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下学期杭州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1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杭州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2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杭州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3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杭州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4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杭州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下学期杭州高二语文期中典型卷2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文艺演出的线上“演播”成为新潮的演艺样态。但不得不说,这种形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线上的大部分“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区别不大,用户仅限于在网上通过现场的几个固定机位观看演出。②剧场演出的独特魅力是观演一致的环境。当观众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时,可以更加专注地接收演员、舞美,灯光、音乐等剧场信息,沉浸感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没有隔阂。线上演出如果仅仅是对舞台的简单录像,就不能让观众获得更多,感受更多,还会损失剧场里的氛围感与共情性。③线上演出有独特优势。首先,互联网可容纳的观众数量远超线下剧场。其次,线上演出能够承载线下剧场难以呈现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线下容易被观众忽略。故事详细的背景介绍、演出前的后台准备、演出时演员的面部特写、道具与服装的细节等,这些都可以在屏幕上进行高清呈现。例如,在一场演出中,舞蹈演员惊艳亮相,他们的肢体动作呈现极致美感,但往往只有一瞬间,观众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湖南卫视《舞蹈风暴2》节目运用360度影像、140台摄像机定格舞者的高光时刻,让观众得以全方位感受舞者之美和舞蹈艺术魅力,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④线上与线下各有所长,不能说线上演出可以取代线下演出,也不能说线下演出不需要做线上转化。传统的剧场观众已经养成现场观看的习惯,并不会因为有了线上演出而不再进入剧场。相反,线上演出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舞台艺术作品,从而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⑤线上线下演出应该各展所长,特别是相较于线下演出,线上演出要进行差异化呈现。例如,通过镜头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时,影像导演要在准确把握作品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整体演出的时长、节奏、镜头等作出调整,进而与舞台导演、演员共同完成一部“新”作品。在这方面,一些国际院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拍摄过程中,导演会选取剧院最佳观赏视角,把整台剧甚至幕间休息和谢幕都涵盖其中,给观众一种置身剧场的感觉;而拍摄镜头的切换,既能把握舞台整体面貌,也能清晰捕捉到演员的表情、举止,从而放大情绪点,充分展现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和角色魅力。当前,国内戏剧也有类似尝试。甚至有从业者认为,视频影像或将成为未来戏剧观看的重要途径。⑥新技术的应用,打开了更多观看方式:用户可以选择多视角观看同一场演出,观看变得更加自由。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用户置身舞台之上,演员就在观众身旁。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演员与虚拟角色、场景等完美结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年度考核演出《舞上春》在互联网上播出,线上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欣赏国家艺术院团的高水平演出,体验自由视角、4K多视角,8K虚拟现实超高清拍摄作品。另外,多角度镜头对不同演职人员进行跟踪拍摄,将专业艺术院团、专业舞蹈演员的日常工作与训练过程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普通观众体验这些演职人员的不懈努力。借力科技,剧场演出的表现方式得到了极大拓展,观众不仅拥有了新体验,作品也获得持续的影响力。⑦技术进步让传统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丰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又会形成新的影像艺术。未来,全息影像、实时建模等都可以成为创作者手中工具。艺术样态将更加多元,线上线下形成互补。(摘编自郑甲《用新技术让舞台艺术表现方式更丰富》)材料二:我们注意到,在科技赋能的同时,舞台艺术过于仰仗科技的案例时时存在。美轮美奂的舞台、富丽堂皇的设计、过分追求特效的炫技也曾一度将依托于本体规律的舞台艺术带向了反面,人力、物力,成本的叠加不但将创作生产单位拖入深渊,最终创造出的作品也是华而不实、南辕北辙。因此,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艺术,更要追求二者的高质量结合。文学艺术创作必然要吸收最先进的表达方式,但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依靠艺术家深入挖掘文本、建立情感钩连,洞悉精神内涵,从而实现艺术作品表现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艺术是根本、是内容,科技是外延、是形式。二者结合好,赋能才有意义。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篇选择《尚书》,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声光电的宏大场面与细腻的情境表现水乳交融,使节目达到了最初追求的“既要用最现代的创作方式丰富视听语言,又要从更深远的人类思想中挖掘财富”的双重目的。这是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较为成功的案例,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表达时,既不脱离、亦不僭越。在这场由前沿科学技术编织而成的科技革命中,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相加、排列和组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将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艺术切实发展为内容与形式的高质量结合,最终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摘编自济洪娜《看高科技如何赋能舞台艺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线上的文艺“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没有太大区别,原因在于这种新潮的演艺样态还处于探索阶段。B.线上演出有很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迅速提升演出的影响力,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从而促进线下演出。C.应用新技术能够打开很多观看方式,让观众拥有新体验,但若过度利用也可能会使最终创造出的作品走向失败。D.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达到了最初所要追求的目的,一是丰富视听语言,一是从深远的人类思想中挖掘财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线上演出因为损失了剧场里的氛围感和共情性,所以在观众沉浸感的体验上比剧场演出要差一些。B.我国在戏剧创作上已有对整体演出的节奏、镜头等作出调整,进而与导演、演员共同完成作品的尝试。C.《舞上春》让演员与虚拟角色,场景等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的最成功的案例。D.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关键是运用科技,采用最先进的表现方式,切忌艺术与科技的简单结合。(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央视春晚中,为了将观众带进诗一般美妙的环境中,在孙俪演唱《风吹麦浪》时,导演特意设置了一望无际的麦田作为舞台背景。