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下学期武汉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3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孕育的农耕经济形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决定性意义,在小农意识的作用下,中国人更注重家庭,家是中国人的归属,以此外延才是国家,然而国家也是在家的框架下来治理,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这便形成家国一体的意识。由此产生的中国文化便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蔡元培认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伦理。中国的这种伦理社会文化注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在这一点上当属儒家最博深切明,儒学以修身为起点,追求“内圣外王”,而应用于社会治理便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是“礼治”的社会。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此在中国便形成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礼”便成了约束中国人行为的规范,同时也意味着“法治”屈居于“礼治”之下。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中国产生不了发达的自然科学,指南针用来测风水而不是航海,火药用来制作鞭炮增加节日的氛围而不是用来制造枪炮等,这些归根到底在于中国文化是注重人与人关系的伦理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法治”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需要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同时“法治”更有利于国家的成员平等、自由的追求,也更能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些恰恰是“礼治”社会所不能产生的。约束权力绝对不能靠具有舆论作用的道德,而要靠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但是建立法治社会一定要从中国传统礼治文化这个中国实情入手,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乡村是“礼治秩序”维持的社会,中国的法制建设亦要从中国的这个实际出发才行。从传统的以礼治为主的社会转到以法治为主的社会,这需要人的思想意识的转变。这也是我们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社会治理之道的原因之一吧!(摘编自王海强《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材料二: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文中根据维持社会秩序力量的不同,提出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看法。乡土社会并不是没有秩序的社会,假如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礼”字包含着多种意义,概括说来,体现于行为活动或仪容态度的多称为“礼仪”,体现于名物制度或者典章条文的多称为“礼制”,体现于理性活动或思想观念的多称为“礼义”。所以中国古代的“礼”就常被区分为行为之礼、制度之礼和观念之礼三个方面。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中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的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在这里,礼是判断行为规范是否合式的标准,甚至其本身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约束人们信念的是“礼”,指导人们行动的是“传统”。于是,礼和传统的关系便成了乡土社会行为规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下,乡土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以认可和执行,乡土社会的秩序因此得以保证。费孝通强调,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并不在于字面意义,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之所以是“礼治”的社会的原因也尽在对于其形而上意义的肯定之中。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秩序的力量是“礼”,“礼”在自古以来便是为了维持秩序的观念分散在宗教、道德和法律中,集中体现在政治中,如果没有了维持秩序这个重要的目标,“礼”的众多观念和学说也不会得以发展。而在维持秩序这个特定的条件之下,“礼”也充分发挥了其希望被赋予的作用,从最初的具体的祭祀活动,逐渐拥有了道德、法律等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文化的内涵,是“礼”内化于人心而维持“无法”的社会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君子慎独”便是内化的文化对于人的约束的典型例子。在乡土社会之外,法律是与“人主动服礼”不同的约束方式,是与“礼治”和“仪治”相对的路子。与法律强调从外对人的限制,告诉人们“不该”怎样做不同,礼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但他们又同时效力于一个目标:维持社会秩序。在客观上,这种和法律“无异”的本质的特征起到了维持乡土社会的秩序,宏观上起到了安定乡土社会的作用。在乡土社会还没有发生剧变时,持有法律意识的权杖的人显然是乡土社会的局外人,因此对“人治”的理解产生字面上的误解,这不仅是文化的差异,更是因为没有置身于乡土社会所产生的不了解。《礼治秩序》距今也已近百年,“法治”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也确实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利器。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现代人的行动,费孝通所讲的礼治社会中的人心秩序,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摘编自卜玥、何健《费孝通<礼治秩序>中礼的含义辨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社会中家国一体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人们对家庭的重视、认为国家是家庭的外延等密切相关。B.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缓慢,是由于传统社会太重“礼”,进而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如造成火药等只服务于社会伦理。C.作为“礼治社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虽然“无法”,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D.“传统”指导人们的行动,“礼”约束人们的信念,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土社会行为规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圣外王”“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论述,无不体现着中国社会具有的伦理特征。B.