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安溪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各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品读经典诗文,感悟情感志趣。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句子。情感志趣名句出处人生哀喜恰如月亮盈亏,是一种自然规律(1)①_____,②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新旧交替中不断向前的豁达与豪情(2)③_____,④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俯一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怡然自得(3)⑤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仁人志士安贫乐道、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节操(4)⑥_______,⑦______,⑧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三章》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情怀(4)⑨_______,⑩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①.人有悲欢离合②.月有阴晴圆缺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病树前头万木春⑤.采菊东篱下⑥.富贵不能淫⑦.贫贱不能移⑧.威武不能屈⑨.先天下之忧而忧⑩.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注意易错字词“缺、畔、篱、淫、贱、威武”等的正确书写。2.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答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成为人们难忘的记忆。“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丙。北京冬奥串①(lián)起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洒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激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②(xié)手同行的强大力量。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甲(A.交融B.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奥林匹克运动乙(A.倡导B.倡议)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①______②_______(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_______乙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填入选文丙处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A.不是中国的成功,而是世界的成功;不是体育的胜利,而是团结的胜利B.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仅是体育的胜利,也是团结的胜利C.不仅是世界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不仅是团结的胜利,也是体育的胜利D.不是世界的成功,而是中国的成功;不是团结的胜利,而是体育的胜利【答案】(1)①.联②.携(2)①.B②.A(3)“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或:“双奥之城”北京,成为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4)B【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①chuànlián:串联。一个一个地联系,贯穿连接的意思。注意“联”的正确书写。②xiéshǒutóngxíng:携手同行。意思是指与朋友同患难,生死与共。注意“携”的正确书写。【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①A.交融:意思是交汇融合。B.交织:形容错杂地合在一起。根据语境是指“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错杂地合在一起。故选B。②A.倡导:带头提倡。B.倡议: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句意“‘更团结’”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出的主张,用“倡导”更符合语境。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属于句式杂糅,应改为:“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或:“双奥之城”北京,成为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阅读上述句子可按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应先是“中国的成功”,再是“世界的成功”;同时应先是“体育的胜利”,再是“团结的胜利”。再根据句意可知,此处应填表递进关系“不仅……也是”的关联词。故选B。3.班级举行名著《水浒传》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小语发现《水浒传》曾经有一个译本名叫《四海之内皆兄弟》,同学们有的认为这个译名好,有的认为不好;“两大阵营”都向作为语文科代表的你求助,希望得到你的支持。请结合原著,分别向正反两方阐述你的理由。正方理由:反方理由:【答案】正方理由:《水浒传》讲的是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一起,受着同样的压迫,一同反抗恶势力,互帮互助的故事。反方理由:梁山好汉虽然因为不同原因,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但他们各自落草的目的和期望都不一样,最后也因为是否接受招安而分崩离析,甚至自相残杀,悲剧收场,不是真正的兄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列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根据题目的要求,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四海之内皆兄弟》名称的好坏即可。正方,可以从“兄弟”所包含的情同手足、侠义精神、“异姓一家”等方面入手,说明自己的观点;反方,可以从译名中缺少“忠”的意涵、“四海之内”代表的博大境界、梁山好汉不都是自愿上山的这几个方面进行驳斥。理由充分合理即可。示例一:正方理由:在作者笔下,《水浒传》讲的是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一起,好汉们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情同手足。