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_第1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_第2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_第3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_第4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TOC\o"1-2"\h\u320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意义 2119421.1项目提出的背景 3183851.2项目建设的意义 34780第二章:需求分析 4163102.1用户需求分析 4239912.1.1教育工作者需求 4272692.1.2学习者需求 4197372.1.3教育管理者需求 446262.2功能需求分析 497202.3技术需求分析 51799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322623.1系统总体架构 5146453.2系统模块设计 669333.3系统安全架构 68035第四章:资源建设与管理 7102704.1资源建设流程 7211624.2资源分类与编码 7132424.3资源质量管理 88608第五章:平台功能开发 8192255.1资源搜索与浏览 8168605.2资源与 9240595.3用户互动与评价 915001第六章:用户服务与管理 10151666.1用户注册与认证 10147266.1.1用户注册流程 10130446.1.2用户认证 10192086.2用户权限管理 1046466.2.1权限分类 10310846.2.2权限分配 1135006.2.3权限管理 11130286.3用户行为分析 1173626.3.1用户行为数据收集 1151936.3.2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1123686.3.3用户行为数据应用 1126349第七章:数据挖掘与分析 12272967.1教育资源数据挖掘 12210007.1.1数据挖掘概述 12108137.1.2数据挖掘方法 1211577.1.3数据挖掘应用 12251937.2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135667.2.1用户行为数据概述 13141577.2.2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方法 13224657.2.3用户行为数据应用 13326877.3数据可视化展示 13211767.3.1数据可视化概述 1313027.3.2数据可视化方法 1319847.3.3数据可视化应用 147653第八章:系统测试与优化 14324418.1功能测试 14146878.1.1测试目的与范围 14238678.1.2测试方法与工具 14298718.1.3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 14271118.1.4测试结果分析 14188048.2功能测试 14223668.2.1测试目的与范围 14105898.2.2测试方法与工具 15317118.2.3测试场景设计 15142848.2.4测试结果分析 157268.3系统优化 1565778.3.1数据库优化 15204538.3.2代码优化 15217388.3.3网络优化 15182208.3.4系统监控与预警 1517385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广 1632899.1项目实施计划 1619219.1.1项目目标 1677619.1.2实施步骤 16286659.1.3实施时间表 16310789.2项目推广策略 16245399.2.1政策支持 16272589.2.2宣传推广 17322819.2.3合作共赢 1783179.3用户培训与支持 17313559.3.1培训内容 17241099.3.2培训方式 17323839.3.3用户支持 176658第十章:未来发展展望 173021010.1技术发展趋势 171090810.2行业发展趋势 183031810.3项目可持续发展策略 18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意义1.1项目提出的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但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另,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项目应运而生,旨在搭建一个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1.2项目建设的意义本项目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通过搭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可以整合各地区、各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2)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能够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查找、使用各类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益。(3)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可以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4)提升教育管理水平通过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更加便捷地掌握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平台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评价、资源共享与交流等功能,提升教育管理水平。(5)拓宽教育合作渠道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可以为国内外教育机构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教育资源的国际化。这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与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接轨,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本项目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第二章:需求分析2.1用户需求分析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用户需求主要来自于教育工作者、学习者以及教育管理者。以下是对这三类用户需求的详细分析:2.1.1教育工作者需求(1)资源查找与整合:教育工作者希望在平台上能够快速查找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满足教学需求。(2)教学辅助工具:平台应提供教学辅助工具,如在线测试、作业发布等,以便提高教学效果。(3)互动交流:教育工作者期望在平台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2.1.2学习者需求(1)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希望平台能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2)学习进度跟踪:平台应具备学习进度跟踪功能,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3)互动交流:学习者期望在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学习进步。2.1.3教育管理者需求(1)资源管理:教育管理者希望平台能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资源的分类、筛选、审核等。(2)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应提供教学质量监控功能,以便教育管理者了解教学效果。