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向30中国古代史之皇权膨胀和近代前夜的危机(2020·浙江宁波·中考真题)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朝代秦国西汉宋朝明朝清朝政治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颁布“推恩令”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统一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进民族融合【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把王国再次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管理,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而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明太祖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因此表格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题干表格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学生容易做错本题主要是没有通过表格理解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把王国再次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管理,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而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明太祖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因此表格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易错警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此间虽偶有反复,然其总体趋势不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封建官僚制度逐渐形成。2、确立(秦朝):建立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也影响深远。7、强化衰落(明清):明朝废丞相,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时间:19世纪前期(鸦片战争前)中国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1)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经济商品得到发展,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西方: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欧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工业革命,科技快速进步,经济迅速发展。普遍使用蒸汽动力,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2)政治体制中国:继续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西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逐渐由民主政体取代封建专制统治(3)思想文化中国:大兴文字狱,以四书、五经、八股文、科举取士,严密控制人们的思想,实行文化专制,思想封闭,科技落后西方:先后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逐渐从宗教愚昧和专制主义中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与科学(4)对外政策中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愚昧自大,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虽然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落后西方: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扩大原料产地,加快对外侵略扩张,积极扩大国际贸易,处心积虑打开中国市场(5)军事实力中国:主要使用刀、矛、弓箭等老式武器,装备落后,军备废弛,战斗力弱西方:使用步枪、火炮,拥有军舰等先进武器,船坚炮利,战斗力强结果:社会危机各项措施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导致国家闭塞,错过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陷入丧权辱国的苦难深渊。1.(2021·山东·邹城市第六中学三模)“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2.(2021·江苏灌云·一模)“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这句话意在A.主张废除科举取士制度 B.希望强化文化的专制统治C.肯定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D.说明八股取士的严重危害3.(2021·福建上杭·模拟预测)雍正年间中枢机构发生重大变革,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其突出表现在()A.实行闭关锁国 B.郡县制的推行 C.丞相制的废除 D.军机处的设立4.(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强化5.(2021·福建漳州·三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一处作为对外贸易港口。这个地方是A.上海 B.厦门 C.杭州 D.广州6.(2021·山东商河·一模)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7.(2021·江苏苏州·模拟预测)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以下说法与顾炎武对科举制的评价相符的是A.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提高了官员整体素质B.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都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统治C.科举制考试内容要调整为《六经》和二十一史D.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人才8.(2021·福建福州·三模)下图所示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强化 B.中央集权加强C.朝代发展兴衰 D.丞相职权扩大9.(2021·江苏海门·一模)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它们共同说明()A.朱元璋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棉纺织业C.带有强化专制皇权的色彩 D.明朝百姓服饰都统一规范10.(2021·广东禅城·二模)下图反映了,当时明代某知识分子的读书单钦定《五经大全》(二程、朱熹注)钦定《四书大全》(二程、朱熹注)钦定《性理大全》(二程、朱熹注)《近思录》(朱熹)《伊洛渊源录》(朱熹)《几社六子会义》(夏允彝编撰的范文选本)《复社图表》(张天如编撰的范文选本)《几社壬申文选》(杜麟征编撰的范文选本)《献廷策表》(轶名,预拟对策之法)《答策秘诀》(轶名,预拟对策之法)A.科举考试有新变化 B.大众文学日益流行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科技创新逐渐落伍11.(2021·广东花都·二模)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一式四份分别上报户部、布政司、府、县。上交户部的黄册,收贮在都城南京的黄册库。黄册制度的作用是A.用八股考试禁锢思想 B.扩大地方财政的自主权C.设立锦衣卫监督官民 D.统一管理全国户籍赋税12.(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清朝雍正皇帝为了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史书中记载。军机大臣对于皇帝的旨意“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反映了军机处()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思想控制13.(2021·河南·模拟预测)清朝乾隆帝规定,军机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同时还有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窥探;如有地方督抚官员通过各种方式向军机章京刺探情况,必严加处理。上述规定()A.有利于监察官员 B.体现出军机处官员素质低C.强化了君主专制 D.说明乾隆帝的疑心比较重14.(2021·北京海淀·二模)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说明A.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B.清朝君主权力受到制约C.军机大臣拥有最高决策权 D.清朝重视民族宗教事务15.(2021·全国·模拟预测)某同学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主题整理了下面示意图。其中与甲、乙两朝相关史实是①首创皇帝制度,中央官职以丞相为首,但设御史大夫、太尉相互牵制②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彼此牵制,相互监督加强皇权③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④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继被撤销,皇帝权威至高无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6.(2021·湖北黄石·一模)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窘迫)。”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戚继光闽广抗倭 B.