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1-各地经济-_第1页
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1-各地经济-_第2页
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1-各地经济-_第3页
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1-各地经济-_第4页
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1-各地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掌握各种产品成本报表和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2第八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第八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分析期中成本预报8.1

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4 成本报表,是根据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以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8.1.1

成本报表的作用5 可以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核企业成本工作绩效; 可以解释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和原因,挖掘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 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以及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8.1.2

成本报表的种类6反映产品成本情况的报表:❏主要反映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的水平及其构成情况,并与计划、上年实际、历史最好水平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较,反映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反映各种费用支出的报表:❏主要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各种费用总额及其构成情况,并与计划(预算)、上年实际对比,反映各项费用支出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8.1.3

成本报表的特点7 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一般不对外公开。编制成本报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报表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成本报表的种类、内容和格式国家不做统一要求,可以由企业自行决定,更具有灵活性。 成本报表作为对内报表更注重时效性,根据管理的需要可以随时报送。8.2

成本报表的编制8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8.2.1

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9 成本报表中的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有关产品成本和费用明细账的实际发生额填列。 成本报表中的累计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本期报表的本期实际成本、费用加上上期报表的累计实际成本、费用计算填列;如果有关明细账中有累计实际成本、费用,可根据明细账填列。成本报表中的计划数,应根据有关的计划填列。8.2.2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10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编制:1、按产品种类编制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所产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及主要产品(含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作用:利用此表可以定期、总括地考核和分析企业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2.按成本项目编制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反映)和全部产品总成本。作用:利用此表可以定期、总括地考核和分析企业全部生产费用和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1.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编制例10-1某企业某年12月份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格式见表10-1。见教材P256插插入入表表1100--11112.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编制例10-2某企业某年12月份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格式见表10-2。见教材P258插插入入表表1100--22128.2.3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13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 作用:利用此表可以按照成本项目分析和考核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按照成本项目分析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和考核各种主要产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而查明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8.2.3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例10-3某企业乙产品单位成本表的格式和内容详见表10-3。见教材P259148.2.4

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15 各种费用:一般包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四项,其中,制造费用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后三项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冲减本期利润。 各项费用报表的作用:反映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各种费用变动的原因以及对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的影响。 各种费用明细表的项目:分别按各项费用明细,列出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数。1.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例10-4某企业200×年12月份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格式如表10-4所示。见教材P260插插入入表表1100--44162.销售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例10-5某企业200×年12月份销售费用明细表的格式如表10-5所示。见教材P261插插入入表表1100--55173.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例10-6某企业200×年12月份管理费用明细表的格式如表10-6所示。见教材P261插插入入表表1100--66184.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例10-7某企业200×年12月份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格式如表10-7所示。见教材P262插插入入表表1100--77198.3

成本分析20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分析8.3.1

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211.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步骤)22明确分析目标,制定分析计划广泛收集资料,掌握全面情况深入项目分析,确定各种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查明因素变动原因对企业成本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编写成本分析报告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23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有: 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差额计算法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24(1)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指标对比,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有以下几种对比形式:❏以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或定额指标对比,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以本期实际成本指标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好水平)的实际成本指标对比,观察企业成本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以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找出差距,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2)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经济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有以下几种形式:❏相关指标比率: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求出的比率。如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构成比率: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如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率等❏动态比率:将不同时期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求出的比率。据以分析增减速度和变动趋势。如:25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例10-8(动态比例分析)假定某企业甲产品某年四个季度实际单位成本分别为90元、92元、95元、94元。如果以第一季度(90元)为基期,计算其他各季产品单位成本与之相比的定基比率如下: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甲产品单位成本第二、三季度比第一季度有上升的趋势,但第四季度又有所下降。26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例10-8(动态比例分析)如果分别以上一季度为基期,计算各季度环比比率如下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甲产品的单位成本变动趋势呈倒马鞍形,第二、三季度呈上升趋势,第四季度又有所下降。27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28(3)连环替代法: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影响材料费用总额的因素很多,按其相互关系可归纳为三个: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三者的关系如下: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单价=材料费用总额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例10-9(连环替代法)某企业上述指标的计划和实际资料详见表10-8。见教材P266插插入入表表1100--8829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例10-9(连环替代法)①以计划数为基数②第一次替换20×18×10=3600(元)21×18×10=3780(元)②-①产量变动影响③第二次替换+180(元)21×17×10=3570(元)③-②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变动影响

