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人口与地理环境
精选高频考题50题•非选择题
L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为12656.8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97%,常住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从总体上看,全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浙江已经连续两年增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杭州市常住
人口增加了17.2万人,其增量接近全省增量的一半。目前安徽、湖北、广西、江西4个省区的常住人口增
量均已在10万人以上。合肥抓住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我略的机遇,与其他长三角城市之间在产业
链、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的合作成效显著。图为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热点分析图。
热点分析“
ED冷点~99%熨信区间/,n
C3冷点~95%置信区间U♦♦Q
B冷点~90%置信区间7
□不显著“
□热点~9o%置值区间r?!
・热点~95%置信区间,,
・热点~99%置信区间、一"•'
口无数据
⑴推测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原因。
(2)说明中国城市流动人II回流意愿的热点分布特征。
(3)合肥的人口增长能够“逆流而上、分析合肥吸引就业人口的重要条件。
【答案】(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公共服务、养老保障条件不断优化;城市居民生育意愿下降,出生率
下降;老龄化加剧,死亡率上升。
(2)总体分布不均,地区差异较大;华南、中南等地区为回流意愿热点区,东北和华北地区为回流意愿冷点
区。
(3)合肥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机遇,接受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合肥重视职业技术
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增多。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概况和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热点分析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
及自然增长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或人口
死亡率升高。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公共服务、养老保障条件不断优化;育儿成本上升、
人II受教育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使得城市居民生育意愿下降,人口出生率
下降:老龄化加剧,死亡率上升.
(2)分布特征包括分布是否均匀、分布集中区域、分布稀疏区域、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方位关系等。本
小题可通过阅读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热点分析图直接描述。读图可知,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同流意愿
热点总体分布不均,地区差异较大:华南、中南等地区为回流意愿热点区,东北和华北地区为回流意愿冷
点区。
(3)本小题可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由材却可知,合肥抓住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国家战略的机遇,与其他长三角城市之间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的介作成效显著。具体表现为,
合肥接受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合肥经济发展水平快,离不开高素质劳动力,说明合肥重视职业技
术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吸引就业人口多。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
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其中山东人最多。“关东”原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后泛
指我国东北各省,人们通常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迂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山东与东北地区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反转,出现了“雁
南飞”现象。
材料三下图为“闯关东”路线示意图。
⑴分析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
(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出现“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
⑶简述“雁南8〃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1)山东人多地少,战争、自然灾害较多。东北地区有广阔肥沃的土地。
⑵东北老工业区衰落;山东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⑶劳动力增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以“闯关东”和"雁南飞''为材料,涉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
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
科核心素养。
【详解】(1)东北地区自古为地广人稀的地区,耕地资源丰富;而山东省人口众多,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粮食不足,难以解决温饱,导致人口迁移;山东地区战争、自然灾害等较多,人们为了躲避战争或者自然
灾害,出现"闯关东"现象。
(2)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东北地区,位于沿海的山东省凭借优越的
地理位置和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超越东北地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机会
增多;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断衰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故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而出现"雁南飞〃现象。
(3)“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劳动力增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二、
三产业发展;人II数量增多,能够扩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地区的经济集聚移度(该地区GDP在全国的占比)与人口集聚卷度(人口数量在全国的
占比)之比叫作GDP与人口的匹配度(T),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在和将来的人口流向。当匹配度大于1,
经济集聚程度高于人口集聚程度时,意味着该地区单位人口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产出,进而获得更高收入。
材料二:表是我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匹配度。
匹配度(T)省级行政区简称
TN2京、沪、津
1W1X2苏、浙、内蒙古、闽、粤、辽、鲁、渝、吉和鄂
0.6^T<1新、青、陕、晋、黑、翼、豫、川、皖、湘、桂、赣、藏
T<0.6黔、云、甘
⑴根据表中信息,描述我国各地区GDP与人口匹配度的分布特点。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⑶描述T22的地区人口流向对该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⑴GDP与人口的匹配度地区差异大;大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高,西部(经济发达地区)
地区低;GDP与人口的匹配度最高是京、津、沪:最低是黔、云、甘。
(2)人口主要流向:GDP与人II的匹配度低的地区流向高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中西部
地区流向东部区;由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
⑶加剧住房紧张,造成房价过高:就业压力大:交通拥堵: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大.
