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李重贵,孟州河阳人。姿状雄伟,善骑射。少事寿帅王审琦,颇见亲信,以甥妻之,补合流镇将。镇有群盗,以其尚少,谋夜入劫钞。重贵知之,即筑栅课民习射,盗闻之溃去。太宗在藩邸,知其勇干,召隶帐下。即位,迁至龙卫左第四军都指挥使、领河州刺史,改捧日右厢都指挥使、领蛮州团练使。至道二年,出为卫州团练使。未行,会命五路讨李继迁,以重贵为麟府州浊轮寨路都部署。得对便殿,因言:“贼居沙碛中,逐水草牧畜,无定居,便战斗,利则进,不利则走。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太宗善之,出御剑以赐,又累遣使抚劳。既而诸将果无大功。及还,命为代并副都部署。真宗即位,加本州防御使,徙高阳关行营副都部署。咸平二年,契丹南侵,议屯兵杨疃,张凝领先锋遇敌,重贵率策应兵酣战,全军而还。范廷召自定州至,遇契丹兵交战,康保裔大阵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疾力战,敌乃退。时诸将颇失部分,独重贵与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明年春,以劳进阶及食邑,徙知贝州,召至劳问,复遣入郡。是冬,徙沧州驻泊副都部署兼知州事。以疾求还京就医药,既愈,连为邢州、天雄军二部署,又知冀州。景德初,车驾幸澶渊,召还,为大内都部署。明年春,出知郑州,以疾甚,授左武卫大将军、领潘州防御使,改左羽林军大将军致仕。大中祥符三年,卒。(选白《宋史·李重贵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B.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C.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D.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藩邸:即藩王之宅第。藩王可以是宗室成员,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B.申:十二地支中的一个,可以用来记时。寅,也是十二地支之一。C.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D.车驾:本意指马驾的车,可以借指帝王所乘的车,也可以用来借指帝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重贵深得赏识。他年轻时侍奉寿帅王审琦,颇受亲近和信任,甚至与之结亲,得到提拔和重用;太宗即位后把他召至身边,加官晋职。B.李重贵年轻有谋。他在合流镇任职时,镇上的盗贼认为李重贵年轻,想要乘夜抢掠,他毫不畏惧,精心防备,确保城镇安定。C.李重贵见识非凡。皇帝诏令发兵大举讨伐李继迁,李重贵趁着在便殿回答皇帝的问话而上言,分析当时形势,认为诸将可能难以建功。D.李重贵作战勇猛。与契丹交战时康保裔大阵惨遭覆灭,李重贵与张凝前去增援,虽腹背受敌但坚持作战,奋勇杀敌,最终迫使敌军退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重贵知之,即筑栅课民习射,盗闻之溃去。②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烈士岂甘从二主,张君忠勇死犹生”称赞的是张任。他被俘后,智死不降,睁目怒叫:“忠臣岂肯事二主乎?”孔明敬其忠勇,不忍杀之。后玄德命斩之以全其忠义之名。B.《家》中的觉新婚后很幸福,他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是又忘不了梅,特别是梅出嫁不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见面带给觉新无穷的痛苦。C.在《茶馆》第三幕中,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外面大街上渐渐暗淡起来,而茶馆里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D.《欧也妮·葛朗台》成功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者典型,并通过他的发家,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和权力再分配的历史。E.马诺林这个角色在(老人与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帮助主要角色圣地亚哥获得了真正的谦卑的品质,完成了由个人英雄主义向团结互助精神的回归。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4、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A.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初归石湖[南宋]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②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注)①朝暾(zhāotūn):初升的太阳。绀(gàn):稍微带红的黑色。②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1.请赏析本诗前两联的渲染烘托手法。2.本诗颈联中的“自能”和“时复”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陶潜《饮酒》)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5)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__________,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起八代之衰清石如果可以穿越回大唐,在那盛世之初,我们可以见到最流行的文章是这样的:“……前朱雀,后玄武。左苍龙,右白虎。环卫匝,羽林周。雷鼓八面,龙旂九斿,星戈耀日,霜戟含秋。三公以位,百寮乃入,鸣佩锵锵,高冠岌岌。规矩中,威容翕,无族谈,无错立。若乃山中禅定,树下经行。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欢喜充庭。天人俨而同会,龙象寂而无声。”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盂兰盆赋》中的一段,文中描述了武则天于如意元年(692)将盂兰盆分送佛寺的情形。“三公”以下,百官静默并立,武后临御,举行盛大法会。当时骈文盛行,多数用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而杨炯文风号称“骨气”“刚健”,这篇文章已是被赞为“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四库全书总目》)的佳品,当时给皇帝上奏疏便是用这样的文体。