且小说中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是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在梁山泊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示例二:反方理由:《水浒传》宣扬的是忠义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缺少了“忠”的思想内涵,而且《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讲的大多是江湖义气,为了所谓的兄弟义气甚至滥杀无辜,达不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境界。同时根据原著可知梁山好汉也有一部分是被骗上梁山的。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中涵盖的“真心相待,兄弟相称”之意是背道而驰、相去甚远的。如:武松血洗鸳鸯楼情节中,武松除了杀了谋害他的三个主谋,也就是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三人外,还杀死了十一二个下人使女,他们之中不全是陷害武松的恶人,可是武松杀人时毫不手软,在他眼里和他不是一个阵营的人,都是可以杀掉的。二、阅读(65分)(一)(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

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标题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点明了作者被贬到偏远的潮州的写作背景。B.颔联“肯将衰朽惜残年”形象地体现了诗人老而弥坚之姿和刚正不阿的爱国之态。C.颈联中“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直接表明了天气的寒冷和当时政治气候的恶劣。D.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愈七律诗中的精品。5.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对侄孙韩湘有哪些示意?【答案】4.C5.直陈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流露英雄失落之悲和对亲人、对国都的眷恋;对侄孙韩湘交代“好收吾骨”的后事。【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C.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意思是: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选项“直接表明了天气的寒冷和当时政治气候的恶劣”说法有误;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情感主旨。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意思是: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由此可知诗人通过“朝奏”“夕贬”二词的对比,向侄孙韩湘突出自身命运变化的迅速及获罪被贬的原因;颔联“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意思是: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由此可知诗人此句直抒“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向侄孙韩湘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意思是: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诗人即景抒情,“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意思是: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由此可知,诗人韩愈劝谏阻止唐宪宗,“朝奏”而“夕贬”,但是诗人从不后悔,而是对侄孙韩湘交代“好收吾骨”的后事,表现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二)(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时苻坚①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谢)安遣弟(谢)石及兄子(谢)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②,亲朋毕集,方与(张)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③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投将帅备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节选自《晋书·谢安传》)【注】①苻坚:公元383年征调八十多万军队攻晋,在淝水大败。②山墅:山林中的别墅。③乞:给的意思。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所在克捷:____(2)亲朋毕集:_____(3)玄等既破坚:___(4)棋如故: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B.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C.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D.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坚后率众,次于淮肥,京师震恐。(2)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9.孔子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阅读以下链接材料,结合两文相关内容,简要分析谢安和唐雎“圣人之勇”各有什么具体表现。【链接材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争?”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缄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答案】6.①.战胜,攻克②.全、都③.已经,……以后④.原来7.A8.(1)后来,苻坚率领大军,驻扎于淮水与淝水间,京城里震惊恐慌。(2)谢玄不敢再问,于是让张玄重新去请求(计策)。9.敌军压境、形势危急,当谢玄问计策时,谢安毫无惧色且心有方略;与玄围棋赌别墅,且在棋力较劣的情况下胜玄;游涉至夜才回来对将军们指点授计;唐雎面对秦王大怒,以“士之怒”的大无畏来对抗秦王;甚至“挺剑而起”来以行证言、以死相拼。【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所到之处都获得胜利。克:战胜,攻克。(2)句意为:亲朋好友都到齐了。毕:全、都。(3)句意为:等谢玄等人大破苻坚之后。既:已经,……以后。(4)句意为:还像原来一样下棋。故:原来【7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结合句意“谢安接着又去游山玩水,到半夜才回来。对将军们指点授计,让他们各自担负责任”可知,句子的主语是谢安,“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是他的三个连续的动作,中间要断开;“各当其任”是将帅们的行动,与上句“将帅”之间要断开;故断句为: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次:驻扎。于:在。京师:京城。(2)复:再。乃:于是,就。重:重新,再一次。