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5心境障碍与自杀心境障碍与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内容提要概述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心境障碍的病因心境障碍的治疗自杀及其干预05心境障碍与自杀一、概述基本概念情绪(Emotion)受一定意识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与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否满足有关(weather)。情感(Affection)对事物的好恶态度、道德性。受社会关系的影响。爱国(情感)----怒火(情绪)心境(Mood)是一种持续、微弱、不受意识控制较广泛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状态(climate)。05心境障碍与自杀正常的情绪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
愉快--高兴--欣快--欢喜--狂喜--消魂状态愤怒--暴怒沮丧--伤感--忧愁--悲哀--悲痛紧张--惊慌害怕--恐惧--恐怖05心境障碍与自杀心境障碍的定义: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05心境障碍与自杀流行病学情况心境障碍我国1993年在7个地区的调查:情感性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0.52‰终生患病率:0.83‰抑郁症月患病率:美国5.2%,英国5.9-7%(世界精神科联合会报告)世界卫生组织保守估计,抑郁症时点患病率3%据此推算,我国的现患人数约3600万05心境障碍与自杀据WHO统计,全球约1.2~2.0亿抑郁症患者美国1984年终生患病率4.9%1994年共终生患病率17.1%1996年(WHO)在中国调查有20%的人有抑郁症状(7%的重型抑郁)抑郁障碍:成年女性与男性比例为2:1双相障碍男女之比1:1.2双相障碍的起病平均年龄为30岁,抑郁症平均年龄为40岁,躁狂发病早在16-30岁之间,女性更早。05心境障碍与自杀二、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描述诊断05心境障碍与自杀1.心境障碍的分类DSM-Ⅳ的分类抑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CCMD-3的分类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持续心境障碍05心境障碍与自杀2.临床描述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向障碍恶劣心境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05心境障碍与自杀抑郁发作情绪低沉明显地对几乎所有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体重或食欲明显地增加或减少睡眠紊乱坐立不安或行动迟缓疲劳或精力不足无价值感或过分的负罪感注意力和思考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明显的痛苦或损伤至少有五种症状至少持续两周05心境障碍与自杀抑郁发作(1)抑郁症状:心境低落(2周以上)
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未语泪先流抑郁症状自评量表隐匿性抑郁症:只述躯体症状不谈及心情05心境障碍与自杀(2)认知和动机症状:积极性和动机丧失自我评价显著下降严重而深刻的失落感兴趣显著下降和减退05心境障碍与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3)抑郁的伴随症状——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stupor)睡眠障碍——早醒性欲减退或丧失体重下降内脏功能下降:胸闷气短、消化道症状、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05心境障碍与自杀(4)抑郁的伴随症状——精神症状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幻觉妄想——内容与心情协调焦虑注意不集中、记忆下降犹豫不决、强迫观念——约25%-30%疑病症状人格解体——典型的情感解体05心境障碍与自杀躁狂表现情绪高涨与易激惹(一周以上)思维奔逸加快----奔逸----“破裂”
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增多躯体症状睡眠需求下降、食量增加、性欲亢进
躁狂发作05心境障碍与自杀病例:
周小姐最近半个月情绪突然高涨,多晚失眠,并唱歌吵至夜深,邻居忍受不了,最后周小姐给送往医院治理。周小姐五年前首次病发,当时刚上大专,没多久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了数月,功课也追不上,于是非常绝望,并企图自杀。其后进住精神病医院,逐渐康复过来。出院后,周小姐回校复课,过了一学期已可应付。可是,到了学期考试前,病势又转坏。周小姐没有专心温习,反而四处逛街,购物挥霍,狂签信用卡,又穿得花枝招展,戴着彩色帽子,到处惹来奇异目光。05心境障碍与自杀①轻躁狂最佳心情盲目乐观和机会主义(碰运气、冒险)易激惹,发怒,毫无节制兴趣弥散,与人格和职业相背垄断谈话,破坏人际关系没有烦恼、苦闷、忧伤、焦虑、沮丧甚至挫败感自控和自调节能力加强对人宽容大度固定爱好、为长远目标服务增进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存在各种正常情感体验躁狂发作的分型05心境障碍与自杀②急性躁狂发病急骤、进展快、症状较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③谵妄性躁狂意识不清(定向障碍)、幻觉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可衰竭致命④慢性躁狂智力水平低、反应较迟钝——脑器质性疾病
05心境障碍与自杀双相障碍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也可以混合存在可能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分型(DSM-IV):
I型躁狂和抑郁循环发作(可有或无明显的抑郁发作)
