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概论完_第1页
人口学概论完_第2页
人口学概论完_第3页
人口学概论完_第4页
人口学概论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学概论授课教师:马芒副教授导论人口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我国人口的特点一、人口基数大

二、人口转变快三、育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数多、比重高四、人口素质低五、人口分布不均匀六、各地区人口状况差别大第二节人口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树立人均观念是认识我国国情的一把钥匙二、人口问题在我国国情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人口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口的忧患与希望同在第三节我国人口研究的现状一、我国人口研究适应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计划生育走过的道路。二、我国人口研究的现状:人口研究的学会组织。人口研究的队伍建设。人口研究的阵地、成果。人口研究的学科前沿与热点问题思考与练习

1、中国人口的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人口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和形成过程第一节人口学的基本范畴一、人口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一定地域,由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结起来,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的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一)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二)人口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三)人口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二、人口变动

人口变动:人口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生命总和。反映人口运动的过程,叫做人口变动。(一)人口的自然变动

人口自然变动是指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的过程。(二)人口的机械变动

人口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一切移动,包括改变定居点的永久性移动和暂时性移动。人口机械变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改变定居点的移动,叫做人口迁移;二是不改变定居点的暂时性位移,称为流动人口。(三)人口的社会变动

人口的社会变动是指人口在社会有机体中的组成状况的变化。人口的社会变动改善人口的经济构成。人口社会变动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三种人口变动的关系:

1、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2、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会引起人口社会变动;

3、人口社会变动也会制约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归根到底,人口变动都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三、人口发展

人口发展:指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口自身各种因素的变动,其数量、质量、结构以及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合理到合理的运动过程。(一)人口发展包含的内容

人口数量日趋适度;人口质量日益提高;人口结构日臻合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最终使人口群体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人口发展与人口变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两者都是指人口的变化。区别:人口变动没有说明变动的方向,只是对变动现象的客观描述;而人口发展则规定了变化的性质与方向,即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合理到合理的变化过程;人口发展是一个进步、上升的过程。(三)人口发展与人口发展战略的区别

人口发展战略内涵:人口发展战略就是国家制订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调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的宏观方针、目标与决策。要求:制订人口发展战略要遵循客观的人口规律。人口发展与人口发展战略的区别:人口发展是指实际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客观范畴;而人口发展战略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根据当时、当地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等状况,在一个时期里对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等做出全面的、明确的规定。四、人口规律内涵:人口规律是指人口运动过程中各主要因素之间内在的本的联系和必然趋势,它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运动的根本特征。每个社会都有其特有的人口规律还有反映各个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运动共性的普遍的人口规律。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制约下的人口变动过程和人口发展规律。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社会范畴。因此,人口学在本质上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第二节人口学的形成一、人口学在中国的思想来源在中国古代管子、孔子和商鞅都主张增加人口,富国强兵;老子:主张小国寡民;愚昧无知说:主张愚民政策,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墨子:主张增加人口,发展生产,丰衣足食。商鞅:“制土分民之律”,具体谈到了二者的比例。他说:“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才,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商君书·徕民》)。

商鞅第一个提出了衡量人口与土地是否适应的具体比例和不适应时的解决办法。

韩非子:则认为人口中增多财富会少,主张人口要与土地平衡。原始的人口统计也在中国产生。殷商时期已有人口数量统计,周朝已建立户籍制度,汉朝人口清查已具有较为定型的形式。

二、人口学在西方的思想渊源

1、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人口思想在西方古代,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就为筹划理想的城邦国家,专心研究过人口“适度”的问题。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人口思想主要见于其名著《理想国》和《法律论》。他主张一个国家的人口应该适当。因此,国家应注意调节人口数量。为了调节人口数量,他建议国家应干预人民的婚配,在决定每次结构人数时,要以人民的多少为准则,要把战争、疾病等影响人口总数的因素考虑在内。“必须不使人民过多而使国家过大,也不可使人民过少而使国家过小”(《理想国》)。他甚至认为一个城市国家公民的数量最好是5040人。要保持这个数量,就要避免人口的膨胀或减少。他还十分重视人口素质,主张“使优秀的男子和优秀的女子进行婚配,这种婚配愈多愈好。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希腊人,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及科学家)主张以“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为标准,来规定“一国人口的最好限度,并认为家庭中人口的过于膨胀与财富的过分增长一样不利于城邦的稳定”。认为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大都把人口众多看成是“帝王的光荣”,因为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从16世纪起,随着资本主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欧洲一些大国的兴起和统一,新大陆的发现和航行,殖民地的建立等,使得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口与人口相关问题越来越产生了兴趣。人口众多的好处,与当时占优势的重商主义理论是相吻合的。2、格兰特和威廉·配第的人口思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格兰特(1620—1674年)和威廉·配第(1623—1687年)被认为是人口理论和人口统计学的先驱。英国格兰特的名言则是:“人口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1662年出版了《关于死亡表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观察》一书,第一次发现了许多有关人口数量规律,为人口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研究了人口与财富的关系,强调人口增张就意味着财富增长。

