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四川省成都市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内环境中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B.NaHCO3和乳酸反应C.血红蛋白运输O2增强 D.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增加【答案】C【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详解】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新陈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且激素属于内环境成分,A不符合题意;B、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后者再分解产生CO2,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此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B不符合题意;C、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符合题意;D、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图中①)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是()A.葡萄糖进入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③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C.⑤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③内一样多D.由②携带的氧扩散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②是红细胞,③是是毛细血管,④是组织液,⑤是毛细淋巴管。【详解】A、①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B、③是是毛细血管,血浆渗透压过低(水进入组织液)可以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C、③是毛细血管,⑤是毛细淋巴管,与淋巴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错误;D、②是红细胞,由红细胞携带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1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膜(1层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6层生物膜,D正确。故选D。3.低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浆中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需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予以治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治疗时输入的溶液不能从血浆直接进入组织液B.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水分均丢失C.滴注高渗盐水是为了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D.长时间大量出汗后若只补充水分,易转变为低渗性脱水【答案】D【分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物质交换,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只能由组织液→淋巴;淋巴和血浆之间只能由淋巴→血浆。【详解】A、组织液和血浆之间为双向渗透,治疗时输入的溶液可从血浆直接进入组织液,A错误;B、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细胞吸水,细胞内液会增加,B错误;C、滴注高渗盐水是为了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细胞吸水,增加细胞外液的液体总量,C错误;D、长时间大量出汗,同时丢失水和无机盐,若只补水,会造成低渗性脱水,D正确。故选D。4.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的状态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③目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④即使外界环境发生剧变,人体也一定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①错误;②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②正确;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③正确;④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④错误。故选B。5.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下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中C.图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D.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答案】B【分析】分析甲图:①为淋巴液,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分析乙图:A为组织液,B为淋巴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详解】A、甲图中,①是具有盲端结构内的液体,表示淋巴液;②表示细胞内的液体,表示细胞内液;③是组织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表示组织液;④是血管内的液体,表示血浆。乙图中A与D、A与C之间都可以相互渗透,B单向渗透进入C,据此判断,A是组织液,D是细胞内液,C是血浆,B是淋巴液,因此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B、D、A、C,A错误;B、B(淋巴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血浆)中,B正确;C、图甲④(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C错误;D、氧气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而二氧化碳则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D错误。故选B。6.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液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内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答案】A【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体液针对的是动物或人体内的液体。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也不属于体液。【详解】①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胆汁不属于体液,①错误;②胰液由胰腺细胞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胰液不属于体液,②错误;③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血浆属于体液,③正确;④淋巴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淋巴液属于体液,④正确;⑤原尿存在于肾小囊、肾小管里面,肾小囊、肾小管与膀胱、输尿管连通,与外界环境相通,原尿不是体液,⑤错误;⑥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⑥正确;⑦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组织液属于体液,⑦正确;⑧核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⑧正确;⑨细胞内液是细胞中的液体,属于体液,⑨正确;⑩胃腺分泌的胃液存在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胃液不属于体液,⑩错误。以上①~⑩液体中属于体液的是③④⑥⑦⑧⑨,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某同学假期期间去农村的亲戚家里体验了一下收割玉米的劳动,先用镰刀将玉米一棵棵地割倒,再一穗穗地去皮,该同学尽管戴了手套,手还是很快就磨出了水泡,而且又渴又累,特别是腿酸得都要站不住了,深感劳动的辛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对水泡不作任何处理也会自行消失,这是因为其中的液体被毛细淋巴管吸收C.该同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微粒数量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所致【答案】A【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水泡中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由于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成分可以相互渗透,所以组织液的形成主要是血浆中的水渗出所致,A正确;B、水泡中的液体绝大多数会被毛细血管吸收,少部分会被毛细淋巴管吸收,B错误;C、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蛋白质不属于小分子有机物,C错误;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但因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不会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都是通过组织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B.消化液属于体液,属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外液C.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D.淋巴液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答案】D【分析】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一起构成,统称体液。水是体液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细胞内液是物质代谢的主要部位,细胞外液则是机体各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详解】A、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仅仅是通过组织液,如红细胞就是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A错误;B、消化液不是体液,既不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内液,也不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消化液属于人体体液之外的液体,B错误;C、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C错误;D、组织液中大部分又透过毛细血管壁,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回流进入血浆,小部分组织液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D正确。