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财务审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财务审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财务审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财务审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审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TOC\o"1-2"\h\u3466第1章审计准备 4143101.1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 499401.1.1审计计划制定 4302011.1.2风险评估 4171371.2审计团队组织与分工 4169651.2.1审计团队组织 444211.2.2审计分工 5323211.3审计程序编制 59860第2章审计方法与技巧 5103742.1审计抽样方法 563532.1.1抽样审计的概念 5289072.1.2抽样方法的选择 525292.1.3抽样比例的确定 5180822.2审计数据分析技巧 6305012.2.1数据分析方法 6307802.2.2数据分析工具 6103072.3审计证据的收集与整理 6319282.3.1审计证据的收集 657412.3.2审计证据的整理 630210第3章会计基础工作审查 7151883.1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审查 7165383.1.1审查目的 7278473.1.2审查内容 7166913.1.3审查方法 7210593.2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审查 7267633.2.1审查目的 7112563.2.2审查内容 7263213.2.3审查方法 779593.3会计报表与附注审查 849353.3.1审查目的 864953.3.2审查内容 8292003.3.3审查方法 811843第4章资产负债表审计 8208044.1货币资金审计 887434.1.1审计目标 8326994.1.2审计程序 8154824.2应收账款与存货审计 8294964.2.1审计目标 9327044.2.2审计程序 984044.3固定资产与投资审计 978764.3.1审计目标 986674.3.2审计程序 9143第5章利润表审计 9206035.1营业收入审计 9288825.1.1审计目标 989425.1.2审计程序 9186605.2营业成本与税金审计 102725.2.1审计目标 10321425.2.2审计程序 10285405.3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审计 1082375.3.1审计目标 1011805.3.2审计程序 105623第6章现金流量表审计 11326086.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审计 1177866.1.1审计目标 11216136.1.2审计程序 11189886.1.3审计要点 11281676.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审计 11199376.2.1审计目标 11317456.2.2审计程序 11145346.2.3审计要点 12236716.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审计 1253956.3.1审计目标 12110466.3.2审计程序 12267316.3.3审计要点 1213456第7章财务报表附注与披露审计 12319827.1或有事项披露审计 12131507.1.1审计目标 12244817.1.2审计程序 12126907.1.3审计要点 13100527.2关联方交易披露审计 13298327.2.1审计目标 13283837.2.2审计程序 13209607.2.3审计要点 1324287.3其他重要事项披露审计 13319337.3.1审计目标 13248107.3.2审计程序 1356367.3.3审计要点 1416264第8章内部控制审计 14244418.1内部控制评价与测试 1413758.1.1目的与范围 14125308.1.2评价方法 1428398.1.3测试流程 1420438.2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与整改 14188278.2.1缺陷认定标准 1434738.2.2整改措施 15212598.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527988.3.1报告内容 15213798.3.2报告格式 1519831第9章审计报告与结论 15141259.1审计发觉与结论 15151769.1.1审计发觉 15213619.1.1.1重要问题 1594609.1.1.2异常情况 1531039.1.1.3潜在风险 1616519.1.2结论 16325579.2审计意见与建议 16144199.2.1审计意见 16213959.2.2审计建议 16234679.2.2.1财务管理建议 16276619.2.2.2内控制度建议 16241569.2.2.3风险防范建议 1612119.3审计报告编制与发布 1688719.3.1审计报告编制 16151019.3.1.1报告封面、目录及正文 16276789.3.1.2审计发觉与结论 16145929.3.1.3审计意见与建议 1614039.3.2审计报告发布 17191549.3.2.1报告审批 17281399.3.2.2报告提交 1743439.3.2.3报告归档 174541第10章审计后续工作 172581910.1审计档案整理与归档 172909110.1.1审计完成后,审计人员应按照公司规定和审计标准,对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整理。 172600110.1.2审计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72992610.1.3审计档案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归档: 17607310.2审计整改跟踪与评价 171797410.2.1审计人员应跟踪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中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保证整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17654610.2.2审计整改跟踪应包括以下内容: 172252410.2.3审计人员应定期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181342510.3审计经验总结与培训 182160410.3.1审计部门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经验总结,分享审计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18800410.3.2审计经验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 18779010.3.3审计部门应定期组织审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18864010.3.4审计培训内容包括: 18第1章审计准备1.1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1.1.1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是财务审计的基础工作,旨在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时间安排等内容。审计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1)确定审计目标:根据审计需求,明确审计的目的和关注点。(2)确定审计范围:明确审计涉及的财务报表、期间、业务领域等。(3)制定审计策略: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审计的具体方法、程序和时间安排。(4)风险评估: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内部控制和财务状况,识别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1.1.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审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等。(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财务报表层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等方面的风险。(3)制定应对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和应对措施。1.2审计团队组织与分工1.2.1审计团队组织审计团队的组织应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和审计目标进行合理安排,包括以下方面:(1)确定审计团队成员: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审计人员。