-210(元)④第三次替换

21×17×12=4284(元)④-③材料单价变动影响

+714(元)合

+684(元)30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31连环替代法的特点:❏计算程序的连环性: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因素替换的顺序性: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计算条件的假定性: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32(4)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先确定各个因素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然后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依次求出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2.成本报表的数量分析方法 用例10-9中的数字资料,以差额计算法测定各因素影程度如下:分析对象:4284-3600=+684(元)各因素影响程度:产量变动影响=(+1)×18×10 =+180(元)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变动影响=21×(-1)×10=-210(元材料单价变动影响=21×17×(+

2)合

计=+714(元)+684(元)338.3.2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341.按产品种类分析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既要从总体出发,分析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的总括情况,也要分析每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既可以对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有总括了解,也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和重点。8.3.2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例10-10根据表10-1的资料编制分析表,详见表10-9。插插入入表表1100--99358.3.2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例10-10 表10-9中数字计算如下:见教材P268368.3.2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372.按成本项目分析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可根据前述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计划、核算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38分析步骤:❏确定分析对象:以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指标与计划降低额、降低率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确定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影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产品单位成本。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例10-11假定例10-1中企业本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如表10-10所示。见教材P270插插入入表表1100--110039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例10-1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详见根据表10-1编制的分析表10-11。见教材P271插插入入表表1100--111140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41例10-11(1)确定分析对象:以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指标与计划降低额、降低率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计划降低率1.5086%实际降低率0.2222%计划降低额2800元实际降低额 600元实际脱离计划差异:降低额=600-2800=-2200(元)降低率=0.2222%-1.5086%=-1.2864%分析结果: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没有完成。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42(2)确定影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影响因素主要有: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产品单位成本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43(2)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1)产品产量:产量因素的特点:产量变动只影响成本降低额,而不影响成本降低率。例10-12 见教材P271计算公式:产量变动下的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划降低率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2)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计算结果详见表10-13。见教材P273插插入入表表1100--1133448.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45(3)分析评价: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未完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实际比计划少降低2200元,为1.2864%。其中:产量增加,使成本实际比计划多降低1273.22元;品种构成变动,使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73.22元;产品单位成本升高,使成本少降低3400元。由此看出,影响成本降低计划没有完成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单位成本升高,使成本少降低3400元,约合降低率-1.2593%。其中主要是乙产品成本升高,而甲产品成本却是降低的。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46分析意义:❏揭示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及其各个成本项目的变动情况,尤其是各项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确定产品结构、工艺和操作方法的改变以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查明产品单位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分析依据:❏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成本计划和各项消耗定额资料,以及反映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业务技术资料等。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47分析程序:❏首先检查本月(或本季、本年度等)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比上年实际、比历史最好水平的升降情况;❏然后按成本项目分析其增减变动,查明造成单位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组织厂际间同类产品单位成本的对比分析。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根据前述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表10-3)的有关数据,编制12月份乙产品单位成本分析表。详见表10-14。见教材P275插插入入表表1100--114448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49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分析从表10-14可知,乙产品本月实际单位成本比本年计划、上年实际平均、全年累计实际平均都降低了,虽然还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总的情况是好的。从成本项目对比中可以看出,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的节约,说明企业在降低乙产品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方面,在改进乙产品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采取了措施,取得了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制造费用本月实际比本年计划、上年实际平均都超支了,说明还存在薄弱环节。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2.主要成本项目分析(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析材料费用受材料消耗数量和材料价格两个因素影响。50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例10-13假定有关资料如表10-15所示。见教材P276插插入入表表1100--115551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52例10-13乙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降低28元,其中:第一,由于耗用量变动A材料

