。5.1.3优化效果实施成型工艺流程优化后,预计可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降低不良品率20%,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5.2自动化成型技术5.2.1技术概述自动化成型技术是指采用工业完成陶瓷成型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5.2.2技术特点(1)高精度: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保证成型精度;(2)高效率:可连续工作,提高生产效率;(3)适应性:可根据不同产品类型和工艺要求进行快速换型和调整;(4)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生产风险。5.2.3应用案例某陶瓷企业采用自动化成型技术,实现了成型车间无人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5.3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5.3.1技术原理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5.3.2技术优势(1)实时性: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觉问题;(2)准确性: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检测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智能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自动调控;(4)预防性: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预防潜在的质量问题。5.3.3应用实践某陶瓷企业引入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有效降低了不良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第6章干燥工艺智能化6.1干燥工艺参数优化6.1.1干燥工艺概述干燥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能耗。传统的干燥工艺主要依赖人工经验进行调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资源浪费。本章将重点探讨如何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6.1.2参数优化方法(1)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智能优化算法,对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2)通过建立干燥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能耗之间的数学模型,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和优化;(3)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生产数据进行挖掘,找出干燥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6.2智能化干燥设备选型与应用6.2.1智能化干燥设备类型根据陶瓷干燥工艺的特点,选用以下智能化干燥设备:(1)热风循环干燥机:利用热风循环技术,实现快速、均匀的干燥效果;(2)微波干燥设备: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提高干燥速度和产品质量;(3)红外干燥设备:通过红外线加热,实现干燥过程的快速、高效。6.2.2设备选型依据(1)根据陶瓷产品的类型、产量和干燥要求,选择适合的干燥设备;(2)考虑设备的技术功能、能耗、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因素;(3)评估设备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售后服务和市场口碑。6.3干燥过程监控与调节6.3.1监控系统设计(1)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关键参数;(2)构建监控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实现数据实时分析和处理;(3)通过人机界面,实时显示干燥过程参数,便于操作人员了解干燥状态。6.3.2调节策略(1)根据实时监测数据,通过预设的调节算法,自动调整干燥设备的工作参数;(2)引入自适应控制技术,使干燥过程在动态变化中保持最佳状态;(3)建立干燥过程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生产过程稳定。本章从干燥工艺参数优化、智能化干燥设备选型与应用、干燥过程监控与调节等方面,探讨了陶瓷行业智能化干燥工艺的实现途径。为提高陶瓷干燥过程的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第7章窑炉烧成工艺智能化7.1窑炉烧成工艺优化7.1.1窑炉结构优化针对陶瓷产品的特性和生产需求,对窑炉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烧成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内容包括:炉膛尺寸、燃烧器布局、热风循环系统等。7.1.2烧成曲线优化根据不同类型陶瓷产品的烧成特性,制定合理的烧成曲线,实现高温快速烧成,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7.1.3窑炉操作参数优化对窑炉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气氛等)进行优化,保证烧成过程中陶瓷产品的质量稳定。7.2智能化窑炉控制系统7.2.1系统架构构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智能化窑炉控制系统,实现对窑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7.2.2烧成参数在线检测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对烧成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气氛等)进行实时检测,为智能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持。7.2.3控制策略与算法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实现窑炉烧成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烧成质量。7.2.4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便于操作人员实时了解窑炉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7.3烧成过程在线监测与调整7.3.1在线监测技术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烧成过程中的陶瓷产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及时掌握产品质量状况。7.3.2数据分析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觉烧成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为调整工艺参数提供依据。7.3.3工艺参数调整根据在线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窑炉操作参数,保证烧成过程中陶瓷产品的质量稳定。7.3.4智能优化与决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烧成过程进行智能优化与决策,提高窑炉烧成工艺的智能化水平。第8章釉料制备与施釉工艺智能化8.1釉料制备工艺优化8.1.1釉料配比优化针对陶瓷釉料制备过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对釉料配比进行优化。通过实验数据与模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实现釉料各组分的精确配比,提高釉料的质量稳定性。8.1.2釉料制备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对釉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研磨时间、研磨速度、料液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控与调节,保证釉料制备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8.1.3釉料制备设备智能化升级对传统釉料制备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实现釉料制备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8.2智能化施釉设备与技术8.2.1智能化施釉设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施釉设备,实现施釉过程的自动上下料、精确施釉、自动清洗等功能,提高施釉效率和质量。8.2.2施釉技术采用工业进行施釉作业,通过精确控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实现施釉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8.2.3智能化施釉参数控制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施釉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釉料流量、施釉速度、施釉厚度等),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保证施釉质量稳定。8.3釉料质量在线检测8.3.1在线检测系统构成构建一套完整的釉料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包括光学检测、重量检测、厚度检测等模块,实时监测釉料质量。8.3.2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对在线检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觉质量问题,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8.3.3智能预警与故障诊断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釉料质量数据进行智能预警和故障诊断,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8.3.4检测结果反馈与优化将检测结果反馈至釉料制备与施釉工艺,实现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第9章质量检测与控制智能化9.1成品质量检测方法与指标9.1.1检测方法成品质量检测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关系到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成品质量检测方法:视觉检测、红外检测、超声波检测、激光检测等。9.1.2检测指标成品质量检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尺寸精度:检测成品的长、宽、高及各种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规定标准;(2)表面质量:检测成品表面的光滑度、色泽、裂纹、气泡等缺陷;(3)密度与强度:通过测量成品的密度和抗折强度等参数,评价其物理功能;(4)耐磨性:检测成品在规定条件下的耐磨程度;(5)功能功能:针对特殊陶瓷产品,如电子陶瓷、陶瓷刀具等,检测其电学、热学、力学等功能。9.2智能化检测设备选型与应用9.2.1智能化检测设备选型根据陶瓷产品的特性和质量检测要求,选用以下几种智能化检测设备:(1)高精度视觉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陶瓷成品的尺寸、表面缺陷等;(2)红外检测仪:用于检测陶瓷成品的温度分布,评估其热功能;(3)超声波探伤仪:用于检测陶瓷成品内部的裂纹、气泡等缺陷;(4)激光测量仪:用于测量陶瓷成品的三维尺寸及形状;(5)智能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陶瓷成品质量。9.2.2智能化检测设备应用将上述检测设备应用于陶瓷生产线上,实现以下功能:(1)自动检测:设备自动对陶瓷成品进行在线检测,提高检测效率;(2)实时反馈:检测设备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便于及时调整生产参数;(3)数据存储与分析:检测数据自动存储,为后续质量追溯和分析提供依据。9.3质量数据分析与追溯9.3.1质量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质量问题,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依据。9.3.2质量追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以下功能:(1)根据检测结果,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无线固定接入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方锤T型组合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码多媒体音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井控装置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习题课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第六章细胞生命历程及减数分裂测试卷评讲(第2课时)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课文仿写范文素材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计算方法(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国自动崩解时限检查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新疆伊宁市第七中学2025年初三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昆明机床企业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论文)3200字》
- 液压泵盖夹具设计说明书(含毛坯图)
- 玻璃水汽车风窗玻璃清洗剂检验报告单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及其设施设置规范-
- DB37-T 2673-2019 医疗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高清版)
- 2023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福建农林大学)
- 玻璃工艺学:第8章 玻璃的熔制
- 黄元御“下气汤十二方”治诸多内科杂病疑难重症
- 肝硬化-本科授课课件
-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蒋勋眼中的宋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