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宣贯_第1页
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宣贯_第2页
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宣贯_第3页
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宣贯_第4页
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宣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董虎二О一二年十二月为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幸福宜居国际化城市,进一步提高青岛市城市道路建设质量,完善其服务功能,参照国内外通用标准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建委组织编制了《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主要包括:1、《青岛市人行道铺装技术导则》2、《青岛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技术导则》3、《青岛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导则》本导则适用于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市政道路、人行道的新建、改建工程,公园、居住小区、广场和停车场等区域可参照执行。2012年1月,开始组织编制完成征求意见稿;2012年5月初,形成第二轮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底,《导则》通过第一轮专家评审;2012年6月中旬,《导则》通过第二轮专家评审;

2012年7月23日,经市长专题会研究同意;期间,市城乡建委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对《导则》内容进行深化、完善。

2012年8月1日发布实施。一、青岛市人行道铺装技术导则现状人行道存在问题1、人行道建设与区域环境不协调人行道材料及景观效果与周边区域大环境特点不协调;单一或同级别道路,人行道材料、样式、结构差别较大;山东路福州路现状人行道存在问题2、人行道功能性较差局部人行道结构稳定性较差,导致人行道存在不均匀沉降;部分路段人行道与临街建筑前庭停车区域结合不足,经机动车碾压后道板破损现象严重;南京路南京路南京路现状人行道存在问题3、人行道下管线翻修频繁;嘉兴路福州路日本1、铺装材料有石材、耐火砖、水刷石等;2、设计注重细部的刻画、功能设施完善;澳大利亚1、铺装材料有石材、耐火砖、透水地坪等;2、设计注重样式的简洁、铺装质量及平整度高;上海市1、铺装材料有石材、同质砖、耐火砖等;2、铺装颜色除特殊地段需与周边建筑结合外,其余路段均以灰色为主色调;杭州市1、铺装材料丰富多样,景区及商业区以石材为主;居住区段以同质砖为主,透水、压印地坪均有采用;2、铺装颜色以灰色为主色调,铺装样式简洁,图案类花纹较少;天津市1、重点区域以石材及耐火砖为主,其余路段以荷兰砖为主;2、铺装色彩以单一或混合色为主,拼花较少;术语解释行人通道:人行道上供行人实际可通行的空间。(不包含设施带)行人通道设施带行人通道整平层:置于基层和面层之间,起整平或粘结上下层的作用。C20水泥混凝土10~15cmM10水泥砂浆3cm花岗岩4cm面层整平层基层土基总体要求1横断面布置2面层材料的选择3公共设施的设置4.1横断面布置1、人行道由行人通道和设施带(包括公共设施带和道路绿化分隔带)组成。2、行人通道宽度应根据预测人流量计算确定,其中各级道路行人通道最小宽度为2m,商业或公共场所集中路段、火车站及码头附近路段行人通道最小宽度为4m,长途汽车站附近路段行人通道最小宽度为3m。行人通道的最小净高为2.5m