(3)决策支持:平台应具备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2.2功能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分析,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资源查找与整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库,支持多条件搜索、标签分类等。(2)教学辅助工具:包括在线测试、作业发布、课程管理等。(3)互动交流:提供论坛、聊天室等交流工具,方便用户之间互动。(4)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兴趣和能力,推荐合适的资源和课程。(5)学习进度跟踪:记录用户学习进度,提供学习报告。(6)资源管理: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筛选、审核等管理。(7)教学质量监控:分析教学数据,提供教学质量评估。(8)数据统计分析:收集用户行为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2.3技术需求分析为保证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稳定运行,以下技术需求应予以考虑:(1)前端技术: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终端访问,提高用户体验。(2)后端技术:采用高并发、高可用性的服务器架构,保证平台稳定运行。(3)数据库技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支持大数据处理,提高数据查询效率。(4)安全技术:采用加密、认证等手段,保障用户隐私和资源安全。(5)云服务技术:利用云服务,实现资源弹性扩展,降低成本。(6)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个性化推荐、智能问答等功能。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3.1系统总体架构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展示层。(1)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包括资源库、用户库、权限库等。(2)服务层:提供数据访问、业务处理、事务管理等服务,主要包括资源管理服务、用户管理服务、权限管理服务、日志管理服务、搜索服务等。(3)应用层: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功能,主要包括资源、资源检索、资源、资源评价、资源推荐等模块。(4)展示层: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展示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各种功能和信息。3.2系统模块设计根据系统总体架构,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资源管理模块:负责对教育资源进行、审核、分类、标签化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2)用户管理模块:对平台用户进行注册、登录、权限分配等管理,保障用户信息安全。(3)权限管理模块: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实现对资源的访问控制。(4)搜索模块:提供全文检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资源。(5)资源评价模块:用户可以对的资源进行评价,促进资源质量的提高。(6)资源推荐模块:根据用户行为和喜好,为用户推荐相关资源。(7)日志管理模块: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便于故障排查和系统优化。3.3系统安全架构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安全架构设计,旨在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技术,保障网络通信安全。(2)数据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3)用户认证:采用身份认证、密码认证等多种方式,保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4)权限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实现对资源的访问控制,防止越权操作。(5)日志审计: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便于审计和故障排查。(6)系统监控: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和处理。通过以上安全架构设计,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可以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第四章:资源建设与管理4.1资源建设流程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的核心环节,其流程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资源的质量和共享效果。资源建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明确资源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标准。(2)资源策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资源建设方案,包括资源类型、数量、建设周期、人员分工等。(3)资源采集:遵循资源建设方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源,如互联网、图书馆、教材等。(4)资源整理:对采集到的资源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形成结构化的资源库。(5)资源加工:对资源进行编辑、排版、格式转换等处理,提高资源的可用性和共享性。(6)资源审核:对加工完成的资源进行质量审核,保证资源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实用性。(7)资源发布:将审核通过的资源共享到平台上,供用户使用。(8)资源更新与维护:定期对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资源的时效性和完整性。4.2资源分类与编码资源分类与编码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技术,旨在提高资源的检索效率和管理水平。以下为资源分类与编码的具体方法:(1)资源分类:根据资源的内容、性质、用途等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学科分类、类型分类、来源分类等。(2)资源编码:为每个资源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符,便于资源的检索和管理。资源编码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数字编码、字母编码、数字与字母组合编码等。(3)分类与编码体系:构建一套完整的分类与编码体系,包括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等,以及对应的编码规则。(4)资源分类与编码的实施: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按照分类与编码体系对资源进行分类和编码,保证资源的有序性和一致性。4.3资源质量管理资源质量管理是保证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下为资源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1)制定资源质量标准: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制定资源质量标准,明确资源的合规性、准确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要求。(2)资源质量评估:建立资源质量评估体系,对资源进行定期评估,包括资源的完整性、可用性、准确性等方面。(3)资源质量监控:对资源建设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和纠正资源质量问题。(4)资源质量改进:针对资源质量评估和监控中发觉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资源质量。