明朝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2021·广东连州·一模)明朝后期,政府腐败,加上倭寇骚扰,政府实行海禁。禁令限制了中国航海业的发展,而此时的欧洲航海业却迅猛地发展起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海上的霸主,他们甚至专门成立学校,培养航海精英。这表明当时()A.倭寇骚扰导致海禁 B.中西发展轨迹迥异C.西葡成为海上霸主 D.航海精英来自学校18.(2021·广东光明·模拟预测)1759年,清政府颁布了对西洋商人的管理条例,有下列重要规定:一、夷商每年五月到十月,才可到广州贸易,……过期就要回国或回澳门。二、夷商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七、夷商不准到街上购买东西,不准探听物价,不准买中国书籍。这一条例造成的影响是A.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共同繁荣发展 D.中国成为东方大国,出现了盛世局面19.(2021·湖北·黄石八中模拟预测)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材料三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其最远到达哪里?(4)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20.(2021·江苏射阳·一模)现在各国的考试选拔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选拔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以前的选官制度材料二唐朝完善的选拔措施材料三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竟达300多人…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材料四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摘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隋朝以前选官的标准。并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①补充完整。(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的②③④补充完整。(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是如何改革和完善科举制的?这种做法与当时的哪一政策相契合?(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四是明朝的哪一措施造成的影响?(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本质意图是什么?1.(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古代读书人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但在清朝时期,更多的读书人却噤若寒蝉,远离现实政治,埋头于故纸堆中。这一变化是因为清政府()A.设立“三司”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2.(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A.皇帝独掌朝政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D.军机处高于皇权3.(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4.(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A.垄断商业 B.鼓励贸易 C.闭关锁国 D.重农抑商5.(2021·湖北荆门·中考真题)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据此说明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6.(2021·山东山东·中考真题)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A.严禁对外贸易 B.长期闭关锁国C.加强封建皇权 D.抵御外敌入侵.7.(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自古以来,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对古代中外交往史实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B.中国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外传,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C.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D.面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对外贸易8.(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A.固守传统,重商抑农 B.对外开放,积极交流C.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D.学习西方,变法通商9.(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明太祖曾说:“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见其废除宰相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高效率 B.强化皇权 C.控制军权 D.制约地方10.(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这表明明朝()A.开创科举制度 B.推行重文轻武 C.提倡尊孔崇儒 D.大兴文字狱11.(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在元朝9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鉴此教训,下列哪位皇帝废除丞相制度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12.(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为维护统治,我国古代诸多王朝,都注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右图“?”处的内容应是A.设立三司 B.设立厂卫 C.八股取士 D.废除丞相13.(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入A.东汉、北宋、南宋 B.汉、唐、元C.东汉、唐、元 D.东汉、五代、宋14.(2021·陕西·中考真题)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清朝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分析闭关项国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综合题15.(2020·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组:(思想学术组)中国古代所崇拜的对象,到后世,都合并起来,而被收容于道教之中。然所谓道教,除了牵合道家之学之外,尚有一个元素,那便是神仙家。中国社会,迷信宗教,是不甚深的。此由孔教盛行,我人之所祈求,都在人间而不在别一世界之故。——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1)说出“道家之学”的创始人。据材料概括指出道教与道家思想的不同及中国社会迷信宗教“不甚深”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第二组:(科学技术组)(2)请你依据主题A帮助第二组归类(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示例)医学成就③⑦宋元成就B.据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说出一点即可)第三组:(文学艺术组)(3)如表第三组的总结有三处错误,请你指出并帮他们改正。(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说说我们该如何使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基础练1.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的制度,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是导致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C选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2.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抨击八股取士制度,认为八股取士的严重危害,D项正确;材料的意思是抨击八股取士制度,而不是主张废除科举取士制度,排除A项;八股取士具有强化文化的专制统治的作用,与材料主旨认为八股取士危害严重不符,排除B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加强思想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D【解析】清朝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项正确;闭关锁国是对外政策,不属于中枢机构发生重大变革,排除A项;郡县制推行是秦朝时期,排除B项;废除丞相制度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排除C项。故选D项。