。4.1横断面布置3、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不宜在同一平面上(健身自行车道除外),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使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离,确保行人安全。4、人行道设计应充分考虑与道路红线外用地的竖向衔接,避免出现积水。5、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坡度宜为1.0%~2.0%。6、人行道绿化分隔带需结合具体情况按一定间距设置排水口,将水排到绿化带或车行道上。4.1横断面布置7、在沿线建筑紧靠路边区域,人行道应铺设至建(构)筑物墙角;在建筑退界和未建成区域,应按设计要求铺设。8、当道路外侧绿化带宽度大于等于8m时,人行道应结合景观要求与绿化带做一体化设计。铺装材料——材料种类石材(花岗岩/页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产品色彩:以灰色为主色调,分冷、暖、深、浅。应用情况:该材料在青岛市市区景区周边及重要交通道路上使用,如:山东路、太平路。产品特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人行道、广场铺装的首选之材。产品不足:透水性较差,且单平米造价较高。4.2面层材料的选择铺装材料——材料种类再生石材料:混凝土浇筑而成,外立面进行特殊打磨处理。产品色彩:与石材相似。应用情况:该材料在青岛市市区基本无应用。产品特点:外观接近石材。产品不足:生产复杂,造价较高。4.2面层材料的选择铺装材料——材料种类同质砖:采用先进的震压方式,用同一材料制造出来的高密度砖,砖体上下不分层,密实度一致,颜色通体着色,又名“通透砖”。其具有更高的价值,在负荷载重的环境里,如车道、码头、机场更应使用同质荷兰砖。产品色彩:材料色彩丰富,可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应用情况:材料在青岛市市区基本无应用。产品特点:上下一致不分层,不会出现龟裂、脱层的现象;耐磨性好、挤压后不出现表面的脱落,适合更高的负重使用环境;透水性好、防滑功能强;色泽自然、持久;使用寿命长。产品不足:造价相对较高,本地生产厂商较少。4.2面层材料的选择铺装材料——材料种类耐火砖(粘土烧结砖):由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且外形尺寸符合规定的砖。产品色彩:材料色彩较少,产品以黄色、红色及褐色为主。应用情况:该材料应用于香港路及东海路。产品特点:材料具有质感丰富、色彩柔和、防滑等特点。产品不足:颜色较少,后期维护困难。4.2面层材料的选择铺装材料——材料种类荷兰砖: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不经高温煅烧而制成。产品色彩:材料色彩丰富,可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应用情况:该材料在青岛市市区广泛应用,如哈尔滨路,延安三路等。产品特点:强度高、耐久性好、色泽均一,比较环保、防滑等优点。产品不足:表面色彩容易磨损脱落,影响整体美观程度。4.2面层材料的选择铺装材料——材料种类透水砖:材质为普通碎石的多孔混凝土材料经压制成形,用于一般街区人行步道、广场。产品色彩:材料色彩丰富,可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应用情况:该材料在青岛市市区基本无应用。产品特点:由于其较好的透水性,被广泛用于城市道路新建和改造中。产品不足:基层部位需要做透水混凝土结构,综合造价较高。4.2面层材料的选择铺装材料——材料种类透水地坪:彩色透水透气混凝土地坪是由彩色骨料、高标号混凝土及水等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浆料相互粘结而成孔穴均匀分部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透水混凝土地坪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重视。产品色彩:材料色彩丰富,可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应用情况:该材料应用在崂山区海尔路南段人行道铺装。产品特点:环保、高透水率、良好的装饰效果产品不足:不便于后期的维护。4.2面层材料的选择面层类型适用范围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居住区公园周边商业商务区景区步行街石材√√√√再生石√√烧结砖√√√同质砖√√√荷兰砖√√透水砖可结合区域环境和条件在运动场所和公园周边适度选取透水地坪4.2面层材料的选择4.3公共设施的设置4.3.1一般规定1、宽度大于或等于3.5m的人行道上,距路缘石外边线1.2m范围内为设置公共设施的特定区域;宽度小于3.5m的人行道上公共设施带的宽度原则上不宜超过人行道宽度的1/3。2、公共设施应与人行道的新建、改建工程同步规划、设计、施工。铺装纹样示意行人通道设施带4.3公共设施的设置4.3.2公益性设施1、宽度不大于3m的人行道,除交通标志杆(信号灯杆)、路名牌、环卫箱、消防栓、电杆、路灯杆等占地宽度小于50cm的必要的设施外不得设置其他设施。4.3公共设施的设置4.3.2公益性设施