(5)资源质量反馈:建立资源质量反馈机制,鼓励用户对资源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资源质量的持续改进。第五章:平台功能开发5.1资源搜索与浏览资源搜索与浏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平台应提供高效、便捷的资源搜索与浏览功能,以满足用户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资源搜索功能需具备以下特点:(1)关键词搜索:用户可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源搜索,平台应支持模糊匹配,提高搜索准确性。(2)分类搜索:平台应提供资源分类,用户可根据分类进行筛选,快速找到所需资源。(3)智能推荐:平台可根据用户历史行为和兴趣爱好,为用户推荐相关资源。资源浏览功能需满足以下要求:(1)清晰的资源展示:平台应采用直观的界面设计,展示资源的标题、简介、作者等信息。(2)多样化的排序方式:用户可根据资源的时间、浏览量、评分等排序方式,筛选出优质资源。(3)便捷的导航功能:平台应提供清晰的导航栏,方便用户快速切换不同分类的资源。5.2资源与资源与是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径。以下为资源与功能的开发要点:资源:(1)用户权限:平台应设定用户权限,仅允许注册用户资源。(2)资源审核:平台需设立审核机制,保证的资源符合规范,避免侵权等问题。(3)资源格式:平台应支持多种资源格式,包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1)权限:平台应设定权限,允许用户在满足一定条件(如积分、购买等)后资源。(2)资源加密:为保护版权,平台可对资源进行加密处理。(3)统计:平台应记录用户行为,为后续优化资源推荐和统计分析提供依据。5.3用户互动与评价用户互动与评价功能有助于提高平台的教育资源质量,以下为相关功能的开发要点:用户互动:(1)评论功能:用户可对资源进行评论,分享使用心得,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2)问答功能:平台应设立问答区,用户可提问、回答问题,共同解决教育资源使用中的问题。(3)收藏功能:用户可收藏喜欢的资源,便于后续查找。用户评价:(1)评分机制:平台应设立评分机制,用户可根据资源质量、实用性等因素对资源进行评分。(2)评价反馈:平台应收集用户评价,为资源优化和开发者提供参考。(3)评价激励:平台可设立积分、荣誉等激励措施,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评价。第六章:用户服务与管理6.1用户注册与认证6.1.1用户注册流程在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中,用户注册是用户进入平台的第一步。平台应提供简洁明了的注册流程,以下为注册流程的基本步骤:(1)用户填写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手机号等基本信息;(2)平台对用户填写的邮箱或手机号进行验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3)用户同意平台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4)平台审核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审核通过后,用户成功注册。6.1.2用户认证为保障平台安全,用户在注册成功后需进行认证。以下为用户认证的几种方式:(1)实名认证:用户需提供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平台对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2)邮箱认证:用户需在注册时填写的邮箱中查收验证邮件,邮件中的完成认证;(3)手机认证:用户需在注册时填写的手机号中接收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完成认证。6.2用户权限管理6.2.1权限分类在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中,用户权限分为以下几类:(1)普通用户:具有浏览、搜索、资源的权限;(2)优质用户:具有、编辑、删除资源的权限;(3)管理员:具有对所有用户和资源的管理权限。6.2.2权限分配平台根据用户的角色和需求,为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以下为权限分配的基本原则:(1)普通用户:注册成功后自动获得浏览、搜索、资源的权限;(2)优质用户:通过实名认证、邮箱认证、手机认证等方式,满足一定条件后,平台自动提升用户权限;(3)管理员:由平台管理员手动分配,需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6.2.3权限管理平台应实时监控用户权限,以下为权限管理的基本措施:(1)对用户权限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对优质用户和管理员进行定期审核,保证其权限合理、合规;(3)当用户权限发生变化时,平台应通知用户,并提示用户重新登录。6.3用户行为分析6.3.1用户行为数据收集在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中,用户行为数据是了解用户需求和优化平台的重要依据。以下为用户行为数据收集的主要途径:(1)用户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手机号等基本信息;(2)用户操作记录:包括搜索、浏览、、评论等操作;(3)用户反馈:包括意见建议、投诉举报等。6.3.2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1)用户需求分析:了解用户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符合需求的资源;(2)用户活跃度分析:了解用户在平台上的活跃程度,提高用户粘性;(3)用户满意度分析:了解用户对平台服务的满意度,优化用户体验。6.3.3用户行为数据应用平台应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结果,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资源推荐: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推荐更符合其兴趣的资源;(2)提升用户体验:针对用户活跃度和满意度分析结果,优化平台功能和服务;(3)预防风险: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发觉潜在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第七章:数据挖掘与分析7.1教育资源数据挖掘7.1.1数据挖掘概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数据。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教育资源数据挖掘是对教育平台中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发觉潜在的教育规律和知识。7.1.2数据挖掘方法(1)文本挖掘:对教育资源中的文本信息进行挖掘,提取关键词、主题、情感等信息,从而分析教育资源的质量和特点。(2)关联规则挖掘:分析教育资源之间的关联性,找出具有相似属性的教育资源,为教育资源推荐和优化提供依据。(3)聚类分析:将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挖掘出具有相似特点的教育资源,便于用户快速查找和使用。(4)机器学习: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预测和评估,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智能化支持。7.1.3数据挖掘应用(1)教育资源质量评估:通过数据挖掘方法,评估教育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为教育资源筛选和推荐提供依据。(2)教育资源优化: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3)教育资源推荐:基于用户需求和教育资源特点,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推荐。7.2用户行为数据分析7.2.1用户行为数据概述用户行为数据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偏好等信息,为平台优化和个性化服务提供支持。