B材料合计-2×13.50=-27

(元)-2×8.75=-17.50(元)-44.50(元)第二,由于价格变动A材料

B材料合计(14-13.50)×18=9(元)(9-8.75)×30=7.50(元)16.50(元)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53原材料价格变动因素多属外界因素,不做分析。重点分析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影响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产品或产品零部件结构(重量)的变化;第二,原材料加工方法(利用率)的改变;第三,材料质量的变化;第四,原材料代用或配料比例的变化;第五,原材料综合利用;第六,生产中废料回收利用情况的变化;此外,还有生产工人的劳动态度、技术操作水平、机械设备性能、材料节约奖励制度的实施等因素。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分析第一,产品或产品零部件结构(重量)的变化54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分析第一,产品或产品零部件结构(重量)的变化例10-14 见教材P277假定企业用钢材制造某种产品,产品原净重30千克,耗用钢材的单位成本为1000元。改进产品设计后,产品结构更加合理,产品净重缩减为27千克。这项措施使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金额为:55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分析第二,原材料加工方法(利用率)的改变56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分析第二,原材料加工方法(利用率)的改变例10-15:假定某种产品改进原材料加工方法前后的有关资料如表10-16所示。见教材P277插插入入表表1100--116657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例10-151)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对材料成本的影响:2)产品重量减轻对材料成本的影响:58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59 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分析第三,材料质量的变化采用了质量高的原材料,可能会提高产品质量或者节约材料消耗,但材料费用会升高;反之,采用了质量低的原材料,会降低材料费用,但可能会增大材料消耗量,或增加生产操作时间,或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和比较,力求达到质量最好、费用最低。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60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分析第四,原材料代用或配料比例的变化。例10-16假定某种产品的材料单价不变,材料消耗总量也不变,只是材料的配料比例发生变化,其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分析计算详见表10-17。见教材P278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例10-16(原材料配料比例发生变化)

见教材P278配料比例变动影响=300×(10.5-11)=—150(元)(降低)61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62 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因素分析第五,原材料综合利用在利用同一种原材料,可以同时生产出主产品和副产品的情况下,应开展原材料的综合利用。这样,就可以将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到主产品和副产品等更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中,从而降低主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第六,废料的回收利用情况的变化首先,应尽量减少加工中出现废料情况;其次,一旦发生了废料情况,要积极组织废料的回收和利用,将损失降到最少。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63(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析分析单位成本中的工资费用,应结合生产技术、工艺和劳动组织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查明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和每小时工资变动的原因。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析例10-17假定乙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表10-18所示。见教材P28064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65(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析例10-17见教材P280以实际与计划对比,乙产品单位成本中,直接人工费用本月实际数比本年计划数降低7元。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0.5×41=-20.5(元)每小时工资变动的影响=合

计9×1.5=+13.5(元)-7(元)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66(3)制造费用的分析先分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因素变动的影响,然后查明这两个因素变动的原因。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3)制造费用的分析例10-18假定乙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表10-19所示。见教材P28067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68(3)制造费用的分析例10-18 见教材P280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0.5×70=-35(元)每小时工资变动的影响=合

计26.67×1.5=+40(元)+5(元)8.3.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69(3)制造费用的分析在进行上述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成本计划本身的正确性;2、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3.分清主、客观因素,划清经济责任。8.3.5

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分析70 分析的意义:分析这些费用的支出情况,不仅是促进节约各项费用支出、杜绝一切铺张浪费、不断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企业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分析的步骤:首先,应根据各费用明细表中资料,以本年实际数与计划数相比较,确定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然后,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重点分析:(1)占总费用支出比重较大的项目;(2)与计划相比发生偏差较大的项目。以“管理费用”的年度分析为例,说明各项费用分析的一般方法。 例10-19 见教材P282插插入入表表1100--2200718.3.5

