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向71世界现代史之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真题)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A.更改了国名 B.社会主义制度遭遇挫折 C.更换了领导人 D.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失败【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20世界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的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尖锐。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先是进行经济改革,效果不佳,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80年代末,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根本性变化。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本题考查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理解。学生做错本题主要是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理解不到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根据所学知识,20世界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的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尖锐。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先是进行经济改革,效果不佳,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80年代末,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根本性变化。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易错警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它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曲折。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经互会: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影响: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但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模式,取消各国共产党自主权。2、中苏关系: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措施: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2)影响: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2、勃列日涅夫改革(1)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2)影响: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体制)。轻工业与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顽疾。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危害: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2、东欧剧变(1)原因:各国改革效果不佳,社会矛盾尖锐。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受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元化影响。(2)措施:政治上,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经济上,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3)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3、苏联解体(1)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职,叶利钦控制全局。1991年底苏联解体。(2)影响:美苏“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1.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③八一九事件④苏联解体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3.苏联解体表明()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C.苏联模式的失败 D.列宁主义的失败4.在斯大林逝世后,推行一系列改革的继任者是A.列宁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5.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6.在东欧剧变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但有一个国家却在这次剧变中的得到了统一,它是A.苏联 B.匈牙利 C.德国 D.英国7.1989年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学习苏联的政治体制④加强执政党的建设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局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9.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这种看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欧盟成立C.科索沃战争爆发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0.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1.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A.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1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美国罗斯福新政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13.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14.有人曾感叹“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导致“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 B.欧盟建立 C.苏联解体 D.华约建立15.“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A.冷战开始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经济危机16.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17.历史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20世纪末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实质理解正确的是A.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B.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C.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18.1991年8月19日,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软禁”了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夺取对苏联的控制权,结果失败。此后,控制了苏联局势的是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赫鲁晓夫 D.斯大林19.1991年12月底,随着苏联解体,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崩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A.“八一九”事件爆发 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0.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21.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引自《苏联兴之史》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据历史教材整理材料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材料2: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1)材料1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2中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的?1.(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东欧剧变在政治上的表现A.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C.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D.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2.(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苏联时期,在全国掀起一场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的领导人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3.(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某同学进行探究性历史学习,出现“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两极瓦解”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该同学在探究()A.罗斯福新政 B.诺曼底登陆 C.经济全球化 D.苏联解体4.(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1991年底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A.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 B.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C.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5.(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1991年底,促使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历史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成立欧盟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6.(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改革总体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制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社会发展B.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终止新经济政策C.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缓慢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7.(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王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A.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B.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C.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8.(2021·湖南衡阳·中考真题)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都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A.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 B.改进新经济政策不足之处C.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9.(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 B.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C.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10.(2020·辽宁铁岭·中考真题)1991年,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这一事件带来的国际影响是A.两极格局结束 B.柏林危机C.非洲17国独立 D.掀起拉美独立运动11.(2020·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新经济政策②罗斯福新政③苏联解体④非洲独立年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段论述是指赫鲁晓夫改革A.推动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B.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C.促进了苏联轻工业的发展 D.实行多党制从而导致了苏联解体13.(2019·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C.赫鲁晓夫改革 D.卡达尔改革14.(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四史”中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鸿篇巨著,无数先辈为它写下了精彩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从空想到科学)(1)发表于1848年的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伟大著作是什么?这一科学理论的诞生有何意义?(从理论到实践)(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谁?(从一国到多国)(3)世界风云激荡,举出一例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经典战役。革命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有何国际意义?(从曲折到奋起)(4)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几位?(5)学史明理。通过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谈谈你有何感想?15.(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战争苦难思和平,构建和谐社会、共铸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这个整体便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以及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中求平衡、求发展。……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西方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占有明显呈现出列强争雄的阶段性.——刘景华《人类六千年》材料二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占有明显呈现出列强争雄的阶段性”,由此引发了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两次重大事件后,他们是如何在“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中求平衡、求发展”的?对世界发展有何共同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了什么行动?对整个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后来在军事和政治上分别有何体现?(各举一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为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拟一个时代主题。基础练1.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转台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遭到失败,这就是“八一九事件”。这次事件以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由此分析可知,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D【解析】根据材料“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为标志,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D项正确;十月革命的胜利红色帝国刚建立,题目考查的是红色帝国倒塌,排除A项;题目考查的是苏联,不是匈牙利和东欧剧变,排除BC项。故选D项。3.C【解析】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许多弊端,几次改革都没有根本改变这种政治经济模式,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因此,苏联的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C项正确;苏联解体不能说明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存在,排除A和B项;苏联解体也不能表明列宁主义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4.B【解析】斯大林的继任者是赫鲁晓夫,其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病,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故B符合题意;列宁是斯大林之前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叶利钦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排除ACD。故选B。5.A【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A符合题意;BC项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D排除。故选择A。6.C【解析】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如匈牙利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排除B,C符合题意;东欧剧变不包括苏联,而英国不属于东欧国家,排除AD。故选C。提升练7.