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西高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2节结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答案】A【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也叫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详解】A、内环境指机体内主要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机体内细胞外的环境,组织液间隙属于机体内细胞外,即内环境,A正确;B、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肠道属于机体外,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泪液不属于体液,属于体外,D错误。故选A。2.下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B.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C.若图示I端为肺部动脉分支,则Ⅱ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比I端低,O2较多D.A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消耗需穿过3层磷脂分子【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是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详解】A、B(血浆)与A(组织液)、C(淋巴液)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B(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A错误;B、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人体剧烈运动后,B(血浆)中的pH将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C、若题图为肺部组织的局部结构图,则Ⅱ端与Ⅰ端相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因不断被消耗而含量降低,O2因不断进入血浆而增多,C正确;D、A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消耗需穿过3层生物膜(1层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即6层磷脂分子,D错误。故选C。3.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的类型和时间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自来水组,实验组是肝匀浆组与缓冲液组C.盐酸与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应避免其接触皮肤和眼睛D.根据所得数据绘制曲线时应以pH为横坐标,滴加酸碱量为纵坐标【答案】C【分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其作用是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该实验的结论是比较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溶液的种类以及向溶液中滴加酸或碱量的多少,A错误;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自来水组与缓冲液组,实验组是肝匀浆组,B错误;C、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以确保安全,C正确;D、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滴加酸碱量为横坐标,而以pH为纵坐标,D错误。故选C。4.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和2两种类型。研究人员发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存在胰岛B细胞的抗体;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虽数目不减少但有结合力减弱等缺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B细胞抗体、胰岛素受体都是蛋白质B.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C.激素作用效果显著,故胰岛素可多次发挥调节作用D.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答案】C【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详解】A、抗体和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A正确;B、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B正确;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C错误;D、2型糖尿病病人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数目虽不少,但有缺陷,结合力减弱,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得到治疗,D正确。故选C。5.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B.激素③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显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详解】A、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不是甲状腺,A错误;B、③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属于负反馈调节,B错误;C、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C错误;D、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组织细胞,D正确。故选D。6.突触的形成和功能维持需要一些存在于突触间隙的支架蛋白参与,如CPTX。在兴奋性突触中,突触间隙的CPTX连接如下图,一旦连接成功,该突触就能稳定存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bln1蛋白和NP1蛋白分别能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相互作用B.Cbln1蛋白和NP1蛋白形成的CPTX结构,有利于该突触稳定存在C.谷氨酸受体既可与谷氨酸结合,又可与NP1蛋白结合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突触前外伸蛋白参与【答案】D【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Cbln1蛋白能与突触前外伸蛋白结合,而NP1蛋白能与谷氨酸受体蛋白进行识别,而谷氨酸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可见这两种蛋白分别能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相互作用,A正确;B、题中显示,突触间隙的CPTX连接一旦连接成功,该突触就能稳定存在,据此可推测Cbln1蛋白和NP1蛋白形成的CPTX结构,有利于该突触稳定存在,B正确;C、谷氨酸受体能与谷氨酸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同时又可与NP1蛋白结合,进而可以形成稳定的突触结构,由图示可以看出,二者结合的部位不同,C正确;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不需要突触前外伸蛋白参与,D错误。故选D。7.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研究者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答案】C【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哺乳动物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大脑皮层,并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而进化。【详解】A、甲组的环境比乙组的环境复杂,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因此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A正确;B、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B正确;C、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说明复杂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C错误;D、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C。8.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答案】A【分析】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生理活动。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详解】A、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表达用词语表达思想,A错误;B、下丘脑是生物的节律中枢,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B正确;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此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因为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正确;D、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D正确。