【分析】本大题以“GDP与人口的匹配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GDP与人口的匹配度分布规律及对人口迁
移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材料二可知,表中GDP与人口的匹配度划分了四个等级,这说明各省级行政区GDP与人口
的匹配度地区差异大;进一步读可知,大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京、沪、津、苏、浙、闽、粤等)
的匹配度较高(T>2或1ST<2),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新、青、陕、晋、黑、冀、豫、川、
皖、湘、桂、赣、藏、黔、云、甘等)的匹配度低(0.64<1或T<0.6;最后找出极值分布情况,读表GDP
与人口的匹配度最高是京、津、沪(T>2):最低是黔、云、甘仃<0.6)。
(2)根据材料,当匹配度大于1,经济集聚程度高于人口集聚程度时,该地区单位人口能够创造更高的经
济产出,进而获得更高收入,将吸引人口流入;而匹配度低于L意味着该地区的经济集聚程度低于人口集
聚程度,将引起人口流出。因此可推人口主要流向可能是:由GDP与人口的匹配度低的地区流向高的地区,
即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iA地区: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因此根据GDP与人口的匹
配度判断,人口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由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区,因此人口流向会是
由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
(3)读表GDP与人口的匹配度最高是京、津、沪(T>2),说明该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将
吸引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大量迁入。因此产生的不利影响: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因此会加剧住房紧张,同时
也可能造成房价抬高;由于迁入人口增加,因此就业机会、就业中位竞争加大,使得当地人口就业压力大;
由干迁入人口多居住在房价相对较低的郊区,而工作地点多在城市,因此会造成公交、地铁等交通拥堵;
也使城市基础施压力大,如供水、供电、医疗、教育等压力加大。也可能会带来城市污染加重,给城市管
理增加了难度。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万km[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但可利用耕地较少,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北
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蒙古国人口仅约330万,约30%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人口平均密度低,
全国共划分21个行政区,首都乌兰巴托实际常住人口超100万。下图为蒙古国各行政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单
位:万人)。
⑴分析乌兰巴托常住人口较多的原因。
⑵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蒙古国人口平均密度低的原因。
【答案】(1)为蒙占国首都,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健全;自然环境优越等。
(2)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淡水资源缺乏;境内多山脉、戈壁沙漠,难利用土地比例高;可利用耕地少,
粮食总产量较少;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较低;深居内陆,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
【分析】本大题以蒙古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知识点,考查学生
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乌兰巴托为蒙古国首都,经济相对全国其他地区发达,就业机会多,工
作条件好: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健全,生活条件好;自然环境较为优越,对人们吸引力大。
(2)根据材料,蒙古的人II平均密度低。蒙古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淡水资
源跳乏,水资源承载力小;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难利用土地比例高,土地承载力低;可
利用耕地少,粮食总产最较少,粮食问题突出;发展中国家,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加上对外开放程
度较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故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省会郑州市,截至2021年末,郑州市有常住人口1274.2万人。河南省地
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L地、丘陵等构成。图1示意河南省行政区划,图2示意第六次和第七次人
口普查河南省各城市常住人口、十年人口增幅情况。
人
口
普
十
查
年
常
,••1...................................•'人
住
口
人
增
幅
口
(
万
人
)III111rfFlfrim
郑南周商洛胜珞信安
州阳口丘阳马乡阳阳顶封昌阳作河门壁源
市市市市市店市市市■市市市市市茶市市
市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青常住人口匚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
-♦-十年人口增幅图2
⑴济源市是河南省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试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⑵指出2010-2020年河南省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并简析原因。
【答案】⑴城市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
⑵城市:郑州市。原因: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多;地理
位置优越;地处交通枢纽位置,交通便利等。
【分析】本题以河南省行政区划、常驻人口、十年人口增幅情况为背景,设置2道题目,知识点涉及人口
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增长的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
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济源市是河南省常住人II最少的城市主要从城市面积、地形、经济发展水平角度分析。阅读
河南省行政区划图可知,济源市城市面积小,所能容纳的常住人口较少;河南省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济
源市地势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受地形、人口等限制,济源市经济发展较差,经
济发展水平低,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差,使得常住人口总量最少。
(2)阅读十年人口增幅情况可知,郑州市是2010-2020年河南省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原因主要从地理位
置、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角度分析。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岗位丰富,薪
资水平较高,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强,使得人口增长最多:郑州市基础设施完善,地处交通枢纽位置,交通
便利,有利于产业发展,促进郑州市经济提升,对人口形成持续性的吸引力。
