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教案(项目4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_第1页
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教案(项目4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_第2页
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教案(项目4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_第3页
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教案(项目4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_第4页
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教案(项目4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4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1.红外烟雾报警器电路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理解并描述红外传感器件的结构及原理M1K2:能辨识KD9561的引脚,描述KD9561的特性M1K3:能分析红外烟雾报警电路的结构,描述其工作原理M5K4:提升安居意识,涵养生命共同体意识M9教学重点红外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的原理与特性红外烟雾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红外烟雾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问题引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在线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相关平台在线课程配套资源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时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教学目标课前1.预学红外传感器知识2.预学红外烟雾报警电路的原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设计活动推送资源参与活动K1K2K3课中导入(5min)红外传感电路案例主题讨论案例演示演示案例设计主题组织讨论观摩演示思考问题参与讨论K3论证新知(70min)4.1光传感器件1.红红外发光管(1)结构:与LED相似,砷化镓(GaAs)PN结,红外辐射效率高。(2)工作原理:正向偏置激发红外光。(3)主要特征:①封装尺寸及电压、电流区分小功率、中功率和大功率管②波长短光谱功率大③控制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工作于脉冲状态可增加控制距离2.光敏二极管(光电二极管)(1)结构:内部为光敏特征PN结,外壳有透明窗口以接收光照,实现光电转换(2)特性:单向导电,加反向电压。(3)工作原理:无光时,反向饱和漏电流小(暗电流,小于0.1μA),截止。光照时,形成光生载流子,少数载流子增加,反向饱和漏电流增大,光越强,反向饱和漏电流越大。3.光敏三极管(光电三极管)(1)结构:①与普通三极管相似,基区面积较大,发射区面积较小②管芯装在有玻璃透镜的金属管壳内③基极通常不引出(2)工作原理:①集电极电流同时受基极电流和光辐射控制②PN结受光时,形成光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在集电极回路得到放大β倍的信号电流。光照强度越大,电流越大。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参与活动K14.2KD95611.功能特性①CMOS四音音乐IC②输出为变频方波信号,用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警报。③音乐类型由SEL1和SEL2连接设置。2.接线方式电源、接地、E、B、C、SEL1和SEL2相应连接,另两引脚间一般接240K电阻进行声音快慢调节。问题牵引讲解讨论设计问题组织活动要点讲解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聆听记录K2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1.红外烟雾报警电路分析(1)分析电路结构,填写P130表4-2(2)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回答P130-131的问题1~问题5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任务推送活动释疑解惑反馈评价完成任务参与活动排疑解惑K3巩固提升(10min)随堂测验或课后练习线上线下混合设计活动推送活动参与活动排疑解惑K1K2K3课程思政(5min)1.红外烟雾报警器的设计意义2.红外烟雾报警电路中的正反馈知识嵌入主题讨论设计主题引领讨论1.培养安居意识2.涵养共同体意识K4课后在线测试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测试推送活动线上互动完成任务线上互动K1K2K3三、教学反思1.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度: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3.教学内容评价:4.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5.教学资源使用情况:6.其他:(可续页)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2热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路分析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2.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1)555定时器特性(2)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分析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描述其工作特性M1K2:能分析并描述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M1K3:会用555定时器构建多谐振荡电路,仿真其工作状态M1K4:培养节约意识和健康意识M9教学重点555定时器的工作特性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功能教学难点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问题引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在线课程、仿真教学资源相关平台在线课程配套资源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时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教学目标课前1.预学555定时器的工作特性2.预学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原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设计活动推送资源参与活动K1K2课中导入(5min)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问题:红外发光二极管需要什么电压?问题牵引案例演示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案例演示思考问题参与活动观摩演示K2论证新知(60min)4.2.1555定时器认知1.引脚结构:双列直插8个引脚2.工作特性:根据引脚6(vI1)和引脚2(vI2)电压,改变引脚3的输出状态简记:都高出低、都低出高、中间不变3.电路结构:图4-54.工作原理问题链1:vI1>2VCC3,vI2>VCC3时,C1、C2问题链2:vI1<2VCC3,vI2<VCC3时,C1、C2输出问题链3:vI1<2VCC3,vI2>VCC3时,C1、C2输出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参与活动K14.2.2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1.