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基础知识
9.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基本方法9.2数字电路实验仪简介9.3部分集成电路型号及外引线排列图
9.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基本方法
9.1.1实验教学的目的
根据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应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
(1)培养通过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识别、选择和使用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能力。通过查阅手册,学习识别数字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及引脚排列,掌握元器件输入、输出外特性和相关参数。
(2)培养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实验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术。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正确选择和操作电子仪器是最基本的技术素质之一。
(3)学会正确分析测试结果。要求学生不但要会测试相关电路的功能,还要学会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总结出有关的技术指标和特性。这也是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
(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某一实验内容(查阅手册、确定方案、选择器件、接线调试、排除故障),使学生具备一定初步的科研能力。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9.1.2实验的基本过程
1.实验预习
认真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关键。预习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实验能否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预习应按本教材的实验预习要求进行,在每次实验前要认真复习有关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器件的使用方法,对如何着手实验做到心中有数。预习后还应写出一份预习报告。实验预习的内容包括:(1)绘出设计好的实验电路图。该图应该是逻辑图和连线图的混合,既便于连接线,又反映电路原理,并在图上标出器件型号、使用的引脚号、元件数值以及各测试仪器的连接位置,必要时可用文字加以注解说明。
(2)拟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3)拟好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和波形坐标。
(4)列出元器件清单。
2.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是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测试过程中所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必须和理论基本一致,所以记录必须清楚、合理、正确,若不正确,则要现场及时重复测试,找出原因。实验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验任务、名称及内容。
(2)实验数据和波形以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从记录中应能初步判断实验的正确性。
(3)记录波形时,应注意输入、输出波形的时间相位关系,并在坐标中上下对齐。
(4)实验中实际使用的仪器型号和编号以及元器件使用情况。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总结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它能很好地巩固实验成果,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知识面。
实验报告是一份技术总结,要求文字简洁,内容清楚,图表工整。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结果、实验使用仪器和元器件以及分析讨论等。其中,实验内容和结果是报告的主要部分,它应包括实际完成的全部实验内容,并且要按实验任务逐个书写。每个实验任务应有如下内容:(1)实验课题的逻辑图(或测试电路)、状态图、真值表以及文字说明等。对于设计性课题,还应有完整的设计过程和关键的设计技巧说明。
(2)实验记录和经过整理的数据、表格、曲线和波形图。其中,曲线和波形图应画在专用实验报告计算纸(直角坐标纸)上,并且用三角板、曲线板等工具描绘,力求画得准确,不得随手示意画出。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及结论。对讨论的范围,没有严格要求,一般应对重要的实验现象、结论加以讨论,以便进一步加深理解,此外,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可作一些简要说明,实验中有何收获,可谈一些心得体会。9.1.3实验中操作规范和常见故障检查方法