6.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区域生态足迹如果超过
了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就出现生态赤字;如果小于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如图
为川西高原某重点生态功能区1980—2017年耕地、林地、草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图。
口耕地口林地■草地—一人均生态足迹
简述该地1980-201/年该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特点及其潜在的环境问题。
【答案】变化:1980—2012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逐年下降,2012—2017年变化不大,相对桧定。林地的
人均生态承载力最高,下降幅度最大;耕地草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均较小,下降幅度小。1980—2012年人
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一直小于人均生态承载力,但两者差数逐步缩小。
问题:该地整体上处「•生态盈余状态,说明生态的供给能力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盈余逐年递
减,说明生态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挑战(今后可能面临生态赤字的风险)。
【分析】本题以生态足迹为背景材料设置小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承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
【洋解】描述变化特点:根据川西高原某重点生态功能区1980—2017年耕地、林地、草地人均生态承教力、
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图。1980—2012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逐年下降,2012—2017年变化不大,相对稳定。
1920-2017年,其中林地人均生态承载力最高,并且变化最大,下降最快;耕地草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均较
小,下降幅度小。1980—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一直小于人均生态承载力,但两者差数逐步缩小。
问题:该地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一直小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该地整体上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说明生态
的供给能力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两者差数逐步缩小,生态盈余的优势在减少,今后可能面临生
态赤字的风险。
7.北部湾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是"撬动〃中国―东盟自贸区新的
增长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迁徙强度是指某地区迁移和流动的人口与该地区居住人口之比。下图为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人
口迁徙强度困及巴斯夫(广东)石化产业园布局图。
据图描述核心城市人口迁徙强度的空间方位特征并说出影响因素。
【答案】南宁市、湛江市、海口市人口迁徙强度空间方位差异大;南宁市各方位人口迁徙强度较均衡;湛
江市东北方向人口迁徙强度大;海口市西部、南部方向人口迁徙强度大。地理位置、城市功能、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
【分析】本题以北部湾城市群图文资料为材料设计试题,涉及人口迁移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详解】读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人口迁徙强度图可知,南宁市、湛江市、海口市三个城市的人口迁徙强
度空间方位差异大;其中南宁市各方位人口迁徙强度较均衡,诲江市东北方向人口迁徙强度大,海口市西
部、南部方向人口迁徙强度大。城市在区域内地理位置、城市涉及的职能、行政区域划分、城市的经济发
展水平以及城市间的交通运输条件等都会影响区域内人口迁徙的方向。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人口2000年为1.466亿,2007年为1.428亿,到2017年为1.445亿。下图示意俄罗斯2017年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的空间分布。
0-6
7-22
23-36
37-48
49-92
>93
⑴根据材料简述2000年以来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特点。
(2)据图概述2017年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⑶简析甲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
【答案】(1)特点:先降低后增加,人口增长缓慢。
⑵分布特征: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⑶自然原因:甲半岛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全年降水较少;河流结冰期长:沼泽广布,多冻土;生物多
样性少,植被生长期短等。
【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增长和分布特征,自然环境承载力等相关内
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人口2000年为1.466亿,2007年为1.428亿,到2017年为1.445亿,
整体上人口增长缓慢,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2)据图可知,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绝大部分中东部及北部地区人口密度为。到6人/平方千米,
地广人稀,太平洋沿岸的南部人口密度稍大,西南部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因此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
的特点是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半岛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气候环境不适宜;全年降水较少,且温度低河流结
冰期长,水环境不适宜;沼泽广布,多冻土,土壤环境较差;生物多样性少,植被生长期短,生物环境不适
宜,因此环境承载力低。
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2018年)
9-3
8-5
80一
7-5
7-3
6&5
一
5-5
50一
4_5
4-0
35一
30一
2_5
20
15
1982—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百万人)
年
6.601985
18.11987
21.1990
70.1995
102.2000
147.42006
221.42010
2472015
245.2016
244.2017
⑴据图描述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⑵简述针对性返迁人口特点应采取的措施。
最近一档“催泪”综艺《忘不了餐厅》受到广泛热议。这家特殊的餐厅,五位主力服务员年龄加起来
有363岁。2018年四川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⑶说出四川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
【答案】(1)流动人口规模总体呈:升趋势;1985年到2015年间迅速扩大;2015年到2017年略有缩小。