多谐振荡电路(1)功能:矩形波发生器(2)特点:①无外加激励信号,自激振荡②无稳定状态,输出0、1按一定频率往复切换2.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1)电路结构:图4-6引脚6-2短接通过电容C接地,与引脚7通过放电电阻R2连接;引脚7和引脚8间接充电电阻R1(2)工作特性电路上电后,输出脉冲信号。问题牵引讲解讨论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演示讲解反馈评价思考问题观摩演示总结归纳K2(3)工作原理问题1:接通电源后,电容C什么状态?问题2:电容C充电回路是什么?问题3:当电容电压vC达到什么值时,SR锁存器的输出Q=0,电路输出vO=0?问题4:在电路输出vO=0时,放电晶体管T什么状态?电容C什么状态?问题5:电容C放电通路是什么?问题6:当电容电压vC减小到什么值时,SR锁存器的输出Q=1,电路输出vO=1?问题7:在电路输出vO=1时,放电晶体管T什么状态,电容C什么状态?问题8:概括电路的工作状态。问题9:电路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周期是多少?巩固提升(20min)用555定时器构建多谐振荡电路,仿真工作状态任务驱动仿真设计设计活动推送任务指导过程反馈评价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排疑解惑K3课程思政(5min)红外感应水龙头应用价值主题讨论设计问题引领讨论培养节约意识和健康意识K4课后在线测试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测试推送活动线上互动完成任务线上互动K1K2三、教学反思1.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度: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3.教学内容评价:4.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5.教学资源使用情况:6.其他:(可续页)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2热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路分析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2.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3)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描述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特性,分析其工作原理M1K2:能用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触发电路,仿真其工作状态M1K3:培养认真细致的职业品质和问题导向的科学方法M9教学重点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的工作特性及原理教学难点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问题引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在线课程资源、仿真教学资源相关平台在线课程配套资源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时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教学目标课前预学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知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设计活动推送资源参与活动K1课中导入(5min)1.555定时器特性回顾2.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回顾3.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仿真案例问题牵引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思考问题参与活动观摩演示K2论证新知(60min)1.单稳态触发电路特性:无触发信号时,输出稳定状态;触发信号激励下,输出暂稳态后电路自动回到稳定状态。2.电路结构:图4-93.工作原理:问题链1:无触发信号时,电压比较器C2输出什么电平?锁存器的S端什么电平?问题链2:若通电后锁存器Q=0,则电路输出vO什么状态?放电晶体管T什么状态?电容C什么状态?电容电压vc如何变化?问题链3:当电容电压降至23VCC以下时,电压比较器C1输出什么电平?锁存器R端什么电平?SR锁存器什么状态?电路输出问题链4:若通电后锁存器的输出Q=1,则电路输出vO什么状态?放电晶体管T什么状态?电容C什么状态?问题链5:电容电压上升至23VCC以上时,电压比较器C1输出什么状态?锁存器的复位端R什么状态?锁存器输出Q什么状态?电路输出vO什么状态?问题链6:放电晶体管T导通后,电容器C什么状态?问题链7:当电容电压达到什么状态时,SR锁存器保持Q=0,电路输出vO恢复到稳定状态?问题链8:当输入触发负脉冲时,电压比较器C2输出什么状态?锁存器置位端S什么状态?输出Q什么状态?电路输出vO什么状态?放电晶体管T什么状态?电容C什么状态?问题链9:当电容电压上升至23VCC以上时,电压比较器C1输出什么状态?锁存器复位端R、置位端S什么状态?SR锁存器输出端Q什么状态?电路输出vO什么状态?放电晶体管T什么状态?电容器C什么状态?问题链10:当电容电压降至23VCC问题链11:综合上述分析,该电路的稳态是1态还是0态?暂稳态是1态还是0态?4.输出脉冲宽度:tW=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仿真演示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观摩演示参与活动K1巩固提升(20min)用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触发电路,仿真工作状态任务驱动仿真设计设计活动推送任务指导过程反馈评价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排疑解惑K2课程思政(5min)电路分析的科学性知识嵌入主题讨论设计情境组织活动培养认真细致的职业品质和问题导向的科学思维方法K3课后在线测试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测试推送活动线上互动完成任务线上互动K1K2三、教学反思1.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度: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3.教学内容评价:4.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5.教学资源使用情况:6.其他:(可续页)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2热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路分析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2.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4)基于555定时器的施密特触发电路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描述基于555定时器的施密特触发电路特性,分析其工作原理M1K2:能用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触发电路,仿真其工作状态M1K3:培养认真细致的职业品质和问题导向的科学方法M9教学重点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的工作特性及原理教学难点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问题引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在线课程资源、仿真教学资源相关平台在线课程配套资源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时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教学目标课前预学基于555定时器的施密特触发电路知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设计活动推送资源参与活动K1课中导入(5min)1.555定时器特性回顾2.