(2)明确审计团队职责:明确各成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3)团队协作与沟通: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保证审计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1.2.2审计分工审计分工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进行分工。(2)保证审计程序的完整性,避免审计盲区。(3)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4)明确各审计人员的职责,保证审计质量。1.3审计程序编制审计程序编制是保证审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应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时间安排等。(2)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根据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各审计程序的具体步骤、方法、时间等。(3)审计程序设计:根据审计目标和风险评估,设计适当的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分析等。(4)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记录审计程序的实施过程、证据获取情况、分析结论等,以便于审计结论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第2章审计方法与技巧2.1审计抽样方法2.1.1抽样审计的概念抽样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业务活动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测试,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2.1.2抽样方法的选择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以下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样本量较小、总体分布均匀的情况;(2)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分布不均匀,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分别进行抽样;(3)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一定规律性,按照固定间隔抽取样本;(4)整群抽样:适用于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进行抽样。2.1.3抽样比例的确定抽样比例应根据以下因素综合确定:(1)审计重要性水平;(2)审计风险评估;(3)预计的误差率;(4)审计资源。2.2审计数据分析技巧2.2.1数据分析方法审计数据分析方法包括:(1)比较分析:对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不同单位或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2)比率分析:计算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3)趋势分析:对某一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4)因素分析:分析影响某一指标变化的各个因素。2.2.2数据分析工具审计数据分析可借助以下工具:(1)Excel:进行基础的数据计算、汇总、分析等;(2)审计软件: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分析,提高审计效率;(3)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便于审计人员进行查询和分析。2.3审计证据的收集与整理2.3.1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证据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原则:保证证据来源可靠,具有证明力;(2)充分性原则:收集足够的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3)相关性原则:保证证据与审计目标、审计事项相关;(4)及时性原则:及时收集证据,保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2.3.2审计证据的整理审计证据整理应遵循以下步骤:(1)分类:将收集到的证据按照审计事项进行分类;(2)筛选:剔除与审计目标无关或证明力较弱的证据;(3)归纳:对证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支持审计结论的依据;(4)归档:将整理好的证据进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第3章会计基础工作审查3.1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审查3.1.1审查目的本节主要对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符合国家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评估其合理性、一致性和准确性。3.1.2审查内容(1)了解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包括收入确认、资产减值、存货计价、折旧与摊销等;(2)评价企业会计政策的适用性、合理性和一致性;(3)审查企业会计估计,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残值等;(4)评估企业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准确性和一致性。3.1.3审查方法(1)查阅企业会计政策文件,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对比;(2)查阅企业会计估计的依据,分析其合理性;(3)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制定过程;(4)运用专业判断,评估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合规性。3.2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审查3.2.1审查目的本节主要对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进行审查,以保证其合规、完整、准确和合理。3.2.2审查内容(1)审查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会计准则和实际业务需求;(2)评价会计科目使用的准确性、合规性和一致性;(3)审查企业账务处理过程,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4)评估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完整性。3.2.3审查方法(1)查阅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国家会计准则;(2)抽取部分会计凭证和账簿,检查其合规性和准确性;(3)与企业财务人员沟通,了解账务处理流程;(4)运用分析程序,评估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的合理性。3.3会计报表与附注审查3.3.1审查目的本节主要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和附注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真实、完整、合规和准确。3.3.2审查内容(1)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2)评价会计报表项目的合规性、准确性和一致性;(3)审查企业会计附注,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重大事项披露等;(4)评估会计报表和附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3.3.3审查方法(1)查阅企业会计报表和附注,对比国家会计准则;(2)运用分析程序,评估会计报表和附注的合理性;(3)与企业财务人员沟通,了解会计报表和附注编制过程;(4)检查会计报表和附注的披露内容,保证其真实、完整和合规。第4章资产负债表审计4.1货币资金审计4.1.1审计目标对货币资金进行审计,旨在确认货币资金的余额真实性、所有权及合规性,保证财务报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反映正确。4.1.2审计程序(1)获取并检查货币资金日记账、总账及相关凭证;(2)对货币资金余额进行函证,确认其真实性;(3)检查货币资金收支的授权和批准程序;(4)分析货币资金变动情况,查明异常现象;(5)评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效性。