【9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谢安:结合“京师震恐”“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可以看出,敌军压境、形势危急时,谢安毫无惧色且心有方略,胸有成竹;结合“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可以看出,谢安棋力不如张玄,但他临危不惧,而张玄内心恐慌,因此谢安下棋获胜;结合“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投将帅”可以看出,谢安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出去逛了一圈后回来才对将帅们面授机宜,让他们各司其职。唐雎:结合“秦王怫然怒”“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可以看出,唐雎面对秦王大怒,语气平静,毫不畏惧;结合“‘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缄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可以看出,他不怕死,敢于以死相拼,面对强大的秦王毫不示弱。【点睛】参考译文:当时,苻坚兵势强大,疆场上充满危险,各位将领连连吃败仗。谢安派弟弟谢石与哥哥的儿子谢玄等看机会出征讨伐,所到之处都获得胜利。朝廷拜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封为建昌县公。后来,苻坚率领大军,驻扎于淮水与淝水之间,京城里震惊恐慌。又加拜谢安为大都督。谢玄进入军帐问计,谢安面色平静没有一丝恐惧,回答说:“我已另有方略。”随即安静下来。谢玄不敢多问,就让张玄将军再去请求计策。谢安便吩咐备车马到山中别墅去,亲朋好友都到齐了,谢安准备与张玄以别墅为赌注下棋。谢安的棋平常不如张玄,这一天,因张玄心中害怕,便显得棋力相当,而最终张玄没有获胜。谢安回头对自己的外甥羊昙说:“把别墅送给你吧。”谢安接着又去游山玩水,到半夜才回来。对将军们指点授计,让他们各自担负责任。等谢玄等人大破苻坚之后,驿马传来捷报,谢安正与客人下棋,看完捷报,便放在床上,脸上没有露出一点喜色,还像原来一样下棋。【链接材料】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三)(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到佳木斯看海刘昆①到佳木斯看海?是真的!②清早,从佳木斯市区出发,前往富锦时,天空还是瓦蓝如洗,一丝浮絮都没有。在车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睁开眼时,已见一朵朵白云,绽着笑脸,从各个方向,迎着你,引着你去赶一场云的集会。那云彩,千姿百态,或俏皮,或持重。细的,如轻絮,似飘丝,有着翩然散淡的曼妙。大一些的云团,如新弹过的棉花,既饱满,又绵柔,可以轻盈地翻着身子,变着姿态,欢快地跟着你走。③人在地上,心随云飘。④路两旁,延展着宽阔的湿地。丛生的芦苇,迎风摇曳,水边草地上,几只白色的鸟儿单腿立地,一动不动,突然,“扑哧”着,奔跑几步,然后扯开了翅膀,向着云的方向飞去。速度之快,让人担心它搅乱了云的衣裳。朋友说,那鸟,是东方白鹳,堪称“鸟界国宝”,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这些年,因为生态好了,湿地多了,结伴东方白鹳来栖居的鸟类,多达三百种以上。过去,鸟儿翔集时连成线,现在都是成片成片的了。⑤过湿地,一片海,向我们奔涌而来。⑥那是稻的海洋啊!千里沃野,无际无垠,遍地金黄,向着远方漫展。为着让我这个南方人见证北大荒稻田的辽阔,朋友领着我们,登上富锦万亩大地号的一处瞭望塔。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的地平线,连着稻海与云海。清风拂过,稻浪荡漾,携着跳跃的音符,迤逦而来。⑦吃过午饭,我们向建三江方向出发时,天空的云彩,变得浓烈起来。⑧无论朝着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云的身影。远方天际线低处,云堆积得有些严实,略现出淡灰的色调,往穹顶舒展时,已是层峦叠嶂之势。各种形态的云团,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稠的、稀的,都赶着趟儿,各自拉开了阵势,将最美的姿态,布置在蓝色天宇。我在车上搜肠刮肚,想找出合适的词来,描写它们的万千仪态、婀娜多姿。可是,其绚烂,其丰富,其瑰奇,其变幻,哪是我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⑨跟着云走。我们来到建三江七星农场。⑩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因为靠近祖国东北部边陲,这里又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有沃土就有粮食。"中国粮仓",成为这里的美誉,更化为一种使命。一年一度,希望的种子在这里播下,创造出“十八连丰”,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成为可能,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日常。⑪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就坐落在七星农场。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小姑娘,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意。她告诉我们,自己是第三代北大荒人。这里以前荆棘丛生,为了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父辈们把苦吃够了。如今,一切都变了样,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⑫农机中心外,是一个万亩大地号,稻海深处,几架无人机在低空盘旋。一阵风吹过,稻海泛起了波浪,送来醉人的香。“好久没有闻到稻花香了!”我忍不住赞叹。“您闻到的,是稻香。稻花香早过啦。不过,比起稻花香的浓,稻香更多了一份醇。”小姑娘笑着说。哦,稻花香浓,稻香醇。“从目前测产情况看,今年粮食产量好于往年,‘十九连丰’有望。”农场负责人高兴地说。⑬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稻海的深处奔去。此时,漫天的云彩,不知不觉间,从大地号远处的天际线升腾,似大海边拍岸惊涛卷起的千堆雪,翻滚着,碰撞着,簇拥着,密密匝匝,向天空堆叠,将天幕布满。阳光穿过云层,漫射出一道道金光,将白云染成橙黄,与稻海的金色衔接。⑭这稻海,真是人间的仙境啊。⑮远处,新建成的建三江机场,一架飞机掠过万顷沃野,向着云层深处飞去。那一定是一个幸福的航程。(节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我”的游踪为线索,随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有序地写出游览过程。B.无论是云海的变化多姿还是稻海的无边无垠,都令我陶醉其中、叹为观止。C.现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早已不用实地操作了,全都直接用手机种地。D.文章写景语言生动优美,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人身临其境。11.文章第④段详写东方白鹳,作用是什么?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可是,其绚烂,其丰富,其瑰奇,其变幻,哪是我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赏析句子)(2)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稻海的深处奔去。(赏析加点词)13.结尾处七星农场的负责人预言“十九连丰”有望,你认为依据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14.