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理工高校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
试题
考研高分笔记
(440新闻及传播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传播学理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教材导读】
传播学是什么,传播学探讨什么问题,是每个学习传播学的学生
最应当先弄清晰的问题,这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只有弄
清晰了传播学的定义、探讨对象、基本问题,才能为更深化的学习传
播学打下基础。
本章依据《传播学教程》编写,主要分为三节,主要探讨传播的
定义,传播学的定义,和精神交往理论的有关问题,其中前两点是重
点,最终一点只做了解即可。
【复习策略】
本章重点驾驭如下学问点: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信息系统
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考点梳理】
一、传播
1、定义
传播学定义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说
法,这里只需。
记住《传播学教程》里的定义: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
系统的运行。
对于传播的定义,考生要把握几个关键词,即人,信息,传递。
从普遍意义上讲传播分为人类传播及非人类传播,非人类传播如花
树授粉,蜜蜂采蜜等自然现象,而我们所讲的传播主要是探讨人的传
播,更准确的讲是社会中的人。
补充:元传播:传播分为两个层面,报告层面和关系层面。传播
的内容是报高层面,这种内容传递着讯息中所包含的的信息;传播的
关系层面传递着传播过程中的两个或更多的参及者的人际关系,这一
层面的传播就是元传播。(《传播学史》)
1、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07年简答)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确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确定社会关系的体
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
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08年简答)
关键词理解:共享,社会关系,互动,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运用的语言文字等
符号意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样或接近的生活阅历和文化背
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行能完全
相同的,但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1、传播及信息
信息之于传播,犹如货物之于物流运输。学习传播,就必须要对
信息有所相识。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2)社会信息的定义及本质
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沟通或交换的信
息。即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及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
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信息的本质是由物理载体和意
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3)社会信息传播的特点
1)社会信息及其传递并不单纯的表现为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
或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看法、感情、
价值和意识形态。
2)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是及物质劳动亲密相关
的精神劳动的创建物。因此,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及精神内容的统一,
主体及客体的统一,符号及意义的统一。
二、传播学
1、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是探讨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是在确定的系统内进行的,这些系统称为社会信息系
统。社会传播的五种形态一一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
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不同类型的社会信息系统,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
和特点,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执行不同的社会功能。
3、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⑴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⑵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
⑶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关键词理解:开放,子系统,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双方都
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因为它以人为主
体,人类的活动既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精神和心理
运动规律的制约,使得社会信息系统成为多变量的系统,假如处
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09年名词说明)
4、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及功能障碍,如制度是否合理,传播
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传播隔阂,由于社会信息系统存在众多变量,系统更困难,
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加之系统的参及者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利益、和
意识形态,因此产生了传播上无意的误会和有意的曲解,即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及群体之间的隔阂,成员及组织
之间的隔阂,群体及群体,组织及组织,世代及世代,文化及文化之
间的隔阂等。(08年名词说明)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及传播学
生产和精神交往及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
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外,
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为确立
唯物主义的传播观供应了重要的动身点。
2、传播学在中国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原则
1)正确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
2)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3)探讨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和
谐社会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动身。
【历年真题】
1、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07年简答)
2、传播隔阂(08年名词说明)
3、为什么说传播史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09
年简答)
4、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09年名词说明)
5、简述传播学中国化的基本含义。(09年简答)
【考题预料】
1、名词说明:1)信息
2、简答:1)什么是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为什么说传播障碍和
传播隔阂的存在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及发展
【教材导读】
本章分为三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和
信息社会及信息传播,其中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是重点,考生应着重
关注人类传播发展的现阶段即网络传播阶段。
【复习策略】
本章重点驾驭以下学问点:动物传播的局限性及人类语言的特
点;人类传播发展进程各阶段的特征;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信息社
会的定义及其特点。
【考点梳理】
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1)动物的信息传播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实力更多的
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物质,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2)动物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
不伴随着困难的精神和思维活动。(09年名词说明)
2、人类语言的特点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实力;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敏捷性;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建性。
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08年简答)
1、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指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
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提高了人类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力,并促
