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_第1页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_第2页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_第3页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_第4页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TOC\o"1-2"\h\u9842第1章项目背景与意义 38021.1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 4253181.2智能种植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418833第2章系统需求分析 434202.1功能需求 4321362.1.1智能监测功能 4208782.1.2智能决策功能 587762.1.3数据分析功能 5231402.1.4设备管理功能 5166722.1.5作业调度功能 5301902.1.6信息管理功能 566432.2非功能需求 5118482.2.1可靠性 5227932.2.2易用性 599122.2.3安全性 510942.2.4可扩展性 5180402.2.5兼容性 590222.3用户需求分析 5181852.3.1农业生产者 61902.3.2农业科技人员 6107672.3.3监管部门 665902.3.4农业产业链相关企业 631482第3章系统设计 6114893.1系统架构设计 689683.1.1总体架构 6140583.1.2模块划分 626743.2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 7193993.2.1用户管理模块 7224473.2.2农田管理模块 7310223.2.3数据采集模块 7261743.2.4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717533.2.5预警与决策支持模块 762293.2.6设备控制模块 7189153.3数据库设计 8867第4章土壤环境监测与管理 8112254.1土壤参数监测 8136404.1.1监测内容 8193164.1.2监测方法 81784.2土壤质量评价 931074.2.1评价方法 9289314.2.2评价指标 9211844.3土壤环境调控策略 9191024.3.1土壤水分调控 9248824.3.2土壤养分调控 9252494.3.3土壤酸碱度调控 940324.3.4土壤质地调控 912619第5章气象信息监测与预警 9231415.1气象数据采集 9237045.1.1采集设备 9106025.1.2数据传输与处理 1094475.1.3数据质量保障 10143395.2气象灾害预警 10111715.2.1预警指标体系 10206935.2.2预警模型与方法 1031335.2.3预警信息发布 1060145.3气象信息分析与利用 10168965.3.1气象数据分析 1039975.3.2气象信息服务 10270155.3.3气象信息应用案例 1121748第6章植物生长监测与调控 1189246.1植物生长状态监测 11218976.1.1监测方法 11167726.1.2监测指标 1197236.1.3数据采集与传输 1187166.2生长模型构建 1124116.2.1模型选择 11309236.2.2模型参数估计 11208946.2.3模型验证与优化 11194536.3生长调控策略 1185206.3.1调控方法 1170076.3.2调控策略 12106596.3.3调控效果评估 1225426.3.4智能决策支持 121465第7章水肥一体化管理 12170277.1水肥需求预测 12105127.1.1作物水肥需求分析 12221087.1.2数据采集与处理 12175537.1.3水肥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1232807.2水肥灌溉策略 12235337.2.1灌溉制度设计 1255667.2.2水肥比例调控 12222087.2.3灌溉设备选型与布局 13236847.3水肥设备控制 13297707.3.1智能控制系统架构 13264837.3.2设备控制策略与算法 13321207.3.3系统集成与实施 1320509第8章病虫害防治与预警 13124208.1病虫害监测 137618.1.1监测技术 13313748.1.2监测流程 13105358.2病虫害预警 14304058.2.1预警方法 14300478.2.2预警实施 14102748.3防治策略与实施 1454588.3.1防治策略 14188908.3.2防治实施 1421245第9章农业机械化管理 15131869.1农业机械配置 1535279.1.1机械类型选择 15314659.1.2机械功能要求 15126429.1.3智能化配置 15325889.2作业路径优化 15165729.2.1路径规划算法 15156989.2.2考虑因素 16321429.3机械化作业管理 16288839.3.1作业计划制定 16146629.3.2作业质量监测 16324059.3.3作业数据管理 166109.3.4作业调度与监控 16114609.3.5人员培训与管理 1614703第10章系统集成与实施 161034010.1系统集成技术 161314010.1.1集成架构设计 16180210.1.2数据集成 173136910.1.3接口集成 171218610.2系统测试与优化 17394310.2.1功能测试 171073410.2.2功能测试 171837010.2.3安全测试 17524510.3系统推广与实施策略 171237910.3.1培训与支持 171446710.3.2试点示范 17997610.3.3分阶段实施 171440010.3.4政策支持与宣传推广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意义1.1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值均有所提高。但是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模式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农业劳动力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目标,并将智能种植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1.2智能种植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智能种植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型农业管理模式。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控,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等资源的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智能种植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智能种植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5)应对农业劳动力短缺: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6)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智能种植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第2章系统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2.1.1智能监测功能系统应具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的实时监测功能,以及远程数据传输和存储能力。2.1.2智能决策功能系统应能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参数和预设的生长模型,为用户提供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建议,如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2.1.3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应具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数据可视化、历史数据查询和生长趋势预测等功能。