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短诗五首第1课时课前梳理1.字音(1)单音字墓畔(pàn)寂寞(jì)漫漫(mànmàn)一束(shù)装饰(shì)舵手(duò)埋没(máimò)(2)多音字卷juǎn(席卷)奔bēn(奔来)舍shè(房舍)juàn(案卷)bèn(投奔)shě(舍弃)2.字形枚舵手墓河畔玫骆驼募挑衅蔓蔓延漫弥漫曼曼妙3.词语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漫漫: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装饰)打扮,修饰。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闲话: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辨异】“点缀”则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原有事物变得更加好看“装饰”主要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繁多:(种类)多,丰富。【辨异】“繁杂”是指(事情)多而杂乱。4.作者简介(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2)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烦忧》等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3)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作有《断章》《雨同我》等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4)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5)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4.背景资料(1)《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2)《萧红墓畔口占》是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争中,在战乱的环境中,诗人走了六小时去给亡故的友人上坟,诗人饱受战乱痛苦,友人长眠于地下,隐喻的运用和克制的反讽让诗的韵味更为深长。(3)《断章》创作于1935年,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4)《风雨吟》这首诗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诗人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6.艺术特点(1)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怀”等(2)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等,语言散文化。(3)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7.主旨归纳(1)《月夜》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2)《萧红墓畔口占》写诗人走了六个小时去给亡故的友人上坟,诗人饱受战乱痛苦,友人却安适地长眠于地下,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3)《断章》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桥、景、人、窗、月、梦这几个典型意象,诗人通过调度和安排,让这些毫不相干的事物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构成了既透明清晰又耐人寻味的风物素描,阐释了诗人智慧思考所获得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宇宙万物乃至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处处都存在“相对状态”,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4)《风雨吟》通过对风雨中的“大地”,大地上的“房舍”以及“我”在“大地风雨的海上”忧思满怀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5)《统一》是一首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这首诗通过展现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之间的对立关系,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揭示了对立之中存在着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第2课时课内过关【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一株(zhū)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tāo)闲话。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shì)了别人的梦。D.郊原如海,房舍(shě)如舟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霜风一株并排立着 B.墓畔繁多长夜漫漫C.卧听寂漠郊原如海 D.舵手装饰房舍如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懶,还是因为无用,但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B.聪明的山寨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大山呈现一种独特的美。C.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遇导游强制消费和辱骂一事引起了泰方关注。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D.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第3课时课外提升一、诗歌鉴赏(白描手法,对比手法,画面美,意境美)(2022·江苏徐州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8.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2022·四川内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竞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④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①角:较量。②干:这里是游说意思。③洫:田间水道。④费:通“废”,废弃。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自谓可将十万()(2)会有土寇()(3)几为所擒()(4)使试于一村()8.翻译下面句子。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选文讲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022·四川南充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望春风①一夜之间,田野山间的野菜被微风吹绿了——几次探头探脑后,终于在黎明到来之前晕出活泼泼的一片。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春天终于如约而来。②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③第一批被春天唤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把枝头的新芽催绽,与田野上每一个守护着土地的人不期而遇,带来花的清香与叶的肥嫩。④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⑤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的荠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在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里,他们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家,品尝这大自然恩赐的美味。⑥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很快,白花花的塑料膜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⑦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红衣老太终于离开绿衣老太,走向马路对面,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的,没有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凛冽,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追随着红衣老太。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大声地喊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⑧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红衣老太一定是惦记着闺蜜,于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望。离别时,绿衣老太不放心,执意要送老友,红衣老太摆脱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说自己能走。老人过马路时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老友温暖的目光正陪伴着她前行。(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0.文本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本形象地描绘了疫情缓解后乡村中哪几幅劳动场景?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两位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疫情。文中两位老人在疫情还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为友情而相聚的行为,有人认为不可取,有人认为值得赞赏。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14.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_____________。15.昊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_________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______________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_______________笔法。五、语言运用16.