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课内基础。(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溃退(kuì)泄气(xiè)要塞(sài)锐不可当(dǎng)B.颁发(bān)仲裁(zhòng)国殇(shāng)殚精竭虑(dàn)C.酷似(kù)悄然(qiǎo)由衷(zhōng)一丝不苟(gǒu)D.默契(qiè)呓语(yì)翘首(qiào)屏息敛声(bǐng)【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注音,A.锐不可当(dǎng)——(dāng);B.殚精竭虑(dàn)——(dān);D.默契(qiè)——(qì),翘首(qiào)——(qiáo);故选C。2.下列有关新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即使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通常是消息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文体的了解情况。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C项表述错误,新闻报道不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已发生的事件作后续报道也可以称为新闻报道。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的一项是()A.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删去“的原因“)。B.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将“不仅…更“改为“既……又”)C.田径赛上,育才中学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D.苏州园林的设计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怎能不令人不惊叹呢?(删去第二个“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及修改。B.有误,“不仅……更……”是递进关系,原句应改为:不仅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更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选项错误。故选B。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亚洲特别是世界具有长久而广泛的影响。(把“长久”和“广泛”位置互换)B.多年来被应试教育束缚下的师生们也开始转变思想了。(将“束缚下”的“下”删去)C.规范网络语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尊重。(将“语言交流”改为“促进网络交流的方式”)D.通过举办诵读国学经典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删去“通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不合逻辑,将“在亚洲特别是世界”改为“在世界特别是亚洲”;故选A。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怎样深入学习践行会议精神,成为各地干群关注谈论热议的话题。(“关注”和“谈论热议”互换位置)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把“是否”删掉)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删去“通过”)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把“一倍”改为“50%”)【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关注”和“谈论热议”表意重复,删去其中一个;故选A。6.下列选项中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与形式丰富多变的水上桥梁分不开的。②提起“江南水乡”,不由使人想到“户藏烟浦,家具画船”的一些水乡景色。③它点缀了移步换影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地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来处理了复杂的水乡交通,美化了村镇城市的面貌的呢?⑤每当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恋难忘了。A.②⑤③④① B.④①⑤③② C.④①②⑤③ D.②⑤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五个句子,句子的中心话题是“江南水乡”。所以②句是首句,引出描述的景象“江南水乡”,⑤句中“更令人依恋难忘了”承接②句中“使人想到”,③句必然是紧承①句,叙述桥梁的作用,也就是说,①句中“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指②句“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和⑤句“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故①句承接⑤句。③句中的“它”是指①句中的“水上桥梁”等景色,④句用疑问句作总结语。排序为:②⑤①③④。故选D。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⑤③④①② D.⑤①③④②【答案】B【解析】【详解】答题时先找出本段中的总领句——“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再根据前后照应关系,“南朝游记小品名作”扣住“文苑奇葩”,故第④句应紧跟其后,同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领起第①⑤句(两句分别对应“游记”“小品”);第②句为总结句,应置于结尾处。故选B。8.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3)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4)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A.拟人比喻比喻设问 B.比喻拟人比喻反问C.比喻拟人拟人设问 D.比喻排比拟人反问【答案】B【解析】【详解】(1)将黄土高原比喻成“一条大毯子”;(2)由“不折不挠”“对抗”可以看出,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3)将树比喻成“伟丈夫”;(4)这里用的是反问。故选B。9.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⑶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⑷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A.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引用B.打比方作比较打比方引用C.比喻作比较摹状貌打比方D.摹状貌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答案】A【解析】【详解】(1)句很明显运用的是打比方,把桥比作虹,而比喻不是说明方法,所以C项排除。而(3)句没有比喻,是描摹状态的,所以是摹状貌,由此可知选择A项。第三单元古诗文。(27分)10.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句意为: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写了“水清”;B.句意为: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本句写的是“月光”;C.句意为: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写了“水清”;D.句意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写了“水清”;故选B。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素湍绿潭(急流)。B.飞漱其间(冲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C.夏水襄陵(冲上、漫上);清荣峻茂(茂盛)。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回清倒影(回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B.