1.实验中操作方法与步骤必须正确
实验中操作方法与步骤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实验者需要注意按以下规程进行:
(1)搭接实验电路前,应对主要仪器设备(如电平开关、电平显示器)进行必要的检查,对所用集成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可利用集成电路测试仪快速测试)。
(2)搭接电路时,应遵循正确的布线原则和操作步骤(即要按照先接线后通电,做完后,先断电再拆线的步骤)。
(3)掌握科学的调试方法,有效地分析并检查故障,以确保电路工作稳定可靠。
(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完整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
(5)实验完毕,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关断电源,拆除连线,整理放好,并将实验台清理干净、摆放整齐。
2.正确布线
布线原则:应便于检查、排除故障和更换器件。
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由于连线数量大,因此由错误布线引起的故障常占很大比例。布线错误不仅会引起电路故障,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器件,因此,注意布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正确的布线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不允许将集成电路芯片方向插反。一般IC的方向是缺口(或标记)朝左,引脚序号从左下方的第一个引脚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递增至左上方的第一个引脚。(即面对管面,缺口在左,左下为一,逆时计数。)
(2)接插集成电路芯片时,先校准两排引脚,使之与集成电路插座上的插孔对应,轻轻用力将芯片插上,然后在确定引脚与插孔完全吻合后,再稍用力将其插紧,以免集成电路的引脚弯曲、折断或者接触不良。
(3)导线应长短适当,一般以够用、稍长为原则,能用短线的地方尽量不用长线。最好采用不同颜色线以区别不同用途,如电源线用红色,地线用黑色,相同功能同种色,输入、输出不同色等。
(4)布线应有秩序地进行,随意乱接容易造成漏接错接。较好的方法是先接好固定电平点,如电源线、地线、门电路闲置输入端、触发器异步置位复位端等,再按信号源的顺序从输入到输出依次布线。(5)连线应避免从集成器件上方跨接,避免过多的重叠交错,以利于更换元器件以及故障检查和排除。
(6)当实验电路的规模较大、使用集成元器件较多时,应注意集成元器件的合理布局,以便得到最佳布线。若电路中有两只以上相同型号的集成元器件时,应在电路图上对其进行编号,以防接错。
(7)对大型综合实验项目来说,元器件数量很多,可将总电路按其功能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电路,逐个布线、调试(分调),然后将各部分连接起来(联调)。
3.常用故障检查方法
实验中,如果电路不能完成预定的逻辑功能,就称电路有故障。产生故障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操作不当(如布线错误等);(2)设计不当(如电路出现竞争冒险等);(3)元器件使用不当或功能不正常;(4)仪器(主要指数字电路实验箱)和集成器件本身出现故障。因此,上述四点应作为检查故障的主要线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故障检查方法。
1)查线法由于在实验中大部分故障都是由于布线错误引起的,因此,在故障发生时,复查电路连线为排除故障的有效方法。应着重注意:有无漏线、错线,集成电路是否插牢,集成电路是否插反等。特别是当使用多个芯片时,应检查是否给每个芯片都接上了电源线和地线。
2)测量法用万用表直接测量各集成块的VCC端是否加上电源电压,输入信号、时钟脉冲等是否加到实验电路上,观察输出端有无反应。重复测试观察故障现象,然后对某一故障状态,用万用表测试各输入/输出端的直流电平,从而判断出是否是插座板、集成块引脚连接线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3)信号寻迹法在电路的输入端加上规定的输入信号,用五功能逻辑笔按照信号流向逐级检查是否有响应和是否正确,从而确定该级是否有故障,必要时可以切断周围连线,避免相互影响。检查时可按照逻辑原理从前往后查,也可按照逻辑原理从后往前查。
4)替换法对于多输入端器件,如有多余端则可调换另一输入端试用。必要时可更换器件,以检查器件功能不正常所引起的故障。
5)动态逐线跟踪检查法对于时序电路,可输入时钟信号按信号流向依次检查各级波形,直到找出故障点为止。
6)断开反馈线检查法
对于含有反馈线的闭合电路,应该设法断开反馈线进行检查,或进行状态预置后再进行检查。
以上检查故障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另外,上述方法是在仪器工作正常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连线之前首先检查电平开关、电平显示器及单次脉冲源等常用仪器可少走弯路。
需要强调指出,实验经验对于故障检查是大有帮助的,但只要充分预习,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原理,就不难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较好地判断和排除故障。9.1.4数字集成电路概述、特点及使用须知
1.概述