⑵发展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养老福利;加强回流人员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⑶经济较落后,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计划生育,出生率低。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流动人口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流动人口的特点、人口问题及措施和人口老龄化的
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根据1982年—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图可知,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
1925年到2015年,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到2017年流动人U规模略有缩小,出现了人口回流现
象。
(2)返迁人口中有大部分60岁以下人口,都是劳动力人口,应大力发展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返迁人口
中也有小部分老年人,且返迁劳动力也担心养老问题,故应完善社会养老福利;返迁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
主,受教育水平较低,应加强回沈人员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3)四川为我国西部经济较落后的人口大省,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
施中,出生率低,导致现在老年人口比重较大,老龄化严重。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运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
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2008年前从东部发达地区返回户籍地的人口,习惯上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
人口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2008年后的回流人口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口回乡后在
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的影响下多选择在当地县城就业、购房定居,推动了当地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
职业类型
注:创业包括开设加工作坊、工厂、公司、网店等。
⑴说出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从事职业的特点。
⑵分析吉安市新•代回流人口多选择定居当地县城的主要原因。
⑶简述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定居县城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1)特点:从事职业类型多种多样;多从事非农产业;从业类型呈现高端化趋势。
⑵原因:吉安市下辖县承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就业机会较多;县城公共服务、教育资源、
居住环境等条件较农村好;县城距离农村户籍地较近;新一代回流人口收入水平较高,有能力在县城购房
等。
⑶影响:(扩大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促进区域
城镇协调发展等。
【分析】本大题以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新一代回流人II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职业类型、
影口句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从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统计图和材料描述来看:第
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新一代从事职业类型多种多样,且基本都脱离了农业活动,
从业类型有研发、技术工人等相对高端的行业。
(2)材料中说: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这使得吉安市当地县城获得产业转移后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能
满足大量回流人员就业需求:县城的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等条件较农村好,
使回流人员大京留在县城;县城距离农村户籍地较近,方便在县城落户;新一代回流人口收入水平较高,
经济能力较强,有能力在县城购房,就业等。
(3)|可流人口定居县城会使县城人口数量迅速增多;促进了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拉动县城
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县城城市化水平。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险场”。双湖县一半以上面
枳在羌增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草场加速退化,人畜与野生动物矛后凸显。为筑牢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牧民生活质量,政府决定进行生态搬it,鼓励双湖县居民分批次向南搬迂到雅鲁
藏布江北岸的森布日村安矍点,并培育特色产业引导牧民转移就业。下图示意森布日安直,点地理环境。
⑴推测双湖县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原因。
⑵分析森布日村作为接纳生态搬迁安置点的有利条件。
⑶从生态和经济发展角度,简述双湖县生态搬迁的积极意义。
【答案】(1)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低:冬季漫长,大风日数多,气温低。
⑵海拔较低,气候和含氧条件有所改善;临近河流,水源条件较好:西北部高山,阻挡风力:临近高速公
路和机场,交通条件较好。
⑶双湖县草场退化,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将人口易地搬迁至生态环境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不仅可以保
护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也可以为迁入地提供更多的劳动人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以森布口安置点地理环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环境与聚落、聚落布局区位因、
生态移民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双湖县中国海拔最高的县是,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地处羌塘草原深处,因康如湖和惹角
湖而得名,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这里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每年有10个月的漫长冬季,8级以
上大风天气多达200天,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
(2)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海拔3600米,气候和含氧条件较好:坐落在雅鲁藏布江畔,水源条件较好;
西北边与拉萨市曲水县隔着高山,阻挡风力;东边为拉萨贡嘎机场高速,交通条件较好。
(3)生态搬迁是由于迁出区的人口规模远远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因生态环境因素所致。从
移民的目的来看,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方面可以
减轻人类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二是可以通过异地开发,逐步
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
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
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992〜1998年1999〜2002年2003~2008年2009~至今