有误。句意: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曦”是日光,这里指太阳;故选B。12.下列对《答谢中书书》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在写景时运用了多种视觉相结合的手法,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再平视“清流见底”。B.本文在写景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晓雾将歇”是静景,“猿鸟乱鸣”“沉鳞竞跃”是动景。C.本文借书信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D.本文作者在书信中描山画水,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A.有误,结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分析,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和“青林翠竹”;故选A。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负势竞上/横柯上蔽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C.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天山共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上:向上/在上面;B.百:数词/多次;C.奔:指飞奔的马/指飞奔的马;D.共:相同/共同;故选C。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A.首联“望”字点题,“徙倚”即徘徊,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B.中间两联写景,描绘了薄暮时分的田园风光。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态、近景,侧重宏观描绘;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态、远景。二者搭配得恰到好处。C.尾联抒发情感,由外物回归自身,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前贤寻找慰藉,放声高歌。D.全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于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答案】B【解析】【详解】B.有误。颔联总写秋色,是远景;颈联转写牧人和猎马,是近景。15.对《黄鹤楼》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之情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乡情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江上美景:阳光、树木、芳草、汉水、沙洲,借景抒情,使诗的意境更为高远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D.有误,词语“愁”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而不是“乡关”;故选D。16.下列对《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雄奇瑰丽,意境雄浑,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D选项说“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理解错误;故选D。17.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D.《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诗。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并非“意境清雅,风格纤细”;故选D。18.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交待游踪。从大处落笔,写出春水初涨,云脚低垂,湖面开阔之景。B.颔联和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纯色的景物,从不同角度写了钱塘湖早春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C.黄莺抢占“暖树”,生怕赶不上;新燕正啄“新泥”,忙碌而兴奋。这两句诗着意描写莺莺燕燕的动态,整首诗歌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D.尾联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描写,内容详细地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D.有误,尾联的“最爱湖东行不足”意思是“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是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热爱之情。故选D。第六单元古诗文。(24分)1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改变)。《愚公移山》B.素(白色)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C.月色入户(窗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D.困于心,衡(同“衡”,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C【解析】【详解】月色入户(门),欣然起行:月色照入门户,高兴的起来行走。故C错误,选C。2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七百里,高万仞”一句从面积和高度两个方面说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了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B.文中愚公和智叟两个人物的刻画,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式。C.愚公移山时虽只有几个人,工具也什么简陋,但大家齐心协力,以及邻家孤儿亦“跳往助之”,移山场面热火朝天。D.操蛇之神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出手相助,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太行、王屋两山,分别放置于朔东和雍南两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操蛇之神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有误;操蛇之神害怕愚公不停止挖山,告诉天帝,天帝被愚公感动,命人搬走两座山;故选D。21.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C.寒暑易节易:更替D.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B.有误,句意:用箕畚装土石,(顺河而下)把土倒在渤海边上。箕畚:用箕畚装土石;故选B。2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差别的一组是()A.使人称谢非常感谢B.明日,徐公来明日这班车才能到达C.天子先驱至李大钊是红色革命的先驱者D.上自劳军他是个军人【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古今义的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化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等。D项“军”的古今义都是“军队”的意思。A:告知;谢意。B:第二天;明天。C:先头卫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23.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有误,“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一个人只要心里平静虽然身处闹市仍然会有远离尘嚣的效果,只需要“心”“静”,不需要“境”,所以C项的说法有误;故选C。