故选A。9.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123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高于正常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而成A.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B.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答案】A【详解】A、高血糖小鼠X对胰岛素不敏感,则第1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则第3组血糖浓度正常,A正确;B、第4组注射生理盐水,表明第4组为对照,该实验目的是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实验小鼠应该均为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B错误;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果饲喂则胰岛素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被细胞吸收,故胰岛素不能通过饲喂添加,应该采用注射方法,C错误;D、该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但不能证明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D错误。故选A。10.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答案】C【分析】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A、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正确;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该激素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C错误;D、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正确。故选C。1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出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内还存在着除神经调节外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答案】B【分析】减法原理是指在对照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其分泌胰液,即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A正确;B、根据实验①③可知,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B错误;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C正确;D、实验③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故选B。12.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跑完有种精神愉悦感,慢跑已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选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慢跑过程中需要增加散热,慢跑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B.慢跑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且收缩肌群对胰岛素利用增加,机体内胰岛素含量将会减少C.慢跑过程中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加,垂体细胞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D.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慢跑前后血压能保持稳定,其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B【分析】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B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详解】A、慢跑过程中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因此慢跑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A错误;B、慢跑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且收缩肌群对胰岛素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机体内胰岛素含量会减少,B正确;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C错误;D、血压调节中枢在脑干,D错误。故选B。1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会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发挥它们的生理作用。下列有关常见动物激素或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垂体中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C.肾上腺素也可以在血糖调节中发挥作用 D.甲状腺和垂体都属于内分泌腺【答案】A【详解】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得兴奋性,A错误;B、垂体中具有一类可以分泌促激素的内分泌细胞,还具有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细胞等,因此垂体中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B正确;C、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而升高血糖,C正确;D、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垂体、甲状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属于内分泌腺,D正确。故选A。14.如图为小鼠视觉形成简图,X为连接在相关神经细胞膜表面的电流计,当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刺激引起感受器所在神经细胞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B.光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后,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C.视觉形成过程中,电流表X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虚线椭圆中神经元之间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答案】B【详解】A、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光刺激引起感受器所在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即膜外发生由正变负的电位变化,A正确;B、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只传到视觉中枢大脑皮层,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B错误;C、图中显示: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该过程中,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至高级中枢,图中电流表M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D、突触部位在传递兴奋时发生的变化是: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图中虚线椭圆中神经元之间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故选B。15.黄芪具有健脾补中、脱毒生肌等功效,是我国常见的中药材。为研究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武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黄芪皂甙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没有关系B.黄芪皂甙可能通过促进Na+的内流发挥作用C.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D.40mg/L的黄芪皂甙对K+的外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答案】C【分析】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因变量为动作电位数值,据图可知,黄芪皂甙溶液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且随着黄芪皂甙溶液升高,动作电位恢复变慢。【详解】A、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后动作电位变化有所不同,因此黄芪皂甙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A错误;B、据图可知,使用黄芪皂甙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因此黄芪皂甙可能通过抑制Na+的内流发挥作用,B错误;C、据图可知,洗脱黄芪皂甙后,动作电位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C正确;D、据图可知,40mg/L的黄芪皂甙处理后,静息电位的恢复变慢,静息电位的恢复是K+外流造成的,因此推测40mg/L的黄芪皂甙对K+的外流可能具有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C。