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宋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0/30/wKhkGWdSqweALHJXAAHWm0yV9yQ041.jp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宋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0/30/wKhkGWdSqweALHJXAAHWm0yV9yQ0412.jp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宋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0/30/wKhkGWdSqweALHJXAAHWm0yV9yQ0413.jp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宋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0/30/wKhkGWdSqweALHJXAAHWm0yV9yQ0414.jp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宋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0/30/wKhkGWdSqweALHJXAAHWm0yV9yQ04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生物体中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其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得DNA能够高效地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确保了生命的连续性。什么是DNA?分子结构DNA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由核糖核酸、磷酸和四种碱基组成。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包含了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呈现出双螺旋的立体结构,这种结构使DNA能够高效地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DNA的化学结构DNA是一种由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其基本化学结构包括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基团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这些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了DNA双螺旋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DNA能够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DNA双螺旋的发现1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2X光衍射分析通过DNA的X光衍射图解明其结构3碱基配对规则阿登宁-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通过DNA的X光衍射图,提出了DNA分子采取双螺旋结构的著名模型。他们发现DNA中的碱基以特定的方式配对,阿登宁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这一发现解释了DNA遗传信息的复制机制。DNA复制的过程1复制起始DNA复制从特定的复制起点开始2解旋和延伸DNA双螺旋解开并在复制叉处延伸3链接和修复新合成的碱基链与原有链相连并进行修复DNA复制是一个精准复制遗传信息的过程。首先,DNA双螺旋会在复制起点处解开形成复制叉。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的碱基链不断合成并与原有链相连。最后,新旧链之间的间隙被连接,并进行一些修复,确保最终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DNA复制的酶DNA复制酶DNA复制需要特殊的酶类来完成,如DNA聚合酶、DNA缓解酶等,它们负责识别模板DNA、加入新的碱基以及解开缠结的DNA双螺旋。DNA复制过程这些酶协同作用,在起点处开始复制,沿着DNA双螺旋展开,在两条新链上同时加入碱基,最终形成两条完整的DNA分子。高保真复制DNA复制具有非常高的精确性,错误率非常低,这是由于DNA复制酶自身具有校正功能,能够纠正大部分复制错误。DNA复制的机制1起始点DNA复制过程始于起始点,这是DNA双链分开的特殊区域。2引发复制复制酶识别起始点并开始断开DNA双链,为复制做好准备。3断开双链复制酶沿着DNA链向两侧移动,将双链逐渐分开。半保留性复制复制原理DNA双链在复制时会分离,每条链都作为模板复制出一条新的DNA链。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半保留性复制。复制机制DNA双螺旋中,两条DNA链互补配对,信息在复制过程中得以保留和传递。这种机制确保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传递过程在细胞分裂时,一条子细胞获得一条新合成的DNA链,另一条子细胞获得一条来自母细胞的原有链。半保留性复制的证据实验设计将放射性标记的N15核昆粒子培养在N14培养基中进行分裂。观察结果第一代DNA双链中含有一条N15标记的链,另一条为N14未标记的链。结论DNA在复制过程中采取了半保留性复制机制,即一条新链来自母链,一条新链为新合成。赫尔希-蒙罗实验通过放射性标记的核昆粒子来证实了DNA采取半保留性复制的机制。该实验的关键在于利用同位素N15来标记DNA,观察到复制后的子代DNA仍保留有一条母链的N15标记,证明了DNA复制中保留了原有链的一部分。这就是半保留性复制的重要证据。DNA与遗传密码遗传信息的载体DNA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生命体的"蓝图"。其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规则蕴含了丰富的遗传信息。遗传密码的编码原理DNA中的碱基序列按照特定的"遗传密码"规则转录为RNA,再被RNA翻译为蛋白质,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DNA不仅用于遗传信息的储存,还能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将信息传递给子代生命体。遗传密码的特点简单明了遗传密码由不同排列组合的三个碱基组成,每组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简单易懂。高度保守遗传密码在绝大多数生物体中都是相同的,这说明它是极其古老和基本的生命信息语言。普遍适用从微生物到人类,遗传密码的规则适用于所有已知的生物体,这使得生命体系具有普遍联系。高度冗余一个氨基酸可由多个密码子编码,这种冗余性可以抵御某些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转录DNA序列被转录成mRNA,携带遗传信息从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mRNA转运mRNA被转运至核糖体上,准备开始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翻译核糖体读取mRNA上的遗传密码,合成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形成蛋白质。折叠与修饰蛋白质需要进行折叠和化学修饰等后翻译过程,使其达到正确的三维构造。