2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春望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诗中的一、二句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句子,由于国家破败,国都沦陷,所以都城里的春天失去了往日光彩,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B.诗人看到国都残败景象,看到花开而流泪,听到鸟叫也惊心,这使他更加担忧家人的安危,以至于忧愁搔首,青丝变成疏短白发。C.诗题的“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家人的思念,对国家前程的忧虑,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之情。D.这首诗蕴含着强烈的忧国思家的情怀。同是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这是两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答案】C【解析】【详解】C.《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并无展现对“春天的思念”,故错误;故选C。25.对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B.分析不当。“折戟沉沙铁未销”意思是“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表明年代久远,而非“年代不久,时间不长”。故选B。26.古诗词鉴赏。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第一、二句写在明媚春光里,词人聆听新曲,品尝美酒,过着优雅的生活。但是,面对眼前美景,一种由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来的感慨与惆怅也轻轻袭来。B.上片第三句写词人想到风物依然而时光飞逝,他不禁悄声暗问:“夕阳西下几时回?”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对未来充满了强烈的期待和盼望。C.下片第一、二句直承上片第三句,既流露出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D.下片第三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答案】B【解析】【详解】B.有误。“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故“对未来充满了强烈的期待和盼望”有误。故选B。名著阅读。(18分)27.《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台儿庄战役胜利发生在1938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的12月12日,1936年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故选A28.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B.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C.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依据原著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可知题干中提到的人物是“周恩来”,选项中“朱德”表述错误;故选D。29.阅读完《昆虫记》,你可以学习法布尔身上的很多能力,以下哪项能力是不能向法布尔学习到的?()A.绘画 B.探究 C.写作 D.观察【答案】A【解析】【详解】《昆虫记》是法布尔所写的观察大自然中昆虫的种类、特征和习性的生物医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的真实生活。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并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的求证,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我们可以向法布尔学习探究、写作、观察能力;故选A。30.下面有关《昆虫记》的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典范。B.作者笔下的小生灵都很可爱,如像个吝啬鬼的小甲虫,为后代无私奉献的杨柳天牛。C.《昆虫记》中蝉在地下潜伏四年,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D.全书充满了对生命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答案】B【解析】【详解】B.“像个吝啬鬼的”是杨柳天牛,“为后代无私奉献的”是小甲虫。故选B。31.关于《昆虫记》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却只歌唱五个星期便死去。B.黄蜂的幼蜂,无论是在睡觉还是在饮食,都是脑袋朝下的,即倒挂着的。C.西班牙犀头最显著的地方是陡斜的胸部和伸出头部的独角,性格很活泼。D.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自己挖掘,不仅排水优良,且有温暖的阳光。【答案】C【解析】【详解】C.错误,应是:西班牙犀头它最显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胸部的陡坡和头上长的角,性格很不活泼。故选C。32.下列关于《昆虫记》人性与虫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以虫性观照人性,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B.以人性观照虫性,以社会人生反观虫性。C.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D.以虫性观照人性,以社会人生反观虫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可根据名著中的具体内容来感受“人性与虫性”的关系。在法布尔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他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予昆虫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字字句句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动物身上有着人类完全没有或无法理解的功能,激发我们对生存的清醒认识和对生命的敬畏关爱,让我们在动物世界里学会以“人性关照虫性,以虫性反观人性”,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一只小小的蚂蚁尚且知团结互助,各自为主;一只小小的屎壳郎尚且为自己的小粪球而计划营生;一只小小的蜜蜂尚且知勤能补拙。反观人类,有时却妄自尊大,视微小之力如糟糠,弃如敝屣。人类需要反观自我,人类并非是凌驾于动物之上的统治者,我们更需要的是谦卑与敬畏;可知:《昆虫记》中人性与虫性的关系是: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故选C。中考型阅读。(54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甲】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33.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而又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B.甲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表达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C.乙词中的“惊”字既写出了船行之快,又写出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D.甲词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有一种豪放之美;乙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34.这两首词中都写到“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33.B34.