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教案《水调歌头》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水调歌头》教案「篇二」刘静
教学目标:一、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三、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教学重点:一、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难点:一、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二、提高欣赏能力,情感体验深刻。教学工具:录音
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中秋的月亮皎洁无暇,举家团圆的人们其乐融融,可是,在这本应团圆的日子里,又有多少离人看着这明月,黯然神伤。二、听朗读录音,感知全诗1、教师播放录音2、学生仔细聆听三、写作背景介绍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2、教师补充介绍四、初读全诗,领会意境1、学生翻译全文(学生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2、提问: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五、再读文章,体会感情1、抓住重点词句,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学生抓住文章中的语句,结合自身的感受说一说对这首词的理解。)六、课外延伸,拓宽知识。1、提问:你们还能说一些咏月的诗句吗?2、学生交流汇报课外收集的诗句。七、听音乐,加深体验。1、教师放《二泉映月》、《花好月圆》音乐。2、学生仔细听音乐。(提问:这两首曲子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能听出来吗?)八、配乐朗诵,加深印象。学生集体朗诵。九、课堂小结作者邮箱:
《水调歌头》教案「篇三」设计理念:《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本着课程标准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多种情境,让生读、思、品、说。在能力发展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本课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学习重点: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学习难点: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方法: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课前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背景资料,并朗读全词,读通读顺。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杰出的文学大师,是他们让那个时代的文学大放异彩璀璨夺目。比如,提到魏晋我们就会想起陶渊明,提起唐代就不能不说李白、杜甫,提到宋代就不能说(生答:苏轼)是他们让那个时代的文学更加精彩。2、对于苏轼,你知道多少?(同学们互相交流,自由发言)二、创设情境,初读感知1、听师配乐(《春江春月夜》古筝曲)朗诵。2、全班自由朗诵(通顺、连贯、准确)。3、问题情境:古代诗词语言优美,意味深长,但毕竟不如现代那样明白易懂,请同学们根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不理解的词句在小组内交流,仍不明白交由全班讨论。4、全班交流讨论[点评:词意书下多有注释,师没有多讲,由学生自学,师在全班讨论中抓住一些重、难点,乘机引导。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不同翻译,词人感情变化,词上下阙内容。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三、点击生活,理解运用1、创设生活情境。(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引用《水调歌头》中哪一句祝福?(2)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怎么说?2、哪一句直接写“月”的。3、诗中哪一句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四、展开想象,诵读品味1、听王菲歌曲《水调歌头》用心听,你想到了什么?你似乎看到怎样的画面?2、如果你通过时间旅行,回到宋朝,站在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并且有感情读一读?建议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要人格,我最欣赏的是!)3、对读完这首词,你有何启示?师的阅读体验:同样轮中秋月,王建发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哀叹,而苏轼却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他的旷达。可见,同样的月亮,人们对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事物,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可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4、①师朗读前做铺垫,那是一个中秋之夜,诗人一个人孤零零来到庭院,对月独饮,政治上的不得意,对亲人的思念,郁结于心。但他又深深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于是将千愁万绪,流泻笔端。②生接着配乐朗诵。五、迁移:以“月”为主迁题,畅所欲言六、课后作业(任选做一题)①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苏东坡突围》并做好读书笔记。②将《水调歌头》改成现代诗歌。③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璧怀古》《赤璧赋》④访问网上的苏轼纪念馆,上香祭酒、献花、留言。教后总评:语文课是干什么的?新旧语文课堂的区别何在?如何才能超越工具理性,让阅读成为自由的梦。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一个语文老师,本篇教案,试图突破传统的以知识本位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把文本仅仅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个载本。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注重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拓展学习空间,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等方面努力作出尝试。《水调歌头》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3、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教学重点: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教学难点: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教学方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欣赏邓丽君歌曲《但愿人长久》)一、导入;示标。师:大家觉得刚才欣赏的歌曲优美吗?生:优美。师:就让我们在这首歌曲的引领下解读宋词《水调歌头》,走近文学大师苏东坡。(板书课题、作者)师:同学们在初一时学过苏东坡的《浣溪沙》,还能记得词中的一些句子吗?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师: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出示学习目标)二、配乐朗读全词。(音乐声中,师范读全词一遍,然后生自由朗读全词一遍。)三、开展阅读对话。师: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师:初读课文后,我们了解了词的大致内容。现在开展小组讨论,请大家将自己觉得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来,看看同学能不能帮你解决疑难。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交由全班讨论。(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生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应该怎样理解?生2:在清冷的月宫中起舞,赏玩自己孤单的影子,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啊!生3:我是这样理解的:我在清澈的月光下起舞,赏玩着自己的影子,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呢!师:两位的理解都有道理。生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也不太好理解。师:这句话是在责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师: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下阕:责月-怀人。师: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生1:我喜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个短句很有节奏地描绘了月亮的行踪,表达了作者思念弟弟难以入眠。生2:我欣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它由月亮的圆和缺推想到了人的悲欢离合,而且悟出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的道理。师:对。由月到人,是由自然到人事;而由今至古,则使得这人生感触更为深刻。生3:我欣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由思念自己的弟弟推想到天下所有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幸福美满。师:是啊!长久是时间,千里是空间,这两句的境界是多么的开阔!师: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师读小序,女生齐读上阕,男生齐读下阕。)2、与作者对话师: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生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生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师: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生齐读全词。)3、与环境对话师: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生:明月。师: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生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生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生5:师: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生1:我失败时,大多是靠老师和父母帮我从苦闷中解脱出来,我自己一般做不到。师:相信今天的学习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会逐渐多起来的。生2:我以后遇到挫折,我会有苦闷,但不会消沉。因为人生很难一帆风顺,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会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努力去争取成功。生3:师: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生齐背全词。)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大家对此有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生:有。师:好。这节课的作业是:尝试通过阅读对话的三条途径解读苏辙词《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师:最后,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生:会的。师:是啊!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简易兼职劳动合同模板
- 2025私人借款合同范本3
- 2025房产简易买卖合同
- 《科技与创意课件》课件
- 《共享区的悲鸣:课件展示》
-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2025年承德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系统
- 2025年海口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外语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第二医学院《web渗透与漏洞挖掘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艾滋病宣传员知识培训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风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小学科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原文及翻译
- 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家庭实践策略
- 美好家园《8未来城市》课件 -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 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大学
- 共享菜园协议书5篇
-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