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24年十年高考真题汇编PAGEPAGE1专题23写作(材料阐释类)材料阐释类作文是一种要求考生通过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从而阐发个人见解、观点或思考的作文形式。它基于给定的一至多则相对独立的阅读材料,启发和引导考生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从而阐发个人见解、观点或思考的作文形式。在2015—2024年的高考真卷中,材料阐释类作文一直是考查的主角。通过对历年试题的梳理,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明显具有的几个命题特点和规律,并据此可以有的放矢地对2025年高考的材料阐释类作文进行备考。一、命题特点:1.材料组合由繁及简。材料阐释类作文往往由一至三则甚至更多相对独立的阅读材料构成,这些材料可能来自不同的领域、角度或文体,如论述类文本、消息、通讯、报告等。如果多则的话,它们之间通常围绕一个内在的逻辑主题或共同话题展开。纵观十年变化,材料组合有由繁及简变化的趋势,例如自2018年新课标III卷是多则材料作文后,2019年—2014年,都是单则材料作文,且材料越来越简洁。2.深度阐释与分析。考生需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核心观点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见解、观点或思考。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比如2023年的新课标Ⅰ卷,材料引导启发了学生去理解“好的故事”的内涵,只有理解了它的内涵,才能行文。3.灵活多样的文体要求。材料阐释类作文在文体上通常没有严格限制,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内容和自身特长选择适合的文体进行写作,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但往往议论文更好行文。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需要确保作文内容紧扣材料主题,观点鲜明,逻辑清晰。4.现实关联与启示。材料阐释类作文重在启发和关联,往往将抽象的理论或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求考生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引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需要注重将材料内容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等相结合,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和深度。2024·新高考Ⅱ卷,2024·全国甲卷和2024天津卷等多卷,再主要材料后,都会给出“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的启发性语句。5.跨学科融合趋势。近年来,材料阐释类作文命题趋向于跨学科融合,如2024年新高考Ⅱ卷,将航天科技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要求学生从科技探索中领悟人生追求。这种命题方式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将知识应用于现实思考。通过“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航天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探索未知中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科技探索与人生哲理的深度融合。6.时代性强,更加鲜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作文命题的时代性也越来越鲜明,紧密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变迁。如近年来作文题目中,经常出现与科技进步、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时代议题相关的材料或话题,体现了命题者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命题紧贴时代脉搏,选取社会热点、科技进步等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未来。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的的航天探索,体现了对学生时代责任感的重视。7.更加注重情感共鸣。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命题者越来越注重在材料中融入情感元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近年来作文题目中,经常出现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材料或场景,如英雄事迹、感人故事等,这些材料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情感共鸣。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通过航天英雄的壮举,激发学生对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向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探索中的责任与担当,引发情感共鸣。二、2025作文主题备考重点:基于以上分析,预测2025年高考作文可能会继续延续近年来的命题特点和变化规律,具体表现如下:1.融合科技与社会热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作文命题可能会将科技元素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2.强化思辨与创新。进一步加大对考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力度,鼓励考生从新颖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到见解,重在考思想,反套路。3.关注个人成长与心理健康。鉴于当前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作文命题可能会涉及个人成长经历、心理健康等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培养健康心态。4.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自信。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通过对中国重大成就的命题,引导学生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提升材料解读与写作能力。提高材料解读的难度和深度,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信息筛选、整合和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考察,如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6.促进跨学科融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作文命题可能会尝试跨学科融合,将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2024年】【2024年】一、(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二、(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三、(202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23年】【2023年】一、(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2年】【2022年】一、(2022·北京卷)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二、(2022·北京卷)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三、(202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四、(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2021年】【2021年】一、(2021·北京卷)作文。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二、(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20年】【2020年】一、(2020·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二、(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三、(2020·北京卷)作文。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019年】【2019年】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二、(2019年北京卷)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三、【2019年高考天津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四【2019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五、(2019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8年】【2018年】一、(2018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二、(2018年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三、(2018年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四、【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五、(2018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2017年】【2017年】一、【201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1\*GB3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2\*GB3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达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二、【2017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三、【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四、【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五、(2017·上海·统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预测,是指事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16年】【2016年】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专题23写作(材料阐释类)材料阐释类作文是一种要求考生通过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从而阐发个人见解、观点或思考的作文形式。