16.2022年4月16日,载着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进驻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如头部体液增多,肌肉退化、骨骼内钙、磷流失,体位翻转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失重条件下,血浆、组织液等的分布改变,进而导致航天员面部浮肿B.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C.航天员进行体育锻炼会消耗自身能源物质,不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D.骨骼内钙、磷的流失会使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易发生骨折,故需及时补充【答案】C【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稳态遭到破坏,机体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详解】A、失重条件下,血浆、组织液等的分布改变,进而导致航天员面部浮肿,A正确;B、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B正确;C、航天员进行体育锻炼会消耗自身能源物质,有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错误;D、骨骼内钙、磷的流失会使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易发生骨折,故需及时补充钙和磷,D正确。故选C。17.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是排尿反射过程,a、b、c、d表示不同的神经元。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加快排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P处受损,机体仍能完成简单排尿反射,膀胱仍然能够排出尿液B.图中d、c为传入神经元,b为传出神经元C.b受到较强刺激时,神经纤维由于Na+内流使得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在排尿反射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答案】B【详解】A、若P处受损,脊髓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但是在脊髓的控制下,膀胱仍然可以排出尿液,A正确;B、由图可知,b神经元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元,结合反射弧结构可判断d、c为传出神经元,B错误;C、b受到较强刺激时,神经纤维由于Na+内流使得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从而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了有意识的对排尿过程的控制,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同时,排出尿液时,逼尿肌会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促进排尿过程进一步完成,体现了正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18.脊髓位于椎管内,根据脊椎节段由上至下可分为颈段、胸段、腰段、骶段和尾段。下图是脊髓结构模式图,高位截瘫是指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四肢丧失运动功能;下半身截瘫是指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肢体运动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脊髓管理的只是低级反射活动B.刺激高位截瘫患者的四肢,患者仍能正常形成感觉C.截瘫患者的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功能受到损伤,导致患者大小便失禁D.直接刺激离体的脊髓腹根引起神经元3兴奋后,不能在脊髓背根检测到电信号【答案】B【分析】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就这样,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详解】A、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例如控制四肢运动,脊髓管理的只是低级反射活动,A正确;B、高位截瘫患者的脊髓与大脑之间的通路失去联系,兴奋无法从脊髓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在其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感觉到损伤平面以下出现的疼痛,B错误;C、排尿中枢在脊髓,可以被大脑皮层控制,截瘫患者的信息无法通过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故大脑皮层不能控制大小便,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C正确;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在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应当是从1到2再到3,D正确。故选B。19.如图是越野滑雪中运动员伸肘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在脊髓水平的反射弧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微电表两极分别放在a、b两点膜外,刺激传入神经,微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②伸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③该反射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伸肌④图中中间神经元属于兴奋性神经元⑤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电位表现为由负变正⑥感受器将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A.②⑤⑥ B.①⑤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详解】①将微电表两极分别放在a、b两点膜外,刺激传入神经,兴奋先传到a点,再传到b点,微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①错误;②伸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通过脊髓),②正确;③该反射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③错误;④图中中间神经元属于抑制性神经元,因为屈肌舒张,说明抑制其兴奋,④错误;⑤兴奋传至a处时,Na+内流,a处膜内电位表现为由负变正,⑤正确;⑥在该完整的反射弧中,感受器将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⑥正确;综上,②⑤⑥正确。故选A。20.研究表明,给脑桥(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相关推理成立的是()A.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 B.不同年龄的人排尿的阈值都是相同的C.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 D.γ-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答案】C【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能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位,是形成感觉的部位。【详解】A、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脑桥是大脑和小脑之间的联系通路,A不符合题意;B、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说明γ-氨基丁酸能升高排尿阈值,没有说明排尿阈值和年龄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C、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说明γ-氨基丁酸能升高排尿阈值,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C符合题意;D、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高位脊髓的功能障碍,大脑皮层不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γ-氨基丁酸对高位截瘫患者排尿无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当呼吸道黏膜受异物刺激时,人体会通过咳嗽反射将异物及时排出。若持续咳嗽超过8周,则发展成为慢性咳嗽,有害身体健康。研究发现,慢性咳嗽的发生与ATP密切相关,其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异物刺激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位于脑干的____________,经过分析和综合后,相关“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引发咽肌、膈肌等肌肉协调动作完成咳嗽反射,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反复咳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细胞破损,受异物刺激后释放大量ATP。