而过了几十年之后,最为人传诵的文章变成了这样:“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这就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中早已熟悉的唐宋八大家散文。这一次文体的改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东汉以来的浮华文风为之一变。这次文体改革的口号是“文以载道”,倡导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而与六朝以来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立。改革的发起者是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又为欧阳修等宋代散文大家所继承。虽然朝代相隔,他们文章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散文的高峰。这次改革,称为“古文运动”。它起因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外族入侵等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当时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此时的文人也不得不思考自身的处境,寻求改革的处方。晓音先生曾在《从诗人之诗到学者之诗——论韩诗之变的社会原因和历史之变》一文中指出,这一时期科举也成为寒士的主要出路,但由于凭门荫勋力而进者猛增,科举取人数量很小,少部分很快升入朝列,而大多数寒士仍被排挤下来,毕生潦倒困苦,满腹牢骚不平。韩愈的一位朋友,著名诗人孟郊,参加科举考试多年,即使在46岁那一年进士登第,仍然一生穷困潦倒,最终悲惨地死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韩愈、柳宗元的文章敢说真话,敢于流露出真性情,发出“穷苦愁思之声”,这是古文成于韩柳的关键。晓音先生认为韩愈对古文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使散文在说理记事之中还表现出他自己倔强刚直的个性和愤世嫉俗的激情。《进学解》与《送穷文》,反话正说,是韩愈“以驳杂不经的游戏之笔,抒发其半世坎坷不遇的牢骚,文外之旨深厚蕴藉,最能见韩愈的性情面目”。体现了韩愈在幽默自嘲之外,明道守志的傲骨。“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指出,杨炯的《盂兰盆赋》具有词章浮华瑰丽、贯穿典籍、运用骈文句式的特点。B.杨炯文风号称“骨气”“刚健”,但与韩愈、柳宗元的文章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能进入唐宋八大家。C.韩愈在《进学解》与《送穷文》中,反话正说,抒发他半世坎坷不遇的牢骚,文外之旨深厚蕴藉。D.韩愈、柳宗元的文章敢说真话,敢于流露出真性情,发出“穷苦愁思之声”,这是古文成于韩柳的关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从杨炯与韩柳的文章对比中,引出唐宋八大家散文的这个话题。B.文章接着阐释了古文运动的含义及其背景,政治的改革引起文学的改革。C.文章阐述韩柳文风时,提到唐朝寒士一旦进士及第,便可以享尽荣华富贵。D.文章最后赞扬了韩愈的巨大贡献,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功绩。3.结合文本概括“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有哪些值得人们赞誉的地方。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以前,人们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报纸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时间紧凑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等等。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任何内容。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的存在。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海量信息缺乏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克服“阅读危机”,正确的方式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而是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传统的阅读在这方面显然是有优势的,但电子阅读也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的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崭新的阅读体验。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微信好友这一“装订方式”,把人群聚集起来,形成信息交互的空间,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它让每一个词语、每一种思想,都能从驳杂的网络信息中迅速进入其坐标位。每一个信息都可以被迅速带入需求者的阅读场景中供其推敲。如今,一些付费阅读APP的成功也启示我们,网络升级了阅读场景之后,获取知识和装订知识的方式也在进化,人工装订知识大有用武之处。比如,一些阅读APP倡导“把书读薄”,通过后台加工,用更加精短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既让一些经典书籍获得了更多的读者,也为移动阅读增加了文化厚度。当今时代阅读场景的变快,提示内容制造方必须以更加用心的方式装订内容,给人们提供新的阅读体验和知识服务。今天,制造信息的技术鸿沟已被网络填平,人人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这也是自媒体崛起的背景。先进的阅读工具非但不会破坏阅读效果,反而会大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阅读质量。网络时代的阅读,可以更精彩。(2016年08月04日是《人民日报》)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香阅读与指尖浏览相比,墨香阅读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B.墨香阅读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只能在办公室,书房,图书馆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C.