2.1.4设备管理功能系统应能实现对种植基地内各类农业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状态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灌溉设备、施肥设备、温控设备等。2.1.5作业调度功能系统应具备作业调度功能,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设备状态等因素,自动并执行作业计划。2.1.6信息管理功能系统应能对种植基地的基本信息、作物信息、农事活动记录等进行管理,方便用户查询和追溯。2.2非功能需求2.2.1可靠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数据传输准确无误。2.2.2易用性系统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2.2.3安全性系统应具备数据加密和用户身份认证功能,保证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2.2.4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的变化。2.2.5兼容性系统应能兼容多种类型的农业设备,支持多种数据传输协议。2.3用户需求分析2.3.1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者需要通过系统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3.2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需要通过系统对种植基地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3.3监管部门监管部门需要通过系统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2.3.4农业产业链相关企业农业产业链相关企业需要通过系统获取种植基地的生产数据,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第3章系统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本章节主要阐述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遵循模块化、可扩展、易维护、高效稳定的原则,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后续功能扩展。3.1.1总体架构系统采用B/S架构,前端采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用户界面,后端采用Java、Python或Node.js等开发语言,结合MySQL等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总体架构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客户端层: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包括Web端和移动端。(2)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核心业务逻辑,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预警等功能。(3)数据库层:负责存储和管理系统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农田数据、种植数据等。(4)设备层:包括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等,负责实时采集农田环境和设备状态信息。3.1.2模块划分系统根据功能需求,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2)农田管理模块:实现农田基本信息管理、地块划分、种植计划制定等功能。(3)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农田环境和设备状态信息。(4)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5)预警与决策支持模块:根据分析结果,提供预警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6)设备控制模块:实现对农田设备的远程控制。3.2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本节对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详细的功能描述。3.2.1用户管理模块(1)用户注册:新用户可注册账号,填写基本信息。(2)用户登录: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验证身份后登录系统。(3)权限管理:区分不同用户角色,分配相应权限,实现数据访问控制。3.2.2农田管理模块(1)农田基本信息管理:录入农田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土壤类型等。(2)地块划分:根据农田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地块,为种植计划提供依据。(3)种植计划制定:根据地块信息和作物生长需求,制定种植计划。3.2.3数据采集模块(1)实时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农田环境和设备状态信息。(2)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3.2.4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1)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格式化。(2)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算法,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3.2.5预警与决策支持模块(1)预警信息:根据分析结果,预警信息。(2)决策支持: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辅助农田管理。3.2.6设备控制模块(1)设备远程控制:通过Web端或移动端,实现对农田设备的远程控制。(2)设备状态监测: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3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农田信息、种植计划、实时数据和预警信息等。根据系统需求,设计以下数据库表:(1)用户表:包括用户ID、用户名、密码、角色、联系方式等字段。(2)农田表:包括农田ID、地理位置、土壤类型、地块划分等字段。(3)种植计划表:包括计划ID、地块ID、作物种类、种植时间等字段。(4)实时数据表:包括数据ID、设备ID、采集时间、环境参数等字段。(5)预警信息表:包括预警ID、预警类型、预警级别、处理状态等字段。第4章土壤环境监测与管理4.1土壤参数监测土壤参数监测是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土壤参数监测的内容及方法。4.1.1监测内容土壤参数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土壤水分:监测土壤含水量,了解土壤水分状况,为灌溉提供依据。(2)土壤温度:监测土壤温度,掌握土壤热状况,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3)土壤pH值:监测土壤酸碱度,了解土壤酸碱状况,为调整土壤酸碱度提供参考。(4)土壤养分:监测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为施肥提供依据。(5)土壤质地:监测土壤颗粒组成,了解土壤质地,为土壤改良提供参考。4.1.2监测方法土壤参数监测方法主要包括:(1)现场监测:利用土壤水分仪、温度计、pH计等设备进行现场实时监测。(2)远程监测: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土壤参数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测。(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土壤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2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质量评价是判断土壤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节主要介绍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及指标。