“礼”的文化内涵丰富,既可指行为之礼,即“礼仪”;也可指制度之礼,即“礼制”;还可指观念之礼,即“礼义”。C.单从行为规范看,礼和法律并无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凡合乎礼的行为就被认为是正确的。D.无论是法律,还是“礼”,其目的都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只不过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礼治”特征的一项是A.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将以前纷乱繁杂的礼加工、整理、补充,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具有系统性的一整套规范体系。B.面对“礼崩乐坏”的形势,孔子提倡“正名”思想,“正名”维护了周礼所规定的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宗法等级制度。C.历史上《仪礼》《周礼》与《礼记》先后被奉为官学,其中《礼记•王制》将礼分为“冠、昏、丧、祭、乡、相见”六类。D.韩非认为君王治国主要应使小部分作恶的人去除恶,治理一个国家应致力于建立法规条文,而宣扬好的道德教化是徒劳的。(4)材料二在论证方面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5)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如何平衡“法治”和“礼治”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18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古渡头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舱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舱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夫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2)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①。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张仪欲穷陈轸②,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梏之。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齐王曰:“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因以鲁侯之车迎之。【注】①犀首:战国魏官名。公孙衍曾为此官,故借称公孙衍。②陈轸时在楚国做事,说话很有分量。以往张仪游说楚王时,曾遭陈轸反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B.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C.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D.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犀首谢陈轸”中的“谢”是谢绝,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的“谢”相同。B.“乃倍李从”中的“倍”是背弃,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相同。C.“令四国属以事”的“属”是委托,与《琵琶行》中“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属”不同。D.侯,中国古代五等爵位之一,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侯爵为其中第二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轸路过魏国时求见公孙衍,公孙衍起初并不想见他,陈轸问公孙衍为何没有政事可做,陈轸为其出谋划策,要把天下的政事移交给公孙衍。B.陈轸让公孙衍坐在李从出使楚国的车上,从而让魏王生疑,然后再对魏王说要去拜见燕国、赵国的国君,并向魏王要求准备车辆整治行装。C.当各个诸侯国客居魏国之人把公孙衍出使燕、赵的消息告诉各国国君后,齐、燕、赵、楚把政事委托给公孙衍,魏王让公孙衍做了魏国相国。D.张仪钦佩陈轸的才华,就让魏王召他来做相国,陈轸想要去,但他的儿子认为这件事情谋划得很深,不可以不详察,希望父亲能认真考虑。(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②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①。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②忧,都到心头。【注】①逆旅淹留: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后得将领常何引荐而发迹。②二老:指父母双亲。(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子前三句,既点明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烘托出萧瑟落寞的氛围。B.接着三句,由景向情过渡,接“三更归梦三更后”,引出内心深处的喟叹。C.作者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为了表达自己此刻无人相伴的孤独寂寥之感。D.“梧桐”“芭蕉”“夜雨”在古典诗文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相联系。(2)这首元曲的抒情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6分)按要求填空。(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2)荀子《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3)韩愈《师说》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4)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诗经静女))(5)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唯》(6)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7)常恐秋节至,。《长歌行》)(8)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9)我欲与君相知,。(《上邪》)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11分,每小题11分)6.(11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ㅤ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①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支撑,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ㅤ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②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③我们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深入举行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确实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七.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满分9分)7.