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结合,引起_____________内流,进而产生______________电位,使传入神经兴奋。(3)开发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已成为治疗慢性咳嗽的新方法,该类药物止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神经冲动②.神经中枢③.非条件(2)①.钠离子②.内正外负(3)某药物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减少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少了传入神经细胞膜产生兴奋【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当异物刺激产生的兴奋后会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到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经过分析和综合后,相关“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引发咽肌、膈肌等肌肉协调动作完成咳嗽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咳嗽反射人生来就有,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2详解】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结合后,传入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使传入神经兴奋。【小问3详解】某药物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减少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接触的几率,减少了传入神经细胞膜产生兴奋,进而抑制咳嗽。22.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我国运动员通过刻苦训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选取男子体操运动员5名,冬训前开始进行跟踪测试,连续监测11周,测试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等。男子体操运动员冬训不同时期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指标的变化如下表:测试指标Hb/(g/L)BUN/(mmo1/L)CK/(U/L)冬训前159.4±9.185.37±0.88205.4±94.89冬训1周143.2±6.53*4.78±1.00232.2±83.93冬训3周144.6±3.51*4.61±0.62416.8±146.1*冬训5周161.8±7.193.24±0.32**281.2±135.5冬训7周157±3.815.23±0.72494.6±173.0**冬训9周161.67±8.55.79±1.56282.67±124.5冬训10周170.6±3.64**3.29±0.74**298.2±152.27注:与冬训前比较,*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通过维持内环境和红细胞内的酸碱稳定,进而参与血液环境的缓冲过程。血红蛋白在运动过程中负责携氧气转运,对运动负荷、环境、营养等诸多因素敏感,是多年实践监控中反映运动员营养状态和运动能力的敏感指标之一、体操运动员经过多年专业训练,机体适应调节能力较强,经过冬训期的系统化训练,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血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运动员的内环境水平较冬训前提高。(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_____和_____构成,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调节网络。(2)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通过_____产生一定量的_____并释放到内环境中,机体会通过_____(填物质名称)与之结合,维持内环境中pH的稳态。(3)结合表中数据说明冬训期的训练对血红蛋白平衡的提高是有效的。_____。【答案】(1)①.血浆②.淋巴液③.神经—体液—免疫(2)①.无氧呼吸②.乳酸③.NaHCO3(3)冬训10周,运动员体内的血红蛋白的含量会明显高于冬训前,因此说明冬训期的训练对血红蛋白平衡的提高是有效的【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小问1详解】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又叫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小问2详解】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一定量的乳酸,这些乳酸会释放到内环境中。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与乳酸结合形成乳酸钠和H2CO3,乳酸钠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而H2CO3分解形成的CO2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从而使机体维持内环境中pH的稳态。【小问3详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冬训10周,运动员体内的血红蛋白的含量会明显高于冬训前,因此说明冬训期的训练对血红蛋白平衡的提高是有效的。23.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体液中的电解质是一些阳离子和阴离子,组织液和血浆中的电解质、蛋白质的构成分别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相同”或“差异较大”)。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2)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若监测到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肝酶浓度明显高于参考值,则说明患者的___________。血液生化检查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是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原因是内环境中的成分都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3)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缺氧时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增多,组织液中的乳酸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进入血浆。【答案】①.基本相同②.差异较大③.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渗透吸水④.肝细胞受损⑤.动态平衡⑥.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O2⑦.毛细血管壁(或先进入淋巴液后,再经淋巴循环)【分析】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详解】(1)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但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远大于淋巴和组织液;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吸水,使组织液含量增加,引起肺部组织水肿;(2)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肝酶浓度明显高于参考值,说明患者的肝细胞受损,肝酶从肝细胞中被释放,进入血液;内环境中的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故血液成分的参考值都是一个变化范围;
(3)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能够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氧气;缺氧时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增多,组织液中的乳酸会通过毛细血管或进入淋巴液后经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24.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_____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调节。(2)据图分析,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_____。a、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b、含GLUT-4的囊泡移动受阻c、GLUT-4基因表达不足d、信号传导过程受阻(3)尿液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2)被重吸收回血液。血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时,将形成糖尿。试分析SGLT-2抑制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原理:_____。(4)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利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实验方案: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该实验方案的错误有:第一步:_____。第二步:_____。【答案】(1)①.胰岛B细胞②.