当今,数字电子电路几乎已完全集成化,因此,充分掌握和正确使用数字集成电路,用以构成数字逻辑系统,就成为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集成电路按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等。小规模集成(SSI)电路是在一块硅片上制成约1~10个门,通常为逻辑单元电路,如逻辑门、触发器等。中规模集成(MSI)电路的集成度约为10~100门/片,通常是逻辑功能电路,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大规模集成(LSI)电路的集成度约为100门/片以上。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约为1000门/片以上,通常是一个小的数字逻辑系统。现已制成规模更大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还可分为双极型电路和单极型电路两种。双极型电路中有代表性的是TTL电路;单极型电路中有代表性的是CMOS电路。国产TTL集成电路的标准系列为CT54/74系列或CT0000系列,其功能和外引线排列与国际54/74系列相同。国产CMOS集成电路主要为CC(CH)4000系列,其功能和外引线排列与国际CD4000系列相对应。高速CMOS系列中,74HC和74HCT系列与TTL74系列相对应,74HC4000系列与CC4000系列相对应。
部分数字集成电路型号及外引线排列图见9.3节。逻辑表达式或功能表描述了集成电路的功能以及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正确使用集成电路,应该对它们进行认真研究,以便深入理解,充分掌握。另外,还应对使能端的功能和连接方法给以充分的注意。
2.TTL器件的特点
TTL器件的特点如下:
(1)输入端一般有钳位二极管,减少了反射干扰的影响;
(2)输出电阻低,增强了带容性负载的能力;
(3)有较大的噪声容限;
(4)采用+5V的电源供电。为了正常发挥器件的功能,应使器件在推荐的条件下工作,对CT0000系列(74LS系列)器件,主要有:
(1)电源电压应在4.75~5.25V的范围内。
(2)环境温度在0~70℃之间。
(3)高电平输入电压UIH>2V,低电平输入电压USL<0.8V。
(4)输出电流应小于最大推荐值(查手册)。
(5)工作频率不能高,一般的门和触发器的最高工作频率约为30MHz。
3.TTL器件使用须知
使用TTL器件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电源电压应严格保持在(5±10%)V的范围内,过高易损坏器件,过低则不能正常工作。实验中一般采用稳定性好、内阻小的直流稳压电源。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电源与地线不能错接,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造成器件损坏。
(2)多余输入端最好不要悬空,虽然悬空相当于高电平,并不能影响与门(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但悬空时易受干扰。为此,与门、与非门多余输入端可直接接到VCC上,或通过一个公用电阻(几千欧)连到VCC上。若前级驱动能力强,则可将多余输入端与使用端并接;不用的或门、或非门输入端直接接地,与或非门不用的与门输入端至少有一个要直接接地,带有扩展端的门电路,其扩展端不允许直接接电源。(3)输出端不允许直接接电源或接地(但可以通过电阻与电源相连),不允许直接并联使用(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门除外)。
(4)应考虑电路的负载能力(即扇出系数),要留有余地,以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扇出系数可通过查阅器件手册或计算获得。
(5)在高频工作时,应通过缩短引线、屏蔽干扰源等措施,抑制电流的尖峰干扰。
4.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
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如下:
(1)静态功耗低:电源电压VDD=5V的中规模电路的静态功耗小于100μW,从而有利于提高集成度和封装密度,降低成本,减小电源功耗。
(2)电源电压范围宽:4000系列CMOS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为3~18V,从而使选择电源的余地大,电源设计要求低。
(3)输入阻抗高:正常工作的CMOS集成电路,其输入端保护二极管处于反偏状态,直流输入阻抗可大于100MΩ,在工作频率较高时,应考虑输入电容的影响。(4)扇出能力强:在低频工作时,一个输出端可驱动50个以上的CMOS器件的输入端,这主要是因为CMOS器件的输入电阻高的缘故。
(5)抗干扰能力强:CMOS集成电路的电压噪声容限可达电源电压的45%,而且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噪声容限值基本相等。
(6)逻辑摆幅大:空载时,输出高电平VOH>VDD-0.05V,输出低电平VOL<VSS+0.05V。
CMOS集成电路还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较强的抗辐射能力。不足之处是,一般CMOS器件的工作速度比TTL集成电路低,功耗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CMOS器件的输入端和VSS之间接有保护二极管,除了电平变换器等一些接口电路外,输入端和正电源VDD之间也接有保护二极管,因此,在正常运转和焊接CMOS器件时,一般不会因感应电荷而损坏器件。但是,在使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时,输入信号的低电平不能低于VSS-0.5V,除某些接口电路外,输入信号的高电平不得高于VDD+0.5V,否则可能引起保护二极管导通,甚至损坏,进而可能使输入级损坏。
5.CMOS器件使用须知
