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素养形成第二次能力训练初三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H—1C—12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氮气充入灯泡中3.我国古代文化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下列描述中包含的化学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A.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分子在不断运动B.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熔点高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化学性质稳定,自然界中有单质存在D.刳斑竹以导气(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利用燃烧反应放热煮盐4.化学实验中需要牢固树立安全和规范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及时将实验产生的废物、废液倒入水池B.如果实验室中的药品无毒无害,可以品尝其味道C.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铁固体,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D.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时,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5.铁是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B.铁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C.铁原子的质量为D.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镁原子的相同6.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的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B.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C.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D.铝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轮船等制造业7.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葡萄糖()的全人工合成,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B.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1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D.该合成过程还需要含氢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8.下图表示气体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构成甲、乙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B.变化Ⅰ中参加反应的甲、丙分子个数比为4:3C.变化I前后原子总数不变D.变化Ⅱ、Ⅲ可以通过改变压强实现9.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与构成粒子B.化学用语与意义①铜—由铜原子构成②氯化钠—由和构成①—表示两个氢原子②—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C.物质的分类D.物质的除杂(括号内为杂质①空气、冰水混合物—混合物②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氧化物①铜粉(Fe)—在氧气中加热②食盐(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A.AB.BC.CD.D10.利用传感器采集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括号内的数据分别代表横坐标和纵坐标),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A.图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B.氧气含量为15.6%时二氧化碳含量为3.8%,蜡烛熄灭械C.燃着的蜡烛能在浓度为15%、5%和80%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D.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一定浓度的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6分)【化学与工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科学研究探索方面进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福建号航母图2货运飞船图3月球登陆器11.“福建号”航母在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特种钢。用特种钢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_______。生铁和钢的区别是_________。12.“天舟号”货运飞船换装了以作正极材料的新型锂电池。已知中Li为+1价,为价,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13.“嫦娥号”月球登陆器表面覆盖了由聚酰亚胺铝箔构成的多层保温材料。铝块可以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性。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14.航母动力由重油(含等多种成分)燃烧提供。重油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重油完全燃烧产物一定有_________物质。【化学与技术】15.二氧化碳捕获和转化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一种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并转化利用的流程如图:(1)转化过程中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2)吸收塔中要加水喷淋。写出吸收塔加水喷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________。(3)转化器中生成的CaO俗称_________。(4)根据生产流程分析,该工艺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______。(5)设备生产时,需要用硫酸铜溶液在钢铁板材上划线,再切割焊制。用硫酸铜溶液划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三、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7分)16.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单晶硅与石墨烯芯片的主要材料由高纯度单晶硅(化学式为Si)制作,工业上用粗硅经两步反应制得单晶硅。第一步:粗硅和氯化氢在300℃发生反应,生成三氯硅烷(化学式为)和氢气。第二步:三氯硅烷和氢气在1000℃时发生反应,生成单晶硅和氯化氢。石墨烯最有潜力成为硅的替代品,它是目前已知材料中电子传导速率最快的。石墨烯是将石墨逐层剥离,直到最后形成一个单层,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单层石墨。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阅读文本,回答问题:(1)单晶硅和石墨烯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2)制取单晶硅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3)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4)石墨烯纺织面料的用途(写一个)_______。(5)石墨烯还可以制作形成海绵材料用于净水,利用了它的_______性。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6分)17.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固体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2)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3)向含有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的现象______(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5)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要-______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8.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锌的质量分数,取锌样品逐滴加入稀硫酸,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反应后测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六、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5分)19.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1)实验试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__。(2)实验装置:从下图A-E中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填符号)。(3)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问题与交流:B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20.金属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某校化学社团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对铁的锈蚀条件、工业炼铁、金属材料的成分及金属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究。任务一:探究铁锈蚀的条件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社团设计了如图实验:(1)通过上图实验(填符号)_______对比可知,铁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会生锈。综合分析,得出了铁钉生锈条件。(2)为防止铁制品锈蚀,教室桌椅铁制部件常采用的防锈措施是______。任务二:探究工业炼铁(1)工业炼铁主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任务三:探究金属材料的成分“共享单车”方便市民出行,颇受人们的喜爱。共享单车很多金属部件。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废弃共享单车的某金属部件的成分进行探究。已知该金属材料中可能含有铁、铜中的两种金属。【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金属材料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固体全部溶解,_________金属材料中一定有铁,一定没有_________【交流反思】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______。任务四:金属资源的保护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防止金属的锈蚀外,还有(写一点)______。
初三化学参考答案(能力训练二)一、选择题1—5CDBDD 6—10CBBAC二、工程、技术应用题11.特种钢耐腐蚀性好含碳量不同12.+2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13.延展 4Al+3O2=2Al2O314.混合物4∶9二氧化碳和水(或CO2和H2O)15.(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CO2+H2O=H2CO3或CaO+H2O=Ca(OH)2(3)生石灰(4)有可燃性气体,要防止发生爆炸或有有毒气体,防止中毒(合理即可)(5)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可留下印记(合理即可)三、科普阅读题16.(1)原子(2)SiHCl3+H2Si+3HCl置换反应(3)导电性或导热性(4)羽绒服(或保暖衣等,合理即可)(5)吸附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17.(1)人工增雨(或舞台云雾等)(2)二氧化碳是光合反应的原料(3)紫色溶液变红(4)Ca(OH)2+CO2=CaCO3↓+H2O(5)检测二氧化碳含量或做灯火实验五、定量分析题18.(1)0.2g(2)65.0%六、科学探究题19.(1)石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