2、设施带中的城市家具(垃圾桶、信息栏、座椅等)应结合周边区域特点进行位置选择及外形设计。4.3公共设施的设置4.3.3公共服务性设施1、以路缘石转弯切点为界的交叉口范围内,为保障行车视线通畅,人行道上不得设置公共服务性设施。4.3公共设施的设置4.3.3公共服务性设施2、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m时,公交候车亭可设置于公共设施带内;人行道宽度小于3m时不宜设置公交候车亭。4.3公共设施的设置4.3.3公共服务性设施3、宽度不小于3m的人行道,非机动车停放点须设置于公共设施带内。宽度小于3m的人行道,不得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4、设施带中的小型配电、变电设施宜结合周边区域的地块性质及建筑特色进行外立面装饰。设计要求1设计原则2铺装结构3面层设计要求4其它结构层设计要求5路缘石、界石6盲道7挡车柱、路名牌1、功能性原则:铺装设计应满足行人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2、区域性原则:铺装材料及铺砌形式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在保证其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其铺装位置及周边环境的不同进行设计。突出青岛现代化、国际性的城市特色。3、景观性原则:铺装材料主色调以贴近自然的灰色系为主,并与城市风格相协调;铺砌形式简洁大气,符合城区整体景观定位。4、实用性原则:对于景观要求较高的道路,其人行道面层的材料、颜色和铺砌形式应依据景观设计方案确定。5.1设计原则结构层结构层类型适宜厚度(cm)强度要求面层石材3~6抗压强度≥80MPa,弯拉强度≥9MPa再生石4~6抗压强度≥30MPa,弯拉强度≥3.5MPa预制块5~8混凝土预制块抗压强度≥30MPa,弯拉强度≥3.5MPa;烧结砖预制块抗压强度≥55MPa,弯拉强度≥3.5MPa。现浇水泥混凝土(C30)10~15弯拉强度≥4MPa整平层水泥砂浆2~3干硬性水泥砂浆2~3砂3~5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或砂砾10~20压碎值≤40%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10~15C20~C25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15~207d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15~207d无侧限抗压强度≥0.6MPa垫层粒料10~15压碎值≤40%注:再生石和预制块面层,当砌块边长与厚度比小于5时应以抗压强度控制,边长与厚度比不小于5时应以弯拉强度控制。5.2铺装结构1、石材、再生石和预制块等砌块规格尺寸不宜过大,原则上最短边不能超过30cm。2、在人行道面层与侧石衔接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5mm,且面层应高出侧石3~5mm,以利排水。3、行人通道范围内井盖宜采用不锈钢框架式井盖等隐形井盖样式,其上按人行道样式进行铺装,并明确标识井盖属性;同时应注意养护,井盖如有破损或丢失应及时处理,保证行人出行安全。5.3面层设计要求4、当检查井设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时,井盖标高以车行道为准,路缘石根据井口平面布置为曲线形。井盖上方人行道平面内应设置覆盖装置,顶面标高与人行道相同,保证行走平顺、无障碍。覆盖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计,应便于拆装和检查井检修,并考虑美观性和耐久性要求。5.3面层设计要求5、人行道范围内公共设施基础处理需结合基础埋深情况,若设施基础埋深满足铺装需求,铺装材料与基部相接处需采用设计材料切板拼贴;若埋深不满足其铺装需求,建议采用水刷石或彩色混凝土等材料修饰。5.3面层设计要求6、面层铺装方式原则上采用横铺齐缝;不同材质或不同样式的相交道路人行道铺装衔接处,需结合其各自特点进行设计,以保证人行道铺装的整体景观效果。5.3面层设计要求7、人行道面层宜增设提示牌或引导牌等铺装样式。5.3面层设计要求

1、整平层1)石材、再生石及预制块等面层下应设置整平层。2)人行道上设有绿化带时应采用干铺,无绿化带时宜采用湿铺。(石材、再生石面层采用湿铺)2、基层刚性基层一般采用C20~C25普通水泥混凝土,宜采用再生混凝土。3、土基人行道土基应均匀、密实和稳定,土基压实度应不小于90%(重型击实)。人行道下管线施工后,其沟槽回填应采用砂或粘土分层夯实,若遇不良地质或覆土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固等处理措施,其土基压实度应与人行道土基的要求一致。5.4其它结构层设计要求5.5路缘石、界石1、材质应采用花岗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若采用混凝土,直线型抗折强度应大于5MPa,曲线型抗压强度应大于35MPa。2、路缘石截面尺寸:快速路、主干路宜为35*25*100cm;次干路宜为30*20*100cm;支路宜为30*(15~20)*100cm。3、路缘石外露面高度:城市快速路宜为20cm,主干路宜为15~20cm,次干路和支路宜为15~18cm。