(5分)第六次应聘一家通信公司的人事主管经常要到人才市场招聘人,他发现有一个人经常出现,那个人的态度是谦恭的,最后总是说:“我一直希望加盟你们公司。”可是,他只有大专文凭,而公司录用的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自然他没有被录取的机会。到了第四次,主管就直言告诉他:“公司的录用标准其实是硕士生。”主管的意思很明白,让他不必向公司投递简历了。但他仍是说:“我一直希望加盟你们公司。”主管笑笑,不再理会他了。有一次例会,主管偶尔谈起了这个应聘者。在座的总经理听了,问:“他真的是这么说的?”主管说:“是的,而且我记得他一共应聘了6次。”6次的应聘档案放到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几个小时后,总经理决定:“破例录用这位应聘者。”对于总经理的决定,人事主管一时想不通,按照公司录用标准,他连起码的资格也没有。但总经理拿出这位应聘者的所有简历,说:“第一次简历写的是中专,在机械厂当操作工。第二份简历上多了自考计算机专业在读。第三份简历上多了在计算机公司当送货员。第四份简历上多了电脑维修工作经验。而最后的第六份简历说明他已取得计算机专业本科文凭。”总经理说:“我们难道不能从这六份简历中看出点什么。他一直在努力接近我们公司的用人标准,他一直把进入本公司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一个人能连续被拒绝五次后继续把应聘简历投来。他是如此信任我们,而我们对他漠然视之,这样的人我们不用,对公司来说真是一种损失。”﹣﹣选自2004.12.26《武汉晚报》一个成功的记者,是会注意采访技巧的,其中之一是列好采访提纲。假如你是某报人才专栏的记者,准备采访这位成功的应聘者,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8.(4分)学完这两首诗后,老师要求任选其中的一首诗,写一篇赏析文章。并且亲自拟了一个题目:《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诗经•采薇>赏析》,请你模仿这种形式再拟一个文章题目。答:。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2017年高考结束后,老师发来一则短信,家长们沉默了。下面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人?第一份名单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全是当时落第秀才: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人生无限,谨以此文宽解所有考生及其父母。真正的考场,从来就不在学校,无论高考结果如何要淡定。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武汉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孕育的农耕经济形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决定性意义,在小农意识的作用下,中国人更注重家庭,家是中国人的归属,以此外延才是国家,然而国家也是在家的框架下来治理,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这便形成家国一体的意识。由此产生的中国文化便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蔡元培认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伦理。中国的这种伦理社会文化注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在这一点上当属儒家最博深切明,儒学以修身为起点,追求“内圣外王”,而应用于社会治理便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是“礼治”的社会。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此在中国便形成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礼”便成了约束中国人行为的规范,同时也意味着“法治”屈居于“礼治”之下。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中国产生不了发达的自然科学,指南针用来测风水而不是航海,火药用来制作鞭炮增加节日的氛围而不是用来制造枪炮等,这些归根到底在于中国文化是注重人与人关系的伦理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法治”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需要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同时“法治”更有利于国家的成员平等、自由的追求,也更能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些恰恰是“礼治”社会所不能产生的。约束权力绝对不能靠具有舆论作用的道德,而要靠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但是建立法治社会一定要从中国传统礼治文化这个中国实情入手,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乡村是“礼治秩序”维持的社会,中国的法制建设亦要从中国的这个实际出发才行。从传统的以礼治为主的社会转到以法治为主的社会,这需要人的思想意识的转变。这也是我们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社会治理之道的原因之一吧!(摘编自王海强《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材料二: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文中根据维持社会秩序力量的不同,提出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看法。乡土社会并不是没有秩序的社会,假如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礼”字包含着多种意义,概括说来,体现于行为活动或仪容态度的多称为“礼仪”,体现于名物制度或者典章条文的多称为“礼制”,体现于理性活动或思想观念的多称为“礼义”。所以中国古代的“礼”就常被区分为行为之礼、制度之礼和观念之礼三个方面。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中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的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在这里,礼是判断行为规范是否合式的标准,甚至其本身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约束人们信念的是“礼”,指导人们行动的是“传统”。于是,礼和传统的关系便成了乡土社会行为规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下,乡土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以认可和执行,乡土社会的秩序因此得以保证。费孝通强调,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并不在于字面意义,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之所以是“礼治”的社会的原因也尽在对于其形而上意义的肯定之中。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秩序的力量是“礼”,“礼”在自古以来便是为了维持秩序的观念分散在宗教、道德和法律中,集中体现在政治中,如果没有了维持秩序这个重要的目标,“礼”的众多观念和学说也不会得以发展。而在维持秩序这个特定的条件之下,“礼”也充分发挥了其希望被赋予的作用,从最初的具体的祭祀活动,逐渐拥有了道德、法律等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文化的内涵,是“礼”内化于人心而维持“无法”的社会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君子慎独”便是内化的文化对于人的约束的典型例子。