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康复_第1页
脑卒中的康复_第2页
脑卒中的康复_第3页
脑卒中的康复_第4页
脑卒中的康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的康复1缺血性脑血栓形成48%

脑栓塞26%腔隙性脑梗塞13%出血性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分类2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脑缺血与脑血管病病史吸烟和酗酒高脂血症脑卒中主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康复时机“早期”—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缺陷不再发展后48h开始脑梗死患者病后2-3天,脑出血1周左右(蛛网膜下腔出血需绝对卧床4-6周)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发病后6个月都是有效期病程1年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5康复治疗机理脑功能重塑理论神经肌肉促进理论

6康复分期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7联合反应(associatedreaction):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共同运动(synergymovement):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那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周围性瘫痪——徒手肌力检查法(MMT)

治疗原则:肌力增强中枢性瘫痪——运动功能评测法治疗原则:易化技术9易化技术/神经生理学与神经发育学方法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易化或抑制方法改善脑病损者运动控制能力的康复治疗方法。适用于偏瘫、脑瘫及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代表方法:Bobath、Brunnstrom、Rood、PNF、Vojta运动再学习10典型的痉挛模式:上肢表现为典型的屈肌模式(或称屈肌优势)下肢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或称伸肌优势)a常见痉挛模式b抗痉挛模式11

脑血管病偏瘫的痉挛模式头部:头部旋转,向患侧屈曲使面朝向健侧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膝关节伸展足跖屈、内翻足跖屈曲、内收

12评定方法脑损害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能评定:Brunnstrom

上田敏分级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ADL评定:Barthel指数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言语、吞咽、认知、感知觉、心理、生活质量等13康复治疗

(一)急性期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康复目标】1、预防褥疮(每隔2h变换1次体位)2、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3、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4、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动训练创造条件5、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14良肢位摆放①仰卧位:患肩垫枕,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15②健侧卧位:最舒适。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避免足内翻。

16

③患侧卧位: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该体位可增加患侧感觉输入,有助于防治痉挛。17被动活动关节目的: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挛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方法: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做患侧练习。按从肢体近端到肢体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抗痉挛模式活动: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18床上活动上肢自助被动活动桥式运动19(二)恢复期

脑卒中恢复期一般为1年,言语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l~2年。发病后1~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康复目标】1、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2、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3、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能力5、重视心理、社会和家庭环境改造,使患者重返社会20

(1)床上左右移动(右移)先将健足伸到患足的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右移动——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下半身移向右侧——臀部右移完成后再将头慢慢移向右侧。左移的动作与此类似。

1.床上训练212.起坐训练223.坐位平衡训练4.从坐到站起训练5.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236.步行训练①步行前准备运动。②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然后扶杖步行(四足杖→三足杖→单足杖)到徒手步行。③改善步态的训练。④上下台阶训练。⑤复杂步行训练。247.ADL训练8.作业治疗9.言语治疗10.手杖、步行器、轮椅和矫形器的应用25

(三)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是指脑卒中发病后1年以上的时期,此期患者不同程度地留下各种后遗症,如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共济失调、姿势异常甚至软瘫。【康复目标】

维持性训练,利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康复治疗】①利用健侧代偿。②适时使用辅助器具(杖、步行器、轮椅、支具),改善周围环境,争取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自理。③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使患者尽可能回归社会。26痉挛痉挛有两重性限制关节运动,影响运动模式、运动速度、精细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引起挛缩、关节畸形和疼痛不适,不利于清洁护理等有利于循环、下肢支撑及保持某种姿势。去除痉挛应有利于功能与能力的改善。27控制痉挛方法减少加重痉挛的不当处理和刺激良肢位摆放,及时处理压疮,便秘,泌尿系感染,疼痛等物理治疗持续被动牵引放松疗法治疗中注意抑制异常反射模式温热疗法药物巴氯芬,丹曲林局部肉毒素注射,神经或运动点阻滞28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22-73%,脑卒中内1周为高峰期诊断:患肢肿胀压痛Homans阳性:踝背屈时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不明原因发热,出现呼吸急促,心动过速29预防早期踝泵运动与被动活动,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疑有高凝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卧床休息及抬高患肢抗凝疗法:肝素+华法令稳定后离床活动30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国外报道40-50%,国内34.2%危险因素:脑卒中后2-12个月女性左额叶和左基底节部位病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如失语和认知障碍并发症的存在既往抑郁病史社交能力障碍31康复评定Zung自我评定量表-筛选汉密顿抑郁量表-严重程度康复治疗早期积极康复治疗,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百忧解32预后及预防

脑卒中偏瘫一般在发病1个月内恢复最快,2~3个月仍有明显的恢复,多数患者在3~6个月达平台期。脑卒中首次发病后,20%~40%的病例在5年内复发,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