4、路缘石和界石在转角处、弯道处以及避让圆形井盖等障碍物时,需结合现场情况采用曲线型成品。曲线型路缘石弧长不宜小于0.5m;曲线型界石弧长不宜小于0.4m。1、盲道铺砌材质和颜色应与人行道材料相同或相似。2、盲道应尽可能设置在靠建筑物一侧。盲道距界石距离宜为0.25~0.3m;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m。3、行进盲道距围墙、花台、树池等物体距离不得小于0.25m;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时,在相距0.25~0.5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m。5.6盲道0.25~0.3m0.3m1、挡车柱不设置绿化带的人行道上应设置挡车柱,若有景观要求,也可设置人行护栏,以防止车辆驶上人行道;挡车柱须以安全性、舒适性为首要原则,结合周边区域特点进行设计。5.7挡车柱、路名牌2、路名牌人行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路名牌、指示牌的设置位置,并结合道路及周边环境特点对其样式外观提出合理化建议;路名牌中除道路路名外,宜标示方向与门牌号等重要地理信息。二、青岛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技术导则我市城市道路主要病害坑槽坑槽、网裂;路面网裂午山:398.3M丘陵地带、道路长大纵坡多;上坡段易发生车辙。长大纵坡车辙路口车辙拥包路口车辙。公交专用道车辙龟裂公交专用道损坏。水损害水损害。横向比较,我市道路结构层数、厚度普遍偏低;下封层等结构功能层被忽视;设计随意性大、缺乏统一标准;从提高质量、规范设计角度,需制定导则。交通构成港口城市重载车辆比重高;公交专用道;非建成区分布广泛;车辆超载比例高。港口城市重载车辆比重高;公交专用道;非建成区分布广泛;车辆超载比例高。面临的问题:

现状病害问题突出;

建设标准偏低;与公路、国内同类城市存在差距;重载、超载没有针对性的处理;青岛地形、地质特点没有体现;需进一步贯彻国家新规范。工作目标

应对典型病害;科学、适度提高建设标准;