在乡土社会之外,法律是与“人主动服礼”不同的约束方式,是与“礼治”和“仪治”相对的路子。与法律强调从外对人的限制,告诉人们“不该”怎样做不同,礼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但他们又同时效力于一个目标:维持社会秩序。在客观上,这种和法律“无异”的本质的特征起到了维持乡土社会的秩序,宏观上起到了安定乡土社会的作用。在乡土社会还没有发生剧变时,持有法律意识的权杖的人显然是乡土社会的局外人,因此对“人治”的理解产生字面上的误解,这不仅是文化的差异,更是因为没有置身于乡土社会所产生的不了解。《礼治秩序》距今也已近百年,“法治”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也确实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利器。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现代人的行动,费孝通所讲的礼治社会中的人心秩序,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摘编自卜玥、何健《费孝通<礼治秩序>中礼的含义辨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我国社会中家国一体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人们对家庭的重视、认为国家是家庭的外延等密切相关。B.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缓慢,是由于传统社会太重“礼”,进而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如造成火药等只服务于社会伦理。C.作为“礼治社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虽然“无法”,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D.“传统”指导人们的行动,“礼”约束人们的信念,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土社会行为规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内圣外王”“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论述,无不体现着中国社会具有的伦理特征。B.“礼”的文化内涵丰富,既可指行为之礼,即“礼仪”;也可指制度之礼,即“礼制”;还可指观念之礼,即“礼义”。C.单从行为规范看,礼和法律并无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凡合乎礼的行为就被认为是正确的。D.无论是法律,还是“礼”,其目的都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只不过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礼治”特征的一项是DA.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将以前纷乱繁杂的礼加工、整理、补充,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具有系统性的一整套规范体系。B.面对“礼崩乐坏”的形势,孔子提倡“正名”思想,“正名”维护了周礼所规定的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宗法等级制度。C.历史上《仪礼》《周礼》与《礼记》先后被奉为官学,其中《礼记•王制》将礼分为“冠、昏、丧、祭、乡、相见”六类。D.韩非认为君王治国主要应使小部分作恶的人去除恶,治理一个国家应致力于建立法规条文,而宣扬好的道德教化是徒劳的。(4)材料二在论证方面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5)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如何平衡“法治”和“礼治”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考点】非连续性文本;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答案】(1)A(2)D(3)D(4)①论证结构上,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②论证手法上,综合使用了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手法,使论证有力。③论证语言上,“可以说”“这不仅是……,更是……”等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5)①在社会主义现代中国,应坚持依法治国基本国策,将法治置于社会治理的主导地位。②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也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传统礼治中汲取营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观点进行辨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材料内容,从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概括作答。【解答】(1)B.“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缓慢,是由于……”说法绝对,材料一说的是“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中国产生不了发达的自然科学”。C.“作为‘礼治社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错误,材料二说的是“提出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看法”。D.“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土社会行为规范”错,应是分别代表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方面。故选A。(2)D.“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推论不成立,从材料二“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等可做出判断。故选D。(3)D.从“治理一个国家应致力于建立法规条文,而宣扬好的道德教化是徒劳的”可知,这里说的是法家思想,与“礼治”无关。故选D。(4)论证结构上,材料二共有六段,其中第1段为总说,提出观点“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第2﹣5段为分说,从“礼”字的意义、礼是判断行为规范是否合式的标准、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原因、“礼治”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展开分析论证;第6段为总说,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论证手法上,综合使用了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手法。如“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礼’字包含着多种意义……”为举例论证,“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中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为引用论证,“法律是与‘人主动服礼’不同的约束方式,是与‘礼治’和‘仪治’相对的路子。