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阅读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现实D.墨香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部都解除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知识载体文化,知识信息漂浮与碎片化,这是阅读场景变化引发的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B.在网络放大信息碎片的时代,之间浏览让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信息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C.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阅读心态的改变就是指在阅读时感觉时间不够用了D.要想克服“阅读危机”我们就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朋友圈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阅读体验B.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现在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越来越多C.一些阅读软件倡导“把书读薄”不但增强了文化的经典型,也强化了价值的厚重感D.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敦煌,黎明中升起许实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此时,我也像麻雀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大街上。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注]家的墨池。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这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实。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这是古丝绸路南道北干线,由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若羌转入丝路南道,这条道为沙漠路。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及,全是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疯狂吸食身体里不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在见不到一丝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的黑夜前行。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告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里流出,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子像海绵球在墙上蹦跳。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晨。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丰饶的村庄。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裂开坚硬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黎明中起身的敦煌——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脊线上腾起火焰。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人们还记得大海的、海草的味;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来自海边的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歌、尖叫的、互相拥抱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的沙丘。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选自《人民日报》)(注)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韵特点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愉悦、轻快的情感基调。B.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簧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张芝对敦煌的影响。C.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其气势雄伟浩大。D.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2.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试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勾涛,字景山,成都新繁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建炎初,通判黔州,田祐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祐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将犯夔门。夔兵素单弱,宣司檄祐恭捍御,涛帅黔兵佐之,贼溃去。七年,迁右司郎官兼校正。时沿边久宿兵江浙罢于馈饷荆襄淮楚多旷土涛因进羊祜屯田故事事下诸大将于是边方议行屯田。淮西都统制刘光世乞罢,丞相张浚欲以吕祉代之,涛谓:“祉疏庸浅谋,必败事,莫若就择将士素所推服者用之。”浚不纳,祉至,果以轻易失士心,未几,郦琼叛,祉死于乱。浚闻之,夜半召涛愧谢。时帝驻跸建康,欲亟还临安。川、陕宣抚使吴玠言都转运使李迨朘刻赏格,迨亦奏玠苛费,帝以问涛。涛曰:“玠忠在西蜀,纵费,宁可核?第移迨他路可尔。”帝然之。八年,除史馆修撰。重修《哲宗实录》,帝谕之曰:“昭慈圣献皇后病革,朕流涕问所欲言,后怆然谓朕曰:‘吾逮事宣仁圣烈皇后,见其任贤使能,忧勤宗社,古今母后无与为比。不幸奸邪罔上,史官蔡卞等同恶相济,造谤史以损圣德,谁不切齿!’