4.2应收账款与存货审计4.2.1审计目标对应收账款与存货进行审计,以确认其真实性、准确性、所有权及可收回性,评价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与存货项目的合理性。4.2.2审计程序(1)获取并检查应收账款与存货清单、相关凭证及账务处理;(2)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确认其真实性及可收回性;(3)分析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变动情况,查明异常现象;(4)检查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合理;(5)评估应收账款与存货内部控制有效性。4.3固定资产与投资审计4.3.1审计目标对固定资产与投资进行审计,以确认其真实性、准确性、所有权及合规性,评价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与投资项目的合理性。4.3.2审计程序(1)获取并检查固定资产与投资清单、相关凭证及账务处理;(2)实地查看固定资产,确认其存在及状况;(3)分析固定资产与投资的变动情况,查明异常现象;(4)检查固定资产折旧及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合理;(5)评估固定资产与投资内部控制有效性。第5章利润表审计5.1营业收入审计5.1.1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应保证营业收入在利润表上得到准确、完整的反映,包括确认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合规性、权利和义务的转移以及收入确认的时点。5.1.2审计程序(1)获取并查阅营业收入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其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2)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分析营业收入的变化趋势,关注异常波动;b.检查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项目,确认其真实性、合规性;c.验证收入确认的依据和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d.查验销售合同、发票、出库单等原始凭证,确认收入确认的时点;e.检查营业收入中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评估其公允性。5.2营业成本与税金审计5.2.1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应保证营业成本和税金在利润表上得到准确、完整的反映,包括确认营业成本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税金的正确计算和缴纳。5.2.2审计程序(1)获取并查阅营业成本和税金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其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2)对营业成本和税金进行实质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分析营业成本的变化趋势,关注异常波动;b.核对成本核算方法,确认其合规性和一致性;c.检查成本原始凭证,确认成本的真实性;d.查验税金计算和缴纳的依据,确认税金计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e.关注是否存在税收优惠政策,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5.3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审计5.3.1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应保证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在利润表上得到准确、完整的反映,包括确认利润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利润分配的合理性。5.3.2审计程序(1)获取并查阅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其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2)对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进行实质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分析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关注异常波动;b.检查利润表中的各项费用和收益,确认其真实性、合规性;c.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对利润的影响;d.评估关联方交易对利润的影响;e.查验利润分配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确认利润分配政策的执行情况。第6章现金流量表审计6.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审计6.1.1审计目标审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保证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6.1.2审计程序(1)核对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勾稽关系;(2)检查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是否完整、分类是否正确;(3)深入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主要变动原因,评估其合理性;(4)对现金流量表中的重要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5)检查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评价其合理性。6.1.3审计要点(1)关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重要项目的准确性;(2)关注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的合规性;(3)分析货币资金变动情况,评估其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匹配度;(4)检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防范虚假现金流量。6.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审计6.2.1审计目标审计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保证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6.2.2审计程序(1)核对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表与相关投资合同、协议等资料;(2)检查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是否完整、分类是否正确;(3)对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的重要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如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4)分析投资收益、投资损失等项目的合理性;(5)评估企业投资活动的风险和收益。6.2.3审计要点(1)关注企业投资活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2)检查投资收益、投资损失等项目的准确性;(3)分析企业投资决策,评估其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4)关注企业投资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6.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审计6.3.1审计目标审计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保证现金流量表中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6.3.2审计程序(1)核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与相关筹资合同、协议等资料;(2)检查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是否完整、分类是否正确;(3)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的重要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如吸收投资、取得借款、偿还债务等;(4)分析企业筹资活动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5)评估企业筹资活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6.3.3审计要点(1)关注企业筹资活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2)检查筹资收益、筹资成本等项目的准确性;(3)分析企业筹资结构,评估其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4)关注企业筹资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等。