进了人类思维实力的发达。但口语有其局限性,第一,口语只能用于
近距离的信息传递;其次,口语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不便于保存
和传递。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出现谁人类传播发展史上其次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
类进入了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是在原始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文字的独创具有重要意义:1)文字克服了音声言语传播的转瞬
即逝性,能够许久保存;2)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犷大
了人类沟通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
了牢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验了一个很长的手
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在这种状况下,文
字信息的生产规模还很小,加上教化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木上
属于政府官吏及统治阶层的特权。(09年简答)
3、印刷传播时代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独创,标记着人类起先驾驭文字信息的复制技
术,并有了批量生产的意识。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独创使文字信
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
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传播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
引起了巨大变革。
4、电子传播时代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
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
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电子媒介的意义:1)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破,使
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2)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音声
和映像信息系统;3)计算机的诞生使人类的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
实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
人类传播发展流程简图
三、信息社会及信息传播
1、信息社会(07名词说明)
(1)信息社会的定义
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及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
社会。
美国社会学和将来学家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前工业
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
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08年名词说明)
美国社会学和将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
从原始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其次次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
会的变革;目前人类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
信息爆炸: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
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
(2)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学问
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2、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07年简答)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
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
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刷、摄影等等。在
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须要运用物质工具或机
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须要。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
视、计算机通信等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须要运用机器,接受
一方也必需运用机器。
任七乘/rtf
传播媒介分类简图
3.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1)初级信息化阶段(20世纪50至80年头):报刊、广播、电
视得到高度普及,单一功能的个人媒体和家用媒介日趋多样化,社会
信息量的倍增速度隧然加快。
(2)高度信息化阶段(20世纪80年头以后):大众媒介进一步
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到
家庭;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
体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
势;跨国界传播的日常化;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的重
要国策。
【历年真题】
1、信息社会(07年名词说明)
2、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07年简答)
3、后工业社会(08年名词说明)
4、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进程(08年简答)
5、动物传播的局限性(09年名词说明)
6、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及局限(09年简答)
7、简述现代传播的三个阶段(13年简答)(参考《全球新闻传播
史》)
【考题预料】
1、名词说明:1)信息爆炸
2、简答:1)简述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及意义,过程及系统
【教材导读】
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及
系统结构。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是考生应当娴熟驾驭的重点内
容,这一部分也是历年真题的着重考察点
【复习策略】
本章重点驾驭学问点:符号的的基本功能;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拉斯韦尔5w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奥斯古德及施拉姆的循环模
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
系统模式。考生在记忆时可采纳对比记忆法来进行记忆。
【考点梳理】
一、人类传播的符号
1、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行缺
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基本功能
(1)表述和理解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索功能。
3、符号的分类
(1)信号:1)信号及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自然的因果联
系,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2)信号及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一
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自然信号和人工信号都具有这种性质。
(2)象征符:1)象征符必需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建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事物,而且能表示抽象事物;3)象征符
不是通过遗传,而是通过传统或学习得到继承;4)象征符可以自由
创建,及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须要必定联系,关系具有随意性。
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1)非语言符号的定义(《传播学引论》)
非语言符号是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以其他视
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
(2)非语言符号的分类
1)语言的伴生符;2)姿态语言;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
式化的符号。
(3)非语言符号的功能(12年简答)(《传播学引论》)
1)传播看法和心情;2)协助语言符号;3)代替语言。
补充:“人不能不传播”(11年简答)(《传播学史》)
这是帕洛阿尔托学派的观点。这个断言使我们意识到并非全部的
传播都是有意图的,传播既通过言语传播也通过非言语传播发生,因
此传播的定义必需特别广泛。对于奥茨拉维克等人来说,传播事实上
等同于行为,假如传播必需涉及编码,它可能不传播,即通过制造非
编码性的行为来传播。这个观点使我们依据一些基木的必定条件来定
义传播的概念,以便能使某个行为准予传播。
二、人类传播的意义
1、意义的定义
意义是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相识,是人赐予对象事物的
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沟通的精神内容。
2、符号意义的分类
(1)从诗学和语义学角度,可分为明示性意义和示意性意义。