与法律强调从外对人的限制,告诉人们‘不该’怎样做不同,礼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是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手法综合运用,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论证语言上,“并不是”“但是”“所以”“如果”“于是”等关联词的使用,使语言逻辑严密;“可以说”“概括说来”“多称为”“在客观上”这些词语的使用,使语言表达更加客观准确。(5)结合材料一“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法治’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需要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同时‘法治’更有利于国家的成员平等、自由的追求,也更能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些恰恰是“礼治”社会所不能产生的”可知,在社会主义现代中国,应坚持依法治国基本国策,将法治置于社会治理的主导地位。结合材料一“建立法治社会一定要从中国传统礼治文化这个中国实情入手,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乡村是‘礼治秩序’维持的社会,中国的法制建设亦要从中国的这个实际出发才行”“这也是我们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社会治理之道的原因之一吧”可知,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也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传统礼治中汲取营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答案:(1)A(2)D(3)D(4)①论证结构上,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②论证手法上,综合使用了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手法,使论证有力。③论证语言上,“可以说”“这不仅是……,更是……”等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5)①在社会主义现代中国,应坚持依法治国基本国策,将法治置于社会治理的主导地位。②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也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传统礼治中汲取营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点评】信息判断类题目的方法:①材料与选项对照法,把阅读材料与选项进行一一对照,判断它们的正误。②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所列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印证选择或判断的正误。③关注细节法,关注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比较鉴别,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部分。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18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古渡头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舱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舱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D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夫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2)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考点】小说;内容理解与概括;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B.“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错,更多的是“我”为渡夫说出那样的话而震惊。C.“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在外的经验”错误,不是特意告诉,而是闲谈中提及。E.“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错,渡夫并没有忘记昨夜的事情,作者看他主要是被他洒脱淡定的表情打动。(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时要注意情节本身,以及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称的选取,叙述的顺序,组织的方式,和环境、抒情、议论的结合等,此题主要抓住“视角”是第一人称我,作用是“亲切,真实”;对话的形式,作用是“情节集中“,便于塑造人物性格;然后是和”景物描写的结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本题主要是探究小说的结尾,解答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①是否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是否使得情节更加完整,使得叙事更加合理。②是否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是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是否揭示了主题或深化了主旨。④是否使环境更加典型。⑤是否使用了写作手法。⑥是否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以歌声作结,能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使得小说人物﹣﹣渡夫的形象更为丰满,充分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从小说主题来看表现了渡夫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渡夫精神的赞扬。参考答案:(1)AD(5分,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CE不给分,选三项获三项以上不得分)(2)①以“我”的视角来叙述,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以对话的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自身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和渡夫的自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一点2分,6分为止)(3)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想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苦诉,强化了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答出1点2分,2点5分,3点8分)【点评】现代文阅读规范答题答案表述的原则:(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如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等。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要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4)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①。