B.舞台艺术的科技化发展,正在由单一设备的现代化革新,转变为科技对舞台艺术各个元素的全方位渗透。C.吉迪恩•奥巴扎内克:“普通观众并不在乎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技术,他们更在乎的是艺术体验,并通过作品与艺术家拉紧一道联结情感的锁链。”D.话剧《武松打虎》开头,舞美灯光星罗棋布,变幻无方,夺人眼目,武松头戴黑帽,身穿黑色武生衣缓步翩然出场。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卖羊相裕亭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本来,卖过羊,接过钱,就没有六叔的事了。可他递交羊绳时,那只没有上绳的小羊羔,怎么也不肯跟那戴鸭舌帽的买羊人走。六叔把兜里喂剩下的几粒豆子,交给“鸭舌帽”,教他把豆子放在掌心,蹲在老羊身边,慢慢地张开手,那羊羔就过来了。可“鸭舌帽”按六叔说的做了,那羊羔就是不去吃他手中的豆子。“鸭舌帽”身后藏着绳子,他想把那羊羔捆扎起来,放在车上推着,省得集上人多跑丢了。六叔不忍心他那样做,六叔说:“不用捆,你牵着老羊前面走,它自然就跟着跑了。”“鸭舌帽”试着拽老羊前头走,可那羊羔却围着六叔“咩咩”叫着打转转。六叔说:“这小东西成精了!”“鸭舌帽”说:“你把它抱住递给我。”六叔知道他要捆扎它。六叔说:“这样吧,我给你牵着送送。”六叔说,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帮送出集外。“鸭舌帽”似乎有些不大放心,含含糊糊地说:“……那也行。”递交羊绳时,“鸭舌帽”问六叔:“哪庄的?”六叔说:“下家套的。”“下家套的?姓什么?”六叔有些恼!六叔说:“跑不了。要不,我把钱再给你!”“鸭舌帽”笑,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六叔说:“要不是急着用钱,我还不卖哩!”“鸭舌帽”一脸坏笑地看着那羊,说:“那是,那是。”后来,六叔帮送到集外后,又送了好远,直到人家说:“前面就到了!”他这才把羊绳交给“鸭舌帽”。也就在这同时,六叔帮人揽住小羊,“鸭舌帽”上来就把它捆扎上了。六叔从“鸭舌帽”捆扎小羊的狠劲上看,那人是个“小刀手”。当下,六叔就想到,那两只羊,只怕是连明天都活不过去了!往回走的路上,六叔的心里酸酸的。直到晚上走进家门,他满脑子里还是“鸭舌帽”咬着牙根,捆扎小羊的凶杀样儿!进门,女人问他:“卖了?”六叔没有吱声。“卖了多少钱?”六叔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女人接过钱,凑在灯前的亮光里,蘸着口水,先又点出四块七,说是还街口二华家小店的酱油、味精钱;又点出八块,后天好去下家沟顺他三姨家喝喜酒;还剩下三十二块三,女人一连点了六遍,说:“这个钱,不能乱动了,全留给小顺子住校用。”小顺子读初三了,吃住在山左口联中,每个星期都要花十几块钱。女人把留给小顺子读书的钱,用一块旧布条包好,放进床头的小包袱里,就来打听那羊的下落。女人问:“那羊,卖给什么人了?”六叔不吱声。女人又问一遍:“卖给谁了?”六叔一时心焦,猛不丁地冒出一句:“谁出钱多,我卖给谁了。”随后,六叔把脸别在一旁,不搭理女人了。女人猜到,他一准是把那羊卖给“小刀手”了。早晨出门时,女人还交待过,让他千万别卖给“小刀手”。可他,还是卖给“小刀手”了。女人轻叹一声,说:“哎!可怜那小羊,还没吃过开春的嫩青草!”女人说着,随即抬起衣袖,抹起泪水。(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刀手“鸭舌帽”对待羊羔的凶样让六叔不寒而栗,也与六叔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望而知,此类凶残暴虐之人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B.六叔夫妇十分怜惜自己饲养的羊和羊羔,但儿子上学的需求、柴米油盐的支出、礼尚往来的人情,让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窘迫。C.卖与不卖是一个让六叔无比纠结的问题,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让读者也深陷于这种纠结中,也不断地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D.“抬起衣袖,抹起泪水”,极富生活化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为可预见命运的羊羔而伤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作者惜墨如金,颇有写意之神韵。E.虽然作者在语言上并不浓墨重彩,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使小说的语言含蓄隽永、典雅洗练。(2)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3)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4)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晏字休默,仕宋,初为建安国左常侍。晋熙王燮安西板晏主簿,时齐武帝为长史,与晏相遇。府转镇西,板晏为记室。沈攸之事难,随武帝镇盆城。齐高帝时威权虽重,而众情犹有疑惑,晏便专心奉事,军旅书翰皆见委,渐见亲待,常参议机密。建元初,为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武帝即位,为长史兼侍中意任如旧。迁侍中祭酒,遭母丧,起为司徒左长史。晏父普曜藉晏势,多历通官。普曜卒,晏居丧有礼。永明六年,为丹阳尹。晏位任亲重,自豫章王嶷、尚书令王俭皆降意接之,而晏每以疏漏被责,连称疾。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宠。时尚书令王俭虽贵而疏,晏既领选,权行台阁,与俭颇不平。俭卒,礼官欲依王导谥为“文献”,晏启上曰:“导乃得此谥,但宋来不加素族。”武帝崩,遗旨以尚书事付晏及徐孝嗣。郁林即位,转左仆射。及明帝谋废立,晏便响应接奉,转尚书令,封曲江县侯,给鼓吹一部、甲仗五十人入殿。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时人以此窥之明帝与晏东府语及时事,晏抵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如何?”建武元年,进号骠骑大将军,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百人,领太子少傅,进爵为公。晏笃于亲旧,为时所称,至是自谓佐命惟新,言论常非武帝故事,众始怪之,明帝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疑斥,料简武帝中诏,得与晏手诏三百余纸,皆是论国家事。永明中,武帝欲以明帝代晏领选,晏启曰:“鸾清干有余,然不谙百氏,恐不可居此职。”乃止。及见此诏,愈猜薄之。晏性浮动,志欲无厌,自谓旦夕开府,人或讥之。(节选自《南史》)(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B.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C.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D.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元,南齐高帝萧道成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在汉武帝时始设。B.迁,指贬官或降低官职。此处与《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迁”字含义相同。C.崩,指帝王去世。古代把国君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陵塌陷来比喻,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周代。D.厌,在文中为“满足”之意,与《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的“厌”字意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高帝称帝前就已经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有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他,逐渐受到宠信。B.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做了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C.王俭去世,礼官想给他加“文献”的谥号,王晏不同意,认为自宋以来就不给寒族加此谥号。D.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他,直到翻阅武帝给王晏的手诏后才消除疑虑。(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武帝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②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宠。(5)王晏为什么被当时的人称赞?后来又为何受到责怪?请简要概述。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登赏心亭①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②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涕已流。