文章多次写到云海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0.C11.强调东方白鹳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侧面体现湿地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12.(1)排比句/短句/反问句式;强调云海绚烂瑰丽、变幻多姿;表现“我”对云海之美的惊叹、赞美。(2)指用东西诱惑某人去做一些事;这里强调出稻香的浓醇深深吸引了我们,也表现出“我”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中。13.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条件好;从目前测产情况看,今年粮食产量好于往年。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不怕吃苦,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机械化和智慧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4.结构上前后呼应,与“稻海”相映成趣,起到点题作用;暗示文章主旨,以云海之美映衬劳动之美、丰收之美;反复渲染云海之美,使文章更富有诗意和表现力。【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C.根据第⑪段“如今,一切都变了样,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可知,选项“全都直接用手机种地”说法有误;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根据第④段“朋友说,那鸟,是东方白鹳,堪称‘鸟界国宝’,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首先说明东方白鹳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这一特点,再根据“这些年,因为生态好了,湿地多了,结伴东方白鹤来栖居的鸟类,多达三百种以上。过去,鸟儿翔集时连成线,现在都是成片成片的了”可知,作者通过现在东方白鹤来栖居的鸟类与过去鸟儿翔集的数量的对比,说明现在东方白鹤来栖居的鸟类的数量与种类在增多,侧面体现湿地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12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1)结合第⑧段“各种形态的云团,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稠的、稀的,都赶着趟儿,各自拉开了阵势,将最美的姿态,布置在蓝色天宇”可知,作者运用“其绚烂,其丰富,其瑰奇,其变幻”的排比句式及短句,增强了气势,充分强调了云海的“万千姿态、婀娜多姿”美丽,“哪是我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运用反问的语气,充分说明云海绚烂瑰丽、变幻多姿的美丽并不是作者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表现作者对云海绚烂瑰丽、变幻多姿的惊叹、赞美。(2)“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稻海的深处奔去”中的“诱使”的意思是用东西诱惑某人去做一些事,根据第⑫段“一阵风吹过,稻海泛起了波浪,送来醉人的香”,“哦,稻花香浓,稻香醇”可知,此句指稻香的浓醇诱惑“我们”向稻海的深处奔去,突出强调稻香的浓醇深深吸引了我们,同时根据第⑫段“从目前测产情况看,今年粮食产量好于往年,‘十九连丰’有望”,第⑬段“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也传达出今年粮食大丰收的讯息,也表达了“我”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中。【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⑩段“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因为靠近祖国东北部边陲,这里又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有沃土就有粮食”可概括出: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条件好;根据第⑫段“从目前测产情况看,今年粮食产量好于往年”可概括出:测产情况良好;根据第⑪段“这里以前荆棘丛生,为了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父辈们把苦吃够了。如今,一切都变了样,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可概括出: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不怕吃苦,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机械化和智慧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第⑥段“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的地平线,连着稻海与云海”,第⑧段“远方天际线低处,云堆积得有些严实,略现出淡灰的色调,往穹顶舒展时,已是层峦叠嶂之势。各种形态的云团,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稠的、稀的,都赶着趟儿,各自拉开了阵势,将最美的姿态,布置在蓝色天宇”,第⑬段“漫天的云彩,不知不觉间,从大地号远处的天际线升腾,似大海边拍岸惊涛卷起的千堆雪,翻滚着,碰撞着,簇拥着,密密匝匝,向天空堆叠,将天幕布满。阳光穿过云层,漫射出一道道金光,将白云染成橙黄,与稻海的金色衔接”等关键语句都在描绘云海,作者多次提及云海,写出云海绚烂瑰丽、变幻多姿的特点,使文章更富有诗意和表现力;同时在结构上,根据文章第⑥段“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的地平线,连着稻海与云海”,第⑬段“漫天的云彩,不知不觉间,从大地号远处的天际线升腾,似大海边拍岸惊涛卷起的千堆雪,翻滚着,碰撞着,簇拥着,密密匝匝,向天空堆叠,将天幕布满。阳光穿过云层,漫射出一道道金光,将白云染成橙黄,与稻海的金色衔接”可知,云海在这里前后呼应,与“稻海”相映成趣,起到点题作用;同时根据第⑪段“这里以前荆棘丛生,为了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父辈们把苦吃够了。如今,一切都变了样,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第⑬段“丰收的喜悦,喜悦的味道,诱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稻海的深处奔去”可知,云海之美其实意指的就是劳动之美、丰收之美,赞扬了北大荒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近期,某动画电影中“宽眼距、吊梢眼”的主角造型引发争议,与此相类似,某产品广告中的“眯眯眼”造型以及部分摄影作品中模特造型等,均被置于广泛讨论之中。一个文化群体的“美”到底由谁来定义?又应该如何定义?这些问题的出现,具有漫长的历史渊源,而对其进行厘清,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②很长时间以来,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处于强势一方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文化的定义与描绘从未曾停止。这种定义和描绘却常常带有误解甚至扭曲,是漠视这些国家的文化本体与历史遭遇的结果。③以好策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流行媒介将东方人物形象塑造成"吊梢眼",这渐渐衍生为一种“丑化”的印象、一种固定的偏见。