配第研究了人口与财富的关系,强调人口增张就意味着财富增长。

3、人口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年)认为,幸福和人口兴旺两者互为依存条件,是任何社会的“普遍规则”。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年)也说:“国家繁荣最明确的标志,就是居民人数的增加”。(《国富论》)1741年法国教会牧师约翰·苏斯密尔发表了著名的《神圣秩序》一文。根据在1056个牧区收集的材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对人口动态的许多方面进行具体的描述。1885年,法国人口学者顾拉特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人口学”一词,同时提出了人口学的研究方法。《经济表》的作者,法国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1694—1774年)就提出了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界限的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说过:“对国家来说,匮乏比人口稀少更为重要”。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66—1834年)于1798年发表了他的著作《人口论》(《人口原理》)。马尔萨斯的“两个级数”和“两种抑制”的人口理论,后来被称为马尔萨斯主义。马尔萨斯及其《人口原理》对以后的人口理论研究乃至进化论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三、人口学产生于实际需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商品生产,因此,人口统计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科学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口学(Demography)被国际公认为一门科学可以追溯到1662年格兰特发表《关于死亡表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观察》一书,他被公认为人口学的鼻祖。以后欧洲不断有人进行人口问题的研究,直到1882年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卫生和人口学大会上正式确认人口学(Demography)为一个学科部门。最先使用Demography这一学名的是法国吉亚尔(A·Guille)在《人类统计或比较人口学大纲》一书中。马寅初

(1882—1982)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费孝通(1910--),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思考与练习

1、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说人类的自然属性必须通过社会属性才能得以实现。

3、人口学形成的思想渊源有那些?为什么说人口学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章人口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人口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一、从实际出发探寻人口规律

从客观存在着的人口事实和人口周围环境的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探寻其固有的规律性。二、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从人口本身各种因素、人口周围各种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内在矛盾中揭示人口的本质和运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人口科学,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联系历史上更替出现的各个社会形态以及不同的历史条件,分别研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口规律,研究人口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正是把人口放到各个具体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去研究,才揭示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口规律,为人口变动作出科学的解释。

第二节人口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一、人口调查人口调查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详细占有材料,从而揭示人口规律的重要方法。人口调查方法很多,主要有人口普查、人口经常登记和抽样调查。(一)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表格、统一的时间对全国(或地区)人口普遍地、逐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是对人口数量、特征、结构等数据进行收集、汇总、评估、分析、发布的全过程。1.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征

(1)个别性:人口普查必须对每一个人进行点查、将每个人的情况直接填报到普查表上,而不能按某个人口群体的综合情况进行调查。(2)普遍性:普查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地理范围,凡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上的每个人,都必须一一点查,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必须保证普查的完全覆盖。(3)同时性:人口普查必须有一个标准时间。(4)定期性:人口普查应该定期进行,这样收集到的数据才能较容易地相互比较,才能系统地把握人口变化的规律,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学术和市场研究提供依据。

2.人口普查的人口范畴

(1)常住人口:指在普查区内经常居住的人口,不管其在普查标准时点上是否住在普查区内,常住人口还包括外来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2)户籍人口:公民依照《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登记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3.人口普查的项目设置(1)表明人口自然和地区特征的项目。(2)表明人口社会特征的项目。(3)表明人口经济特征的项目。(二)人口抽样调查

1.人口抽样调查的特点:(1)人口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只调查人口中的一个部分,并且只对被调查单位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2)人口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状况。(3)人口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排除了主观选择因素的干扰,能够使总体中的每个单位有均等的机会被抽取,这是人口抽样调查有效的保证。2.人口抽样调查的优点:节省人力、财力、时间等,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推断总体的状况。(三)人口经常登记(人口生命统计)指人口重大事件发生后随即进行登记。它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优点。人口经常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生登记、死亡登记、结婚登记、国内迁移登记、国外迁移登记、流动人口登记等。人口经常登记的组织要坚持以下几点:(1)明确事件的申报人。(2)明确登记的期限。(3)规定登记的地点。二、人口统计

人口统计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人口现象数量资料的整个工作过程。是认识人口现象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人口过程的数量方面的考察,来反映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数量、分布和构成等变动的规律性。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一般生育率(总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三、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根据人口现状以及对影响人口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假设,对未来人口规模、水平和趋势所做的测算。进行人口预测需要掌握的条件。人口预测又分为短期(1-5年)、中期(5-20年)、长期预测(20年以上)三种。

四、人口规划

人口规划: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对今后人口发展的规模、速度、人口再生产各方面的总目标与各项具体要求所编制的人口计划。人口学对未来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也是运用预测和规划的方法。五、数学模型与电子计算机技术

数学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抽象,它将复杂的人口现象用数、线、图等数学逻辑和数学语言进行模拟,来描述人口的发展状况。这种方法在人口学中称为人口数学模型。人口研究广泛地利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运算工具。思考与练习1、人口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那些?2、人口统计基本指标的内涵是什么?3、简述人口抽样调查的特点。第三章人口学的学科体系第一节人口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

人口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人口学,或称人口理论。

人口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是人口学。它研究人口过程的重要内容,探讨人类社会共有的和各个社会形态特有的人口规律。这包括有关人口、人口过程的基本概念,确定人口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为其他人口学科提供一般人口理论等等。人口学在人口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于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人口学科体系的方法论基础人口学体系的方法论基础是人口统计学及其分支:

人口统计学是搜集、整理、研究人口现象中数量资料的科学。它是人口科学体系的方法论基础,为人口科学研究提供材料和分析的方法,并研究人口数量关系的规律性。在人口学学科体系中,人口统计学是最早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的葛兰特(格兰特1620—1674年)在1662年出版了第一部有关人口统计的著作,即《对于死亡表的自然和政治的观察》,随后威廉·配第(1623—1687年)在1672年写了《政治算术》,用数学、重量和尺度等描述人口的变动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他们被看作是人口统计学的奠基人。第三节人口学分支学科及其应用人口学分支学科及其应用

人口分支学科是研究人口与经济、社会、自然界诸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某一个侧面的规律。(一)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早期的人口经济学可追溯到意大利的乔马尼·保泰罗(1544—1617年),其后威廉·配第(1623—1687年)、魁奈(1694—1774年)、亚当·斯密(1723—1790年)等古典经济学家,大都从经济的角度来探讨人口问题,涉及粮食问题、土地问题、失业问题、资源问题等各种与人口有关的问题,引起了后人对人口经济问题的重视。

马尔萨斯对人口经济问题也作过考察,认为人口增加有超过食物增加的倾向,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经济制度对人口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反对社会改革。

19世纪4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口与经济问题的相互作用,指出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两种生产相互制约和相互适应。他们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人口经济思想合理成份的同时,创造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口相对过剩的规律,为人口经济学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开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雷德韦出版了《减少人口经济学》,对降低人口增长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斯彭格勒发表了《人口增长经济学概论》一文,阐述人口经济学的内容。25年后他又出版了《人口经济学》一书,从人口效果与经济效果这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口经济问题。

1997年他又与塞·克拉克合作发表了《人口老化经济学》,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关系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麦尔文·西蒙出版了《人口增长经济学》一书,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人口增长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了理论的、数量的论述和分析。(二)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作为人口学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研究人口发展和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形成过程。采用社会观点来研究人口问题出现得比较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孟德斯鸠(1689—1755年)。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上半期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1721)、《罗马盛衰原因论》(1732)、《论法的精神》(1748)。他生活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夕封建专制主义走向衰落的时代。孟德斯鸠在研究人口问题时,证明人类的著衍同动物不同,不是一个纯的自然的过程,而是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他说:动物雌性的生殖力几乎是固定的。但人类的思想方式、性格、感情、无常的嗜欲、保存美色的意识、生育的痛苦、家庭人口太多的负担等,却给予他们繁衍生殖以千百种障碍。在《法律和人口的关系》一书中,他强调人类的著衍是受社会立法制约的。他还阐述了不同产业对人口的不同要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加科斯特·杜尔克姆和杜曼特等人的著作中,越来越多地考察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生育率诸人口现象与各种社会现象(如社会分工、社会进步、文化、人的创造性和技术发明等)联系起来,反映在人口理论中出现所谓“社会学派”。但是,他们漠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因而不能科学地解释人口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或是用“人口决定论”的观点把许多社会现象的出现归结为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研究在颇长的一个时期里被纳入了社会学领域。人口社会学的形成是人口学和人口经济学形成之后。人口社会学并不是人口学与社会学的简单拼凑,而是在人口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人口社会学是从人口的角度,研究各种社会条件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说明人口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特别是人口过程的社会性和社会后果等。人口社会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人口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儿童、青少年、劳动年龄和老年以及妇女所面临的各种与人口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也涉及各种人口同婚姻、家庭、宗教、法律、教育、文化、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心理等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三)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人口的空间形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的科学,是人口学的分支学科。它从空间角度研究人口数量、质量与各种人口构成(性别、年龄、职业、民族、阶级等的构成)居住方式的地域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揭示各种人口现象在地区分布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阐明人口地区分布异同的原因,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数量多寡、密度大小、质量高低以及各种人口构成类型与居住方式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条件的相互关系,找出促进或抑制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找出人口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并据次预测各国各地区人口生产与再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前景,为按地区制订人口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为调整人口布局与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根据。(四)人口生态学

人口生态学是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人口生态关系既包括环境对人口发展的制约,也包括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运用人口生态学知识研究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各种发展在符合生态的条件下进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除上述四门分支学科外,还有人口优生学、人口教育学、计划生育学、民族人口学、工商人口学等等。第四节关于人口的历史科学:各种人口史

人口学科体系还包括对人口过程作历史考察的各门学科,即人口发展史、人口思想史、人口学与考古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古人口学等等。了解人口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各个历史时候人口的发展状况和规律,掌握人口质量和人口构成的历史演变,对于认识人口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述人口科学体系的四个部分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

人口理论是人口统计学和人口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人口科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各门分支学科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口过程进行处延性研究,向人口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每门分支学科都是人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担负着特殊的研究任务,都以各自的研究成果对人口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贡献,使人口科学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也使人口科学研究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人口统计学则是人口研究中不可少的科学方法,是研究人口问题的有力工具。作为人口理论发展的历史的概括则为人口思想史。思考与练习1、人口学学科体系包括哪些主要的分支学科,其基本涵义是什么?2、人口社会学、人口生态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四章人口再生产第一节人口再生产的特征及惯性规律一、人口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是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人类自身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人口再生产是社会人口再生产和家庭人口再生产的统一。社会人口再生产与家庭人口再生产在利益上即有一致之处又有矛盾,进行人口再生产必须兼顾国家与家庭的利益。(一)人口再生产是生物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从人口再生产的性质来考察,人口再生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马恩指出:“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生物过程是人口再生产的自然基础,社会过程是人口再生产实现的社会形式。就其本质来讲,人口再生产是社会过程。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口再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生物过程,包括两性的结合、出生、成长、衰老等生理上变化和发展。