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回顾3.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电路回顾4.基于555定时器的施密特触发电路仿真案例问题牵引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思考问题参与活动观摩演示K2论证新知(60min)1.施密特触发电路特性:①两个稳定状态②采用电位触发方式,有正向阈值VT+和负向阈值③当输入电位上升到VT+以上时,输出低电平;当输入电压减小到VT-以下时,输出高电平。④2.电路结构:图4-13阈值输入引脚(6)和触发引脚(2)短接后作为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引脚。3.工作原理:问题1:当输入电位为什么状态时,vO输出低电平问题2:当输入电位为什么状态时,vO输出高电平问题3:该电路的正向阈值电压VT+是多少?负向阈值电压VT-4.主要应用:波形变换、波形整形与抗干扰、幅度鉴别等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仿真演示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观摩演示参与活动K1巩固提升(20min)用555定时器构建施密特触发电路,仿真工作状态任务驱动仿真设计设计活动推送任务指导过程反馈评价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排疑解惑K2课程思政(5min)施密特触发器的抗干扰功能知识嵌入主题讨论设计情境组织活动提升产品质量意识和电子系统安全意识K3课后在线测试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测试推送活动线上互动完成任务线上互动K1K2三、教学反思1.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度: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3.教学内容评价:4.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5.教学资源使用情况:6.其他:(可续页)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2热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路分析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2.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5)7805集成三端稳压器(6)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原理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说出CX20106的引脚功能及工作特性M1K2:能描述7805集成三端稳压器的结构和特性M1K3:能分析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M5K4:提升健康意识、节约意识,树立专业服务国家人民的专业理想M9教学重点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问题引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在线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相关平台在线课程配套资源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时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教学目标课前梳理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的相关知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设计活动推送资源参与活动K1课中导入(5min)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图问题牵引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思考问题参与活动观摩演示K2论证新知(60min)1.CX20106认知(1)引脚及功能:红外检波接收和处理专用芯片对接收信号放大、滤波、检波和整形等,为接入的红外接收管提供偏置电压单列直插8个引脚。引脚1:红外信号输入端引脚2:前置放大器放大倍数调整网络接入端引脚3:接检波电容接入端引脚4:接地端引脚5:带通滤波器频率设置电路接入端引脚6:积分电容接入端引脚7:遥控信号输出端(2)内部结构:前置放大、限幅放大、检波、带通滤波、整形电路等(3)工作特性:引脚1无红外信号输入时,引脚7输出高电平;引脚1有红外信号输入时,引脚7输出低电平(4)使用方法:引脚1接光敏器件引脚2接阻容网络,推荐R=4.7Ω,C=1μF引脚3接3.3μF对地检波电容引脚5与电源间接电阻,调整接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阻值为200KΩ,f0=42KHZ;220KΩ,f0=38KHZ引脚6与地间接330pF积分电容引脚7为集电极开路输出方式,需与电源间接20KΩ上拉电阻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仿真演示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观摩演示参与活动K12.7805三端稳压器认知(1)功能:正电压输出的集成三端稳压器(2)封装形式:TO-220(3)引脚及识别方法:三个引脚,文字面向上,从左到右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4)符号含义:78表示正电压输出,05表示输出电压为5V。(5)优点:①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②内部有过流、过热等保护电路③使用方便、可靠④价格低廉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仿真演示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观摩演示参与活动K2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2.红外自动水龙头电路(1)分析电路结构,填写P132表4-3(2)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回答P132~133问题1~问题8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过程指导释疑解惑反馈评价完成任务回答问题排疑解惑K3巩固提升(20min)随堂测验或课后练习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活动推送任务反馈评价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排疑解惑K1K2K3课程思政(5min)红外自动水龙头应用的意义知识嵌入主题讨论设计情境组织活动提升健康意识、节约意识,树立专业服务国家人民的专业理想K4课后在线测试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测试推送活动线上互动完成任务线上互动K1K2K3三、教学反思1.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度: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3.教学内容评价:4.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5.教学资源使用情况:6.其他:(可续页)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2热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路分析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3.