II型重型抑郁和轻躁狂反复发作快速循环每年>4次(10%-15%)05心境障碍与自杀单相和双相图示单相双相躁狂相抑郁相情感高涨欣快低落忧伤思维联想快联想慢动作语言增多减少05心境障碍与自杀双相I型和双相II型BPDIBPDII躁狂症轻躁狂(至少一次)可以无抑郁发作多次抑郁发作近期轻躁狂(过去有躁狂)近期轻躁狂(过去无躁狂)近期抑郁症(过去有躁狂)近期抑郁症(过去无躁狂)可有精神症状无05心境障碍与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环型心境障碍一段时间抑郁后出现一段时间轻躁狂恶劣心境可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位于正常和异常的边缘”心境恶劣障碍05心境障碍与自杀心境恶劣与重性抑郁的区别轻(心境恶劣)重性抑郁a有心因有或无b病程>2年2周c不影响工作影响社会功能d无生物学症状有生物学症状e无自杀10~25%自杀f预后良好预后差(反复发作)05心境障碍与自杀抑郁发作
1、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诊断标准05心境障碍与自杀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2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症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至少2周。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05心境障碍与自杀诊断标准躁狂发作1、症状标准。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2)语量增多(3)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6)行为鲁莽(7)睡眠需要减少(8)性欲亢进05心境障碍与自杀2、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1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症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至少1周。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05心境障碍与自杀诊断标准双相障碍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或躁狂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05心境障碍与自杀诊断标准环性心境障碍1、症状标准反复出现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但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较轻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2年,在2年中可有数月的间歇期。4、排除标准05心境障碍与自杀诊断标准恶劣心境1、症状标准持续存在的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的症状标准,同时无躁狂症状。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较轻,自知力完整或较完整。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2年,在2年中至少有2个月的间歇期4、排除标准05心境障碍与自杀3.病因生物医学的解释遗传、生物化学研究心理学的解释主要针对抑郁症,很少见到对躁狂的解释
心理动力学的解释行为理论的解释认知理论的解释05心境障碍与自杀(1)生物理论遗传(基因)的作用神经递质调节紊乱大脑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05心境障碍与自杀遗传(基因)的作用家族病史研究双生子研究养子研究05心境障碍与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神经递质调节紊乱单胺理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其他神经递质05心境障碍与自杀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人际理论05心境障碍与自杀弗洛依德社会影响压力利己性自杀失范性自杀利他性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行为理论消退:减少积极强化刺激回避型社会行为05心境障碍与自杀认知理论贝克理论习得性无助理论对自身能力、价值的非理性低估导致的无助感对未来发展的无望感对现存环境的无控制感05心境障碍与自杀BeckTriadFigure7.5Beck’scognitivetriadfordepression.05心境障碍与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习得性无助理论05心境障碍与自杀归因和习得性无助理论以归因来解释抑郁的产生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因素:个体倾向于将负性事件归因于自己的失败稳定的因素:归因为永久的而非暂时的因素广泛的因素:个体认为导致负性事件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其他功能05心境障碍与自杀无望感理论个体存在一种对自己所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或者自己不希望的结果将会发生的预期。无助感理论:对改变处境不作出反应无望感理论:对改变处境不作出反应,并预期期望的结果不会发生05心境障碍与自杀Figure7.7Anintegrativemodelofmooddisorders.05心境障碍与自杀4.治疗生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心理动力疗法05心境障碍与自杀生物疗法抑郁的药物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及相关药物抑郁症的电痉挛疗法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锂抗精神病药05心境障碍与自杀心理疗法抑郁症的心理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心理动力疗法05心境障碍与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比较哪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效果最好呢?