朕痛念遗训,未尝一日辄忘,今以命卿。”六月,《实录》成。复修《徽宗实录》,丞相赵鼎谕旨宜婉辞纪载。涛曰:“崇宁、大观大臣误国,以稔今祸,藉有隐讳,如天下野史何?”七月,除给事中。秦桧尝令人谕意,欲与共政,涛以书谢之。桧讽言劾之,不报。俄以疾卒,年五十九。遗表闻,帝震悼。涛风貌伟然,颇以忠亮自许。国有大议,帝必委心延访,往复酬诘,率漏下数刻始罢。料边情如在目前,知名之士多所荐进。有文集十卷,奏议十卷。(节选自《宋史·勾涛传》)1.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沿边久宿兵江/浙/罢于馈饷/荆/襄/淮/楚多旷土/涛因进羊祜屯田故事/事下诸大将/于是边方议行屯田B.时沿边久宿兵/江浙罢于馈饷/荆/襄/淮/楚多旷土/涛因进羊祜屯田故事/事下诸大将/于是边方议行屯田C.时沿边久宿兵/江浙罢于馈饷/荆/襄/淮/楚多旷土/涛因进羊祜屯田/故事事下诸大将/于是边方议行屯田D.时沿边久宿兵江/浙/罢于馈饷/荆/襄/淮/楚多旷土/涛因进羊祜屯田故事/事下诸大将/于是边方议行屯田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秦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B.驻跸: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也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C.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D.宗社:宗庙和社稷。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社稷分别是土神和谷神。宗社、社稷都可代表国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勾涛关心民疾,减轻百姓负担。当时沿边防线长久驻扎军队,江、浙人民疲于军队的供给,他进言实行屯田制,从此边疆才商议实行屯田。B.勾涛善于明察,具有先见之明。他反对丞相张浚派吕祉去代替刘世光,但张浚没有采纳,结果吕祉令人大失所望,张浚为此惭愧后悔。C.勾涛忠直诚信,深得皇帝信任。他受命重修《哲宗实录》,复修《徽宗实录》;他熟悉国事,皇帝多次向他咨询,很多大臣由他推荐。D.勾涛不畏权贵,坚持自我本色。他曾拒绝赵鼎关于修史的建议,后又推辞秦桧共同掌权的意愿,秦桧亲自弹劾他,朝廷没有答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川、陕宣抚使吴玠言都转运使李迨朘刻赏格,迨亦奏玠苛费,帝以问涛。(2)七月,除给事中。秦桧尝令人谕意,欲与共政,涛以书谢之。11、根据要求,完成小题。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白道也。”(《论语·宪问》)①孔子为何说“吾不与也”?上述文字阐明的孔子主张的“勇”是什么?②勇者何以不惧有人用孔子答司马牛的“内省不疚”为答案,你同意吗?请说明。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中生的你,又迎来了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是的,今天的这场考试有些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特别的思考,特别的感悟。今后的人生中,也许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个答卷人。请你以“父母或哥哥(姐姐)”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对这特殊考试的思考、感悟、应对。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C3.A4.①李重贵得知这一情报,立刻修筑栅栏督促百姓练习射箭,盗贼听说后溃散逃离。②李重贵叹息着说:“大将覆没而我们还在计功,有什么颜面呢!”【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现在五路大军一齐进攻,他们听说兵势很盛,不会前来迎战,并且会谋划远远逃走。我们若想追击则人马乏食,若想坚守则在当地没有坚固的营垒。既然不能平定贼寇,臣等有何脸面来见陛下?”“今五路齐入”“五路”,是名词,指五路大军作“齐入”的主语;“彼闻兵势太盛”“彼”是代词,指他们,即贼寇,作“闻”的主语,排除BD;“且谋远遁”“谋”是谋划的意思,“远遁”远远地逃跑,“谋远遁”当是贼寇的做法。根据前后语意关系看,“欲追”的主语应当是太宗这方,“欲追”之前应该停顿,排除A。故选C。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C项,“……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错误,食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盛行于周。故选C。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A项,“……太宗即位后把他召至身边,加官晋职”错误,从“太宗在藩邸,知其勇干,召隶帐下”这句话看,“召隶帐下”就是召李重贵至太宗身边做事;“太宗在藩邸”指召用的时间,即太宗还在王府时。原文说“即位,迁至龙卫左第四军都指挥使……领蛮州团练使”,是写李重贵在太宗即位后的升迁情况。选项认为“太宗即位后把他召至身边”,属时间错位。故选A。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课”,督促;“习射”练习射箭;“溃”,溃散。(2)“陷没”,覆没;“吾曹”,我们;“面目”,颜面。【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李重贵,孟州河阳人。体貌魁伟,善于骑马射箭。年轻时侍奉寿帅王审琦,很被亲近信任,王审琦把外甥女嫁给他,补为合流镇将。镇上有成群的盗贼,认为他还年轻,谋划半夜入镇抢掠。李重贵得知这一情报,立刻修筑栅栏督促百姓练习射箭,盗贼听说后溃散逃离。太宗还在王府时,就知道他英勇干练,将他召至帐下。太宗即位后,升迁为龙卫左第四军都指挥使,兼河州刺史,改任为捧日右厢都指挥使、兼蛮州团练使。至道二年,出任卫州团练使。尚未赴任,适逢命五路讨伐李继迁,以李重贵为麟府州浊轮寨路都部署。得以在便殿回答皇帝的问话,趁机上言:“贼寇住在沙漠之中,追随水草游牧,没有固定住所,方便战斗,有利则进,不利则逃。现在五路大军一齐进攻,他们听说兵势很盛,不会前来迎战,并且会谋划远远逃走。我们若想追击则人马乏食,若想坚守则在当地没有坚固的营垒。既然不能平定贼寇,臣等有何脸面来见陛下?”太宗认为他说得好,取出御剑赐给他,又多次派遣使臣慰劳。不久诸将果然没有立下大功。等到军队归来,任命他为代并副都部署。真宗即位,加封本州防御使,改任高阳关行营副都部署。咸平二年,契丹向南入侵,议定屯兵杨疃,张凝率领先锋部队遭遇敌军,李重贵率策应军队与敌激战,保全军队而返。范廷召从定州前来,遇到契丹军队交战,康保裔大阵被敌军破灭,李重贵与张凝前去增援,腹背受敌,从申时直到寅时,奋力拼杀,敌军才退去。当时诸将的兵力颇有丧失,唯独李重贵与张凝保全军队回到驻地。