人口再生产则是在一定的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中进行的。为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文化、宗教、道德等上层建筑所制约的。

(二)人口再生产是原有生命的生产与新的生命生产的统一从人口再生产的物质内容来考察,人口再生产表现为原有生命的生产(自身生命的生产)和新的生命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的统一。1、原有生命的生产与新的生命的生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原有生命的生产是以人体同外界的物质交换即以消费劳动产品为前提。这个过程表现为(1)原有生命的新陈代谢(2)社会产品的转化

其结果是保证了人口现存生命体的维持和延续。人口群体的繁衍就是由不断地进行着原有的生命生产的生命体的生育行为来实现的。2、原有生命的生产和新的生命的生产相互转化(1)原有生命的生产过程孕育或包含着新的生命的生产原有生命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通过消费劳动产品,不仅维持和更新着自身的生命体,培育了自身的生命力,而且几乎所有个体都将被婚姻家庭关系所包裹。这就为新的生命生产做了必要准备。同时,在原有生命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必然的“生育”过程。通过两性结合,在母体内形成胚胎,经过妊娠,最后分娩脱离母体。从此,便以一个独立的新的生命而存在。这就表明原有生命的生产向新的生命生产的转化。(2)新的生命的生产向原有生命转化这一转化过程表现为新的生命诞生之后,新成为一个“原有的生命”,开始了原有生命的生产过程。(三)家庭人口再生产和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对立统一人口再生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察就表现为社会人口再生产和家庭人口再生产。社会人口再生产:指社会总人口的世代更替和不断延续的过程。

由于社会总人口的个体构成是错综复杂的,因此,这一人口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地发生出生和死亡,从而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动。同时,具有各种不同标志的人口群体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所以,人口的质量、结构与分布也在不断发生变动。家庭人口再生产:指家庭人口的世代更替和不断延续的过程。一个家庭全部成员由于新的生命的诞生而增加,由于原有人口的死亡而减少,从而引起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家庭生命周期的演变,以及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动。

社会人口再生产与家庭人口再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的统一表现为:社会人口再生产是无数家庭人口再生产活动的总和,借家庭人口再生产而实现。因此,家庭人口再生产是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家庭人口再生产是社会人口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同社会人口再生产相联系而存在。因此,社会人口再生产是家庭人口再生产的条件。

它们的对立表现为:1、家庭人口再产生的个体差很大,有的趋于扩大,有的趋于缩小,有的甚至中断。而社会人口再生产总是处于不断更新和世代不断更替的延续发展过程中,从不中断。2、社会人口再生产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的制约,而家庭人口再生产受家庭利益影响相对较大,其人口数量多少,质量高低往往是由家庭利益决定的。二、人口再生产特点

(1)生产单位不同: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单位,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主要是企业,城市尤其如此。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家庭的经济文化、婚育观念对人口再生产有较大的影响。(2)生产成果不同:物质产品过多可以贮存,生产企业也可关停并转;人口已经出生就要消费,成长中要求社会提供上学、就业、住房等,人口过多必然带来诸多困难。(3)具有较强的惯性:表现为长时期的人口出生高峰和低谷的周期重复,还表现为人口继续增长或降低的趋势。(4)再生产周期较长:一般为20几年,人口政策的调整往往要经过一代人才能奏效。

三、人口再生产的惯性规律(一)人口再生产惯性规律的表现人口再生产自身的运动过程中有着保持原来增长状态的趋势,叫人口再生产惯性规律。主要表现为:

1、在一个长期不断增长的人口群体中,即使妇女生育率已降到更替水平甚至更替水平以下,实行缩小的人口再生产,人口增长也不可能立即停止,而是仍保持原有增长趋势,继续增长相当一段时期后,才能慢慢静止下来。反之,亦然。

2、表现在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波动上,即人口再生产趋势具有重复性。一个人口增长高峰必然导致20多年后另一个人口增长高峰,一个人口低谷也必然导致20多年后另一个人口低谷,形成一个波浪形的人口增长曲线。(二)人口再生产惯性规律的成因人口再生产数量变化的基本原因是出生和死亡。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差额。

人口再生产是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的过程。现有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人口再生产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一个既定事实,又是今后人口长期发展趋势的一个决定因素。人口再生产的惯性规律就来源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这一特性。这是产生惯性规律的根本原因。

我国人口发展的现实,正反映了这一惯性规律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作用。例如从1986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回升现象。(三)学习人口再生产惯性规律的现实意义

对于认识我国现在和未来面临的人口问题,指导我国人口实践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制定人口发展规划、人口政策都要考虑人口再生产的惯性规律,做到瞻前顾后。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规律是造成我国人口问题积重难返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可以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口实践,缓解人口压力。如通过晚婚晚育延迟生育高峰到来的时间,并使此次生育高峰的峰势分散;通过执行计生政策,努力减少不符合政策的生育,来降低峰值,使峰势变缓;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最终使我国人口实现平稳正常发展。制约人口再生产过程的数量变动的基本变量

出生率(不同于生育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第二节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一、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指依据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而划分的类型。主要有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一)粗放型(原始传统型)