神经—体液(2)BCD(3)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4)①.应用低糖培养胰岛A细胞②.缺少对照组【小问1详解】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这属于神经调节,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分泌胰岛素属于体液调节,因此此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共同调节。【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发生胰鸟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A、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不会导致对胰岛素不敏感,A错误;B、含GLUT-4的囊泡移动受阻会使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增加受阻,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B正确;C、GLUT-4基因表达不足也会使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增加受阻,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C正确;D、信号传导过程受阻直接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CD。【小问3详解】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小问4详解】本实验的目的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有无,本题的实验设计中缺乏对照,且应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因为低血糖条件能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因此实验设计应改为用低糖溶液能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创造胰高血糖素含量高的条件,为后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进胰岛素分泌提供条件。25.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兴奋在突触后膜传递时信号的转换是_____。(2)小儿麻痹症的病因是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运动障碍,对刺激_____(填“有”或“无”)感觉。(3)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某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流计指针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4)该小组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图中e点与d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在b处给予刺激,预计d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_____。【答案】(1)①.正电位→负电位②.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2)有(3)不会(4)持续性的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则接受刺激的部位会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膜外电位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兴奋在突触后膜传递时信号的转换是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小问2详解】依据题意,“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传出神经的细胞体,而②传入神经和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运动障碍;说明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能传至神经中枢,进而传向大脑皮层,因此患者对刺激会有感觉。【小问3详解】兴奋在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给e点一个强刺激,兴奋不能传递到乙电流表的两极,故乙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小问4详解】将抑制神经递质分解的药物放在图中e点与d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在b处刺激,释放的神经递就不会被分解,可持续起作用,因此预计d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持续性的兴奋或抑制。山西高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2节结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答案】A【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也叫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详解】A、内环境指机体内主要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机体内细胞外的环境,组织液间隙属于机体内细胞外,即内环境,A正确;B、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肠道属于机体外,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泪液不属于体液,属于体外,D错误。故选A。2.下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B.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C.若图示I端为肺部动脉分支,则Ⅱ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比I端低,O2较多D.A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消耗需穿过3层磷脂分子【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是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详解】A、B(血浆)与A(组织液)、C(淋巴液)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B(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A错误;B、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人体剧烈运动后,B(血浆)中的pH将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C、若题图为肺部组织的局部结构图,则Ⅱ端与Ⅰ端相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因不断被消耗而含量降低,O2因不断进入血浆而增多,C正确;D、A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消耗需穿过3层生物膜(1层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即6层磷脂分子,D错误。故选C。3.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的类型和时间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自来水组,实验组是肝匀浆组与缓冲液组C.盐酸与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应避免其接触皮肤和眼睛D.根据所得数据绘制曲线时应以pH为横坐标,滴加酸碱量为纵坐标【答案】C【分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其作用是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该实验的结论是比较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溶液的种类以及向溶液中滴加酸或碱量的多少,A错误;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自来水组与缓冲液组,实验组是肝匀浆组,B错误;C、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以确保安全,C正确;D、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滴加酸碱量为横坐标,而以pH为纵坐标,D错误。故选C。4.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和2两种类型。研究人员发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存在胰岛B细胞的抗体;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虽数目不减少但有结合力减弱等缺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B细胞抗体、胰岛素受体都是蛋白质B.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C.激素作用效果显著,故胰岛素可多次发挥调节作用D.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答案】C【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详解】A、抗体和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A正确;B、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B正确;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C错误;D、2型糖尿病病人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数目虽不少,但有缺陷,结合力减弱,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得到治疗,D正确。