7.2.2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方法(1)用户访问行为分析:分析用户在平台上的访问路径、停留时间、次数等数据,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2)用户互动行为分析:分析用户在平台上的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行为,了解用户对教育资源的评价和需求。(3)用户学习行为分析:分析用户在学习过程中的进度、成绩、反馈等信息,了解用户的学习效果和需求。7.2.3用户行为数据应用(1)个性化推荐: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推荐,提高用户满意度。(2)平台优化:根据用户行为数据,优化平台功能和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3)教育资源调整:根据用户需求和行为数据,调整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7.3数据可视化展示7.3.1数据可视化概述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数据。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中,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教育资源、用户行为等信息。7.3.2数据可视化方法(1)教育资源可视化:通过柱状图、饼图等形式展示教育资源的数量、分类等信息。(2)用户行为可视化:通过折线图、散点图等形式展示用户访问、互动、学习等行为数据。(3)教育资源与用户行为关联可视化:通过热力图、桑基图等形式展示教育资源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关联性。7.3.3数据可视化应用(1)数据展示:通过可视化图表,直观地展示教育资源、用户行为等数据,便于用户快速了解情况。(2)数据分析:结合可视化图表,对教育资源、用户行为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规律。(3)决策支持:根据可视化结果,为平台优化、教育资源调整等决策提供依据。第八章:系统测试与优化8.1功能测试8.1.1测试目的与范围功能测试旨在验证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各项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设计实现,保证平台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测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管理、资源管理、互动交流、统计分析等模块。8.1.2测试方法与工具采用黑盒测试方法,通过手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用的测试工具包括Selenium、JMeter等。8.1.3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测试用例根据平台的功能需求设计,涵盖正常流程、异常流程、边界条件等。测试执行过程中,对每个测试用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等。8.1.4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分析主要关注功能是否完整、正确实现,以及是否存在缺陷。对发觉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进行修复。8.2功能测试8.2.1测试目的与范围功能测试旨在评估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等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测试范围包括系统整体功能、数据库功能、网络功能等。8.2.2测试方法与工具采用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并发测试等方法,使用JMeter、LoadRunner等工具进行测试。8.2.3测试场景设计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计如下测试场景:(1)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平台;(2)大量资源同时、;(3)高并发在线互动交流。8.2.4测试结果分析分析测试结果,关注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指标。针对功能瓶颈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8.3系统优化8.3.1数据库优化(1)优化数据库索引,提高查询效率;(2)使用分库分表技术,减轻单库压力;(3)采用缓存技术,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8.3.2代码优化(1)重构代码,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2)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库查询,降低响应时间;(3)使用并发编程技术,提高系统处理能力。8.3.3网络优化(1)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带宽;(2)使用CDN技术,加速资源访问;(3)优化网络传输协议,降低传输延迟。8.3.4系统监控与预警(1)实现实时系统监控,了解系统运行状况;(2)设置预警阈值,发觉异常及时处理;(3)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广9.1项目实施计划9.1.1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满足我国教育行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项目实施计划将围绕以下目标展开:(1)构建一个功能完善、易于操作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2)保障资源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3)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4)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9.1.2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教育行业需求,明确项目功能、功能、安全等要求;(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平台架构、功能模块和接口;(3)系统开发: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分阶段完成系统开发;(4)系统测试:对平台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5)系统部署:将平台部署到服务器,保证稳定运行;(6)运维与维护:对平台进行定期维护,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7)用户反馈与优化:收集用户反馈,对平台进行持续优化。9.1.3实施时间表(1)需求分析:2023年1月2023年3月;(2)系统设计:2023年4月2023年6月;(3)系统开发:2023年7月2024年6月;(4)系统测试:2024年7月2024年9月;(5)系统部署:2024年10月;(6)运维与维护:2024年11月2026年12月。9.2项目推广策略9.2.1政策支持(1)积极争取部门的支持,将项目纳入教育信息化规划;(2)加强与教育部门、学校、企业等合作,形成政策合力。9.2.2宣传推广(1)制定全面的宣传方案,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推广;(2)开展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主题宣传活动,提高知名度;(3)组织专家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升项目影响力。9.2.3合作共赢(1)与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互补;(2)拓展项目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3)鼓励用户参与资源建设,共同推动项目发展。9.3用户培训与支持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