张凝评议上奏将士们的功劳,李重贵叹息着说:“大将覆没而我们还在计功,有什么颜面呢!”皇帝听说后非常赞许他。第二年春天,凭借功劳晋升官阶增加食邑,改任贝州知州,征召至朝廷慰问,又派遣到州。当年冬天,改任为沧州驻泊副都部署兼知州事。因病奏请回京治疗,痊愈之后,连任邢州、天雄军二部署,又任冀州知州。景德初年,皇帝亲临澶渊,征召他返回京城,任大内都部署。第二年春天,出任郑州知州,因病重,授任左武卫大将军、领潘州防御使,改任左羽林军大将军退休。大中祥符三年,去世。2、A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A项,“孔明敬其忠勇,不忍杀之。后玄德命斩之以全其忠义之名”张冠李戴,正确的表述是:玄德敬其忠勇,不忍杀之。后孔明命斩之以全其忠义之名。C项,错在“这时,外面大街上渐渐暗淡起来,而茶馆里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这个地方,正确的表述是: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故选AC。3、1.D2.D3.C【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故选D。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D项内容和后文衔接恰当。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原句“使得它是”有误。“使得”句缺主语,“使得”和“是”搭配不当。C项对应修改正确。故选C。4、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需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还需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题干要求选择“不适合在毕业季作同学临别赠言”的一项,本题中,A项,“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意思是:人生最可贵的事情是能得到知己,萍水相逢也能比骨肉还亲。描绘他乡遇故知的情景,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B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意思是: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抒发离别相思,不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C项,“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意思是:鱼死了,大雁都再也找寻不见了。失去后才明白分别的痛苦。离开了好久好远。什么消息都得不到了,才相信人世间有一种痛苦叫别离。描写离别的痛苦,不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D项,“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意思是: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抒发思乡之情,不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故选A。5、1.初升的太阳,把清晨的天空染成又红又黑又紫的颜色,池塘里栖宿的白鹭,在碧绿的菱叶的映衬下,更显得洁白可爱。前两联渲染了石湖美景,烘托了诗人初归石湖的欢快、愉悦之情。2.不矛盾。信步走来,自能识得旧时之路,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往昔记忆犹在。遇到一个老翁,过了一段时间才认出是过去的老邻居,彼此都因容貌变得难以辨认而感到吃惊。说明时隔多年我回到家里,家已经和我记忆中的不一样了。诗人用“自能”与“时复”这两个细节描写表达出了久别归乡的今昔之感,和对世事变迁、岁月的流逝的感叹。【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本诗前两联的渲染烘托手法”,然后找出前两联中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描绘画面,分析这样的画面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这里写到“晓雾”“朝暾”“绀碧”“横塘”“行人”“稻花”“宿鹭”“菱叶”等,这四句诗是说当我回到越城东边的石湖时,初升的太阳透过晓雾照在横塘西岸我的身上。我看到青绿色的林雾烘托了深红色旭日,真是像画一样美丽啊。稻子在这个时节不但长得很高了并且已经开花了,行人们从田间走过只能看到他们的上半身。池塘里菱叶丛中有一只白鹭还懒洋洋的浮在水中不肯动,好像昨天没睡够似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两联主要是写景,借助这些景物展现了石湖之美,同时借助这美景烘托出诗人初归石湖的愉悦之情。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颈联中的‘自能’和‘时复’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然后分析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效果,以此明确是否矛盾“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自能”,自己本身就能,“时复”过了一段时间才;前一句是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信步朝家里走去,奇怪的是自己本身就能走着旧路,好像我离开这儿才不久似的,路是旧时认识的,信步走去也不会走错,这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记忆之深;后一句是说当我走到家门口,看到一位老丈好一会儿才认出那是我的邻居时我又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了,这说明离家时间之长,变化之大。所以这两个词语不矛盾。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吾尝终日而思矣欲辨已忘言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提携玉龙为君死金戈铁马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析】