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张仪欲穷陈轸②,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梏之。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齐王曰:“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因以鲁侯之车迎之。【注】①犀首:战国魏官名。公孙衍曾为此官,故借称公孙衍。②陈轸时在楚国做事,说话很有分量。以往张仪游说楚王时,曾遭陈轸反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B.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C.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D.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犀首谢陈轸”中的“谢”是谢绝,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的“谢”相同。B.“乃倍李从”中的“倍”是背弃,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相同。C.“令四国属以事”的“属”是委托,与《琵琶行》中“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属”不同。D.侯,中国古代五等爵位之一,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侯爵为其中第二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陈轸路过魏国时求见公孙衍,公孙衍起初并不想见他,陈轸问公孙衍为何没有政事可做,陈轸为其出谋划策,要把天下的政事移交给公孙衍。B.陈轸让公孙衍坐在李从出使楚国的车上,从而让魏王生疑,然后再对魏王说要去拜见燕国、赵国的国君,并向魏王要求准备车辆整治行装。C.当各个诸侯国客居魏国之人把公孙衍出使燕、赵的消息告诉各国国君后,齐、燕、赵、楚把政事委托给公孙衍,魏王让公孙衍做了魏国相国。D.张仪钦佩陈轸的才华,就让魏王召他来做相国,陈轸想要去,但他的儿子认为这件事情谋划得很深,不可以不详察,希望父亲能认真考虑。(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②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考点】人物传记;一词多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C(2)A(3)D(4)①公孙衍我不贤,不能得到事情做,怎么敢厌恶政事呢?②郢都中同您不友好的人,想要让您离开,一定会劝说楚王多给您出使的车辆。【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3)本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解答】(1)句意:公对魏王说:“臣下与燕国国君、赵国国君是故交,他们屡次派人邀请臣下,说没事时一定要来。现在臣下没事,请允许我前去拜见他们。不会去很久,十五天就是期限。”魏王一定没有话来阻止您。“也”是句末语气词,后需断开;且动词“召”需带宾语,“臣”应归于前,由此排除AB。“今臣无事”对应“无事必来”,“请”的意思是“请允许我”,后面需要带请求的事情“谒而往”,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D。故选C。(2)A.“多谢后世人”中的“谢”是“告诉”,与“犀首谢陈轸”的“谢”意思不同。句意: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公孙衍谢绝了陈轸。故选A。(3)D.“张仪钦佩陈轸的才华”错,原文是“张仪欲穷陈轸,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梏之”,应是张仪想使陈轸陷入困境,就让魏王召他来做相国,准备在来到之后囚禁他。故选D。(4))①译句:公孙衍我不贤,不能得到事情做,怎么敢厌恶政事呢?重点词语:不肖,不才,不贤;得,得到;恶,厌恶。(2)译句:郢都中同您不友好的人,想要让您离开,一定会劝说楚王多给您出使的车辆。重点词语:善,与……友好,亲善;去,离开;多,增加,多给。答案:(1)C(2)A(3)D(4)①公孙衍我不贤,不能得到事情做,怎么敢厌恶政事呢?②郢都中同您不友好的人,想要让您离开,一定会劝说楚王多给您出使的车辆。参考译文:陈轸为秦国出使去齐国,路过魏国,求见公孙衍。公孙衍谢绝了陈轸。陈轸说:“我来的原因,是有事情。您不见我,我就要走了,不能等到他日。”公孙衍才会见了他。陈轸说:“您讨厌政事吗?为什么只是吃吃喝喝而没有政事做呢?”公孙衍说:“公孙衍我不贤,不能得到事情做,怎么敢厌恶政事呢?”陈轸说:“请允许把天下的政事移交给您。”公孙衍说:“怎么办呢?”陈轸说:“魏王派李从率车百辆到楚国出使,您可以坐在其中的车上来使魏王疑惑。公对魏王说:‘臣下与燕国国君、赵国国君是故交,他们屡次派人邀请臣下,说没事时一定要来。现在臣下没事,请允许我前去拜见他们。不会去很久,十五天就是期限。’魏王一定没有话来阻止您。您能够出行了,就在朝廷上自己说:‘臣下有急事出使燕国、赵国,急需准备车辆整治行装。’”公孙衍说:“好吧。”就去拜见了魏王,魏王答应了他,他立即明确声明要出使燕国、赵国。各诸侯国客居在魏国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派人告诉他们的国君说:“李从率车百辆出使楚国,公孙衍又率车三十辆出使燕国、赵国。”齐王听说后,唯恐结交魏国后于其他诸侯,就把齐国的政事委托给公孙衍,公孙衍接受了齐国的政事。魏王停止了公孙衍去出使。燕国、赵国听说后,也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楚王听说后,说:“李从同寡人订了约,现在燕国、齐国、赵国都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公孙衍一定想为寡人做事,寡人也想任用他。”于是背弃了李从,而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魏王说:“寡人不使用公孙衍的原因,是认为他不能胜任政事。现在能使四个国家把政事交给他,寡人也把政事交给他吧。”公孙衍于是掌管天下的政事,又得到了魏国相国的官位。张仪想使陈轸陷入困境,就让魏王召他来做相国,准备在来到之后囚禁他。陈轸要去的时候,他的儿子陈应阻止自己的父亲出行,说:“此事谋划得很深,不可以不详察。魏国想断绝楚国、齐国的联盟,一定会隆重地迎接您。郢都中同您不友好的人,想要让您离开,一定会劝说楚王多给您出使的车辆。您到了宋国,途中称病不再前行,派人对齐王说:‘魏国迎请我的原因,是想要断绝齐、楚联盟。’”齐王说:“先生果然没有去魏国而来看望寡人,请让我封赏您。”于是用鲁侯之车迎接陈轸。【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①。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②忧,都到心头。【注】①逆旅淹留: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后得将领常何引荐而发迹。②二老:指父母双亲。(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曲子前三句,既点明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烘托出萧瑟落寞的氛围。B.接着三句,由景向情过渡,接“三更归梦三更后”,引出内心深处的喟叹。C.作者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为了表达自己此刻无人相伴的孤独寂寥之感。D.“梧桐”“芭蕉”“夜雨”在古典诗文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相联系。(2)这首元曲的抒情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考点】理解诗词词句;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情感;鉴赏诗词技巧.【答案】(1)C(2)①意象上:用夜雨、梧桐、落花、芭蕉等一系列意象,层层渲染漂泊无依,思乡思亲的愁绪。(写借景抒情也可)②手法上:用典。运用马周的典故,表达了怀才不遇,受到冷落的无奈与心酸。③用词上:多用数词,音调错落和谐,表现一种忐忑难安的心情。