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记一记1.词义的单位称为,有些词的义项只有一个,称为;有些词的义项有若干个,称为。答案:义项单义词多义词2.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是,词的引申义有和两种类型。答案: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比方引申义3.词义的演化包括、、、等现象。答案: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辨一辨确定下面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义项是借代引申义,哪些义项是比方引申义。“疙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五个义项: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②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③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中的~早去掉了。④〈方〉量词:一~石头。⑤〈方〉麻烦;别扭。‖也作“疙疸”。答:答案:“疙瘩”:义项①是本义,义项②④是借代引申义,义项③⑤是比方引申义。填一填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词汇尤其丰富多彩。假如你“说话写文章擅长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观赏这种做法的人会说你精于“引经据典”;觉得你宠爱卖弄文采的读书人会说你“”;认为你是不忘表演、时时显示自己的“新新人类”就会说你“”。同样,假如“两个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若强调“力气相当”可用“势均力敌”来形容;若用词追求高雅,则可说他们“”;若用词通俗且带有贬抑,则可说他们“”。答案:掉书袋作秀难分伯仲/伯仲之间半斤八两理一理本义eq\b\lc\{\rc\(\a\vs4\al\co1(意义:文献记载的最初意义。,例释\b\lc\{\rc\(\a\vs4\al\co1(深→水势盛大,兵→兵器))))感悟体会想一想1.比方和比方义有什么区分?答案:修辞上的比方,是一个临时性的比方,它并没有固定下来成为词义的一部分。比方改变敏捷,可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境而异,它的本体可以用几个比方体来比方。“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都是临时打的比方,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所以都是修辞上的比方格。再如:“共产党像太阳”,在词典中“太阳”这个词下面没有“共产党”这一义项,所以这也是一个比方。“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摇篮”在这里已由“婴儿的卧具”转化成“发源地”的新义了,在词典中“摇篮”这个词下面有“发源地”这一条义项,所以“摇篮”含有比方义。2.引申义同比方义有何区分?答案:(1)引申义是基本义干脆转化而来的,比方义是基本义通过借喻而形成的。引申义多指范围、时空、程度、连及、表里等方面的转移,比方义只指比方上的转移。(2)抽象的词多无比方义,详细的词多有比方义。(3)名词、动词多有比方义(如打棍子,戴帽子),形容词少有比方义。[高考链接]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以及词义演化的几种方式。对应的高考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例1】[2024·北京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后进:资格较浅的后辈B.大致都在形胜之地形胜:外形美丽C.燕赵终归是慷慨悲歌之地慷慨悲歌:激扬悲壮,有英雄气概D.北方生活的宏大幽闲幽闲:清静闲适解析:形胜: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答案:B【例2】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生疏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确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明。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全部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围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生疏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生疏的光:(2)生疏的气息:答案:(1)①与平常的不满和责怪不同。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异、赞许与欣慰。(2)①与平常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表达了对美妙事物的期盼与想象。【例3】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动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解析:“谷口人家”的“人家”是“住户”的意思。B指“未嫁前的夫家”,C指对别人称自己,D指“家庭”。答案:A[技法指导]1.联系详细语境理解词义。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词语的意思。2.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义。要弄清词语的比方义、双关义、象征义。3.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义。要联系作者的思想观点、文章的主旨理解词义。[拓一拓]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的实词的含义有几种方法。(1)文本迁移法:这一方法须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2)事理检验法:通过常识或所学学问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3)语境推断法: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4)语法推断法:借助语法学问分析特别实词的含义。(5)互文见义法: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比照来推断。(6)成语推断法: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测基础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们都沐浴在党的阳光里。A.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美国国家馆日活动致辞中说,中美可以在科技领域进行更深更广的合作。B.台海网7月6日讯,ECFA已经签署,两岸货币清算却还没成形,让银行望眼欲穿。C.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像很多飘曳的缎幅。D.不知道国足看了本届世界杯所谓强队的表现,会不会收获点信念。解析:“秋水”和“沐浴”用的都是比方引申义。A项、D项均为借代引申。C项用的是本义。答案:B2.下列句子中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意,学习松懈。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看法分歧。C.为了搞好总复习,很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D.刚才出力摇船如同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解析:B项“松懈”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不亲密”,其余各项是“留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老孙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芳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②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C.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爽极了。②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爽的诗?D.①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忧,似乎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②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很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解析: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多义词词义的驾驭状况。C项中两个“清爽”的意思都是新奇、不俗气。A项“慷慨”:①不吝惜;②充溢正气,心情激扬。B项“朦胧”:①月光不明;②不清晰,模糊。D项“颓唐”:①精神委靡;②衰颓败落。答案:C4.下列句中的“则”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D.