具有同样的治疗作用抑郁症患者可以选择治疗的方式05心境障碍与自杀丽娜是一个13岁的西班牙裔女孩。在第一次来诊所之前,她告诉她的一个朋友她想自杀。丽娜告诉咨询师,她感觉自己越来越抑郁了,让她恐惧的自杀念头越来越频繁。丽娜的母亲表示没有意识到女儿抑郁,但是丽娜变得更加易怒和逆反,在家里越来越不像话。丽娜说,在过去一年里,她几乎每天都感到心情低落和抑郁,最近这种感觉更严重了,还伴有其他的症状,比如,在过去6个月内,感觉自己脾气暴躁、精力缺乏和容易疲惫。这些不好的感觉越来越严重,更糟糕的是,对日常的活动(比如见朋友、参加学校游泳队)的兴趣越来越低。她感觉“自己就像成天就在睡觉”。她觉得自己的胃口变小了,在过去几个月内,总是比预期要早醒1-2个小时。还会有时不时地头疼,间断性感觉自己好像生活在梦里或者感觉自己和身体分离了,总是为自己的外表担心,为自己是否做错事情烦忧。她和同伴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多了,和父母以及两个妹妹之间的争吵变得更多了。她的成绩在过去三个月内一直在下降。她的抑郁和自杀的想法似乎是由她和同伴和家庭的冲突引发的。每次争吵之后,她总是把自己孤立起来,脑子里盘旋着不安全和讨厌自己的想法。每当这个时候,自杀的念头是最强烈的。三个月前她曾用刀片划破自己手腕。没人发现,她也没告诉任何人。……05心境障碍与自杀丽娜的抑郁开始于11岁。症状初次出现的时候,丽娜和母亲及两个妹妹住在一起。她的父母在她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在随后几年里,她的父亲一直不停地从家里搬进搬出。丽娜的妈妈没有工作,整个家庭都靠政府救助,住在贫困的郊区。丽娜随后又遇到了一些应激事件。首先,在获得一份全额奖学金之后,她转去了一个昂贵的私立学校。那个学校几乎没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其次,她的父亲最近从墨西哥回到了美国治病,她父亲病情比较严重,生理心理方面的疾病都很多。最近,她父亲进了几次医院,尽管丽娜对她父亲很多怒气很少和父亲说话,但是她仍担心父亲快要死了。事实上,在有一次父亲打电话想再次参与对孩子们的养育之后,她的抑郁症状加剧了。丽娜对父亲不断抛弃家庭的做法十分生气,同时她也对母亲在离婚后仍然和父亲保持联系并容许父亲的行为觉得愤怒。母亲不管父亲对家庭的伤害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寻求他的帮助。在父亲无数次毫无预兆地离开家庭之后还容许他回来,丽娜尤其痛恨这一点。05心境障碍与自杀治疗前4周内:治疗师把丽娜的抑郁转化为和人际角色纠纷有关,发生在丽娜和她的父母亲之间。她常常在两种家庭角色之间来回转换。13岁的女儿,母亲的伙伴和保护者。身处单亲家庭,外表和心智比同龄人成熟。抑郁的诱发因素总是和父亲有关基本目标:帮助丽娜和她母亲澄清在各种情况下,他们对丽娜在家庭中角色的期望。使用角色扮演鼓励更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澄清对各种情境和人的感受将愤怒、抑郁和生活事件联系起来学习其他人在类似情境下的想法,让丽娜学会折中和妥协地处理情况。家庭和学校两种场所结束阶段回顾了沟通的技巧讨论了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情境哪些是抑郁复发的危险信号和症状,讨论可以防止的策略。树立信心。05心境障碍与自杀5.自杀
概述
自杀的心理表现
原因
预防与治疗05心境障碍与自杀概述定义:有意识的夺去自己的生命,是“因受伤、中毒或窒息死亡,证据表明伤害是由自己造成的,而死者的意图便是杀死自己:。国外自杀率:
10-25/10万我国自杀率:
男14.7/10万,女19.6/10万,
平均17.07/10万(1989)自杀为全人口死因第五位,15-34岁第一位(费立鹏,2003)05心境障碍与自杀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资料05心境障碍与自杀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资料05心境障碍与自杀05心境障碍与自杀自杀的心理表现非冲动性自杀的发展阶段
1、当事人遇到问题,把自杀当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2、准备自杀者发出“求助的呼唤”,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
3、自杀者作出坚决的自杀决定,外表平静(Poeldinger,1983)05心境障碍与自杀非冲动性自杀与冲动性自杀非冲动性自杀:有预谋,被救仍可能再尝试冲动性自杀:无预谋,被救通常后悔05心境障碍与自杀自杀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内向攻击理论心理压力导致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敌意进行抑制,从而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速冻甜玉米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滑EVA底露趾毛巾拖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磁选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变速器支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心理咨询合同范本下载心理健康护航2篇
- 2025版水电站消防安全检测与维护保养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供水供电综合保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社区蔬菜直供购销协议2篇
- 企业聘用合同书
- 课外实践与课堂教育结合开启学生生涯教育新篇章
- 初中公寓主任述职报告
- 中国绿色食品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
- 湖北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背景调查报告
-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 业主委员会成员推荐表
- 九年级下册-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速查速记(部编版)
- 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