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综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E/13/wKhkGWdTicyAQZHnAAMCcqXszNE021.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综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E/13/wKhkGWdTicyAQZHnAAMCcqXszNE021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综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E/13/wKhkGWdTicyAQZHnAAMCcqXszNE021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综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E/13/wKhkGWdTicyAQZHnAAMCcqXszNE021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综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E/13/wKhkGWdTicyAQZHnAAMCcqXszNE0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山东济宁高一选考)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有探讨者据此得出“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运用陶器”的结论。这一探讨过程()。A.推论不合理,材料不行信 B.推论有道理,材料不行信C.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 D.推论有道理,材料可信答案:D解析:材料中“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运用陶器”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的基础之上的,证据确凿,完全可信。故答案选D项。2.(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中)古史传闻中的“仓颉造字”,发生在传闻中的()。A.伏羲时代 B.神农时代C.黄帝时代 D.尧舜时代答案:C解析: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闻之一。相传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运用,在汉字创建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故选C项。3.(2024·湖南茶陵县三中高一入学考试)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觉炭化稻谷和稻壳”。依据这些信息推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已发觉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6000多年,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属于长江下游,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与材料题意不符,A项错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不属于长江流域,故B项错误;半坡遗址位于陕西,属于黄河流域,故解除D项。4.(2024·山西太原高一选考)禹死后,启杀死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的继承人东夷的伯益。之后,又击败了东夷的部落有扈氏,稳定了东部边疆。这被认为中国古代“夷夏之防”的起先。由此可知,“夷夏之防”最初主要是指()。A.边疆问题 B.民族问题C.文化问题 D.尊卑问题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最初的“夷夏之防”是指夏朝为稳定东部边疆、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措施,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最初的“夷夏之防”不涉及民族、文化和尊卑问题,解除B、C、D三项。5.(2024·四川广安高三诊断)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诸侯国定期向周王朝贡,并供应赋役。这表明西周()。A.废除商代制度而推行分封制B.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C.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高度集中D.实现了对诸侯国的干脆限制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商代附属国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诸侯对周王有规定的义务;据此可知,西周在继承商代内服制基础上,加强了对直辖区以外的限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西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错误。西周诸侯国世袭统治,可再行分封,周王间接限制诸侯,D项错误。6.(2024·上海宝山高一等级考试)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错误的是()。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③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图片显示商周时期青铜器,说明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图片中文字“作邦”说明西周建立,①③正确;钟鼎文出现于西周时期,晚于甲骨文,青铜器也有作为兵器,②④错误,D项正确。7.(2024·福建厦门高一选考)有学者指出,周代的中心行政体制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因此周代的国家政体,精确地说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可称为君主分封制。据此可推知,周代()。A.实行了中心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B.实现了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国家D.协调了中心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周代没有建立中心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秦朝建立中心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故A项错误;周代也没有实现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秦朝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反映了周代通过分封制协调中心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故D项正确。8.(2024·山东青岛教学质量检测)从春秋后期起先,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A.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C.周王室起先丢失天下共主地位D.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战国初年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田氏虽得到周安王正式册命,在实质上这是对周初分封制的破坏,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表述错误,解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仍旧是天下共主,C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记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解除。9.(2024·江西宜丰中学高三联考)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削减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不存在华夏蛮夷的区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统一的中华民族起先形成B.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C.华夏文明进一步发展巩固D.为秦统一全国供应了可能性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兼并斗争,使华夏文化圈进一步扩大,华夏蛮夷之别几乎消逝,显示出华夏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巩固,故C项正确。统一的中华民族起先形成于秦的统一,A项错误;材料表明,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兼并斗争发展巩固了华夏文明,但不能说明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B项错误;秦是否能够完成统一的可能性是指其自身的条件,材料没有涉及,D项错误。10.(2024·河南鹤壁高二月考)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胜利的因素有()。①顺应历史潮流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退变法的思想障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胜利的根本所在,故①正确;商鞅变法措施全面彻底,厉行法治,执行坚决,取信于民,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故②正确;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和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南门徙木得到人民拥护,故③正确;④商鞅变法是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故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组合,解除B、C、D三项,选A项。11.(2024·湖北宜昌高二选考)孔子主见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C.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D.孰优孰劣非常明显答案:B解析:由材料“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主动入世的看法,依据材料“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因此材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B项正确。孔子与老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陈述了孔子和老子不同的天人观,但并未对二者的天人观进行比较,故D项错误。12.(2024·浙江诸暨中学高一月考)《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淹谷,千八百里。”后经学者考证,该工程为()。A.秦长城 B.直道C.五尺道 D.灵渠答案:B解析:九原郡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建的三十六郡之一,也是蒙恬修筑的秦直道在北方的终点,故B项正确。A项是从甘肃临洮起先,解除;五尺道,是连接西南地区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C项错误;D项是沟通湘水和漓水的渠道,解除。