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破解倒装句文言有妙趣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破解倒装句文言有妙趣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破解倒装句文言有妙趣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破解倒装句文言有妙趣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破解倒装句文言有妙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解倒装句文言有妙趣文言文倒装句式类别3、主谓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2、状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一般是:(定)主+(状)谓+(定)宾。牢记这个语法结构,这是辨别句子是否倒装的参照物。一、巧断状语后置句状语是在谓语之前的,但在文言文中,把状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后,即为状语后置。(1)格式:谓语十以十宾语①肇赐余以嘉名

②动之以理,晓之以情③请其矢,盛以锦囊④祭以尉首⑤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把(2)格式:谓语十于十宾语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师不必贤于弟子。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4.不拘于时。5.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于”:比、在、从、被(3)格式:谓语十乎十宾语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乎”相当于“于状语后置句小结格式:谓语十于(乎、以)十宾语但有时也会省略介词,如:身死人手(《过秦论》)避哨竹林中,坐桂公塘土围中留北关外发北关外(《指南录后序》)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请选出来()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候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A宾语前置,C判断句,D定语后置)B加强练习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私下会见张良,把这件事情详细告诉张良。3.申之以孝悌之义。把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势和怒责去慑服他们。1.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曾经五次和秦国交战,二次战败三次战胜。二、巧断定语后置句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语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定语后置概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定语)【状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例谈定语后置例句调整语序翻译定语后置句定语定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定语定语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③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1.“中心语+定语+者”①马之千里者:《马说》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2.“中心词+之+定语+者”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归去来兮辞》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⑤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3.“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洁净肮脏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人呢?”4.“中心词+而+定语+者”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②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鸿门宴》③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5.“中心词+数量词”

知识点小结1.“中心语+定语+者”2.中心词+之+定语+者3.“中心语+之+定语”4.“中心词+而+定语+者”5.“中心词+数量词”小试身手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析: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是状语后置句。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D析:ABC都是定语后置句;D是状语后置句。三、巧断宾语前置句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何操”

“操何”

“安在”“在安”“何为”“为何”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有

“何、谁、安、奚”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宾语前置句规律三:以“是”或“之”为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唯利是图。4、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规律四:“相、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见”作宾语被前置,放在谓语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例: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宾语前置句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3.冀君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宾语前置句的四种形式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是”“之”为标志把宾语前置。4,“相”、“见”作宾语被前置常见需注意四、巧断主谓倒装句主谓倒装句怎么了,你?快跑吧,你们!今天好漂亮啊,你!真勤奋啊,你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如上,这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出现,谓语(动词)被置于主语之前,以强调谓语的意义。主谓倒装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谓语,增强语气,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为了适应特定的语法结构或表达习惯。例

句1、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2、贤哉回也!(《论语七则》)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4、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综合检测1.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③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④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A2.下列每组文言句式和“臣未之闻也”都相同的是(

)A.客有吹洞箫者

而又何羡乎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甚矣,汝之不惠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吾谁与归D.而又何羡乎

不拘于时C4.下列各项中对特殊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胜者强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③为之于未有

④当察乱何自起

⑤苏子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