体现青岛地域特点;规范路面设计、利于施工;提高路面耐久性、降低全寿命投资。结合问题和我市特点,导则提出的针对策略:优化结构层组合的合理性(第3章);强调下封层、垫层等重要结构层的作用;(第3章);适当提高结构层厚度(第3章);强调路基、垫层的技术要求(第4、5章);优化各沥青结构层材料和设计要求(第6、7、8章);提高了设计要求,强调了参数选用(第9、10章);明确了特殊位置设计要求(第11章)。一般规定:3.1.3道路路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4)应对交叉口进口道和停靠站等路段进行特殊设计。3.1.4路面采用的各种材料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规定。路用新材料、新工艺在经实践验证其可行性、技术先进、性能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采用。3.2.2各类道路应根据交通量预测确定相应交通等级,并根据累计标准轴次进行路面结构设计计算。非建成区的支路和次干路应分别采用中等交通和重交通等级进行结构设计。交通等级道路等级BZZ-100累计标准轴次(万次/车道)大客车及中型以上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车道))]特重交通快速路、主干路>2500>3000重交通主干路、次干路1200~25001500~3000中等交通次干路、支路300~1200600~1500轻交通支路<300<300交通等级表的主要目的:交通量发展的不确定性;交通组成的不确定性。结构组合:沥青面层:明确主干路需采用三层面层结构;次干路及支路根据交通量选用;下封层:特重、重及中交通等级道路应设下封层;透层与下封层应分别设置;强调石方路堑应设置垫层或整平层。结构层类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下封层√√△上基层√√√下基层√√√垫层△△-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结构组合:沥青面层:明确主干路需采用三层面层结构;次干路及支路根据交通量选用;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结构组合:下封层:特重、重及中交通等级道路应设下封层;透层与下封层应分别设置;强调石方路堑应设置垫层或整平层。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结构组合:强调石方路堑应设置垫层或整平层。结构层厚度选用:各结构层宜采用适宜厚度厚度进行设计,改变现状采用最小结构厚度设计的通常作法。对于中、下面层常用的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明确其适宜厚度下限为6cm。半刚性基层最小厚度15cm。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沥青混合料类型符号最小厚度(mm)适宜厚度(mm)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AC-51515~30AC-102025~40AC-133540~60AC-164050~80AC-205060~100AC-257080~12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SMA-102525~50SMA-133035~60SMA-164040~70SMA-205050~80路面网裂水损害三、路基4.1.1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并应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采取防护措施。2路基工程应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3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相协调,不得深挖、高填;同时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修筑路基。4路基工程应包括排水系统、防排水设施和防护设施的设计。5对特殊路基,应查明情况,分析危害,结合当地成功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工程可靠性。4.1.2土基回弹模量值应满足以下要求:特重交通、重交通道路≥40Mpa中交通、轻交通道路≥30Mpa快速路及主干路≥30Mpa次干路和支路≥20Mpa《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4.1.3对于不良地质路段,应结合地质情况采取相应改善措施,以满足回弹模量及密实度要求。4.2.1车行道土基是道路路基的组成部分,应统一填筑和碾压。路基土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路基土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填挖分类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重型标准)(%)填料最大粒径(mm)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路基0~0.3086≥95≥951000.30~0.8054≥95≥95(93)1000.80~1.5043≥94(93)≥94(90)150>1.532≥93(90)≥92(90)15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086≥95≥95(93)1000.30~0.8054≥95≥951004.2.2填筑土及填筑材料应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优先选用风化砂及级配较好的砂砾石等粗粒土作为填料。4.2.3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应根据路床顶面的不平整情况确定,宜为10cm~20cm。4.2.4管线埋深过浅导致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混凝土包封等保护管道防止受压破损的技术措施。4.2.5新建道路管线综合规划宜尽量加大管线埋深,利于路床压实。4.3.1软土路基的鉴别依据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表7.6.1确定。4.3.2填方路基当填方高度小于路面与路床总厚度时,应挖除0.6m基底软土,换填级配良好的碎石土等透水性良好的粗粒土处理。4.3.3挖方路基应对路床顶面下0.8m范围进行超挖,换填级配良好的碎石土或风化砂。对严重路段挖除深度应加大至1.0~1.5m,并应采取地下排水措施。四、垫层5.1.1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5.1.2在下述情况下,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1)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2)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3)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5.2.1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宜采用级配碎石或中粗砂。5.2.2垫层厚度视土基干湿情况而定,宜采用15~20cm。5.2.3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垫层时,石料压碎值应不大于30%,级配要求应符合表5.2.3的规定。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26.5169.504.751.180.60.07510085~10065~8542~6720~4010~278~205~180~105.2.4采用中砂或粗砂作为垫层材料时,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不得含有粘土块和其它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5%,渗透系数大于5×10-5m/s。表5.2.3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五、基层6.1.1基层可采用刚性、半刚性或柔性材料,原则上宜采用半刚性基层。6.1.2基层的压实度、平整度及材料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规定。6.2.2用作上基层的半刚性材料宜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基层类型特重交通、重交通、中等交通轻交通二灰碎石抗压强度(MPa)压实度(%)抗压强度(MPa)压实度(%)0.8≥980.6≥97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MPa)压实度(%)抗压强度(MPa)压实度(%)3~4,特重(3.5~4.5)≥982.5~3.5≥97误区:对半刚性基层的认识不足,认为强度越高越好;问题:反射裂缝严重,由于半刚性基层强度的提高,加速了开裂、缩短了裂缝间距,出现了大量的基层破坏现象;解决:骨架密实型半刚性基层材料缓解。一般规定、半刚性基层6.2.3半刚性基层宜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层最小厚度不小于最小压实厚度。6.2.6二灰碎石基层宜在冬期开始前30-45d完成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在冬期开始前15-30d完成施工,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ºC时不宜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否则应采取经实验检验有效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一般规定、半刚性基层6.3.1刚性基层适用于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原有车行道局部拓宽路段、公交专用道及公交港湾车站等,以及地下管线顶面覆土厚度小于70cm的地段。6.3.3刚性基层最小厚度应大于l5cm,厚度一般为20~25cm。6.3.4刚性基层应设置横缝和纵缝,并应灌入填缝料。6.3.5刚性基层顶面宜用热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改性沥青做粘层。为防止渗水、减缓反射裂缝及加强层间结合,宜设置10mm~25mm厚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等。刚性基层六、层间结合一般规定、透层、粘层结构层层间粘结结构层7.1.1设计时应采取技术措施,加强路面各结构层之间的结合,提高路面的整体性,避免层间滑移。7.2.1各类基层上应设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可用液体沥青(稀释沥青)、乳化沥青等。7.2.2透层沥青宜在基层施工完毕(基层表面稍干燥但尚未硬化情况下)浇洒,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宜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7.4.1沥青层之间应设粘层。粘层沥青可用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热沥青,洒布数量宜为0.3~0.6kg/m2,具体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一般规定、透层、粘层不同层间结合状态下AC层厚度变化时粘结层最大剪应力计算诺模图