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抟”“矣”“辨”“知”“携”“戈”“董”“豫”“利”的书写。7、1.B2.C3.①发起古文运动,文以载道,重振文风。②幽默风趣,敢说真话,明道守志,流露真性情。③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但与韩愈、柳宗元的文章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文中无此意,无中生有。韩愈、柳宗元是在杨炯以后过了几十年后发起了“古文运动”,而这次运动起因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外族入侵等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当时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此时的文人也不得不思考自身的处境,寻求改革的处方。没拿他们的作品作比较。故选B。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唐朝寒士一旦进士及第,便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说法错误。原文倒数第三段中“这一时期科举也成为寒士的主要出路,但由于凭门荫勋力而进者猛增,科举取人数量很小,少部分很快升入朝列,而大多数寒士仍被排挤下来,毕生潦倒困苦,满腹牢骚不平”,并以“孟郊”为例说明了这种情况。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要求“结合文本概括‘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有哪些值得人们赞誉的地方”。通读全文可知,文章的倒数四个自然段提到了与韩愈相关的事情。从倒数第四段“这次文体改革的口号是‘文以载道’”“改革的发起者是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可知,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文以载道;从倒数第三段“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韩愈、柳宗元的文章敢说真话,敢于流露出真性情,发出“穷苦愁思之声”,这是古文成于韩柳的关键”可总结出韩愈敢说真话,敢于流露出真性情;从倒数第二段“晓音先生认为韩愈对古文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可总结出韩愈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从“体现了韩愈在幽默自嘲之外,明道守志的傲骨”可总结出韩愈幽默风趣;由文章最后一段“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可得“重振文风”。综合上述内容可得韩愈值得人们赞誉的地方是①发起古文运动,文以载道,重振文风。②幽默风趣,敢说真话,明道守志,流露真性情。③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8、1.B2.C3.C【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题中,B项,“只能”太过绝对。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题关键词“不符合”,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C项,曲解文意。时间不够用了,是信息焦虑症加重的表现。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C项曲解文意,阅读软件没有增加文化的经典型和厚重感。9、1.D2.①斯文•赫定之事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敦煌之地的文化内涵。②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③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神秘性,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①与开头所体现的“清晨”照应,由“清晨”到傍晚,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②运用通感等修辞手法,用听觉来写视觉,而“轻轻踩过梦境”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丰富了敦煌的形象。③句子优美,对夜色的描绘十分真切,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意蕴,使结尾富有诗意美,含蓄隽永,令人回味。【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赏析错误,两者没有形成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分析无中生有。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散文某内容作用能力。散文中写某一件事的作用一般有:①丰增强文章传奇性、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加深文章内涵;②表达了作者情感;③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答题时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文章写的是敦煌,插入与敦煌有关事情的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敦煌的传奇色彩。文章写斯文·赫定的事情是在第四五两段,第四段“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引出“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可见斯文·赫定尽敦煌沙漠,是被敦煌沙漠的神秘所吸引,对沙漠充满梦想,勇敢踏进荒芜人烟的沙漠进行探寻。第五段叙述了斯文·赫本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经过,描述了斯文·赫定对敦煌沙漠神秘之地的具体探寻,进而指出“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这是通过斯文·赫定的故事来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此外,斯文·赫定是欧洲著名的探险家,文章写他对敦煌沙漠的探险经过,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性和传奇性,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表达效果能力。