故选C。5.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B.激素③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显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详解】A、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不是甲状腺,A错误;B、③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属于负反馈调节,B错误;C、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C错误;D、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组织细胞,D正确。故选D。6.突触的形成和功能维持需要一些存在于突触间隙的支架蛋白参与,如CPTX。在兴奋性突触中,突触间隙的CPTX连接如下图,一旦连接成功,该突触就能稳定存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bln1蛋白和NP1蛋白分别能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相互作用B.Cbln1蛋白和NP1蛋白形成的CPTX结构,有利于该突触稳定存在C.谷氨酸受体既可与谷氨酸结合,又可与NP1蛋白结合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突触前外伸蛋白参与【答案】D【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Cbln1蛋白能与突触前外伸蛋白结合,而NP1蛋白能与谷氨酸受体蛋白进行识别,而谷氨酸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可见这两种蛋白分别能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相互作用,A正确;B、题中显示,突触间隙的CPTX连接一旦连接成功,该突触就能稳定存在,据此可推测Cbln1蛋白和NP1蛋白形成的CPTX结构,有利于该突触稳定存在,B正确;C、谷氨酸受体能与谷氨酸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同时又可与NP1蛋白结合,进而可以形成稳定的突触结构,由图示可以看出,二者结合的部位不同,C正确;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不需要突触前外伸蛋白参与,D错误。故选D。7.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研究者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答案】C【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哺乳动物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大脑皮层,并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而进化。【详解】A、甲组的环境比乙组的环境复杂,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因此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A正确;B、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B正确;C、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说明复杂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C错误;D、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C。8.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答案】A【分析】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生理活动。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详解】A、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表达用词语表达思想,A错误;B、下丘脑是生物的节律中枢,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B正确;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此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因为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正确;D、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D正确。故选A。9.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123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高于正常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而成A.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B.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答案】A【详解】A、高血糖小鼠X对胰岛素不敏感,则第1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则第3组血糖浓度正常,A正确;B、第4组注射生理盐水,表明第4组为对照,该实验目的是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实验小鼠应该均为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B错误;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果饲喂则胰岛素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被细胞吸收,故胰岛素不能通过饲喂添加,应该采用注射方法,C错误;D、该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但不能证明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D错误。故选A。10.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答案】C【分析】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A、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正确;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该激素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C错误;D、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正确。故选C。1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出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内还存在着除神经调节外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答案】B【分析】减法原理是指在对照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其分泌胰液,即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A正确;B、根据实验①③可知,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B错误;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C正确;D、实验③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故选B。12.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跑完有种精神愉悦感,慢跑已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选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慢跑过程中需要增加散热,慢跑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B.慢跑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且收缩肌群对胰岛素利用增加,机体内胰岛素含量将会减少C.慢跑过程中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加,垂体细胞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D.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慢跑前后血压能保持稳定,其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B【分析】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B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详解】A、慢跑过程中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因此慢跑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A错误;B、慢跑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且收缩肌群对胰岛素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机体内胰岛素含量会减少,B正确;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C错误;D、血压调节中枢在脑干,D错误。