中韩望京新望京二外国人居住
建交城竣工次开发地限制解除
,心、外交外交
四,公J
公寓
■伫望京
新城
花家地花家地
0韩国人聚居区+韩国管理人员•韩国商人▲韩国家属
手黑索藻■韩国学生
③中国朝鲜族◊北京韩国国际学校
⑴指出19922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的原因。
⑶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答案】(1)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为求学与外交雪需要。
⑵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政策优势明显;学校、外交机构集中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
⑶中国与韩国距离较近,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
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
【分析】本题以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从图中可知,1992年中韩建交,韩国人主要集中在外交公寓与花家地,结合图例可知,空心
菱形为北京韩国国际学校,反映出周边集聚的原因为求学需求;实心星型为韩国管理人员,反映出周围集
聚原因为外交需求。
(2)2003年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韩国人居住地限制接触,在政策优势下,望京居住区的吸引力增强;
其中韩国管理人员、北京韩国国际学校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使得望京对韩国人的吸引力加强,这
就是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大聚居区的原因。
(3)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主要从空间距离、文化习惯、经济水平等内容分析,中国与韩国空
间距离较近,交通方便,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韩国人易于融入中国,
适应中国文化习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能够节约移民成本。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外出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回家创业或者选择离家不
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被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与此同时,我国北上广深、汉(武汉)若(成都)胶(青
岛)郑(郑州)等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力政策,目的是吸引各类优秀人才,使得城
市间进行了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⑴分析务工潮倒吸现象出现的原因。
⑵简析推行人才落户政策对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回流地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离家较近,有利于兼顾家庭;大城市各种费用较高,生活成
本高;国家鼓励创业政策的实施。
(2)人口增加,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城
市创新能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分析】本题以务工潮倒吸现象为材料;涉及务工潮倒吸现象出现的原因、推行人才落户政策对城市产生
的枳极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人口迁移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务工潮倒吸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回流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就业机会增多:选择回家
创业或者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离家较近,有利于兼顾家庭,照顾父母孩子;社会经济发展,物价上涨,
大城市各种费用较高,生活成本高:国家出台鼓励创业政策,有国家政策引导。
(2)推行人才落户政策对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人口留在城市,导致人口增加,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促
进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人才落户政策吸引高
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提高城市科技水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14.阅读图文费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九周年,九年里三地携手在交通、生态、产业、服务等重
点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115°E120°E
图2京津里地区人口变化图
【注:图中人匚第长率=(七普人口-六普人口〉次普人口】
图1京'津重地形河流分布图
⑴据图所示信息,列举天津东部沿海地区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河北省将全省划分为珈J•高原生态防护区,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等5个生态防护区。2022年我国人
口总量有所减少,京津冀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不尽相同。
⑵据图中信息,描述河北省北部地区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人口变化的原因。
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
⑶为了解决北京、天津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河北省工业和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并说
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请根据图文材料,任意选择工业或农业一方面作答。
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具体作用
农业①②
工业③④
【答案】⑴后备耕地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
⑵特点:北部地区人口负增长(或北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原因:北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工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北部在京津栗协同发展战
略中,主要发挥生态屏障的作用,经济活动相对较少;经济落后于其他城市,产业较少,就业机会较少,
人口迁出为主所以人口负增长。
⑶①提高节水型农业的比重(降低种植业比重或扩大林业比重)
②减少农业水资源消耗(或减少农药、化肥而水体的污染)
③降低高污染工业比重(扩大低能耗、低污染工业比重或扩大清洁能源工业的比重)
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分析】本大题以华北地区的地形河流分布图、人口变化图为材料,涉及华北平原的资源、人口变化特点
和原因、水资源问题和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天津东部沿海地区海拔较低,地形平坦,有丰富的后备耕地资源:天津市河流众
多,水资源较充足;天津东部沿海地区靠近渤海,有丰富的海盐、渔业资源等海洋资源;沿海地区风力大,
风能资源充足等。
(2)读图可知,河北省北部地区的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人口数量减少,出现负增长。原因是主要从地形、