(2)从逻辑学的角度,可分为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3)从符号学的角度,可分为指不性意义和区分性意义。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传播者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
(3)情景意义
传播情景意义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干脆或间接产生影响的
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
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及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
化等较大的环境。
三、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其代表学者有美国社会
心理学家米德、布鲁默、西布塔尼等人,这种理论把人类看作是具有
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认为象征活动是人类创建文化的一种活力。探
讨象征性为不仅能够揭示人的木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现实社会的生
活。
(1)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及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2)三个基本前提:人是依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
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意义是由人来说明的。
四、人类传播的过程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又称信源。
(2)受传者:讯息的接受者或反应者,又称信宿。
(3)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义。
(08年名词说明)
(4)媒介:又称为传播渠道、信道或工具、手段。媒介是讯息
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结的
纽带
(5)反馈: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
依据反馈的作用分正反馈及负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
传播中得到加强的反馈是正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
减弱的反馈为负反馈。从反馈的发生和响应时间考虑,存在着两种
不同的反馈方式:并时反馈及延时反馈。并时反馈,是一种及信息传
递行为同时发生并为传播者同时接收的反馈;延时反馈,亦称滞后反
馈,是一种滞后于沟通行为,或为传播者延时接收的反馈。
2、传播过程的特点
(1)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
特定渠道内的流淌,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及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
的双向互动,即作用及反作用。
(2)序列性。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和因素的
作用各有先后次序,依据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一环扣一环的链
式结构是传播过程序列性的体现。(09年名词说明)
(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五、人类传播的几种模式
1、模式的定义和功能
科学探讨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模式
具有构造、说明、启发、预料的功能。
传播模式,即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式。
对传播的基本结构模式的探究从孤立到系统,从单向线性向循环性及
螺旋性,由静态向动态,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表象到抽象,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07年名词说明,10年论述)
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于
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及功能》一文中提出。
1)基本内容
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说明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
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五终基本要素即
5W: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
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ACT(有什么效果)。
2)意义
该模式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供应了具体的动身点。
后来大众传播学探讨的五大领域,即限制探讨、内容分析、媒介探讨、
受众探讨和效果探讨,就是沿着拉斯韦尔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3)不足
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了受传者的反应,却没有供
应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
动性质。
5W模式图
(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11年简答)
该模式由美国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于1949年提出。
1)基本内容
这个模式是描述电子信息通讯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
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放射器将讯息转化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
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
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
2)意义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白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
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
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行忽视的重要因素。
3)不足
这个模式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这个模式描述的
是电子通信过程,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c»fS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图
(1)直线模式的缺陷
1)直线模式简洁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不能发生角色的转
换;而在人类传播中,这种转换是常见的。
2)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和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
质。
关键词理解:角色固定化,缺乏反馈。
3、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和互动模式
(1)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09年简答)
该模式由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称为循环模
式。
1)基本内容
该模式中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
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参及传播过
程的每一方在不同的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受和符号解读
的功能)、说明着(执行说明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
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2)评价
这个模式体现了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较适用于人际传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图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09年简答)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
传达和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及确定的信源相连接,又
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及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连系。受众是个人的集
合体,这些个体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及个人,个人及集体
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该模式在确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
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pJArt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图
(3)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
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
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及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
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和环节都
会产生影响,加深了对噪音所起作用的相识。但这个模式还是没有超
出从过程本身或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4)纽科姆ABX模式和互向模式