《渔家傲》中的“日暮”和“路长”在一起,营造日暮途远的困境之感,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如梦令》中的“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于游玩中不知不觉暮色四合,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意近即可)【解析】【3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B.甲词“仿佛梦魂归帝所”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是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而不是“现实主义的手法”;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末尾“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因此表达的也不是“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故选B。【34题详解】本题考查诗人思想感情的分析。《渔家傲》中,词人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如梦令》中的“日暮”表示时间到了晚上。句子写的是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3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②?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④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⑤?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⑥,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⑦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一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注】①因:趁机。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同“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诛灭,全族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还为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亲近之臣。⑦斧钺(yuè)汤镬(huò):古代的两种酷刑。钺,兵器名,形状像大斧,圆刃,青铜或铁制成。镬:古代无足的鼎,用来煮鱼、肉等食物。⑧卫律;与李陵同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同“诀”,告别,辞别。(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使】①武使匈奴明年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亡】③空自苦亡人之地④国恒亡(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B.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C.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D.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②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①出使;②派遣;③同“无”,没有;④灭亡。(2)D(3)①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②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4)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是:①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武;②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③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苏武的精神品质:①不畏艰苦,坚忍不拔。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②对祖国忠诚,立场坚定。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其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使】①句意: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使,出使。②句意: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使,派遣。【亡】③句意: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亡,同“无”,没有。④句意:国家常常会灭亡。亡,灭亡。【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根据句意“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可断句为: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①事,侍奉;亡,同“无”,没有;恨,遗憾。②凡,大凡,总共;以,在;及,等到。【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根据“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可概括出: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武;根据“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可概括出: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根据“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可概括出: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苏武的精神品质:根据“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及“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可知,苏武所处环境艰苦,但他不因为环境艰苦而改变自己对祖国的忠诚,由此可概括出苏武不畏艰苦,坚忍不拔;根据“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可知,苏武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并表示自己愿意为祖国付出生命,据此可概括出对祖国忠诚,立场坚定。【点睛】参考译文: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在哪里显现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无以复加!”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3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打磨旧时光①我居住的是个花园式小区,花草树木,曲径蜿蜒,风景怡人。门卫处的几个大叔工作很是认真,大大小小的摄像头全方位安装,小区的每个角落都一目了然。那些发广告、做营销、卖鸡蛋、收废品的一律被门卫大叔拒之门外,只有一个磨剪刀的老人却是个例外,经常在小区大门口的空地上摆摊揽活儿,现代化的小区和他的老行头简直是混搭,真是一道无法言说的和谐风景。②磨剪刀老人第一次出现在小区里,那一声“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市井吆喝是很有民间音乐旋律的,声音里沉淀着时代的印迹。再看老人的打扮,草帽、手帕、棉布汗衫、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和一条木板凳,粗布袋、磨刀石,还有铁刨子一样叫不上名的行当,带着尘土,带着沧桑,带着岁月的故事,好像从旧时光中走来,让人想起童年,仿佛故人,恍惚隔世。