使用CMOS器件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电源连接和选择。VDD端接电源正极,VSS端接电源负极(地),绝对不许接错,否则器件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对于电源电压范围为3~18V系列器件,如CC4000系列,实验中VDD通常接+5V电源。
CMOS器件在不同的VDD值下工作时,其输出阻抗、工作速度和功耗等参数都有所变化,设计中须考虑。(2)输入端处理。多余输入端不能悬空,应按逻辑要求接VDD或VSS,以免受干扰造成逻辑混乱,甚至损坏器件。对工作速度要求不高,而要求增加带负载能力时,可把输入端并联使用。
对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CMOS器件,为了避免输入端悬空,在电路板的输入端应接入限流电阻RP和保护电阻R,当VDD=+5V时,RP取5.1kΩ,R一般取100kΩ~1MΩ。
(3)输出端处理。输出端不允许直接接VDD或VSS,否则将导致器件损坏。除三态(TS)器件外,不允许两个不同芯片输出端并联使用,但有时为了增加驱动能力,同一芯片上的输出端可以并联。
(4)对输入信号VI的要求。VI的高电平VIH<VDD,VI的低电平VIL小于电路系统允许的低电压。当器件VDD端未接通电源时,不允许信号输入,否则将使输入端保护电路中的二极管损坏。9.1.5数字逻辑电路的测试方法
1.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
组合逻辑电路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其逻辑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也就是验证其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否与真值表相符。
1)静态测试静态测试是在电路静止状态下测试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将输入端分别接到逻辑电平开关上,用电平显示灯分别显示各输入和输出端的状态。按真值表将输入信号一组一组地依次送入被测电路,测出相应的输出状态,并与真值表相比较,借以判断此组合逻辑电路静态工作是否正常。
2)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测量组合逻辑电路的频率响应。在输入端加上周期性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测出与真值表相符的最高输入脉冲频率。
2.时序逻辑电路的测试
时序逻辑电路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其状态的转换是否与状态图或时序图相符合。可用电平显示灯、数码管或示波器等观察输出状态的变化。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拍工作方式,以单脉冲源作为时钟脉冲,逐拍进行观测,来判断输出状态的转换是否与状态图相符;另一种是连续工作方式,以连续脉冲源作为时钟脉冲,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来判断输出波形是否与时序图相符。 9.2数字电路实验仪简介
9.2.1数字电路实验仪的组成
DZX-1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控制屏面板布局示意图如图9-2-1所示,其右半部为模拟电路实验板,左半部为数字电路实验板和数字电路实验中常用的一些仪器,下面分别介绍其功能及使用方法。图9-2-1
DZX-1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控制屏面板布局示意图9.2.2数字电路实验板
数字电路实验板采用479mm×312mm×2mm聚脂单面敷铜印刷线路板制作,正面装有元器件,并印有元器件的符号及相应的连接线条,反面是相应的印刷线路。板上装有近500只锁紧式防转叠插座,十六位逻辑电平输出一组,十六位逻辑电平输入一组,8P、14P、16P、20P及24P等可靠的圆脚集成电路插座31只,蜂鸣器两只,6位BCD码十进制拨码开关一套,还有复位按钮、电阻等元器件,以备实验时选用。上述所有的插座及元器件的引脚,均已与锁紧插座相连接,实验时只要用弹性实验连接导线,依照原理线路图进行连接即可。为了方便实验,在实验板上还设置了两个测试弯针,用于钩挂示波器探头。
1.十六位逻辑电平输出
本单元共提供16只小型单刀双掷开关及与之对应的逻辑电平输出插口,并设有发光二极管指示。当开关向上拨(即拨向“高”)时,与之相对应的输出插孔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发出红色光指示;当开关向下拨(即拨向“低”)时,相对应的输出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发出绿色光指示。
使用时,只要将+5V电源接入此实验板右上方的“+5V”插孔,此单元便能正常工作。2.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
本单元每一位输入都经过三极管放大驱动电路,使用时,只要将+5V电源接入此实验板右上方的“+5V”插孔,即可正常工作。当输入插孔处输入高电平时,LED发光二极管便发出红色光指示;当输入插孔处输入低电平时,LED发光二极管则发出绿色光指示。
3.脉冲信号发生器(单元14)
本单元能提供两组正、负单次脉冲源,22个标准频率的方波信号源和一个可用作计数的频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源。使用时,只要开启本单元的开关,在各个输出插孔处即可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