故选D。9.口服药物后,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途径一般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靶细胞B.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分析】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详解】口服药物时,药物小肠绒毛细胞吸收后,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再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如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C.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D.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答案】C【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变化是:(1)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2)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3)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详解】ABC、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和氧气,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血液内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氧气都会相应减少,而尿素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会增多。可见,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少;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少;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AB错误、C正确;D、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一部分尿素随尿液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明显减少,可见,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少,D错误。故选C。1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血浆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是消化系统D.肺泡中的O2要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需要穿过9层磷脂分子层【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呼吸系统,Ⅱ是消化系统,Ⅲ是泌尿系统,Ⅳ是皮肤。过程①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过程②是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过程。【详解】A、机体通过肺这一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图中Ⅰ表示肺,内环境与I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B、消化道内的葡萄糖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进入血浆中,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C、②表示肾小管与肾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通过皮肤排汗可排出部分水和无机盐,C错误;D、肺泡中的O2穿过肺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中穿过了2层膜(进入肺泡壁细胞1层,出肺泡壁细胞1层),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细胞1层,出细胞1层)进入血浆中,穿过红细胞膜1层膜进入红细胞中,随红细胞运输至组织细胞处,出红细胞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指定的组织细胞1层膜,O2从肺泡运输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穿过9层生物膜,即穿过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D错误。故选A。12.“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类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pH稳定则利于机体维持稳态B.正常人血浆pH稳定靠缓冲对维持C.内环境pH稳态主要依赖神经调节D.当摄入一定的碱性食物后pH会明显升高【答案】A【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内环境pH稳定则利于机体维持稳态,使机体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A正确;B、正常人血浆pH稳定主要靠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密切相关,B错误;C、内环境pH稳态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C错误;D、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因此当摄入一定的碱性食物后pH不会有太大变化,D错误。故选A。13.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活动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答案】C【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A正确;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膜外正电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负电位),膜内则相反,B正确;C、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完整的反射弧结构,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错误;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纤维一般由两个神经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另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神经节中,自主神经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C。1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脑干有关B.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C.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呼吸的活动中枢D.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胶质细胞【答案】B【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详解】A、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下丘脑有关,A错误;B、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C、下丘脑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但具有调节呼吸的活动中枢是脑干,C错误;D、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错误。故选B。15.运动员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等酸性物质,但运动员血浆的pH却能维持在7.35-7.45。这与血浆中直接相关的物质是()A.Cl- B.Na+ C.CO3- D.HCO3-【答案】D【分析】内环境中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详解】运动员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会与血浆中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成CO2和H2O,因此,运动员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这与血浆中直接相关的物质是HCO3-,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协调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神经元是由胞体、树突、轴突等部分构成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答案】C【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等,A正确;B、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树突、轴突、胞体构成,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运动神经),C错误;D、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外周神经系统,D正确。故选C。1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B.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受意识的支配C.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外包髓鞘,构成神经纤维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答案】C【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位于灰质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详解】A、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A错误;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完全受意识的支配,B错误;C、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轴突,外包髓鞘,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C正确;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错误。故选C。18.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脑中的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B.