第7章财务报表附注与披露审计7.1或有事项披露审计7.1.1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或有事项进行审计,以评估其完整性、准确性和披露的充分性。7.1.2审计程序(1)了解企业经营活动,识别可能存在的或有事项。(2)检查企业内部关于或有事项的识别、评估和披露程序。(3)对已识别的或有事项,查阅相关合同、协议、法律文件等,评估其可能性及金额。(4)检查财务报表附注中或有事项的披露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7.1.3审计要点(1)确认或有事项的识别是否全面。(2)评价或有事项的金额估计是否合理。(3)核实或有事项的披露是否充分、明确。7.2关联方交易披露审计7.2.1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关联方交易进行审计,保证其合规性、公允性及披露的完整性。7.2.2审计程序(1)了解企业的关联方关系,确认关联方交易的范围。(2)检查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条件等,评估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3)查阅关联方交易的相关合同、协议等,核实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4)评估财务报表附注中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7.2.3审计要点(1)确认关联方交易的识别是否全面。(2)评价关联方交易的公允性及价格合理性。(3)核实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是否充分、明确。7.3其他重要事项披露审计7.3.1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其他重要事项进行审计,以保证其披露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及时性。7.3.2审计程序(1)识别财务报表附注中可能存在的重要事项。(2)查阅相关合同、协议、法律文件等,评估事项的性质和影响。(3)检查企业内部关于重要事项的识别、评估和披露程序。(4)评估财务报表附注中其他重要事项的披露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7.3.3审计要点(1)确认其他重要事项的识别是否全面。(2)评价事项的性质、影响及披露的充分性。(3)核实其他重要事项的披露是否及时、准确。第8章内部控制审计8.1内部控制评价与测试8.1.1目的与范围本节主要阐述内部控制评价与测试的目的、范围和方法。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测试,识别潜在的风险点,为后续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与整改提供依据。8.1.2评价方法(1)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2)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3)访谈,与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沟通,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4)流程图分析,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分析内部控制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5)样本测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业务样本进行测试,验证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8.1.3测试流程(1)制定内部控制测试计划,明确测试范围、方法、时间安排等;(2)按照测试计划,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现场测试;(3)记录测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形成测试底稿;(4)分析测试结果,识别内部控制缺陷;(5)撰写内部控制测试报告。8.2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与整改8.2.1缺陷认定标准(1)严重程度:根据缺陷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将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2)发生概率:根据缺陷发生的可能性,将缺陷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3)综合判定:结合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判定。8.2.2整改措施(1)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间;(2)实施整改措施,保证内部控制缺陷得到有效解决;(3)跟踪整改效果,对整改情况进行持续关注;(4)及时向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整改情况。8.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8.3.1报告内容(1)引言:简要介绍审计目的、范围、方法等;(2)内部控制总体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价;(3)内部控制缺陷描述:详细描述审计过程中发觉的内部控制缺陷;(4)整改建议: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5)结论: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结论,但不带有总结性话语。8.3.2报告格式(1)统一使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报告日期:以审计工作完成的日期为准;(3)签名及盖章:审计报告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审计机构公章;(4)附件:如有必要,可附相关测试底稿、证据材料等。第9章审计报告与结论9.1审计发觉与结论9.1.1审计发觉本章节主要概述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审计团队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财务活动所发觉的各项问题、异常及潜在风险。9.1.1.1重要问题列举审计过程中发觉的重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表编制不符合相关会计准则、重大财务舞弊行为、内控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等情况。9.1.1.2异常情况描述审计过程中发觉的异常财务现象,如大额非正常交易、异常的资金往来、财务指标波动等。9.1.1.3潜在风险分析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9.1.2结论根据审计发觉,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报表真实性、合规性及内控制度有效性等方面给出结论。9.2审计意见与建议9.2.1审计意见基于审计发觉与结论,提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9.2.2审计建议针对审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改进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具体建议。9.2.2.1财务管理建议包括优化财务报表编制流程、加强财务人员培训、规范财务行为等方面。9.2.2.2内控制度建议包括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内控执行、提高内控有效性等方面。9.2.2.3风险防范建议针对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降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水平。9.3审计报告编制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