13.(2024·河北邢台一中高一月考)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加国家事务的记载,而没有太尉。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详细的人员担当。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是()。A.君主专制集权须要 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心官制。由材料“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详细的人员担当”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军权由皇帝亲自驾驭,这是出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须要,故A项正确;丞相负责的是行政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内容与当时国家政局太平无干脆关系,故C项错误;太尉并不是后人杜撰,秦朝存在这个官职,故D项错误。14.(2024·江西临川调考)《中国史纲要》中说:“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确定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动到一个新阶段。”下列历史事务或现象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徙民实边,修长城 B.建灵渠,出兵南越C.统一文字,焚诗书 D.除谥法,废“封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心集权制度的开创。秦始皇认为,大臣对去世的上代皇帝上谥号,是争论先皇和不忠犯上的行为,所以“除谥法”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本质;废“封建”全面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这两点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故D项正确。“徙民实边,修长城”“建灵渠,出兵南越”是在军事方面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故A、B两项错误;“统一文字,焚诗书”是秦始皇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同样不能反映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本质,故C项错误。15.(2024·重庆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依据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B.历史探讨须要通过多方采证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D.历史真相不行能真正被认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史料探讨。考古资料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并不确定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故解除A项;考古是认知历史的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故解除C项;历史真相不行能真正被认知说法过于确定,明显不符合实际,故解除D项;历史探讨应当采纳多方面的资料进行考证,综合探讨以得出历史结论,故选B项。16.(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最终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答案:B解析:依据“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可知,汉元帝、哀帝、平帝时期,宦官、外戚把持国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下降,故B项正确。中外朝制度是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宦官、外戚把持国政,无法体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解除C项;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缘由,解除D项。17.(2024·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高一期中)《汉书·刘辅传》说到“中朝”一词,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说明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以下关于“中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皇亲国戚组成,是皇帝的询问机构B.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C.牵制“外朝”,减弱相权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出名无实答案:C解析:中朝并非由皇亲国戚组成,是中心决策机构,解除A项;没有取代丞相的权力,中朝位卑权重,但没有取代丞相的权力,解除B项;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和亲信为中朝,中朝的出现是为了减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C项;外朝沦为政令的执行机构,解除D项。18.(2024·山东济南高一选考)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殊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照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A.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B.减弱了中心政治经济力气C.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当推行D.推动了田庄经济快速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照实度田”说明光武帝度田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故难以实行,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度田减弱了中心政治经济力气,故B项错误;当时没有实行均田制,故C项错误;度田也不会推动田庄经济快速发展,故D项错误。19.(2024·四川遂宁高二期末)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子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A.以时代先后为依次 B.以社会贡献为依据C.以政治地位为标准 D.以儒家标准为准绳答案:D解析:材料无法体现以时代先后为依次,故A项解除;材料也不能说明以社会贡献为依据,故B项解除;既然秦始皇则为“中下”说明不以政治地位为标准,故C项解除;材料反映道家、墨家、法家都排在儒家后面,这说明班固评价历史人物以儒家标准为准绳,故D项正确。20.(2024·福建厦门高二检测)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进行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A.注意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C.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D.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九章算术》将好用类型问题进行求解,说明中国古代数学重视实际问题是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好用问题求解,而非运用演绎方式叙述,故A项不符合题意,错误;士大大的价值追求在汉代是儒学而非数学,故B项不符合史实,错误;《九章算术》是好用数学运用而非数学理论,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21.(14分)(2024·山东济南高一选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材料二春秋各国交战材料各国交战次数大国兼并小国数目宋国与郑国52次齐桓公兼并35小国齐国与鲁国25次晋文公兼并19小国晋国与楚国22次楚庄王兼并36小国吴国与楚国24次秦穆公兼并20小国吴国与越国10次——(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分)答案:现象: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斗争频繁。实质:分封制走向崩溃。(2)春秋争霸斗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6分)答案:实质: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掠夺斗争。影响:斗争连绵起伏,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斗争也加强了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通过兼并斗争,诸侯国数目削减,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3)你怎样评价“春秋无义战”这一观点?(5分)答案:春秋争霸斗争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意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给人民带来灾难,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斗争虽有破坏性,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观点是片面的。22.(14分)(2024·南京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起先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依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答案:作用:区分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与挑战
- 现代城市住宅区的绿色规划与实践
- 现代人如何通过饮食改善肠胃问题
- 国庆节活动方案百米画
- 牙科患者需求与商业价值挖掘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Unit 6 Earth first预习 新知早知道2说课稿 外研版必修第二册
- 12《示儿》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11~20的认识-11~20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1学会尊重-《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考试卷·创意情境 统编版
-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各地真题)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经理层年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办法
- 2024年高考英语新闻报道阅读理解训练历年真题
- 2024高考物理广东卷押题模拟含解析
- 青少年农业科普馆建设方案
- 新测绘法解读
-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达标率
- 译林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