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效应器是唾液腺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退,需要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答案】D【详解】A、脑中的神经中枢控制的一些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B、“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B错误;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活动,C错误;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退,因此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用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D正确。故选D。19.下列关于两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现象1:小吉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2:小吉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A.完成现象1和现象2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B.现象1和现象2都只需要脊髓的参与C.现象2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于现象1D.现象1和现象2的效应器都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答案】B【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反射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详解】A、两个现象都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完成反射的机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B、现象1小吉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现象2小吉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和脊髓,B错误;C、完成现象Ⅰ过程的反射弧只有一个,参与的神经元数量少;完成现象Ⅱ过程的反射弧不止一个,涉及听觉反射和缩手反射,参与的神经元数量多,C正确;D、效应器可作出相应的反应,两个现象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都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D正确。故选B。20.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将一只饥饿的大鼠放在一个箱子中,箱内有一个杠杆能发送食物。在箱内活动过程中,大鼠碰上杠杆,就会获得一份食物。多次意外发生后,大鼠会有意识地按压杠杆获取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鼠有意识地按压杠杆是一种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条件反射B.个体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是有限的C.该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大鼠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D.撤掉食物引起的条件反射消退,可能使大脑皮层神经元间建立新的联系【答案】B【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详解】A、大鼠有意识地按压杠杆是一种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获得的,A正确;B、个体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几乎是无限的,B错误;C、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C正确;D、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可能使大脑皮层神经元间建立新的联系,D正确。故选B。21.如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C点会持续兴奋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答案】D【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在图示的位置给与适宜的刺激,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从轴突传到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C会持续兴奋;图2中B点表示动作电位;图3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刺激图中Y点,兴奋能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C点会持续兴奋,即表现为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迟,A正确;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意味着神经纤维膜外的钠离子浓度增大,则会导致动作电位的值变大,即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B正确;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兴奋间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正确;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因此可推测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D。2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区域可能刚恢复静息电位B.乙区域与丙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丙C.此时丙区域的电位差是靠K+外流维持的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答案】D【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丙区域是静息电位,乙区域是动作电位。【详解】A、甲区域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可能刚恢复静息电位,也有可能是兴奋还没传导到时所保持的静息电位,A正确;B、由图可知,乙区域膜内为正电位而丙区域膜内为负电位,电流是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乙区域与丙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丙,B正确;C、丙区域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处于静息状态,是靠K+外流维持的,C正确;D、因图示为一段轴突,若处于离体状态,则兴奋的传导有可能是双向的;若为反射弧上的一段,则兴奋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D。23.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毒品可卡因会使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下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结合并进入突触后神经元B.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结合后,会使其Cl⁻通道打开C.多巴胺在突触间隙扩散需要能量D.多巴胺的重摄取会被可卡因阻碍,导致有关中枢持续兴奋【答案】D【分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体,能够将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的多巴胺运回突触前膜内。由此可推断,多巴胺发挥作用后的正常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入。【详解】A、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A错误;B、多巴胺为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结合后,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从而传递兴奋,B错误;C、多巴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不需要能量,C错误;D、由题意可知,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可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故可卡因阻碍多巴胺的重摄取,使突触间隙多巴胺的量增加,导致有关中枢持续兴奋,D正确。故选D。24.某同学一家暑假驾私家车去某景点旅游,途中该同学产生“尿意”,憋尿痛苦表情浮现脸面,突然看到路标,离前方服务区还有15km,心情放松了许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过程不属于反射B.膀胱中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尿液的渗透压比血浆的渗透压小C.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能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D.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一种反射活动【答案】B【分析】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详解】A、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A正确;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膀胱中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尿液的渗透压比血浆的渗透压大,B错误;C、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对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C正确;D、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后,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使得面部肌肉收缩,产生痛苦的表情,因此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一种反射活动,D正确。故选B。25.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不必进行重复实验B.生物材料的pH变化更像缓冲液,不像自来水的变化剧烈C.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D.血浆pH的稳定,只与缓冲物质中和过多的酸或碱的反应有关【答案】B【分析】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原理: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能使溶液的pH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2)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3)实验步骤:①将25mL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分别倒入50mL烧杯中,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作记录。