人口再生产的粗放型其特征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平均寿命短,世代更替迅速。人口再生产的粗放型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各个社会形态。

(二)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的过渡型其特征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迅速,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再生产的过渡型大体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前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再生产由粗放型发展到过渡型,关键是人口死亡率长期持续大幅度下降,而人口出生率仍维持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从而大大加快了人口增长。这种类型出生率一般维持在40—50‰左右的高水平,而死亡率却逐步下降到10—7‰左右。(三)集约型(现代型)

人口再生产的集约型其特征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更替缓慢。

此种类型主要发生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括西欧、北欧、北美以及日本等国家。原苏联、东欧等国也实现了这一转变。由过渡型转变到集约型,关键是出生率长期持续大幅度下降,而死亡率甚至基本不变,从而大大降低人口增长。从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出生率一般都在15‰以下,死亡率在10‰左右,有些国家的出生率已接近或略低于死亡率,呈现出零增长或负增长。二、两次人口转变的历史过程人口转变(demographictransition)也叫人口革命,是指人口再生产从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根本改变。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水平向低水平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转变。从粗放型到过渡型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转变;再从过渡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第二次人口转变。欧美等发达国家亦已完成了这一转变,从世界人口整体状况看,则正处在这一转变中。我们通常说的人口转变是指第二次转变。(一)第一次转变:原始粗放型向过渡型的转变原始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食物来源很不稳定,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低,加上部落间战争频繁,人口死亡率很高,特别是婴儿死亡率极高。据有关推测,那时人们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不到20岁,人口死亡率大约50‰以上。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进入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时代,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革命。人类生存条件有所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在奴隶社会由于剥削、战争,死亡率仍很高。

封建社会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家庭劳动力数量和家庭收入成正比,这在客观上使出生率仍处于高水平。但同时由于饥饿、战乱、瘟疫等因素的作用,抑制了人口增长。如中国在公元2年约有5900万人口,由于战乱频繁,中间数度减少,到公元755年人口还不到5300万。此外,当时医学不发达,各种烈性传染病常使大量人口死亡。世界最可怕的一次鼠疫大范围流行,仅1348年至1350年就使欧洲总人口减少约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因此死亡率仍高达30—40‰,平均寿命很少超过35岁,自然增长率与以前相比有一定的提高,但仍属于低增长。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的出现,使欧洲各国先后从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给人口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社会产品愈益丰富,改善了人们的食物供应和生活条件,为降低灾荒造成的死亡提供了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也带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中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大大减少了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威胁,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却持续维持较高水平。结果出现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的景象。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由1750—1800年的0.46%上升到1800年—1850年的0.73%,1850—1900年达到0.9%。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纷纷获得了独立。民族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控制了长期抑制人口增长的传染病,死亡率开始迅速大幅度下降,由40‰下降到10‰左右。而出生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人口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步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水平有很大差异,直到现在有些国家的出生率仍然高达40—50‰,人口增长速度依然很快。

从此,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完成了由原始传统型到过渡型的转变,这是人类历史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一次重大转变。(二)第二次转变: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占了统治地位,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发达国家在持续发展很长一段时期的人口高增长后,在19世纪70年代,出生率继死亡率之后也持续地大幅度下降了。

从欧洲主要国家的情况看,人口出生率普遍持续地大幅度下降,由19世纪70年代的33‰左右,下降到15‰左右,接近死亡水平。人口增长进入低增长阶段。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二次人口转变。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苏联也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实现了这一转变。1974年联邦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国家。目前,欧洲的发达国家和日本几乎都已接近或达到人口零增长状态。

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国家,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还大多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

但在世界范围内,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全部转变最终将成为现实。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1、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转向对劳动力质量的需求,家庭也由追求子女数量转而追求子女质量;子女为家庭带来的经济效益下降了,子女的“养老保险”作用逐渐削弱。这些变化导致了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由多生育转变为少生优生。2、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促使发达国家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年轻人教育年限延长了,推迟了结婚年龄,从而影响了生育水平;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妇女的文化程度与子女数量成反比。教育水平的提高,还使人们更容易接受避孕节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3、妇女就业率的提高,妇女照顾子女,料理家务的时间和精力就大为减少。妇女为了社会竞争,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多生育不利于个人的发展。4、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上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盛行,只顾个人享受,不愿承担家庭责任,不愿尽社会义务,加上“性解放”的影响,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离婚率上升,非婚同居比例上升,独身比例上升,致使出生率不断下降。

同属发达国家的日本,人口转变有着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日本的人口转变是通过群众自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渠道实现的。(二)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转变上的不同之处,是人口转变与生产力发展不同步,要依靠政府干预和引导,自觉地实现这一转变。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口死亡率水平最低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这里有年龄结构因素的影响,但说明发展中国家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不发达,人民长期受封建思想和宗教的影响,旧的传统习俗和婚育观念根深蒂固,因此,死亡率迅速下降后,出生率依旧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造成人口增长迅猛。

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问题的最佳办法是,一方面积极推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要由政府直接干预,引导人口发展,促使出生率下降,缩短人口再生产由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时间。我国是采取这一方法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于20世纪70年代初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使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3‰下降到1993年的18.09‰,自然增长率也由同期的25.83‰下降到11.45‰,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加速了人口的转变过程。至2000年,我国从总体上已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过渡型到现代型的转变。第三节人口转变理论简介