故选B。1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会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发挥它们的生理作用。下列有关常见动物激素或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垂体中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C.肾上腺素也可以在血糖调节中发挥作用 D.甲状腺和垂体都属于内分泌腺【答案】A【详解】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得兴奋性,A错误;B、垂体中具有一类可以分泌促激素的内分泌细胞,还具有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细胞等,因此垂体中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B正确;C、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而升高血糖,C正确;D、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垂体、甲状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属于内分泌腺,D正确。故选A。14.如图为小鼠视觉形成简图,X为连接在相关神经细胞膜表面的电流计,当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刺激引起感受器所在神经细胞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B.光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后,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C.视觉形成过程中,电流表X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虚线椭圆中神经元之间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答案】B【详解】A、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光刺激引起感受器所在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即膜外发生由正变负的电位变化,A正确;B、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只传到视觉中枢大脑皮层,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B错误;C、图中显示: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该过程中,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至高级中枢,图中电流表M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D、突触部位在传递兴奋时发生的变化是: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图中虚线椭圆中神经元之间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故选B。15.黄芪具有健脾补中、脱毒生肌等功效,是我国常见的中药材。为研究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武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黄芪皂甙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没有关系B.黄芪皂甙可能通过促进Na+的内流发挥作用C.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D.40mg/L的黄芪皂甙对K+的外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答案】C【分析】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因变量为动作电位数值,据图可知,黄芪皂甙溶液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且随着黄芪皂甙溶液升高,动作电位恢复变慢。【详解】A、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后动作电位变化有所不同,因此黄芪皂甙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A错误;B、据图可知,使用黄芪皂甙处理后,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因此黄芪皂甙可能通过抑制Na+的内流发挥作用,B错误;C、据图可知,洗脱黄芪皂甙后,动作电位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C正确;D、据图可知,40mg/L的黄芪皂甙处理后,静息电位的恢复变慢,静息电位的恢复是K+外流造成的,因此推测40mg/L的黄芪皂甙对K+的外流可能具有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C。16.2022年4月16日,载着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进驻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如头部体液增多,肌肉退化、骨骼内钙、磷流失,体位翻转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失重条件下,血浆、组织液等的分布改变,进而导致航天员面部浮肿B.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C.航天员进行体育锻炼会消耗自身能源物质,不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D.骨骼内钙、磷的流失会使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易发生骨折,故需及时补充【答案】C【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稳态遭到破坏,机体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详解】A、失重条件下,血浆、组织液等的分布改变,进而导致航天员面部浮肿,A正确;B、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B正确;C、航天员进行体育锻炼会消耗自身能源物质,有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错误;D、骨骼内钙、磷的流失会使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易发生骨折,故需及时补充钙和磷,D正确。故选C。17.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是排尿反射过程,a、b、c、d表示不同的神经元。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加快排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P处受损,机体仍能完成简单排尿反射,膀胱仍然能够排出尿液B.图中d、c为传入神经元,b为传出神经元C.b受到较强刺激时,神经纤维由于Na+内流使得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在排尿反射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答案】B【详解】A、若P处受损,脊髓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但是在脊髓的控制下,膀胱仍然可以排出尿液,A正确;B、由图可知,b神经元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元,结合反射弧结构可判断d、c为传出神经元,B错误;C、b受到较强刺激时,神经纤维由于Na+内流使得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从而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了有意识的对排尿过程的控制,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同时,排出尿液时,逼尿肌会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促进排尿过程进一步完成,体现了正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18.脊髓位于椎管内,根据脊椎节段由上至下可分为颈段、胸段、腰段、骶段和尾段。下图是脊髓结构模式图,高位截瘫是指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四肢丧失运动功能;下半身截瘫是指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肢体运动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脊髓管理的只是低级反射活动B.刺激高位截瘫患者的四肢,患者仍能正常形成感觉C.截瘫患者的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功能受到损伤,导致患者大小便失禁D.直接刺激离体的脊髓腹根引起神经元3兴奋后,不能在脊髓背根检测到电信号【答案】B【分析】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就这样,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详解】A、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例如控制四肢运动,脊髓管理的只是低级反射活动,A正确;B、高位截瘫患者的脊髓与大脑之间的通路失去联系,兴奋无法从脊髓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在其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感觉到损伤平面以下出现的疼痛,B错误;C、排尿中枢在脊髓,可以被大脑皮层控制,截瘫患者的信息无法通过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故大脑皮层不能控制大小便,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C正确;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在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应当是从1到2再到3,D正确。