在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下,这种形象泛化为西方社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共同想象。在艺术、时尚、电影等领域的人物造型上,通过化妆、拉扯眼角等方式形成“吊梢眼”,似乎符合了西方刻板印象中的东方人形象。而对这一类造型的批评性看待,并非歧视现实中人们类似的样貌,而是对这背后不平等的文化格局与机制的揭示。④中国形象、中国之美应该由谁来定义?它应该是怎样的?可以是怎样的?在当下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下,尽快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建设,不让中国形象全由西方想象、判断与决定,是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而正确定义我们自己、有效传播我们自己的前提,是真正认识我们自己。⑤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本源、文化本体、文化构成与文化发展脉络,真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真切知晓我们美在何处、因何而美、为谁而美。无论《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等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涌现出的那些彰显着人性光芒的优秀作品,还是近年《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一部部文化经典的电视节目,无不对中国文化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美进行了深刻挖掘,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⑥我们的审美观和美学理念来自文化的传承,五千年文明史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今天,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更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选自陈杰《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提及动画电影和广告中的人物造型引发讨论这一社会现象,具有时代色彩。B.西方发达国家因漠视东方国家的文化历史,对其文化的定义与描绘常常带有误解。C.“吊梢眼”代表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形象,这是在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下导致的。D.文章举了中国电影优秀作品的例子,强调中国文化从业者应深刻挖掘中国文化之美。16.本文第④一⑥段围绕“中国形象、中国之美应该由谁来定义、应该怎样、可以怎样”这一问题作了哪三个方面的回答?请简要概括。17.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都提到了“文化自信”,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分别概括。【链接材料】文化自信是什么?文化自信即一个民族的精神自觉与文化认同。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不仅表现为对历史传统和现代价值的坚守,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自身身份,价值观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识及态度。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答案】15.C16.应在真正认识我们自己的前提下,正确定义我们自己,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建设。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从而知晓美、挖掘美。要从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自信中传承审美理念,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17.本文侧重探讨中国人文之美和文化自信的关系(或围绕“只有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展开论述),链接材料侧重阐释何为文化自信。【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有误,根据第③段“通过化妆、拉扯眼角等方式形成‘吊梢眼’,似乎符合了西方刻板印象中的东方人形象”可知“吊梢眼”代表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形象表述太绝对,且“是在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下导致的”与原文“以好策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流行媒介将东方人物形象塑造成‘吊梢眼’,这渐渐衍生为一种‘丑化’的印象、一种固定的偏见。在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下,这种形象泛化为西方社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共同想象”意思不符;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解答此题要仔细阅第④一⑥段的内容,从第④段“尽快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而正确定义我们自己、有效传播我们自己的前提,是真正认识我们自己”可概括为:在当下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下,应尽快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正确定义我们自己、有效传播我们自己的前提,是真正认识我们自己。从第⑤段“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本源、文化本体、文化构成与文化发展脉络,真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真切知晓我们美在何处、因何而美、为谁而美”可概括为: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从而知晓美、挖掘美;从第⑥段“我们的审美观和美学理念来自文化的传承,五千年文明史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可概括为:要从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自信中传承审美理念,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研读文本,分析总结。文章从动画电影中的主角造型引发争议说起,剖析了这一现象的根源,进而树立观点。然后层层论证。第④段提出“中国形象、中国之美应该由谁来定义,它应该怎样、可以怎样”的问题,并作出回答——尽快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在真正认识我们自己的前提下正确定义、有效传播中国形象、中国之美。第⑤段提出“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深刻理解我们文化的本源本体、构成与发展脉络,从中挖掘美的内涵”的观点,接着用彰显中国之美的优秀作品例证。