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分析72 首先,将本年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分析费用计划的完成情况; 然后,将本年实际数与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以了解企业工作的改进情况。 超过计划的费用支出不能一概的认为不合理,应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8.3.5

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分析73 为了深入分析各种费用升降的具体原因,评价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寻求降低各种费用支出的途径和方法,可将费用进行具体分类。费用按用途及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产性费用管理性费用发展性费用防护性费用非生产性费用8.3.5

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分析74生产性费用:一般指变动费用,如产品生产中消耗的料、工、费等。应结合生产量及其他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非越少越好)管理性费用:一般指固定费用,应从提高工作效率入手进行分析评价。(越少越好)发展性费用:指对企业未来的投资,如培训费、研发费等,应从费用支出与取得的效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并非越少越好)8.3.5

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分析75防护性费用:如劳动保护费保险费等,应结合劳动条件的改善、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非越少越好)非生产性费用:指财产的盘亏和损毁等,应结合如何加强管理、加强经济责任制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越少越好)8.3.6

成本效益分析产值成本率分析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76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 产值成本率:是指全部商品成本与商品产值的比率,它可以用百元商品产值所消耗的生产成本表示。(该指标越低,反映经济效益越高)77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78 首先,运用比较法,将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上期实际数、上年实际平均数、同类企业实际数进行对比,检查其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距。 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产值成本率变动的各个因素,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影响产值成本率指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产品品种构成的变动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价格的变动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 1.由于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影响的数额分析式(1):以计划产值成本率指标为计算基础式(2):按实际产品品种构成、计划单位成本、计划出厂价格计算的每百元商品产值的产值成本率将式(2)与式(1)相比较,就可计算出由于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影响的数额。79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2.由于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影响的数额分析式(3):按实际产品品种构成、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出厂价格计算的每百元商品产值的产值成本率80将式(3)与式(2)相比较,就可计算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影响的数额。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3.由于出厂价格变动影响的数额分析式(4):按实际产品品种构成、实际单位成本、实际出厂价格计算的每百元商品产值的产值成本率将式(4)与式(3)相比较,就可计算出由于出厂价格变动影响的数额。81例10-20某企业200×年度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产量、成本、价格及每百元产值成本的资料如表10-21所示。见教材P285插插入入表表1100--2211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82例10-20

见教材P285插插入入表表1100--2211通过上表资料可知,该企业200×年度甲、乙两种产品的产值成本率均完成了计划(实际低于计划)。实际较计划的差异为:—5.17%(67.56%—72.73%)。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83例10-20 分析如下:见教材P2858.3.6

成本效益分析—1.产值成本率848.3.6

成本效益分析—2.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 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是指主营业务成本及期间费用等,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它也可以用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所耗的成本费用来表示。(该指标越低越好)858.3.6

成本效益分析—2.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86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的分析方法:一般是运用比较法,将本期实际数与计划、上期实际、上年实际平均或同类企业实际数进行对比,检查其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距。例10-21某企业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期初无库存商品,本期生产的产品全部售出。本期计划的期间费用为43750元,实际期间费用为58080元。有关资料如表10-22所示。见教材P286插插入入表表1100--22228.3.6

成本效益分析—2.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87例10-2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出本期计划和实际的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企业本期实际的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比计划的低,完成了计划,其差异为-3%(72%-75%)。8.3.6

成本效益分析—2.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888.3.6

成本效益分析—2.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例10-21 分解分析如下:可以将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分解为: 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费用率89例10-22根据例10-21的资料,对主营业务成本率进行分解分析,如表10-23所示。见教材P287插插入入表表1100--2233主营业务成本率分析90主营业务成本率分析91 影响主营业务成本率变动的因素与影响产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