它基于给定的一至多则相对独立的阅读材料,启发和引导考生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从而阐发个人见解、观点或思考的作文形式。在2015—2024年的高考真卷中,材料阐释类作文一直是考查的主角。通过对历年试题的梳理,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明显具有的几个命题特点和规律,并据此可以有的放矢地对2025年高考的材料阐释类作文进行备考。一、命题特点:1.材料组合由繁及简。材料阐释类作文往往由一至三则甚至更多相对独立的阅读材料构成,这些材料可能来自不同的领域、角度或文体,如论述类文本、消息、通讯、报告等。如果多则的话,它们之间通常围绕一个内在的逻辑主题或共同话题展开。纵观十年变化,材料组合有由繁及简变化的趋势,例如自2018年新课标III卷是多则材料作文后,2019年—2014年,都是单则材料作文,且材料越来越简洁。2.深度阐释与分析。考生需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核心观点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见解、观点或思考。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比如2023年的新课标Ⅰ卷,材料引导启发了学生去理解“好的故事”的内涵,只有理解了它的内涵,才能行文。3.灵活多样的文体要求。材料阐释类作文在文体上通常没有严格限制,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内容和自身特长选择适合的文体进行写作,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但往往议论文更好行文。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需要确保作文内容紧扣材料主题,观点鲜明,逻辑清晰。4.现实关联与启示。材料阐释类作文重在启发和关联,往往将抽象的理论或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求考生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引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需要注重将材料内容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等相结合,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和深度。2024·新高考Ⅱ卷,2024·全国甲卷和2024天津卷等多卷,再主要材料后,都会给出“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的启发性语句。5.跨学科融合趋势。近年来,材料阐释类作文命题趋向于跨学科融合,如2024年新高考Ⅱ卷,将航天科技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要求学生从科技探索中领悟人生追求。这种命题方式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将知识应用于现实思考。通过“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航天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探索未知中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科技探索与人生哲理的深度融合。6.时代性强,更加鲜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作文命题的时代性也越来越鲜明,紧密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变迁。如近年来作文题目中,经常出现与科技进步、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时代议题相关的材料或话题,体现了命题者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命题紧贴时代脉搏,选取社会热点、科技进步等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未来。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的的航天探索,体现了对学生时代责任感的重视。7.更加注重情感共鸣。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命题者越来越注重在材料中融入情感元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近年来作文题目中,经常出现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材料或场景,如英雄事迹、感人故事等,这些材料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情感共鸣。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通过航天英雄的壮举,激发学生对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向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探索中的责任与担当,引发情感共鸣。二、2025作文主题备考重点:基于以上分析,预测2025年高考作文可能会继续延续近年来的命题特点和变化规律,具体表现如下:1.融合科技与社会热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作文命题可能会将科技元素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2.强化思辨与创新。进一步加大对考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力度,鼓励考生从新颖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到见解,重在考思想,反套路。3.关注个人成长与心理健康。鉴于当前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作文命题可能会涉及个人成长经历、心理健康等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培养健康心态。4.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自信。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通过对中国重大成就的命题,引导学生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提升材料解读与写作能力。提高材料解读的难度和深度,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信息筛选、整合和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考察,如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6.促进跨学科融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作文命题可能会尝试跨学科融合,将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2024年】【2024年】一、(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二、(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三、(202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23年】【2023年】一、(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2年】【2022年】一、(2022·北京卷)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二、(2022·北京卷)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三、(202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四、(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2021年】【2021年】一、(2021·北京卷)作文。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二、(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20年】【2020年】一、(2020·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二、(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三、(2020·北京卷)作文。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019年】【2019年】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二、(2019年北京卷)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三、【2019年高考天津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四【2019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五、(2019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8年】【2018年】一、(2018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二、(2018年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吹瓶机行业现状分析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厨房饮用净水机行业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卡钉产业运行状况及运营规模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便携式自动导航系统PND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仿象牙筷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报告
- 小学普通话教学的优化计划
- 旅游行业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方案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 幼儿园普通话推广活动的资源整合
- 什么叫绩效考勤管理制度
- 外墙喷漆施工合同协议书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
- 软件系统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力与形变》教学课件(一)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垒球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