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设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A特务统治的强化),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加强)、“文字狱”(思想、文化强化),这些反映的都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故D符合题意;上海和厦门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故AB不符合题意;杭州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根据“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提升练7.D【解析】根据材料“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可知,顾炎武认为科举制采用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人才,比焚书的危害还大,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提高了官员整体素质;八股取士的确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统治,但是题目没有涉及,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考试内容调整,故排除C项。故选D。8.A【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后又设立内阁作为顾问咨询机构,到清朝前期,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主要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因此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A正确;题干不是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反映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变化,因此无从体现中央集权加强,B排除;题干的主旨不是反映王朝的兴衰,而是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C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度,而非丞相职权扩大,D排除。故选A。9.C【解析】根据“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可知,这些服饰中都蕴含了明太祖对于统治长治久安的期待,具有强化专制皇权的色彩。C正确;关心民生、鼓励棉纺织发展与“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的主题不吻合。AB错误;题中只反映了男子帽子的统一,并不能扩大到所有服饰、所有百姓的服饰都统一。D错误。综上故选C。10.A【解析】根据题干“明代某知识分子的读书单”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科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入取,说明了明朝的科举考试有新变化,A正确;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由此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排除C;题干的书单没有涉及大众文学、科技创新,排除BD。故选A。11.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朱元璋编订“赋役黄册”,并且一式四份,分别上报户部、布政司、府、县,这样做的目的是明政府强化户口和赋税的管理,维护其统治,故选D;根据“赋役黄册”可知与八股取士无关,A错误;题干中黄册一式四份,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地方自主权,B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12.A【解析】材料“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体现的是军机处使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一人,说明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A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B排除;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3.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窥探”“严加处理”,说明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具有保密性好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军机处不属于监察机构,故A不符合题意;军机处中的听差素质差,不等于官员素质差,故B不符合题意;乾隆帝的疑心比较重并非材料反映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A【解析】“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大意是说军机大臣只负责起草文稿传达命令,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实际上表明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A正确,C排除;依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而非君主权力受到制约,B排除;题干没有反映军机大臣处理民族宗教事务,无从得出清朝重视民族宗教事务,D排除。故选A。15.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和元朝之间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采取了分化事权,分割军政、财政大权的措施,③正确;明朝之后的朝代是清朝,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④正确,故选C;首创皇帝制度是秦朝,①错误;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唐朝,②错误,排除ABD。16.D【解析】“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窘迫)。”可知作者对比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前后东南沿海地区的情况,认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家给人足,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后,严格限制贸易往来,造成沿海人民生活窘迫,D正确;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而且其主要作用是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巩固了海防,A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沿海人民造成的危害,并非是指明朝强化封建专制统治,B排除;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不符合题意,C排除。故选D。17.B【解析】据材料“明朝政府推行的海禁限制了中国航海业的发展”可知当时中国继续在封建社会的道路上徘徊,而西方“航海业却迅猛地发展起来”,步入近代文明前期,可见中西发展规矩出现异位,故选B项;A是海禁的原因之一,并且只是中国方面原因,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只看到了西葡的发展所以是片面的,排除;D说法具有绝对性,排除。18.B【解析】根据题干“夷商每年五月到十月,才可到广州贸易,……过期就要回国或回澳门。二、夷商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可知反映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B正确;ACD都不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排除。故选B。19.(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出遣唐使(2)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市舶司。(3)郑和;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4)闭关锁国政策。(5)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国家的长处;反对闭关锁国等。【解析】(1)根据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唐代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有: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日本还多次派遺唐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等。(2)材料二,“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指南针的应用,两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有利于在航海中辨别航向,推动了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据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可知“某人”是指郑和,明朝前期,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4)据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和所学知识,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清朝前期由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加上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浅见陋识等因素,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结果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可知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逐渐趋向封闭保守,而开放有利于中外交流,推动社会进步,封闭不利于中外交流,阻得社会进步。由此可以得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国家的长处;反对闭关锁国等。20.(1)军功、门第;科举制度(2)唐太宗;创立殿试制度;唐诗。