功能定位、经济等方面来分析。地形:北部地区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工业
发展和人口聚集:功能定位:北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主要发挥生态屏障的作用,要重视环境保护
和生态修复,经济活动相对较少;经济:北部地区整体经济落后于其他城市,产业较少,就业机会较少,
吸引力低,人口迁出为主,东南部等地经济较发达,人口机械增长快,吸引北部地区人口迁入,导致北部
地区所以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
(3)要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可以从节水、治理污染、跨区域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
来开展分析。从农业上来说,①要开源节流,发展节水农业,提倡喷灌滴灌,尽量减少大水漫灌,减少水
浪费;要培育耐旱的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②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对水的污染;减
少农业水资源的消耗。从工业.上天说:③要降低高污染工'也比重,④工业上要加强污水的排放严格管控;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刚果盆地沼泽区域有大量泥炭存在,泥炭地被认为是
最大的陆地碳储库。在被水覆盖的区域,植物(碳)在块氧条件下被储存。但泥炭沼泽干涸时,会向大气
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有专家认为,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
除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近年来,中国与刚果盆地地区
国家的碳汇合作不断加强。下图示意刚果盆地(局部)等高线。
,50—等高线
大\
口^^河流
西匡三沼泽
I洋匚二I湖泊
10°20°
⑴从地形地貌角度,说明刚果盆地内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的原因。
(2)简析刚果盆地沼泽泥炭的形成过程。
⑶试对“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这一论点做出合理解释。
⑷推测中国可在刚果盆地合作开发的清洁能源类型。
【答案】(1)海拔低,气温高:盆地地形,湿度大:多沼泽、河流,地表破碎,联系不便。
⑵气候湿热,沼泽植被茂盛:植被残体隔绝空气,不完全分解;经过长时间演化形成泥炭。
⑶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人类对沼泽的不合理利用。
⑷太阳能;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能丰富;(水能;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多,落差大,
水能丰富。)
【分析】本题刚果盆地相关图文资料,考查了人口分布、土壤的形成、碳排放及能源利用等相关知识,考
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赤道穿过刚果盆地,海拔低,气温高;刚果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
不利于水汽扩散,湿度大;刚果盆地降水丰富,多沼泽、河流,地表破碎,联系不便。
(2)刚果盆地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沼泽植被茂盛:植被残体被水覆盖,隔绝
空气,不完全分解:经过长时间演化形成泥炭.
(3)材料“泥炭沼泽干涸时,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可知,气候变干会加剧碳排放,而当今全球气
候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是气候较之前更为干燥;同时热带雨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
源能力下降;人类对沼泽的不合理利用也加剧了碳排放。以上诸多因素使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
碳源的临界点。
(4)根据图中刚果盆地的位置可知,刚果盆地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能丰富,因此中国可在刚果
盆地介作开发的清沾能源类型是太阳能;(或;刚果盆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多,落差大,
水能干富,因此中国可在刚果盆地合作开发的清洁能源类型是水能。)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对高差约6000米,有些山谷上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冲(洪)积扇。当地
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开垦农田、饲养牲畜(图)。
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答案】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冲积扇地形平坦;有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分析】本题以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为材料,涉及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洋解】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而河谷地区
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利于发展农业,适宜人类生存;冲(洪)积扇是由河流挟带泥沙堆积形
成的,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
【点睛】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2016年2月共有67797
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o2016年1〜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
数已超过10万人。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叙利亚难民经爱琴海进入欧洲可能遇到的危险。
(3)德国民众在接收叙利亚大量难民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应该接收,一种是不应该接收,请表明你
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1)德国经济发达;德国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及人文关怀;距离德国较近;德国出生率低,劳动率
短缺,就业机会多。
(2)途经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候炎热干燥;难民在船舱中容易因中暑、缺少淡水等原因而生病甚至
死亡;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海上风浪大;易发生沉船事故。
(3)应该。理由:接收大量的难民,可以增加德国的劳动力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德国经济发
展。
不应该。理由:接收大量的难民会影响德国的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会加重社会负担。
【分析】本题以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为材料,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
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分析,德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完善。德国人口
是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就业机会更多。德国的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有宽松的难民政策。
(2)难民大多通过偷渡的形式进入欧洲,加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乘坐船舶的质量较差、乘坐环境较差,