一、西方人口学家人口转变论:

法国人口学家兰特里人口转变论。

美国人口学诺特斯坦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人口发展过程看作是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过程,特别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过程,由此去观察一个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并对不同阶段作出描述性的分析和说明。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意义,不足之处在于忽视生产方式,特别是上层建筑中人口政策、人口意识对人口转变的作用。

二、孩子成本——效用理论

孩子的成本指把一个孩子从母亲怀孕起,培养到孩子能自立时止,所耗费的抚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父母为照顾孩子损失的工资等。

孩子的效用指父母从子女身上获得的满足与收益,包括消费效用、劳动经济效用、保险效用、安全效用及保持家庭地位效用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孩子成本在提高,效用在下降,妇女生育率必然下降。思考与练习1、试对西方人口转变论进行评述。2、简述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3、怎样认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4、简述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第五章人口质量第一节人口质量的概念与衡量指标一、人口质量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人口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和一定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这里的“世界”既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包括人的主观世界(人的认识能力);这里的“条件”,是指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具备的素质状况,而“能力”则是这些素质的实践运用。

(一)身体素质:人口群体的身体健康水平及大脑机能状况

身体健康水平包括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体力和精力的强度,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寿命等。

大脑机能状况,包括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身体健康状况和大脑机能状况是人口质量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承担者。(二)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科学文化水平是指人对科学文化知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掌握的程度。劳动技能是指人运用所掌握的科学文化技术进行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能力。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质量的核心内容。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主要表现。因此,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和提高的加速性。(三)思想道德素质: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其实践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工作态度等。这些内容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含义,但它们始终都是构成人口的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是人口质量的重要特征和内容。(四)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

1、人口质量是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统一。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载体,没有一定的必要的身体素质,就不可能有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个体而言,一个身体强壮、精力旺盛、大脑功能完好的人,就有可能掌握更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更强的劳动能力;而身体孱弱、大脑功能较差的人,即使经过后天的培养、训练,也很难掌握科学文化技术,而且身体素质差还可能影响他的人生观。2、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质量的核心内容。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对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有促进作用。一般而言,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劳动生产力也越高,创造的社会财富也越多,为提高身体素质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人口群体的科学文化水平较高,就可能更好地了解掌握身体保健知识,并注意保健和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越高,人们的思想越敏锐,视野越宽阔,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越强,也更勇于、乐于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更有可能接受较高的思想、理论,从而有较高的境界。因此,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是人口质量的关键因素。3、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灵魂。

思想道德素质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道德素质越高,可以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劳动技能,促使人的精力、体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反之,思想道德素质差,即使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较好的体力和精力,对社会的贡献也不会大,甚至危害社会。二、人口质量的衡量指标人口质量内涵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要全面反映不同社会、不同地区或同一社会、同一地区人口质量的基本特征、变动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需要建立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体系。(一)人口质量的分项衡量指标

人口质量从根本上说是指人口作为一个群体的素质,它决不是等于个体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质的改变。人口质量的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

第一,直接指标。这类指标同考察对象直接相关,它明确揭示了人口质量的某一个侧面;

第二,间接指标。这类指标通过对影响人口质量外部因素的考察,间接揭示了人口素质的某一个侧面及人口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三,物质指标。这类指标不揭示人口质量的某一方面,但它与人口质量的提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人口质量的提高所具有的社会条件。

1、人口身体素质的衡量指标直接指标:(1)平均预期寿命。在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活到确切年龄X岁后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简称平均寿命。0岁(即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表示一批人出生后平均一生可活的年数,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通常使用平均寿命一词,多指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2)婴儿死亡率。婴儿出生后第一周岁以内的死亡率,也即未满周岁前死亡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一般以年度为时间计算单位,以千分数表示。(3)人口平均身高、体重、胸围及青少年每10年平均身高、体重增加速度,反映人的发育状况与营养水平。(4)呆、残、低能人口占总人中的比重。(5)长寿水平,即80岁以上的人口数上占60岁以上人口数的比重,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发达国家长寿水平大都在10%以上,我国1982年为6.6%。间接指标:(1)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总是从零岁组开始直至某个最高的年龄组为止。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就构成该人口的年龄结构(亦称年龄构成)。(2)人口性别结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重,就成为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性别结构(亦称人口性别构成)。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反映了劳动力资源的充裕程度。(3)死亡原因:如果死亡原因中占首位的是一些常见病,说明人口健康水平低,反之,则说明人口健康水平高。(4)智商平均水平:通过儿童的知识存量反映儿童大脑发育完善程度,认识能力的形成状况,但不能把智商看作衡量一个人智力的指标,因为它是可变的。物质指标:(1)每万人中医生数、床位数、人均卫生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等,反映了医疗卫生保健的普及程度。(2)每人每天的热量、蛋白质供应量,或每年人均消耗指数,如平均食用肉类、奶类、豆类,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反映人口的食物构成与营养。(3)卫生用水状况。(4)人均住房面积。(5)体育运动事业的普及程度。(6)环境监测状况及污染指数。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衡量指数直接指标:(1)文育率、识字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教育普及程度。(2)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文化程度一般按小学、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大学(大学专科及以上)进行划分。(3)熟练工人在工人总数中所占比重,反映劳动者的平均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所达到的程度。(4)高级知识分子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专业人员的生产技术及知识构成等。2000年末,安徽省各类专业和专业人员共计97万人,占在业人口的2.85%,其中农林牧渔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2.5%。间接指标:(1)人口行业、职业结构。人口行业结构是指人口分布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所构成的比例关系。人口行业结构有两种分类法:a、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法这一分类法把经济活动人口所在的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十类:(1)农林;(2)工业;(3)建筑业;(4)运输邮电业;(5)商业和公共饮食业;(6)公用事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7)教科文卫事业;(8)金融保险业;(9)行政管理;(10)其他行业。前5类是创造实物产品或增加实物产品的价值的,因而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后5类只创造精神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不创造价值,因而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b、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矿业;第二产业:电、煤、气、水、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地质勘探、邮电运输、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化、科学研究、金融保险、行政管理、其他。职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各种职业中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智力型职业)。商业工作人员,服务性工作人员,农林牧渔劳动者,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体力型职业)。人口的行业、职业结构,反映了人口总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如随着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脑力劳动者所占比重逐步加大,可近似反映人口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2)人口城乡结构。总人口中城乡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而言,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愈大,则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愈落后。物质指标:(1)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这一指标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直接制约着人口科学化素质提高的程度。(2)科研机构的门类、数量、水平。(3)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及设备状况。(4)图书、报刊出版发行量。(5)广播、电视覆盖率等。