段落表达效果,可以从段落作用,手法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根据文段与主旨关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具体作答时,可先指出文段内容,在结构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比如本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是景物描写,主要描写了鸣沙丘从傍晚到夜晚,特别是夜晚的景色——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对鸣沙丘夜晚景色的描写非常真切,优美,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增加了文章意蕴。文章的开头写“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是从一天之中的清晨写起,而文章的最后一段说“黄昏降临……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文章由“清晨”写到“黄昏降临”,再到“月亮升起”,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说文章尾段的时间正好与开头的“清晨”在时间上相互照应。“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主要运用了通过的修辞手法,用听觉来写视觉,风吹沙丘泛起的微波属于视觉效果,而细细的音乐属于听觉,这是用听觉来描绘视觉。答题时,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文章的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人物(景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景物)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10、1.B2.A3.D4.(1)川、陕宣抚使吴玠进言都转运使李迨克扣悬赏的标准,李迨也上奏吴玠苛刻浪费,皇帝拿这件事询问勾涛。(2)七月,授为给事中。秦桧曾派人告知意愿,想要和他共同掌权,勾涛写信推辞了他。【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句子的翻译是:当时沿边防线长久驻扎军队。江、浙人民疲于军队的供给,荆、襄、淮、楚有很多空旷的土地,勾涛因而进言羊祐屯田的历史事例。事情下达给各位大将。从此边疆才商议实行屯田。“江浙”共同作句子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故事”作“进”的宾语,应断在前句,而且下句“事”作主语,中间应该断开,排除C。故选B。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秦以后”错误,应为“汉以后”。故选A。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D项,“秦桧亲自弹劾他”错误,原文“桧讽言劾之”意思是,秦桧示意别人弹劾他。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朘刻,克扣;苛费,苛刻浪费。(2)除,授予;谕,告知;谢,推辞。【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勾涛字景山,成都新繁人。崇宁二年进士及第。建炎初年,通判黔州,田佑恭的部队途经州境,勾涛报告知府,设宴犒劳他们,祐恭感念恩德约束属下,境内得以不被侵扰。湖湘盗贼王辟攻破秭归,即将进犯夔门。夔门守军素来兵少力弱,宣抚司传号檄文命祐恭坚守抵抗,勾涛率领黔州兵马帮助他,盗贼溃败散去。七年,他升迁右司郎官兼校正。当时沿边防线长久驻扎军队。江、浙人民疲于军队的供给,荆、襄、淮、楚有很多空旷的土地,勾涛因而进言羊祐屯田的历史事例。事情下达给各位大将。从此边疆才商议实行屯田。淮西都统制刘世光请求罢免,丞相张浚想要派吕祉代替他,勾涛说:“吕祉方法平庸谋略浅陋,一定坏事,不如就地选择将士素来推重信服的人任命他。”张浚不采纳,吕祉到任,果然因轻率失去战士信任。不久,郦琼叛乱,吕祉死在乱中。张浚听到消息,半夜召见勾涛惭愧谢罪。当时皇帝车驾驻跸建康,想要尽快回到临安。川、陕宣抚使吴玠进言都转运使李迨克扣悬赏的标准,李迨也上奏吴玠苛刻浪费,皇帝拿这件事询问勾涛。勾涛说:“吴玠忠心守卫西蜀,即使浪费,难道能够查核?只把李迨移官到其他路就可以了。”皇帝同意他的话。八年,授任史馆修撰。重修《哲宗实录》,皇帝告诉他说:“昭慈圣献皇后病重时,我流泪问她想要说什么话。皇后感伤地对我说:‘我曾赶上服侍宣仁圣烈皇后,见她任用贤德有才能的人,为宗庙社稷忧虑勤劳。古今做母后的没有能比得上的。不幸奸邪之人欺瞒圣上,史官蔡卞等串通作恶,伪造诬谤历史来损害圣德,谁不切齿痛恨!’我痛心地思念遗训。没有一天忘记,现在把这件事交付你。六月,《实录》修成。又修撰《徽宗实录》,丞相赵鼎告知旨意是以委婉语气记载为好。勾涛说:“崇宁、大观时大臣贻误国家,才酿成今天的祸乱。假如有所隐晦,拿天下的野史怎么办?”七月,授为给事中。秦桧曾派人告知意愿,想要和他共同掌权,勾涛写信推辞了他。秦桧示意别人弹劾他。朝廷不予答复。不久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岁。遗表上奏,皇帝震惊哀悼。勾涛风采容貌伟岸雄健,很以忠直诚信推许自己。国家有重大议论,皇帝必定虚心邀请咨询。反复酬答询问,常常过了半夜才停止。估测边防事情就像眼前看见的一样,有名的大臣很多由他推荐进用。有文集十卷,奏议十卷。11、①“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是冒险蛮干,有勇无谋,不可取。孔子认为勇与仁、知共为君子的品德,勇以义为前导,要有谋而为。②答案示例:同意。孔子认为勇是君子应具有的一种品德。“内省不疚”指君子反省平日所为无愧于心,着眼于内在生命的思考,是内修勇德的一种表现,可以做勇者何以不惧的答案。【解析】

本题①考查理解分析重点词句并筛选整合的能力。要做好此题首要的是翻译相关文句,在读懂的基础上再加以理解分析。注意前后文,即重点词句所在的语境。学习文言文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积累文言字词,一般说来不要死记硬背,要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的原则,有机结合“语境”去揣摩。题干问“孔子为何说‘吾不与也’?上述文字阐明的孔子主张的‘勇’是什么?”可见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的前提是“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大意是“子路问,先生若率领三军,会与什么样的人为伴?”“谁与”是“与谁”的倒装,即介词宾语前置句,同时也省略了谓语部分“为伴”,注意调整顺序并添加成分。“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便是孔子的回答,也就是题干所问的答案。大意为“孔子说,暴虎性情暴躁得像只虎,冯河不知回头,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这种人不和他同伴。(为伴的)必定是位遇事知利害,不冒失,善于事先计划而成事的人。”据以上分析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得出两问的答案来。