ABX模式指出任何一个特定系统都有力气平衡的特质,系统中的
任何部分的任何变更都会导致倾向平衡或对称的张力,因为不平衡或
缺乏对称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舒适并产生内在的压力以复原平衡。其局
限性在于把趋向一样视为传播的主要缘由和效果。“风筝”互向模式
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供应,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补充: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13年简答)
认知不协调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不一样相互冲突的认知。费
斯廷格认为,认知出现不协调就会在心理上造成惊慌及冲突,从而使
人们设法消退或减轻不协调而重建协调。
使认知从不协调变为协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我辩解,一是看
法转变。自我辩解就是依据自己的愿望把小协调的认知尽量说明得协
调一样而不冲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维护自己所持的某种看法而不必
变更它,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开陷入认知不协调的煎熬之中。当自我辩
解不能消退认知不协调时,看法变更就成为不行避开的唯一选择。依
据费斯廷格的假设,认知越不协调,消退它的内驱力就越强,看法变
更的可能及幅度也就越大。
(5)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探讨
成果,提出的适合于大众传播探讨的有系统的模式。这一模式引入了
一个其次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角色),指出大众传播是经过选择,
而且经若干阶段进行,说明白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
性,并且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但是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一是认为三
个参及者(传者、受众、媒介)之间平衡互利,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
整,而事实上很少平衡;二是夸大大众传播一体化程度,实际每方追
求目标都不同;三是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4、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07年简答,08年论述)
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
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最早提出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该
模式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并将传播系统放在一个应有尽有的社
会系统中去探讨。
1)基本内容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确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
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A.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体系
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B.个体系统及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人际传播;
C.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
体传播;
D.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
行的,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
用的关系。
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
每个系统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及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
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
制约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
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困难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2)评价
优点:该模式包含了传播的几种形态;将传播放在社会大系统中,
有利于对社会传播进行全面的把握。
不足: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并没有对框架进一
步具体细致的分析。
赖利夫妇传播系统模式图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08年论述)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他从社会
心理学角度探讨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困
难的社会过程。
该模式提出很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
制约性和心理变量。他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
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
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困难的
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说明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不能简洁的
下结论,而必需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
的、系统的分析。
传播模式的演化:
【历年真题】
1、5W模式(07年名词说明)
2、简述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07年简答)
3、讯息(08年名词说明)
4、简述美国的赖利夫妇和德国的马莱兹克关于传播过程的系统
模式的理论并作出简要评价(08年论述)
5、传播过程的序列性(09年名词说明)
6、简述施拉姆提出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09你简答)
7、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并论述他对传播学的贡献(10年论述)
8、简述香农的传播模式(11年简答)
9、非语言符号有什么功能(12年简答)
10、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13年简答)
【考题预料】
1、名词说明:1)传播情景;2)反馈;3)模式;4)循环模式;
2、简答:1)简述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2)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3)传播过程的特点;
3、论述:1)传播模式经验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
等变更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更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及
进步。
第四章入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教材导读】
本章包含内容比较多,介绍了人类传播的五种形态,但本章内容
在北邮历年真题中所占的比列并不是很大,主要是考察大众传播的社
会影响,这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复习策略】
木章重点驾驭学问点:五种传播类型的定义;人际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特点、社会功能以及社会影响;拟态环境。
【考点梳理】
一、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人内传播又称为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
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人内传播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及外部过程保持着连接关
系;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部环境。
(2)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应,具有显明的社
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主动能动的反
应。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1)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11年名词说明)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是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
及其形成过程进行探讨的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该理
论包含以下要点:
1)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
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的行为和反
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盼之代表的
“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2)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运动中形成、发
展和变更的。而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说即“有意义的象征
符”。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
过程。
3)这种由自我传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重要的