3、思想道德素质的衡量指标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衡量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受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的制约。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总有一个一般的共同标准,即符合大多数人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包括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共同的道德规范,大多数人的精神风貌等。但如何制订恰当的、可操作的思想道德素质衡量指标尚在探索中。人口的刑事犯罪率、青少年人口犯罪率是比较公认的指标。(二)人口质量的综合衡量指标1、PQLI指数人口生命质量指数(PhysicalQualityofLifeIndex,简称PQLI),又译作生命的物质质量指标。

1975年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提出,这一指数由婴儿死亡率,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三个基本指标综合而成。由于这三项指标均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常被用作衡量和评价人口素质的综合性指标。故又译作“人口质量指数”。这三个基本指标直接换算成指数,范围为0—100,0代表最低水平的质量,100代表最高水平的质量。人口生命质量指标则是这三个指数的平均值。a、婴儿死亡率指数。婴儿死亡率是衡量医疗卫生水平与妇幼保健状况的一个敏感指标。以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作为计算尺度的起点零,以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作为计算尺度的上限100。据1950年以来联合国统计记录,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加蓬,为229‰,指数为0;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是瑞典,为8‰,预计到2000年下降为7‰,以此作为指数中的100,则婴儿死亡率换处系数为2.22。b、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指数。

该指数计算方法与婴儿死亡率指数计算方法相似。二战后,平均预期寿命最低值为几内亚、越南的38年,指数为0;最高为瑞典的75岁,至2000年还可以提高2岁,则为77岁为最高值,指数为100,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的换算系数为0.39。c、成人识字率指数。成人识字率指15岁及以上人口中识字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比重,这一指数值不必换算,直接作为该指标的指数值(范围为0-100)。

根据人口生命质量指数PQLI计算结果;世界人口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低于世界平均值65的属最低素质人口类型,65-80属中等水平,80以上属上等水平。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日本的指数都在95以上,北美、西欧各国接近95,东欧、南欧除个别国家外,都在90以上,最低的是非洲,平均值为32,几内亚、安哥拉等国家为14-16;亚洲为58,其中孟加拉国为17;拉美平均值为71,其中玻利维亚、海地不足40,而委内瑞拉、阿根廷都已接近甚至超过80。中国1990年PQLI值为84.5,2000年的PQLI值为88.63,已属上等水平。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日本的指数都在95以上,北美、西欧各国接近95,东欧、南欧除个别国家外,都在90以上,最低的是非洲,平均值为32,几内亚、安哥拉等国家为14-16;亚洲为58,其中孟加拉国为17;拉美平均值为71,其中玻利维亚、海地不足40,而委内瑞拉、阿根廷都已接近甚至超过80。中国1990年PQLI值为84.5,2000年的PQLI值为88.63,已属上等水平。PQLI指数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人口质量状况,可进行各国、各地区间的PQLI值比较,一国或地区内PQLI值的时序比较,可按不同民族、不同地理区域、城市与乡村及性别间的PQLI值差异的比较研究,具有实用价值,但它也具有局限性:第一,不能全面反映人口质量状况和水平。它偏向于反映人口身体素质,而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够。选取了婴儿死亡率和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两项指标,实际上是赋予人口身体素质指标以双倍的权重,这在方法论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第二,PQLI值是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质量的综合指数。把它用于进行发达国家人口质量的比较,其灵敏度就大大减弱甚至会失去作用。发达国家成人识字率已接近100%,婴儿死亡率下降余地很少,仅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有微小波动,在这种情况下,PQLI值一般都达很高水平(均在90以上),且PQLI的三个指标变化极小,因而不适宜对发达国家进行人口质量研究。

即使在衡量发展中国家人口质量时,PQLI也有局限性。由于发展中国家情况千差万别,发展极不平衡,成人识字率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已不够客观准确,它只能反映教育的普及程度,而不能反映教育结构的差异。第三,人口质量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