因此容易受航行海域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影响。途经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候炎热干燥;难民在船
舱中容易因中暑•、缺少淡水等原因而生病甚至死亡;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海上风浪大;易发生沉船事故。
(3)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若答应该,则应分析人口迁入对德国的有利影响,德国劳动力不足,接收大量的
难民,可以增加德国的劳动力数量;德国老龄化严重,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增加可促进德国经济发
展;若答不应该,则应分析人口迁入对德国的不利影响,难民大多素质较低,接收大量的难民会影响德国
的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增加就业难度;人口增多,会加重社会负担。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马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每年都有大量外地季节性移民来此避
寒越冬或恭老、养生。当地依托区域优势,积极推动扶贫示范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引资大力发展康养
地产、民宿、季节性居养产业,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季节性移民社区群落。下表示意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
性移民社区类型及特征。下图为巴马县盘阳河流域不同类型李苇性移民社区发展阶段及空间分布图。
类型特征聚居空间景观设施
自然村落,散
交融性社区追求原生态巴马生活住宅条件简陋,乡村景观
居
群体多元,消费能力差异商业生活区,
优势性社区公共设施多“村中城'景象
大高密度聚居
共享性社区中端消费,季节性康养田园度假村,散居村容有致,连排乡村别墅,旅游设施多
社会精英,海外人士,品质门控社区,高尚康区,低密聚居
纯粹性社区毗邻长寿养生景
购买第二养生居养景观,设施丰富所
(1)描述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的空间变化特征。
(2)说明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快速发展的原因。
(3)分析纯粹性社区分布在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北部且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答案】(1)自北向南扩展(或自上游至中下游扩展);分布范围扩大;由分散分布向连片分布发展(或分
布密度增大)。
(2)独特的长寿环境对季节性移民吸引力大(或世界长寿之乡,知名度高);(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促
进了基础设施发展与完善(或吸引了资金的投入、促进了移民社区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康养的市
场需求量增长。
(3)靠近长寿养生景区(或位于流域上游位置),环境好;租金(或房价、主要面向高收入的季节性移民)
高;市场需求小(或面向的群体规模小)。
【分析】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是当今考
试的首要目标,因此作答前需认真解读材料。
【详解】(1)根据图中萌芽阶段,快速参与阶段及快速发展阶段来看,巴马县盘阳河流域移民社区空间自
北向南不断扩展,范围不断扩大;从萌芽阶段的分散分布到快速发展阶段呈集中连片分布,说明规模越来
越大,密度越来越高。
(2)结合材料可知,季节性移民去巴马县盘阳河流域主要是为了避寒越冬或养老、养生。结合影响人口迁
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巴马县被为“世界长寿之乡”,知名度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部,气温高,气候温和,适宜居住;还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断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不同
类型的季节性移民社区的发展;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康养市场不断
扩大。
(3)结合材料可知,纯粹性社区面向的是社会精英、海外人士、购买二房养生居所的群体。因此要求该群
体人员收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纯粹性社区靠近长寿养生区,建筑密度低,环境优美,基砒设施完善,
因此租金高,从而导致市场狭小。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际对于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标准一般这样认知: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
人。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
化社会。人口普查可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七次人口普查。根
据)65岁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划分出不同的老龄化发展阶段。下图是第七次人口普查反应的我国
老龄化状况,下表为上海近几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
人口普查年份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2020年(第七次)
>65岁的人口比重11.5%10.1%16.3%
2000年—2010年是38%
常住人口增长率
2010年—2020年是8%
⑴据图,说出我国老龄化发展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⑵据表,指出上海老龄化程度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原因。
⑶为了快速缓解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状,请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案】(1)地区发展不平衡;只有西藏尚未老龄化;深度老龄化的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
其余省市大多处于轻度老龄化。
⑵2000—2010年,老龄化程度减轻;2010—2020年,老龄化程度加重。2000—2010年,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迁入,常住人口增长快,缓解老龄化水平;2010—2020年,因生育观念改变、子女抚
养成本高、育龄女性就业压力大等,人口出生率低;因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多;
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减少,迁入的年轻劳动力数量减少。
⑶实施弹性退休制,延长退休年龄;发展机器人等替代劳动力;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实施优惠政策,增强
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分析】本题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反应的我国老龄化状况以及上海老龄化状况为材料背景,考查我国老
龄化整体的分布特点、上海老龄化的变化特点、成因及其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以及对
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我国老龄化发展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读图概括即可,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老龄化地区发展
不平衡。从局部区域来看,深度老龄化的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除西藏外,其余省市大
多处于轻度老龄化;西藏尚未老龄化。