转录的过程1起始DNA上的启动子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2伸长RNA聚合酶沿着DNA链合成互补的RNA分子3终止到达终止序列时,RNA聚合酶释放新合成的mRNA在生物体内,DNA上的遗传信息需要通过转录过程才能被翻译成蛋白质。转录的过程包括起始、伸长和终止三个主要步骤。首先,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到DNA上的启动子序列,然后沿着DNA链合成互补的RNA分子,最后到达终止序列时释放合成的mRNA。这一过程确保遗传信息能够正确地从DNA传递到蛋白质。翻译的过程1mRNA进入核糖体转录产生的信使RNA(mRNA)进入核糖体开始翻译过程。2tRNA携带氨基酸转运RNA(tRNA)携带特定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密码进行配对。3肽链合成在核糖体中,氨基酸依次连接形成多肽链,最终合成出蛋白质。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核酸与蛋白质的联系核酸(DNA和RNA)含有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性。而蛋白质是核酸编码的产物,负责细胞内大部分的结构和功能。DNA编码合成蛋白质DNA中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最终合成出特定的蛋白质分子。这是遗传信息从核酸到蛋白质的流动过程。蛋白质反馈调控基因表达合成的蛋白质又能反过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形成一个精密的反馈调控机制,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二者相互依存核酸和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密切相关,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状态。基因的表达调控精细调控基因的表达受到复杂的调控机制的精细调控,包括转录、转录后以及翻译水平的调控。调控网络基因的表达调控形成了复杂的调控网络,由许多转录因子、信号分子等相互作用而成。表观遗传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因素也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1转录调控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结合启动子区域来控制基因的转录。2mRNA处理调控调节mRNA的剪切、end修饰及核出等过程。3翻译调控通过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及定位等过程。4蛋白质稳定性调控调节蛋白质的降解以控制其在细胞内的积累量。基因表达受到多重调控机制的精细调节,包括转录、转录后、翻译及蛋白质稳定性等方面。转录调控是最主要的调控层次,通过调节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基因的表达。后续的转录后调控、翻译调控及蛋白质稳定性调控等进一步精细调节基因表达。这些多层次的调控机制确保了基因表达过程的动态平衡和精准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1转录调控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和结合来调控基因转录的启动和过程。2转录后调控包括mRNA的加工、稳定性调控和翻译调控等。3翻译后调控通过修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来调控基因表达。4表观遗传调控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改变染色质结构并影响基因转录。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温度变化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会影响细胞中酶的活性,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辐射暴露强烈的辐射会造成DNA损伤,诱发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化学物质外源性化学物质可能直接或间接调控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功能。营养供给营养缺乏或过剩都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影响生理代谢。基因的突变突变的定义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碱基发生改变,导致基因信息发生变化的过程。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复等,会影响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突变的原因内源性因素如DNA复制错误,外源性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突变的类型点突变单个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框移突变DNA序列中的插入或缺失导致阅读框的变化,通常影响较大。染色体变异整个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数量或结构的变化,通常影响更广泛。拷贝数变异基因拷贝数的增加或减少,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突变的原因DNA损伤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可能导致DNA分子发生破坏,如紫外线辐射、化学物质等,从而引发突变。复制错误在DNA复制过程中,复制酶工作不精确也可能导致一些碱基配对错误,产生随机突变。基因转座一些移动性基因元件,如转座子,可以随机插入到DNA分子的其他位置,打断原有的遗传信息。基因的复制与修复基因复制基因通过DNA复制过程得以高度准确地传递到下一代细胞中。DNA损伤然而,DNA分子也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化学损伤,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DNA修复机制生物体内存在多种高度有效的DNA修复机制,以维护遗传信息的完整性。DNA损伤与修复的机制DNA损伤DNA可能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损害,如紫外线、放射性物质和化学药品等,导致DNA链断裂或碱基突变。识别损伤细胞会使用特殊的修复酶识别并定位DNA上的损伤部位,为后续修复做好准备。修复断裂修复酶会利用完整的DNA链作为模板,通过碱基配对等方式填补断裂部位,恢复DNA的完整性。校验修复修复后的DNA还需要经过一系列校验,确保复制顺利进行,保证基因信息的准确性。常见的DNA修复机制碱基切除修复通过识别和切除损坏的碱基,并用正常碱基补充完整。错配修复识别和纠正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错配碱基。双链断裂修复修复由辐射或化学试剂引起的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利用同源DNA序列来替换破损的DNA片段。DNA修复的重要性维护遗传完整性DNA修复机制可以识别和修复基因组中的损伤,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维持生物体的健康和正常发育。预防疾病发生DNA损伤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增加疾病如癌症的发生风险。DNA修复能力的下降也与某些遗传性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