[注释]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瓜步:即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由回忆引出,写了自己外放四川、陕南,备尝艰辛,度过了不平常的岁月,以及奉召东行见孝宗,为自己将有再进忠言的机会而喜。B.颔联中的一个“稳”,一个“醉”,呈现出诗人经险如夷、平安归来的心境。诗人因安然乘舟渡过黄牛峡,而深感幸运,故饮至半醉半醒。C.颈联写诗人眼前所见为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面对的又是“瓜步”和“石城”这两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景此地,使诗人忧从中来。D.本诗前四句由“兴”字点出,后四句为“忧”字包孕。“兴”为诗人赴阙召对,或宿愿得偿;“忧”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希望渺茫的表现。(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还写了“涕流”的情状。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流”原因的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6分)填空。(1)兔从狗窦入,。(2)山不厌高,。,天下归心。(3),黄雀得飞飞。(4),,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5)其志洁,;其行廉,。(6)摐金伐鼓下榆关,。(7)江娥啼竹素女愁,。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6.(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①_______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它以纯黑色为显著特征,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寒温带,因此又名寒地黑土;又由于其形成需要经过淋溶作用,又名淋溶黑土。俗话说“看颜色,识成分”。黑土之所以是黑色,是因为其成分中含有暗黑色腐殖质。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腐殖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组成,其主要种类有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具有适度的黏结性,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使黑土具有一种独特的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最理想的结构,被叫做植物根系的小水库和小肥料库,是黏土、沙土等②_______的。中国黑土看东北。③_______的东北地区有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30厘米至100厘米,最大厚度可达2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由于黑土地土壤肥沃,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持续巩固,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④_______。(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压舱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B.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C.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3)校报新刊即将出版,打算将以上文字发表在“科普长廊”栏目,请你为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7.(9分)寻根必有源,请你参与小组的修改讨论,完成简易开题报告。“人间自是有情痴”开题报告研究目的及意义:自最早的诗歌总集①起,从“②,道阻且长”中,我们便可一窥文人的“痴”之③(duānní)。“痴”之光辉自先秦始日久岁深,深刻影响中国的文人及文学上千年。“痴”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特性,历经众多后世文人的④(chǎnshì)发挥,仍然历久弥新。通过研究文人的“痴”,对文人及其作品理解更深刻,也能感受千年来文人身上共性的东西。研究背景:相关研究大多是研究古代文人画,关于文人及文人作品中“痴”的研究也基本集中在《红楼梦》等少数文学作品中,对于“痴”在不同时间上的共性研究甚少。研究内容:何谓“痴”?放不下,看不开,悟不到即为“痴”。在别人眼中“不合时宜,于事无补”的事,但是文人仍然⑤(zhíniù)地做。“痴”也是痴迷,古往今来文人的痴迷与爱好也不尽相同。通过研究古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痴,我们能感受到文人情怀;探寻当代文人的痴,我们又能读出属于时代的结晶。(1)请补全开题报告内容。(2)板块“研究目的及意义”中有一处病句,请加以改正。八.名著导读(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8.(5分)简答题。简述《红楼梦》中“海棠诗社”三次集会的情况。(作东者,诗题)九.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9.(60分)观察下列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看了这两幅漫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杭州高二语文期中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文艺演出的线上“演播”成为新潮的演艺样态。但不得不说,这种形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线上的大部分“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区别不大,用户仅限于在网上通过现场的几个固定机位观看演出。②剧场演出的独特魅力是观演一致的环境。当观众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时,可以更加专注地接收演员、舞美,灯光、音乐等剧场信息,沉浸感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没有隔阂。线上演出如果仅仅是对舞台的简单录像,就不能让观众获得更多,感受更多,还会损失剧场里的氛围感与共情性。③线上演出有独特优势。首先,互联网可容纳的观众数量远超线下剧场。其次,线上演出能够承载线下剧场难以呈现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线下容易被观众忽略。故事详细的背景介绍、演出前的后台准备、演出时演员的面部特写、道具与服装的细节等,这些都可以在屏幕上进行高清呈现。例如,在一场演出中,舞蹈演员惊艳亮相,他们的肢体动作呈现极致美感,但往往只有一瞬间,观众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湖南卫视《舞蹈风暴2》节目运用360度影像、140台摄像机定格舞者的高光时刻,让观众得以全方位感受舞者之美和舞蹈艺术魅力,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④线上与线下各有所长,不能说线上演出可以取代线下演出,也不能说线下演出不需要做线上转化。传统的剧场观众已经养成现场观看的习惯,并不会因为有了线上演出而不再进入剧场。相反,线上演出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舞台艺术作品,从而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⑤线上线下演出应该各展所长,特别是相较于线下演出,线上演出要进行差异化呈现。例如,通过镜头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时,影像导演要在准确把握作品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整体演出的时长、节奏、镜头等作出调整,进而与舞台导演、演员共同完成一部“新”作品。在这方面,一些国际院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拍摄过程中,导演会选取剧院最佳观赏视角,把整台剧甚至幕间休息和谢幕都涵盖其中,给观众一种置身剧场的感觉;而拍摄镜头的切换,既能把握舞台整体面貌,也能清晰捕捉到演员的表情、举止,从而放大情绪点,充分展现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和角色魅力。当前,国内戏剧也有类似尝试。甚至有从业者认为,视频影像或将成为未来戏剧观看的重要途径。⑥新技术的应用,打开了更多观看方式:用户可以选择多视角观看同一场演出,观看变得更加自由。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用户置身舞台之上,演员就在观众身旁。