(2)读表中数据可知,2000—2010年,265岁的人口比重略有下降,老龄化程度减轻;2010—2020年,>65
岁的人口比重猛增,老龄化程度加重。2000—2010年,上海老龄化程度减轻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迅速,
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迁入,常住人口增长快,增长率高达38%,缓解了老龄化水平:2010—2020年,受生
育观念、子女抚养成本、生活成本等影响,人口出生率低;因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
口增多;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容集型产业减少,迁入的年轻劳动力数量减少,常住人口增长率仅为8%。
(3)为了快速缓解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解决,一是就地
吸纳劳动力,主要是考虑当地的老年人,实现老年人再就业,或者实施弹性退休制,延长退休年龄;其次,
减少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发展工业机器人等产业,替代一般劳动力,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劳动力密集型
产业。再者,从人才引进角度考虑,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实施优惠政策,增强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街,以平武一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
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下图示意
四川省平武一盐源人口界线.
⑴简述导致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自然条件。
⑵说明川东丘陵山区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答案】⑴川东多盆地、丘陵,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自然条件较好,适宜人类生活。川西多山地高原,
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人类生活。
⑵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社会保障福利。
【分析】本大题以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的措施等知识点,
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1)
根据材料"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和所学知识可知,川东多盆地、丘陵地形,地形相对平
坦,土壤肥沃,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自然条件较好,适宜人类生活。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势崎岖,
平地较少,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人类生活。
(2)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的,故可采取措施减少父母外出。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就
业机会,减缓劳动力的外出:政府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就业;针对农村
留守儿童数量多的状况,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社会保障福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幸归属
感。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自2001年实施以来,历经十多年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流域生态环
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流域水利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有力促进了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材料二下图为南疆人口分布图
⑴据图分析南疆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分析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该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⑶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迁入,说明原因。
【答案】(1)主要沿河流和山麓绿洲分布。原因: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物产丰富。
⑵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水利条件得到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增大,会提高区域资源环境
承载力。
⑶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并目.随着沿边地区改革开放,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了
大量内地人口迁入。
【分析】本题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相关材料为载体,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
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杳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
材料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注意图中人口密度图例,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南疆人口整体分布不均匀,人口主要分布在山
麓绿洲地区,沿河流分布,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很小.其原因主要在于:山麓地区河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水源充足,同时,山麓地区地形相对平坦,物产丰富,有利于生产活动的开展,人口密度更大。
(2)根据材料一信息可知,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以来,经过多年建设,已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标准进口汽车交易协议细则版B版
- 2024年行政合同管理制度与流程优化实施合同3篇
- 2024年上市公司股权委托担保借款协议书3篇
- 深基坑计算书课程设计
- 2024年度物业服务企业合同争议解决合同样本3篇
- 生态监测与大数据分析应用考核试卷
- 电气cad课程设计目的
- 2024宅基地租赁与农村社区法律援助合作协议3篇
- 电容器介质损耗与绝缘电阻测试考核试卷
- 2024年新条款:变压器租赁合同3篇
- 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直接启动试验报告(五篇)
- 电子商务概论题库(250道)
-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空白表盘图(每张20图)
- 移动互联网的实训报告优秀三篇
- 父爱深深 阅读附答案
- 读书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
-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处理
- GB/T 9846.4-2004胶合板第4部分: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
- 2021届虹口区高三英语一模
- GB/T 337.1-2014工业硝酸浓硝酸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