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解析:“则忧其民”中的“则”和D中的“则”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A是副词,用于加强推断,相当于“乃、即”。B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C也是连词,表示出乎意料,发觉了新的状况,相当于“竟、却”。答案:D5.下列句子中多义词“心情”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从接受了这项科研任务以来,他心情高涨,干劲更大了。B.我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活动观念,进行“训练思维,打算心情,投入创作”的活动。C.我们真的要用行动证明我们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心情吗?D.因为不满单位给他的待遇,最近一段时间他始终在闹心情。解析:D项“心情”指不开心的情感,其余项中的“心情”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答案:D6.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开诚布公布告天下阴云密布发布消息B.量入为出出人意料出类拔萃出人头地C.比翼齐飞朋比为奸鳞次栉比比肩接踵D.久别重逢天壤之别分门别类别有专心解析:此题仍在考查一词多义。A项“阴云密布”的“布”是“散布,分布”,其余为“宣告、宣布”;B项“量入为出”的“出”是“支出”,其余为“超出”;C项“朋比为奸”的“比”是“勾结、依靠”,其余为“紧靠、紧挨”;D项依次为:分别、区分、分、另外。答案:D7.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垂不朽功亏一篑垂死挣扎B.为非作歹先睹为快羞与为伍C.过甚其辞属辞比事以辞害意D.怨声载道载歌载舞载酒问字解析:A项依次为:流传/靠近/将近;B项依次为:作/当作/作;D项依次为:满/一边/带着。答案:C8.下列成语中,加点词语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河清海晏(安静)觥(酒杯)筹交织素不相能(敬重)怡(安稳)然自得B.风雨如晦(夜晚)一念未遂(实现)闲庭信(随意)步去国(祖国)怀乡C.怒不行遏(限制)咸与(参与)维新教猱(猴子)升木解甲归(回)田D.匡其不逮(达到)胶柱鼓(弹奏)瑟离群索(寻求)居咫(八寸)尺天际解析:A项“能”应为“和谐”;B项“国”应为“都城”;D项“索”应为孤独。答案:C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取义方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过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乍入贫寒,他如何能够承受?A.拿出2000亿美元来救市,我看仍旧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少问题。B.尽管她装扮得花枝招展,可一张口便显露出庸俗,这样的女人谁宠爱。C.今年的老师节,我们群快乐了一回,连我们的老师也粉墨登场,过了一把戏瘾。D.你说的这些,早已是明日黄花,现在的状况是大多数省都已经调整了产业结构。解析:此题意在说明成语的本义和比方义及其在句中的运用状况。例句的“灯红酒绿”运用的是比方义,指寻欢作乐、腐朽奢侈的生活。各选项中:A项杯水车薪,比方力气太小,无济于事。B项花枝招展,比方女子装扮得美丽。D项明日黄花,比方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只有C项的粉墨登场运用的是本义。但是,这个词假如换在“政客们一个个粉墨登场”中,运用的就是比方义了。了解了这些,对我们选词造句极有意义,对我们解答词语运用也很有帮助。答案:C10.成语运用,有的用其比方义,有的用其形容义,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比方义的一项是()A.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B.好在大家已对事情的脉络有了了解,我的话权作开场锣鼓好了。C.如今的形势,又把他逼上了绝境,偌大的城市,连他的立锥之地都没有了。D.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在危难时刻,他们视死如生,毫不畏惧,用他们的身躯,撑起了生命的屏障。解析:A项粉妆玉砌:形容雪白;C项立锥之地:形容微小的安家之处;D项视死如生:形容正义而视死如归;B项开场锣鼓:喻开场白。答案:B测考点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势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终成功必属于人!这一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解析:结合文意和背景材料理解。答案: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词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感情,从背景材料看是指反对派对学生的镇压,剧烈地表达出作者的生气之情。2.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运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只填字母):(1)(甲说)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2)(乙说)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3)(乙说)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A.语言运用的风格B.写作运用的语言C.记录语言的符号D.连缀成篇的文章答案:(1)B(2)C(3)B3.简述下文中加点的“兽类”一词的含义和作用。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着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为志向的境地,走到那种生活的向往的路上来了。”答:答案:“兽类”的含义:野蛮、庸俗。“兽类”的作用:更形象地突出书籍的作用。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常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很多真实的情感和簇新的思想来满意“应酬”、“应景”的须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排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揣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缘由,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加深度、富于示意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简单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设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请详细说明“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答:解析:本文主要讲铺排典故的弊端以及诗人宠爱用典的缘由。运用典故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的内容,但运用过多有时反而会影响内容的表达。这里的“客”就是指运用的典故,“主”则是指诗人诗歌中要表达的内容。而“反客为主”则是指典故用多了,反而影响了诗歌内容的表达。答案: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反客为主”,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5.结合语境,简述文中加点的“音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水师范学院《动物性食品加工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TI粉末多孔过滤器合作协议书
-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农业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幼儿园歌曲即兴伴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医疗建筑工程合作协议书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Web搜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工商学院《精神护理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女子学院《软件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战略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大数据分析方法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府谷县飞马梁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创新班数学试题真题(答案详解)
- 卫生院药房工作计划
- 国家基本基药培训课件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分析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 网络安全与制造业
- 中考数学考点集训分类训练10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
- 船舶管理台账全套表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