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入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自我互动”理论是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
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对人
内传播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人能够及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
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相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
作为相识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及自己进行沟通及传
播,并能够对自己实行行动。
2)布鲁默认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及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
在化。也就是及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3)“自我互动”并不是及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洁再现,
而是一个能动的、创建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变更原来的自我,
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
布鲁默的这个观点表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
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及社会上他人的联系上相识自己、
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3)内省式思索
内省式思索是指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内省式思索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只有在一个人遇
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推
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作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
新状况的决策。
二、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人际传播指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及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
动。人际传播是最典型、最直观、最大量、最丰富的社会传播活动,
也是人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干脆体现。
人际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敏捷;
2)所传递的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更为丰富和困难;
3)双向性强,反馈刚好,互动频度高;
4)在传播关系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2、人际传播的动机和社会功能
(1)人际传播的动机:
1)为了满意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亲密相关的信息需求;
2)为了及他人建立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为了满意基于人的社会性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求。
(2)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1)人际传播是社会成员沟通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
2)人际传播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
3)人际传播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4)人际传播是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5)人际传播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3、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
织》一书中提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从个人及社会的联系上说明白人
际传播的重要性。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相识,而这种相识主要
是通过及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看法等等,是
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相识和把握自己,
形成“镜中我”。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2)及他人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如何“相识”自己
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相
识”或“评价”的情感。在这其中,前两项只有在及他人的接触中才
能获得。
3)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殊是初级群体中
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及他人的传播活动越活
跃、越丰富,形成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
观精确。
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1、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
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
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看法和行为产生制约,
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
的生命线。
相关概念理解:群体压力;信息压力;趋同心理;群体不意和群
体感染;群体仿照和匿名性。
2、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
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行
少的保障。
组织传播的功能: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将组织
的各部门、各岗位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
织的生存和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
达成共识。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横向传播,二行传播,下行传播。
组织内传播的车正式渠道: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
传播
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入活动和信息输出活动。信息输出活动包括
公关宣扬,广告和企业标识系统宣扬。
四、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及社会功能
(1)定义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
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
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
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大量生产复
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不是特定阶层或群体,而是社会上不定量多
数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过程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及功能》一文
中,最早提出了传播的三项功能,即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这三项功能是一切社会传播形态的基木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
功能,而且起着重要作用。
3)赖特的“四功能说”(07年论述)
赖特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在继承拉
斯韦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四种社会功能:环境监视、
说明及规定、社会化功能和供应消遣的功能。
4)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07论述)
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从政
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进
行了概括。施拉姆的贡献是明确的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
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供应和说明,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及
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中,特殊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下述三项功能:社会
地位赐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由表层信息和通俗消遣的大量供
应所产生的精神麻痹功能。
2、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大众报刊及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以19世纪30年头大众报刊的诞生为代表。