4.2.1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1)单因子评价:以单一土壤参数为评价指标,评价土壤质量。(2)综合评价:结合多个土壤参数,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综合评价土壤质量。4.2.2评价指标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1)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质地等。(2)土壤化学性质:土壤pH值、土壤养分含量等。(3)土壤生物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等。4.3土壤环境调控策略根据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壤环境调控策略,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4.3.1土壤水分调控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合理调整灌溉制度,实现节水灌溉。4.3.2土壤养分调控根据土壤养分监测结果,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4.3.3土壤酸碱度调控针对土壤pH值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4.3.4土壤质地调控根据土壤质地监测结果,采取改良措施,如施用有机肥、深耕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第5章气象信息监测与预警5.1气象数据采集5.1.1采集设备在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中,气象数据采集。本节主要介绍气象数据采集的相关设备,包括自动气象站、遥感卫星、无人机等。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气温、湿度、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5.1.2数据传输与处理气象数据采集设备将实时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校验、存储和预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5.1.3数据质量保障为保证气象数据的可靠性,系统采用了一系列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设备校准、数据校验、异常值检测等。同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排查和修复。5.2气象灾害预警5.2.1预警指标体系根据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建立了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干旱、洪涝、霜冻、高温等灾害类型。预警指标体系结合了历史气象灾害数据和实时气象监测数据,为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5.2.2预警模型与方法本系统采用了多种预警模型和方法,如统计模型、机器学习模型、人工智能模型等。这些模型和方法能够根据实时气象数据和历史灾害数据,对潜在气象灾害进行预测,并预警信息。5.2.3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包括手机短信、微博、广播、电视等。同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农业部门、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民,保证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覆盖面。5.3气象信息分析与利用5.3.1气象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与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产量等的关系,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气象数据在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应用价值。5.3.2气象信息服务基于气象数据分析成果,为农业生产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气象信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作物生长适宜性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农事活动建议等。5.3.3气象信息应用案例本节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例如,通过气象信息调整播种期、施肥期等,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利用气象信息指导病虫害防治,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等。第6章植物生长监测与调控6.1植物生长状态监测6.1.1监测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中植物生长状态的监测方法,包括对植物生理、形态及环境因子的实时监测技术。6.1.2监测指标针对不同植物生长特点,选取关键的生长指标,如叶面积、茎高、茎粗、根系生长等,以及生理指标,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营养元素含量等。6.1.3数据采集与传输对监测到的植物生长状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处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6.2生长模型构建6.2.1模型选择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生长模型,如Logistic模型、指数模型等,为植物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6.2.2模型参数估计采用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等方法对生长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提高模型预测精度。6.2.3模型验证与优化通过实验数据对生长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进行优化,保证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6.3生长调控策略6.3.1调控方法根据植物生长状态监测结果和生长模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调控,如调整光照、温度、湿度、施肥等。6.3.2调控策略制定针对性的调控策略,包括植物生长周期内的关键生育阶段调控、突发环境变化应对措施等。6.3.3调控效果评估对生长调控效果进行实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调控策略,以实现植物生长的最优化管理。6.3.4智能决策支持结合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为种植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提高种植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第7章水肥一体化管理7.1水肥需求预测7.1.1作物水肥需求分析本节主要对作物生长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不同生长阶段的水肥需求特点及关键影响因素。7.1.2数据采集与处理介绍如何利用传感器、遥感等手段收集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水肥需求预测提供数据支持。7.1.3水肥需求预测模型构建基于历史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适用于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的水肥需求预测模型,为水肥灌溉提供科学依据。