1991年世界平均预期寿命的最低水平已不是38岁而是42岁,最高水平已达79岁,而不是预测2000才达到的77岁;婴儿死亡率的最差水平也已不是229‰,而是182‰,最好水平已达4‰,而不是预计2000年时才达到的7‰,而PQLI指数的换算系数是以二战后最低水平为0,以2000年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为100,然后求出。这样,计算下来的分项指数有可能超过指数100。2、ASHA指数

由美国健康协会提出,用于衡量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要的程度,指标名称为美国健康协会(AmericanSocialHealthAssociation)的缩写,它由6项指标组成。其中,A为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B为就业率,C为识字率,D为平均预期寿命指数,取70岁为100,E为人口出生率,F为婴儿死亡率。美国健康协会认为下列数字比较理想: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达3.5%;就业率为850‰,识字率为840‰;平均预期寿命指数为100,(70岁);人口出生率为25‰,婴儿死亡率为50‰。由此算得ASHA=2023。此指标值被看作理想值,据称ASHA达到2023应成为发展中国家努力争取的目标。

ASHA虽然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综合概括了人口质量的发展状况。不过它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如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与人口质量并无直接关系,仅有识字率难以表明科学文化素质,人口出生率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缺乏可比性,因此,ASHA作为衡量人口质量的综合指标,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3、HDI指数

即人类发展指数(HnmanDevelopmentIndex)由联合国开发计划部署(UNDP)出版的《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其主旨是想通过若干指标换算为综合指数来测度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状态的程度,取代单纯依靠收入指标衡量发展与福利水平的方法。HDI指数实际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或地区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尺度。HDI指数是由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3个指标分别换算成指数,然后计算算术平均而得出的。其计算方法(略)。第二节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一)先天因素先天因素指人在出生前的因素。这一因素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亲代的遗传基因。如先天愚型就是由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的改变而遗传的结果,许多智力低下病也是遗传的结果。如果人口群体中的有害遗传基因传递机会增加,人口群体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另一方面,孕妇的周围环境对胎儿的发育也有重大影响,如病毒感染、放射线照射,有毒化学物质都可能造成胎儿的发育障碍或畸形;孕妇的饮食、情绪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二)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是指人出生后的因素。人口的身体素质不只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后天因素也有重大的影响。从个体来说,如果后天抚育不好,锻炼很差,缺乏保健,先天素质再好,身体素质也可能不好。有的人的先素质不好,经过后天的抚育、锻炼、保健,也可能使身体好起来。从群体来说,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群众体育事业的普及程度、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程度,都对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后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因素(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对人口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激和推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又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社会条件和物质保证。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速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速度相适应的,生产力发生了变革,就要求并推动整个人口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如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结果,导致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随之提高,促使初等教育随之普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电子为中心的科技领域迅速发展,许多新产业纷纷兴起,导致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一步。(二)教育的发展

人类世代更替,但知识和经验都一代一代积累传递下来,积累和传递的纽带是教育,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人类个体来看,科学文化知识不会自发得到,一个新生命来到人间,只是一个自然生物体,从上代身上继承下来的遗传素质仅仅构成他掌握科学文化的可能性和物质基础,如果不通过教育把多样的社会经验、知识、本领传授给他,则象狼孩一样。教育把人加工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把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从群体看,教育将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取得的成果、获得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社会成员中迅速传播、推广,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发展自身的能力。三、影响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因素(一)生产方式对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生产方式对人口思想道德素质起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思想道德素质本质上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人口群体上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的。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时,封建的道德观就被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观所代替,使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了一步。

当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时,就冲击了资本主义的剥削观念和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的公有观念和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发展了,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进了一步。(二)教育对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广义上说,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也属于知识的范畴,也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所以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思想教育,把思想道德的培养看成教育的第一任务,企图通过教育培养符合自己利益的思想道德品质。(三)宗教对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无论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四)社会习俗对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人口的思想道德来自社会的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必然受社会风俗的影响。而且社会风俗作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常常以超阶级的形式出现,因此,它对思想道德的影响是明显的。第三节人口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人口的身体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口的身体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一定意义上说,人口身体素质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因此,它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身体素质好,就为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条件,否则就会产生一些人口问题,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为无论哪种劳动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生产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通过向社会提供一支第一流的科学队伍来保证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2、通过向社会提供一支能制造和运用先进设备和生产方式的技术队伍来保证社会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发展。

3、通过向社会提供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管理人员队伍,保证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中人力、管理、财力的最优结合和充分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通过向社会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起劳动对象的巨大改变带动经济的发展。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被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对1966年价格标准作过计算,指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物质资源投资得到的利润增加3.5倍,而用于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投资所起作用获得利润增加了17.5倍;

据日本文部省计算,日本1930年到1955年经济增长中有25%是由教育投资所取得的;原苏联经济学家也计算出,原苏联国民收入增加部分的30%是高等学历者带来的经济效益。1980年,我国推广“鲁棉一号”科研成果,为国家创造产值是该项研究投资的3000多倍。(三)人口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保证。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是有思想的,人的思想又支配着行动,因此,人们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当人口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道德观念时,有助于人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及时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部分或彻底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达到最终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目的。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质量的作用(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身体素质的作用人口的身体素质直接受遗传和变异、营养和食物以及生存环境和锻炼的影响。社会经济对人口身体素质的作用,反映在它能改变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