第⑥段强调观点:要用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自信,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由此可知,本文写作目的是论述“只有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的观点。【链接材料】由“文化自信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何为“文化自信”的阐释。(五)(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①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里,一名被称为“清流哥”的年轻患者躺在病床上读书的新闲迅速走红。于是许多人重新翻开纸质书籍,嗅到了久违的书香,更有人发出内心感悟:有书相伴,真好!②西城区统计局发布的《疫情期间家庭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家庭阅读量增长迅猛,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阅读水平。家庭阅读量达到2-4本的逾四成,超出2017年10个百分点;达到6本以上的家庭近两成,超过2017年两倍以上。疫情期间特殊的情况限制,从一定程度上促使更多人关注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质量也随之提高。报告还显示,在疫情期间有八成居民进行了文字书刊阅读,其中超六成的居民是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进行的阅读,这些比例均高于以往。【材料二】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是: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延期开学的影响,课程知识学习仍然是居家学习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除了课程学习,家长也愈发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材料三】据《微信战“疫”数据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微信读书用户每百人比上个月平均多读110本书。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成为了大家搜索次数最多的书籍,《鼠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等书籍也名列前茅。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要是没有“清流哥”的走红,人们就嗅不到久违的书香,也认识不到读书的好处。B.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家庭阅读量增长迅猛,超过了2017年全年阅读水平。C.在疫情期间,微信用户每人月均多读110本书,且医疗、疫情等书受到最多关注。D.更多人关注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疫情期间特殊的情况限制有一定的关系。19.从【材料一】来看,2020年疫情期间,人们的阅读状况具有怎样的特点?20.【材料二】中的两个画线句是依据《图书销量比较图》得出的结论,请结合图文信息,分别说明这两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答案】18.D19.①阅读数量增加;②阅读质量提高;③阅读形式丰富(或“线上线下结合”等)。20.示例:中小学教辅可帮助学习学校课程,2020年1-3月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大,可见课程知识学习仍然是居家学习的主要内容;书法、科普读物属于学生课外读物,增幅相对来说也很大,说明家长愈发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A.根据【材料—】第①段“一名被称为‘清流哥’的年轻患者躺在病床上读书的新闲迅速走红。于是许多人重新翻开纸质书籍,嗅到了久违的书香”可知,在“清流哥”的影响下,“许多人重新翻开纸质书籍,嗅到了久违的书香”,说明“清流哥”影响了一部分人,不代表全部,选项表述过于绝对;B.根据【材料—】第②段“西城区统计局发布的《疫情期间家庭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家庭阅读量增长迅猛,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阅读水平”可知选项“2020年家庭阅读量增长迅猛,超过了2017年全年阅读水平”缺少“疫情期间”的时间限定,表述不准确;C.根据【材料三】“疫情期间,微信读书用户每百人比上个月平均多读110本书。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成为了大家搜索次数最多的书籍,《鼠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等书籍也名列前茅”可知,选项“微信用户每人月均多读110本书”与原文“微信读书用户每百人比上个月平均多读110本书”不符;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提炼。根据【材料一】第①段“一名被称为‘清流哥’的年轻患者躺在病床上读书的新闲迅速走红。于是许多人重新翻开纸质书籍,嗅到了久违的书香”,第②段“西城区统计局发布的《疫情期间家庭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家庭阅读量增长迅猛,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阅读水平。家庭阅读量达到2-4本的逾四成,超出2017年10个百分点;达到6本以上的家庭近两成,超过2017年两倍以上”可概括出:阅读数量增加;根据【材料一】第②段“疫情期间特殊的情况限制,从一定程度上促使更多人关注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质量也随之提高”可概括出:阅读质量提高;根据【材料一】第②段“报告还显示,在疫情期间有八成居民进行了文字书刊阅读,其中超六成的居民是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进行的阅读,这些比例均高于以往”可概括出:阅读形式丰富(或“线上线下结合”等)。【20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图书销售量比较图”可知,2020年1-3月中小学教辅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大,由此可见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延期开学的影响,课程知识学习仍然是居家学习的主要内容;2020年1-3月书法、科普读物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也比较大,书法、科普读物属于学生课外读物,由此可知,除了课程学习,家长也愈发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世间万物,成长最美。成长不仅限于“向上”,“向下”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少年的我们,也只有向下扎根,才能茁壮成长。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向下扎根》为题,写一篇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泄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