②一次加一滴0.1mol/L的HCl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滴入30滴,并记录。③将0.1mol/L的HCl换成0.1mol/L的NaOH,重复试验。④以pH为纵坐标,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将记录数据做图。⑤比较并得出结论。(4)实验结果:①肝匀浆中分别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pH变化不明显。②肝匀浆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肝匀浆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5)实验结论:生物体内环境对酸、碱的缓冲作用是维持pH稳定的机制。【详解】A、该实验中,每一组滴加酸或碱的前后形成了自身前后对照,但为了保证试验准确性,仍需要进行重复试验,A错误;B、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中和过多的酸或碱,所以生物材料的pH变化更像缓冲液,不像自来水的变化剧烈,B正确;C、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C错误;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此血浆pH的稳定不只与缓冲物质中和过多的酸或碱的反应有关,D错误。故选B。26.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元素,进入人体内,能够形成多种比较稳定的铅化合物,分布于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铅可导致神经组织的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发生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化,进而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但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A.神经元缺氧时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B.在相邻两个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C.神经递质的合成、加工和释放D.[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答案】A【分析】对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详解】A、铅影响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所以这些改变不影响无氧呼吸,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式是胞吐作用,由于铅影响了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功能,所以会影响该过程,B错误;C、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因此会影响该过程,C错误;D、[H]与O2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所以会影响该过程,D错误。故选A。27.研究人员将带有神经的蛙心取出,置于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流计两指针均置于神经纤维膜外。离体的蛙心仍能保持搏动,刺激a点,蛙心的心率加快,刺激b点,蛙心的心率下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神经纤维A属于传入神经,神经纤维B是副交感神经B.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外的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C.刺激a点导致心率加快,该过程存在两种信号的转变D.刺激b点,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答案】A【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纤维接受到适宜强度刺激后,引起Na+内流,从而使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引发兴奋。【详解】A、分析题意刺激a点,蛙心的心率加快,刺激b点,蛙心的心率下降可知两条神经纤维均为传出神经,神经纤维A是交感神经,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纤维接受到适宜强度刺激后,引起Na+内流,从而使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引发兴奋,B正确;C、刺激a点导致心率加快,该过程存在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C正确;D、刺激b点,信号可以传导到心脏,因此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故选A。28.神经递质是神经调节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分子。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受电信号的调节B.神经递质的受体都位于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都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C.神经递质可为突触后膜受体提供能量,从而使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D.大多数神经递质都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答案】A【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详解】A、当轴突末稍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可见神经递质的释放受电信号的调节,A正确;B、大多数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如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B错误;C、神经递质属于信息分子,不可为突触后膜受体提供能量,C错误;D、大多数神经递质都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可见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29.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婴儿可以无意识排尿,成人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婴儿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为:E→D→乙→B→AB.尿意不可能在图中的乙方框处产生C.兴奋在C处的传递(导)速度快于D处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答案】B【详解】A、婴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排尿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位于方框乙内,B处有神经经,B是传入神经,因此其反射弧为:A→B→乙→D→E,A错误;B、尿意产生于大脑皮层,属于高级神经中枢,位于方框甲内,B正确;C、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涉及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因此兴奋在C处的传递(导)速度慢于D处,C错误;D、由甲高级中枢发出的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以引起乙的抑制,D错误。故选B。3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过程中涉及的“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B.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细胞体→轴突C.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也可由突触前膜吸收D.在静息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钾离子只能从膜内流向膜外【答案】D【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都是从兴奋部分传至未兴奋部位,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细胞体→轴突,B正确;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发挥作用后在突触间隙中被降解或被突触前膜回收,C正确;D、在静息电位的形成过程中,钾离子从膜内流向膜外维持静息电位,在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中,需要依靠钠钾泵,钾离子从膜外流向膜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31.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1中下列液体的名称A液______;B液______;其中A液与B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2)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细胞2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图1中液体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填中文名称)。(3)写出图2中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4)某人在吃火锅时不小心烫伤,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______(填内环境成分),一段时间后水疱自行消失,原因是______。(5)目前普遍认为,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1)①.血浆②.淋巴液③.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2)①.血浆和组织液②.淋巴液和组织液③.细胞内液(3)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4)①.组织液②.水疱中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5)神经-体液-免疫【分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直接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等器官的参与外界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的交换,如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统吸收食物等营养物质,为机体提供营养,泌尿系统和皮肤及时排出代谢废物,另外还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协调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活动,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侵入维持机体健康。