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演员与虚拟角色、场景等完美结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年度考核演出《舞上春》在互联网上播出,线上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欣赏国家艺术院团的高水平演出,体验自由视角、4K多视角,8K虚拟现实超高清拍摄作品。另外,多角度镜头对不同演职人员进行跟踪拍摄,将专业艺术院团、专业舞蹈演员的日常工作与训练过程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普通观众体验这些演职人员的不懈努力。借力科技,剧场演出的表现方式得到了极大拓展,观众不仅拥有了新体验,作品也获得持续的影响力。⑦技术进步让传统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丰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又会形成新的影像艺术。未来,全息影像、实时建模等都可以成为创作者手中工具。艺术样态将更加多元,线上线下形成互补。(摘编自郑甲《用新技术让舞台艺术表现方式更丰富》)材料二:我们注意到,在科技赋能的同时,舞台艺术过于仰仗科技的案例时时存在。美轮美奂的舞台、富丽堂皇的设计、过分追求特效的炫技也曾一度将依托于本体规律的舞台艺术带向了反面,人力、物力,成本的叠加不但将创作生产单位拖入深渊,最终创造出的作品也是华而不实、南辕北辙。因此,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艺术,更要追求二者的高质量结合。文学艺术创作必然要吸收最先进的表达方式,但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依靠艺术家深入挖掘文本、建立情感钩连,洞悉精神内涵,从而实现艺术作品表现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艺术是根本、是内容,科技是外延、是形式。二者结合好,赋能才有意义。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篇选择《尚书》,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声光电的宏大场面与细腻的情境表现水乳交融,使节目达到了最初追求的“既要用最现代的创作方式丰富视听语言,又要从更深远的人类思想中挖掘财富”的双重目的。这是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较为成功的案例,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表达时,既不脱离、亦不僭越。在这场由前沿科学技术编织而成的科技革命中,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相加、排列和组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将高科技赋能舞台新艺术切实发展为内容与形式的高质量结合,最终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摘编自济洪娜《看高科技如何赋能舞台艺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目前线上的文艺“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没有太大区别,原因在于这种新潮的演艺样态还处于探索阶段。B.线上演出有很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迅速提升演出的影响力,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从而促进线下演出。C.应用新技术能够打开很多观看方式,让观众拥有新体验,但若过度利用也可能会使最终创造出的作品走向失败。D.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达到了最初所要追求的目的,一是丰富视听语言,一是从深远的人类思想中挖掘财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A.线上演出因为损失了剧场里的氛围感和共情性,所以在观众沉浸感的体验上比剧场演出要差一些。B.我国在戏剧创作上已有对整体演出的节奏、镜头等作出调整,进而与导演、演员共同完成作品的尝试。C.《舞上春》让演员与虚拟角色,场景等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的最成功的案例。D.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关键是运用科技,采用最先进的表现方式,切忌艺术与科技的简单结合。(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DA.央视春晚中,为了将观众带进诗一般美妙的环境中,在孙俪演唱《风吹麦浪》时,导演特意设置了一望无际的麦田作为舞台背景。B.舞台艺术的科技化发展,正在由单一设备的现代化革新,转变为科技对舞台艺术各个元素的全方位渗透。C.吉迪恩•奥巴扎内克:“普通观众并不在乎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技术,他们更在乎的是艺术体验,并通过作品与艺术家拉紧一道联结情感的锁链。”D.话剧《武松打虎》开头,舞美灯光星罗棋布,变幻无方,夺人眼目,武松头戴黑帽,身穿黑色武生衣缓步翩然出场。【考点】非连续性文本;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答案】(1)A(2)B(3)D【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解答】(1)A.“线上的文艺‘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没有太大区别”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线上的大部分‘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区别不大”,可知是“大部分”的“演播”与传统电视台录播区别不大,而不是所有的,选项没有说明这一点,使范围扩大了。故选:A。(2)A.“线上演出损失了剧场里的氛围感和共情性”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线上演出如果仅仅是对舞台的简单录像,就不能让观众获得更多,感受更多,还会损失剧场里的氛围感与共情性”,可知损失剧场里的氛围感和共情性是有条件的,即“仅仅是对舞台的简单录像”。B.正确。C.“最成功的案例”错误,材料一第六段“借力科技,剧场演出的表现方式得到了极大拓展,观众不仅拥有了新体验,作品也获得持续的影响力”,可知虽然这个案例很成功,但是并没有说这是最成功的,选项过于绝对。D.“关键是运用科技,采用最先进的表现方式”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依靠艺术家深入挖掘文本、建立情感钩连,洞悉精神内涵,从而实现艺术作品表现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艺术是根本、是内容,科技是外延、是形式。二者结合好,赋能才有意义”,可知要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深入挖掘文本、建立情感钩连、洞悉精神内涵,从而实现艺术作品表现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才是关键,而不是选项中所写的关键是运用科技。故选:B。(3)A.能够支持材料二论点,但它强调的是新科技对舞台艺术的美化作用,与材料二观点不能完全吻合,不是最佳选项。B.讲的是舞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历史,即“由单一设备的现代化革新,转变为科技对舞台艺术各个元素的全方位渗透”,不符合材料二论点。C.吉迪恩•奥巴扎内克所说的内容是反对采用技术,而材料二是支持采用技术的,所以选项不符合材料二论点。D.材料二第一段“我们注意到,在科技赋能的同时,舞台艺术过于仰仗科技的案例时时存在。美轮美奂的舞台、富丽堂皇的设计、过分追求特效的炫技也曾一度将依托于本体规律的舞台艺术带向了反面,人力、物力,成本的叠加不但将创作生产单位拖入深渊,最终创造出的作品也是华而不实、南辕北辙”,批评了科技的过分运用,选项中的舞台艺术运用技术,几乎淹没了人物形象,由此正属于材料二所批评的过度运用科技的内容,所以符合材料二论点。故选:D。答案:(1)A(2)B(3)D【点评】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要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卖羊相裕亭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本来,卖过羊,接过钱,就没有六叔的事了。可他递交羊绳时,那只没有上绳的小羊羔,怎么也不肯跟那戴鸭舌帽的买羊人走。六叔把兜里喂剩下的几粒豆子,交给“鸭舌帽”,教他把豆子放在掌心,蹲在老羊身边,慢慢地张开手,那羊羔就过来了。可“鸭舌帽”按六叔说的做了,那羊羔就是不去吃他手中的豆子。“鸭舌帽”身后藏着绳子,他想把那羊羔捆扎起来,放在车上推着,省得集上人多跑丢了。六叔不忍心他那样做,六叔说:“不用捆,你牵着老羊前面走,它自然就跟着跑了。”“鸭舌帽”试着拽老羊前头走,可那羊羔却围着六叔“咩咩”叫着打转转。六叔说:“这小东西成精了!”“鸭舌帽”说:“你把它抱住递给我。”六叔知道他要捆扎它。六叔说:“这样吧,我给你牵着送送。”六叔说,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帮送出集外。“鸭舌帽”似乎有些不大放心,含含糊糊地说:“……那也行。”递交羊绳时,“鸭舌帽”问六叔:“哪庄的?”六叔说:“下家套的。”“下家套的?姓什么?”六叔有些恼!六叔说:“跑不了。要不,我把钱再给你!”