我想起了家里草编工艺筐子里那把被长期冷落的老剪刀,就把它拿出来,下楼寻找老人。③有几个大婶,听见吆喝就拿了剪刀出来。老人有了生意,很高兴。停好自行车,放好绑扎着磨刀石的长条凳,骑马式跨坐在板凳上,板凳下面吊着盛水的破铁罐子和一个装工具的布袋子。老人满脸皱纹,头发和胡须都是白的,但是很干净,精神矍铄,口里念着打油诗。一边打磨着剪刀,一边打磨着时间。④聊得最多的,还是他这门手艺,这门后继无人、就要失传了的手艺。他说:“没人干啰,腌臜人的活儿。孩子都过得好,家家住楼房,吃喝不愁。小本儿生意,赚不了仨瓜俩枣的,没人学没人干,都挣大钱去啰。”⑤有人说:“那你不在家享清福,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干这活?”⑥老人说:“闲着就老了。老天爷给我个好身体,就是让人干活儿的,不干你咋活呀。我从小跟父亲学这门手艺,干60年了。养活了一大家子人。我父亲活到99岁,我今年才80,还年轻着呢。”口气里略显得意。⑦老人说着话,不耽搁做活。洒水,打磨,手摇砂轮,拿了剪刀在耳边一听,用手一刮,用嘴一吹,用布条一剪,唱曲儿似的说:“好嘞——给两个钱儿。”⑧老人一说起他的父亲,说起他的这门“腌臜人的”小本儿手艺,怎样地养大了5个孩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这人啥时候都得靠手艺吃饭,与人无争。就是在旧社会,世道再乱,我这干手艺的也平安无事。看我现在一天也能挣够自己花的,还能养得了自己。”⑨在小区里,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他那沙哑苍老的吆喝声——“磨剪子嘞——戗菜刀——”。每次都有三两个大婶大娘围着他磨剪刀带聊天。他和门卫也混熟了,有时候在大门口从早上到黄昏坐一天,闲下来就在门卫处喝点茶水,洗洗手脸。⑩许多找他磨剪刀的人,更多的是对他的这门儿老手艺感兴趣,是想听老人讲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是在打磨剪刀的时间里,打磨记忆里的旧时光。(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磨剪子老人因为生活过于清闲害怕变老,就到小区门口摆摊揽活,消磨漫长时光。B.磨剪子老人能够例外在小区门口揽活,是因为大婶大娘们常用的剪刀经常损坏。C.磨剪子老人到小区门口摆摊揽活,是因为他的家境困难,要养活一大家子人。D.磨剪子老人特有的市井吆喝声沉淀着时代的印迹,能唤起人们对旧时光的回忆。(2)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①老人说着话,不耽搁做活。洒水,打磨,手摇砂轮,拿了剪刀在耳边一听,用手一刮,用嘴一吹,用布条一剪,唱曲儿似的说:“好嘞——给两个钱儿。”(赏析句子)②现代化的小区和他的老行头简直是混搭,真是一道无法言说的和谐风景。(赏析加点词语)(4)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磨剪子老人怎样的复杂心情?(5)文章以“打磨旧时光”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1)D(2)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磨剪子老人的特殊性,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①运用动作描写,生动描绘出磨剪子老人一系列磨剪子的动作,表现了老人磨剪子的动作娴熟及自豪感。②现代化小区与传统老手艺混搭后,显得和谐,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磨剪子老人及其老手艺的喜爱。(4)表现了磨剪子老人对人们嫌弃这门手艺的不快以及对手艺即将失传,后继无人现状深感惋惜。(5)①从内容来看,一方面指追忆过往时代的印迹,另一方面指留存、珍惜过往岁月那安身立命的本领和信念。②从结构上看,“打磨”贯穿全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研读内容,比较分析。A.有误,根据第⑥段“闲着就老了。老天爷给我个好身体,就是让人干活儿的,不干你咋活呀。我从小跟父亲学这门手艺,干60年了。养活了一大家子人。我父亲活到99岁,我今年才80,还年轻着呢”可知,“磨剪子老人因为生活过于清闲害怕变老”与原文不符,表述有误;B.有误,根据第⑨段“每次都有三两个大婶大娘围着他磨剪刀带聊天”可知,“是因为大婶大娘们常用的剪刀经常损坏”无中生有,表述错误;C.有误,根据第④段“孩子都过得好,家家住楼房,吃喝不愁”可知,“是因为他的家境困难”与原文不符,表述有误;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结合“那些发广告、做营销、卖鸡蛋、收废品一律被门卫大叔拒之门外,只有一个磨剪刀的老人却是个例外”可知,这句话写出发广告、做营销等人被拒之门外,只有一个磨剪刀的老人却是个例外,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磨剪子老人的特殊性,设置了为什么“只有一个磨剪刀的老人却是个例外”的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叙述磨剪刀老人的故事做铺垫。【小问3详解】①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通过“听”“刮”“吹”“剪”等动词分析,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生动描绘出磨剪子老人一系列磨剪子动作,结合上文第⑥段“‘养活了一大家子人。我父亲活到99岁,我今年才80,还年轻着呢。’口气里略显得意”表现了老人磨剪子的动作娴熟及自豪感。②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混搭”意思是混合搭配,“和谐”意思是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现代化小区与传统老手艺混搭后,显得和谐,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磨剪子老人及其老手艺的喜爱。【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情感。根据“赚不了仨瓜俩枣的,没人学没人干,都挣大钱去啰”可知,磨剪子挣钱少,没人学没人干。结合上文“聊得最多的,还是他这门手艺,这门后继无人、就要失传了的手艺”可知,表现了磨剪子老人对儿女们嫌弃这门手艺的不快以及对手艺即将失传,后继无人现状深感惋惜。【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标题作用。根据第②段“带着尘土,带着沧桑,带着岁月的故事,好像从旧时光中走来,让人想起童年,仿佛故人,恍惚隔世”、第⑧段“就是在旧社会,世道再乱,我这干手艺的也平安无事。看我现在一天也能挣够自己花的,还能养得了自己”可知,从内容来看,文章以“打磨旧时光”为题,一方面指追忆过往时代的印迹,另一方面指留存、珍惜过往岁月那安身立命的本领和信念。根据第①段“只有一个磨剪刀的老人却是个例外,经常在小区大门口的空地上摆摊揽活儿”、第③段“一边打磨着剪刀,一边打磨着时间”、第⑩段“许多找他磨剪刀的人,更多的是对他的这门儿老手艺感兴趣,是想听老人讲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是在打磨剪刀的时间里,打磨记忆里的旧时光”可知,从结构上看,文章以“打磨旧时光”为题,“打磨”贯穿全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瓷器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 北京市顺义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高升学校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六校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西南宁三中、柳铁一中等重点中学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天津市天津一中2025届高考仿真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舒城桃溪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世界著名车商》课件
- 物流专业的职业规划书
- 2024年《论教育》全文课件
- 2024年中级消防员考试题库
- 供应室提高腔镜器械清洗质量PDCA案例
- GB 38454-2019 坠落防护 水平生命线装置
- 眼外伤-PPT课件
- 第六章方差分析(3)
- 关于英语广场美文阅读
- 学校(纸盘画)社团活动课程简案
- 2019年山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HTML5交互融媒体内容设计与制作赛项任务书真题试题
- 汽车租赁验车单(共1页)
- 澳大利亚公司法31-8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