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学习目标3.绘制简单示意图,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4.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等。5.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阅读示意图,了解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圈的组成氮:78%氧:21%氩:0.934%CO2:0.033%水汽、尘埃等:0.033%大气圈的组成氮: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氧:供给生命呼吸氩:航空领域广泛应用CO2:光合作用原料,调节地表温度水汽:成云致雨必备条件大气圈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圈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对流层·厚度:8-16千米

低纬度地区厚·现象:对流显著,集中了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天气多变·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热源:地面辐射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圈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平流层·厚度:40千米·现象:大气水平运动,

气流稳定

适合飞机飞行·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高·热源:太阳辐射(臭氧吸收

紫外线)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圈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高层大气大气密度小,存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信。直接受太阳活动影响

对流层有云雨雾雪现象,而平流层没有,为什么?参考:①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于对流层,提供成云致雨条件;②对流运动,气流上升,具冷却凝结条件。(提示:结合成云致雨条件及大气运动等思考)知识拓展高山反应高山反应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高度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就愈低,因此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因此在刚进入山区时,会因为高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就愈剧烈。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一般为8-16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知识小结平流层从对流层顶至距离地面大约5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该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天气晴朗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到距离地面大约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密度极小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问题: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1、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2、太阳辐射主要由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部分成。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太阳辐射知识科普:太阳辐射波长主要为0.15-4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0.5微米;

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主要为3-120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10微米。

习惯上称前者为短波辐射,后者为长波辐射。

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当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能量能100%到达地面吗?2、太阳辐射通过哪些环节被削弱了?哪些环节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3、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1、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呢?2、大气吸收哪几部分热量增温?3、地面增温的主要热源是什么?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什么?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上界地面增温地面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填出上图中三种辐射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当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能量能100%到达地面吗?不能2、太阳辐射通过哪些环节被削弱了?哪些环节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3、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白天多云,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所以气温比晴天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保温作用的应用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冬季温室大棚深秋烧秸秆防霜冻果园铺鹅卵石探究活动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气温较低。为什么点火放烟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人造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问题回归探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为什么?大气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上界地面增温地面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太阳辐射1、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温度升高,全球变暖。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经济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改变的是热量条件(塑料薄膜、玻璃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1、在秋冬季节,我国北方菜农夜晚有时会在地里燃烧秸秆,为什么?2、为什么青藏高原上的人容易得白内障?1、在秋冬季节,我国北方菜农夜晚有时会在地里燃烧秸秆,为什么?

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作物免遭冻害。不环保2、为什么青藏高原上的人容易得白内障?

白内障的病因有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和光照强度有关。紫外线的光照强度越强就越容易得白内障。

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日照是非常强的,紫外线也非常强,在那些地方的人就更容易得白内障。地球表面由于有大气,白天温度低,夜晚温度高,昼夜温差小。地球白天极端最高气温达58.80C昼夜温差一般在500C左右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合作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小组讨论1分钟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两图,回答1~2题。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用薄膜包裹着的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B.10℃C.12℃D.30℃C382.图乙中与温室效应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D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3~4题。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的散失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A4.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C5、谚语说“十雾九晴”的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B、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C、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蒸发强易成雾6、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中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BCCC右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7、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8、下图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