“鸭舌帽”笑,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六叔说:“要不是急着用钱,我还不卖哩!”“鸭舌帽”一脸坏笑地看着那羊,说:“那是,那是。”后来,六叔帮送到集外后,又送了好远,直到人家说:“前面就到了!”他这才把羊绳交给“鸭舌帽”。也就在这同时,六叔帮人揽住小羊,“鸭舌帽”上来就把它捆扎上了。六叔从“鸭舌帽”捆扎小羊的狠劲上看,那人是个“小刀手”。当下,六叔就想到,那两只羊,只怕是连明天都活不过去了!往回走的路上,六叔的心里酸酸的。直到晚上走进家门,他满脑子里还是“鸭舌帽”咬着牙根,捆扎小羊的凶杀样儿!进门,女人问他:“卖了?”六叔没有吱声。“卖了多少钱?”六叔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女人接过钱,凑在灯前的亮光里,蘸着口水,先又点出四块七,说是还街口二华家小店的酱油、味精钱;又点出八块,后天好去下家沟顺他三姨家喝喜酒;还剩下三十二块三,女人一连点了六遍,说:“这个钱,不能乱动了,全留给小顺子住校用。”小顺子读初三了,吃住在山左口联中,每个星期都要花十几块钱。女人把留给小顺子读书的钱,用一块旧布条包好,放进床头的小包袱里,就来打听那羊的下落。女人问:“那羊,卖给什么人了?”六叔不吱声。女人又问一遍:“卖给谁了?”六叔一时心焦,猛不丁地冒出一句:“谁出钱多,我卖给谁了。”随后,六叔把脸别在一旁,不搭理女人了。女人猜到,他一准是把那羊卖给“小刀手”了。早晨出门时,女人还交待过,让他千万别卖给“小刀手”。可他,还是卖给“小刀手”了。女人轻叹一声,说:“哎!可怜那小羊,还没吃过开春的嫩青草!”女人说着,随即抬起衣袖,抹起泪水。(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BDA.小刀手“鸭舌帽”对待羊羔的凶样让六叔不寒而栗,也与六叔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望而知,此类凶残暴虐之人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B.六叔夫妇十分怜惜自己饲养的羊和羊羔,但儿子上学的需求、柴米油盐的支出、礼尚往来的人情,让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窘迫。C.卖与不卖是一个让六叔无比纠结的问题,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让读者也深陷于这种纠结中,也不断地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D.“抬起衣袖,抹起泪水”,极富生活化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为可预见命运的羊羔而伤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作者惜墨如金,颇有写意之神韵。E.虽然作者在语言上并不浓墨重彩,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使小说的语言含蓄隽永、典雅洗练。(2)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3)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4)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考点】小说;内容理解与概括;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解答】(1)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A项“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文中无依据,C项“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错,情节也没有“一波三折”,E项小说语言平实,没有典雅之韵.(2)题干问的是“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既考查句子的鉴赏,又考查段落的作用对于前者,考生应明确赏析的角度,“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此处主要是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了故事背景;然后看这样的内容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写景的目的是渲染烘托,同时再看这一内容和上下文的关系.(3)题干问的是“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主要围绕“卖羊”这一事件展开,故六叔的性格特点也在这一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文中写六叔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从中体现出人物的淳朴和善良.(4)题干说“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要求“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从题干看来,答案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二是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感悟.对于前者,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是通过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考生只要找出这些内容,即可体会到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对于后者,考生应联系现实生活中与文本透露出的问题相一致的事情,比如农民的生活问题,比如漠视生命的问题.答案:(1)B项3分,D项2分,A项1分.(2)①环境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故事背景.②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卖羊事件的叙述.③烘托人物.利用安静、即将入夜的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伤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1.淳朴、善良的农民.(2分)2.①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②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每点2分)(4)《卖羊》通过对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文本1分),展现了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担忧(主旨3分).联系现实示例:1.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社会中仍有相当多的人为一己之私或一己之快,漠视生命、肆意捕杀动物.(每点2分)【点评】考查某段落在作品情节发展中的作用,须要对该段落作具体细致的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此考点常见的题型有两类.一类是从局部考虑,重点关注某段落或某种情景中的某个细节,如问文中某段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或问文中某某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该情节在小说整体情节中的作用,注意情节构思通常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第二类往往从整体设问,分析小说在情节上的特点.回答该类问题,须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体特征考虑,结合小说情节通常的特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③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④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⑤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⑥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另外还须关注开头、结尾这种特殊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开头段往往有以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点明人物的身份、特征;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晏字休默,仕宋,初为建安国左常侍。晋熙王燮安西板晏主簿,时齐武帝为长史,与晏相遇。府转镇西,板晏为记室。沈攸之事难,随武帝镇盆城。齐高帝时威权虽重,而众情犹有疑惑,晏便专心奉事,军旅书翰皆见委,渐见亲待,常参议机密。建元初,为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武帝即位,为长史兼侍中意任如旧。迁侍中祭酒,遭母丧,起为司徒左长史。晏父普曜藉晏势,多历通官。普曜卒,晏居丧有礼。永明六年,为丹阳尹。