【小问1详解】根据图1的分析,可知图1中A位于血管中,因此A液是血浆,B所在管道有盲端,因此B是淋巴液,其中A液与B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细胞1是毛细血管壁,因此其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细胞2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由于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因此图1中液体中CO2浓度最高的是细胞内液;【小问3详解】图中通过系统①吸收营养物质,故为消化系统,②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故为呼吸系统;【小问4详解】某人在吃火锅时不小心烫伤,出现水疱,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自行消失,原因是水疱中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问5详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2.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乙醇乙醛二氧化碳和水(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______和______。(2)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______(写一种即可)等。(3)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酒精过敏的人在饮酒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痒的现象,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敲除小鼠、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请推测:PTEN蛋白______(填“促进”或“减弱”)痒觉的产生,TRPV1蛋白______(填“促进”或“减弱”)痒觉的产生。【答案】(1)①.组织液②.血浆(2)①.组织细胞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其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且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②.HCO3-或HPO42-(3)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4)①.减弱②.促进【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小问1详解】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静脉滴注药物首先进入血浆,即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依次为组织液和血浆。【小问2详解】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CO2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即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进而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即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且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需要顺浓度梯度进行,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需要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参与,则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HCO3-、HPO42-等。【小问3详解】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渗透吸水,出现肺水肿。【小问4详解】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两种蛋白的有无,因变量是30分钟内抓痒的次数;因此实验中采用了敲除相关基因的方式进行设计实验,而后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和实验鼠,检测痒觉的产生情况。即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敲除小鼠、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图中显示,PTEN基因敲除小鼠30分钟内抓痒的次数最多,据此推测,PTEN蛋白可减弱”痒觉的产生,而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30分钟内抓痒的次数较少且接近正常鼠,说明TRPV1蛋白可“促进”痒觉的产生。33.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①为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___。(2)神经元的树突较________(填“长”或“短”),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3)神经元的细胞体大都分布在脑和脊髓,这两部分构成__________________。神经纤维大都分布在脑神经和脊神经,这两部分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答案】(1)①.树突②.胞体③.髓鞘④.轴突(2)①.短②.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3)①.中枢神经系统②.外周神经系统③.结构④.功能【小问1详解】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的结构可知,①为树突,②为胞体,③为髓鞘,④为轴突。【小问2详解】神经元的树突较短,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小问3详解】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可见神经元的细胞体大都分布在脑和脊髓,这两部分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大都分布在脑神经和脊神经,这两部分构成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4.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______内。(2)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A:______;B:______(选填“偏转一次”、“偏转两次”或“不偏转”)(3)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______,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兴奋。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表现出肌无力。(4)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______(选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答案】(1)脊髓##中枢神经系统(2)①.不偏转②.偏转一次(3)①.外正内负②.减少(4)①.抑制②.⑥【分析】由图甲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要完成一个反射活动;丙图是突触结构图,②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突触传导是单向的。【小问1详解】甲图的缩手反射弧中,据图可知,①表示感受器,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属于神经中枢,故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内。【小问2详解】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流表A不会发生偏转,电流表B能发生一次偏转。【小问3详解】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K+外流,使得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故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小问4详解】Cl-进入细胞,造成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则会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的产生;若在丙图所示的⑤结构突触间隙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甲图中①感受器,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而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没有促使神经递质的分解,而是抑制了突触后膜上受体⑥的功能,不能使通道打开,因而不产生动作电位。35.下图(一)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二)为图(一)中结构B(突触)的模式图,②表示线粒体。分析回答:(1)图(一)中,“A”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2”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2)在图(二)所示的突触中,神经冲动传递的机制是:当神经冲动从①传导到突触小体时,[]_____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_____里,然后作用于[⑥]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_____。(3)已知某化学物质可以阻断反射活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以研究该化学物质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将实验材料分为甲、乙两组,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②对甲组材料的处理应是将该化学物质放在_____处,从_____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对乙组材料的处理应是该化学物质放在C处,在_____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③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若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若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若_____,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答案】(1)①.传入神经②.效应器(2)①.[③]突触小泡②.[⑤]突触间隙③.兴奋或抑制(3)①.B②.A③.A④.甲组肌肉不收缩,乙组肌肉收缩⑤.甲组肌肉收缩,乙组肌肉不收缩⑥.甲组肌肉不收缩,乙组肌肉不收缩【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一中,1是感受器,2是效应器,A是传入神经,B处属于是神经中枢,C是传出神经;图二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神经末梢、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小问1详解】图(一)中,“A”上有神经节,所以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2”表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小问2详解】在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③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到⑤突触间隙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小问3详解】为了探究某化学物质阻断反射活动的机制,用该物质处理传出神经纤维或突触结构,然后检测效应器的反应情况来判断。