故选B。19.如图是越野滑雪中运动员伸肘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在脊髓水平的反射弧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微电表两极分别放在a、b两点膜外,刺激传入神经,微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②伸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③该反射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伸肌④图中中间神经元属于兴奋性神经元⑤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电位表现为由负变正⑥感受器将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A.②⑤⑥ B.①⑤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详解】①将微电表两极分别放在a、b两点膜外,刺激传入神经,兴奋先传到a点,再传到b点,微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①错误;②伸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通过脊髓),②正确;③该反射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③错误;④图中中间神经元属于抑制性神经元,因为屈肌舒张,说明抑制其兴奋,④错误;⑤兴奋传至a处时,Na+内流,a处膜内电位表现为由负变正,⑤正确;⑥在该完整的反射弧中,感受器将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⑥正确;综上,②⑤⑥正确。故选A。20.研究表明,给脑桥(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相关推理成立的是()A.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 B.不同年龄的人排尿的阈值都是相同的C.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 D.γ-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答案】C【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能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位,是形成感觉的部位。【详解】A、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脑桥是大脑和小脑之间的联系通路,A不符合题意;B、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说明γ-氨基丁酸能升高排尿阈值,没有说明排尿阈值和年龄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C、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说明γ-氨基丁酸能升高排尿阈值,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C符合题意;D、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高位脊髓的功能障碍,大脑皮层不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γ-氨基丁酸对高位截瘫患者排尿无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当呼吸道黏膜受异物刺激时,人体会通过咳嗽反射将异物及时排出。若持续咳嗽超过8周,则发展成为慢性咳嗽,有害身体健康。研究发现,慢性咳嗽的发生与ATP密切相关,其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异物刺激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位于脑干的____________,经过分析和综合后,相关“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引发咽肌、膈肌等肌肉协调动作完成咳嗽反射,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反复咳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细胞破损,受异物刺激后释放大量ATP。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结合,引起_____________内流,进而产生______________电位,使传入神经兴奋。(3)开发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已成为治疗慢性咳嗽的新方法,该类药物止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神经冲动②.神经中枢③.非条件(2)①.钠离子②.内正外负(3)某药物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减少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少了传入神经细胞膜产生兴奋【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当异物刺激产生的兴奋后会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到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经过分析和综合后,相关“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引发咽肌、膈肌等肌肉协调动作完成咳嗽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咳嗽反射人生来就有,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2详解】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结合后,传入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使传入神经兴奋。【小问3详解】某药物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减少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接触的几率,减少了传入神经细胞膜产生兴奋,进而抑制咳嗽。22.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我国运动员通过刻苦训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选取男子体操运动员5名,冬训前开始进行跟踪测试,连续监测11周,测试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等。男子体操运动员冬训不同时期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指标的变化如下表:测试指标Hb/(g/L)BUN/(mmo1/L)CK/(U/L)冬训前159.4±9.185.37±0.88205.4±94.89冬训1周143.2±6.53*4.78±1.00232.2±83.93冬训3周144.6±3.51*4.61±0.62416.8±146.1*冬训5周161.8±7.193.24±0.32**281.2±135.5冬训7周157±3.815.23±0.72494.6±173.0**冬训9周161.67±8.55.79±1.56282.67±124.5冬训10周170.6±3.64**3.29±0.74**298.2±152.27注:与冬训前比较,*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通过维持内环境和红细胞内的酸碱稳定,进而参与血液环境的缓冲过程。血红蛋白在运动过程中负责携氧气转运,对运动负荷、环境、营养等诸多因素敏感,是多年实践监控中反映运动员营养状态和运动能力的敏感指标之一、体操运动员经过多年专业训练,机体适应调节能力较强,经过冬训期的系统化训练,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血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运动员的内环境水平较冬训前提高。(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教案说课稿
- 感恩母校演讲稿(15篇)
- 纺织品检测课程设计教案
- 亲子阅读活动总结
- XTCLl促销活动的方案
- 初中生防性侵安全教育
-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影游戏》
- 库房出租合同范本
- 基站场地出租合同范文
- 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合同
- 穿越河流工程定向钻专项施工方案
- 地球物理学进展投稿须知
- 机床精度检验标准 VDI3441 a ISO230-2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筑废料利用探究
- 解析电力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 火炬介绍 音速火炬等
- 制剂申请书(共16页)
- 《质量守恒定律》评课稿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居民与聚落 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
- 对县委常委班子及成员批评意见范文
- 数据中心IDC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