(1)单次脉冲信号源由一个防抖动电路和一个按键组成,每按一次键,绿灯灭,红灯亮,表明在两个输出插孔处分别输出一个正、负单次触发脉冲。(2)基准脉冲信号源是由晶振通过分频电路获得的标准频率的方波信号源,本单元设置了从Q4~Q26共22个不同频率的输出插孔,供用户随意选择。各输出口的频率可按下式确定:如Q22输出口的方波信号频率是标准的1Hz。(3)频率连续可调的计数脉冲信号源。本信号源能在很宽的范围内(0.5Hz~300kHz)调节输出频率,可用做低频计数脉冲源;在中间一段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可用做连续可调的方波激励源。
4.五功能逻辑笔(单元14)
这是一支新型的逻辑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GAL设计而成,具有显示五种逻辑功能的特点。只要接通+5V电源,用锁紧线从“信号输入”口接出,锁紧线的另一端可视为逻辑笔的笔尖,当笔尖点在电路中的某个测试点时,面板上的四个指示灯即可显示出该点的逻辑状态是“高电平”、“低电平”、“中间电平”或“高阻态”。若该点有脉冲信号输出,则四个指示灯将同时点亮,故有五功能逻辑笔之称,亦可称为“智能型逻辑笔”。
5.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单元4)
1)功能本测试仪是用单片机开发而成的智能化仪器,具有高速破译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型号,区分相同逻辑功能的74LS系列和74HC系列的芯片,检测已知型号芯片的好坏,自动列出相同功能的其他可代用的芯片型号,可对集成电路进行动态老化等特点。集成电路芯片测试范围包括74/54LS系列、74/54HC/HCT/C系列、CMOS40XXX系列、CMOS45XX系列以及部分模拟集成电路,全部种类达548种,几乎覆盖所有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本测试仪的显示器采用七位共阴极绿色LED数码管。
2)使用方法将+5V电源接到本测试仪的电源插孔处,显示器应显示“PC”,当按“复位”键后,也显示“PC”,表明已进入测试初始状态。
(1)破译集成电路芯片型号。在显示“PC”状态下,按一下“执行”键,显示器将显示一闪动的“正弦曲线”(最后一个数码管显示隐8字),此时只要将集成电路夹于锁紧夹中,即能显示出该芯片完整的型号,如74LS125,CD4060,CD4553等,如有相同功能的其它型号芯片,将循环显示出本芯片及其它代用芯片的型号。
(2)检测已知型号芯片的好坏。在显示“PC”状态下,连续按动“功能”键,将依次显示出如下的各功能符号:74LS、74HC、CD40、CD45(ANG、F500、F1000、F5000、F10000、CCP及COU)。括号内的功能在本装置中未采用。
例:欲测74HC125芯片的好坏,首先应按“功能”键,在显示器显示“74HC”后,再分别按“数1”键,使74HC后的显示值为1;按“数2”键,使随后的显示值为2;按“数3”键,使最后一位显示为5。按“执行”键,显示器将循环显示“74HC125”和“badI.C.”。当将被测的芯片夹入锁紧夹中后,若此芯片完好,则显示器循环显示“74HC125”和“GOODI.C.”,否则仍显示“badI.C.”;若输入型号有错,也将显示“badI.C.”;若输入的型号不属于本测试仪的测试范围,则显示“NOI.C.”。
(3)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在按“执行”键之前,不要在锁紧夹中放置任何芯片;放置芯片的规则是将芯片的缺口朝上,使芯片的第一脚与夹子上的第一脚(旁边有“.”标记)对齐。6.直流稳压电源(单元15)
本机直流稳压电源共有六路电压输出。使用时开启本单元的带灯电源开关,±5V和±12V输出指示灯亮,表示±5V和±12V的插孔处有电压输出;若0~30V两路电源输出正常,其相应指示灯的亮度则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由暗渐趋明亮,操作“电压指示切换”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面剖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碳灯LED显示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高尔夫球教练职业能力测试卷:高尔夫球教学策略与方法试题集
- 《气候变化对野生大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 《高丹草的低纤维品种选育及其饲料价值提升》论文
- 塞尔维亚语中的语言与年龄差异研究论文
- 2024年5月卫星通信工程师保密期解约特别声明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枕头包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高压电工资格考试:高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案例分析试题集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快速客运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浙江省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实施细则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机关单位申请要人的请示范文
- 铀矿冶安全规程
- 国标热镀锌钢管规格尺寸理论重量表
- 设计方案投标技术标文件
- 圆来如此简单公开课优质课件获奖
- (本科)审计(第五版)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总复习 教案
- 拖欠货款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