红外自动干手器电路案例(1)MOS管(2)逻辑门脉冲信号发生电路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描述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特性M1K2:能分析并描述逻辑门反相器和逻辑门多谐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M1K3:提升健康意识,树立专业服务国家人民的专业理想M9教学重点逻辑门多谐振荡电路教学难点逻辑门多谐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问题引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在线课程资源、仿真教学资源相关平台在线课程配套资源、仿真软件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时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教学目标课前1.预学MOS管知识2.复习多谐振荡电路知识3.预学逻辑门反相器、逻辑门多谐振荡电路知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设计活动推送资源参与活动K1K2课中导入(5min)红外干手器电路-脉冲发生电路问题牵引案例示范设计问题演示案例思考问题观摩演示K2论证新知(60min)1.MOS管认知(1)结构及类型三个电极:栅极(G)、源极(S)、漏极(D)四种类型:P沟道增强型、N沟道增强型,P沟道耗尽型、N沟道耗尽型(2)开关特性:N沟通增强型:uGS≥UTH(开启电压),MOS管导通,在uDS的作用下,则有电流iD沿沟道从漏极流向源极,否则截止。P沟通增强型:uGS<0,且|uGS|>|UTH|,MOS管导通,否则截止。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仿真演示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观摩演示参与活动K12.MOS管反相器(1)结构:二MOS管互补对称结构。TN:NMOS开关管TP:PMOS有源负载管(2)特性及原理:vI=VDD时,TN导通,TP截止,vO输出近似为0;vI=0时,TN截止,TP导通,vO输出近似等于VDD。问题牵引线上线下混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提问、讨论等)仿真演示解惑释疑反馈评价思考问题观摩演示参与活动K23.逻辑门多谐振荡电路(1)结构两个MOS管反相器+电容+电阻(2)工作原理问题链1:如上电时vO1为高电平,则vO为什么电平?MOS管TN1和TP1、TN2和TP2分别是什么状态?电容器C为什么状态?vI如何变化?问题链2:当vI达到什么值时,TN1导通?这时vO1输出什么电平?TN2、TP2是什么状态?vO输出什么电平?问题链3:在vO1为低电平,vO为高电平情况下,电容C什么状态?vI如何变化?问题链4:当vI值低于阈值电压时,TN1和TP1什么状态?vO1输出什么状态?TN2,TP2什么状态?vO输出什么状态?问题链5:综上分析,电路输出vO最终输出什么信号?该电路是什么电路?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过程指导释疑解惑反馈评价完成任务回答问题排疑解惑K2巩固提升(20min)用4069集成芯片构建一个多谐振荡电路,仿真其工作状态任务驱动设计活动推送任务反馈评价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排疑解惑K1K2课程思政(5min)红外自动水龙头应用的意义知识嵌入主题讨论设计情境组织活动提升健康意识,树立专业服务国家人民的专业理想K3课后在线测试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测试推送活动线上互动完成任务线上互动K1K2K3三、教学反思1.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度: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3.教学内容评价:4.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5.教学资源使用情况:6.其他:(可续页)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2热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路分析任务4.1红外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分析3.红外自动干手器电路(3)整机电路工作原理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分析并描述红外干手器电路中放大、整形、滤波等电路的功能及原理M1K2:能分析并描述红外干手器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M5K2:提升健康意识,树立专业服务国家人民的专业理想M9教学重点红外干手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红外干手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问题引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在线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相关平台在线课程配套资源一、教学基本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时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教学目标课前预学红外干手器电路的中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设计活动推送资源参与活动K1课中导入(5min)红外干手器电路问题牵引案例示范设计问题演示案例思考问题观摩演示K1论证新知(60min)1.红外干手器的主要结构(1)红外传感电路①VD1和VD2,反射式传感器②反相器F1、F2,电阻R1、R2,电容C1构成多谐振荡电路(2)放大电路:由VT2、VT3、C4、R8、R9、R10,两级电容耦合放大电路。(3)整形电路:F3、F4构成(4)滤波电路:C2、C5(5)开关器件:VD3、VT4(6)执行器件:电磁继电器问题牵引设计问题组织活动要点讲解反馈评价回答问题聆听记录K12.红外干手器电路分析(1)分析电路结构,填写P134表4-4(2)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回答P134-135问题1~问题8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过程指导释疑解惑反馈评价完成任务回答问题排疑解惑K2巩固提升(20min)随堂测验或课后练习任务驱动设计活动推送任务反馈评价参与活动完成任务K1K2课程思政(5min)红外自动干手器的应用意义知识嵌入主题讨论设计情境组织活动提升健康意识,树立专业理想K3课后在线测试任务驱动问题牵引设计测试推送活动线上互动完成任务线上互动K1K2K3三、教学反思1.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度: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3.教学内容评价:4.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评价:5.教学资源使用情况:6.其他:(可续页)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传感电路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类型□A理论eq\o\ac(□,√)B理实一体化□C实践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本次课标题项目2热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或制作路分析任务4.3基于实验平台的红外车位管理实验授课学时2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第周周第节上课地点第周周第节第周周第节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K1:能应用NewLab传感实验平台完成红外对射传感实验M5K2:能应用NewLab传感实验平台完成红外反射传感实验M5K3:培养遵守规程意识,涵养团队精神M9教学重点红外对射传感实验和红外反射传感实验的操作方法教学难点红外对射传感实验和红外反射传感实验的操作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