大众报刊也称为便士报、廉价报纸(08年名词说明)。它及以前的政
党报刊不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价格低廉,一般人都有实力购
买;2)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务报道和消遣为主,贴近一般人
的生活飞3)发行量大;4)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广泛
的大众;5)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2)电报电影广播及大众传播
(3)电视媒介及大众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09年论述)
(1)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乐观主义的确定看法
早期以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等人为代表,认为大众传媒的普及
会推动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和提高人类的理性。布莱士认为,报刊具有
事务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政治主见代言人的功能和反映社会上一
般人看法的“测风标”的功能,因而报刊能够使舆论超越个人看法的
简洁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唯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
中发挥主导作用。塔尔德认为报刊造就了“有理性、有学问、有教养
的”公众,而唯有公众看法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值性和合理性。库利提
出了“印刷意味着民主”的观点。
2)怀疑和否定看法
进入20世纪后,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大众传播越来越成为垄断
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的工具。一战使大众传播成为帝国主义
列强进行大规模心理战和宣扬战的新型武器;在二战中,德意日法西
斯利用大众传播煽动民族仇恨、进行全民法西斯动员的事实进一步使
人们相识到大众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可怕的力气。基于这种相
识,不少学者起先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性质持怀疑否定的看法。二
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进一步招致了不少
学者对大众传媒的激烈指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便现
代人满意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具有“麻醉精神”的负功能(09年名
词说明);其他不少学者认为传媒内容的煽情化和刺激性,导致了人
的理性的衰退和道德的退化。
3)看待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应有看法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是困难的和多方面的。大众传播是伴随传播
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
发挥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运用和管理它的人,以及它所处的社
会制度及这些制度赐予它的使命。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单
纯的探讨大众传播的“善”及“恶”问题。
(2)大众传播、信息环境及人的行为(08年论述)
1)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概念(07年名词说明,11年12年论
述)
“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
者李普曼提出。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困难化,人们由于
活动范围、精力和留意力有限,不行能对及己相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
众多事物都保持阅历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只能
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大众传媒以提示环境变更为己任,但它所提示
的并不是环境的全部,而是一种“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传播媒
介通过对象征性事务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
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以后,人及环境的互动
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更,传统社会中人的行为是对环境的干脆反应,
而在现代社会,人及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很大程
度上成了对“拟态环境”的反应。
2)滕竹晓:“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1968年,滕竹晓在李普曼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
的环境化”问题。
很多“拟态事务”,包括语言、观点、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
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
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大众传播提不的“拟态环境”及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
由于人们是依据媒介供应的信息来相识环境和实行环境适应行动的,
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
特点。
3)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
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
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
一系列的信息符号依据确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
义的讯息;
大部分讯息不仅是告知性的饿,而且是指示性的,因而对人的行
为具有制约作用;
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确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或该社会信息
环境的特色和潮流。信息环境制约人的行为,具有社会限制功能。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在营造信息环境方面拥有突出优势:
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
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优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比其他
类型的信息更简洁产生影响。
Ar+i/上
本章学问结构简图
【历年真题】
1、拟态环境(07年名词说明)
2、简述赖特和施拉姆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理论概括,并做
简要评价。(07年论述)
3、阐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简要探探你
对互联网作为一种“拟态环境”的相识。(08年论述)
4、廉价报纸(08年名词说明)
5、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09年名词说明)
6、阐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就大
众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影响做一简要评价。(09年论述)
7、简述李普曼及拟态环境理论,并结合当前信息社会的特点,
探探你对这个理论的理解。(10年论述,11年论述)
8、主我/宾我111年名词说明)
【考题预料】
1、名词说明:1)大众传播;2)信息环境;3)镜中我。
2、简答题:1)简述传播学关于人际传播功能的基本内容。
2)简述人际传播及大众芍播的功能。
3)简述大众传播的特征及功能。
4)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是指哪些功能?
3、论述:1)试论述人际传播的虚拟化。
2)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现实人际沟通及网上人际沟
通的异同。
第五章传播制度及媒介规范理论
【教材导读】
本章分为两节:传播制度及媒介限制;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
理论。其中媒介限制的几个方面和几种媒介规范理论是本章重点内
容,在北邮前几年的考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虽然近几年较少出现,
但是作为传播学基础理论学问还是应当娴熟驾驭。
【复习策略】
本章需驾驭的重点学问:媒介限制的几个方面;集权主义制度下
的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种媒介规范理论。建议考生采
纳表格的方法对比记忆几种媒介规范理论。
【考点梳理】
一、传播制度及媒介限制
1、传播制度(07年名词说明)
传播制度是指确定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干脆或间接地起
着制约限制作用的部分。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
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困
难性。
2、媒介限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限制(09年简答)
政治限制是媒介限制的主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
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
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其内容包括:1)规定传媒组织的全部制形
式;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