请你参加“诗歌中国,诗意遂宁”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一拟写新闻标题】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以诗为名,必有诗人相伴3月21-22日,受邀来到遂宁的百余名中外诗人,品宋瓷观音文化、赏大英浪漫地中海类景,近距离感受遂宁独有的历史人文情怀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诗词创作寻找鲜活的题材,为遂宁创作值得传承的诗歌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设计活动】“遂宁国际诗歌周是一个国际文化平台,也是中国诗歌对话世界诗歌的交流平台”活动组委会介绍,此次活动共邀请来自中国作协、各省作协、省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国内获奖诗人、诗歌理论家、翻译家、外国诗人等100余人,中省级、遂宁本地媒体60余家参加活动活动旨在继承和弘扬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推进遂宁与世界诗歌的深入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为配合如此盛大的诗歌盛宴,需要你为班级策划两个活动请写出活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仿写】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遂宁,因为涪江而充满了灵动与诗意这座东西融汇、南北兼蓄的城市,同时拥有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基因,经过历史积淀,最终孕育出涪江河畔这块诗意般的土壤漫步涪江河畔抬头远望,你会领略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漫步涪江河畔________;漫步涪江河畔________。六、微写作训练点:仿写17.仿照句式:读诗歌,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写一首小诗。
3.短诗五首(解析版)第1课时课前梳理1.字音(1)单音字墓畔(pàn)寂寞(jì)漫漫(mànmàn)一束(shù)装饰(shì)舵手(duò)埋没(máimò)(2)多音字卷juǎn(席卷)奔bēn(奔来)舍shè(房舍)juàn(案卷)bèn(投奔)shě(舍弃)2.字形枚舵手墓河畔玫骆驼募挑衅蔓蔓延漫弥漫曼曼妙3.词语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漫漫: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装饰)打扮,修饰。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闲话: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辨异】“点缀”则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原有事物变得更加好看“装饰”主要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繁多:(种类)多,丰富。【辨异】“繁杂”是指(事情)多而杂乱。4.作者简介(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2)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烦忧》等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3)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作有《断章》《雨同我》等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4)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5)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4.背景资料(1)《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2)《萧红墓畔口占》是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争中,在战乱的环境中,诗人走了六小时去给亡故的友人上坟,诗人饱受战乱痛苦,友人长眠于地下,隐喻的运用和克制的反讽让诗的韵味更为深长。(3)《断章》创作于1935年,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4)《风雨吟》这首诗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诗人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6.艺术特点(1)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怀”等(2)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等,语言散文化。(3)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7.主旨归纳(1)《月夜》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2)《萧红墓畔口占》写诗人走了六个小时去给亡故的友人上坟,诗人饱受战乱痛苦,友人却安适地长眠于地下,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3)《断章》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桥、景、人、窗、月、梦这几个典型意象,诗人通过调度和安排,让这些毫不相干的事物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构成了既透明清晰又耐人寻味的风物素描,阐释了诗人智慧思考所获得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宇宙万物乃至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处处都存在“相对状态”,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4)《风雨吟》通过对风雨中的“大地”,大地上的“房舍”以及“我”在“大地风雨的海上”忧思满怀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5)《统一》是一首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这首诗通过展现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之间的对立关系,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揭示了对立之中存在着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第2课时课内过关【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一株(zhū)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tāo)闲话。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shì)了别人的梦。D.郊原如海,房舍(shě)如舟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答案】D【解析】D.“房舍”的“舍”应读“shè”。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霜风一株并排立着 B.墓畔繁多长夜漫漫C.卧听寂漠郊原如海 D.舵手装饰房舍如舟【答案】C【解析】“寂漠”应为“寂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懶,还是因为无用,但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B.聪明的山寨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大山呈现一种独特的美。C.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答案】D【解析】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此处用错对象。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遇导游强制消费和辱骂一事引起了泰方关注。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D.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答案】A【解析】A.句式杂糅,删掉“因为”或“的缘故”。第3课时课外提升一、诗歌鉴赏(白描手法,对比手法,画面美,意境美)(2022·江苏徐州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8.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答案】采用了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伤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山城百花落尽、榕叶满庭、莺鸟乱啼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凄黯迷惘)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可以从字词含义、诗文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意思是: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这两句偏重叙事描写“百花尽”,写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将“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写出植物在雨后凋零之景;而“莺乱啼”则写出雨后的生灵——莺,啼叫扰人心扉,杂乱而无韵律,借鸟声传达诗人因景伤悲,心烦意乱,因贬谪离家凄迷惆怅的精神状态,因此是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的写法。9.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答案】“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既包含仕途不顺的贬谪之思(政治失意的郁结或宦情的凄凄),又包含羁旅无归的怀乡之念(漂泊在外的愁绪或羁思的凄凄)。【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诗歌情感分析。“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意思是: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联系注释中“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因为作者一贬再贬的仕途失意经历,让作者心生愁意。被贬十年后刚回长安,随即又被贬到更荒僻的柳州做官,背井离乡,因此“宦情”“羁思”两种愁情一齐涌上心头,“共凄凄”。二、课外文言文阅读(2022·四川内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竞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④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①角:较量。