晏位任亲重,自豫章王嶷、尚书令王俭皆降意接之,而晏每以疏漏被责,连称疾。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宠。时尚书令王俭虽贵而疏,晏既领选,权行台阁,与俭颇不平。俭卒,礼官欲依王导谥为“文献”,晏启上曰:“导乃得此谥,但宋来不加素族。”武帝崩,遗旨以尚书事付晏及徐孝嗣。郁林即位,转左仆射。及明帝谋废立,晏便响应接奉,转尚书令,封曲江县侯,给鼓吹一部、甲仗五十人入殿。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时人以此窥之明帝与晏东府语及时事,晏抵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如何?”建武元年,进号骠骑大将军,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百人,领太子少傅,进爵为公。晏笃于亲旧,为时所称,至是自谓佐命惟新,言论常非武帝故事,众始怪之,明帝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疑斥,料简武帝中诏,得与晏手诏三百余纸,皆是论国家事。永明中,武帝欲以明帝代晏领选,晏启曰:“鸾清干有余,然不谙百氏,恐不可居此职。”乃止。及见此诏,愈猜薄之。晏性浮动,志欲无厌,自谓旦夕开府,人或讥之。(节选自《南史》)(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B.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C.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D.时明帝形势已布/而莫敢先言/萧谌兄弟握兵权/迟疑未决/晏频三夜微步诣谌议时人/以此窥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建元,南齐高帝萧道成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在汉武帝时始设。B.迁,指贬官或降低官职。此处与《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迁”字含义相同。C.崩,指帝王去世。古代把国君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陵塌陷来比喻,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周代。D.厌,在文中为“满足”之意,与《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的“厌”字意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齐高帝称帝前就已经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有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他,逐渐受到宠信。B.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做了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C.王俭去世,礼官想给他加“文献”的谥号,王晏不同意,认为自宋以来就不给寒族加此谥号。D.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他,直到翻阅武帝给王晏的手诏后才消除疑虑。(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武帝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②久之,转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为吏部尚书,终以旧恩见宠。(5)王晏为什么被当时的人称赞?后来又为何受到责怪?请简要概述。【考点】人物传记;一词多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A(2)B(3)D(4)①齐武帝做太子时就常独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这会牵连自己,便自动疏远他。②时间久了,转任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又留在京城担任吏部尚书,最终因为旧恩而被宠信。(5)①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真诚,被人称赞;②后来他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因此受到责怪。【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当时明帝形势已经公开,而没人敢于先说,萧谌兄弟握有兵权,迟疑不决,王晏接连三夜便装步行到萧谌家中商议,当时的人们因此观望着他们。“萧谌兄弟”是“握兵权”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时人”意思是“当时的人们”,是“以此窥之”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2)B.“贬官或降低官职”错误。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文中“迁侍中祭酒”指升迁为侍中祭酒;《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指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故选B。(3)D.“直到翻阅武帝给王晏的手诏后才消除疑虑”错,依据原文“明帝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疑斥,料简武帝中诏,得与晏手诏三百余纸,……及见此诏,愈猜薄之”可知等看见这张诏书后,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故选D。(4)①“闻启”,上报;“虑”,担心;“罪”,获罪;“疏”,疏远。译文:齐武帝做太子时就常独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这会牵连自己,便自动疏远他。②“出”,离开京城;“以”,因为;“见”,被。译文:时间久了,转任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又留在京城担任吏部尚书,最终因为旧恩而被宠信。(5)①依据原文“晏笃于亲旧,为时所称”可知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真诚,因此被人称赞;②依据原文“至是自谓佐命惟新,言论常非武帝故事,众始怪之”可知后来他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因此受到责怪。答案:(1)A(2)B(3)D(4)①齐武帝做太子时就常独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这会牵连自己,便自动疏远他。②时间久了,转任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又留在京城担任吏部尚书,最终因为旧恩而被宠信。(5)①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真诚,被人称赞;②后来他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因此受到责怪。参考译文:王晏字休默,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国左常侍。晋熙王刘燮在安西任命王晏为主簿,当时齐武帝为长史,与王晏相遇。军府转为镇西,又任命王晏为记室。沈攸之发难后,他跟随武帝镇守盆城。齐高帝当时虽然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军事文件都委托给他。他逐渐受到宠信,常常参与议论机密。建元初年(479),他担任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会获罪,便称病自动疏远他。武帝即位,他做长史兼侍中,信任如旧。升为侍中祭酒,中间遭到了母亲的丧事,后来起用为司徒左长史。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做了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永明六年(488),担任丹阳尹。王晏地位重要而且很受信赖,豫章王萧嶷、尚书令王俭等都放下架子和他结交,而王晏常常因为工作出现疏漏受到责备,所以连连称说有病。时间久了,转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离京任职,结果留下担任吏部尚书,终于因为旧恩而被宠信。当时尚书令王俭虽然官位高贵,却被疏远,王晏负责选拔官吏以后,权力管到台阁,和王俭很不融洽。王俭去世,礼官想依照王导的先例给他追加谥号为“文献”,王晏上奏说:“王导才能得到这样的谥号,但宋朝以来不加给素族。”武帝去世,遗旨把尚书事交给王晏和徐孝嗣。郁林王即位,转为左仆射。后来明帝谋划废立皇帝,王晏便响应推举,转为尚书令,封为曲江县侯,配给乐队一部、卫队五十人入殿。当时明帝形势已经公开,而没人敢于先说,萧谌兄弟握有兵权,迟疑不决,王晏接连三夜便装步行到萧谌家中商议,当时的人们因此观望着他们。明帝与王晏在东府谈到时事,王晏和他击掌说道:“您常说王晏怯懦,现在如何?”建武元年(494),晋升官号为骠骑大将军,配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一百人,兼太子少傅,晋升爵位为公。