④直接抒情,“一点芭蕉一点愁”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满腔愁绪。【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抒情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C.“为了表达自己此刻无人相伴的孤独寂寥之感”说法片面。作者写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其中可见出孤独寂寥之情,但主要是传达出作者怀才不遇、仕进无门的愁闷。故选C。(2)在意象上,作者首句即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渲染了伤感的情绪,以雨打梧桐破题,烘托出“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萧瑟落寞氛围。其中,“梧桐”“芭蕉”“夜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作者通过这些典型意象,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自己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在手法上,作者在前面用了诸多意象描写了一个清冷孤苦的夜晚,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叹新丰逆旅淹留。”结合注释可知,《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却受客家冷遇。所以后人多用旅居新丰表达羁旅客愁、备受冷落的情怀,而并不一定真的是旅居新丰。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是运用用典手法,引出了全曲的意旨。关于用词,数量词往往给人以枯燥平淡、单调乏味的感觉,但一经诗人巧妙运用,却能使文辞生辉,韵味醇厚。本曲中,“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声”声,“一点”点,既形象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的特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缕缕愁思如同这秋雨一样无法断绝,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接着连用两个“三更”,以点出“归梦”之难成:由于万干愁绪,以致夜不能寐。“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作者躺在床上,回想起十年来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的种种往事,年迈的父母远在江南,自己不但未尽孝,反倒让二老担忧,如今功名也未成。孤寂、怨恨、自责、思亲等种种愁苦,都凝结为“都到心头”四字,道出了深秋夜雨时心头愁苦的具体内容。此曲采用作者惯用的重词叠字手法,善用数词人曲,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在手法上,作者在曲中,通过“一点芭蕉一点愁”“江南二老忧”中的“愁”“忧”两字,可以直接看出作者的情感。由此可见,作者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愁绪。答案:(1)C(2)①意象上:用夜雨、梧桐、落花、芭蕉等一系列意象,层层渲染漂泊无依,思乡思亲的愁绪。(写借景抒情也可)②手法上:用典。运用马周的典故,表达了怀才不遇,受到冷落的无奈与心酸。③用词上:多用数词,音调错落和谐,表现一种忐忑难安的心情。④直接抒情,“一点芭蕉一点愁”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满腔愁绪。译文: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赏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首先渲染了伤感的情绪,“梧桐”“芭蕉”“夜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全曲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曲的起首句以雨打梧桐破题,烘托出“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萧瑟落寞氛围。白居易:“秋雨梧桐叶落时。”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长信秋词》)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梧桐作为凄凉悲伤的象征,给文学赋予了很深的悲情含义。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卜算子》),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晏殊:“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付。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踏莎行》)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芭蕉同样具有独特的离别愁绪。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杜牧:“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咏雨》)李煜:“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南唐卢绛没有入仕时,曾经生病住店,梦见白衣妇人唱着歌劝酒,词中说:“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菩萨蛮》)林逋:“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宿洞霄宫》)“三更归梦三更后”点明了诗人夜不能寐,愁肠百结的心情。三更即是午夜,午夜梦回,再难入眠。“落灯花棋未收”,夜阑静,灯花落尽,雨声未停,滴滴犹如敲棋一般,宋代贺铸有词说:“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忆秦娥》)可见在三更之夜,天涯孤客,更添愁绪,“三更”和“梧桐”“芭蕉”“夜雨”一样是孤寂的象征。作者用了这么多语言描写了一个清冷孤苦的夜晚,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叹新丰逆旅淹留。”《太平乐府》作“叹新丰孤馆人留”。此句出自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新丰地属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刘邦得天下后,将父亲接到京中,而刘父思乡之情很浓,于是将街道格局改成丰邑的样子,并另建村镇,并迁来丰邑的居民,所以叫新丰。《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却受客家冷遇。所以后人多用旅居新丰表达羁旅客愁、备受冷落的情怀,而并不一定真的是旅居新丰。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全曲的意旨。天一阁本《录鬼簿》记载徐再思只做过“嘉兴路吏”。《坚瓠集•丁集》说他“旅居江湖,十年不归”。由此可见徐再思曾有北上的经历,而且滞留有十年之久,除此曲之外,他的“山色投西去,羁情望北游”([商调]《悟叶儿•革步》)“回首江南倦客,西湖诗债,梅花等我须归”([越调]《天净沙•别高宰》)“十年不到湖山,齐楚秦燕,皓首苍颜”,均可见一斑。徐再思北上旅居已是中年,郁郁不得志,华发新生,不得不感慨江南子弟他乡老的落魄和无奈。十年游宦归梦远,让他感到十分惆怅。此曲写旅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言短意长。起三句鼎足对,妥帖自然,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见出作者的功力。中间段点出痛苦根源,由感而发,语淡味浓。各种情景均古已有之,文人骚客早已描写尽致,在作者笔端却自有一番滋味,全因末三句:“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十年之间经历了多少事,而远在江南的双亲却总在为久客不归的游子担心。