7.2水肥灌溉策略7.2.1灌溉制度设计根据作物水肥需求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保证作物生长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供应。7.2.2水肥比例调控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制定适宜的水肥比例,实现水肥协同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7.2.3灌溉设备选型与布局针对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并优化灌溉设备的布局,提高灌溉效率。7.3水肥设备控制7.3.1智能控制系统架构介绍基于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的水肥设备控制架构,实现水肥供应的自动化、智能化。7.3.2设备控制策略与算法针对水肥设备,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实现水肥供应的精确调控。7.3.3系统集成与实施将水肥设备控制模块与整个智能种植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实施,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第8章病虫害防治与预警8.1病虫害监测病虫害监测是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节主要介绍病虫害监测的技术方法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8.1.1监测技术(1)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作物生长状况,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病虫害特征进行分析,实现病虫害的自动识别。(2)传感器技术:利用温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为病虫害发生提供数据支持。(3)无人机监测: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快速获取大范围农田病虫害信息。8.1.2监测流程(1)数据采集:通过上述监测技术,收集农田病虫害相关数据。(2)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智能种植管理系统。(3)数据分析:利用系统中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病虫害类型及发生程度。(4)结果反馈: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种植户,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8.2病虫害预警病虫害预警是提前发觉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的重要措施。本节主要介绍病虫害预警的方法及实施。8.2.1预警方法(1)历史数据分析:根据历史病虫害发生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预警提供依据。(2)气象数据分析:结合气象数据,预测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3)模型预测:建立病虫害发生模型,通过实时数据输入,预测病虫害的发展趋势。8.2.2预警实施(1)预警系统构建:根据预警方法,开发病虫害预警系统。(2)预警信息发布: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向种植户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3)预警效果评估:对预警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预警方法,提高预警准确性。8.3防治策略与实施针对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并实施,是降低病虫害危害的关键。8.3.1防治策略(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病虫害防治。(2)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3)物理防治:采用诱杀灯、色板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4)农业防治:优化作物布局、调整播期、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8.3.2防治实施(1)制定防治方案:根据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结果,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2)防治操作指导:向种植户提供防治操作指导,保证防治效果。(3)防治效果评估: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第9章农业机械化管理9.1农业机械配置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对农业机械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农业机械配置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作物生长质量的基础。本节主要讨论智能种植管理系统中农业机械的配置问题。9.1.1机械类型选择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模式、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农业机械类型。主要包括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收割机、植保机等。各类机械应具备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特点。9.1.2机械功能要求农业机械应具备以下功能要求:(1)精准性:保证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的精准度,降低误差。(2)高效性:提高作业速度,减少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可靠性:保证机械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4)适应性:适应不同作物、土壤、地形等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9.1.3智能化配置农业机械配置应结合智能化技术,实现以下功能:(1)无人驾驶:采用GPS、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机械的无人驾驶。(2)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作业数据,并传输至管理系统。(3)自适应控制: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等参数,自动调整作业参数。9.2作业路径优化作业路径优化是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能耗的关键。本节主要讨论智能种植管理系统中作业路径的优化方法。9.2.1路径规划算法采用以下算法进行作业路径优化:(1)图论法:利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A算法等,求解作业路径。(2)遗传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优化作业路径。(3)蚁群算法:模仿蚂蚁觅食行为,寻找最优作业路径。9.2.2考虑因素作业路径优化应考虑以下因素:(1)土壤条件:根据土壤湿度、硬度等参数,调整作业路径。(2)作物分布:考虑作物种植密度、生长状况等因素,优化作业路径。(3)道路条件:考虑田间道路宽度、坡度等条件,避免机械损坏。(4)避障:识别田间障碍物,如树木、沟渠等,自动调整作业路径。9.3机械化作业管理机械化作业管理是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讨论机械化作业管理的方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