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热情,为当时人所称赞,现在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众人才开始加以责怪。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排斥。他翻阅武帝时的诏令,得到给王晏的手诏三百余张,都是议论国家政事。永明时期(483﹣493),武帝想让明帝代王晏兼管选举,王晏启奏说:“萧鸾精明干练有余,然而不熟悉诸姓百家,恐怕不能担任这一职务。”于是停下了。等看见这张诏书后,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王晏性情浮躁,私欲无厌,自己声言旦夕之间就可以官至开府,有人便对他进行讥讽。【点评】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登赏心亭①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②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涕已流。[注释]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瓜步:即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由回忆引出,写了自己外放四川、陕南,备尝艰辛,度过了不平常的岁月,以及奉召东行见孝宗,为自己将有再进忠言的机会而喜。B.颔联中的一个“稳”,一个“醉”,呈现出诗人经险如夷、平安归来的心境。诗人因安然乘舟渡过黄牛峡,而深感幸运,故饮至半醉半醒。C.颈联写诗人眼前所见为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面对的又是“瓜步”和“石城”这两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景此地,使诗人忧从中来。D.本诗前四句由“兴”字点出,后四句为“忧”字包孕。“兴”为诗人赴阙召对,或宿愿得偿;“忧”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希望渺茫的表现。(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还写了“涕流”的情状。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流”原因的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考点】理解诗词词句;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情感;分析诗词主旨.【答案】(1)B(2)相同点:都因时局动荡、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不同点:①所见之景不同:杜甫面对恢宏气象,引发个人孤独无依之感;陆游面对肃杀凄凉之景,由喜转忧,深感前途渺茫。②个人境遇不同:杜甫暮年独自漂泊西南,处境困顿;陆游奉召东游,虑及迁都之策难以实现。【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两首诗,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B.“深感幸运,故饮至半醉半醒”错误。诗人确有“稳下黄牛峡”幸运之意,但更是“乘兴东游”,酒兴酣畅,欲登亭眺望,以抒怀抱。故选B。(2)陆诗,全诗的感情脉络,前半由一“兴”字点出“喜”,后半为一“忧”字包孕。“兴”乃因一线希望而引起——赴阙召对,将面陈恢复大计,或蒙采用,则宿愿得偿。“忧”,则是希望渺茫的表现——面对现实,他深知孝宗的软弱,国家前途如满目衰败之秋景。“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远眺瓜步雨云黯黯,回看金陵落叶萧萧。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也算是,这次赴阙,固将再陈迁都之策,但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可见,陆游念念不忘迁都建康,为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诗人面对现实,虑及迁都之策难以实现,由喜转忧。杜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可见,诗人登楼抒怀,面对宏阔壮观图景,联想自己暮年困顿的处境,以及国家动荡,“凭轩涕泗流”为自己孤独无依,也是为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答案:(1)B(2)相同点:都因时局动荡、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不同点:①所见之景不同:杜甫面对恢宏气象,引发个人孤独无依之感;陆游面对肃杀凄凉之景,由喜转忧,深感前途渺茫。②个人境遇不同:杜甫暮年独自漂泊西南,处境困顿;陆游奉召东游,虑及迁都之策难以实现。【点评】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6分)填空。(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5)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6)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雉从梁上飞(2)海不厌深周公吐哺(3)拔剑捎罗网(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盖自怨生也(5)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6)旌旗逶迤碣石间(7)李凭中国弹箜篌【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解答】命题采取给出上句,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但考查范围较广。【点评】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去背诵,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6.(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①_______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它以纯黑色为显著特征,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寒温带,因此又名寒地黑土;又由于其形成需要经过淋溶作用,又名淋溶黑土。俗话说“看颜色,识成分”。黑土之所以是黑色,是因为其成分中含有暗黑色腐殖质。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腐殖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组成,其主要种类有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具有适度的黏结性,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使黑土具有一种独特的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最理想的结构,被叫做植物根系的小水库和小肥料库,是黏土、沙土等②_______的。中国黑土看东北。③_______的东北地区有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30厘米至100厘米,最大厚度可达2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由于黑土地土壤肥沃,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持续巩固,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④_______。(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压舱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CA.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B.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C.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3)校报新刊即将出版,打算将以上文字发表在“科普长廊”栏目,请你为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考点】成语运用;引号.【答案】(1)①弥足珍贵②望尘莫及③沃野千里④刻不容缓(2)C(3)解密“耕地中的大熊猫”(揭开黑土地的神秘面纱)【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成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引号的用法,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时,要筛选信息,再进行答案要点概括。【解答】(1)第一空,语境强调黑土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宝藏,修饰“宝藏”的可填“弥足珍贵”。