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遂使此曲更加独特,深扣人心。末句“都在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荡气回肠之功。人总是在年华老去、潦倒他乡、沧桑落寞时,才会回首天涯,“枕上十年事”似乎说尽了作者的无力与无成,文已尽而意有余。徐再思十年北上的经历,由于资料缺失,已无法查找,只能从他的诗句中略窥一二。元代社会歧视南人和知识分子,“八娼九儒十丐”虽略有夸张,但也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入仕之难。徐再思北上之行,无非为求仕而往。作为南宋遗民的亡国之恨,作为元朝落魄文人的前途无门,颇有“英雄失路”的感慨。这首作品贵在描写普通人的情感和落寞。将人生的失落与亲情相溶,字字未写作者自己,写物寓言,侧面落笔,“以我观物,而物皆有我之色彩”。“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曲是词之变体,但比词更贴近民间。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曲之美在于它更加浑朴自然、清新爽朗,“俗中透雅”“雅中求俗”,它能以其特有的流行性在市井勾栏中广为流传,原因就在于它描写了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情感。徐再思散曲的另一特点是善用数字,开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三句,耐人寻味:连用几个相同的数词和量词,音调错落和谐,正好表现忐忑难安的心情;作者笔下,秋雨绵绵,桐叶声声,雨打芭蕉,愁滴心头,羁旅路遥,思乡情长,无限惆怅,无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里行间。曲中层层递进,以最少的数词却能包涵着最大的容量,细腻真切地表达了羁旅惆怅、光阴易逝的感慨,道出了因思乡而断肠的情怀,可以说曲因数字而有生趣,数字因曲而灵动。这一点在“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双调]《水仙子•春情》)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多数学者认为数字的反复迭用,有斧凿之嫌,好在《夜雨》一曲贵在真情实感的流露,而非一般的应景之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徐再思正是借助数字对秋色的描写,借景抒情、寓言写物、情景交融,真切地吐露了游子“旅思”之情。全曲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而感情真挚动人。【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6分)按要求填空。(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荀子《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韩愈《师说》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唯》(6)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7)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9)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搔首踟蹰(5)寤寐思服(6)兰泽多芳草(7)焜黄华叶衰(8)脉脉不得语(9)长命无绝衰【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重点字:鹰)(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重点字:须、臾)(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重点字:存)(4)搔首踟蹰(重点字:踟、蹰)(5)寤寐思服(重点字:寤、寐)(6)兰泽多芳草(重点字:泽)(7)焜黄华叶衰(重点字:焜)(8)脉脉不得语(重点字:脉)(9)长命无绝衰(重点字:衰)【点评】《沁园春•长沙》名句辑录: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沁园春•长沙》中,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3.《沁园春•长沙》中,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4.《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5.《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11分,每小题11分)6.(11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ㅤ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①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支撑,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ㅤ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②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③我们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深入举行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确实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考点】成语运用;排比;病句辨析.【答案】(1)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②波澜壮阔③一诺千金(2)我们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3)①“为……为……为……”,三个分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一致,构成排比。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③丰富了内容,从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天津家居装修施工协议样本版
- 2024年产品区域销售代理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化妆品短视频制作合同
- 2024专项信息保密协议模板版A版
- 2024个人工作聘用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地产项目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劳动协议终止声明范本版B版
- 2024年度三方战略合作保密协议版
- 2024年专业职工接送车辆运输协议条款版B版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三试题含解析
- 冬季常见传染病
- SPC CPK超全EXCEL模板完整版可编辑
- GJB9001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清单
-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分析
- 装修施工动火协议0302
- 2023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美国租房合同样本(中英文)
- 中医经络学说
- SAFE-LAUNCH教学讲解课件
- 高三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大学英语四六级汉译英翻译技巧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