不选择暴虎冯河为伴的理由是他们“有勇无谋”只会“蛮干傻干”白费功夫,意即费力不讨好。如果考生平时积累过“暴虎冯河”这个成语,做出答案不难。孔子关于“勇”的主张不言而喻,“勇敢”要和智慧结合起来,否则可能有害,甚至会有失去性命之忧。再结合第二则材料“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大意是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作是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做盗贼。”可见勇猛在生活中是把双刃剑,无义就会作乱抑或偷盗。再结合文段三“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白道也。’”所以孔子主张的“勇”,除了需要智慧,还需要正义之心,仁爱的美德,总之是要有是非正义观,心怀仁德。孔子主张的用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仪,缺少致狈,与里的勇士盲干乱干,只能导致混乱失败。本题②考查探究能力,也可以归为创新解读、个性化阅读能力。在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应“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勇者何以不惧?有人用孔子答司马牛的‘内省不疚’为答案,你同意吗?请说明”,此题明着考查探究能力,暗中考查的是对孔子的思想境界的理解和把握情况。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认清有关“内省不疚”“无忧无惧”的意思。再结合学过的有关孔子的言论主张确定观点、立意。联系生活以及孔子的意思,回答同意,然后进行翻译后理解分析、整合概括出答案来即可。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用君子不忧不惧。告诫司马牛应襟怀坦荡,无所忧惧。君子应“内省不疚”,坦荡处世,问心无愧。“内省不疚”,内省是孔子教诲弟子的一种方法。内省又称“内自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比“内自省”更为激烈的方式是“内自讼”,即内心里自我谴责“内自讼”连博学多闻的孔子都未曾见过,可以想见达到其境界的艰难。曾子可以说是内省工夫的典型,他能独自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的范围颇广。曾子省忠、省信、省习。孔子要求司马牛“省仁”“省勇”,内省的结果是“不疚”,即不愧疚,无愧于心。无愧于心,内省工夫彻底即可达到“无忧无惧”的境界,内心忧惧来自于内心愧疚,无疚则无忧,无惧则无愧。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一则自责。二则勉人。【点睛】把握大意,由后做起,句子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解释,注意迁移。若有不会,随它而去。1.

通过合理的组词来推断2.

通过类似的成语来推断3.

通过已经读懂的前文或后文来推断参考译文:文一孔子对颜渊说,受到重用就践行抱负,不得重用就藏德于怀,只有你和我能如此了。子路问,先生若率领三军,会与什么样的人为伴?孔子说,暴虎性情暴躁得像只虎,冯河不知回头,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这种人不和他同伴。(为伴的)必定是位遇事知利害,不冒失,善于事先计划而成事的人。”文二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作是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做盗贼。文三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文四司马牛问(怎样成为)君子。孔子答道:(要成为)君子(得)不忧不惧。司马牛问:不忧不惧,这就可以是君子了么。孔子答:当人自省,无所愧疚(君子才如此)。这怎么会有忧患与恐惧呢?12、例文:观赏属于自己的最美山河亲爱的弟弟:你好!现在的你是否还在迷茫该如何前进?2020年,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全国人民都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每个人都想尽自己能力,咬牙坚持着走出最完美的答卷。而作为高三的你也即将面临着一场特别的考试,一场没有老师监督的考试,所以,你该如何应对这场特殊的考试呢?特别的考试,以一个笃定的信念,享受付出的回馈。是否想拥有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心满意足的幸福感呢?是否希望自己在逐梦的路上,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那最美答卷呢?过去的时间,我看到了你在认真做笔记的样子,看到了你在用心听课的样子,看到了你在青春里洒下的每一滴汗水,这让我充满满满的自豪感!你要相信,你真正付出了,不枉老师的殷殷期待,也可坦然直面父母的焦灼。所以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的投降。特别的考试,以一个真实的答案,接受自律的考验。古时,“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考场已经是行军的疆场了。一场无人监考的考试,不因一时的虚名而丢失诚信。一场特殊的考试也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只有平时做到扎扎实实,才能看到你想拥有的星辰。青春,离不了考试,而我们也在考验着自己。线上考试作弊确实易如反掌,而你是否会想到这样真的是自己水平,就算拿到满分你就把知识收入囊中了吗?或许更多的是懊悔与自责吧!先不论分数高低,考试成败,先过好做人诚实这一关,你迎接的绝不只是知识的考验。特别的考试,以一个激活的自我,体会成长的喜悦。“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线上上课的你,身旁无人提醒,全靠自我驾驭。你借此良机,发现坚定的自我、自律的自我,以期一个更好的自我。人的成长机遇,往往就在这特殊的岔路口。未来的你,也将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考试,每一次的考试,都是历练、磨砺自我的契机。因为这一场“特殊”的考试,让你拥有一次激活自我的机会,将这次获得的“奖赏”,馈赠给未来的“我”。当自己回首看你,唤起对这次考试的回忆,同时也感谢你的青涩纯粹与坚定踏实。我们不必畏惧一次特殊的考试,我们怕的是,辜负过去奋斗的自己,忘记追梦的初心。夜晚总是黑暗的,我们靠自己的努力点燃星辰。成绩揭晓之日,就是观赏属于自己的最美山河之时!祝你顺利考好这次特殊“考试”。哥哥2020年4月8日【解析】

本题考查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