②干:这里是游说意思。③洫:田间水道。④费:通“废”,废弃。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自谓可将十万()(2)会有土寇()(3)几为所擒()(4)使试于一村()【答案】(1)统领(2)恰逢(3)几乎,差不多(4)在【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自谓可将十万”的句意是: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将:率领,统领。(2)“会有土寇”的句意是: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会:恰逢,正赶上。(3)“几为所擒”的句意是:差不多都被擒获。几:几乎,差不多。(4)“使试于一村”的句意是: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于:在。8.翻译下面句子。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答案】拘泥于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意到这种地步呢?【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泥(拘泥)、愚(愚蠢)、何(为什么)、至(到)、是(这)”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9.选文讲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答案】不能拘泥于成规或古人说法,要活学活用。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主要讲了刘羽冲得到了两部书,自己进行苦读研究,按照书.上的去做,但最终都失败的故事。刘羽冲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结合最后“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竞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④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可知,本文告诉人们“不能拘泥于成规或古人说法,要活学活用”的道理。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不能读死书,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意对即可。【参考译文】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画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因此他郁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难道会欺骗我吗!”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三、现代文阅读(2022·四川南充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望春风①一夜之间,田野山间的野菜被微风吹绿了——几次探头探脑后,终于在黎明到来之前晕出活泼泼的一片。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春天终于如约而来。②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③第一批被春天唤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把枝头的新芽催绽,与田野上每一个守护着土地的人不期而遇,带来花的清香与叶的肥嫩。④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⑤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的荠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在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里,他们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家,品尝这大自然恩赐的美味。⑥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很快,白花花的塑料膜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⑦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红衣老太终于离开绿衣老太,走向马路对面,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的,没有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凛冽,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追随着红衣老太。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大声地喊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⑧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红衣老太一定是惦记着闺蜜,于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望。离别时,绿衣老太不放心,执意要送老友,红衣老太摆脱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说自己能走。老人过马路时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老友温暖的目光正陪伴着她前行。(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0.文本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答案】①描写自然环境,点明时令——春季。②照应标题“望春风”,写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③暗示了疫情缓解,人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的愉悦心情。【解析】本题考查首段的作用。根据“一夜之间,田野山间的野菜被微风吹绿了”分析,描写自然环境,点明时令——春季。“野菜被微风吹绿了”照应标题“望春风”,“几次探头探脑后,终于在黎明到来之前晕出活泼泼的一片”写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结合第④段“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可知,暗示了疫情缓解,人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的愉悦心情。11.文本形象地描绘了疫情缓解后乡村中哪几幅劳动场景?请简要概括。【答案】示例:①农技员指导农民劳作的场景;②果农剪枝、开沟、追肥的场景;③人们挖野菜的场景:④姜农种姜的场景。【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第④段“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概括得出: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指导农民劳作的场景。根据第④段“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概括得出:果农剪枝、开沟、追肥的场景。根据第⑤段“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的荠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概括得出:人们挖野菜的场景。根据第⑥段“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概括得出:姜农种姜的场景。12.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两位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案】示例:①外貌描写,通过服装、相貌等细致地刻画出两位乡村老妇的形象;②神态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位老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③动作描写,“拉扯”“站”“回首”“挥手”等动作表现了两位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根据第⑦段“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分析可知,这是外貌描写,通过服装、相貌等细致地刻画出两位乡村老妇的形象;根据第⑦段“目光始终追随着红衣老太”、“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分析,这是神态描写,并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笑脸比作菊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位老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根据第⑦段“拉着”“拉扯”“走向”“站”“回首”“挥舞”“挥手”“喊”“转过身”等一系列动词分析,这是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模板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协议范本
- 2025买车不过户合同协议书
- 家用智能设备安全及紧急控制策略
- 课题申报参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数字劳动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链主企业数字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科技创业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 用知识武装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 2024年收获机械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高纯石英纤维正交三向织物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育领域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与实践
- 消防产品目录(2025年修订本)
- 地方性分异规律下的植被演替课件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 光伏项目风险控制与安全方案
- 9.2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催收培训制度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2024高考物理广东卷押题模拟含解析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 GB/T 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 GB 32311-2015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