实验设计如下:①将实验材料分为甲、乙两组,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②对甲组材料的处理应是将该化学物质放在B处,从A(或1)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对乙组材料的处理应是将该化学物质放在C处,从A(或1)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③预测实验结果,并推测相应的实验结论:a、甲组的肌肉不收缩而乙组的肌肉收缩,则说明该化学物质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b、甲组的肌肉收缩而乙组的肌肉不收缩,则说明该化学物质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甲组的肌肉不收缩,乙组的肌肉也不收缩,则说明该化学物质既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也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四川省成都市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内环境中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B.NaHCO3和乳酸反应C.血红蛋白运输O2增强 D.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增加【答案】C【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详解】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新陈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且激素属于内环境成分,A不符合题意;B、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后者再分解产生CO2,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此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B不符合题意;C、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符合题意;D、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图中①)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是()A.葡萄糖进入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③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C.⑤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③内一样多D.由②携带的氧扩散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②是红细胞,③是是毛细血管,④是组织液,⑤是毛细淋巴管。【详解】A、①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B、③是是毛细血管,血浆渗透压过低(水进入组织液)可以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C、③是毛细血管,⑤是毛细淋巴管,与淋巴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错误;D、②是红细胞,由红细胞携带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1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膜(1层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6层生物膜,D正确。故选D。3.低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浆中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需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予以治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治疗时输入的溶液不能从血浆直接进入组织液B.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水分均丢失C.滴注高渗盐水是为了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D.长时间大量出汗后若只补充水分,易转变为低渗性脱水【答案】D【分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物质交换,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只能由组织液→淋巴;淋巴和血浆之间只能由淋巴→血浆。【详解】A、组织液和血浆之间为双向渗透,治疗时输入的溶液可从血浆直接进入组织液,A错误;B、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细胞吸水,细胞内液会增加,B错误;C、滴注高渗盐水是为了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细胞吸水,增加细胞外液的液体总量,C错误;D、长时间大量出汗,同时丢失水和无机盐,若只补水,会造成低渗性脱水,D正确。故选D。4.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的状态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③目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④即使外界环境发生剧变,人体也一定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①错误;②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②正确;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③正确;④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④错误。故选B。5.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下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中C.图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D.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答案】B【分析】分析甲图:①为淋巴液,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分析乙图:A为组织液,B为淋巴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详解】A、甲图中,①是具有盲端结构内的液体,表示淋巴液;②表示细胞内的液体,表示细胞内液;③是组织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表示组织液;④是血管内的液体,表示血浆。乙图中A与D、A与C之间都可以相互渗透,B单向渗透进入C,据此判断,A是组织液,D是细胞内液,C是血浆,B是淋巴液,因此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B、D、A、C,A错误;B、B(淋巴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血浆)中,B正确;C、图甲④(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C错误;D、氧气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而二氧化碳则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D错误。故选B。6.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液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内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答案】A【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体液针对的是动物或人体内的液体。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也不属于体液。【详解】①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胆汁不属于体液,①错误;②胰液由胰腺细胞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胰液不属于体液,②错误;③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血浆属于体液,③正确;④淋巴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淋巴液属于体液,④正确;⑤原尿存在于肾小囊、肾小管里面,肾小囊、肾小管与膀胱、输尿管连通,与外界环境相通,原尿不是体液,⑤错误;⑥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⑥正确;⑦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组织液属于体液,⑦正确;⑧核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⑧正确;⑨细胞内液是细胞中的液体,属于体液,⑨正确;⑩胃腺分泌的胃液存在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胃液不属于体液,⑩错误。以上①~⑩液体中属于体液的是③④⑥⑦⑧⑨,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某同学假期期间去农村的亲戚家里体验了一下收割玉米的劳动,先用镰刀将玉米一棵棵地割倒,再一穗穗地去皮,该同学尽管戴了手套,手还是很快就磨出了水泡,而且又渴又累,特别是腿酸得都要站不住了,深感劳动的辛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对水泡不作任何处理也会自行消失,这是因为其中的液体被毛细淋巴管吸收C.该同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微粒数量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所致【答案】A【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水泡中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由于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成分可以相互渗透,所以组织液的形成主要是血浆中的水渗出所致,A正确;B、水泡中的液体绝大多数会被毛细血管吸收,少部分会被毛细淋巴管吸收,B错误;C、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蛋白质不属于小分子有机物,C错误;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但因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不会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都是通过组织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B.