息内容的传播。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救济。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限制
1)社会上的各种利益群体(政党、团体、组织)和经济势力为保
障和维护自身利益,也往往利用各种方式对大众传媒施加影响,进行
干脆或间接的限制。由于这些限制也是在确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
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也带有明显的制度性因素。
2)资本主义对传播的限制:
以强大的资本作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实行主要部分垄
断;
通过限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媒介加以干预;
通过供应广告或赞助来间接限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3)受众的社会监督(08年简答)
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群体;
3)诉诸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三、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1、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
(1)背景
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体现了极权主
义政治制度的观点,其最大的特点是主见媒介必需一切以权力的意志
为转移,一切为统治阶级服务。这一理论是15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技
术独创后不久,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气候下产生的,在现代仍有残
余。
(2)主要内容:
1)报刊必需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必需确定听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
治价值;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赐予严厉的法律
制裁,政治思想犯制度。
(3)评价
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及集权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其目的是为
了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这种媒介规范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极大
地限制了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背景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
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这一理论是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在资产阶级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
(2)主要内容: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殊许可;
2)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指责政府和官吏,它是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受强制;
4)在涉及观点、看法及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
需同样得到保证。
(3)评价
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自由、同等和民权
思想起了巨大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它成了维护垄
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日,进一步演化成了个别传播
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责任理论(07年论述,08年名词说明)
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的又一媒介规范理论。它由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头提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
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当担当确定的责任和义务,它是对自由主义理
论的一种修正。
(1)产生的缘由及其背景
1)传播媒介的垄断使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看法的手段和机
会。
2)媒介内容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
(2)内容原则: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需对社会和公众
担当和履行确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符合真实、正确、客观、公正等
专业标准;
3)媒介必需在法律和制度范围内的自我约束,不煽动犯罪,宗
教或种族卑视;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3)评价
1)社会责任理论没有变更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
2)在防止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方面有了一些制
度化措施。
(三)民主参及理论(07年论述,09年名词说明)
民主参及理论也称受众参及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头以后随着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
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民主参及理
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
及。
(1)背景
1)信息社会中信息及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民主参及理论正是在一般
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
传播资源的冲突状态下出现的。
(2)主要内容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
的接近和运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扬
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媒介;
4)及大规模、单向、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双向、同等
参及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志向。
(3)评价
1)民主参及理论在公共性较强的媒介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民主参及理论仍旧是一种体制外规范理论,西方媒体高度集
中垄断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变更。
3、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及其规范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政党领导下,在政治上必需和党中
心保持一样,将方针政策,刚好精确的贯穿到报道和言论等业务中;
2)报道以正面宣扬为主,将大众吸引到党中心四周,激励他们
的主动性,对消极和落后想象的指责不能占主要位置,留意分寸,增
加人们对前途的信念;
3)发挥媒介的独特舆论监督作用,媒介自身也接受党和人民的
监督;
4)党性原则:思想上保持一样,政治上宣扬方针政策,组织上
接受党的领导。
5)目前改革的目标是强化经济功能,自身也向经营方向发展。
4、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
国家发展优先理论:英国学者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提出。
1)方针:媒介的方针应及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一样;
2)内容:优先宏扬本国文化和民族语言;
3)国际合作:应优先发展及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
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4)及自由的关系:应当既是自由的,又是负责的;
5)及国家的关系: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权力可介入加以
检查、干预、乃至干脆管制。
【历年真题】
1、传播制度(07年名词说明)
2、阐述资本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中的“社会责任论”和“民主
参及论”,并作简要评价。(07年简答)
3、社会责任理论(08年名词说明)
4、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限制的必要性和主要手
段(08年简答)
5、民主参及理论(09年名词说明)
6、简述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实行政治限制的主要内容(09
年简答)
【考题预料】
1、名词说明:D自由主义理论;2)极权主义理论;3)媒介限
制
2、简答:1)简述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的内容。
3、论述:1)试分析社会责任理论养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第六章传播媒介的性质及作用
【教材导读】
本章主要介绍了传播媒介的相关学问,在北邮历年真题中考察点
主要集中于对一些媒介理论的考察,比如麦克卢汉媒介三论,斯蒂芬
孙的嬉戏论等。从历年真题来看,对于这一章的考察并不局限于《传
播学教程》这一本书,所以考生在驾驭《传播学教程》相关章节的状
况下,有必要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其他媒介理论加以理解驾驭。现
在是网络传播时代,新媒体发展快速,本章简洁结合《网络传播概论》
的相关学问点考综合性的题目,依据北邮BJ出题趋势来看,也加强了
对微博等新媒体的考察。考生应关注当前热点现象,比如微博微信等
新媒体传播,多阅读《网络传播》等新媒体杂志,并能够从传播学的
角度进行思索分析。
【复习策略】
本章应重点驾驭的学问点:麦克卢汉媒介三论;媒介工具和技术