弥足珍贵:意思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第二空,语境强调团粒结构是土壤最理想的结构,是黏土、沙土等比不上的,据此可填入“望尘莫及”。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第三空,语境是修饰“东北地区”,形容东北地区广袤或富裕都可以,据此可填入“沃野千里”。沃野千里:意思是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第四空,语境强调保护好黑土地的任务要及时,不能拖延,据此可填入“刻不容缓”。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2)“压舱石”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引用。B.表示突出强调。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讽刺和否定。故选C。(3)第一段先总说黑土地的价值,然后介绍黑土地命名的原因,第二段介绍黑土的成分,第三段介绍了黑土的产地,综合三段内容,主要是对黑土地命名的原因、成分、产地等内容的介绍,据此可拟标题:解密“耕地中的大熊猫”或揭开黑土地的神秘面纱。答案:(1)①弥足珍贵②望尘莫及③沃野千里④刻不容缓(2)C(3)解密“耕地中的大熊猫”(揭开黑土地的神秘面纱)【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7.(9分)寻根必有源,请你参与小组的修改讨论,完成简易开题报告。“人间自是有情痴”开题报告研究目的及意义:自最早的诗歌总集①起,从“②,道阻且长”中,我们便可一窥文人的“痴”之③(duānní)。“痴”之光辉自先秦始日久岁深,深刻影响中国的文人及文学上千年。“痴”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特性,历经众多后世文人的④(chǎnshì)发挥,仍然历久弥新。通过研究文人的“痴”,对文人及其作品理解更深刻,也能感受千年来文人身上共性的东西。研究背景:相关研究大多是研究古代文人画,关于文人及文人作品中“痴”的研究也基本集中在《红楼梦》等少数文学作品中,对于“痴”在不同时间上的共性研究甚少。研究内容:何谓“痴”?放不下,看不开,悟不到即为“痴”。在别人眼中“不合时宜,于事无补”的事,但是文人仍然⑤(zhíniù)地做。“痴”也是痴迷,古往今来文人的痴迷与爱好也不尽相同。通过研究古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痴,我们能感受到文人情怀;探寻当代文人的痴,我们又能读出属于时代的结晶。(1)请补全开题报告内容。(2)板块“研究目的及意义”中有一处病句,请加以改正。【考点】病句辨析;情境补写.【答案】(1)①《诗经》②溯洄从之③端倪④阐释⑤执拗(2)研究文人的“痴”,我们对文人及其作品理解更深刻,也能感受千年来文人身上共性的东西。【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句默写和字形书写的综合能力,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积累。(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解答】(1)①《诗经》②溯洄从之③端倪④阐释⑤执拗(2)“通过研究文人的‘痴’,对文人及其作品理解更深刻,也能感受千年来文人身上共性的东西”有语病,是缺主语,在“对”前加“我们”,去掉“通过”。答案:(1)①《诗经》②溯洄从之③端倪④阐释⑤执拗(2)研究文人的“痴”,我们对文人及其作品理解更深刻,也能感受千年来文人身上共性的东西。【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八.名著导读(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8.(5分)简答题。简述《红楼梦》中“海棠诗社”三次集会的情况。(作东者,诗题)【考点】《红楼梦》.【答案】第一次:探春作东,咏海棠。(成员有探春、迎春、惜春、宝钗、宝玉、黛玉、湘云、李纨八人。宝钗第一)第二次:湘云作东,咏菊花,(成员探春等八人,写诗十五首,黛玉第一)第三次:王熙凤作东,咏海棠、菊花、螃蟹、红梅。(成员八人加王熙凤、邢岫烟、李纹、李绮、薛宝琴、香菱六人,共十四人,写诗四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文学名著的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简述《红楼梦》中‘海棠诗社’三次集会的情况(作东者,诗题)”,由此可知,答案要包括三次“海棠诗社”的作东者和该次活动的诗题。第一次集会是在探春所居之秋爽斋,由探春做东,所作之诗为《咏白海棠》,故名“海棠诗社”——《红楼梦三十七回》。各人在诗社中皆有别称,其诗名多以其大观园中居住之院宇为名。贾宝玉是怡红公子,林黛玉是潇湘妃子。《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不久,贾政点了学差到外省公出,宝玉得到了“解放”,在大观园内“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时,探春忽然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诗社。《红楼梦》中姐妹们第一次起诗社就是咏白海棠。第三十八回,湘云主动提出罚自己一场,由她做东,请大家作诗。于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集会以菊花为主题,宝钗作《忆菊》《画菊》两首,宝玉作《访菊》《种菊》两首,湘云作《对菊》《供菊》《菊影》三首,黛玉作《咏菊》《问菊》《菊梦》三首,探春作《簪菊》《残菊》两首,后宝玉、黛玉、宝钗又分别赋《螃蟹咏》一首,共十五首。第五十回,在芦雪庭争联即景诗后,邢岫烟、李纹、薛宝琴、贾宝玉各作一首咏红梅诗。这样,在海棠社的三次雅集中,分别以海棠、菊花、螃蟹、红梅为主题,共作诗二十五首。答案:第一次:探春作东,咏海棠。(成员有探春、迎春、惜春、宝钗、宝玉、黛玉、湘云、李纨八人。宝钗第一)第二次:湘云作东,咏菊花,(成员探春等八人,写诗十五首,黛玉第一)第三次:王熙凤作东,咏海棠、菊花、螃蟹、红梅。(成员八人加王熙凤、邢岫烟、李纹、李绮、薛宝琴、香菱六人,共十四人,写诗四首。)【点评】名著考查的内容明显记忆性特征较突出,因此要细水长流,不间断的复习记忆。教师可以帮学生整理出一些重要信息,节省学生的时间,印成讲义,供学生记诵。每周学生之间可抽点时间互相交流提问本周记诵的内容,以便强化。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每周一练,这样,通过记诵、检查、练习再到记诵,达到巩固记忆效果的目的。九.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9.(60分)观察下列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看了这两幅漫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考点】材料作文.【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这是一道漫画作文,材料提供了两幅漫画。第一幅为“二十世纪的事故现场”,图中有人落水,另外一人奋不顾身飞跃而下去救人;第二幅图为“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同样为有人落水,但一群围观的人都在拿着手机拍视频,没有一个人施以援手。对比分析两个世纪旁观者对于落水事故的态度,批判时代越进步,人心越冷漠,呼唤抛弃冷漠,奉献爱心,提升国民道德素质。参考立意:要克服冷漠心理,积极帮助他人;要胸怀天下;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解答】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我们小区旁边有一条小河,小河不算宽,但水很深,而且河边也没有任何护栏,听说曾经好几次有人掉进水里,还淹死过人呢。星期天的下午,我刚写完作业,就想出去外面散散心。我不知不觉走到了小河的岸边,看着平静的河面我就开始往河里扔石头,一颗颗石头扔向河面,河面上荡起层层波浪,让我的内心仿佛平静了许多。可就在这时,一把穿云裂石的喊声彻底打破了宁静。我循着喊声看去,原来是一个中年大姐掉进河里了,看样子她并不会游泳,只能边拼命挣扎边呼喊求救。我马上环视了四周,看看有没有啥工具可以救人,结果我看到旁边的垃圾堆里正有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于是我赶紧跑过去捡起泡沫块,就往大姐处扔过去。非常幸运,泡沫块正好扔到了大姐面前,她一把抱住,人便浮了起来,这样她暂时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了。然而下一个问题来了,怎么救大姐上岸呢?我虽然会游泳,但从来没下过深水,故此也不敢贸然跳下水救人。由于大姐先前一直呼喊,所以前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眼看已经有十来人,而其中正好就有几个年轻体壮的大哥哥。我走过去向几个大哥请求道:“你们会游泳吗?如果会就下水帮帮大姐,就她上岸吧。”几位大哥只是摇摇头,我也不知他们是不会游泳,还是不想去救人。于是又向旁边的几位大叔请求,结果他们也没有想去救人的意思。而在这时,更可恨的事情发生了,有几个人居然开始掏出手机对大姐拍照、拍视频,其中一女生甚至还以大姐为背景做自拍。对此,我真的感到无奈和绝望,现在的人到底怎么了?算了!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吧。我急中生智,想起家里正有一根大麻绳,时之前咱们小区作拔河游戏用的。于是我马上拨通了爸爸的电话,跟他说了大姐掉下河里的时,并让他赶紧带着麻绳过来。不到五分钟,爸爸就骑着电动车来了。他赶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