消化液属于体液,属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外液C.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D.淋巴液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答案】D【分析】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一起构成,统称体液。水是体液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细胞内液是物质代谢的主要部位,细胞外液则是机体各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详解】A、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仅仅是通过组织液,如红细胞就是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A错误;B、消化液不是体液,既不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内液,也不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消化液属于人体体液之外的液体,B错误;C、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C错误;D、组织液中大部分又透过毛细血管壁,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回流进入血浆,小部分组织液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D正确。故选D。9.口服药物后,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途径一般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靶细胞B.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分析】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详解】口服药物时,药物小肠绒毛细胞吸收后,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再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如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C.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D.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答案】C【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变化是:(1)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2)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3)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详解】ABC、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和氧气,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血液内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氧气都会相应减少,而尿素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会增多。可见,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少;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少;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AB错误、C正确;D、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一部分尿素随尿液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明显减少,可见,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少,D错误。故选C。1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血浆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是消化系统D.肺泡中的O2要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需要穿过9层磷脂分子层【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呼吸系统,Ⅱ是消化系统,Ⅲ是泌尿系统,Ⅳ是皮肤。过程①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过程②是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过程。【详解】A、机体通过肺这一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图中Ⅰ表示肺,内环境与I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B、消化道内的葡萄糖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进入血浆中,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C、②表示肾小管与肾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通过皮肤排汗可排出部分水和无机盐,C错误;D、肺泡中的O2穿过肺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中穿过了2层膜(进入肺泡壁细胞1层,出肺泡壁细胞1层),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细胞1层,出细胞1层)进入血浆中,穿过红细胞膜1层膜进入红细胞中,随红细胞运输至组织细胞处,出红细胞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指定的组织细胞1层膜,O2从肺泡运输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穿过9层生物膜,即穿过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D错误。故选A。12.“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类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pH稳定则利于机体维持稳态B.正常人血浆pH稳定靠缓冲对维持C.内环境pH稳态主要依赖神经调节D.当摄入一定的碱性食物后pH会明显升高【答案】A【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内环境pH稳定则利于机体维持稳态,使机体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A正确;B、正常人血浆pH稳定主要靠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密切相关,B错误;C、内环境pH稳态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C错误;D、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因此当摄入一定的碱性食物后pH不会有太大变化,D错误。故选A。13.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活动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答案】C【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A正确;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膜外正电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负电位),膜内则相反,B正确;C、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完整的反射弧结构,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错误;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纤维一般由两个神经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另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在神经节中,自主神经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C。1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脑干有关B.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C.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呼吸的活动中枢D.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胶质细胞【答案】B【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详解】A、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下丘脑有关,A错误;B、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C、下丘脑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但具有调节呼吸的活动中枢是脑干,C错误;D、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错误。故选B。15.运动员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等酸性物质,但运动员血浆的pH却能维持在7.35-7.45。这与血浆中直接相关的物质是()A.Cl- B.Na+ C.CO3- D.HCO3-【答案】D【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全新劳务合作协议精简版版
- 2024年专业外籍教师劳动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个人固定资产借款合同审批流程3篇
- 2024年专项合同修订合同版
- 2024年互联网游戏运营与开发合同
- 2024年光伏电站建设施工合同条款
- 2024年度互联网域名转让合同
- 2024年专业物流服务货物运输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住宅承包合同标准格式版B版
- 2024年专业劳务分包施工合作合同书版B版
- 《爱护身体 珍惜生命》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道德与法治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软件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 《2024年 基于SSM框架的网上商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 中医药香囊课件
- 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查房-257
- 呼伦贝尔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中央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托管运营协议书
- 故事绘本愚公移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