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989年东欧剧变对我们启示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故A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摆脱斯大林模式,但是成效都不大。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成为东欧巨变的主要原因。③不是启示,故排除BCD项。故选A。8.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都由社会主义回到资本主义,因此其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变化,C项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9.A【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个非亚欧大陆国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指的就是美国,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称霸世界。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直接原因,排除。故选择A。10.D【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材料可知,“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说明了在苏联实行所谓的“民主”与“私有”是完全行不通的,结合课本所学,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实行经济改革,承认私有化,但是没有取得成效,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移到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结果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加剧了苏联的混乱,因此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D项符合题意;ABC也是苏联解题的原因,但是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1.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些国家从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C正确;实质指某一对象或事物本身所必然固有的性质,或事物的内在含义。AB都是外在变化。AB错误;文化传统变化与政治变化无关。D错误。综上故选C。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时间的识记,美国罗斯福新政发生在1933年,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在1985年,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发生在1956年,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C。13.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的改革“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种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B符合题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积弊、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三项内容属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ACD排除。故本题选B。14.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了,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打击,C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项不符合题意,A排除;欧盟的建立是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典型事件,B项不符合题意,B排除;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但是这与导致“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的历史事件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本题选C。15.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圜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可知,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东欧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由于苏联的影响,它们都照搬了苏联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忽视本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终导致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史称东欧剧变,C符合题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东欧剧变的内容,没有体现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的信息,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①是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联邦,图片②是苏联建立前的俄罗斯帝国,图片③是苏联,所以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①,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准确判断图片中的历史信息。17.B【解析】20世纪末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实质是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史称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18.B【解析】“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B符合题意,A排除;CD项是1991年之前苏联的领导人,排除。故选择B。19.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故D符合题意;“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故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排除B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故排除C项。故选D。20.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赫鲁晓夫开始在苏联进行改革。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赫鲁晓夫也进行了一些政治方面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讲,却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选项D符合题意;赫鲁晓夫改革打击个人崇拜,A排除;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不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B排除;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C排除。故选择D。21.(1)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现: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或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2)国家全面干预经济。(3)原因:①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②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解析】(1)据材料“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实行粮食税。(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国家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调整,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先例,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的发生。(3)据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9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因此西方国家开始模仿苏联。22.(1)重点:农业方面。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2)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他执政期间,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相对迅速;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他的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解析】(1)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答出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农业方面。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2)本题考查对赫鲁晓夫的改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的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他执政期间,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相对迅速;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他的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真题练1.A【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政局开始动荡,东欧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故A项正确;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排除B项;C属于经济举措,不符合政治上表现,排除C项;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其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提倡种植玉米”,大力垦荒,故B项正确;斯大林主要集中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方面,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工业化方面,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先在经济方面改革之后再政治方面改革,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故D项错误。3.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因为苏联模式的弊端,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为改变这种现状,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后,加剧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题,标志着美苏谅解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正确;为应对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A排除;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B排除;经济全球化是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题干问题无关,C排除;故选D。4.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东欧局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能因社会主义制度僵化而陷入绝境,故B正确;苏联早在斯大林时期就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勃列日涅夫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和军事方面,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局势迅速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ACD是苏联解体原因,故错误。综上故选B。5.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级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故D项正确;杜鲁门主义出台是1947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6.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的改革只是对苏联进行小补小修,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故选D;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社会主义时期,A错误;B是斯大林时期,不符题意,排除B;20世纪90年代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美国“新经济”发展迅速,C错误。7.D【解析】镰刀斧锤星旗的降落宣布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旗升起体现出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变化。苏联解体对于研究历史的价值在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图片不能说明苏联发展的历史,排除A;图片没有美国的国旗,不能分析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排除B;世界格局多极化涉及日本、中国和西欧国家联合等,排除C。故选D。8.C【解析】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所进行的改革,都是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但这些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故C项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新经济政策颁布之后就结束了,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所进行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与列宁施行的新经济政策无关,故B项错误;在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期间,一直坚持一党专政的局面,并不存在多党制,故D项错误。故选C。9.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先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之,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A【解析】考查点:苏联解体。解题思路:紧扣“1991年,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可以判断是1991年苏联解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故A符合题意;柏林危机的时间是1948年,排除B;非洲17国独立是1960年,排除C;拉美独立运动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排除D。故选A。1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新经济政策发生于1921年;②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③苏联解体发生于1991年;④因为在1960年中有17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综合以上可知,上述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①②④③,A正确;BCD错误。综上故选A。12.B【解析】“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段论述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苏联农业方面的发展状况,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苏联轻工业的发展状况,C不符合题意。实行多党制从而导致了苏联解体与赫鲁晓夫改革无关,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C【解析】依据题干“……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项符合题意;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后,进行改革。改革失败导致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最终苏联解体。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苏联体制更加僵化。排除B项;卡达尔改革发生匈牙利,取得过一定成就。排除D项;故选择C。14.(1)《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2)十月革命列宁(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举出任意一例即可得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4)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二位(5)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员工派遣协议标准格式版A版
- 2024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土方倒运及土方利用协议
- 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安排计划
- 优化工作流程的策略与实践计划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附带咨询报告3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款支付合同2篇
- 水上运动中心建设室外施工合同
- 农村旅游设施机械施工合同模板
- 校园景观设计施工合同
- 2024年供应商共执:合作合同范本3篇
- 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论文写作培训》课件
- 2024年戏曲剧本创作协议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QC课题提高金刚砂地面施工一次合格率
- 2024年全国甲卷《霜降夜》解读
- 中建基础设施类物资验收作业指导手册
- 2024版2024年《美丽的线描画》中班美术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天翼云从业者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