的现实社会影响;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和制约因素;把关人理论;传播学史上的三个媒介理论(麦克卢汉媒
介三论,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倚论);施拉姆
相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考点梳理】
一、媒介技术及社会发展
1、传播媒介的含义(08年名词说明)
传播媒介有两种含义:
(1)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2)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
传媒机构。
这两种含义的媒介指示的对象和领域是不同的,但无论哪一种意
义上的媒介,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中不行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1)“电视人”
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
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
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
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留意感觉的“感觉人”,
及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
方式形成显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对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
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
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2)“容器人”
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殊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
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及他人接触,但这
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化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
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化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确定距离便成
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留意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实
行认同的看法,但却很简洁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
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
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动。
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
的影响。
(3)“媒介依存症”
这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
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需从媒介中找寻依据;满意于及
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
格等等。
(4)“他律性欲望主义”
这是日木学者佐藤毅关于电视媒介对社会价值和消费文化的影
响的一种指责观点。
他认为,电视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而且还是唤起和
引发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它把充溢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显明的色
调、影像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干脆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
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这样,尽管日本社会中依旧存在着阶层或收入的差别,却出现了
整齐划一的追求奢侈化的倾向,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也
发生了变更,由勤劳、节俭和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向了个人主义的
享乐和“充欲”价值。佐藤毅将这种现象称为“他律性欲望主义”,
认为正是这种由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
(5)“电子乌托邦”
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盼,认为新
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同等的志向国。
“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盼的基
础上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
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变更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
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同等,而这种同等也必定带来社会关系的
同等;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介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
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工
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定保证志向的社会形态的
出现,而是须要更加困难的社会条件。
3、新媒介的发展趋势(07年论述)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加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二、媒介组织的性质某种手段和社会作用
1、传播者及大众传媒
传播者是指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
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
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报社、电
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
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
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其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特点:
1)地位稳固。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干脆限制者和运用者。
大众媒介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它所拥有的传播实力和权利都远
远超过其他团体和个人。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及制约因素
(1)经营目标:(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1)必需面对市场:
2)经济效益来源,同时承受来自他们的市场压力:
3)其他市场压力
(2)宣扬目标:
宣扬目标即非经济收益目标,包括宣扬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
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等。
1)实现途径:
言论活动(干脆)
报道活动(间接)
消遣节目
2)任何媒介都有社会背景,为特定利益服务:
社会主义媒介公开承认其宣扬目标
资本主义媒介掩盖其宣扬目标
(4)公共性和公益性(07年简答)
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
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行少的信息生产者和供应者,在满
意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
公共生活;
3)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运用者,作为
公共财产的运用人,它们必需对社会和公众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旧车买卖合同包含车辆过户手续办理3篇
- 2025版智能小区监控平台建设与运营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船舶港口清洁与消毒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居民用水行业发展规划合同示范3篇
- 2024全新电力系统保护用机电产品买卖协议3篇
- 2024年版权许可使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规定
- 2025版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系统集成与智能化升级合同3篇
- 2024年牧场草地修复与购买合同
- 2025版驾校经营权创新发展承包合同
- 2025版城市公交客车租赁协议书3篇
- 初二年级劳动课教案6篇
- 箱变迁移工程施工方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对称性》评课稿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课件
-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3年全国乙卷笔试部分讲解课件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英语复习
- GB/T 9452-2023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 酒店业轻资产运营模式案例研究
- 建筑师《建筑工程经济》习题(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