(3)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重文轻武。(4)八股取士(5)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解析】(1)标准:由图示中的“军功”“门第”可知其标准;①由图中的“学识”“隋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诗赋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促进了诗歌的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3)改革和完善:根据材料中的“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可概括出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造就了宋朝文治局面。(4)措施:根据材料中的“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钢思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股取士,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5)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扩大统治基础,其意图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采取的措施。真题练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D项正确;设立“三司”和锦衣卫的是明太祖,排除AB项;设立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它便于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A正确;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说明了皇帝独掌朝政,BCD与题意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A。3.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的命令能直接下达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保密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解析】依据题干“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清代对中国商民出海贸易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要求出海商民登记、找人担保等,要求已出洋的商船商民按期返回,对未能及时回国者施加惩罚或限制归国,可见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项正确;垄断商业、鼓励贸易、重农抑商故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5.D【解析】根据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意思是我们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不希望借助外国人和我们互通有无,同时清朝统治者又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的侵犯,所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D,排除B;A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6.B【解析】根据题干“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结合所学知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家的闭塞,是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B正确;中国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是严禁对外贸易,排除A;题干“外交事务”“西方国家”与“加强封建皇权”不符,排除C;抵御外敌入侵不是出现题干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D。故选B。7.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面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准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而不是禁止对外贸易,D符合题意,故选D;ABC叙述的中外交往的史实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8.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时期,关闭其他港口,仅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依据材料“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仅限于广州一地”可知,清政府固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不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材料明显是固步自封,不是对外开放,也不是主张学习西方,排除B和D。故选C。9.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权分六部,加强皇权,故B正确;君主专制背景下,提高效率、控制军权、制约地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ACD项。故选B项。10.C【解析】根据材料“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结合所学可知“四书”、“五经”是孔子的经典;朱熹的《四书集注》是对四书的解释,表明明朝的科举制度的是以尊孔崇儒目的,达到加强君权统治的实质,故选C;隋炀帝建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创立,A错误;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错误;清朝大兴文字狱,D错误。11.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元朝,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鉴此教训,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故A符合题意;明成祖建立东厂,康熙帝收复台湾,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解析】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故C符合题意;A、B和D属于政治控制的措施,排除。故选C。13.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汉灭亡以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定都洛阳,史称东汉。隋朝灭亡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占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综上所述西汉后的主要朝代是东汉、隋朝后的主要朝代是唐、明朝前面的朝代是元,C正确;北宋位于五代十国以后,南宋被元所灭,排除A;汉朝分为西汉、东汉,题干示意图已有西汉,排除B;五代是在唐朝灭亡后,排除D。故选C。14.表现: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上城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巩固封建统治;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推行“重本不知政策,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大变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影响: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历史的发展进程。【解析】第一问表现,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装工程师专属劳动协议例本一
- 2024年度企业正式劳动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监督合同
- 2024年工程项目联合投标合作具体合同版B版
- 2024年外架工程劳务分包标准协议一
- 2024全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度一一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2024年定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合作合同
- 2024年专业劳务工协议样本版
- 2024年广告宣传合作协议范本版B版
-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方工业大学
- 护理类专业知识考试标准
-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Project2 教案
- 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课件
- 大件设备装卸方案
- 2023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限公司招聘700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2023年秋季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2月班主任随堂听课记录表
- 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一年级16《柳林风声》译文和答案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红河谷》课件
- U校园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综合教程1 (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