7.3.1特重、重及中交通等级道路半刚性基层上基层顶面应设下封层,轻交通等级道路根据实际情况可选设。7.3.3下封层厚度宜为小于6mm-10mm。7.3.5下封层最低施工温度不低于10ºC,严禁雨天施工。7.3.6应在透层沥青完全透入基层、水分完全蒸发后方可铺筑。7.3.7下封层宜采用稀浆封层法或同步碎石封层法施工。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下封层封层/应力吸收层水(水损坏)止于此处八、面层8.1.2表面层宜选用SMA、AC-C沥青混合料。8.1.3特重、重及中交通等级道路上面层原则上应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建议采用SBSI-D型改性沥青。基质沥青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8.1.4在各个沥青层中至少有一层应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一般规定SMAAC-C8.2.1沥青面层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3)单层式面层应加铺封层,或者铺筑微表处作为抗滑磨耗层。8.2.2特重、重交通等级道路应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结构。8.2.3特重交通道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措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8.2.4应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开裂和反射裂缝,可选择采取下列措施:(1)适当增加沥青层的厚度。(2)设置柔性基层。(3)设置应力吸收层或铺设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土工合成材料等。8.2.5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步行街采用沥青路面铺装时,沥青混合料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结构组合要求关于沥青层厚度的国外经验:沥青层厚度小于18cm,容易产生结构性车辙,更厚的沥青层在顶层产生车辙;沥青层底的εr

减小。8.3.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8.4.1SMA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并宜掺入质量较好的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稳定剂。8.4.2SMA采用马歇尔试验等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检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指标。8.4.3沥青马蹄酯碎石混合料建议应用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道路的上面层。8.5.1沥青层用粗集料应采用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采用筛选砾石和矿渣。8.5.2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沥青混合料上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玄武岩。基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垫层土基下封层及透层材料要求材料要求指标单位表面层中下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洛杉矶磨耗值,不大于%28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吸水率,不大于%2.03.0坚固性,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软石含量,不大于%35磨光值PSV,不小于-40-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4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材料要求试验指标单位改性沥青混合料普通沥青混合料击实次数(双面)次7575空隙率(%)%3~63~6稳定度(MS)不小于KN98流值FLmm2~42~4沥青饱和度VFA(%)%65~7565~75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80≥75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80动稳定度次/mm30001200极限破坏应变(µз)≥2500≥2000现场空隙率%≤7≤7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试验技术标准

材料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含泥量(<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砂当量,不大于%60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8.5.5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九、特殊位置路面设计特殊位置路面设计公交专用道:11.1.2根据公交车辆车轴重和使用次数,根据道路建设条件合理选择加厚基层等处理方式。公交车站:11.2.2城市公交港湾路面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变速移动荷载的动效应,提高抗剪能力。11.2.3公交车站面层宜采用三层,结构形式根据交通量情况确定,宜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公交车站上面层和中(下)面层,添加抗车辙剂,并优先采用刚性基层。城市道路交叉口:11.3.2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结构设计中应提高路面的抗剪切、抗冲击、抗弯拉能力及摩阻力,以缓解车辆刹车、起动和转向等多种不良效果。11.3.3根据交叉口交通量、车辆轴载,合理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结构。11.3.4新建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结构应采用相交道路中道路等级高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特殊位置路面设计三、青岛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导则按照各类道路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本着保证重点、养好一般的原则,将城市道路分为三等养护:

一等:市内主要干路、集会中心、市或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商业繁华街道、重要生产区、外事活动及游览路线;

二等:市内次干路、区域集会点、商业街道、市区之间联络线、重点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三等:市内支路、规划区内居民区及工业区的城市道路、街巷同主次干路的联接线、街坊路养护等级分类

5.1.1城市道路路面养护定期检测要求:常规检测应每年一次;结构强度检测,一等养护道路宜每年进行一次,二等、三等养护道路宜两年进行一次

5.1.4路面技术状况鉴定的内容如下:1.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现状交通量;2.车行道的平整度;3.车行道路面的粗糙度;4.车行道路面的各种破损类型及数量路面技术状况鉴定和养护对策5.1.5进行路面技术状况鉴定每条道路应以其单元鉴定值或平均值表示该路路面技术状况,若一条道路路面损毁状况的差异较大应分段进行鉴定鉴定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1.道路长度在200m-5OOm之间;2.水泥混凝土路面面积不超过5000m2;3.为便于系统掌握路面状况的变化规律历次鉴定的单元应相对固定。路面技术状况鉴定和养护对策路面技术状况鉴定和养护对策路面技术状况鉴定和养护对策5.2.4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依其工程性质、技术状况、工程规模、工程量等内容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扩建工程四类。并可按下列规定划分:

保养小修一为保持道路功能和设施完好所进行的日常保养。对路面轻微损坏的零星修补,其工程数量不宜大于400m22中修工程一对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维修工程。以恢复道路原有技术状况,其工程数量宜大于400m2,且不宜超过8000m2;3大修工程一对道路的较大损坏进行的全面综合维修、加固,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进行局部改善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其工程数量宜大于8000m2或含基础施工的工程宜大于5000m2;4改扩建工程一对道路及其设施不适应交通量及载重要求而需要提高技术等级和提高通行能力的工程。沥青路面养护基本要求6.1.1道路养护除应急处理、保养小修外均应进行专门设计,设计前应对道路现状进行检测和评价。6.1.2路面养护维修应保证原路面的结构标准不降低,且应积极进行补强及翻修,以提高其技术状况。6.1.3沥青路面罩面养护时,原面层铣刨厚度宜为2-4cm,新罩面厚度不应小于3cm6.1.4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10-15cm。6.1.5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大气温度宜在10℃以上。低温施工时应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石油沥青为140一180℃。施工作业时应做到卸料快,摊铺快、接平快,及时找细、及时碾压。碾压成型的温度不宜低于40℃(普通石油沥青)。雨天时不得施工。养护维修6.2.1裂缝的维修;6.2.2路面坑槽的维修;6.2.3路面拥包的维修;6.2.4路面沉陷的维修;6.2.5路面车辙的维修;6.2.6路面波浪(搓板)的维修;6.2.7路面麻面与松散的维修;6.2.8路面泛油的维修;6.2.9路面脱皮的维修;6.2.10路面啃边的维修;6.2.11路面的抗滑性能低的维修;人行道养护路缘石、树池框的养护掘路恢复附属设施的养护维修管理安全文明施工四、关于全面贯彻导则规定的实施要求一、严格履行各方工作职责,确保《导则》相关规定得到全面落实《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青岛市地方标准,《导则》发布后具有强制性,市政工程各参建主体在遵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导则》相关规定组织市政道路、人行道工程建设,确保《导则》相关规定得到全面落实。1.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时应明确以《导则》为设计依据,并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导则》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管控;2.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导则》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图纸校核人员应重点校核设计图纸是否有与《导则》存在不符之处,设计交底时应重点告知施工、监理单位设计图纸对《导则》相关要求的落实情况和并对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控制要求作出明确说明;3.图纸审查单位在审查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图纸时,在严格进行规范强制性条文审查的同时,应加强对《导则》中要求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的审查力度,如用“必须”、“严禁”、“不应”、“不得”等描述的条文;4.施工、监理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对于审核发现的不符之处进行书面整理,并在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召开的图纸会审会议上提出,由设计单位书面答复,形成图纸会审记录。5.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导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日常检查中发现违反《导则》规定的情况应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不符合《导则》规定的工程不允许组织竣工验收,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1.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